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复旦学报(医学版)

复旦学报(医学版)杂志

Fud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 복단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 影响因子: 1.20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8467
  • 国内刊号: 31-188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4-262
  • 曾用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复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姚泰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成年兔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

    作者:程飚;陈峥嵘

    目的探讨从成年新西兰兔坐骨神经分离培养获得大量雪旺细胞的有效手段。方法利用成年兔发生wallerian变性的坐骨神经用植块法进行培养,通过相差显微镜活细胞计数和S-100细胞化学标记相结合鉴定了雪旺细胞增值和纯化程度。结果通过上述方法获得大量雪旺细胞纯度达95%,并绘制其生长曲线,体外培养的雪旺细胞倍增时间为8 d。结论本方法能获得大量高纯度的雪旺细胞,为组织工程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打下基础。

  • 体内外诱导CD34+细胞生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方法及其组织工程学运用

    作者:谭强;沙慧芳;江晓丰;史振余;顾伟勇;周允中

    目的本实验设计从骨髓中提取CD34+细胞作为血管内皮细胞干细胞,经诱导生成血管内皮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学器官重建术。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法从骨髓中提纯的CD34+细胞在体外经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诱导;在动物实验中,CD34+细胞经Dil标记后于Matrigel混合涂于裸鼠背部皮肤缺损处,表面覆盖人胸膜组织。结果细胞经诱导可转化生成血管内皮细胞,Ⅷ:Ag、CD31+染色阳性,并可在重组基底膜(Matrigel)中形成三维毛细血管网状结构。体内实验结果可见CD34+细胞参与并加速胸膜下毛细血管网形成,短时期内重建血供系统确保胸膜组织存活。对照组(单纯覆盖Matrigel与胸膜)胸膜缺血坏死。结论可利用CD34+细胞替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重建正常组织毛细血管网,与器官实质细胞共同组成复合组织,运用于组织工程化器官重建术,为解决组织工程器官替代品血供问题提供新思路。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

    作者:周行

    目的早期发现亚临床和潜伏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给予及时处理,控制病情向尖锐湿疣临床期发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可疑女性生殖道HPV感染,并通过活组织检查予以验证。结果可疑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56例,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PV(6,11型)感染阳性53例,活组织检查验证为尖锐湿疣48例,PCR检测HPV感染的敏感性为100%,准确性为85.7%。结论应用PCR技术检测HPV(6,11型)能发现亚临床表现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和HPV感染携带者。

  • GAD对NOD小鼠β细胞淋巴细胞性炎症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芳;俞茂华;朱秋毓;周俊淇;李吟遒;钟慈声

    目的了解GAD对NOD小鼠的1型糖尿病是否具有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免疫作用机制。方法用猪脑GAD 50μg和不完全弗氏佐剂(FIA)50μl混合后给4周龄雌性NOD小鼠腹腔注射(ip)(n=32),同时单独注射等量FIA作为对照组(n=19)。8周龄时环磷酰胺(CY)250 mg/kg ip以加速糖尿病。每周测定体重、血糖,20周龄处死小鼠后测定血清C-肽、观察胰腺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20周龄时,FIA对照组的糖尿病总发病率为73.58%,而GAD组仅有6.25%小鼠发生糖尿病(P<0.01),发病时间也明显延缓;GAD组的胰岛炎症分数较FIA组明显降低,且炎症程度减轻(P<0.05);GAD组的C-p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A组残存胰岛的β细胞数目稀少,有核膜和内浆网扩张、核糖体脱颗粒、分泌颗粒空泡样变等超微结构异常,而GAD组胰岛β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且无上述超微异常。结论猪脑GAD可预防NOD小鼠胰岛炎发生,且有保护其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

  • 葡萄球菌肠毒素B突变体的纯化及其活性

    作者:俞红;钱利生;熊思东

    目的从基因重组菌中纯化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突变体及其野生型蛋白,研究其毒力及抗原性。方法表达野生型SEB蛋白(SEB-N)和SEB突变体(SEB-M23、SEB-150)的3株重组菌经IPTG诱导,反复冻融后,制备细菌裂解液。将初步纯化的抗SEB抗血清与CNBr活化的Sepharose 4B作共价偶联,制成亲和层析柱。分柱纯化SEB-N、SEB-M23和SEB-M150蛋白。用SDS-PAGE和酚试剂改良法对纯化蛋白作纯度鉴定和定量;用双向免疫扩散试验和ELISA法作抗原性鉴定;用小鼠致死性试验作毒力鉴定。结果 SDS-PAGE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表明,3种纯化蛋白均为单一条带,且都能与抗SEB抗体形成明显的沉淀线。ELISA表明SEB-N、SEB-M23、SEB-M150与抗SEB抗体有相似的结合力,提示23位突变和150位突变并未改变SEB的抗原表位。小鼠致死性试验表明,LPS激发的3组小鼠(6只/组),分别用上述纯化蛋白攻击(10μg/只),SEB-N组死亡率为5/6;SEB-M150组死亡率为4/6;SEB-M23组死亡率为0/6;即使SEB-M23剂量增至200 μg,小鼠仍无死亡。结论获得了SEB-N、SEB-M23和SEB-M150 3种纯化蛋白,其中SEB突变体都保留了抗原性;SEB-M23与野生型SEB相比,毒力明显下降。为进一步研究其作为新型淋巴细胞激活分子或超抗原疫苗打下基础。

  • 伽玛刀剂量计划系统照射容积和靶区容积的相关性比较

    作者:袁士毅;潘力;张南

    目的通过对伽玛刀治疗计划中照射容积和靶区容积的差异比较,进行剂量计划的优选,以准确设定照射范围,减少治疗后的并发症。方法将860例病人的靶区容积、照射容积及靶区(照射)容积直方图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中位数百分比合格率高为脑膜瘤,其次为垂体瘤,听神经瘤和AVM,低为淋巴瘤。结论进一步缩小靶区容积和照射容积差异,对提高伽玛刀剂量计划设计的优化、减少并发症有较大意义。

  • 一氧化氮合酶在小鼠耳蜗的表达

    作者:潘世恺;王正敏;角南贵司子;山根英雄

    目的本实验用亲合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小鼠耳蜗内nNOS与eNOS的表达。方法 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固定后,取耳蜗,经脱钙,作10 μm厚冰冻切片,进行nNOS和e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内外柱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nNOS、eNOS的表达呈强阳性。血管纹的基底和中间细胞、螺旋突起、螺旋韧带细胞处有阳性nNOS、eNOS的表达。耳蜗小球的内皮细胞无nNOS的表达,但eNOS的表达呈阳性。结论由nNOS和eNOS合成的NO在维持耳蜗正常神经传导及耳蜗正常血液供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IL-1、IL-2及IL-6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邢清和;郑荣远;王永铭;贺林

    目的了解左旋咪唑(LMS)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白细胞介素(IL)-1、IL-2及IL-6 mRNA表达的影响,为探讨LMS性白质脑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豚鼠全脊髓匀浆免疫wistar大鼠建立EAE模型,EAE+LMS组大鼠分别于免疫后0、24、48 h ip LMS 10 mg/kg;大鼠免疫后第16天处死,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大鼠脊髓内IL-1α、IL-1β、IL-2和IL-6 mRNA表达的相对量。结果和正常对照组相比,EAE组大鼠脊髓内IL-1α(P<0.05)、IL-1β(P<0.05)、IL-2(P<0.01)和IL-6(P<0.05)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EAE+LMS组大鼠脊髓内IL-1α、IL-1β、IL-2和IL-6 mRNA的表达量和EAE组相比则分别升高131%(P<0.05)、121%(P<0.05)、95%(P<0.05)和28%(P>0.05)。结论 LMS能明显促进EAE大鼠脊髓内IL-1α、IL-2β、IL-2 mRNA的表达,提示该作用可能是LMS促发EAE的机制之一。

  • 腹腔镜下腰椎前路融合术

    作者:姜晓幸;陈统一

    目的探索经腹腔镜下的腰椎前路融合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更好地完成手术的改进建议。方法 2例腰椎前路的融合手术在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完成,其中1例为L4Ⅰ度滑脱,1例为L5不稳定。结果 2例病人手术中的出血量少,腹部的切口小,卧床及住院的天数短,分别为5 d及8~100d,术前的症状消失。结论腹腔镜下的腰椎融合术是安全、有效的,长期的疗效有待随访。

  • HPV在小儿喉乳头状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纾宜;李诗敏;朱莉;郑斯馨;吴韵芳

    目的探讨HPV与小儿喉乳头状瘤发病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小儿喉乳头状瘤96次手术的肿瘤组织及其HPV表达,另取8例正常小儿及成人的喉黏膜,10例成人喉乳头状瘤作对照。结果小和和成人的正常喉黏膜无HPV表达,成人喉乳头状瘤2例有HPV表达,46例96人次小儿喉乳头状瘤,其中33例61人次肿瘤组织中有HPV表达,且与肿瘤的复发频率呈正相关。结论 HPV在小儿喉乳头状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缺血预处理对脑缺血血脑屏障通透性和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法永;陈衔城;任惠民;鲍伟民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再缺血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和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3组SD大鼠分别给予:①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SI);②双侧颈总动脉夹闭(BCAO);③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同时一侧颈内动脉注射生理盐水(BS)处理。24 h后,应用动脉腔内线栓法作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观察3种预处理对再缺血脑组织含水量、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和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缺血24和48 h BS组脑含水量均值分别为82.92%和83.12%,SI组和BCAO组分别为85.29%、85.96%和86.17%、85 58%;缺血24和48h BS组脑EB含量均值分别为14.01和11.74μg/mm3,明显低于SI和BCAO组(P<0.01);BS组MMP-9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诱导脑缺血耐受的BS预处理能明显减轻再缺血性脑水肿和BBB损伤,降低MMP-9的表达可能是脑缺血耐受现象的重要机制之一。

  • 肝癌病人PD-ECGF血浆水平的检测

    作者:周俭;汤钊猷;樊嘉;吴志全;郑宁;孙瑞霞;邱双健;叶胜龙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病人血浆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探讨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所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HCC病人61例。以10例正常人和15例肝炎肝硬化病人作为对照。血浆PD-ECGF水平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 HCC病人血浆中PD-EC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和肝炎肝硬化病人(P<0.05),而正常人和肝炎肝硬化病人的血浆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TNM分期和伴有门静脉癌栓的HCC病人PD-ECGF血浆水平分别高于低TNM分期和无门静脉癌栓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D-ECGF血浆水平在其他临床病理指标对应的肝癌病人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癌病人的血浆PD-ECGF水平升高并与门静脉癌栓形成有关。

  • 吲哚美辛对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形成和愈合的影响

    作者:沈锡中

    目的利用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模型研究吲哚美辛对化学诱导胃溃疡形成和愈合的影响,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60~180 g。分两组,即单纯乙酸诱导胃溃疡作为对照组和乙酸诱导胃溃疡加吲哚美辛处理组,各时间点每组均8只。乙酸诱导胃溃疡后1、3和7 d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胃黏膜中环氧合酶(CO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用ELISA测定胃黏膜中PGE2量反映COX活性。同时研究吲哚美辛对iNOS表达、活性及胃黏膜损伤的影响,以溃疡面积来评估胃黏膜损伤程度。结果 RT-PCR结果显示乙酸诱导大鼠胃溃疡后,COX2 mRNA表达明显升高;以溃疡基底部为明显,3 d高,7 d下降。胃黏膜PGE2合成也明显增高。吲哚美辛能抑制胃黏膜PGE2合成,处理组溃疡面积1 d时为(52.6±6.1)mm2,小于对照组的(71.8±5.8)mm2(P<0.05),且周围充血水肿较轻;3 d时两组溃疡大小无差异,但吲哚美辛处理组溃疡基底部厚度为(11±0.5)mm,薄于对照组的(20±0.8)mm(P<0.01);7 d时吲哚美辛组溃疡而积为(35.4±3.5)mm2,大于对照组的(24.8±3.2)mm2(P<0.05)。此外吲哚美辛能降低胃黏膜iNOS的表达及活性。结论吲哚美辛能减轻大鼠溃疡形成初期炎症反应,使组织免受进一步损伤,但使溃疡加深、延缓溃疡愈合。这一作用除和PGE2合成减少有关外,可能尚和抑制iNOS表达及活性有关。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检测皮肤癌p53基因突变的比较

    作者:于波;阎春林;廖康煌;朱运松

    目的检测皮肤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频率,比较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检测p5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方法分别采用DGGE和SSCP,对40例皮肤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的p53基因5~8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皮肤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总突变率为35%,其中鳞状细胞癌(SCC)的突变率为36%,基底细胞癌(BCC)为33%。采用DGGE和SSCP检测的突变率分别为33%和25%。结论 35%的皮肤癌组织存在p53基因5~8外显子突变。DGGE检测p53基因突变的敏感性高于SSCP。DGGE结合SSCP有助于提高突变检出率。

  • 肝细胞内两种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

    作者:卢虹;陈迎风;吴兴中

    目的观察肝细胞内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的活性。方法采用化学诱癌法、免疫法、亲和层析法、western Blot技术等方法。结果 (1)钙离子依赖性PC-PLC活性在诱癌过程中逐步升高;(2)鞘磷脂酶活性在诱癌过程中无显著改变;(3)PC-PLC抗体对钙非依赖性PC-PLC活性具有显著抑制;(4)肝细胞中存在着与PC-PLC抗体相结合的蛋白质;(5)钙依赖性和钙非依赖性PC-PLC的蛋白峰有部分重叠;(6)亲和层析柱提纯的酶蛋白只有钙非依赖性PC-PLC活性。结论肝细胞中存在两种不同活性的磷脂酰胆碱特异性磷脂酶C。

  • TGF-β1 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作者:林文生;张农;张颂文;顾建新;郭慕依

    目的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转染TGF-β1基因和反义TGF-β1基因,观察该细胞增殖和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Northem blot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表达;酶谱分析法检测其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结果过表达TGF-β1的系膜细胞生长受抑制,其PAI-1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而tPA酶活性则降低;而低表达TGF-β1的系膜细胞增殖加速,其PAI-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tPA酶活性增强。结论 TGF-β1可通过对大鼠系膜细胞增殖、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影响,而促进肾小球纤维化的发生。

  •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作者:丁峰;顾勇;薛骏;林善锬;郑秀娟;赵涵芳

    目的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IL-1Ra)基因转录和IL-1Ra合成的影响。方法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1Ra水平。结果不同透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1Ra mRNA水平有显著差别,但IL-1Ra合成量无差异,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1Ra合成;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 IL-1Ra合成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1Ra合成有协同作用。

  • H.pylori相关性溃疡病与活性氧及IL-8的相关性

    作者:陈坚;林庚金;钱立平;刘珊林

    目的研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H.pylori相关性溃疡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IL-8、炎症积分、cagA基因等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活动期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比较H.pylori阴性组及H.pylori-cagA阳性组和H.pylori-cagA阴性组3组间的ROS及IL-8含量的差别。结果 3组的ROS及IL-8分别为(56.66±4.50)、(68.50±6.33)、(66.33±5.00)CI/mg及[(12.65±3.47)、(27.37±6.32)、(23.42±8 07)]×103。后两组与第一组相比,ROS及IL-8含量差异显著(P<0.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ROS与IL-8及炎症积分相关。结论 H.pylori感染可明显提高溃疡患者胃黏膜内的ROS含量,IL-8是ROS增高的首要相关因素。cagA基因单独并不足以促使更高的炎症反应水平和胃黏膜损害。

  •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引起膀胱功能障碍的机制

    作者:王杭;王国民

    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常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膀胱出口纤维化、后尿道狭窄等引起,其中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常见。据报道,40岁以上男性BPH发生率高达50%~80%以上。其临床症状由轻至重,可以发生排尿滴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其病理生理过程不仅与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膀胱出口、后尿道机械性梗阻有关,而且与梗阻后所致膀胱过度扩张、缺血以及由此引起的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目前,各种治疗措施多局限于解除膀胱颈及后尿道的机械性梗阻,而往往忽视改善膀胱平滑肌功能障碍。临床上可见部分患者前列腺切除后,膀胱功能不能恢复,症状不能缓解。国外学者对膀胱出口部分梗阻所引起的膀胱功能障碍进行了一系列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以阐明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膀胱功能障碍及其发生机制,为临床诊治病人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膀胱 梗阻 功能障碍
  • 异种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夏国伟;张元芳

    1954年Murray首次施行同卵双生姐妹间的肾移植获得成功;1959年Murray和Hamburger各自为异卵双生同胞间施行肾移植,受者接受全身照射使移植肾获得长期存活;1962年Murray施行首例尸体肾移植,受者服用硫唑嘌呤获得长期存活。自此,现代器官移植时期正式开始。随着外科技术(血管吻合技术)、组织器官低温保存技术的进步及免疫抑制药物(特别是环孢素)控制排斥反应的成功,临床同种异体移植飞速发展,移植种类逐步扩大到心、肝、脾、肺、小肠、骨髓、骨、关节及胰岛细胞等几乎所有重要脏器和组织,移植对象也扩展到儿童和老人,器官及组织移植已成为拯救脏器终末性病变的惟一有效手段。但随之而来的供体器官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等待器官中死去,这使得人们积极探索异种移植的可能性[1]。

  • 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的制备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作者:万丹晶;高秀健;钱隽;朱建华

    放射性药物用于骨癌病人的治疗已成为一种常规方法,钐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153Sm-EDTMP)是一种很有效的中晚期骨癌转移病人的镇痛药物,但由于153Sm必须由核反应堆生产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90Y具有与153Sm相似的化学性质,而且有可以由90Sr-90Y发生器直接淋洗而得到的优点。本实验研究钇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90Y-EDTMP)的制备方法、标记条件、分离纯化的方法,并观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以确定90Y-EDTMP在小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分布。

  • 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简易方法*

    作者:熊自忠;朱德妹;胡付品;吴湜;汪复

    产生超广播B-内酰酶(extended-spectrum B-lactamases ESBLs)是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及单环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 前列腺素E1在酸吸入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肺保护作用(摘要)

    作者:白浪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前列腺E1(PGE1)能否阻止酸吸入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方法 20只新西兰兔在稀HCI经右支气管滴入后随机分成两组:(1)损伤组(n=10)在酸滴入后维持机械通气,未行其他治疗;(2)治疗组(n=10)在酸滴入后即刻缓慢静注PGE1并维持。在基础状态及酸滴入后记录血气、气道压力并抽动脉血测定6-K-PGF1α、TxB2、NO2/NO3-/和ET-1,动物处死后测定右肺的湿干比(W/D)值及测定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总蛋白(TP)的水平,并作肺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酸滴入后血氧分压(Pa02)显著高于损伤组。治疗组血浆6-K-PGF1α和N02-/N03-水平显著高于损伤组。而血浆TxB2和ET-1水平显著低于损伤组,治疗组右肺W/D和TP显著低于损伤组。损伤组右肺呈弥漫性炎性损伤,而治疗组则见损伤呈局灶性,且其病理损伤程度较损伤组明显减轻。结论 (1)酸吸入后即刻应用PGE1可减轻ARDS的范围和严重程度;(2)PGF1保护了肺血管内皮细胞,使内源性PGI2/TXA2和N01ET-1的产生保持平衡,有利于减轻ARDS。[全刊登于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28]

  • 18F-FDG PET显像对强迫症手术治疗前后的观察(摘要)

    作者:管一晖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评估强迫症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9例经药物和心理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分别接受了YALE-BROWN强迫症评定量表(Y-BOC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FDG PET显像,同期的PET显像在治疗前后以相同的计数、脑定位及相同的处理条件进行采集和处理,患者在注射FDG时均保持相同的条件。与10例年龄相匹配的对照者脑葡萄糖代谢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强迫症患者与对照者脑葡萄糖代谢的区别,并与手术治疗后的PET显像和量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者相比,9例强迫症患者在额叶、扣带回、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和丘脑等处均可见FDG的高摄取。PET显像结果与YALE-BROWN和HAMA量表评分结果相符。治疗后9例患者中6例取得良好疗效,其PET显像见额叶、扣带回、眶回、基底节尾状核头部和丘脑FDG代谢减低,且与量表评分结果一致。结论FDG PET显像可用于解释强迫症异常脑环路的存在,在治疗前有助于脑异常功能区的定位,与YALE-BROWN和HAMA的量表测定联合应用有助于强迫症的诊断。同时,FDG PET显像可用于该病的疗效观察和并发症的功能定位。

  • 年龄和性别影响DAT水平的实验研究(摘要)

    作者:刘兴党

    目的研究年龄、性别对1255I-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托烷(β-CIF)与多巴胺转运蛋白(DAT)结合的影响。方法 6周龄与6月龄昆明小鼠年龄影响因素实验,大鼠年龄、性别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6周龄小鼠的纹状体、额叶皮质、顶叶皮质、颞叶皮质、枕叶皮质、海马、脑干、小脑对125I-β-CIT摄取的%ID/g值及全脑摄取量(%ID)均大于6月龄小鼠。3月龄雄性SD大鼠纹状体、额叶皮质、顶叶皮质、颞叶皮质、枕叶皮质、海马、脑干、小脑对125I-β-CIT摄取的%ID/g值及全脑%ID均大于12月龄雄性SD大鼠相应组织的%ID/g或%ID值,而且也大于12月龄雌性大鼠相应组织的%ID/g值(除颞叶皮质、全脑外)。同龄(12月)SD雌性大鼠纹状体、额叶皮质、顶叶皮质、颞叶皮质、枕叶皮质、海马、脑干、小脑对125I-β-CIT摄取的%ID/g值及全脑%ID均大于同龄雄性SD大鼠相应值。结论低龄小鼠、大鼠纹状体摄取125I-β-CIT均高于高龄小鼠、大鼠;雄性大鼠纹状体摄取125I-β-CIT高于同龄雄性大鼠。提示小鼠、大鼠脑纹状体内DAT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可能减低。[全文刊登于中华核医学杂志2000,20(6):263]

  • 褪黑素对大鼠脑内β-内啡肽、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释放的影响(摘要)

    作者:俞昌喜

    目的观察褪黑素(MLT)对大鼠脑内β-内啡肽(β-Ep)、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释放的影响,以探讨MLT镇痛作用机制。方法结合痛阈测定,放免测定第三脑室推挽灌流液中β-Ep样免疫活性物质(ir-βEp)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内微透析液中NE和5-HT的代谢产物。结果 ip MLT 110 mg/kg可显著增加第三脑室灌流液中ir-βEp含量,同时显著提高大鼠痛阈;但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下丘脑微透析液中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5-羟吲哚乙酸含量无显著影响。结论 MLT可促进脑内β-Ep的释放,可能是其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MLT的镇痛作用与PAG、下丘脑内NE、5-HT的释放可能无关。[全文刊登于药学学报2001,36(1):5]

  • Droloxifene枸橼酸盐的工艺改进及其新的生物活性(摘要)

    作者:陈瑛

    目的探索droloxifene的合成方法,并对其新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甲氧基苯和苯乙酸为原料,经酰氯化、付-克反应、烷基化、去甲基化、醚化、格氏加成、消除脱水、构型转化及成盐共9步反应,得droloxifene枸橼酸盐,8步收率14.7%(9.2%)。结果生物活性实验发现其具有缓解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和诱导黄体细胞凋亡的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结论对droloxifene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反应步骤缩短两步,异构体分离、转化方法简便,原料及试剂易得,操作简便。两种新的生物活性的发现为新药研究及扩大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全文刊登于药学学报2000,35(12):902]

  • 异丙酚及咪唑安定和硫喷妥钠对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摘要)

    作者:陈莲华

    目的观察异丙酚、咪唑安定和硫喷妥钠对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功能和病理结果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可逆性大脑中动脉内线栓法诱发局灶脑缺血。缺血3 h,再灌注24 h后,作神经功能缺陷评估,然后取脑,TTC染色,用Image软件系统作图像分析,计算脑梗死和脑水肿容积,电镜下观察梗死边缘组织的细胞超微结构。动物分5组:缺血组、再灌注组、用药组(异丙酚、咪唑安定和硫喷妥钠)。结果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明显改善鼠神经功能缺陷程度,降低脑梗死和脑水肿容积,并减少梗死边缘组织细胞死亡。异丙酚的脑保护效应强于咪唑安定。结论异丙酚和咪唑安定有拮抗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全文刊登于中华麻醉学杂志2001,21(1):51]

  • 克林沙星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摘要)

    作者:周梅华

    目的研究克林沙星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 HPLC法测定大鼠ig和iv克林沙星后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色谱柱为C18柱(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1/L,柠檬酸三乙胺液(pH 2.5)(20:8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rm。结果克林沙星0.1~20 μg/ml呈良好线性关系,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大鼠ig 50和100mg/kg后,cmax和AUC均与剂量呈正比,T1/2与剂量无关;绝对生物利用度(F)为42%。结论克林沙星50~100mg/kg的吸收和消除呈一级动力学特征,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低。[全文刊登于药学学报2001,36(2):134]

  • 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术后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研究(摘要)

    作者:薛张纲

    目的比较术后常规治疗(SMT)加无创正压通气(NPPV)和单独应用常规治疗对伴有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的疗效。方法择期上腹部和胸腔手术病人24例,术前检查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中度和重度呼吸功能不全,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术后常规吸氧、静注氨茶碱、雾化吸入α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和胆碱能受体拮抗剂、静注敏感抗生素和胸部理疗。NPPV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NPPV,术后即用面罩给予间断压力支持通气(PSV),持续气道正压(CPAP)为3 cmH2O,吸入氧浓度(FiQ2)为35%。结果对照组中8例(66.7%)和NPPV组中的所有病人(100.0%)均顺利康复,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有4例采用常规治疗而病情恶化,随即加用NPPV,之后病情好转并顺利康复。NPPV组的PaO2、肺活量(VC)、一秒率(FEV1/FVC)和呼气中期流速(FEF5%~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PPV组的病人在外科监护病房(SICU)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NPPV对于伴有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的慢阻肺病人有利于改善呼吸功能。[全文刊登于中华麻醉学杂志2000,20(3):145]

  • 心肌炎和克山病患者分离的肠道病毒核酸序列(摘要)

    作者:彭天庆

    目的分析自心肌炎和克山病患者分离的肠道病毒的核酸序列,探讨病毒病因的分子基础。方法使用肠道病毒特异引物对从心肌炎和克山病患者分离的肠道病毒RNA进行RT-PCR扩增,PCR产物经纯化后分别经不同的引物正反向直接核酸循环测序,并应用SeqEd和DNA软件及Assem blyLIG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确定7株病毒5'端从核苷酸位点40到750之间710 bp基因序列;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尽管为同血清型病毒,但其5'端非编码区基因变异率仍在25%左右,而血清型为柯萨奇B5病毒则高达34.08%,与肠道病毒各血清型之间5'端非编码区基因变异率无明显差异;对血清型为CVB3的两分离株病毒5'端基因特殊位点分析,发现与CVB3标准株(Nancy株)比较234位由T→C、690位由C→A。结论确定了所分离到的一些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基因序列;肠道病毒5'端非编码区基因与血清型关系不大;CVB3分离株5'端基因特殊位点变异与致病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讨。[全文刊登于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1):21]

  • 喉咽癌的咽-食管钡剂造影和CT扫描检查

    作者:周蓉先;罗道天;李逸尘

    喉咽癌也称下咽癌,是上呼吸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喉咽部位隐蔽,与喉和食管关系密切,深入检查对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依其3个亚区的划分分为窝癌、环后癌及喉咽后壁癌,以梨状窝癌多,喉咽后壁癌少。作者对18例咽癌用X线钡剂造影配合CT扫描检查,以评估其诊断效果。

  • 健康学龄儿童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时的心律变化

    作者:陆国平;刘豫阳;盛锋;徐素梅;陆颖;庞玉生;范文才

    运动试验在儿科应用不多。国内1982年曾有正常儿童运动平板试验结果[1]报道,但以后少有研究;近年在儿科临床逐步开始应用运动试验来诊断评价心肺疾病,但缺乏新的正常参考标准。我院1999年10月~2000年1月对282例健康儿童进行极量活动平板试验。

  • 成人斯蒂尔病54例临床分析

    作者:卢清;黄玉仙;尹有宽;翁心华

    成人Still病(adult still disease,ASD),是一种以发热、皮疹、关节痛和白细胞增多等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以往以儿童发病多见,近年来成人发病的报道渐见增多。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症状及特异性的诊断方法,常易造成误诊。为认识本病的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于1987年至2000年4月间所确诊的54例报告如下。

  • 颅脑外伤所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探讨

    作者:叶若兰;曹同瓦;孙旭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外伤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出血死亡率可达30%~50%[1]。我科自1997年9月~1999年8月,共收治颅脑外伤病人197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6例。现结合本组统计资料,对颅脑外伤病人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 主动脉狭窄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手术治疗

    作者:肖占祥;陈福真;符伟国;王玉琦;杨珏;蒋俊豪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非特异性病变,主要引起受累血管的阻塞性改变,女性多发。

  • 子宫内膜腺癌中Integrinα5 β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作者:李嘉;凌斌;张秀荣;高婷;赵仲华

    目的研究黏附分子Integrin α5β1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子宫内膜腺癌分化、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2例子宫内膜腺癌石蜡包埋标本进行黏附因子Integrin α5β1半定量检测。结果有71例(77.1%)子宫内膜腺癌组织Integrin α5β1表达减弱或消失,高分化癌的Integrin α5β1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癌(P<0.05)。Integrin α5β1阳性率在子宫内膜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Integrin α5β1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78.4%)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19.2%,P<0.05)。结论 Integrin α5β1表达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Integrin α5β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 冷冻保存羊膜对地塞米松的通透性

    作者:柯碧莲;张皙;许迅;沈腾;邱孝芝

    目的研究冷冻保存羊膜对地塞米松的通透性。方法冷冻保存羊膜分别置于Valia-Chien渗透池的接合部,供给室内含500μg/ml的地塞米松5ml,接收室内含5ml生理盐水,平衡10 min后,于第0.167,0.5,1,1.5,2,2.5,3,4 h从接收室取样0.4ml,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药物浓度。结果 4 h时地塞米松透过单位面积保存羊膜的量为220~280μg。其累积渗透量与时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为零级渗透。结论冷冻保存羊膜对地塞米松有良好的通透性。

  • 非脱垂子宫经阴道与经腹切除的比较

    作者:杨丹;李红

    目的对非脱垂的良性子宫疾病全子宫切除的不同方法进行评价,以更合理地制定手术方案。方法非脱垂子宫行阴道全子宫切除(VH)15例,随机选择同期良性子宫疾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TAH)15例,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术后恢复、住院日和费用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VH2例中转经腹手术,成功率87%,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诊断、子宫大小、麻醉、手术范围、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VH术后无伤痛,用止痛药仅23%;TAH 15例均有伤口痛,用止痛药47%。住院日、药费及总费用VH明显少于TAH,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2 7、0.044 7、0.016 2)。结论对良性子宫疾病全子宫切除VH显示的优势特别适合我国国情,大子宫并非手术禁忌,明确VH的禁忌证以利于VH在临床的推广应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