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荟萃杂志

临床荟萃

临床荟萃杂志

Clinical Focus 림상췌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4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4-583X
  • 国内刊号: 13-106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8-23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荟萃》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李春岩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30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卫平

    糖尿病与甲状腺疾病均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二者并存并非少见,有时症状叠加互相影响,甲状腺疾病可加速糖尿病的进程,促进某些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尤其当血糖失控,病情不稳定时,可使甲状腺疾病病情加重,对于糖尿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患者更应两病兼治.

  • 胸痛原因临床分析

    作者:李春红;吴红;王爱玲

    胸痛可由多种原因造成.在临床上是急诊科、心内科、胸外科经常遇到的问题.我们积累了1 000例胸痛患者的有关资料,对胸痛的分类及诊断要点作出解释,这对正确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要正确找出胸痛的原因,方法很多.现仅从临床检查和医技特检的角度来分析探讨.

  •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定量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征;孙静娜;李亚威;张海明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和观察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对前S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HBV感染肝细胞机制等方面研究进展较快,尤其是前S1抗原用于反映HBV复制的报道较多[1,2],但对前S2抗原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前S2抗原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此项研究.

  • 高压氧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作者:刘平;李凤銮;韩颖

    2000年12月至2005年12月笔者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含量的测定

    作者:刘俊英;刘冬青;南静;王俊萍;杨艳章;张燕;申鲁生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至今仍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常伴有脑损伤的发生,严重威胁小儿身心健康,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或致死亡.S-100b蛋白是神经组织蛋白的一种,以高浓度特异性地存在于CNS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及某些神经元细胞中.国外学者报道CNS感染后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和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增高[1,2].我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NS感染患儿CSF和血清中S-100b蛋白水平,探讨S-100b蛋白对小儿CNS感染的早期诊断及评估脑损伤所具有的临床意义.

  •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检测诊断恶性腹水的价值

    作者:刘耀敏;张国民;王桂平;胡建功;薛承岩

    腹水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体征,对腹水进行良性或恶性的性质判别,是临床诊治腹水的重要依据.在有关良性、恶性腹水鉴别诊断的指标中,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n,CEA)是一种常用的、特异性很高的检测指标,检测腹水中CEA指标对诊断与鉴别诊断腹水的良、恶性有一定意义,但因其检测阳性率较低,不能满足临床对腹水性质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需要.目前认为,与检测肿瘤相关抗原或蛋白等翻译产物相比较,直接检测肿瘤相关抗原或蛋白的模板核糖核酸(各种相关的mRNA),对肿瘤诊断与监测有更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1,3].本研究应用高度灵敏的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nested-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腹水中癌胚抗原mRN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mRNA,CEAmRNA),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CEA比较,旨在了解CEAmRNA指标在恶性腹水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 海洛因依赖者381例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分析

    作者:谢兴宇;吴乐平;包志杰

    海洛因系神经活性物质,呼吸系统并发症是海洛因依赖人群中常见的并发疾患之一.笔者对2005年6~11月在贵阳市公安局南明戒毒所脱毒的381例海洛因依赖者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其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桂英;赵连英;佘红艳;郭永泽

    近年的研究发现[1,2],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存在多种代谢紊乱,致使氧化与抗氧化能力失去平衡,从而产生氧化应激状态.在我国现有经济状况下,多数尿毒症患者需进行血液透析,长期血透会产生多种透析相关并发征[2,3],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氧化应激可能是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观察了血液透析对患者体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其随透析时间的变化,结果如下.

  • 延迟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功能影响的组织速度成像研究

    作者:赵淑健;顾作林;张庆;李徽;武彩娥;张晓光;李海滨;肖文良;姜志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技术,而延迟性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肌功能的影响在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组织速度成像(tissue velocity imaging,TVI),又称多普勒组织成像(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或多普勒心肌成像(Doppler myocardial imaging,DMI),是在多普勒效应原理的基础上,以彩色编码或频谱图像实时显示心肌等组织低频高幅运动图像的一项超声心动图(UCG)新技术.本研究中我们采用TVI了解PCI治疗前后前壁AMI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变化,以对PCI疗效进行评价.

  • 高频热疗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胸水临床探讨

    作者:王刚;郭智荣;周朝娟

    恶性胸水常常是肿瘤晚期的表现,目前临床上治疗恶性胸水的方法,常用的是胸腔内注入抗癌药物治疗,局部放疗和手术治疗.为寻求综合治疗恶性胸水的有效方法,以达到佳治疗效果,近几年来,肿瘤热疗在我国临床上是一门发展迅速的专业.热疗本身不能单独作为一种根治肿瘤的手段,需要与手术、放疗、化疗结合使用,效果更佳.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4年5月采用高频透热辅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6例,与同期单纯局部化疗20例比较,报告如下.

  • 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与心率变异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志英;赵荣梅;张红曼;李秀武;李冀文

    心率变异(HRV)是指心率快慢的差异性,它受体内神经、体液的调控,为适应不同的生理状况或病理状况而作出的反应.近年来研究显示心率变异可作为检测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功能的一项无创性指标,对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肺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疗效评价、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笔者主要探讨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与心率变异的关系,了解心率变异在评价肺心病病情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 经皮注射无水乙醇介入治疗肾囊肿的临床应用

    作者:黎奇;马春芝;刘晓玲;王庆文

    超声介入硬化治疗肾囊肿已成为微创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2002~2005年采用超声引导经皮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肾囊肿69例,现作一回顾分析,探讨其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

  • 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对诊断血液病的探讨

    作者:高峰;朱梦波;孟令章;冯术青;崔晓聪;李晓宇

    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液病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但部分患者骨穿涂片检查结果显示与临床及外周血常规检查不相符合,造成诊断困难.为此,笔者筛选了我院近2年来骨髓抽吸、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的40例患者的涂片与切片进行同步观察,探讨二者在血液病诊断中各自优缺点,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 血液病 骨髓检查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胃黏膜生长素的表达

    作者:张向梅;焦清海;姜慧卿;郑吉敏;任俊英;朱春艳

    生长素(ghrelin)主要产生于胃,是由28个氨基酸组成的肽.它是生长激素促泌素Ia型受体(growth hormone secretagogue receptor-Ia,GHSR-Ia)的天然配基,GHSR-Ia和各种与GHSR-Ia有关的各亚型广泛分布在中枢和外周组织中,尤其是心血管系统,发挥着重要的血管活性作用.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也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黏膜、黏膜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等高动力循环状态.其确切发生机制还不清楚,可能与扩血管物质的增多有关,因此我们研究PHG胃黏膜ghrelin表达,探讨ghrelin表达在PHG形成中的作用.

  • C反应蛋白、α1酸性糖蛋白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崔蓉;延峰;解晓悦;王瑞芹;骆文玲

    胸腔积液临床常见,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可由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引起.对胸腔积液的性质进行判断,其常规诊断方法因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低,不能满足临床需要,笔者通过检测胸水的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以期为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

  •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康喜荣;高俊茶;甄承恩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T-celllymphoma,PITCL)临床少见,且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过程凶险,预后差,致使临床医师对其难以做出明确诊断,常被误诊或漏诊.对我院消化内科及普外科2004年收治的经病理检查证实的4例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

  •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析

    作者:刘丽宏;高玉环;刁兰萍;刘海生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指涉及甲状腺的由淋巴组织组成的一种恶性肿瘤,一般特指那些甲状腺为主要或惟一累及部位的恶性淋巴瘤.PTL很少见,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5%~8%,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3%.全身性的淋巴瘤或白血病累及甲状腺的占因淋巴瘤或白血病死亡尸解的10%.关于PTL的报道较少,其临床治疗方案和预后评判尚无统一标准.通过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6月期间收治的8例PTL患者的临床资料,讨论PTL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 肝移植患者术后细菌感染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真真;邱波;黄伟;卢家桀;王晓辉;杨尧

    肝移植患者由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术前长期严重肝病等原因,机体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生感染往往不易控制,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为了给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经验性防治提供用药依据,现对本院11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形成指标观察

    作者:李伟民;徐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形成指标的改变.方法 受试者分为4组,即T2DM合并OP组(A组)、T2DM无OP组(B组)、非糖尿病骨质疏松组(C组)和正常对照组(D组),各组年龄、性别、民族和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具有可比性;观测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骨AKP)和股骨颈抗骨折能力(FS)等骨形成指标,同步检测尿吡啶醚(PYD)和脱氧吡啶醚(DPD)等骨吸收指标.结果 A组患者血清BGP和骨AKP水平明显低于C组和B组,与C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 vs(5.82±1.44)μg/L(P<0.01)和(19.57±5.36)U/L vs(23.38±7.36)U/L(P<0.05),与B组比较分别为(4.74±0.82)μg/L vs(5.13±0.96)μg/L和(19.57±5.36)U/L vs(22.13±6.37)U/L(均P<0.05);A组FS参数(0.43±0.01)P/cm2显著低于C组(0.48±0.04)P/cm2和B组(0.51±0.02)P/cm2(均P<0.01);C组尿PYD和DYD明显高于B组(P<0.01);除FS、BGP外,所有指标参数A、B、C 3组均分别显著高于D组(均P<0.01).结论 T2DM合并OP患者骨形成减少大于骨吸收增多,相对绝经后OP是一种低转换速率型骨质疏松.

  • 腺苷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韩建妙;籍振国;周素华;刘坤申;郭恒信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冠状动脉内应用腺苷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对4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直接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腺苷注射组与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各21例;先以球囊预扩张开通血管,腺苷组即刻予以腺苷300μg+10 ml生理盐水,对照组则予以生理盐水10 ml,持续冠状动脉内注射1分钟,再予以支架治疗;术毕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血流分级对梗死相关动脉(IRA)进行再通后血流评价,测定术后4~24小时心肌生化标记物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术后1小时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sum of ST-segment resolution,sum STR)百分比、第3天和4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 腺苷组患者术后CK、CK-MB、cTnI峰值较对照组峰值明显降低[中位数(25%,75%百分位数)分别为CK 1 170(730,2169)U/L vs 1 610(1 056,3 598)U/L;CK-MB 128(98,168)U/L vs 178(125,345)U/L;cTnI 17.5(12.9,20.6)μg/L vs 25.9(17.5,58.9)μg/L](均P<0.05);sum STR腺苷组下降幅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中位数(25%,75%百分位数)72%(64%,82%)vs 55%(25%,65%)](P<0.05);PCI后4周无论腺苷组还是对照组患者LVEF均比3天时有明显改善,腺苷组(56.67±6.14)% vs(50.19±4.24)%,对照组(53.05±4.67)%vs(47.62±4.18)%(均P<0.05);3天时两组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9±4.24)%vs(47.62±4.18)%(P>0.05),4周时腺苷组LVEF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56.67±6.14)%vs(53.05±4.67)%(P<0.05).结论 AMI直接PCI治疗中,冠状动脉内注射腺苷可以显著缓解AMI血管开通背景下发生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并有益于改善左心功能,冠状动脉内应用适宜剂量腺苷安全可行.

  • C反应蛋白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宋秀霞;姜涛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择408例(男207例,女201例)可疑糖尿病的门诊患者,测定其血清hs- CRP水平,同时测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血脂、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MS定义将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分析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MS的相关性.结果 MS组hs-CRP中位数18.7 mg/L,明显高于非MS组9.1 mg/L(P<0.001);随着代谢异常个数的增加以及HOMA-IR值的增高,hs-CRP水平逐渐升高;按hs-CRP三分位分组后,随着hs-CRP的升高,血糖调节异常、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均逐渐增高(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腰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性别及年龄与血hs-CRP水平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r依次为0.32、0.17、-0.12、-0.14、0.11,P<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与体内炎症反应有关,hs-CRP水平增高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标志.

  • 异丙酚、咪唑安定在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曹锐彬;何丽华;陈美英;黄磊;任波

    目的 研究异丙酚、咪唑安定分别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无痛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B组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麻醉、C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每组的镇静效果及检查前、检查中(给药后)及完全清醒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气分析.结果 镇静结果显示A、B组均无痛苦及任何不适应感觉,但B组呛咳(42例)、躁动(56例)、检查中断(39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11例,13例,11例)(均P<0.01);C组均感觉恐惧及痛苦;检查中A、B两组血压、呼吸呈下降趋势,心率由检查前的增快降至正常水平,C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3组血压、呼吸、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检查前后氧分压(PaO2)均明显下降,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二氧化碳分压(PaO2)、pH值在3组中有轻度升高趋势,仅B组PaO2在检查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减少了躁动、呛咳、屏气引起的检查中断,镇静效果优于咪唑安定,相对安全、无痛苦,值得荐用.

  • 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与血流壁振荡切应力的关系

    作者:贾伟华;田桂玲;周立春;张天林

    目的 通过探讨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血流壁振荡切应力的水平,分析其在颈动脉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老年患者,应用经皮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斑块及其稳定性,测量患侧颈动脉血流速度、血管内径和血液黏滞度,通过公式计算血流壁振荡切应力.结果 血流壁振荡切应力在无斑块组(13.418±4.250)和有斑块组(18.052±6.880)dyn/cm2之间(P<0.01)、高回声斑块组(16.235±5.505)dyn/cm2和低回声斑块组(19.753±7.627)dyn/cm2之间(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平均血流切应力相比,高血流壁振荡切应力在颈动脉斑块,尤其是在预测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中更有意义.

  • 全环境保护下大剂量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作者:朱晓宣;余涛;赵有芳;李从荣;张家新;敖华;陈涛;孟军;杨红

    急性白血病(AL)发病率有增高趋势,部分患者因年龄偏大,或染色体异常表型或存在原发耐药基因,出现较多难治性或复发性白血病病例,导致化疗缓解率低,不良反应明显,治疗依从性差.我们利用百级净化空气层流室(LAFR),在全环境保护下给予含大剂量阿糖胞苷的化疗方案,治疗难治性、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31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且感染发生率低,报告如下.

  • 利巴韦林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病毒核酸的影响

    作者:张帆;贺永文;岳金声;邓同美;樊万虎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机制中病毒的直接损伤作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实验和观察所证实[1,2],而早期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已成为减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病理损伤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我们应用利巴韦林(病毒唑)对62例早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系列血清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核酸(RNA)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113例

    作者:张玉萍

    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血液循环障碍所致,临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采用溶栓治疗及抗凝治疗获得一定疗效[1].笔者于2002年1月至2005年8月采用降纤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13例,并与单纯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98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 单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血液滤过患者临床应用的观察

    作者:吴森超;林冲云;何娇玲

    低分子肝素(LMWN)因其高效、不良反应少、不容易造成患者出血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血液透析的抗凝治疗,但目前在血液滤过中应用的报告尚少.由于该物质由普通肝素通过化学或酶促解聚后转化而来,其相对分子质量4 000~6 000,血液滤过能够清除中分子质量物质,在血液净化中可能对该物质有一定清除.通过本研究,观察单剂量低分子肝素在血液滤过中抗凝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小剂量华法林钠预防2型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韩书霞

    我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因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往往小于0.8,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明显增高及年轻化,而且复发率高,尤其是肺栓塞,往往一年复发数次,病死率很高,华法林钠用于预防血栓的传统剂量较大,要求INR目标值为2.0~3.0,而T2DM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应用此剂量出血率高,特别是脑出血、视网膜出血等.但对于小剂量华法林钠预防2型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复发,国内外报道尚少,现对我院近4年应用小剂量华法林钠预防2型糖尿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 抗胃食管反流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作者:喻昌利;高捷;魏剑芬;王立民;王红阳

    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迄今仍未完全明了.不同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也可相互重叠[1].支气管哮喘与胃食管反流存在着密切关系,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抗胃食管反流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回顾分析,旨在进一步说明胃食管反流对支气管哮喘的影响作用.

  • 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及分析

    作者:朱桂军;刘丽霞;胡振杰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日趋严重,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1].重症监护病房(ICU)内感染、耐药现象尤为突出,耐药率高于非ICU[2].为了解我院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我们连续3年监测分离病原菌,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前列腺素E1联合吡格列酮改善糖尿病肾病的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高鲜会;徐宏平

    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笔者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肾病(DN)33例,并与常规治疗和单用吡格列酮进行比较,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3例

    作者:李伟娟;项岫秀;俞芳;张慧芹;肖红珍;刘秀玲;刘阁玲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每年的截肢患者中约50%是糖尿病患者,其中85%以上是因足部溃疡恶化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以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血管搭桥和介入等,疗效均不理想.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发展快的技术,随着干细胞技术的出现及快速发展,这一技术也逐渐被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TateishiYuyama等首次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取得成功.2003年3月北京宣武医院在国内首次开展,取得了相似的结果.2005年1~5月我们为3例糖尿病足溃疡、坏疽患者进行了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肢均得以保存,现报告如下.

  • 酷似脑干梗死的破伤风2例

    作者:王德超;闫奕;李会敏

    破伤风是梭状芽孢杆菌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当出现苦笑面容及张口困难、全身强直性抽搐等典型表现时诊断不难,但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容易造成误诊,现报道我科收治的2例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状,误诊为脑干梗死的破伤风患者.

  • 十二指肠结核误诊为十二指肠肿瘤1例

    作者:张杰;郑芳;魏雪莲

    患者,女性,38岁.主因反复上腹隐痛、腹胀6个月,加重伴呕吐、消瘦1个月入院.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隐痛、腹胀,餐后加重,在家自服止痛、助消化等药物效果欠佳.

  • 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并发胸膜间皮瘤1例

    作者:马兴兰

    患者,女,56岁.因"意识不清2小时,伴尿失禁"入院.患者于2005年6月17日清晨6时左右被家人发现昏迷不醒,时伴有尿失禁,无呕吐、抽搐.未进行任何治疗被送来我科.当时查体:血压120/60 mm Hg(1 mm Hg=0.133kPa),意识不清,2度凸眼,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甲状腺2度肿大,无血管杂音.

  • 阿奇霉素注射液致严重溶血1例

    作者:张毅

    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为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属大环内酯类,其机制是通过与敏感微生物的50S核糖体的亚单位结合,从而干扰其蛋白质的合成.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及过敏反应.我院1例患者应用阿奇霉素后,出现溶血现象,现报道如下.

  • 川崎病伴严重肝损害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何少为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系日本川崎富作1967年首先报告.该病临床以皮肤、黏膜、淋巴结、心脏损害为常见,少数患儿可发生肺脏、胃肠道、大脑、肾损害,近年来,该病并肝损害的报道日渐增多.现将我科近期收治的1例KD伴严重肝功能损害患儿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Evan综合征及肾病综合征1例

    作者:王迅;李雪军

    患者,女性,21岁.因头昏、皮疹5年,双下肢水肿半个月入院,患者于2000年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双手背红色皮疹,在外院查血红蛋白(Hb)40 g/L,诊断为"溶血性贫血",予输血及泼尼松治疗好转.此次因上述症状再次发作伴全身水肿、尿量减少入院.体检:体温37.8℃,血压150/100mm Hg(1 mm Hg=0.133 kPa),意识淡漠,贫血貌,巩膜黄染,两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膨隆,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双手背红色皮疹,双下肢高度凹陷性水肿,未引出病理性反射.

  • 室间隔缺损经导管诱导自然闭合1例

    作者:解启莲;王震;张密林;高磊;朱晓丽;张源祥

    患儿,女性,10岁,因发现心脏杂音10年入院.查体: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3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大致正常,胸片示肺充血,符合室间隔缺损.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心尖长轴切面显示缺损5.1mm,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缺损约位于10点钟附近,左室面基底部缺损5.6 mm,右室面出口为2.8 mm,各瓣膜结构回声未见异常.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膜周部).于2005年6月1日拟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常规左前斜头位左室造影,室间隔缺损形态近似漏斗型(图1),测量左室面基底部缺损口为6 mm,右室面出口为3.0 mm.常规建立动-静脉轨道,初次选用6 mm的不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试封堵,封堵器双盘面打开后测量其腰部直径为3.5 mm,释放封堵器前升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瓣反流(图2).遂收回封堵器准备换用其他型号,但再次建动静脉轨道时,经多次尝试尚未通过室间隔缺损时出现了不宜恢复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遂经家属同意放弃介入治疗.术后未予特殊治疗,第2天心电图恢复正常,第3天出院.3个月后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膜部瘤,未见到过隔血流,提示室间隔缺损已经自行闭合.

  • 靶向肝星状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治疗新进展

    作者:夏金荣;侯军良;曹树旺

    众所周知,肝纤维化(HF)是对各种病因所至的慢性肝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其实质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大于降解导致大量ECM过度沉积.研究证实,肝星状细胞(HSC)是ECM的主要来源,在HF的形成、发展和恢复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以HSC为靶点的实验性干预和治疗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突破,现就靶向HSC的抗HF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卡塔格内综合征

    作者:秦天娥;陈小燕;王茂筠

    卡塔格内综合征(Kartagener syndrome,KS)又称家族性支气管扩张症,是原发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的一种,其由支气管扩张、副鼻窦炎和右位心三联征组成[1].目前人们对其认识较局限,文献报道多为个例,本综述对KS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诊断几个方面进行总结.

  •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

    作者:李志凤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抗结核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肝损害,在临床时有所见,现就此问题综述如下.

  • 肝胆疾病时血清酶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麟士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代谢器官,含酶特别丰富,体内几乎所有的酶均可在肝内存在,在病理情况下,肝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后,这些酶即可释放入血,通常采用测定酶活力的方法,来衡量血清内酶的变化,藉此可了解肝脏病变的性质和程度,协助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以及作为判断预后与评价疗效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 肝胆病 酶类
  • 冠心病防治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首要目标

    作者:赵水平

    经历100余年的探索,人类已充分认识到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经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现已明确血浆胆固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致病性危险因素,积极降低LDL-C能显著减少冠心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临床荟萃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