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与三维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对比分析

    作者:张政;韩剑虹;李迎春;曹毅;朱剑萍

    目的 对比256层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3D-CTA)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就诊时临床表现疑似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MR血管成像检查怀疑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全部行头颈联合3D-CTA及3D-DSA检查,两名影像科医师使用盲法独立判读所有患者的3 D-CTA图像,3D-DSA的图像由1名从事血管介入的神经科医师和1名介入影像科医师共同判读确定.以3D-DSA检出动脉瘤的数目为标准,评估3D-CT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两名3D-CTA阅片者、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在动脉瘤检出数量的一致性;测量动脉瘤瘤体大径,以3D-DSA图像测量值为标准,比较两名3D-CTA阅片者用3D-CTA容积重建图像测量瘤体大径的差异以及3D-CTA容积重建与3D-DSA图像在瘤体大径测量上的差异.结果 3D-DSA对46例患者中的37例共检出49个动脉瘤,其余9例未被发现动脉瘤.①3D-CTA在检出动脉瘤数目方面的敏感性为91.8%~93.9%,特异性为77.8%~100%.②对<3 mm的动脉瘤,3D-CTA的敏感性均为83.3%,特异性为77.8%~ 100%.⑨从动脉瘤的检出率方面,3D-CTA阅片者以及3D-CTA与3D-DSA技术之间一致性均较高(分别为k=0.730,k=0.686 ~0.777).④两名医师采用3D-CTA法测量的瘤体大径与3D-DSA法的测量值,以及两名医师的3D-CTA测量值之间均存在高度相关性,均r值=0.996,均P值<0.001.结论 256层螺旋CT 3D-CTA对动脉瘤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3D-CTA对动脉瘤的检出率和瘤体大径测量与3D-DSA一致性较高,可以作为疑似动脉瘤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但其对瘤体大径<3 mm的动脉瘤仍有假阴性的表现.在高度怀疑动脉瘤而3D-CTA结果显示为阴性时,仍需进一步行3D-DSA检查.

  • 球囊扩张支架与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徐善才;许斌;吴培;季智勇;史怀璋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式支架(Wingspan支架)治疗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1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患者62例,对其中24例实施球囊扩张支架治疗,38例实施自膨式支架治疗.按Mori分型观察两组患者残留狭窄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对62例患者全部成功进行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其中球囊扩张组术后的血管狭窄率从术前的(83±8)%降至术后即刻的(10±5)%,自膨式支架组术后狭窄率从术前的(81±11)%降至术后即刻的(17±10)%.②球囊扩张组24例患者中,有7例(29.2%)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自膨支架组有4例(10.5%)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1.但若剔除手术操作因素,仅比较支架相关缺血并发症,显示自膨式支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8,5.3%)明显低于球囊扩张组(7/24,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从病变特点观察,显示MoriC型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 在症状性基底动脉狭窄的治疗中,自膨式支架较球囊扩张支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术后残余狭窄率,白膨式支架比球囊扩张支架高.

  •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水平的变化

    作者:叶明;李淮玉;朱余友;王国平;丁小灵;马筱玲

    目的 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简称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47例,按病灶体积分为小、中、大3个亚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为高危组(NIHSS>8分)和低危组(NIHSS≤8分),选择60例非卒中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探讨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分析胱抑素C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结果 ①缺血性卒中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20 ±0.40)mg/L,高于对照组的(0.86±0.2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灶体积的增加,血清胱抑素C水平也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47,P<0.05.②卒中复发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1.33±0.52)mg/L,高于卒中初发组的(1.12±0.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NIHSS评分无相关性,但高危组患者的胱抑素C水平[(1.37±0.68)mg/L]高于低危组的胱抑素C水平[(1.15±0.2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Hcy,r=0.189,P=0.022)和极低密度脂蛋白(r=0.255,P=0.002)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73,P=0.036)呈负相关;⑤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胱抑素C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OR =2.646,95% CI1.621~4.317,P<0.01).结论 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缺血性卒中病灶大小及严重程度有关,血清胱抑素C水平可作为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及病情监测的参考指标.

  • 凝血酶活化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基因编码区G505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

    作者:何芳梅;李亚军;张蓓;潘剑罡;陈煜森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凝血酶活化纤维蛋白溶解抑制物(TAH)基因编码区G505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30例脑梗死患者和118例同期体检者的TAFI基因编码区G505A的多态性.结果 脑梗死组TAFI基因G505A的GG基因型占35.4%(46/130),GA+AA基因型占64.6%(84/130);而对照组分别为49.2%(58/118)、50.8%(6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脑梗死组G、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0.4%(157/260)、39.6%(103/260),对照组分别为69.9%(165/236),30.1%(7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AFI基因编码区G505A单核苷酸多态性(GA或AA基因型)是脑梗死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660,95% CI:1.330 ~5.317,P=0.006).结论 TAFI基因G505A的多态性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 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和随访观察

    作者:段鸿洲;莫大鹏;张扬;伊志强;李良;张家涌;鲍圣德

    目的 评估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31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血管狭窄率均>50%.根据Mori分型,A型7例,B型24例.应用Gateway-Wingspan支架系统治疗,并进行随访及评估,观察围手术期及术后的并发症.结果 ①31例患者中,Mori A型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2.2±4.5)%,Wingspan支架置人后为(21.6 ±2.1)%;MoriB型患者术前平均狭窄率为(75.1±7.0)%,支架置入后为(24.2±3.8)%,Wingspan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6.8%;围手术期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单侧肢体力弱及嗜睡,行头部CT及MRI检查,未见明显梗死灶及血肿.②31例患者中失访2例,其余患者随访5~41个月,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支架侧脑梗死的病例.对16例患者行DSA随访发现,Mori分型A型患者术后无一例再狭窄(0/5),MoriB型患者11例中有4例出现再狭窄(4/11,P=0.245),其中2例支架术后缺血事件均发生在MoriB型组,无一例死亡.结论 通过严格地筛选病例,Gateway-Wingspan球囊支架系系统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长期疗效及如何预防支架内再狭窄尚需进一步研究.

  • 微核糖核酸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长敏;罗玉敏;高利

    近卫生部组织的全国死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脑血管病死亡的人数已跃居第一位,每年新发卒中200万人[1],超过心血管病和癌症的新发病例.卒中可被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占85%左右,出血性卒中占15%左右.均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的健康.虽然对脑缺血病理机制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临床药物的治疗并未获得理想的疗效.目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脑缺血的药物,但由于其严格的时间窗及相关的并发症,目前仅有约5%的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溶栓治疗[2].因此,尚需要从新的角度和方向,深入研究急性脑缺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发现新的结果、新的假说,为临床新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贫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猛;史继新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对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需求亦增加.SAH后贫血的发生(一般将贫血定义为Hb<90 ~ 100 g/L[1-3]),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及预后有不利的影响.而在有输血指征的情况下,输注红细胞悬液在改善贫血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和不利影响[4-5].已有临床及基础研究对SAH后贫血发生的原因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输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SAH中的应用等进行了探讨,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 微导丝取栓治疗大脑中动脉急性闭塞一例

    作者:张永巍;黄清海;邓本强;刘建民

    患者女,56岁.2008年10月12日因情绪激动后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口角歪斜1h,由急救中心送至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既往体检发现患者有心脏瓣膜病变30余年,每年均接受心脏彩超随访.近两年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长期服用普罗帕酮(商品名:心律平),效果较好.发病75 min到院,当时体检:血压为120/78 mm Hg,体质量为80 kg,意识清楚,左侧中枢性面瘫,左侧肢体肌力为0级,双侧病理反射阳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10分.头部CT平扫未发现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机制正常.心电图正常.

  •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后交通动脉主干动脉瘤一例

    作者:冯文峰;王刚;张国忠;李明洲;何小艳;张龙;漆松涛

    患者男,67岁.因突发头痛伴呕吐1d,于2011年5月收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未规律服药;无动脉瘤家族史.神经系统检查:除脑膜刺激征阳性外,其余未见阳性体征.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急诊行DS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图1a),颈外动脉造影未见颅内供血分支;左侧椎动脉造影,示右侧后交通动脉发达,右侧颈内动脉C7段以远显影良好,右侧后交通动脉上有1个囊状动脉瘤,大小约6.94 mm ×4.31 mm,瘤颈宽约4.63 mm,瘤顶指向前上方(图1b);DSA三维重建后,显示右侧后交通动脉近大脑后动脉段狭窄(图1c);左侧颈内动脉造影示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大小约2.75 mm×3.00 mm.诊断为: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左侧A2段动脉瘤,右侧颈内动脉闭塞.术者结合头部CT分析认为,右侧后交通动脉上的动脉瘤为此次出血的责任病灶,需紧急处理,左侧大脑前动脉A2段动脉瘤可择期治疗.经气管插管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架辅助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

  • 向颈胸段脊髓引流的小脑幕硬脑膜动静脉瘘一例

    作者:黄春波;张鸿祺;支兴龙;谌燕飞

    患者男,57岁.因"双下肢无力伴麻木3个月,症状逐渐加重,活动后胸闷、气急1个月,排便困难,尿失禁",于2010年11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后神经系统检查:患者意识清楚,双下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阳性.MRI显示,延髓和上段颈髓水肿信号以及颈胸段水平脊髓周围血管流空信号(图1a).DSA显示,小脑幕区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e,DAVF),供血动脉为右侧脑膜中动脉颅底组后支、枕动脉的脑膜支、咽升动脉脑膜支(图1b),小脑上动脉软膜支也向DAVF供血(图1c).经岩静脉、桥横静脉、中脑脑桥前静脉、延髓前静脉、髓周静脉引流(图1b,1c).诊断为小脑幕区DAVF.行血管内栓塞术,经右侧脑膜中动脉颅底组后支、右侧枕动脉注入Onyx胶,共0.5 ml.

  • 血管内自膨式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广平;刘楠;李慎茂;陆伯华;宋福京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卒中常见的病因.有研究显示,亚洲人以颅内动脉狭窄为多见[1],我国大概每年有40~50万新发作的卒中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2].尽管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导致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仍高达10%~24%[3].因此,研究和探讨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卒中的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们报道了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的19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对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 支架置人与强化药物治疗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再发卒中对照试验(SAMMPRIS)的问题和启示

    作者:洪波;刘建民

    支架置入与强化药物治疗预防颅内动脉狭窄再发卒中对照试验(SAMMPRIS)存在的问题和启示(Stenting and Aggressive Medical Management for Preventing Recurrence Stroke in Intracranial Stenosis,SAMMPRIS) 2011年9月7日由《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1].其结果令同行惊讶:药物治疗组的疗效竞显著优于Wingspan支架治疗组.有学者甚至提出,"这是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末日".针对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首先,应该尊重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的结论,更加慎重地对待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和安全性;同时,亦应深入分析该研究存在的缺陷,以提出改进介入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方法,而不能走向极端.

  • 上海市两个农村社区2008-2010年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监测

    作者:黄久仪;管阳太;郭吉平;曹奕丰;王艳;杨永举;沈凤英;俞学海

    目的 监测上海市农村社区2008-2010年卒中的发病和死亡情况,为卒中的预防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奉贤区2个社区约10万自然人群,每年收集人口学资料,在监测人群中建立三级监测网络,调查卒中的发病与死亡情况,分析监测人群2008-2010年间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和临床类型的分布.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以2009年全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作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结果 ①2008年开始监测100 622人,至2010年累计监测304 306人次,共发生卒中585例,死亡313例.3年卒中发病率分别为275.3/10万、173.5/10万、129.3/10万,年均192.2/10万;标准化发病率分别为180.7/10万、115.3/10万、81.7/10万.卒中的死亡率分别为113.3/10万、102.1/10万、93.3/10万,年均102.9/10万;标准化死亡率分别为73.5/10万、67.5/10万、57.2/10万.②<45岁、45~ 64岁、≥65岁年龄组,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9/10万、122.8/10万、913.8/10万,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8/10万、22.6/10万、591.8/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男女性别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64岁年龄段,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56.7/10万,死亡率为32.0/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90.4/10万,死亡率为13.6/10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④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未分类卒中发病的构成比分别为22.6%、75.7%、0.9%和0.9%.结论 上海市农村社区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92.2/10万和102.9/10万.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死亡率均增加,在45~64岁年龄段,男性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脑梗死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脑出血.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