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복단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1.2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8467
  • 国内刊号: 31-188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62
  • 曾用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复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姚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西地那非通过上调ERK1/ERK2磷酸化增强5-羟色胺的促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

    作者:李冰冰;姜桢;沈建颖

    目的 探讨西地那非增强5-羟色胺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猪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取第3~5代细胞用于实验.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N)、5-羟色胺组(HT)、西地那非组(SIL)、西地那非和5-羟色胺联合干预组(S-HT).细胞传代培养的第3天,给予含0.2%胎牛血清的培养基饥饿72 h,CON组、HT组、SIL组分别给予PBS、10 μmol/L 5-HT、1 μmol/L西地那非干预;S-HT组提前20 min给予1 μmol/L西地那非干预,再给予10 μmol/L 5-羟色胺处理.细胞干预60 min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加入5-羟色胺24 h后,流式细胞法测定细胞周期并计算S期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加入5-羟色胺72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程度.结果 与CON组相比,HT组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加(P<0.05),S-HT 组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率较HT组进一步增加(P<0.05);各组间总ERK1/ERK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地那非增强5-羟色胺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殖,可能与ERK1/ERK2的磷酸化水平上调有关.

  • 七氟醚或异丙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脑血流量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

    作者:田复波;黄绍强;梁伟民

    目的 研究妇科腹腔镜术中七氟醚或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对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n=20)和异丙酚组(P组,n=20).两组分别采用七氟醚或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诱导和维持麻醉,在诱导前水平仰卧位(T_1)、水平截石位(T_2)、诱导插管后即刻(T_3)、诱导插管后5 min(T_4),气腹头低位后即刻(T_5)、气腹头低位后15 min(T_6)、气腹放气后10 min(T_7)观察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PaCO_2、P_(ET)CO_2、大脑中动脉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ime-average peak flow velocity,TAP)和脑短暂充血反应(transient hyperaemic response, THR).结果 与TI时点相比,P组TAP在T_2、T_5、T_6时点均无显著变化,而在T_3、T_4、T_7时点明显降低,S组仅在T_4、T_7时点明显下降,T_3时点明显高于P组,且与T_1时点无显著差异;S组THR反应率(THRR)在T_3时点与T_1时点相比显著下降,且低于P组.结论 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异丙酚可降低CBF,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而七氟醚在吸入高浓度时能明显降低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CO_2气腹与头低截石体位可显著升高CBF,其作用明显强于临床常用剂量的麻醉药物,但对脑血管自身调节能力无明显影响.

  • HLA新等位基因B*4086的确认及家系调查

    作者:张毅;房云海;聂向民;刘艳;贺韦东;朱传福

    目的 识别和鉴定HLA新等位基因B*4086,调查分析该基因的遗传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primer,PCR-SSOP)技术对中华骨髓库志愿捐献者血样进行HLA分型,发现1例HLA-B疑似新等位基因,用DNA测序技术鉴定新等位基因并对该基因的携带者进行家系调查.结果 经DNA测序确定为HLA新基因序列,该基因与 HLA-B*40060101相比,第3外显子419位碱基由A→T,导致相应的140位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由酪氨酸(Tyr)→苯丙氨酸(Phe).家系分析表明该新基因来自携带者母亲一方.结论 DNA测序表明被测样本含有HLA-B新等位基因,于2008年2月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B*4086,该新基因遗传于先证者母亲.

  • 热应激小鼠肝癌细胞(H_(22))源Exosomes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作者:孙迪;杨麟;沈宜;汪少华;向自武

    目的 制备小鼠肝癌细胞(H_(22))源Exosomes及热应激小鼠肝癌细胞(H_(22))源HS-Exo (heat stressed Exosomes,HS-Exo),研究其对小鼠可能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方法 用超速分级离心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获得Exosomes及HS-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以Exosomes为对照,观察HS-Exo的蛋白组分、产量及其激发宿主抗肝癌免疫应答效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者所含有的相关蛋白情况.用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细胞增殖和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经两者免疫后小鼠肿瘤组织中CD4~+、CD8~+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HS-Exo与Exosomes形态相似,HS-Exo所含的重要免疫蛋白表达增加(P<0.05),用HS-Exo免疫小鼠后比用Exosomes免疫小鼠能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生长,更好地诱导淋巴细胞增殖,更显著增强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以及更明显的肿瘤治疗作用(P<0.05).结论 热应激制备HS-Exo的方法具有可行性,HS-Exo比Exosomes具有更强的免疫活性和肿瘤治疗作用.

  • 大鼠胰岛细胞移植的磁共振监测

    作者:周碧婧;何慧瑾;冯晓源;张善中;杨艳梅

    目的 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标记的胰岛细胞在大鼠肝脏内的成像方法,用于监测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在大鼠体内的存活及排异情况.方法 采用GE 3.0T Signa Excite磁共振扫描仪,配合3英寸小动物线圈.实验动物为20只雄性Wistar大鼠和5只雄性Lewis大鼠.将SPIO标记的胰岛细胞移植入大鼠肝脏内,未用SPIO标记的作为阴性对照,比较两组的差异.对SPIO标记后移植的大鼠分别用FSE T2WI序列和GRE T2·WI序列扫描,比较序列敏感性的差异.分别将取自Wistar大鼠和Lewis大鼠的胰岛细胞,用SPIO标记后移植入Wistar大鼠肝脏内,观察两移植组受体体内的胰岛细胞存活及排异的情况.将同基因移植组的大鼠于移植术后3月处死,异基因移植组的大鼠于移植术后3周处死,作病理切片,将所得结果与MRI的图像进行对照.结果 只有SPIO标记后的胰岛细胞可以被MRI监测到,表现为肝实质背景上的低信号点.GRE T2·WI较FSE T2WI序列对SPIO的监测更敏感.同基因移植组于移植后第1周、第2周及第3周的低信号点相对数量分别为(90.03±9.52)%、(92.87±18.21)%和(86.25±24.81)%,而异基因组的相对数量分别为(41.40±15.41)%、(33.41±14.01)%和(23.58±16.78)%.两组相对数量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结果显示,标记后的胰岛细胞内确实存在铁颗粒,同基因移植组3月后在肝窦内仍能找到保存完好的移植物,而异基因组在移植后3周只有极少量的移植物残留.结论 MRI能对大鼠体内SPIO标记的胰岛细胞进行成像,用于活体实时监测胰岛细胞移植术后移植物的存活及排异情况.

  • 叶酸缺乏对斑马鱼体轴发育的影响

    作者:孙淑娜;桂永浩;蒋璆;钱林溪;宋后燕

    目的 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观察叶酸缺乏斑马鱼胚胎的体轴发育情况,初步探讨叶酸缺乏导致胚胎体轴发育异常的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抑制剂甲氨蝶呤(MTX)以及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阻抑技术,通过下调二氢叶酸还原酶功能构建叶酸缺乏斑马鱼模型.在胚胎发育至17 hpf时在显微镜下观察胚胎的体轴偏移情况.利用特异性探针通过胚胎整体原位杂交的方法标记肝脏、胰脏以及心脏,以观察其位于中线两侧的位置.利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和Real-time PCR 的方法检测与体轴发育密切相关的Nodal信号通路下游因子ntl和gsc的表达情况.结果 叶酸缺乏组一定比例胚胎存在体轴偏移以及肝脏、胰脏和心脏左右轴异位.叶酸缺乏组Nodal信号通路下游因子ntl以及gsc的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但表达的空间模式发生改变,提示轴中胚层发育紊乱.结论 叶酸缺乏可导致斑马鱼胚胎体轴发育异常以及轴中胚层发育紊乱,但对Nodal信号通路无明显干扰作用.

  • PMEPA1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杜俊华;姜昊文;关明;童仕俊;龚健;丁强

    目的 探讨一种编码受雄激素诱导的前列腺跨膜蛋白基因--PMEPA1 (transmembrane prostate androgen induced RNA)的表达,预测前列腺癌非激素依赖型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MEPA1及GSTP1 mRNA在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PC-3、良性前列腺增生上皮细胞及33例前列腺癌和16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GSTP1及PMEPA1在前列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均下调.GSTP1在6.1%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在81.8%的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在12.1%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PMEPA1在27.3%的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27.3%的患者中表达下调,在45.4%的患者中表达无明显差异.统计分析表明,GSTP1的表达与年龄有关,与PSA、TNM分期、有无骨转移及分化程度无显著关系;PMEPA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是否有骨转移有关,而与年龄、PSA、TNM分期无显著关系.结论 PMEPA1有可能作为区分临床预后较差的前列腺癌的分子学标记,但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的研究.

  • 掌叶半夏主要成分对子宫颈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作者:王莉;杨永杰;归绥琪;陈松华;葛锡锐;李桂玲

    目的 观察掌叶半夏主要成分对子宫颈癌细胞活性、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子宫颈癌细胞SiHa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β-谷甾醇和/或掌叶半夏总蛋白培养1~7 d,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活性.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β-谷甾醇对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β-谷甾醇对子宫颈癌细胞SiHa的活性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关系,掌叶半夏总蛋白对SiHa细胞的活性无显著影响.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的β-谷甾醇使SiHa细胞出现S期聚集、凋亡和坏死细胞增加,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结论 掌叶半夏总蛋白对SiHa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明显,β-谷甾醇能抑制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活性,使细胞周期聚集在S期,诱导少量细胞凋亡和坏死,对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有显著的影响.因此,β-谷甾醇有希望成为一种安全低毒的抗子宫颈癌药物.

  • 用容量动力学分析犬失血性休克时琥珀明胶和乳酸钠林格氏溶液的扩容效力

    作者:嵇富海;蒋豪;薛张纲;杨建平

    目的 应用容量动力学和物质守恒定律动态分析犬失血性休克时乳酸林格氏溶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LR)和琥珀明胶(gelatin)的扩容效力,为临床液体复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犬20只,每只犬实验2次,每次实验间隔1周,随机分成4组:CL组(n=10),麻醉后输LR液;CG组(n=10),麻醉后输琥珀明胶溶液;BL组(n=10),失血性休克后再输LR液;BG组(n=10),失血性休克后再输琥珀明胶溶液.CL、BL组输注30 mL/kg LR,CG、BG组输注10 mL/kg琥珀明胶,30 min内输完.BL、BG组先经动脉放血,使MAP下降30%并维持60 min,然后分别输注LR 30 mL/kg、Gelatin 10 mL/kg.各组液体均为恒速输注,并持续30 min.开始输液时及以后每5 min直到研究结束均测定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尿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应用物质守恒定律和容量动力学理论分析得到以下参数:容量增加、外周容量增加、容量扩张效率、靶容量(V)、中央室靶容量(V1)、周边室靶容量(V2)、清除率(Kr)、转移系数(Kt).结果 CG、BL、BG组的V、Kr显著小于 CL组, BL组的V1、Kr、Kt、尿量显著低于CL组(P<0.05).BL、BG、CG组在输液结束时的容量增加显著大于CL组,BG、CG组容量扩张效力显著大于BL、CL组,BL组容量扩张效力又显著大于CL组(P<0.05).结论 容量动力学分析表明失血性休克时乳酸林格氏溶液和琥珀明胶的扩容效力增加,乳酸林格氏溶液扩容效力增加更为显著.

  • 替尼泊苷和洛莫司汀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

    作者:徐荣;华咏;钟平;徐启武;高翔

    目的 为探讨化疗药物替尼泊苷、洛莫司汀在脑胶质瘤化疗过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以对其临床中的疗效进行有效监控.方法 取40例脑胶质瘤组织,分离培养胶质瘤细胞,加替尼泊苷和洛莫司汀,干预24、48、72 h时分别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e,FCM)测定脑胶质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细胞周期和Bcl-2/Bax水平,并进行趋势性分析.结果 随着化疗药物干预时间的延长,MMP降低的比例迅速上升、细胞周期凋亡峰比例上升,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大幅上升,Bcl-2/Bax比值下降.结论 替尼泊苷和洛莫司汀在脑胶质瘤化疗过程中诱导细胞凋亡的效果显著,VM-26对细胞周期的作用更强,在凋亡检测指标中MMP为敏感、快捷的检测指标.

  • 阿奇霉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何剑;朱柠;陈小东

    目的 评价阿奇霉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肺功能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治疗安全性.方法 本实验4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入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组,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组,评估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IL-4、IL-5和IFN-γ的浓度变化,及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诱导痰细胞因子的浓度亦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奇霉素组诱导痰标本内细胞因子浓度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加长效β_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治疗哮喘安全有效,可有效降低哮喘患者气道内 Th2 细胞因子含量.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

    作者:郑惠如;金美玲;任涛;张镭;储以微

    目的 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ell)、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和白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与健康人的差异,并分析化疗前后CD4~+CD25~(high)Treg细胞、IFN-γ和IL-12的改变,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取NSCLC患者20例,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患者化疗前、化疗后3 d及7 d外周血3 mL,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3~+T细胞比例、CD4~+CD25~(high)Treg细胞比例(%),并取上清液检测IFN-γ和IL-12.结果 健康组CD3~+T细胞比例为(61.52±13.46)%,肺癌组化疗前CD3~+T细胞比例为(55.15±20.11)%,化疗后3 d、7 d分别为(57.73±14.08)%和(62.79±7.80)%.肺癌组化疗前与化疗后3 d、7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为(2.14±0.85)%;肺癌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在化疗前为(2.76±0.53)%,较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肺癌组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2.54±0.57)%、(2.72±0.29)%,较化疗前减少,而在3 d减少较7 d明显,各组比较,P<0.05.健康组 IFN-γ和IL-12分别为(34.36±4.38)和(33.24±4.36)pg/mL;肺癌组IFN-γ和IL-12在化疗前分别为(38.47±5.04)和(34.82±5.30)pg/mL,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IFN-γ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40.42±5.66)和(39.27±6.07)pg/mL,较化疗前有所增加,化疗后3 d和化疗前比较,P<0.05,但化疗后7 d和化疗前比较,P>0.05.肺癌组IL-12在化疗后3 d、7 d分别为(35.51±5.03)和(38.62±6.44)pg/mL,较化疗前有所增加,化疗后3 d和化疗前比较,P>0.05,化疗后7 d和化疗前比较,P<0.05.结论 化疗对肺癌患者机体的免疫环境可能具有优化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脂质运载蛋白-2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王晔;包玉倩

    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是主要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目前许多研究表明该分子是一种炎症因子,并与胰岛素抵抗、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虽然目前脂质运载蛋白-2在肥胖的相关代谢异常中的具体作用方式尚未明了,但是该分子可能成为肥胖相关代谢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靶点.

  •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云;吕玲

    多发性肌炎 (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 (dermatomyositis,DM)是累及全身骨骼肌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肌病,其确切发病机制未明.随着对该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的研究技术的使用,近年来人们对该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加深,大都认为本病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非免疫机制亦有所研究.但目前国内外尚无全面描述这些进展的相关综述,本文就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将各种机制假说有机联系起来以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该病.

  • Zevalin和Bexxar在放射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钊;李军民

    应用核素偶联的单抗进行放射免疫治疗已经被公认为新一代治疗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手段.90Y-ibritumomab tiuxetan(Zevalin)和131I-tositumomab tiuxetan(Bexxar)等CD20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难治或复发的滤泡型/低度恶性或转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效.本文将对Zevalin和Bexxar的作用机制、治疗方法、临床研究及安全性作一个回顾性的总结及展望.

  • 外周血循环DNA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捷;周俭;王征;樊嘉

    循环DNA是存在于血浆/血清中的游离DNA.已有研究证实肿瘤患者循环DNA来源于肿瘤细胞.因此,检测肿瘤患者循环DNA质和量的改变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分析具有较大价值.循环DNA检测具有微创性、标本获取方便、可连续动态检测等优点,是一种极具前景的肿瘤标志物.有关肝癌患者循环DNA的研究不多,本文就循环DNA检测在肝癌诊断和预后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术中静脉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对食管癌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慧琳;葛宁花;葛圣金;薛张纲

    目的 研究术中静脉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对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剖胸食管癌手术患者物质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限期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剖胸食管癌手术患者20例,ASA Ⅰ~Ⅱ级,年龄25~60岁,性别不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例.干预组于外科切皮起输注50%葡萄糖(glucose,Glu)溶液(0.5 g·kg~(-1)·h~(-1))和正规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初始剂量为Glu ∶ RI=1 g ∶ 1~1.5 IU,之后按测得的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则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监测直肠温度、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血钾及术后24 h尿素氮定量.结果 两组患者直肠温度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糖浓度在术始至术后2 h逐渐升高;干预组术中血糖浓度较术前有所升高,术后1、2h血糖浓度与术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血浆FF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术中30、90、120、150 min及术后2h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术中1、2 h及术后1、2 h血钾浓度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下降.术后24 h尿素氮定量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下行剖胸食管癌手术的患者,术中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不能减轻术中深部体温下降,但是可能有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

  • 卵巢内膜样囊肿与恶变相关分析

    作者:赵文荣;杨丹

    目的 探讨卵巢内膜样囊肿及其恶变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将1 289例卵巢内膜样囊肿病例分为2组:卵巢内膜样囊肿组1 275例和卵巢内膜样囊肿恶变组14例.对痛经、不孕、CA125、B超、囊肿部位、病例类型、合并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9%的卵巢内膜样囊肿发生恶变,两组在痛经程度改变、肿块大于10 cm、CA125>500 U/L、B超示乳头状结构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肿块部位、合并子宫腺肌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内膜样囊肿恶变率为1%左右,以透明细胞癌和内膜样腺癌为主.当患者出现痛经症状改变、肿块大于10 cm、CA125>500 U/L、B超提示乳头状结构时应高度怀疑恶变可能.

  • 特发性膜性肾病合理治疗方案的研究

    作者:陈越;丁小强;钟一红;方艺;刘春凤;蒋素华

    目的 比较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以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76例IM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治疗方案,随访临床疗效.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案将76例患者分成4组,包括对症治疗组、单用糖皮质激素组(激素治疗组)、单用免疫抑制剂组(免疫抑制组)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联合治疗组),比较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1)对症治疗组患者的肾病综合征的发生率和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低于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2)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免疫抑制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分别为56.3%、73.7%、66.7%和78.9%.对症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总缓解率在总体上无统计学差异.IMN患者2年和5年肾脏存活率分别为89.2%和79.3%.(3)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低危和中危患者,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高危患者,联合治疗组的缓解率显著高于激素治疗组.(4)将激素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分为缓解亚组和未缓解亚组,发现两亚组间仅有治疗前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有统计学差异,未缓解亚组显著低于缓解亚组.结论 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较单用激素治疗可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蛋白尿缓解率.治疗前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 136例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朱芝玲;归绥琪;娄水根

    目的 探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 的诱因及临床监测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136例患者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OHSS 发生的高危因素: 双侧卵巢被激发过多卵泡、应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以及妊娠.(2) OHSS 大多发生在应用促排卵药物后3~10 d.(3) 妊娠患者OHSS 病程长、症状重、白蛋白应用量大.(4) 扩容防血液浓缩、静脉滴注白蛋白为治疗OHSS 的有效措施;重症患者穿刺引流胸腹水可缓解症状.结论 OHSS 为促超排卵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应予正确防治.

  • 围术期磁场环境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血清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丁晓楠;顾华华;梁伟民

    目的 探讨围术期磁场环境对行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患者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患者,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曝磁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8例.M组围术期曝露在150 mT磁场环境下,C组围术期则未曝露在磁场环境下.两组分别于诱导前(T_0)、诱导后即刻(T1)、诱导后70 min(磁场暴露60 min) (T_2)及诱导后130 min(磁场暴露120 min) (T_3)抽取动脉血,测定血清SOD活力、MDA和NO含量.结果 在150 mT的磁场暴露120 min后曝磁组的血清SOD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曝磁组的血清MDA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曝磁组的NO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磁场可以使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的血清SOD活力和NO含量增加并降低其MDA含量.

  • 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控中的治疗价值

    作者:单波儿;王华英;孙织;任玉兰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在降低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部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对所有患者的复发、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18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74例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腹水/腹腔洗液细胞学检查,12例(2.5%)患者术前接受放、化疗,73例(15.4%)患者术后补充放、化疗.中位随访30个月后,16例患者终复发转移.8例远处转移,4例阴道残端复发,4例盆腔复发.3年、5年阴道残端累积复发率为1.4%和2.0%, 局部复发(阴道+盆腔)比率为2.5%和3.1%,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均为98.1%.Ⅰa、Ⅰb、Ⅰc期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7%和0 (P=0.649),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7.8%和100% (P=0.399).淋巴结清扫与否不影响局部复发率以及生存率(P值分别为0.525和0.665).中位手术时间为135 min,中位出血量300 mL,输血比率为15.4%,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为7.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有效地提高了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控率,可望作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另一治疗选择,急需进行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 支气管肺癌患者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测定

    作者:张爱华;刘文励;魏文宁;王磊;孙达春;李小亮;唐德禄;柯利群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对肺癌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168例肺癌(肺癌组)和8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血栓烷B_2(TXB_2)、11-去氢-血栓烷B_2(DH-TXB_2)、凝血酶敏感蛋白(TSP)、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环磷酸乌苷(CGMP)和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肺癌早、中期组DH-TXB_2、TSP、β-TG、GMP-140、CGMP升高,FN降低;肺癌晚期组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CGMP升高,FN降低;手术后组GMP-140升高.(2)与早、中期组比较:手术后组DH-TXB_2、TSP、β-TG、GMP-140、CGMP降低,FN升高;晚期组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CGMP升高,FN降低.(3)肺癌组CGMP与DH-TXB_2、TSP、β-TG、GMP-140之间均呈正相关.(4)与对照组比较:腺癌、小细胞癌TXB_2、DH-TXB_2、TSP、β-TG、GMP-140、CGMP升高,FN降低;鳞癌TXB_2、DH-TXB_2、GMP-140、CGMP升高,FN降低.(5)与小细胞癌比较:腺癌 DH-TXB_2降低;鳞癌GMP-140降低.结论 肺癌患者血小板广泛激活,晚期病例激活较重.手术后血小板活化显著减轻.部分血小板活化分子标志物水平可能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

  • 长冷缺血时间对心脏移植供心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杨兆华;洪涛;王春生

    目的 观察长冷缺血时间对离体供心超微结构的影响,为临床心脏移植供体的合理利用提供资料.方法 将离体供心置于低温器官保存液(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solution,UW液)中保存,分别于冷缺血时间6、8、10、12及14 h取部分左心室心肌和冠状动脉在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供心缺血时间6 h,心肌细胞及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损伤性改变.供心缺血超过12 h,心肌肌丝断裂,心肌细胞出现局灶性坏死,血管内皮细胞完全脱落.结论 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是衡量供心质量的重要指标.供心冷缺血时间10 h以内,心肌损伤程度较轻,供心可用于移植.缺血时间超过10 h,心肌超微结构出现不可逆损伤改变明显增多,供心将不宜用于移植.

  • Ⅱ型胶原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马春辉;蔡国平;阎作勤;郭常安

    目的 通过观察Ⅱ型胶原mRNA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关节软骨细胞与正常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Ⅱ型胶原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髋关节原发性骨关节炎、继发性骨关节炎的关节软骨各8例,并以9例正常关节软骨作对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检测Ⅱ型胶原mRNA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和正常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原发性骨关节炎与继发性骨关节炎组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而原发性骨关节炎组与继发性骨关节炎组间Ⅱ型胶原mRNA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16).结论 软骨细胞内Ⅱ型胶原表达的减少直接导致了Ⅱ型胶原质和量的改变,可能是骨关节炎发病的重要环节,是两类骨关节炎发病的共同途径.

  • 非套管法大鼠异体原位单肺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陈刚;苗锋;马勤运;陈佶;施梦;朱勇俊;陈志明

    目的 建立稳定的大鼠非套管法异体原位左肺移植模型.方法 使用250~350 g Sprague Dawley (SD)大鼠进行实验,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分别连续缝合支气管和肺动、静脉,建立大鼠异体原位左肺移植模型.观察大鼠存活时间,移植肺脏血管、支气管吻合口通畅性.结果 10只接受左肺移植的受体大鼠均成功脱离呼吸机,供肺冷缺血时间约40 min,热缺血时间约40 min,总手术时间约130 min.解剖后检查示各吻合口均通畅.结论 非套管法大鼠原位左肺移植模型具有稳定、可靠、接近临床肺移植的优点.

  • 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作者:许金玉;陈亚萍;陈炳锦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ASODN)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实验分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脂质体对照组(Lip组)、正义链转染对照组(SODN组)、ASODN转染组(ASODN组)4组.人工合成正、反义寡核苷酸,经脂质体将survivin正、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入子宫内膜癌细胞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存素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蓝试验(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情况.结果 脂质体介导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后的子宫内膜癌细胞出现生存素蛋白表达明显下降;ASODN转染组细胞凋亡率和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5),而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存素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子宫内膜癌细胞能下调生存素蛋白表达,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对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有效的基因疗法.

  • 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及鉴定

    作者:陈威中;吴满平

    目的 建立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以体外模拟人动脉壁,为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胶原酶灌注消化法从人脐动脉中原代培养获得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endothelial cell,HUAEC),采用组织块贴块法从人脐动脉中原代培养获得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umbilical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HUASMC).用含有抗坏血酸(≥50 μg/mL)的培养基孵育平滑肌细胞,使之合成并分泌胶原蛋白,形成内皮细胞的生长基质;然后将内皮细胞以饱和密度接种到平滑肌细胞上,使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直接接触并整合形成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EC-SMC co-culture)模型.分别用免疫荧光染色和Dil-Ac-LDL吞噬实验对共培养模型进行形态学和功能学的鉴定.结果 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两种细胞已成功整合,模拟出体内动脉壁的形态.Dil-Ac-LDL吞噬实验的结果显示共培养模型的内皮细胞中有荧光信号,并且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Dil-Ac-LDL的内吞量显著高于单纯内皮细胞(EC monoculture or EC monolayer),证明共培养模型中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已建立联系.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人脐动脉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共培养模型,可在体外更好地模拟人动脉壁形态和基本功能.

  • 血钙正常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1例报告

    作者:于明香;颜红梅

    一老年女性,反复骨折19年,多次测定血钙正常,血甲状旁腺激素增高,经手术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血甲状旁腺激素恢复正常,未再发生骨折.现报道如下.

复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