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ardiac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 중국심장기박여심전생리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影响因子: 0.5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007-2659
  • 国内刊号: 42-1421/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145
  • 曾用名: 起搏与心脏;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黄从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临床因素分析

    作者:张复贵;朱小琴;李元红;黄进启;雷玉华;黄浩;向家培

    目的 了解风湿性心脏病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将16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房颤组(n=87)和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n=75),统计年龄、性别,换瓣前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左房内径(LAD)、右房内径(RAD)、右室内径(RV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窦律组比较,房颤组年龄大,LAD、RAD、RVD增大,而LVEDD变小,LVEF降低(P<0.01).单和多因素回归均显示LAD与房颤发生呈正相关(P<0.01),而LVEDD和LVEF与房颤呈负相关(P<0.01).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并发房颤主要与心脏结构发生的改变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关.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分析

    作者:雷玉华;张复贵;李元红;黄浩;及心;向家培;华晓芳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 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颤动患者心房交感神经密度的观察

    作者:鲁志兵;李元红;唐其柱;江洪;黄从新;何勃;胡笑容;黄进启

    目的 探讨心房自主神经密度与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伴房颤的RHD患者(A组)和不伴房颤的RHD患者(B组)各25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并测定血清肾素、超敏C反应蛋白以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经开胸手术获取右心耳组织标本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自主神经染色.结果 A组患者左房内径、血浆肾素水平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沉及C反应蛋白无明显差异.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右心耳内膜和外膜交感神经密度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患者副交感神经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伴房颤的RHD患者存在心房高交感神经支配,此可能与房颤发生有关.

  •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

    作者:陈建泉;张建成;许春萱;吴国盛

    目的 建立一种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新鲜右心耳组织取自心外科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患者,采用0.25%胰蛋白酶和0.2%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细胞,用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进行培养并传代,显微镜下观察心房成纤维细胞生长状况.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Ⅷ因子(VWF)抗体对细胞进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 获取大量细胞,形态典型;Vimentin、α-SMA表达阳性,VWF 阴性,鉴定为心房肌成纤维细胞.结论 胰蛋白酶和Ⅱ型胶原酶消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人心房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方法.

  • 显性预激射频消融术后对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海;张启高

    目的 分析显性预激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房室结前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成功射频消融的单支房室旁道127例,其中显性预激46例,隐匿性预激8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消融后、显性预激组的消融后与随访时、左侧与右侧旁道的心电图各参数的变化.结果 显性预激组患者消融术后的PR间期长于隐匿性预激组,显性预激组患者在随访时的PR间期短于消融术后,左侧旁道患者的PR间期短于右侧,但各组心率(HR)、QRS波时限、QTc间期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显性预激患者,消融后PR间期较长,左右侧旁道延长程度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R间期可恢复正常.

  • 螺内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影响

    作者:王艳霞;刘微微;李波;沃金善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抑制作用及对心房结构和功能重构的影响.方法 选择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双腔起搏器的阵发性AF患者9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螺内酯20mg/d,对照组(48例)不予螺内酯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AF发作情况、左房结构和功能变 化.结果 治疗组应用螺内酯12个月后Ald水平较前明显降低(5.30 ng/dl vs7.70 ng/dl,P<0.01),AF发作次数及AF负荷明显减少,左房内径、左房大容积、左房小容积及左房收缩期前容积均减小,左房射血分数增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亦有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能够抑制阵发性AF患者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减少AF发生率及持续时间.

  • 除颤电极穿破心肌后再放置致高除颤阈值一例

    作者:黄卫斌;蔡彬妮;万发银;陈超;周法光;郭继鸿

    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测试除颤阈值(DFT)20 J,术后出现心包压塞重新调整电极位置,未重复测试DFT.随访中患者多次发生VT/心室颤动但ICD复律失败,系高除颤阈值所致,经过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得到解决.

  • 典型Brugada综合征一例

    作者:曹玮;程中伟;陈太波;李玲;程康安;邓华;姜秀春;方全

    一名33岁男性,因“间断心悸伴胸闷”入本院,外院ECG呈典型Ⅰ型Brugada样改变.一同胞兄弟28岁时猝死.本院ECG呈典型Ⅱ型Brugada样改变,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心室颤动.患者Brugada 综合征诊断明确,且属高危患者,随后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 腹腔镜术后发现起搏器工作模式改变一例

    作者:刘凡;谢瑞芹;鲁静朝;郝杰;裴炜娜

    1例73岁女性,安装双腔心脏起搏器2年,经腹腔镜左肾上腺瘤切除术后,起搏器工作模式由DDDR变为VVI,经程控后恢复,随访3个月起搏器正常.提示:心脏起搏器患者使用电刀应注意对起搏器的影响.

  • 电极极性错误引起房室感知失灵致心房扑动一例

    作者:盛琴慧;蒋捷;王禹川;丁燕生

    患者女,74岁,因电池耗竭行双腔起搏器更换术,术后1h出现心悸,心电图显示心房扑动,房室无感知,药物转复无效.行起搏器程控,将心房、心室电极极性程控为单极,房室感知良好,心房扑动随之终止.

  •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慢性感染伴窦道形成行体外循环手术治疗一例

    作者:王明岩;李伯君;高长青;叶卫华;刘国鹏;王黎;陈婷婷

    1例50岁男性患者,外院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1年出现囊袋感染,行起搏器摘除,剪除部分起搏导线及多次清创术,感染未控制并形成慢性窦道.人院后行心房电极拔除术,但1个月后感染再次复发并形成新的窦道,再次人院行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取出电极,胸部窦道清创,换药2周后行清创缝合术.治愈出院.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术后排异反应一例

    作者:李田

    患者因“病窦综合征”行DDD起搏器置入术,术后出现高热,出现皮肤丘疹、丘疱疹、皮肤破溃,考虑为起搏器“排异反应”,行起搏器系统拔除并用激素后病愈.

  • 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发生冠状静脉窦口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一例

    作者:任明;马长生;董建增;汤日波

    1 例女性患者,心动过速病史10年,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水存左上腔静脉.三维激动标测提示房性心动过速起源于冠状静脉窦口前壁,成功消融后随访半年房性心动过速无复发.

  • 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T波记忆现象一例

    作者:刘鹏;张振;李学斌;郭继鸿

    患者女性,55岁,因反复胸闷3个月入院.一年前安装DDD型起搏器.现心电图发现Ⅱ、Ⅲ、aVF和V1~V5导联T波倒置,且T波呈动态改变.诊断: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程控起搏器并改变参数设置后,可模拟及重复T波变化.提示起搏器术后出现倒置T波,应想到T波记忆的可能.

  • 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的改良及钾电流的记录

    作者:方舟;卢才义;李泱

    目的 报道一种改良的小鼠心室肌细胞分离方法,并观察小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以及钾电流的电生理特性.方法 采用双酶消化法分离单个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和钾电流.先记录外向钾电流(Ipeak),用低浓度4-氨基吡啶(100 μmol/L)使延迟整流钾电流(IKur)失活后记录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用Ipeak减去Ito即可得到IKur,在完全失活IKur及Ito后可记录到稳态钾电流(Iss).结果 本法分离所得心室肌细胞横纹清晰,具有正常电生理活性,细胞池中加入层粘连蛋白后有助于细胞贴壁,从而易于形成高阻封接,并记录出小鼠心室肌细胞特征性的动作电位和钾电流.结论 本实验所采用的分离方法简便,获得的小鼠心室肌细胞易于封接,且具有正常的电生理活性.

  • 步长稳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兔窦房结功能和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刘明鑫;唐艳红;连志明;张丹;权力;王晞;王腾;胡萍;黄从新

    目的 研究步长稳心颗粒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兔窦房结功能和心房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32只日本大耳兔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稳心颗粒组、心衰组、心衰稳心颗粒组.采用主动脉瓣返流联合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制作心衰模型.假手术稳心颗粒组和心衰稳心颗粒组用稳心颗粒干预.8周后开胸测定兔窦房结功能,记录心房肌单向动作电位(MAP)及测定有效不应期(ERP).结果 与心衰组相比,心衰稳心颗粒组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分数显著增高,而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内径及容积均缩小,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缩短(P均<0.05),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SNRT(cSRNT)无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假手术稳心颗粒组和心衰组的SNRT、cSNRT、心房肌MAP时程及ERP均延长(P<0.05),但心衰组和心衰稳心颗粒组间并无差异(P>0.05).结论 稳心颗粒能改善心衰兔SACT,不加重兔心衰后窦房结功能低下;不影响心衰兔心房肌的MAP时程和ERP.

  • 兔右室流出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钠钙交换尾电流特性

    作者:王焱;林晨晖;李源;刘泰槰;肖国胜;常贺;黄卫斌;叶涛;巩燕

    目的 研究兔右室流出道(RVOT)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钠钙交换尾电流(INCX,tail)相关特性,探讨源于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兔右室(RV)游离壁和RVOT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在不更换细胞及电极内液情况下连续记录INCX.tail,对比分析两者动作电位和INCX.tail特性.结果 兔RVOT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时程(APD)的变异程度大于RV游离壁心肌细胞.在RVOT心肌细胞记录到早期后除极及显著延长的APD.动作电位显著延长及后除极的RVOT心肌细胞所对应的INCX.tail到达峰值时程较动作电位正常的细胞延迟,并且电流强度大于RV游离壁对照组心肌细胞(P<0.05).结论 RVOT心肌细胞APD变异程度大,而且APD显著延长的RVOT细胞INCX,tail到达峰值时程延迟及相应电流显著增大,这是RVOT部位好发触发活动的重要机制.

  • 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及电生理特征记录

    作者:童敏;杨向军;李红霞;韩莲花

    目的 分离培养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观察其搏动性,并探索其静息电位(RP)、自发性动作电位(AP)等电生理特征.方法 用0.1%胰蛋白酶分离新生1 ~2 d SD大鼠心室肌细胞,并用差速贴壁法和5-溴脱氧尿嘧啶纯化心肌细胞;通过光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搏动情况;膜片钳技术记录心肌细胞的RP、自发性AP及钠离子电流(INa)特征.结果 光镜下见培养12 h后心肌细胞基本贴壁,培养至第5d时85%左右的心肌细胞都有自发性搏动,搏动频率80次/分左右;记录到自发性搏动心肌细胞RP为-85.34±4.15 mV,并可记录到同步产生的自发性AP,频率84±12次/分,而无自发搏动的心肌细胞RP为-42.1±6.5 mV,未能记录到自发性AP;心室肌细胞INa的阈电位为-60mV.结论 该方法分离培养的原代乳鼠心室肌细胞搏动比例高,同时证实了自发搏动性是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状态佳,并具有良好电生理特征的重要标志.

  • 胰岛素抵抗与心肌离子通道

    作者:李德隆;李卫华;黄峥嵘

    胰岛素抵抗时心肌代谢重构,葡萄糖摄取及利用减少,脂肪酸生成和摄取过多,使得心肌细胞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心肌.早期脂肪酸β氧化相关的酶表达及活性增加,对FFA氧化利用同时也增加.晚期参与脂肪酸氧化的基因下调或功能缺陷,FFA氧化利用减少,直接造成三磷酸腺苷(ATP)缺乏,包括离子泵、复极钾电流、ATP敏感性钾电流在内的心肌功能受限.并间接造成心肌细胞内FFA含量过多、钙超载、糖酵解中间产物聚集、氧应激异常等不良反应.在链脲酶素大鼠心室肌观察到瞬时外向钾电流密度显著下降,而应用胰岛素能短暂促进葡萄糖利用,逆转这一改变.提示离子通道功能与细胞能量供应和代谢存在关系.

  • 无症状预激的再认识

    作者:黎海文;李天发

    导管消融是有心律失常发作预激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而临床上无症状预激其实并不少见,并且通过临床观察,部分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往往终发展为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有少部分无症状预激则以猝死为首发表现,而这种猝死往往发生在院外.对于无症状预激的处理,目前仍存在不同的观点,部分学者对无症状预激行射频消融持保守态度,主张以观察为主,也有学者主张基于电生理检查基础上的预防性射频消融可改善部分高危人群的预后.

  • 心外膜室性心动过速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才杰;储慧民;陈晓敏

    导管消融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已成为多数特发性室速首选的治疗策略.然而,对于器质性室速的消融研究中,发现心外膜室速发生率并不低,其消融的成功率较心内膜室速低,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随着三维标测和消融技术日益完善及新型成像技术,如对比增强核磁共振、对比增强多排CT和正电子放射CT等显像技术的发展,增加了心外膜室速起源的心脏电解剖和成像解剖信息精确度与心外膜室速消融术成功率,其中以对比增强核磁共振的灵敏度和精确度高.

  • 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新技术带来的转变

    作者:黄强;刘少稳

    临床实践表明经典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存在不足:耗时长、电离辐射严重,学习曲线长、手术结果依赖个人技术,指导标测及消融的成像技术各有利弊.在此背景下,新的导管设计(球囊消融导管、多电极标测消融导管)、成像技术(左房造影旋转成像三维心房重建,CartosoundTM、实时MRI)及遥控导航(机器人导管及磁导航)技术得到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设计.

  • 心率变异性与楼梯运动后心率恢复关系研究

    作者:于阿信;平智广;李世锋;井艳;郭森;李中健

    862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并完成楼梯运动试验的受检者,依据HRV结果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异常组运动后1-10 min心率恢复值逐渐增大;正常组亦逐渐增大,而9min与10 min无差异;两组心率恢复值不全相等,总体趋势为异常组小于正常组.结论:HRV异常组运动后心率恢复减慢.

  • 远程心电监测在社区居民中的应用

    作者:梁锦军;陈芳;包明威;裴大军;石少波;黄鹤;杨波

    3328例接受远程心电记录仪检查的患者,正常者1292例,异常者2036例.异常心电图主要包括复极异常、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心肌缺血等.1578例患者合并有多种心电异常.结论:远程心电记录仪操作方便,可发现多种心律失常.

  • 如何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

    作者:宿燕岗;葛均波

    优化起搏植入术的流程很重要.对普通起搏器,先切开皮肤到筋膜层后再在有空隙的锁骨下间隙进行穿刺;鞘管在送入导线至静脉后应撤除;房、室导线均放置好后一并进行起搏测试;囊袋的制作应在导线到位前用双食指钝性分离完成;对已满足要求内的起搏参数不必反复过于“精确”的测试;应轻轻回拉电极导线感觉是否遇到阻力来判断其牢靠固定度;缝合囊袋前应常规透视导线位置;囊袋局部压迫对防止术后囊袋积血很有效.除颤阈值试验测试过程中要分工协作.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手术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分别根据右房大小和靶静脉特点选择鞘管和左室导线;造影时可稀释造影剂并在远端静脉显影后松开造影球囊以利显示近端静脉;通常先放置左室导线;多可首先应用左室电极导线自带的钢丝直接尝试进入靶静脉;在保留左室鞘管时完成囊袋制作、右房室导线植入;撤鞘时应一气呵成.

  •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白明;李强;张钲;汪涛;邓爱云;张福;王世杰;药素毓

    目的 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 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 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 Ω vs 867.16±201.23 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 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 心脏起搏术后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情况分析

    作者:高运来;吴小庆;郁志明;王如兴;王强

    目的 分析心脏起搏术后患者心绞痛的发生情况.方法 35例起搏器术后一年内并发心绞痛的为心绞痛组,选取同期的495例永久心脏起搏患者为非心绞痛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并对不同起搏原因及不同起搏方式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心绞痛组比较,心绞痛组年龄、吸烟、性别构成无差异,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较高.因房室传导阻滞(AVB)行心脏起搏者较因病窦综合征起搏者术后发生心绞痛比例高(15.4% vs 1.8%,P<0.001),而安置VVI者与DDD者心绞痛发生率相似(6.7% vs 6.3%,P>0.05).结论 起搏术后发生心绞痛患者多合并多种冠心病危险因素,AVB者术后心绞痛发生率高.

  •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电击治疗的预测因素分析

    作者:陆秋芬;李毅刚;俞洁霏;孙健;王群山

    目的 探讨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电击治疗的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植入ICD患者的基础特征,将患者是否进行了ICD治疗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比较两组特征,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电击的预测因素.结果 随访18.8±14.3个月后,其中8例共经历21次电击.ICD电击治疗的发生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r=1.129,P=0.030),与年龄、性别、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消融、胺碘酮及β受体阻滞剂无相关.多变量COX分析证实左室射血分数(HR 1.08,95% CI 1.07 ~1.09,P=0.016)是发生电击治疗的独立预测参数.结论 严重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的ICD患者容易出现电击治疗.

  • 具备家庭监测功能起搏器临床应用

    作者:吴文利;梅霞;李正恭;郑向清;张源;宋波

    目的 观察家庭监测(HM)起搏器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4例患者,2例因病窦综合征安置双腔起搏器,2例因心力衰竭安置了三腔起搏器,4台起搏器均带有HM功能,通过远程监测观察起搏系统及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在病例1中,发现阻抗的变化,及时发现电极导线问题,并予更换;在病例2中,发现模式转换及心律失常事件,并帮助判断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在病例3中,监测右室起搏比例,帮助判断药物控制心室率的情况;在病例4中,监测各种心律失常事件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比例,发现了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及时给予治疗.结论 HM能很好实现远程监测.

  • 主动与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部即刻起搏参数的比较

    作者:王禹川;丁燕生;周菁;盛琴慧;蒋捷;史力斌;李康

    目的 比较主动与被动电极(AE与PE)植入右室心尖部(RVA)或右室间隔部(RVS)对即刻起搏参数的 影响.方法 回顾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资料,比较AE和PE植入RVA时即刻起搏参数的差异,比较AE植入RVA或RVS即刻起搏参数的差异.结果 入选399例,283例右室起搏电极植入RVA,AE 155例,PE 128例.AE者的起搏阈值高于PE者,而阻抗、感知低于PE者,电极类型是影响差异的唯一因素.271例右室起搏电极为AE,植入RVA 155例,RVS 116例.两部位仅阻抗有差异,起搏部位是影响差异的唯一因素.结论 AE和PE在植入RVA时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的差异由电极类型不同所引起,而AE植入RVA和RVS即刻阻抗的差异归咎于起搏部位的不同.

  • 起搏器外露和置入部位感染的处理及原因分析

    作者:马显杰;刘兵;夏文森;杨青;李威扬;王璐

    目的 探讨起搏器置入术后,起搏器外露和置入部位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起搏器外露,则先行分泌物培养加药敏;置入处感染但无起搏器外露,则术中取分泌物并行培养加药敏实验.术中自原切口切开皮肤,清除感染外露处坏死的皮肤,并将起搏器取出,浸泡在碘伏溶液中.同时,清除导线周围及起搏器腔隙中感染的肉芽组织及增生的纤维组织,用双氧水、碘伏、甲硝唑反复冲洗腔隙后,重新消毒.在原切口下,顺胸大肌的肌纤维走形方向,将肌纤维分开,在胸大肌下、胸小肌上形成足够容纳起搏器的新腔隙,重新置入起搏器,在新腔隙及原腔隙内各放置二根引流管,术后敏感抗生素持续滴注引流7~10天.结果 本组23例,经上述处理,19例伤口愈合.4例未愈,经再次处理,伤口愈合.12例3~6个月后复诊无感染及起搏器再次外露.结论 起搏器外露和置入处感染,经彻底清创,重新置入胸大肌下及术后敏感抗生素滴注引流是可以治愈的.

  • 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蒲里津;刘可;骆志玲;彭云珠;赵玲;华宝桐;李琳;韩明华;李淑敏;杨军;郭涛

    目的 探讨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植入三腔起搏器进行心脏超声优化的CHF患者30例,分别测定传统CRT优化后及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CRT模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MVI)、二尖瓣返流VTI(MR-VTI)、主动脉瓣前向血流VTI(AVI),并与CRT术前及传统CRT右室优先模式(11例)比较上述心脏超声指标、QRS波时限、优化耗时及CRT费用的差别.结果 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模式的平均电池寿命长于传统CRT模式,QRS波时限、优化耗时及CRT年平均费用少于传统CRT模式(均P<0.01);AVI、LVEF、MVI、MR-VTI与传统CRT模式无差异(均P>0.05),但与传统CRT模式高度相关(P<0.01).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模式的AVI、LVEF、MVI较右室优先模式增加,MR-VTI较右室优先模式减少(P均<0.05).结论 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较右室优先的传统CRT模式改善C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CRT年平均费用.

  • 具有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植入适应证患者的调查与随访

    作者:王萍;宿燕岗;柏瑾;王蔚;葛均波

    目的 调查符合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患者的基础病因、临床特征、治疗选择及预后.方法 入选本院符合ICD适应证的152例患者,收集其基本资料及相关病史,记录入院期间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死亡率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随访.结果 符合ICD适应证患者以缺血性心脏病多;ICD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明显多于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118 vs 34);二级预防适应证患者植入ICD的比例明显多于一级预防适应证患者[44.1%(15/34) vs 9.3%(11/118)];随访结束发现植入ICD/CRT-D患者的全因死亡率要明显低于未植入ICD/CRT-D患者[0% vs 17.5%(20/114)](P<0.05).结论 ICD/CRT-D能减低ICD适应证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然而临床上ICD作为心脏性猝死预防的实际应用要远远低于其指征范围.

  • 自动化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赵龙;任澎;关彦军;马伟;李恭

    目的 通过对病窦综合征患者植入自动化起搏器的随访,分析其心房自动阈值管理、心室自动阈值管理、自动房室间期搜索等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病窦综合征26例,其中植入Enpluse E2D01起搏器13例、Adapta ADDR01起搏器6例、Kappa 701起搏器7例;植入时Adapta ADDR01起搏器关闭小心室起搏功能;分别于起搏器植入后1,3,6个月时复查起搏器参数.结果 随访的Enpluse、Adapta起搏器病例均完成了心房起搏阈值自动管理;于1,3,6个月随访时,手动与自动测量的心房阈值无差异.所有随访的病例均完成心室起搏阈值自动管理;于1,3,6个月随访时,手动与自动测量心室阈值无差异.术后随访患者大部分心室事件为感知事件.结论 Enpluse、Adapta、Kappa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安全、有效.

  • 起搏器磁铁试验的作用及心电图表现

    作者:邸成业;林文华

    将磁铁放置在植入起搏器部位的皮肤表面时,可使起搏器内部的磁铁开关闭合,大部分起搏器将由同步状态转为非同步状态,此时起搏器将不再感知自身电活动,而以固定频率发放起搏脉冲,此固定频率即为磁铁频率.磁铁试验可用于:①判断起搏功能;②判断起搏器是单腔起搏器还是双腔起搏器;③阈值安全范围测试和判断起搏器是否达到择期更换指征;④阈值自动测试;⑤终止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⑥终止自身折返性心动过速;⑦终止对快速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功能.磁铁试验时有相关的心电图表现.

  • 《几何画板》模拟RR-Lorenz图的方法及意义

    作者:景永明;相晓军;荆凡君;向晋涛

    目的 深入了解不同形态、分型各异的RR-Lorenz图的临床意义和潜在价值.方法 按照RR-Lorenz图的成图原理,结合实际的RR-Lorenz图,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几何与跟踪轨迹功能,模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的RR-Lorenz图,总结不同形态散点图所揭示的心律失常规律.结果 《几何画板》不仅能模拟常见心律失常的RR-Lorenz图,而且可以揭示RR-Lorenz图各部分的含义.结论 《几何画板》是一个有力的探索工具,有利于我们探索RR-Lorenz图的无穷魅力与潜在价值.

  • 无导线心脏起搏/除颤器——心脏起搏技术的新里程碑

    作者:屈百鸣;金钦阳

    目前心脏起搏/除颤器的使用寿命短和导线技术存在诸多问题,科学家在不断探索起搏器能量及无导线技术.现在正在试验和试用的技术有:①经体表无线传输能量的心脏起搏研究:有电磁传输方式和超声传输方式,此两种方式虽然稳定夺获心脏,但无法解决能量传输中的太大能量损耗问题.②生物“自发电”起搏器研究:有酶生物发电技术和纳米发电技术,这两种技术尚处于研发阶段.③“种植”式无导线微型起搏器:大的核能技术虽然能解决无导线和寿命问题,但由于核能固有的缺点,使得该技术不能获得广泛接受;由于电子技术的微型化,使得微型化的起搏器研制成功.目前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④无导线除颤器的研究:有完全皮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和经皮置入式血管内除颤器,这两种除颤器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 植入性心脏电器械的远程监测系统

    作者:孙宝贵;张锋;刘少稳

    植入性心脏电器械(IECD)包括起搏器、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和植入性心脏事件记录仪,这些装置是智能化的器械,可以提供器械的程控参数和功能状态,并储存了大量的有诊断价值的资料.IECD 的远程监测就是利用相应的设施获取或读取这些信息,发送至监测中心,进行诊断和处理.目前4家器械生产厂家都推出了各自的远程监护系统:①百多力的Home Monitoing;②波士顿科学的Latitude;③圣犹达的Merlin.netTM;④美敦力的CarelinkTM.4种远程监测系统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与IECD通讯,均能储存所有的腔内心电图,而实现远程监测、远程随访.但4种系统传送信息的方式以及监测的参数略有差异.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