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糖皮质激素与维生素D

    作者:

    1993年,我们首次发布了烧伤成人患者(烧伤面积大于40%[全身体表面积TBSA])的骨组织形态测量异常的相关数据,包括应用四环素双标记动态测量发现骨生成减少,而骨面积和骨表面的一些相对静态参数正常[1].该结果表明,骨生成减少是烧伤后的急性反应事件.1995年,我们在对相同烧伤面积的儿童患者的研究中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研究结论[2].对骨形成生化标记物如骨钙素[1,3]和Ⅰ型原胶原末端肽[2]的测量显示,儿童烧伤后的骨生成减少,而且,烧伤儿童患者的尿脱氧吡啶啉水平与年龄性别相对应的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也较低[2].这表明,烧伤后3至6周内儿童的骨转换水平降低.烧伤对骨骼造成的影响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骨骼的影响很相似[4].

  • 成年女性体表面积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关系及其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作者:刘石平;伍贤平;廖二元;张红;单鹏飞;曹行之

    目的调查成年女性体表面积(BS)与不同骨骼部位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及BS大小不同的受试者各骨骼部位患骨质疏松的风险.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3418例成年女性腰椎后前位、侧位及髋部和前臂BMD.结果BS与不同骨骼部位的BMD呈显著性正相关(r=0.114~0.373,P=0.000),但与腰椎侧位体积BMD(vBMD)不相关.以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作为自变量,以BMD作为因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后前位腰椎、髋部和前臂BMD的重要的变量是BS.按BS大小将该人群分为3组:大体表面积组(LBSG)、中等体表面积组(IBSG)和小体表面积组(SBSG).各骨骼部位的BMD按BS大小呈递增变化(腰椎侧位除外):LBSG>IBSG>SBSG;而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和发病风险向相反的方向变化:LBSG<IBSG<SBSG.结论成年女性BS与BMD的关系超过身高和体重.用面积BMD表达时,BS较大者BMD较高和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小,BS较小者BMD较低和患骨质疏松的风险较大.用vBMD表达时,这些差异缩小甚至消失.

  • 健康人群腰椎aBMD和vBMD检测及临床应用

    作者:黄际远;宋文忠;史克俭;黄劲;钟兴华

    目的 观察成都地区健康人群腰椎面积骨密度(aBMD)、体积骨密度(vBMD)的变化规律;探讨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与腰椎aBMD、vBMD的关系.方法 ①用LUNAR公司生产的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按常规的骨密度检测方法,测定成都地区健康体检者636例(男性247例,女性389例),年龄20~90岁,测定部位包括腰椎正位、侧位L2-4.计算出体积骨密度.②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按年龄、性别分别输入数据,以10岁为一年龄组,分别计算各组骨密度值,结果以±s表示.BMI、BS与aBMD、vBMD相关性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①男性腰椎aBMD、vBMD峰值骨密度出现在30~39岁;女性腰椎aBMD、vBMD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0~29岁;随着年龄增加,骨密度逐渐降低.②男女腰椎aBMD累积高丢失率分别为11.2%、30.1%,女性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腰椎vBMD累积高丢失率分别为14.2%、30.4%,女性累积丢失率明显高于男性.③男性BMI、BS与aBMD骨密度呈正相关,r=0.241~0.371(P<0.01);与vBMD L2-4无明显相关性(P>0.05).女性BMI、BS与aBMD呈正相关,r=0.143~0.425 (P<0.01);与vBMD L2-4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①男、女腰椎aBMD、vBMD分别在30~39岁,20~29岁达峰值;女性更应注意预防骨质疏松.②健康人群BMI、BS与腰椎aBMD呈正相关,与vBMD无明显相关性.

  • 体重指数、体表面积对中老年女性股骨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黄际远;宋文忠;陈明曦;史克俭;黄劲;钟兴华

    目的 了解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对中老年女性股骨近端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美国LUNAR公司的EXPERT-XL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成都地区女性健康体检者421例,按年龄分成两组:40~59岁、60~80岁组;测量部位包括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Wards区、股骨干(shaft)、全髋(total).②不同年龄组分别按BMI大小分成3组:BMI≤20 kg/m2,(20~25)kg/m2,≥25kg/m2;BS大小分成3组:大体表面积组(LBSG),中体表面积组(IBSG),小体表面积组(SBSG).③结果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用spearson相关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BMI、BS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 ①体重指数、体表面积与股骨骨密度呈正相关,r=0.122~0.424(P<0.005);②不同年龄组股骨近端骨密度均为:BMI≤20 kg/m2组<BMI=(20~25)kg/m2组<BMI≥25 kg/m2组;③不同年龄组不同BS组间股骨近端各部位骨密度比较为:LBSG>IBSG>SBS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体重指数(BMI)、体表面积(BS)均是影响股骨近端骨密度的重要因素,低BMI、BS中老年女性应注意骨质疏松诊断、防治.

  • MEBO与磺胺嘧啶银、手术植皮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比较

    作者:孟进松;许凌峰;李长明;王剑;张岿;邹普功

    一、病例介绍患者贾某某,男,33岁,因全身多处被电弧烧伤后30分钟于2003年7月14日入院.专科检查:烧伤创面约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0%TBSA,分布于面部、双手背及右大腿.其双手背腐皮已脱落,基底部苍白,渗出少,痛觉迟钝,未见栓塞的血管支;右大腿及面部出现小水疱,疱液粘稠,基底部红白相间,痛觉减退,渗出偏少.

  • 湿润烧伤膏治疗大面积过敏性皮肤坏死一例

    作者:高长锁

    患儿,女,6个月,因臀部、双下肢过敏性皮肤、软组织坏死20天,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患儿曾于2003年2月18日因发热在当地诊所就诊,给予口服"安乃近片"等药物后,臀部及双下[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二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000肢出现紫瘢,诊断为"皮肤药物过敏",给予静脉补液、抗过敏等措施治疗,10天后臀部、双下肢紫瘢皮肤溃烂,软组织逐渐发黑,坏死加深,住入我院诊治.入院查体:体温36.9℃,脉搏104次/分,呼吸30次/分,体重7.5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贫血貌,精神差,痛苦表情,哭闹不安,臀部及双下肢可见多处片状皮肤与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深处约1.0cm,部分皮肤软组织呈黑痂状,局部凹陷,创面渗出多,左膝部筋膜外露.所属创面占总体表面积的21%.

  • 湿润烧伤膏的临床试验报告(附110例临床报告)

    作者:王广顺

    近10年来,我院一直采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烧伤创面,并积有一定临床经验.为进一步证实MEBO在烧伤治疗中的疗效、主治范围及其有无毒副作用,自1996年元月1日-1998年6月30日,对中度烧伤程度以上的病人进行了较全面的临床研究,即所有被试对象的烧伤面积必须大于10%TBSA(体表面积),小儿减半;或者病人烧伤面积不足10%TBSA,但必须有Ⅲ度烧伤创面.鉴于烧伤病人除受烧伤面积、深度、致伤原因、部位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病人年龄、性别、伤前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本研究分为MEBO治疗组和磺胺嘧啶银(SD-Ag)对照组.将所观察的主要临床指标都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供/受者体表面积比值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移植时选择受者中的作用

    作者:李金锋;孙佳佳;丰贵文;尚文俊;庞新路;刘磊;谢红昌;丰永花;王志刚

    目的 探讨供/受者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比值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itizen death,DCD)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指导DCD供肾时受者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行DCD供肾肾移植的供/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69例,男58例,女11例;年龄18 ~66岁,平均(41.9±13.5)岁;BSA为1.25 ~2.05 m2,平均(1.77±0.15) m2.受者127例,男100例,女27例;年龄18 ~ 58岁,平均(37.7±9.3)岁;BSA为1.34~2.21 m2,平均(1.70±0.16) m2.依据BSA比值将受者分为≤1.0组39例与>1.0组88例;再根据供肾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4个亚组:A组[BSA比值≤1.0、供肾eGFR≤40ml/(min·1.73 m2)]5例,B组[(BSA比值≤1.0、供肾eGFR> 40 ml/(min·1.73 m2)] 34例,C组[(BSA比值>1.0、供肾eGFR≤40 ml/(min·1.73 m2)] 16例,D组[(BSA比值>1.0、供肾eGFR> 40ml/(min·1.73 m2)]72例.将接受同一供者供肾且BSA比值差异>10%的受者(按1∶1配对)分为高BSA比值组和低BSA比值组,各27例.分别比较各组受者术后1、2周,以及1、3、6、12个月的肾功能变化,分析供/受者BSA比值对移植后肾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供/受BSA比值>1.0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受者SCr下降及eGFR恢复均优于供/受BSA比值≤1.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各时间点受者SCr下降及eGFR恢复均差于其他3组,D组术后各时间点受者SCr下降及eGFR恢复均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各时间点受者SCr下降及eGFR恢复稍低于B组,1、3、6及12个月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BSA比值组术后3个月内受者肌酐值略低于低BSA比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受者SCr显著低于低BSA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BSA比值组术后1个月内受者eGFR值略高于低BSA比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受者eGFR值显著高于低BSA比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供/受者BSA比值可作为选择受者时的一个重要指标,供/受者BSA比值>1.0的受者能够有效利用器官获取前肾功能较差的边缘供肾.接受同一供者的供肾时,高BSA比值的受者术后长期移植肾功能恢复情况更为理想.

  • 慢性腹膜透析儿童的贫血治疗

    作者:王建中

    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或终末期肾病儿童的贫血方面,尚缺乏有关其疗效、调整和预后方面的信息。在30个国家前瞻性随访的1394儿科腹膜透析患者中,德国学者对其贫血治疗的方案、效果和预后进行了评估。其中25%的患者血红蛋白低于目标水平(2岁以上<100 g/L或2岁以下<95 g/L),并具有显着的区域差异;北美和欧洲的水平高,亚洲和土耳其的水平低。低血红蛋白水平与下列因素具有相关性:低尿量、低血清白蛋白、高甲状旁腺激素、高铁蛋白,以及使用生物不相容性腹膜透析液。92%的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ESAs)。ESA的类型或给药间隔均未影响疗效。当按照体重计算时,每周ESA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而按照体表面积计算时,则没有相关性。ESA 的敏感性与残余尿量和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而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和铁蛋白呈负相关。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患病率随贫血程度加重而升高。患者的生存率与改善的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与ESA的剂量则呈负相关。结论:长期腹膜透析儿童贫血治疗的效果因地区而异。ESA剂量与体表面积有关,与年龄无依赖关系。ESA抵抗与炎症、体液潴留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关。贫血和ESA的大剂量需求均独立提示高死亡率。

  • 国人手掌平面面积的测量

    作者:许澎;杨定文;郑东风

    在烧伤领域,用本人的手掌估计面积是确定烧伤面积的方法之一.传统上将一个手掌面积看作体表面积的1%.然而关于中国人手掌面积的具体数值,临床上并没有比较多的测量与相关研究,手掌面积与手长、手宽的关系,也没有肯定的结论,因此在比较准确地计算体表烧伤面积的数值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通过对60名正常中国人(男女各30人)的双手手掌平面面积进行了测量,初步探讨国人手掌平面面积,现报道如下.

  • 改良Nicks法瓣环扩大联合环上瓣置入治疗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

    作者:李韬;黄健宏;吴全忠;梁葳

    对小瓣环的主动脉瓣病变病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时,为置入与其体表面积相匹配的人工瓣膜,需行主动脉瓣环扩大术.此类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国内尚未普及.随着环上瓣(supra-annular positioning,SP)的应用,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我们改良Nicks法[1]瓣环扩大联合SP瓣置入治疗6例小瓣环主动脉瓣病变病人,以期达到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治疗效果、又减少手术风险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 应用中厚皮回植方法对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

    作者:高洪君;巫文云;肖乐成

    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是较常见的开放性损伤,病情复杂,尤其是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损伤严重,并发症多,常伴有骨折及骨、关节、肌腱等外露,是治疗的难题.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机械加工业的发展,这种损伤逐渐增多,倘若处理不当,将发生皮瓣坏死;轻则延长治疗时间,重则造成肢体残废甚至死亡.1986年10月~1999年5月我们治疗了72例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撕脱面积大于2%体表面积),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有利于功能恢复,现从创伤面积、手术次数、住院时间、治愈率、术后功能恢复进行回顾分析.

  • 健康儿童冠状动脉内径Z值的计算公式研究

    作者:徐阳;金莲花;周岩;朴金花

    目的 研究制定适合的健康儿童冠状动脉内径Z值计算公式.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就诊,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结构正常的1 000例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受试儿的身高、体重,并计算其人体体表面积(BSA).采用SSH-880CV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受试儿左冠状动脉(L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及右冠状动脉(RCA)内径值.统计学比较不同性别受试儿LCA、LAD及RCA内径值.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对受试儿年龄、身高、体重、BSA与其LCA、LAD及RCA内径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受试儿BSA与其冠状动脉内径值的线性、对数、指数、幂函数、一元二次项、平方根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值,确定佳回归模型,并根据此回归模型建立健康儿童的冠状动脉内径Z值计算公式.结果 ①本研究中,不同性别受试儿LCA、LAD及RCA内径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34、1.723、1.711,P=0.067、0.085、0.087).②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受试儿的年龄、身高、体重、BSA与其LCA、LAD及RCA内径值,均呈正相关关系(LCA:r=0.773、0.768、0.735、0.779,P<0.001;LAD:r=0.779、0.765、0.743、0.783,P<0.001;RCA:r=0.776、0.772、0.764、0.786,P<0.001),其中,受试儿BSA与其LCA、LAD及RCA内径值的相关性强(r=0.779、0.783、0.786,P<0.001).③本研究受试儿BSA与其LCA、LAD、RCA内径值的平方根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R2大,R2分别为0.684、0.685、0.687,回归效果好,佳回归模型分别为yLcA=0.317+2.162×√xBSA、yLAD=2.016+0.239×√xBSA、yRCA=0.177+2.023×√xBSA(均为P<0.001).其中,yLCA、yLAD、yRCA分别是指儿童LCA、LAD、RCA内径值,xBSA是指儿童BSA.④本研究制定健康儿童冠状动脉内径Z值计算公式为:ZLCA=[xLCA-(0.317+2.162×√xBSA)]/0.243,ZLAD=[xLAD-(2.016+0.239×√xBSA)]/0.215,ZRCA=xRCA一(0.177+2.023×√xBSA)]/0.236.其中,xLCA、xLAD、xRCA分别是指儿童LCA、LAD、RCA内径值实测值,xBSA指儿童BSA.结论 适合中国儿童的冠状动脉内径Z值计算公式,是判断我国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的理想指标,对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儿童冠状动脉异常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儿童非血缘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1例——护理难点及对策

    作者:粟亚丽;罗小莉;张春伟;冯晓丽

    患儿女性,4岁.因"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5个月,拟行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CBSCT)" 于 2009-10-22入本院.病史采集:5个月前因面色苍白伴血常规异常,于本院确诊为AML[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转化].经正规化疗5个月后,骨髓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儿为B型血,既往有输注PLT无效史.入院查体:体重为15 kg,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为0.6 m2.入院后行CBSCT前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 早产儿复苏

    作者:岳丽琴;虞人杰

    一、与复苏相关的早产儿病理生理特点1.早产儿热丢失迅速: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体温调节功能差.由于肌肉活动少,糖原贮备差而使分解代谢降低,加之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故产热不足而散热机会增加.此外,早产儿缺乏寒冷颤抖反应,汗腺发育差,使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不能维持正常体温.

  • 海口市金盘区学龄期儿童血压和体重指数、腰围身高比、体表面积的关系

    作者:黄文娟;王成;旭思哲

    目的:调查分析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的血压与体重指数( BMI)、腰围身高比( WHtR)、体表面积( BSA)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海口市金盘区2所小学中1018名7~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测量,计算每位儿童的BMI、WHtR和BSA,并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学龄期儿童收缩压、舒张压与BMI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89和0.454(P<0.01),与 WHtR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294和0.310(P<0.01),与BSA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3和0.520(P<0.01),即学龄期儿童收缩压、舒张压均与BMI、WHtR、BSA呈正相关关系。且不论男女,高血压人群的WHtR和BSA均大于非高血压人群( P<0.01)。结论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的血压与BMI、WHtR、BSA密切相关。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体温管理

    作者:赵时敏;孙建伟

    1 极低出生体重儿保暖的重要性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因躯体小,体表面积相对大,热散快,皮肤薄,蒸发散热多,棕色脂肪少,产热低,靠自身很难维持正常体温,对环境温度的要求较高.温度过低可引起寒冷损伤,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凝血机制紊乱、尿素氮增高、皮下组织硬肿等病理生理改变,严重者发生肺出血;而保暖过度,水分丧失量增加,可致脱水和高钠血症.血液浓缩时红细胞破坏增多,进而可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环境温度骤然升高可诱发呼吸暂停的发作.环境温度过高可引起发热,严重者甚至可以致死.适宜的中性环境温度也是正常体重增长的保证.维持恒定的中性环境温度对VLBWI生存至关重要.中性温度(又名适中温度)指机体在安静状态下,使深体温保持在36.7~37.3℃之间,且深体温及皮肤平均温度每小时平均变化分别低于0.2℃及0.3℃时的环境温度,在此温度范围内,氧耗量小.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在一定范围内机体可通过调节增加产热或散热量,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但环境温度改变程度超越机体调节的能力时则会造成体温过低或发热,氧消耗高,死亡率会明显增加.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徐卫群;宋华;石淑文

    患儿女,6岁.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普通型1年,入院行第2次强化治疗.给予VM26+Ara-C(替尼泊甙+阿糖胞苷)后休息13 d,肝肾功能、血常规均正常(白细胞4.5×109/L).碱化尿液(尿pH>7.0)3 d后,予以第6次HDMTX(大剂量氨甲蝶呤)化疗并用CF(四氢叶酸钙)解救.MTX 3.0 g/ m2(患儿体表面积为0.8 m2),首剂1/6量于第1小时静脉滴注,余量6 h均匀滴入,同时水化碱化尿液(每日静脉给5%碳酸氢钠100 ml/ m2,1/5张液体2 500 ml/m2).用HDMTX的同时,给予VD(长春新碱+地塞米松)1周,三联鞘注1次.治疗当日,尿量未随补液量的增加而相应增多,呕吐3~4次,(每次约20~30 ml黄绿色液体).第2天8:00~17:00未排尿,并出现水肿,体重增加.经静脉推注速尿5、10、20 mg,仍无尿,于22:40给予速尿30 mg,多巴胺(DA)2 μg/(kg*min),次日凌晨1:00尿量100 ml,至8:00共排尿435 ml.第3天继续应用速尿及DA,尿量增至1 391 ml,但血压高达122/79 mmHg(1 mmHg=0.133 kPa),此后波动于100~131/68~90 mmHg.第4天起尿量增至2 200~3 700 ml/d,伴腹泻,每日排棕黄色水样便3~5次,每次量少,含粘液及少许脱落粘膜.

  • 大剂量甲氨蝶呤致急性肾功能不全一例

    作者:何岳林;李春富;石磊

    患儿男,8岁,因出现发热,面色苍白、全身骨痛,经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B细胞型.并按欧洲协作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化疗方案(BFM-2002)进行化疗,顺利完成诱导及巩固治疗,骨髓检查示完全缓解,血常规、心、肝、肾功能检查正常.遂开始进行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按3 g/m2计算,患儿体重24 kg,体表面积1.0 m2,甲氨蝶呤(MTX)实际用量为3 g.同时常规进行水化、碱化.

  • 烧伤瘢痕癌变12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民;纪军;宫玉展;王秀华

    我院自1985年~1997年间共收治烧伤后瘢痕癌变12例报告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大87岁,小28岁,平均56岁.烧伤原因:火焰烧伤6例,化学烧伤3例,电击伤2例,热水烫伤1例.烧伤面积占体表面积的2%~50%,烧伤深度为Ⅱ°Ⅲ°.烧伤后瘢痕到发生癌变短2年,长46年,平均22年.瘢痕癌变发生部位:胸部1例,背部2例,足3例,小腿2例,手3例,头部1例.瘢痕癌变溃疡面积小3cm×2cm,大15cm×12cm.病理检查均为鳞状细胞癌,8例为高分化,3例中分化,1例为低分化.

323 条记录 3/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