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开封市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性变迁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作者:桓新;张效本;马颖;马瑞;卢大雷

    大肠埃希菌作为人类肠道正常菌群,是重要的潜在感染源.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可明显改变肠道菌群的耐药性,增加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比例,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导致的耐药性亦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了解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变迁状况,对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对健康从业体检人员分离的5 162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10年间多重耐药变迁及产ESBLs状况,现报告如下.

  • 颈部动脉超声检测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文刚;闫记英;田晖;李涛;张彤迪;赵雅培

    超声可以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提供斑块的位置及特征的信息,精确测量斑块的范围、成分及易损程度,同时能清楚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及血流的情况,是一种无创的颈部血管检查方法[1],超声检查作为疾病的早期发现的筛查手段不仅已经广泛运用于体检当中[2-5],目前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已逐渐成为动脉粥样硬化(AS)及相关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未加干预的TIA患者有1/3会进展成脑梗死.因此,积极预防TI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AS是引起TIA的一个重要病因,本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4例TIA患者行颈部血管检查,分析比较AS斑块的分布及血管狭窄等情况,旨在探讨颈部动脉超声检查在TI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甘露聚糖肽增强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杀伤活性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志虎;张连生;郭红云;崔杰;朱公建

    甘露聚糖肽(mannatide)系从健康人口腔分离的α-溶血性链球菌菌株经深层培养、发酵提取而得到的一种多糖肽类物质[1-2],兼具强大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作用的双重生物学特性[3-4].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利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干扰素γ(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5],在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观察甘露聚糖肽作用后对CI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初步探讨甘露聚糖肽影响人CIK细胞功能的机制,为甘露聚糖肽应用于过继性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素哲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其中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 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为常见病原体之一[1-2],MP感染后常迁延,久治难愈,表现为长期咳嗽或喘息发作,甚至发展为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3-4],但是MP感染引起哮喘的机制至今仍不明确,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MP感染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嗜酸性细胞计数(EOS)与总IgE 的水平进行了测定,以探讨小儿MP感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机制.

    关键词: 哮喘 支原体 肺炎 儿童
  • 急性脑血管病高龄患者不同时期进食困难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宏丽;郝永红;芦鹏飞;李杰;崔志杰;田力

    Leopold等把摄食吞咽过程以食团位置分为认知期、准备期、口腔期、咽喉期和食管期5个阶段.对于吞咽障碍的患者,多集中于口腔期及咽喉期.对于认知期的障碍几乎没有关注.它的影响因素有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情感控制功能等,老龄化和头部损伤时这些功能容易受损.本研究旨在关注高龄急性脑血管病入院患者不同时期的进食困难及相关临床表现,进一步认识认知期进食困难在高龄脑血管病患者进食困难中的重要地位.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曾燕荣;王淑华;甄根深;周静;王梅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血液透析中心、ICU、手术室等常用的一项创伤性操作,以往术者多采用传统的体表解剖定位法,成功与否取决于术者的技术经验及患者情况[1].自2009年7月,我们开始随机选取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引导下进行操作,总结报告如下.

  • 脑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邓有琦;李静梅;杨荣东;周东

    脑出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该病病死率,致残率高[1-3].引起脑出血的原因主要有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血管畸形、血液系统疾病等.分析脑出血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于及时诊断,防治脑出血以及改善其预后,降低病死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回顾分析了广元市人民医院552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 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关系

    作者:张德龙;姜芳;殷莉;李倩;蔡世洁;李拥军

    脂联素(adiponectin)属于特异性蛋白质的一种,是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脂联素的浓度变化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要参考依据,且具有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本研究通过研究100例男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一步探讨研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浓度的关系.

  • ABCD3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风险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素琴;孟祥茂;杨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类型,同时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既往研究显示,在TIA后卒中发生率很高.因此,TIA被视为神经科急症.如何预测TIA后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风险评估预测模型对于临床工作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收治的96例病历资料完整的TIA患者采用ABCD3(年龄、血压、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糖尿病)评分进行评估,探讨其对于TIA患者的短期卒中风险的预测价值.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像表现与并发症的相关性

    作者:王勤鹰;顾勤;余敏;赵丽娟;王星;顾斌贤;赵小虎;詹青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以40~60岁多见.SAH病因多样,其中颅内动脉瘤的破裂又是引起SAH的首位因素,称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aSAH可导致严重后果,其总病死率可达40%~50%[1].本研究对119例aSAH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心室同步性的影响

    作者:郑晔;李永星;李哲;赵磊;韩佳;于靖;颜利求;郭楠;曹绪芬

    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所致的心室间和心室内电和机械活动的不同步可能是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1].本研究通过对行电生理检查患者进行不同部位的起搏并对与心室同步性相关的参数进行测定分析,探讨不同起搏点对心室同步性影响的差异,为临床起搏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

    作者:张占军

    老年人肺部生理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其呼吸道防御功能差,多脏器功能损害等多种因素存在,导致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机会增加,特别容易并发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本研究对272例COPD老年患者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临床合理进行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

  • 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伴发恶性肿瘤222例国内文献复习

    作者:黄斌;吕冬华;柯孔良;宋效成;谢秋平;赵书红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炎症性肌病伴特征性皮疹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则与DM相似而无皮肤病变;PM与DM均属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恶性肿瘤是影响DM或PM患者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自从Stertz首次报道1例PM患者伴发胃癌以来,DM或PM与恶性肿瘤之间密切的相关性就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1].近年来国内文献报道逐渐增多,但单篇报道例数较少(多45例)[2].本研究拟通过回顾性综合分析2000年以来国内文献报道伴发恶性肿瘤的DM或PM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与其发生肿瘤的关系,探讨DM或PM患者伴发肿瘤的危险因素,为DM或PM伴发恶性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白醋与靛胭脂内镜下联合染色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体会

    作者:格日勒图;白雪梅;何艳平

    据报道内镜下使用醋酸加靛胭脂的染色方法标记早期胃癌效果较好,为此我们尝试进行白醋与靛胭脂内镜下联合染色诊断胃癌及癌前病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室接受常规胃镜检查,发现可疑胃黏膜病变或异常者118例.入选病例标准: 胃镜下见胃黏膜局限性粗糙、色泽改变、局部隆起、浅表糜烂、血管网模糊、紊乱或消失等;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高敏体质;常规胃镜检查即可基本明确诊断的胃息肉、胃溃疡、胃癌、胃内出血影响染色者.胃镜检查中按1:1配对的研究方法分为染色组59例,男34例,女25例,年龄39~68岁,平均(53.6±0.5)岁; 对照组59例,男38例,女21例,年龄41~79岁,平均(52.4±0.6)岁.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职业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国人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病因研究

    作者:黄火高;尚毅;尚健;姚合斌;郭启煜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ctopic adrenocortico trophic homone syndrome,EAS)是垂体以外的组织分泌过量的ACTH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并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国外常见病因为肺或支气管肿瘤,其次是胸腺肿瘤,还有胰腺等[1].而我国关于异位ACTH综合征的研究多数为个案报道,少有大样本的临床统计分析,难以阐明国人患该病的临床特征.本组报道2例恶性肿瘤导致的异位ACTH综合征,并通过国内中文数据库,统计国内文献报道的病例并加以分析,研究国内异位ACTH综合征的病因学特点,旨在指导临床,以提高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治水平.

  •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军鹏;梁梅芳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6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患者行急诊PCI,31例给予药物溶栓再灌注及一般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管开通率,住院时间,随访期间病死率,随访期间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血管开通率分别为92.1%(35/38) vs 61.3%(19/31)(P<0.01);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6.9±5.8)天 vs (20.9±6.8)天(P<0.01);急诊PCI组为13.2%(5/38) vs 41.9%(13/31),住院期间病死率(P<0.01);两组起病后1个月LVEF分别为(48.9±6.3)% vs (40.2±6.5)%(P<0.01).结论 对于AMI伴心源性休克老年患者,急诊PCI治疗较溶栓再灌注治疗开通血管成功率高,急性期病死率下降,近期心功能恢复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作为治疗AMI伴心源性休克的首选治疗方案.

  • 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心力衰竭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张兰芳;陈春红;贾新未;陈彦霞;王占启

    目的 对比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和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急性心力衰竭(AHF)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AMI并AHF、心功能Killip Ⅲ级并排除心源性休克患者56例,随机分为rhBNP组和硝普钠组,在标准抗缺血治疗和静脉应用呋塞米针剂治疗心力衰竭基础上,分别加用rhBNP和硝普钠,观测两组患者用药24小时后液体出入量,用药72小时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rhBNP组用药24小时后排尿量及液体出入量差值明显高于硝普钠组,排尿量(1 628.5±210.3) ml vs (1 394.6±187.2) ml(P<0.01),液体出入量差值(454.1±153.8) ml vs (204.9±122.6) ml(P<0.01);72小时后两组患者BNP水平、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EF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0.01),但rhBNP组降低和升高的幅度比硝普纳组高,用药后rhBNP组和硝普钠组BNP(446.7±104.8) ng/L vs (524.7±106.2) ng/L(P<0.01),LVEDD (51.2±6.4) mm vs (61.9±7.0) mm(P<0.01),LVEF(46.1±3.6)% vs (41.7±2.9)%(P<0.01).结论 与硝普钠比较,rhBNP能更明显改善AMI并A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元度;章莉莉;张东军;赵宏;孙志坚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D-二聚体(D-D)、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8例HFRS患者按病情分为轻、重两组,每组各9例,按病期采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vWF,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D-D,自动生化仪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参数;另取20例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HFRS患者从发热期至恢复初期血浆vWF与D-D含量皆显著升高,峰值分别出现在发热期与低血压少尿期,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WF(363.69±54.30) μg/L vs (170.40±29.35) μg/L(P<0.01);D-D(4.17±2.66) μg/L vs (0.17±0.07) μg/L(P<0.01).轻、重二组之间vW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D含量在低血压少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7±2.66) μg/L vs (1.88±0.48) μg/L(P<0.01); D-D的变化曲线与BUN、ALT、AST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血小板的变化趋势相反.结论 HFRS急性期血浆vWF与D-D水平显著升高,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同时伴肝、肾功能异常,提示体内存在广泛性毛细血管损伤和凝血系统的激活,早期适量应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治疗,可望改善微循环,减轻多器官损害.

  •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学特点及短期预后情况

    作者:胡艳兵;胡蓓蕾;邹明;何志勇;陈松芳;赵丹;王小同;张雄

    目的 探讨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本院住院治疗的年龄18~50岁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153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病因学特点、卒中部位、短期预后情况.结果 高血压71例(46.4%)、糖尿病42例(27.4%)、高脂血症35例(22.9%)、吸烟11例(7.1%)、酗酒13例(8.4%)为常见的危险因素;经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病因学分型,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小血管闭塞、心源性栓塞、其他已明确的卒中病因及不明病因的卒中.卒中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多见,伴有多发灶的梗死亦较多见.绝大多数患者短期(发病30天)预后良好.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酗酒等传统的卒中危险因素仍为青年缺血性卒中主要原因.短期预后大多良好.

  • 含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作者:岳亚光;姜葵;王邦茂

    目的 评价含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四联疗法作为初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138例H.pylori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呋喃唑酮(100 mg,每日2次)、左氧氟沙星(500 mg,每日1次)和胶体果胶铋(200 mg,每日2次)组成的四联疗法;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每日2次)、阿莫西林(1 000 mg,每日2次)、克拉霉素(500 mg,每日2次)和胶体果胶铋(200 mg,每日2次)组成的四联疗法.两组疗程均为14天.治疗结束4周后行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的根除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H.pylori根除率意向性分析(ITT)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PP)分别为91.3%(63/69)vs 75.4%(52/69),92.6%(63/68) vs 77.6%(52/67)(均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含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H.pylori根除率高,可以考虑作为初次治疗的方案选择.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作者:姜斌;马瑞;杜继臣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ACI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治疗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20 mg,每晚1次),连续服用6个月.检测60例ACI患者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的血清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两组入院第1天检测血清中氧化物及抗氧化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均较对照组血清中氧化物水平明显降低,治疗1个月、6个月后,治疗组中ox-LDL(493±172) μg/L、(403±171) μg/L,对照组分别为ox-LDL(753±197)μg/L、(723±196) μg/L;治疗组MDA(5.38±0.79) mmol/L、(3.89±0.83) mmol/L,对照组MDA(7.68±0.85) mmol/L、(7.35±0.78) mmol/L(P<0.05);抗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治疗组SOD(119.8±13.8) kU/L、(145.2±16.1) kU/L,对照组SOD(95.8±15.2) kU/L、(114.7±15.8) kU/L;治疗组GSH-Px(122.1±13.3) mg/L、(148.7±12.3) mg/L,对照组GSH-Px(98.6±15.3) mg/L、(120.5±15.1) mg/L(P<0.05).两组入院第1天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C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明显减小,(1.09±0.12) mm vs (1.63±0.11) mm、治疗组Crouse积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2.87±1.17)分 vs (3.80±1.23)分(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ACI的氧化应激损伤、改善预后,还可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减轻动脉内膜增厚.

  • 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情评估价值

    作者:张立涛;于织波;刘洪英;赵鹤龄

    目的 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AECOPD组21例和AECOPD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CPHD)组20例患者入选,分别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肺动脉压(PAP)、右心室舒张期内径(RV)、右心室流出道宽度(RVOT)、肺动脉主干宽度(MP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AECOPD+CPHD组NT-proBNP水平,APACHEⅡ评分及PAP、RV、RVOT、MPA显著高于AECOPD组,分别为NT-proBNP(1.37±0.59) μg/L vs (0.41±0.27) μg/L;APACHE Ⅱ(18.65±2.94)分 vs (16.67±3.20)分;PAP(58.36±11.65) mmHg vs (22.29±3.11) mmHg;RV(35.20±5.74) mm vs (25.24±1.18) mm;RVOT(28.25±4.32) mm vs (25.00±1.38) mm;MPA(29.30±5.38) mm vs (21.29±0.96) mm(均P<0.01),两组患者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PAP呈正相关(r=0.758、0.726,均P<0.01),与RV、RVOT、MPA无相关性.AECOPD+CPHD组患者NT-proBN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PAP呈正相关(分别为r=0.843、0.885,均P<0.01),与RV、RVOT、MPA无相关性.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及PAP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可用于AECOPD患者病情程度评估.

  • 肾集合管癌临床病理6例分析

    作者:姜忠彩;李富林;周琦;任玉嫄

    目的 分析6例肾集合管癌(collecting duct carcinoma,CD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6例CDC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病理检查显示肿瘤呈管状、乳头状结构,部分呈实性片状生长;肿瘤细胞表现为立方形及靴钉样,核分级FuhrmanⅢ级或Ⅳ级,肿瘤旁见异型增生的集合管上皮.免疫表型是肿瘤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AX8,部分表达细胞角蛋白19(CK19)、细胞角蛋白7(CK7)、波形蛋白(Vimentin)(分别为4/6、3/6、3/6),不表达P63、细胞角蛋白20(CK20)、CD117、P504s.结论 CD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度高的肾上皮性肿瘤,易误诊,免疫组化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疑似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与性别及年龄关系251例探讨

    作者:冯俭;张旭华;高艳;张生山;李银环

    目的 探讨气道高反应性(AHR)与性别、年龄及哮喘之间的关系,为诊断、治疗和研究哮喘的发病规律提供依据.方法 对251例可疑哮喘患者支气管药物激发试验(BCT)的结果进行分析.251例患者中男99例,女152例,年龄21~66岁,根据年龄分为A组(21~30岁,n=40例)、B组(31~40岁,n=109例)、C组(41~50岁,n=59例)、D组(50岁以上,n=43例).所有受试者在受试前满足试验要求:①排除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减退、妊娠等.②症状应缓解,无呼吸困难及哮鸣音、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70%.③停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类、β受体兴奋剂或胆碱药)12小时以上、抗组胺药停用48小时、停用皮质激素口服剂24小时.④停吸烟至少2小时.结果 ①阳性率:251例中检出BCT阳性74例,总阳性率29.5%,其中A组16例(40.0%)、B组34例(31.2%)、C组14例(23.7%)、D组10例(23.2%).②各年龄组男、女阳性检出率:A组40例中男、女分别为18例、22例,其中阳性6例、10例,检出率分别为33.3%、45.5%;B组109例中男、女分别为41例、68例,其中阳性23例、11例,检出率分别为56.1%、16.2%;C组59例中男、女分别为18例、41例,其中阳性1例、13例,检出率分别为5.6%、31.7%;D组43例中男、女分别为22例、21例,其中阳性2例、8例,检出率分别为9.1%、38.1%.③各年龄组BCT可疑阳性检出情况:251例中检出可疑阳性例数16例,可疑阳性率为6.4%.其中A组1例(2.5%)、B组3例(2.8%)、C组7例(11.8%)、D组5例(11.6%).结论 各年龄组男、女30岁以后AHR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HR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指标.要保证结果准确,质量控制非常重要.

  • 嘉兴市2006~2010年出生缺陷监测分析

    作者:王亚莉;陈国军;崔玉华;方凤

    目的 了解嘉兴市两区五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对全市妇产科医院的出生缺陷进行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嘉兴地区2006~2010年5年间嘉兴市两区五县所有妇产科医院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近5年监测围产儿共计104 367例,其中出生缺陷者2 238例,5年总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21.44‰.2006~2010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18.50‰,18.01‰,22.58‰,24.91‰,23.16‰,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疾病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耳部畸形、四肢畸形、总唇腭裂、血管瘤、泌尿生殖系统畸形、梅毒、神经管畸形、消化系统畸形、21-三体综合征等.结论 嘉兴地区围产儿监测中出生缺陷以先天性心脏病比例高,梅毒患儿出生逐年增多.加大出生缺陷的一级预防手段,普及优生优育及孕前产前检测,可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 畸形 围产儿 优生学
  • 长春瑞滨加顺铂方案辅助抗癌中药回生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欣燕;刘颖;戴献利;侯志华

    肺癌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肿瘤综合治疗的开展,其治疗效果较前有所提高.化疗是中晚期肺癌治疗的主要措施,一部分患者因化疗的不良反应或机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中药在肿瘤的治疗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抗癌中药能直接或间接地杀伤、抑制肿瘤细胞,对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1-2].回生口服液主要由活血化瘀类药物组成,具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抗肿瘤作用,还具有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治疗便秘等降低化疗不良反应的功效[3].本研究观察了长春瑞滨+顺铂(NP)方案辅助抗癌中药回生口服液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临床指标、血小板抑制率及P选择素的比较分析

    作者:刘洁;杨进;银剑斌;黎荣山

    氯吡格雷(clopidogrel)是第2代的血小板膜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已广泛应用于血栓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冠心病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1]术后,可以显著减少心肌梗死,心血管死亡等事件及脑卒中的发生.但是在临床服用常规剂量氯吡格雷的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概率约4%~44%[2].关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理论的研究发现,对氯吡格雷反应的个体化差异与临床发生的心血管事件有关[3-4].P选择素(CD62p)是存在于血小板α颗粒膜上的膜糖蛋白,表达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上,是血小板活化的"金指标".血小板被激活时CD62p暴露于胞膜表面,即在质膜上表达,并释放至血浆内.CD62p的表达在活化和非活化血小板之间的差别大[5],区分明显.利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可以灵敏而特异地检测出活化血小板CD62p表达[5] .本研究通过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测定氯吡格雷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e,PAR),利用FCM检测检测活化血小板CD62p的表达率,从而分析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潜在影响因素,为临床正确应对氯吡格雷抵抗积累循证医学证据.

  •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在幽门螺杆菌清除中的作用

    作者:段志英;朱秀芳;范红云;王竞;霍晓辉

    幽门螺杆菌(Helicoba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主要的发病原因之一,因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WHO 于1994年已将其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1].目前根除Hp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的三联疗法,或质子泵抑制剂加两种抗生素再加铋剂的四联疗法[2],其根除率在 70%~90%,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Hp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使Hp的根除率越来越低.如何提高Hp的根除率是目前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本研究总结了Hp感染患者240例的根除经验,并加以分析探讨,以寻求更高的Hp根除率.

  • 阿米替林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刘宪红;牛金葆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11年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美国神经肌肉和电子诊断医学会、美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联合公布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指南中指出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为16%,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常规应用B族维生素治疗,疗效不满意.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阿米替林联合α-硫辛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赵侠;尹淑新;郑秀丽;王晓艳

    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是近年来开展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尽管其临床实用性尚未充分证实,但其在肝病诊断、治疗、预后中仍具有广阔的前景[1].本研究观察了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13C-美沙西汀呼气试验各参数的变化,以了解其对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评估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注射剂对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

    作者:孙秀兰;隋艳杰;郝学军;王秀君;姜晓冬;尚莉莉

    正常人胃液pH值为1.5~2.0,主要成分为盐酸,胃内酸环境可有效杀灭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微生物,维持胃、小肠的无菌状态和内环境的稳定及正常生理功能[1];传统认为年龄、胃黏膜萎缩、血糖等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但是临床上为常用的抑酸药物(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显著降低胃酸分泌,控制胃酸分泌对胃部溃疡出血患者的治疗甚为重要,为探讨国产泮托拉唑注射剂对胃部溃疡出血的疗效,本研究对48例胃溃疡患者进行了溃疡出血缓解情况及pH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替诺福韦酯挽救多种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失败慢性乙型肝炎1例10年资料回顾

    作者:张东海

    为提高长期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目前建议有必要对不同的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UC)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包括3个方面.①初始优选强效低耐药药物:在目前批准用于慢性乙型肝炎(CHB)治疗的5种NUC中,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酯(TDF)都具有强效抑制病毒复制及低耐药发生率的特点,已作为欧美国家乙型肝炎初始治疗的一线用药.②初始联合治疗:存在较多的学术争论.③治疗中根据应答情况进行优化,主要观点就是国内外专家提出的有关NUC治疗"路线图概念"[1-4].笔者在10年前开始治疗CHB患者1例并连续追踪10年.该患者依从性较高,基本可坚持用药,按照路线图应用过多种NUC类药物,包括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ETV,但终均产生耐药.而在应用TDF后3个月,即产生完全病毒学应答.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 拉莫三嗪致儿童肝损害1例

    作者:杨玲艳

    患者,女,13岁,因"发作性惊恐、尖叫、失神发呆2年"于2011年12月2日来诊.2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莫名惊恐,常伴有尖叫,继之双目凝视、失神发呆、面唇发绀、呼之不应,有时伴双手握拳或手不自主动作.每次发作不超过2分钟.发作后仅对惊恐感觉有记忆.发作无规律,于上课、进餐、坐车、休息、睡眠中均可出现.入院后经视频脑电图监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诊断为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于2011年12月6日开始给予拉莫三嗪(利必通,每片50 mg)治疗.开始剂量12.5 mg,每日1次,两周后(12月20日)加量为12.5 mg,每日2次,连用2周;2012年1月3日查血常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患儿诉无特殊不适,发作明显减少,将拉莫三嗪改为早12.5 mg,晚25 mg,连用2周.于2012年1月16日加量为25 mg每日2次,连用2周.

  • 微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双侧岩下窦插管采血诊治垂体微腺瘤1例

    作者:郑桂玲

    患者,女,24岁.主因闭经、肥胖、多毛1年余于2011年5月20日至6月10日入本院.患者于13岁月经初潮,月经周期规律,1年前出现闭经,先后给予"安宫黄体酮、求偶素、妈富隆"等药物治疗,服药时月经来潮,停药后症状反复,并逐渐出现脸圆、毳毛增多、皮肤菲薄、双侧大腿可见散在紫纹、小腿可见片状瘀斑,体质量增加约5 kg.无泌乳、头痛,无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为明确诊断入院.既往体健.

  •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肠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张丹丹;张丽;马含夕;袁捷

    患者,男,29岁,因"间断腹泻伴纳差、消瘦2个月"于2012年3月8日入院.主要表现为近2个月来无明显诱因的间断稀糊状大便,每日3~4次,覆白色黏液,伴左下腹不适,2个月来体质量减轻8 kg,食欲差,纳少.入院查体:体温38.0 ℃,心率8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消瘦貌,无明显腹部体征,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 他汀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

    作者:王智;龚艳君;洪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世界上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升高.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发病的始动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可显著降低人体内LDL-C水平,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全因病死率.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成像技术的发展,已有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在影像学层面实现斑块体积逆转,在动物实验中类似的结论也得到了证实,这些试验为预防与治疗冠心病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证据.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帕金森病痴呆影像学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李薇;蔡艺灵;杜鹃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之后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近年来,PD相关的非运动症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损害、精神障碍、抑郁、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睡眠障碍等.

  •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

    作者:丁文军;严滨

    妊娠期贫血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非常普遍,据估计全球约41.8%孕妇贫血,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1-2].新调查显示我国孕妇妊娠期贫血发病率约34.97%~41.49%,90%以上妊娠期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妊娠期缺铁性贫血重要原因在于妊娠期母体血容量增加、胎盘胎儿发育等需要使其对铁需求量明显提高,而普通膳食提供的铁难以满足其需要.虽然国内外学者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但效果并不理想,妊娠期缺铁性贫血发病率依然较高,且随孕期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2-4],严重威胁着妇幼健康.现就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治疗综述如下.

  • 同型半胱氨酸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丽杰;姜志安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又称高半胱氨酸,是人体内的一种含硫氨基酸,Hcy本身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同时也不能从食物中直接获得,它是蛋氨酸在体内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其所含有的巯基可参与机体内重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引起氧化应激,进而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近年来,经过国内外众多学者的一致努力,Hcy在基础以及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Hcy已经成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的新热点,现就Hcy在临床研究中的进展综述如下.

  • 咖啡因对棕榈酸作用下β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

    作者:陈琳;喻明

    目的 观察咖啡因对游离脂肪酸棕榈酸作用下体外培养的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浓度咖啡因(1、10、25 μmol/L)和游离脂肪酸棕榈酸(500 μmol/L)同时作用于体外培养胰岛β细胞分为5组:空白组(不含游离脂肪酸)、咖啡因1 μmol/L组(含咖啡因1 μmol/L+500 μmol/L棕榈酸)、咖啡因10 μmol/L组(咖啡因10 μmol/L+500 μmol/L棕榈酸)、咖啡因25 μmol/L组(咖啡因25 μmol/L+棕榈酸500 μmol/L)和PA组(500 μmol/L棕榈酸的脂性培养基).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反映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率.结果 PA组细胞培养48小时、72小时、96小时于490 nm光密度值分别为0.144±0.011、0.184±0.026、0.261±0.033,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咖啡因10 μmol/L组培养72小时、96小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274±0.031、0.452±0.039;咖啡因25 μmol/L组培养72小时、96小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280±0.049、0.463±0.051,显著高于PA组(P<0.05).培养96小时PA组细胞凋亡率(40.55±20.33)%,较空白组(6.68±1.09)%明显升高(P<0.05).咖啡因10 μmol/L和25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9.12±10.56)%和(20.97±9.75)%,较PA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游离脂肪酸棕榈酸导致体外培养β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受抑、细胞凋亡增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咖啡因可能改善棕榈酸诱导的胰岛β细胞增殖受抑和细胞凋亡.

  • 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慢性结肠炎小鼠环氧化酶2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蕾;张红;牛国超;吴慧;李辉;张晓岚

    目的 探讨人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移植对慢性实验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炎症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vehicle组(溶剂对照组)和DSS+hUC-MSCs组,其中正常对照组15只,其余两组各20只.通过饮用2% DSS建立慢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DSS+ hUC-MSCs组在造模第14天时经尾静脉注射1×106/200 μl的hUC-MSCs,正常对照组与DSS+Vehicle组则给予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作为对照,分别于hUC-MSCs移植后1、2和4周处死动物.结肠黏膜炎症改变的评估包括每天体质量改变、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长度等指标,以及结肠形态学改变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SS+Vehicle组小鼠DAI、结肠形态学评分及结肠组织病理评分均显著增加(P<0.01),经过hUC-MSCs移植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DSS+Vehicle组较正常对照组小鼠结肠组织COX-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移植1周0.387±0.013 vs 0.065±0.015,移植2周0.548±0.037 vs 0.065±0.015,移植4周0.606±0.034 vs 0.065±0.015,P<0.01),经过hUC-MSCs移植,结肠组织COX-2蛋白表达较DSS+Vehicle组明显降低(移植2周0.446±0.030 vs 0.548±0.037,移植4周0.331±0.026 vs 0.606±0.034,P<0.01).结论 hUC-MSCs移植可减轻慢性结肠炎肠黏膜炎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结肠组织炎症因子COX-2表达有关.

  • 三氧化二砷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盖磊;李惠萍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s2O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分离培养正常健康SD大鼠肺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成纤维细胞)、模型组(加入0.5 μg/L浓度的TGF-β1的成纤维细胞)、以及干预组(在TGF-β1诱导的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浓度为0.5、1、2 μmol/L的As2O3),取12、24、48小时为观察时间点.用活细胞动态分析系统(Cell-IQ)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方法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结果 不同浓度As2O3干预组中大鼠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抑制,抑制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时间依赖性,细胞增殖抑制率以各浓度As2O3干预组48小时观察时间点和2 μmol/L干预组为明显(P<0.01).不同浓度As2O3干预组在48小时观察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4.76±2.16)%、(32.55±2.80)%、(57.41±3.25)%(均P<0.01);2 μmol/L干预组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0.53±2.38)%、(41.29±2.67%)%、(57.41±3.25)%(均P<0.01),并且分别与0.5 μmol/L及1 μmol/L干预组在这3个时间点的细胞增殖抑制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2O3能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从而可能起到减轻肺纤维化的作用.

  • 2012年神经病学临床进展

    作者:李世平;杨静;李震中

    2012年以来国内外神经病学领域有诸多新的进展,发表和公布了一些相关疾病、症状及异常指标诊断标准、处理指南、重要数据.这些内容对临床工作有较大的指导作用,现分述如下.

  • 2012年恶性血液病研究进展

    作者:任金海;郭晓楠;林凤茹

    2012年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预后分类及治疗策略等方面又有诸多研究进展,本研究仅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及多发性骨髓瘤(MM)的部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