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大连市气象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林亚楠;郭岩;杨西;陶梦醒;林永忠;马强;孙晓培

    目的 通过对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3 5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和大连市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季节规律,采用单项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分析滞后0~3 d平均气温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当日气象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同时探讨卒中亚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呈明显的冬季(12、1、2月)高发,夏季(6、7、8月)低发.(2)滞后分析:气温每降低1℃时,滞后0、1d急性脑梗死发病的OR值分别为1.034(95% CI:1.012 ~1.056)、1.025 (95% CI:1.008~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当日气温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性高.(3)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当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r为-0.392、-0.260,均P<0.01),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r为0.403,P<0.01);其中心源性栓塞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高,与日均气温、日均气压、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0.733、-0.629(均P<0.01).结论 寒冷、气压高的天气可能诱发急性脑梗死发病,尤其是心源性脑梗死.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高血糖对血管内治疗结局的影响

    作者:薛亚;曹洁;陈荣华;朱旭成;邵华明;宣井岗;彭亚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高血糖对血管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剔除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入院高血糖定义为血中葡萄糖> 7.8 mmol/L)57例和非高血糖组143例.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后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程度,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住院时间、发病到再通时间(ORT)、脑梗死TOAST分型、再通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在TOAST分型、年龄、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史、卒中史、冠心病史、ORT、入院NIHS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mTICI分级、取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糖组患者的出院时病死率、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分别为28.1%(16/57)和31.6%(18/57)、非高血糖组分别为14.7%(21/143)和18.2% (26/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28和0.039).结论 入院高血糖对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术后预后可能有不良影响.

  • 支架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文帅;张信芳;赵伟;李庆民;王丰淼;赵端允;张海兵;马鹤;赵瑞;张全忠

    目的 比较支架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121例,根据是否使用支架治疗,分为支架组(63例)和非支架组(5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手术相关并发症、动脉瘤术后即刻栓塞程度以及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 对患者均成功行介入栓塞治疗.(1)支架组宽颈动脉瘤比例高于非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1% (58/63)比8.6% (5/58),x2=84.249,P<0.01],两组患者年龄、动脉瘤大小、性别、Hunt-Hess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支架组和非支架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4.8% (3/63)、3.4% (2/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2,P=0.717);栓塞性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7% (8/63)、5.2%(3/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70,P=0.150).支架组1例残疾,1例死亡;非支架组无手术相关致残病例,1例死亡.(3)支架组与非支架组术后即刻栓塞结果比较,完全闭塞率[39.7% (25/63)比37.9%(22/58),x2 =0.039]、瘤颈残留率[25.4%(16/63)比39.7%(23/58),x2=2.811]、瘤体残留率[34.9%(22/63)比22.4%(13/58),x2=2.298]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支架组动脉瘤复发率[4.3%(2/46)]低于非支架组[31.8% (14/4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610,P=0.001).所有动脉瘤均未发生术后再出血.结论 与非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相比,急性期支架辅助栓塞后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可降低动脉瘤的复发率,并且未明显增加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伍学斌;康强;李敏;曾胜田;彭远强;翁志蓬;陈洪

    目的 观察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探讨3 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幕上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组和穿刺组,每组19例.内镜组为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下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穿刺组为CT定位下行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及第3天的血肿清除率、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术后再出血、术后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预后良好情况,评估3 D-Slicer联合sina软件在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术前定位的效果.结果 内镜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穿刺组[(90±10)%比(46±16)%;t =2.348,P<0.05],穿刺到预设位置成功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19/19比14/19;x2=5.758,P=0.016),内镜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穿刺组(0比4/19;x2 =4.471,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内镜组预后良好17例,穿刺组预后良好11例,预后良好情况内镜组优于穿刺组(x2=4.866,P=0.027).结论 3D-Slicer联合sina软件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优于CT定位下血肿微创软通道穿刺引流术,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可以为高血压腩出血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提供快速、准确的手术前定位.

  • 经外侧裂岛叶与颞叶皮质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出血的锥体束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及预后对比研究

    作者:顾应江;侯小林;杨东东;李定君;李成勋;曾林

    目的 利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对经外侧裂岛叶(TS-TI)及颞叶皮质(TC-TT)手术入路的单侧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术后锥体束损伤程度进行分级比较,结合日常生活活动(ADL)质量标准评价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判断该两种手术入路优劣.方法 连续性前瞻性入选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3例首次发病的单侧高血压基底节区壳核出血患者,入院时血肿体积26 ~ 45 ml.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31例)患者采用TS-TI入路,B组(32例)患者采用TC-TT入路,术者为同一位医师.排除术后再出血者(A组4例,B组7例),实际纳入患者共52例,A组27例,B组25例.DTI检查为术后5 ~8d,影像数据经PHILIPS Extended MR Workspace 2.6.3.4(EMW 2.6.3.4)软件进行后处理,重组双侧锥体束,分别观察锥体束损伤程度及其与血肿、手术入路关系;利用ADL质量标准评价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两组术后锥体束损伤分级行秩和检验,术区再出血例数、ADL质量标准评价行x2检验.结果 A组术后再出血率(12.9%,4/31)与B组(21.9%,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67,P=0.545).术后A组锥体束损伤程度轻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80.00,P=0.004);术后两组ADL质量评价比较,A组术后预后良好率(81.5%,22/27)优于B组(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57,P=0.047).结论 利用DTI观察血肿病灶与锥体束的三维立体关系,可判断锥体束受损程度;TS-TI入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在术后锥体束损伤及ADL质量方面优于TC-TT入路.

  • 缺血性卒中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杨;冯加纯

    我国卒中患病率由1993年的0.40%上升至2013年的1.23%,呈持续增加趋势[1].缺血性卒中的症状学以及影像学是其诊断的主要依据,常规生化检查对其诊治可作为辅助.随着对缺血性卒中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反映缺血性卒中特定病程变化的生化标志物被发现,其中涉及高危缺血性卒中人群的筛查、缺血性卒中的早期诊断、缺血性卒中预后的评估等,因此,缺血性卒中相关生化标志物具有预防、指导治疗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对缺血性卒中相关生化标志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斌;成宜军;陈正鸿;尚寒冰

    脑出血后血管内容物通过理化损伤机制,尤其血液成分所产生的大量细胞毒性因子造成神经细胞不同形式的死亡.研究显示,在人和动物脑出血标本中均发现了血肿周围组织存在坏死、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等神经细胞的多种死亡方式¨].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铁死亡为小鼠脑出血模型中存在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2-3].由此可见,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机制具有多样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方式的特点、调节机制、干预靶点等进行综述.

  • 结区脑梗死致假性尺神经麻痹一例

    作者:冯新红;王也;武剑

    患者男,64岁,主因左侧小指、无名指无力伴麻木3d于2016年12月26日收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入院前3d,患者无诱因出现左手麻木无力伴感觉减退,尺侧明显,双手温度觉无差异,左手活动不利,无头晕、头痛、口角歪斜.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高达160/120 mmHg,平素口服缬沙坦80 mg/d,未监测血压情况;高脂血症史2个月,未规范用药.无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吸烟30余年,20支/d.

  •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效果分析

    作者:宋刚;陈革;郭宏川;李茗初;王旭;鲍遇海;梁建涛

    目的 初步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导致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由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16例.所有患者术前接受MR血管成像检查,明确三叉神经与周围血管的解剖关系.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12 ~52个月.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三叉神经痛评分(BNI)标准,评价患者的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的疼痛程度.结果 16例患者中,15例术后即刻疼痛消失,BNI疼痛分级为Ⅰ级;1例术后疼痛无明显缓解,术后半年疼痛逐渐消失;1例术后听力较术前下降.随访时间为12~52个月,有3例分别于术后6、12、36个月疼痛复发,经射频治疗后疼痛消失.结论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VBD导致的三叉神经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手术疗效,但有一定疼痛复发率,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2018美国卒中协会/美国心脏协会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

    作者:Powers WJ;Rabinstein AA;Ackerson T;车睿雯;高瑜;吉康祥;吉训明;蒋芳;李传辉;李芳芳;刘宇嘉;吕彦锋;马红蕊;任明;魏文静;王彬成;吴川杰;吴隆飞;喻琬童;张莉

    2013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发表后[1],高质量的新证据使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循证治疗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以来,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重点关注的与AIS患者管理相关专题的更新、指南及科学声明中,已经整合了这些证据.这些指南的目的是用一篇文献为急性动脉缺血性卒中成年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新、全面的推荐.这些指南涉及了院前管理、急诊评估、静脉内和动脉内治疗方法和院内管理,包括通常在初次住院期间开始的二级预防措施.我们的建议仅适用于成人和发病后前2周内开始的二级预防措施.由于2011年的科学声明中已涉及到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管理的推荐意见2,并且目前尚无改变这些结论新证据的出现.因此,本指南中未包括关于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管理的推荐意见.

  • 舒肝解郁胶囊单用或联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的Meta分析

    作者:易峰;李洁;荣继开;张国富;李达

    目的 研究舒肝解郁胶囊单用或联用其他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集1995年1月至2017年9月关于舒肝解郁胶囊治疗PSD的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Stata 12.0软件应用Begg秩相关法和Egger直线回归法评估偏倚.结果 纳入RCTs 19篇,共包括1 814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肝解郁胶囊与其他抗抑郁药比较,有效率及痊愈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RR=1.04(95% CI:0.97~1.11);Z =0.99,P=0.32和RR=1.06(95% CI:0.85~1.32);Z=0.52,P=0.60];舒肝解郁胶囊联用抗抑郁药与其他抗抑郁药比较,有效率及痊愈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RR=1.19(95%CI:1.13 ~ 1.26);Z =6.43,P <0.01和RR=1.54(95%CI:1.26~1.88);Z=4.17,P <0.01];单用舒肝解郁胶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其他抗抑郁药[合并效应量:RR =0.39(95% CI:0.27~0.55);Z =5.30,P<0.01],舒肝解郁胶囊联用抗抑郁药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其他抗抑郁药相当[合并效应量:RR =0.99 (95% CI:0.77 ~ 1.26);Z=0.10,P=0.92].结论 舒肝解郁胶囊对卒中后抑郁有效,单用舒肝解郁胶囊疗效与其他抗抑郁药相当,联用抗抑郁药则优于其他抗抑郁药,安全性优于其他抗抑郁药.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