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淀粉样β蛋白25-35诱导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周小英;张微微

    目的 探讨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体外诱导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作用.方法 取正常兔胸主动脉VSMC株,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Aβ25-35与VSMC共培养,按Aβ25-35浓度再分为10、20、50及100 μmol/L组;对照组为等渗盐水与VSMC共培养.每组分别培养1、3及10 d.采用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染色法定性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借助流式细胞仪定量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Aβ25-35 10 μmol/L组孵育3 d时,VSMC凋亡率为(5.3±1.4)%,20 μmol/L组为(25.9±5.8)%;Aβ25-35 100 μmol/L组孵育10d时,凋亡率为(94.0±14.4)%,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率随Aβ25-35浓度、孵育时间的增加而增高.Aβ25-35 20 μmol/L组孵育1 d后,即可观察到处于早期凋亡的细胞呈现绿色荧光标记;Aβ25-35 100 μmol/L组孵育10 d,可观察到呈现绿色、红色两种荧光标记,为处于凋亡晚期或临近坏死的细胞.结论 Aβ25-35可通过凋亡途径发挥对VSMC的毒性作用.

  • 塞来昔布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罗传铭;毕桂南;李浩;曹立梅;邱燕东;黎彬如;石胜良

    目的 探讨塞来昔布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模型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90 min再灌注模型.取192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12只、等渗盐水组60只、塞来昔布12.5 mg/kg和25.0 mg/kg治疗组各60只.缺血后30 min灌胃,给予各组大鼠等渗盐水或2种剂量的塞来昔布,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额顶部皮质在再灌注6、12、24、48、72 h时,前列腺素E2以及VEGF的动态表达.结果 ①给予塞来昔布12.5 mg/kg和25.0 mg/kg治疗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前列腺素E2在缺血侧额顶部皮质中聚集,以24 h为显著,前列腺素E2水平分别为(9.8±1.5)和(9.2±0.7)ng/ml,高剂量组表达更为明显(P<0.05).两组与等渗盐水组的(12.7±1.1)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种剂量均能减少脑I/R后12、24、48及72 h缺血半暗带VEGF阳性细胞数.脑I/R后脑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与VEGF表达具有相关性(r=0.768).结论 塞来昔布可能通过抑制环氧化酶2活性,减少前列腺素E2在大脑皮质中聚集,而抑制VEGF的表达.

  • 经颅磁刺激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作者:余锋;赵合庆;孙永安

    目的 观察经颅磁刺激(TMS)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并探讨TMS脑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TMS组及假刺激组,每组5只大鼠.TMS组和假刺激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TMS组于再灌注1 h及12 h分别给予1 Hz 200脉冲TMS(分2次完成,每次100脉冲,中间间隔1 h).缺血-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脑梗死灶周围皮质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TMS组与假刺激组大鼠梗死灶周围皮质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均明显增高,多巴胺、5-羟色胺、3,4-二羟基苯乙酸含量降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组去甲肾上腺素升高程度低于假刺激组,多巴胺和5-羟色胺降低程度小于假刺激组(P<0.01).TMS组梗死灶周围皮质肾上腺素含量在正常水平,假刺激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MS组5-羟吲哚乙酸含量明显低于假刺激组、正常组及假手术组,假刺激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与假手术组,均P<0.01.结论 TMS能够抑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期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过量释放,从而减轻单胺类神经递质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保护脑组织.

  • 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血管内栓塞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胡再虎;万经海;李长元;冯春国;王晓健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近年来随着微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发展,脑动静畸形经血管内治疗的指征不断被拓展,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经血管内栓塞已成为治疗脑AVM的成熟方法之一.作者就近5年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NBCA栓塞治疗32例脑AVM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椎动脉狭窄CT血管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晓培;许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短暂的伴有局部症状的脑循环障碍征候群.临床上根据受累血管分为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TIA两大类.频发TIA是指24 h内TIA发作≥2次的特殊临床状态[1].椎-基底动脉频发TIA起病急、症状重,若栓塞引起的TIA可能危及生命,其病因复杂,部分病例与椎-基底动脉狭窄有关.椎动脉狭窄的诊断以往主要依赖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近年来,CT血管造影(CTA)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我们对20例频发TIA患者进行DSA及CTA对照研究,探讨CTA对椎-基底动脉频发TIA的诊断价值.

  • 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机械取栓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善才;史怀璋;季智勇

    自1995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可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后不久[1],一些临床研究机构又开展了局部动脉内溶栓及动静脉联合溶栓实验研究[2-3].但无论是静脉溶栓还是动脉溶栓,都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溶栓时间窗短:美国国立神经疾病与卒中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rt-PA Stroke Study Group,NINDS)的研究认为[1],静脉溶栓应在发病3 h之内进行,多数机构认为动脉溶栓时间窗应在6 h之内.如此短的溶栓时间窗致使只有4.5%~6.3%的患者能够接受溶栓治疗[4].

  • 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失语症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海;贾建平

    1865年,法国外科医师Broca做尸检发现,人类大脑有两个语言中心--运动中心和感觉中心,均在左侧大脑皮质.大约有1/3的神经科患者出现失语症状[1].但目前除语言康复训练外,还无其他特殊治疗方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是一种患者容易耐受、无创性改变大脑皮质生理的方法.1831年,Faraday发现电流和磁场可相互影响.

  • 颅内动脉瘤影像学诊断进展

    作者:高勇安

    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仅次于脑梗死和高血压性脑出血,居脑血管意外发病的第3位.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常致患者残疾或死亡.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颅内动脉瘤的诊断达到了新水平.这主要体现在如下3个方面[1-2]:①CT和MRI的广泛应用,使一些无症状的动脉瘤得以发现,为本病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能;②CT和MRI技术的进步,使颅内动脉瘤的检出率能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媲美,为无创性诊断或随诊提供了可能;③影像技术的进步使颅内动脉瘤能以三维立体显示,为更精确的治疗提供了可能.作者就各种影像技术的进展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以及相互关系进行讨论.

  •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瘤

    作者:王洪生;赵佩林;孙晓峰;刘洪泉;殷尚炯;吕国士;左红;王德韧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2例怀疑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头部64排螺旋CTA检查,层厚0.625 mm,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层面重建、表面遮盖三维重建、容积显示重建及大密度投影重建,并对照开颅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 64排螺旋CTA共发现48例患者50个动脉瘤,其中46例为单发动脉瘤,2例为2个动脉瘤.动脉瘤小直径2.2 mm,大直径43 mm.64排螺旋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手术证实的动脉瘤与64排螺旋CTA显示的动脉瘤符合率为1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动脉瘤与64排螺旋CTA显示的动脉瘤符合率为97.2%.结论 64排螺旋CTA诊断颅内动脉瘤有较高的准确性,在诊断颅内动脉瘤时,可对DSA起到重要补充作用.

  • 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高勇安;石巍巍;杨丕丕

    目的 探讨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的CT、MRI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特点.方法 收集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例,均行常规头部CT和MRI检查;7例同时行脑MR静脉造影;6例行静脉期脑DSA.2例行经导管静脉窦溶栓术;2例行探查及血肿清除术.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影像学资料,与临床表现对照,总结其具有诊断意义的征象.结果 9例均为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单侧6例,双侧3例;2例为单纯大脑上静脉血栓形成,7例合并上矢状窦血栓,其中2例合并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8例并发皮质脑实质病变,其中3例为静脉脑梗死,5例为出血性静脉脑梗死.2例CT见高密度束带征,5例MRI静脉内血栓呈高亮信号.7例MR静脉造影可见病变区域皮质引流静脉稀少或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其他皮质浅静脉的侧支引流.6例DSA均见病变区域皮质浅静脉充盈延迟,引流静脉稀少、缺如,以及向深静脉或经皮质浅静脉侧支的引流,2例可见病变浅静脉引流入上矢状窦前"截断"征象.结论 CT、MRI及DSA是诊断大脑皮质浅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其典型改变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菊祥;白如林;黄承光;卢亦成;严昺;陈怀瑞;吴小军;章国海;魏文锋

    目的 探讨旋转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成像(3D-DSA)在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1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常规DSA及3D-DSA检查.比较二者在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中的作用.对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术,应用3D-DSA对术后部分患者评价诊治效果.结果 常规DSA发现139例(64.1%)153个动脉瘤;3D-DSA检出156例(71.9%)177个动脉瘤(检出率提高7.8%,P<0.01),其中有常规DSA漏诊的、直径<2 mm的微小动脉瘤3个,发现5例常规DSA呈假阳性的患者;3D-DSA在显示动脉瘤瘤颈、瘤体形态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方面明显优于常规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弹簧圈栓塞97例,夹闭52例,保守治疗7例;应用3D-DSA随访术后84例介入栓塞和45例开颅夹闭患者,效果良好.结论 3D-DSA技术显著提高动脉瘤检出率,能多角度立体显示动脉瘤大小、形态、瘤颈的宽窄及与载瘤动脉的空间关系,为治疗和评价诊治效果提供精确丰富的数据信息.

  • 她的激情永在燃烧

    作者:史元

    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神经科界可谓人才辈出.有这样一批学者,他们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学术精湛,受到同行的尊重和患者的爱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前白求恩医科大学)神经科教授饶明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本刊编辑有幸于2006年11月4日的一次会议的间隙采访了饶教授.在交谈中进入她的思路,如同走入一幅青山绿水的画境中,深感她的清澈、深厚、博大和包容.从医50余年,她的治学兴趣并不仅满足于专业的发展,更追求一种悬壶济世的理想和情怀.让患者满怀希望而来、高高兴兴离去,这是她的从医之道.她敏于行而静于心的风范,在我们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