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복단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1.2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8467
  • 国内刊号: 31-188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62
  • 曾用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复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姚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滋养细胞分泌14-3-3 τ蛋白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表达整合素αvβ3蛋白的影响

    作者:程琰;胡蓉;马开东;李笑天

    目的 探讨滋养细胞分泌14-3-3 τ蛋白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容受性分子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方法 RNA干扰技术下调人绒癌滋养细胞株BeWo细胞14-3-3 τ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BeWo细胞及培养液中14-3-3 τ蛋白的表达.建立14-3-3 τ蛋白表达下调的BeWo细胞与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的共培养体系,Western blot法检测共培养体系培养液中14-3-3 τ蛋白的表达,以及ESC容受性分子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特异性siRNA显著下调BeWo细胞和培养液中14-3-3 τ蛋白的表达(P<0.05).共培养体系中,与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与14-3-3 τ蛋白表达下调的BeWo细胞共培养的ESC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提示ESC容受性增加.与单独培养的ESC相比,培养液中添加14-3-3 τ重组蛋白的ESC培养24 h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提示ESC容受性降低.结论 14-3-3 τ蛋白可以被滋养细胞分泌至细胞外,并可能发挥调控ESC容受性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 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患病现况调查

    作者:林攀;丁小强;袁敏;刘红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贫血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肾脏科门诊及住院的CKD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调查CKD患者贫血患病率,对肾性贫血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根据K/DOQI和我国贫血诊断标准,845例C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9.47%和56.09%.根据K/DOQI贫血诊断标准,年龄<30岁、30~50岁、50~70岁、>70岁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47.83%、63.20%、71.95%、82.99%;CKD Ⅰ~Ⅴ期患者贫血患病率依次为22.00%、36.96%、45.4%、85.11%和98.29%;经eGFR矫正后,各种不同肾脏基础疾病患者的贫血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糖尿病肾病(76.83%)、高血压肾病(67.49%)、慢性肾小球肾炎(66.05%)和多囊肾(61.45%)(P<0.05);透析组与非透析组CKD患者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98.24%和52.05%(P<0.001).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肾功能及透析方式均与贫血患病率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肾功能情况与贫血患病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患病率高,发病早.肾功能减退、年龄等是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

  • 萘普生钠缓释骨架片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

    作者:韩丽妹;姬静;方晓玲;崔强

    目的 进行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celluose,HPMC)为骨架材料的日服一次的萘普生钠缓释片的研究.方法 考察并比较自制与参比萘普生钠缓释骨架片在pH1.2盐酸液+0.05%吐温80、pH5.0磷酸盐缓冲液+0.05%吐温80、pH6.8磷酸盐缓冲液、pH7.4磷酸盐缓冲液及pH梯度介质中的释放行为.观察骨架材料HPMC的黏度和用量与制剂在pH梯度释放介质中释药速率间的关系,并考察制剂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结果 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自制制剂缓释效果良好,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相似度高,在各种释放介质中f2均远大于50.家兔药动学试验结果表明,自制制剂和参比制剂的各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自制萘普生钠缓释骨架片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缓释效果.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

    作者:汪浩文;何志旭;王志华;刘俊峰

    目的 分离和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并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方法 经Percoll 梯度分离法获得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后, 通过倒置显微镜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并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分析.传至第3代后,分别进行成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的诱导,并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小较为均匀, 基本上呈梭形或星形的上皮样细胞, 传代培养后的细胞体积增大, 成纤维样细胞逐渐增多.经反复传代纯化的MSCs检测CD71、CD29呈阳性表达并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神经元样细胞、血管内皮样细胞.结论 在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 肾移植患者BK病毒感染的诊断和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屠国伟;朱同玉;唐群业;许明;戎瑞明;王国民

    目的 研究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92例患者进行BK病毒感染的检测,包括:尿沉渣decoy细胞、尿液BKV-DNA、血浆BKV-DNA.对肾移植术后BK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2例肾移植患者中,尿沉渣decoy细胞阳性29例(31.5%),出现decoy细胞的中位时间为术后18.3月.decoy细胞对诊断BK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7.7%和86.9%.病毒尿症22例(23.9%),中位时间为术后16.3月;病毒血症9例(9.8%),中位时间为术后39.5月.decoy细胞阳性组肾功能异常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decoy细胞阴性组(58.6% vs 28.6%,P<0.01).血浆BKV-DNA阳性的9例患者中,8例出现了肾功能异常.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免疫诱导和未接受血液透析是术后BK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而免疫抑制方案、肾脏原发疾病、术后感染等因素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BK病毒感染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BK病毒的感染将可能导致移植肾功能异常.尿沉渣decoy细胞和尿液BKV-DNA检测能早期发现BK病毒感染.

  • 谷氨酰胺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耿桂启;黄绍强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肠缺血/再灌注组(II/R),谷氨酰胺组(Gln),槲皮素组(Q),槲皮素+谷氨酰胺组(Q+G),每组5只.建立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谷氨酰胺预处理以及腹腔注射槲皮素对大鼠肺组织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70,HSP-70)表达、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以及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 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HSP-70的表达较其余各组明显增加(P<0.05);而NF-κB的表达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较谷氨酰胺组显著增加(P<0.05);谷氨酰胺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以及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较其余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谷氨酰胺预处理可抑制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NF-κB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SP-70表达有关.

  • 问号钩端螺旋体赖株溶血素基因LA0202的溶血机制

    作者:杨杨;钟怡;何平;胡宝瑜;郭晓奎;秦金红

    目的 对问号钩端螺旋体赖株溶血素基因LA0202的溶血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纯化重组蛋白LA0202并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验证重组蛋白在问号钩端螺旋体培养过程中的表达;并进行重组蛋白LA0202溶血活性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LA0202在钩体培养过程中可以表达,加入二价金属阳离子对重组蛋白溶血活性亦无明显激活作用,加入蛋白酶抑制剂对溶血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高温条件致使溶血活性丧失,加入渗透压保护剂PEG6000能抑制溶血活性.结论 问号钩端螺旋体赖株溶血素基因LA0202为在钩体生长过程中表达的一成孔蛋白类溶血素.

  • 头孢唑林封管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汤颖;钟一红;丁小强;陈利明;邹建洲;刘中华;沈波

    目的 评价头孢唑林封管对尿毒症患者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控制措施.方法 入选113例临时中心静脉置管行血透治疗患者,排除床旁治疗以及置管超过0.5 h者,随机分入干预组(60例,使用肝素+头孢唑林联合封管,浓度分别为45 mg/mL和10 mg/mL)与对照组(53例,使用肝素封管,浓度为50 mg/mL).随访导管相关感染事件,比较两组发病率,进行多种感染相关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平均导管留置时间为(40.0±51.5)d,干预组(39.0±46.0)d,对照组(41.1±57.5)d,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总体感染7例,其中6例为血行感染,1例为导管定植;总体感染率为6.19%(感染次数/总导管数)或1.55‰(感染次数/1 000导管日),其中干预组为6.67%或1.7‰,对照组为5.66%或1.4‰,两组感染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体感染率与留置时间显著相关,留置越久感染危险越大(P<0.05).结论 加用头孢唑林封管未降低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病率,对革兰阳性球菌可能有预防作用;规范操作、缩短留置时间有利于减少感染;局部应用抗生素可能预防感染.

  • 早期圆锥角膜患者的角膜后表面形态分析

    作者:徐艺;戴锦晖;褚仁远

    目的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析早期圆锥角膜后表面形态的特点,为完善早期圆锥角膜形态特点的描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亚临床期圆锥角膜患者(43人43眼),可疑圆锥角膜患者(40人40眼)及正常对照(143人143眼).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统计分析后表面大屈光度、后表面大高度值、分布位置及各指标的组间差异,计算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反映一项检测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下面积.结果 亚临床圆锥角膜组、可疑圆锥角膜组和正常组的平均后表面大屈光度分别为-6.2 D,Q=0.5;-5.6 D,Q=0.3;-5.5 D,Q=0.3.平均后表面大高度分别为23 μm,Q=14;11 μm,Q=8.5;7 μm,Q=6.因数据分布为非正态分布,因而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法, Q代表四分位间距.后表面大屈光度和后表面大高度在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差别, 且在前表面屈光度和高度出现异常前,后表面屈光度和高度已经发生改变.在诊断早期圆锥角膜中, 后表面屈光度大值、后表面高度大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基于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的检测结果, 角膜后表面屈光度、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是早期圆锥角膜形态改变的重要特点.

  • 汶川地震后亚急期灾区前沿综合性医院疾病谱分析

    作者:林东昉;金波;罗心平;徐峰;黄峰平;练世刚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亚急期疾病发生的变化规律,为准确配置救灾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2008年5月25日至6月13日就诊病人的病史资料,分析灾后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变化.结果 从2008年5月25日起,共收集6 708例病人就诊资料.病种以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外伤为主,有相当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外伤在后期有所减少.结论 汶川地震后第3周起灾区地震相关性外伤疾病减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为常见.

  • 联合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的预处理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彦晖;赵金河;马洁娴

    目的 探讨联合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的预处理对过继性淋巴细胞植活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程度的影响.方法 受鼠为8~10周雌性BALB/C小鼠,供鼠为8~10周雄性BALB/C×C57BL/6→F1小鼠.根据预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受鼠分为5组(n=12):联合应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组、单用氟达拉滨组、单用环磷酰胺组、全身照射组以及空白对照组即应用生理盐水组.预处理结束后第2天过继性植入5×107个供鼠脾细胞,检测供鼠脾淋巴细胞在受鼠外周血中的嵌合率,观察生存时间、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临床表现.结果 联合应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嵌合率与全身照射组相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表现明显减轻(P<0.05).结论 联合应用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能够促进过继性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植活,可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治疗兔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

    作者:翁欢;李秋华;张瑞帆

    目的 在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模型上研究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缺失突变体(reteplase,r-PA)的溶栓效果,并与重组人组织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照,评价两种溶栓药物在静脉应用的疗效.方法 光化学法诱导45只兔RVO模型(45只眼),分别静脉注射r-PA(15只眼)、rt-PA(15只眼)和注射用水(15只眼,对照组),4 h后观察血管再通情况,检测溶栓相关血液指标.结果 给药后4h,r-PA组与rt-PA组静脉完全再通率分别为77.33%和为66.67%,无统计学意义;两者与对照组比较,完全再通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给药后rt-PA组血浆凝血酶时间较r-PA组延长,血浆纤维蛋白原较r-PA组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r-PA对兔RVO模型有治疗效果,疗效与rt-PA无明显区别,r-PA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比rt-PA小.

  •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手术去势后前列腺癌患者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磊;王国民;武睿毅;张博恒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手术去势治疗后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手术去势治疗的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3例随机分为2组,HIFU组为去势手术后行HIFU治疗12例,对照组为单纯去势手术11例.HIFU组平均年龄为(70.92±2.04)岁,初始PSA为(117.75±40.93)ng/mL;对照组平均年龄为(73.27±1.31)岁,初始PSA为(119.44±44.68)ng/mL.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静脉血5 mL,两次抽血时间间隔约6周.检测项目包括CD19+、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VEGF、TGF-β1、IFN-γ和IL-2.HIFU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Wilcoxon rank sum test),两组差值对照取对数采用t检验,取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HIFU组患者HIFU治疗后TGF-β1(P=0.046)显著降低,CD19+治疗前后无变化,IFN-γ和IL-2较治疗前上升,VEGF较治疗前下降,但均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患者去势术后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显著上升(P=0.020),CD19+、IFN-γ和IL-2较前下降,VEGF和TGF-β1比治疗前上升,但均无显著差异.HIFU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IL-2(P=0.0151)呈显著上升,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P=0.023 0)、VEGF (P=0.001 7)和TGF-β1(P=0.000 6)呈显著降低.结论 HIFU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去势术后前列腺癌患者的机体抗肿瘤功能,其机制可能通过降低机体免疫抑制和分泌免疫促进因子等实现.

  •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新生的相关性

    作者:肖喜荣;金鸿雁;李斌

    目的 探讨Survivin、血管新生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和16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非内异症组)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计数,并检测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Survivin在内异症组囊壁组织、在位内膜中高表达,仅在4例(25%)非内异症组内膜中微弱表达.内异症组异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28.38±7.49),在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24.58±8.19),非内异症组在位内膜的微血管密度为(8.92±3.41),与前两者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内异症组在位内膜间质中Survivi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r=0.561, P=0.019),异位内膜及非内异症组在位内膜中不能证明两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子宫内膜Survivin的高表达和血管新生增多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位内膜的个体差异可能是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重要原因.

  • 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中肿瘤干细胞的分选与鉴定

    作者:孟祥姣;李明;王秀问;王亚伟;马道新

    目的 明确能否以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为干细胞标志物,使用免疫磁珠分选(magnetic cell separation, MACS)法分离小细胞肺癌细胞系H446细胞中的肿瘤干细胞.方法 以CD133为特异性分子标志物,使用MACS方法分选H446细胞,比较CD133阳性(CD133+)细胞与CD133阴性(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自我更新、增殖分化、侵袭性、耐药性和成瘤性方面的不同.结果 CD133+细胞和CD133-细胞在集落形成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增殖能力、分化能力、侵袭能力和耐药性方面基本相同.集落形成和成瘤性实验结果显示:CD133+或CD133-细胞中40%以上的细胞都能够形成含有100个细胞以上的大集落,增殖成为与未分选细胞相同的细胞群,并能在裸鼠身上成瘤.结论 表面黏附分子CD133不能作为分选小细胞肺癌H446细胞系中肿瘤干细胞的分子标志物,分选后的CD133+与CD133-细胞中含有相同的肿瘤干细胞.

  • 核因子相关因子2在氧化应激性纤维化疾病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赵晶晶;张农

    核因子相关因子2(NF-E2-related factor 2,Nrf-2)与多种氧化应激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阿尔茨海默氏综合症、帕金森氏病、恶性肿瘤等.Nrf-2在这些疾病中通过启动多种保护性基因,起到了抗氧化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并且共同起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Nrf-2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氧化应激性疾病之间关系的新研究进展.

  • 自然杀伤细胞与肝纤维化

    作者:符颖;蒋炜

    肝淋巴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后者通过影响天然免疫抵御肝内病毒感染及肿瘤转移.而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s)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来一些研究表明NK细胞可通过产生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IFN-γ以及直接杀死活化HSCs,起到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因此,刺激NK细胞活化极可能成为治疗肝纤维化的新途径,但其有效性及安全性需进一步通过临床研究来证明.

  •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作者:朱振华;颜彦;王齐兵;王翔飞;钱菊英;葛均波

    目的 观察急诊胸痛患者中,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在心肌缺血引起的心源性胸痛者中的变化情况、其在不同疾病组人群中水平的差异以及对急性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反映.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4月5日起因"胸闷胸痛"至中山医院急诊就诊的患者100例,除外慢性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者,留取其不同时间送检的血清标本人工测定IMA值.检测前综合所有临床资料将病例分为非缺血性胸痛(non-ischemic chest pain,NIC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后者又进一步分成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组、非ST段抬高心梗(non-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组和ST段抬高心梗(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比较不同组人群中血清IMA的水平,并结合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该指标是否能反映心肌缺血的程度.结果 共收集病例100例,血清标本188份,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年龄31~88(64.6±17.3)岁.各组血清IMA水平(ABSU/mL):NICP组(54.1±16.8),ACS组(69.7±15.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A组(64.4±11.7),NSTEMI组(68.3±12.9),STEMI组(75.6±15.2),其余4组与NICP组进行组间比较,各组间IMA均值不全相等,其中NICP与其余各组、STEMI与U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终的出院诊断为标准,由ROC曲线得出IMA诊断ACS的佳截断值为66.1 ABSU/m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45(0.649~0.841),敏感性 71.0%,特异性 64.8%.IMA升高的水平与心电图ST-T异常的程度及范围有关(P<0.05).结论 在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清IMA水平升高,可以帮助鉴别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并能反映缺血的严重程度.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小儿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裴灏;王炫;张学锋;邓萌;周志坚;栗玲

    目的 采取随机对照临床实验的方法对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与吗啡用于小儿腹部手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方法 90例ASA Ⅰ~Ⅱ级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儿被随机分为舒芬太尼Ⅰ组: 负荷剂量0.04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32 μg/kg(SF1,n=30);舒芬太尼Ⅱ组:负荷剂量0.05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4 μg/kg(SF2,n=30)和吗啡组:负荷剂量40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8 μg/kg(M,n=30).观察术后1、2、4、8、12、24、48 h氧饱和度、疼痛评分、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3组之间氧饱和度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SF2组部分病人氧饱和度评分低于94%.3组之间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的发生上M组和SF1组、SF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F1组和SF2组组间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可安全用于小儿腹部外科手术后的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负荷剂量0.04 μg/kg、维持剂量每小时0.032 μg/kg作为PCIA镇痛剂量较为适合.

  • 第二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徐焕;蒋红元;李桂英;潘明明;李笑天

    目的 探讨在分娩第二产程连续胎儿电子监护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12月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 979例为观察组,在分娩第二产程进行连续胎儿电子监护;对照组为2006年1月至12月间我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 596例,实行定期胎心率听诊及选择性胎心监护.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7例(1.36%),其中轻度窒息10例(0.51%),重度窒息17例(0.86%);对照组为45例(2.82%),其中轻度窒息26例(1.63%),重度窒息19例(1.1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娩中发生产钳助产,观察组总数140例(7.07%),对照组109例(6.83%),其中因胎儿窘迫所致产钳数分别为119例(83.22%)和79例 (72.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因胎儿窘迫所致的新生儿窒息中观察组12例(44.44%),对照组38例(84.4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使用连续胎儿电子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略微增加了阴道手术产率,但显著减少了因胎儿窘迫所致的新生儿窒息.

  • 康复卒中单元对脑梗死后吞咽困难治疗的疗效观察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作者:郑海兰;王雷

    目的 观察康复卒中单元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 急性脑梗死伴有吞咽困难患者162例,进入卒中单元病房84例,普通病房78例.卒中单元病房组吞咽困难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无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计划和专业治疗小组,依患者意愿辅助进食.治疗前后评价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误吸性肺炎发生率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结果 卒中单元病房组疗效优于普通病房组(P<0.05),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普通病房组(P<0.05),住院费用(P<0.05)及住院时间(P<0.05)较普通病房组减少及缩短.结论 康复卒中单元有利于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医疗费用.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情绪障碍及SPECT脑灌注相关分析

    作者:修雁;石洪成;刘文官;陈雪芬;陈曙光;余浩军;虞一萍

    目的 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抑郁、焦虑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2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抑郁自评(SDS)、焦虑自评(SAS)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并将抑郁、焦虑评分与相关临床、生化指标及SPECT脑灌注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本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抑郁发生率为84%,以中重度抑郁为主;焦虑发生率为52%,以轻度焦虑为主;对照组无抑郁发生,轻度焦虑13.6%.单因素分析显示,抑郁、焦虑与甲状腺功能及自身免疫抗体无显著相关性;抑郁与病程呈正相关,焦虑与病程无显著相关性.抑郁评分与左侧屏状核、左侧豆状核、右侧直回、右侧钩回血流灌注呈负相关,与左侧楔叶、两侧楔前叶、左侧枕上回、右侧缘上回、右侧顶下小叶血流呈正相关.焦虑评分与左侧屏状核、左侧岛叶血流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甲亢患者内向、神经质的个性特征,是其发生抑郁的独立影响因子,而神经质的个性特征是其发生焦虑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存在明显抑郁、焦虑情绪,其不良的个性特征是发生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独立影响因子.大脑血流灌注异常亦可能是其发生情绪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 累及颅底肿瘤切除的两种途径

    作者:薛桂平;木合塔尔·霍加;多力昆·吾甫尔;李昊

    目的 探讨完整而安全切除累及颅底区域肿瘤的两种手术径路.方法 对4例颅底肿瘤根据侵及区域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径路,其中3例采用经一侧上颌骨翻转入路,1例采用经一侧腮腺颞下窝入路.结果 所有病例的颅底肿瘤均被安全而完整地切除,涉及的颅底区域包括颞下窝,翼腭窝,鼻咽部及咽旁间隙.病变包括纤维血管瘤,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高分化平滑肌肉瘤及高分化鳞癌.结论 上颌骨掀翻入路是治疗中颅底或侧颅底,尤其是同时累及两个解剖区域以上病变时一种较好的选择.对于侧后颅底病变伴张口受限,面神经受侵犯者,经腮腺颞下窝入路是极好的选择.

  • 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气道安全性分析

    作者:李绍清;谭放;陈莲华

    目的 通过观察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和麻醉管理中的危险,以及常用气管导管对二氧化碳激光耐受情况,分析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的气道安全性,以期发现一些降低风险的方法,给临床医生以指导.方法 一是统计和分析我院2003年7月2日至2008年8月21日进行的704例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所发生的危险情况;二是通过体外试验,观察注水和注空气时气管导管套囊在不同激光能量和不同激光切割方式下对二氧化碳激光的耐受情况,以及PVC气管导管在不同氧浓度、不同激光能量和不同激光切割方式下的燃烧情况.结果 在704例激光手术患者中,有92例气管套囊被击破,8例术中观察到火花,37例冒出浓烟,无1例发生燃烧或爆炸.体外试验中,水囊耐受二氧化碳激光的效果明显好于气囊(P<0.05),PVC气管导管在高浓度氧(超过50%)、高激光能量(大于8 W)和连续激光切割下易于燃烧,且剧烈程度随氧浓度和激光能量增高而加剧.结论 喉二氧化碳激光手术和麻醉存在较大风险,可以预见采取气管套囊注水、低氧浓度(50%以下)、低激光能量(8 W以下)和间断激光激发及术中采取盐水纱布保护是降低风险的良好措施.

  • 经右胸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附38例报道

    作者:叶挺;王群;蒋伟;乔玉磊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间38例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在胸腔镜下行全胸腺切除术,重症肌无力患者行全胸腺及前纵隔脂肪和心包脂肪垫切除术;1例因肿瘤较大,予以小切口辅助行全胸腺切除术.肿瘤大横径1.5~7 cm;手术时间1.5~2 h;术中出血50~200 mL;术后胸管放置时间为1~3 d;术后住院时间3~18 d,ICU住院时间1~2 d;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死亡发生.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无肌无力危象或胆碱能危象发生.全组随访时间为1~27月,失访2例.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MGFA)疗效判断标准,重症肌无力(20例)术后完全缓解6例(6/20),药物缓解8例(8/20),无明显改变5例(5/20),症状加重1例(1/20).所有患者术后行胸部CT、MRI等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胸腔镜下全胸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成为治疗部分胸腺疾病和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 3T磁共振血管成像对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芳;赵俊功;李力;朱悦琦;李青;乔瑞华;贾伟平

    目的 评价3T磁共振血管成像(3.0-Tels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T 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的诊断价值.方法 根据大血管彩超结果,对下肢血管狭窄>50%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做3T MRA检查,并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作为对照,评价其对髂总、股、小腿和足动脉等4段血管病变诊断的意义.结果 3T MRA能完整显示整个下肢PAD,对踝以上动脉血管病变显像清晰,且病变分布广泛、远端重于近端、呈多节段性狭阻.3T MRA显示的股动脉、小腿动脉的狭窄>50%病变节段数与DSA无明显差异(P=0.965,P=0.846),但其诊断的足部动脉狭阻节段数明显多于DSA (P=0.006). 3T MRA诊断狭窄>50%的动脉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股动脉皆为100%,小腿动脉为95.62%和100%,足动脉为100%和72.22%.两种方法诊断不同节段动脉病变的κ值依次为:股动脉 1.000 (P<0.001),小腿动脉0.949 (P<0.001),足部动脉0.635(P<0.05).结论 3T MRA可清楚显示糖尿病患者踝以上的动脉病变,对股及小腿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与DSA类似,但对足部动脉可能有夸大效应.

  • 泌尿生殖道分离的324株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作者:张皎;袁定芬

    目的 了解由泌尿生殖道分离的324株支原体对9种抗生素的体外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使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标本进行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 324株支原体,UU、MH、UU合并MH感染分离率分别为76.54%,3.7%,19.75%.UU、MH、UU合并MH感染对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交沙霉素(Josamycin,JOS)均较为敏感,其中UU的敏感率为93.55%、93.55%、91.13%,MH的敏感率为100%、100%、91.67%,UU合并MH感染的敏感率为90.63%、93.75%、89.06%.结论 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对UU、MH、UU合并MH感染的敏感性较好.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不同类型支原体感染表现的耐药性不一致.临床用药应根据支原体的种类和药物敏感性进行选择.

  • 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卵巢摘除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

    作者:蒲画华;金慰芳;李瑞霞;李斌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卵巢去势(ovariectomy,OVX)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 手术摘除6月龄雌性大鼠双侧卵巢,随机分成4组:OVX组(ovariectomy,OVX)、OVX给予补肾中药组(OVX administrated with Bushen Chinese drugs,OVX+TCM)、OVX给予补肾中药和阿法骨化醇组(OVX administrated with Bushen Chinese drugs and alfacalciferol,OVX+TCM+VD)和OVX给予尼尔雌醇组(OVX administrated with nilestriol,OVX+CEE3),另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术后35 d起给予药物至13周后处死取血、子宫、腰椎、股骨等标本,并测定比较各组以下变化:取子宫称重,计算子宫重/体重、子宫内膜厚度;放免法血测血清雌二醇(E2);应用固体物理密度仪自动测量左股骨和腰椎L2的骨密度;应用图像分析仪IPP计量软件分析椎体骨的组织病理形态计量;以万能材料测试仪检测右股骨与腰椎L3的骨生物力学性能的指标;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酶免法检测尿吡啶酚(Pyd),测尿肌酐(Cr),计算Pyd/Cr作为骨代谢生化标志物,综合判断骨质疏松情况.结果 OVX大鼠双侧卵巢摘除完全,雌激素缺乏诱发骨质疏松指标明显;联合给药组骨量明显增加,骨结构明显改善,抗骨折性能明显提高,骨形成和骨吸收生化标志物降低;其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优于单用补肾中药组,并与尼尔雌醇组相仿.结论 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卵巢去势大鼠原发性骨质疏松有明显防治作用,避免了雌激素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等毒副作用.

  • 携带CML28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体外转染树突状细胞

    作者:解丽华;冼韵仪;谢雍;谢毅

    目的 构建携带肿瘤抗原CML28基因的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rAAV2/CML28),检测其体外转染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后对DCs的影响和目的 基因CML28的表达.方法 将CML28基因克隆到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系统(AAV Helper-Free System)中的真核表达质粒pAAV-IRES-hrGFP,将酶切和DNA测序鉴定后的重组表达质粒pAAV-CML28-hrGFP与AAV Helper-Free System 中的病毒包装辅助质粒pAAV-RC和pHelper以磷酸钙法共转染AAV-293细胞,制备携带CML28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CML28.rAAV2/CML28转染体外培养的DCs, RT-PCR法检测CML2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DCs的表面分子和rAAV2/CML28转染DCs的效率.结果 流式细胞术证实构建并包装了rAAV2/CML28,该病毒对DCs的转染效率接近30%,病毒转染DCs检测到CML28的表达以及高水平的HLA-DR,CD80,CD83和CD86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CML28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2/CML28,该病毒介导目的 基因在DCs内表达,DCs的成熟没有因病毒转染受到不良影响,为应用CML28转基因DCs诱导CML28特异性抗肿瘤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 结肠癌患者血清3′sulfo-Lewisa含量的测定和意义

    作者:鲍伟奇;郑静;程静怡;徐通一;吴丽慧;吴兴中

    目的 测定结肠癌患者血清中3′sulfo-Lewisa的含量及其潜在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建立人血清3′sulfo-Lewisa抗原的测定方法,对不同年龄、性别的非肿瘤健康人血清样本测定,通过与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探讨在结肠癌病人中血清3′sulfo-Lewisa含量变化的潜在意义.结果 该方法在0~200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测定线性关系,因此血清标本需要稀释.样品溶血对测定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包被时间会有一定的影响.不同年龄、性别的血清3′sulfo-Lewisa含量没有差别.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检测结果显示,血清3′sulfo-Lewisa含量的平均值为(9 160.25±504.14)ng/mL;95%的可信区间为(12 476.19-2 380.95)ng/mL.74例结肠癌病人血清测定结果显示,3′sulfo-Lewisa血清含量为(7 759±2 818)ng/mL,与正常相比显著降低(P=0.016 5),而且与转移相关, 无转移组的病人3′sulfo-Lewisa血清含量为(8 007±2 543)ng/mL, 转移组(6 867±1 722)ng/mL,两者相差显著,P<0.05.结论 我们建立起了血清3′sulfo-Lewisa定量测定方法,初步观察了健康人群血清3′sulfo-Lewisa表达值,率先探讨了血清3′sulfo-Lewisa的潜在意义,研究结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应用UDS和微核试验评价磷酸镁骨黏合剂的遗传毒理效应

    作者:张秉文;俞永林;刘昌胜;郭瀚;陈红红;钟高仁;黄煌渊

    目的 从遗传毒理学角度探讨磷酸镁骨黏合剂(magnesium phosphate cement,MPC)的遗传毒理学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磷酸镁骨黏合剂制备浸提液,生理盐水作为阴性对照,采用程序外DNA合成(unscheduled DNA synthesis,UDS)检测法,硫酸镍为阳性对照,对渗入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液DNA做液体闪烁计数,测定3H-TdR掺入量的每分钟放射计数(radio counting per minute,CPM)值;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核试验,阳性对照组为环磷酰胺(CPA),测试其对小鼠股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结果 UDS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MPC浸提液)的CPM均值为35.98,而阴性对照组的CPM值仅为14.75,实验组不同浓度MPC浸出液的CPM值均略高于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但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考虑实验组MPC浸提液的CPM均值(35.98)远低于阳性对照组(不同浓度NiSO4)的CPM均值(415.38),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因此,可以认为MPC浸提液不会引起DNA损伤.微核试验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引起股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与生理盐水阴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阳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磷酸镁骨黏合剂不会引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外DNA合成增加,也不会引起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增加.提示此骨黏合剂不会引起DNA损伤,也不会引起骨髓细胞突变作用.

  • 从海分枝杆菌菌落形态变化筛选与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

    作者:张玮祥;于佳;高谦

    目的 通过菌落表型的变化筛选并鉴定与毒力相关基因.方法 利用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技术建立海分枝杆菌随机插入突变库;通过菌落形态变化表型筛选细菌表面结构发生变化的突变菌株;运用抗性标记挽救法鉴定突变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基因的功能.结果 通过菌落形态改变筛选出66个突变菌株,并成功鉴定其中的53个突变菌株的转座子插入位点,涉及48个基因;其中已有研究报道的、直接跟毒力相关的基因15个(占筛选基因的31.25%).结论 本研究从海分枝杆菌菌落表型变化筛选与毒力可能相关的基因,为海分枝杆菌致病基因的筛选提供了新策略;同时为研究其致病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

  • 高胆固醇摄入对新西兰兔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作者:邱冬妮;孙旭;钟良;毛奇琦;陈坚;蒋蔚茹;黄剑平;孙大裕

    目的 观察2周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对新西兰兔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基因调节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分别喂饲普通兔粮及高胆固醇兔粮2周,测定实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胆汁酸(bile acid,BA)及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al 7α-hydroxylase, CYP7A1)活性及mRNA、小分子异源二聚体伴侣(short heterodimer partner,SHP) mRNA、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 mRNA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 mRNA、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 mRNA.结果 高胆固醇组TC、LDL、B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胆固醇组CYP7A1活性及mRN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胆固醇组SHP mRNA、BSE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胆固醇组ABCA1 mRNA、CET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高胆固醇摄入后肝脏FXR、LXR受体均被激活,CYP7A1活性下降,胆汁酸经典合成减少.

  • 5-氨基酮戊酸对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

    作者:顾凌澜;仇荣星;张菁;田洁;徐江红

    目的 观察及检测5-氨基酮戊酸(5-ALA)对于人鼻咽癌CNE细胞的光动力作用.方法 通过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后荧光检测确定适合的培养时间及药物浓度,从而观察5-ALA光动力治疗(5-ALA-PDT)后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坏死、凋亡情况,并且通过MTT检测5-ALA浓度及激光器能量密度与细胞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5-ALA与CNE细胞共培养的适合时间为12 h,大有效浓度1 mmol/L.5-ALA-PDT后能观察到细胞凋亡,能量密度越大,变化出现越早.并且,光动力后早期细胞主要凋亡,晚期细胞逐渐坏死.当激光能量密度不变时,细胞死亡率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增高,但并不呈线性相关;而5-ALA小于1 mmol/L且固定不变时,细胞生存率随能量密度增高而降低,且呈线性相关.结论 5-ALA对CNE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且PDT后的细胞生存率与5-ALA浓度及激光的能量密度相关.

  • Cx43和Pax3蛋白在早期人胎小肠黏膜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泳;刘学红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间隙连接、通讯连接,是由两个相邻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Cx43是一种主要的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基因的表达状态与胚胎发育、细胞诱导、分化、生长控制、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3].Pax3基因是进化高度保守的Pax基因家族中的一员,其编码的128个氨基酸组成的成对结构域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Pax3作为一种重要的调控基因,其蛋白能够在体外与某些DNA靶序列结合并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转录,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对组织和器官的特异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4].目前关于Cx43和Pax3蛋白在动物和人肠组织中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报道较多[5-7],但关于Cx43和Pax3蛋白在早期人胎小肠黏膜层组织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布规律及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文献报道.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早期人胎小肠生长发育过程中,Cx43和Pax3蛋白在小肠黏膜层的分布、变化趋势,探讨两者在小肠黏膜层组织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 结核感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作者:张振兴;司徒碧颖;张晓丽;盛蔚文;陈伟军;叶志斌

    本文报道1例结核感染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结核感染与肾小球病变和急性肾功能衰竭(APF)可能相关,并结合有关文献就结核感染和ARF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 1例单纯性低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减退伴发糖尿病并文献复习

    作者:于浩泳;包玉倩;贾伟平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0 岁,未婚,汉族.因"发现血糖升高7天,第二性征不发育近20年"入院,其于1周前在门诊体检发现血糖高,空腹血糖(FBG)14.3 mmol/L,餐后2 h血糖(PBG)21.4 mmol/L.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入院.既往第二性征不发育近20年,不伴有嗅觉减退,未正规检查治疗.有一妹发育正常.否认父母近亲结婚.体格检查:身高170 cm,体重71 kg,BMI 24.9 kg/m2,腰围86 cm,臀围100 cm,体毛少,无胡须喉结,双侧乳房发育,无阴毛,阴茎短小2.5 cm,双侧睾丸均如黄豆大小.

复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