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夏菁;周维智;刘晓红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小板膜表面P选择素(CD62P)、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复合物(PAC-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 方法 将104例经超声检查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1组(34例)、干预2组(32例)及对照组(38例).干预1组和2组分别口服阿托伐他汀10、20 mg/d,同时加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后3周检测血中CD62P、PAC-1、hs-CRP;治疗后6个月时超声检查斑块及血脂情况. 结果 干预1、2组及对照组比较:①斑块大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3组不稳定性斑块数分别为54、46、49个,稳定性斑块为5、6、4个,治疗后不稳定性斑块分别为44、34、50个,稳定性斑块为15、17、5个.与治疗前自身和对照组比较,两个干预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干预组治疗后,CD62P、PAC-1及hs-CRP较自身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显著性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以及两个干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治疗后两个干预组血脂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总胆固醇<4.0 mmol/L者,干预1、2组治疗前分别为2例和1例,治疗后为7例和14例(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治疗后急性脑血管事件,对照组3例,干预1组 1例, 干预2组0例.干预2组药物不良反应有6例(18.8%),干预1组有1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活化及炎性反应,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一定的稳定作用.阿司匹林联合10 mg/d的阿托伐他汀较20 mg/d更安全.

  • 一次性喉罩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姚东旭;朗宇;魏立民;王克杰

    目的 探讨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麻醉中,应用一次性喉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喉罩通气组和气管插管组,每组40例.麻醉诱导后,喉罩通气组采用一次性喉罩,气管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行气道管理.记录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前、即刻,置入后1、3、5、10 min以及拔除气管插管/喉罩时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内压力(Paw).观察两组体动、呛咳、咽痛等麻醉并发症. 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麻醉前明显下降(P<0.01).②气管插管组插管即刻,置入后1、3 min及拔管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升高;与插管前及喉罩通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喉罩通气组从喉罩置入到拔除各时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基本维持稳定,与置入前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SpO2、PETCO2和Paw值组内各时间点及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喉罩通气组无体动、呛咳、咽痛等并发症;气管插管组组患者发生体动4例(P=0.040)、呛咳1例(P=0.314),咽痛10例(P=0.001). 结论 在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麻醉中,使用一次性喉罩能在维持良好通气功能的同时,保持血压、心率稳定,降低手术风险.

  • 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分析

    作者:陈光忠;舒航;詹升全;李昭杰;曾少建;周东;唐凯;周德祥;林晓风

    目的 探讨与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流相关的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 采用Seldinger技术,在栓塞20个动脉瘤的同时,栓塞全部或部分畸形血管团,对残余部分畸形血管团,按计划分期进行再次栓塞治疗(9例)或进行放射治疗(3例).分析DSA结果及血管内治疗动脉瘤的效果. 结果 20例与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患者中,有18例Spetzler分级在Ⅲ级以上.共发现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22个,其中位于畸形血管团内11个,基底动脉末端2个,病灶同侧颈内动脉C1段2个,后交通动脉起始部3个,供血动脉段4个.共栓塞了20个动脉瘤,其中使用弹簧圈栓塞5个动脉瘤, 11个畸形血管团内动脉瘤及供血动脉上的4个动脉瘤,均以Onyx及Glubran胶进行栓塞.颈内动脉C1段及后交通动脉起始部的2个小宽颈动脉瘤未予处理,现尚在随访中.脑血管造影随访9例,随访时间为1.5~13.0个月,9例再次进行残余畸形血管团栓塞时,见动脉瘤栓塞致密,症状较术前改善.3例残留较少的病例术后进行了伽玛刀放射治疗. 结论 与颅内动静脉畸形血流相关的动脉瘤多见于中、大型血管畸形,血管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低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与尿激酶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作者:张微微;石进;马维娅;牛俊英;裴鑫;赵秀欣;林琅;黄勇华;魏微;朱光明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选择发病<6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分为联合溶栓组(20例)、单用rt-PA组(22例)、单用尿激酶组(18例)及对照组 (21例).联合溶栓组静脉给予rt-PA 20 mg,尿激酶30万~50万IU;单用rt-PA组静脉给予rt-PA 0.9 mg/kg;单用尿激酶组静脉给予尿激酶1万~2万IU/kg(体质量超过75 kg者按75 kg给药),大剂量150万IU;未溶栓病例为对照组.主要疗效指标是观察治疗前与发病后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以溶栓后出血转化、24 h内再梗死及死亡等作为安全指标. 结果 联合溶栓组、单用rt-PA组、单用尿激酶组及对照组的观察结果为:①NIHSS评分治疗前分别为18.1±3.6、17.9±3.6、18.0±3.4、17.3±4.0,治疗后分别为9.1±5.6、8.8±5.5、9.6±5.2、14.1±4.6,各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个溶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5.0%(17/20)、86.4%(19/22)、83.3%(15/18)和42.9%(9/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溶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溶栓组溶栓后24 h内再发脑梗死1例,出血转化1例;单用rt-PA组出血转化3例;单用尿激酶组再梗死1例,出血转化有2例,其中死亡1例.对照组再梗死1例,死亡1例. 结论 与单用rt-PA和单用尿激酶比较,联合低剂量rt-PA和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同样安全、有效,相对rt-PA价格便宜,值得推广应用.

  • 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分析

    作者:程美雄;谢晓东;王朝华;游潮;毛伯镛;张昌伟;孙鸿;贺民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效果. 方法 自2003年10月-2008年3月,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0例. 结果 10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患者中,9例覆膜支架置入成功,其中在3例患者释放支架后,出现少许对比剂内漏,2例以更高的压力再次充胀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另1例再扩后仍有内漏, 置入第2枚覆膜支架后,内漏完全消除.10例中的另1例为患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过于迂曲,支架不能到位, 在证实侧支循环代偿良好及球囊闭塞试验阴性后,给予可脱性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所有患者均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DSA随访7例,原病变未显示,载瘘动脉通畅. 结论 对于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覆膜支架是有效的血管内治疗手段.覆膜支架的制作工艺仍有待发展和优化,使其适用于脑血管系统的不同部位应用.

  • 丘脑底节区动静脉畸形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王兴文;王长春;菅凤增;王大明;刘树山

    目的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丘脑底节区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丘脑底节区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有颅内出血者19例,无出血者5例.按照Spetzler-Martin分级标准,Ⅲ级13例,Ⅳ级8例,Ⅴ级3例.术前全部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其中15例行术前畸形血管团的部分栓塞. 结果 ①24例患者无手术死亡病例,其中23例AVM畸形血管团完全消失.1例有少量残留,进一步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②术前行栓塞的15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11±108)ml, 与未行栓塞患者(9例)的(975±162)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P<0.01).③术前肢体无力或偏瘫的12例患者,术后肌力恢复4例,好转6例,2例无明显变化.有6例患者出现其他新增加的神经功能障碍(其中5例为术前无出血者).有1例患者因术后术野再出血,行再次手术清除血肿.④20例患者获得6~42个月随访,术前6例癫痫患者,术后仍有3例需要继续服用抗癫痫药物治疗;随访患者中无再出血发生. 结论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丘脑底节区AVM,临床疗效较好.结合术前血管内栓塞,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难度.

  • 2008年脑血管病临床试验的回顾

    作者:胡文立;秦伟

    脑血管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多发生在老年人.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给社会和家庭所造成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对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投入的加大,脑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大型随机临床试验也越来越多.

  • 联合应用环磷酰胺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淑婷;吉训明;朱弘;罗玉敏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环磷酰胺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脑缺血 - 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取45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OD组、环磷酰胺组及联合用药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4 h模型,剔除模型制作期间死亡的大鼠后,并补齐每组6只.经尾静脉给药,对大鼠脑缺血 - 再灌注模型进行干预,分别给予相应组别大鼠等渗盐水1.5 ml、SOD 2 mg/kg、环磷酰胺100 mg/kg及联合用药SOD 1 mg/kg+环磷酰胺50 mg/kg.给药时间为再灌注前20 min、再灌注后12 h和36 h.MCAO期间及再灌注后48 h记录大鼠脑组织血流量并计算相对值;再灌注后48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测定脑梗死相对体积. 结果 对照组、SOD组、环磷酰胺组和联合用药组的大鼠脑血流量变化相对值分别为(79±40)%、(81±19)% 、(113±39)% 和(134±4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4.7±0.7、4.5±0.5、4.3±0.7和3.7±0.8;脑梗死相对体积分别为4.3±1.0、3.1±0.9、2.3±0.8和2.0±0.6.所有观察指标,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OD组或环磷酰胺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SOD组或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比较,除环磷酰胺组大鼠的脑血流量变化相对值增加外(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环磷酰胺与SOD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疗效较单独用药更加显著.

  • 反复多发性脑出血一例

    作者:郭鸣;马欣

    患者女,68岁.主因"头晕、行走不稳2个月加重,伴右侧肢体无力半个月",于2008年9月18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于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旋转,之后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向右偏斜,不能走直线,摔倒数次.当时意识清楚,无肢体无力及视物成双.于2008年8月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头部CT,可见右侧小脑半球一类圆形高密度影(图1).考虑出血可能性大,遂住院接受脱水等药物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出院.

  • 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作者:马驰原;史继新;王汉东;杭春华;印红霞

    年龄是影响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患者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表儿童患者的手术后优于成人患者.

  • 三维CT血管成像在颅内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价值

    作者:陈旭;胡海菁;刘成辉;李春芳;林启明;梁世行

    目的 探讨三维CT脑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诊治中的价值. 方法 采用8排螺旋CT及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进行头部螺旋容积扫描,分析23例AVM的CT平扫、增强的影像表现,利用血管生成及图像融合技术对病变进行容积重建.依据CTA检查结果,对15例颅内AVM的患者进行手术病灶切除.通过手术所见,评价三维CTA对AVM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指导价值. 结果 行CTA检查发现23例25处AVM,手术切除AVM病灶15处.①手术中发现AVM的位置与三维CTA检查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②三维CTA对供血动脉显示率为91.9%(34/37),其中3例因供血动脉纤细、走行弯曲显示不清;引流静脉的显示率为77.8%,其中4例(6支)引流静脉因弯曲、血管团及供血动脉重叠,显示不清.18例引流静脉及所导入的静脉窦同时显影.③三维CTA检测15处畸形血管团平均累及范围为(13.75±0.48)cm2;术中测量为(13.51±0.52)cm2,CTA与手术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清晰完整地显示AVM的准确位置、畸形血管团、病灶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全程及邻近组织的三维影像,能够提供手术所需的重要信息.

  • 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技术要点解析

    作者:宋冬雷

    自2003年Onyx液态栓塞剂进入中国以来,得到了神经介入医师的广泛关注.尤其在颅内动静脉畸形和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各地治疗的病例数差别较大,经验和疗效也有不同[1-5];更有一些医师出于对并发症的担忧而拒绝使用;使得Onyx在临床实践应用中仍有很多的争议.笔者作为中国取得Onyx栓塞技术许可证的第一人,近年来致力于在国内外推广Onyx的栓塞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讲述如下.

  • 对无出血症状或大型颅内动静脉畸形治疗决策的思考

    作者:陈光忠;李铁林

    血管内治疗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迅孟发展,极大地提高了颅内动静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治闻的成功率.

  • 脑死亡判定标准(成人)(修订稿)

    作者:卫生部脑死亡判定标准起草小组

    一、判定的先决条件(一)昏迷原因明确;(二)排除了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二、临床判定(一)深昏迷;(二)脑干反射消失;(三)无自主呼吸(靠呼吸机维持,自主呼吸激发试验证实无自主呼吸).

    关键词: 脑死亡 参考标准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