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서안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8259
  • 国内刊号: 61-139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39
  • 曾用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3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闫剑群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LDL-C和non-HDL-C对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和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鉴别诊断价值的比较

    作者:付晓艳;靳慧亚;何津春;颜丽;苏娜;于海涛;杨静

    目的 比较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在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FHTG)和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个FHTG家系共94人、24个FCHL家系共94人,根据血脂异常情况将2个家系再分为受累组和未受累组;另设10个对照家系(共57人).比较各家系血清三酰甘油(TAG)、总胆固醇(TC)、HDL-C、LDL-C、non-HDL-C等血脂指标水平;FHTG家系和FCHL家系按TAG水平分层后,分析non-HDL-C和LDL-C的相关性;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比较non-HDL-C和LDL-C用于FHTG家系和FCHL家系鉴别诊断的cut-off值.结果 FHTG家系受累组TAG、TC、non-HDL-C水平均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P<0.01或P<0.05);FCHL家系受累组TAG、TC、HDL-C、LDL-C、non-HDL-C水平均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P<0.01或P<0.05);FHTG家系受累组TAG水平显著高于FCHL家系受累组(P<0.01),而TC、HDDC、LDL-C、non-HDL-C水平低于FCHL家系(P<0.01或P<0.05).FHTG家系和FCHL家系内non-HDL-C和LDL-C均呈正相关,但随TAG水平升高其相关性均呈下降趋势;LDL-C和non-HDL-C用于FHTG家系和FCHL家系鉴别诊断的佳cut-off值分别为3.575、4.525 mmol/L.结论 除常规血脂指标外,non-HDL-C可能是鉴别诊断FHTG家系和FCHL家系的新指标;其鉴别诊断价值可能优于LDL-C.

  • 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食管癌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

    作者:张超贤;郭李柯;张利利;韩宇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与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食管癌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及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 依据TNM分期,选择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食管癌TNM Ⅰ期~Ⅳ期及TNM 0期患者各198例,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凝血酶活性,并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各组患者的外周血白细胞的凝血酶原基因3 '非翻译区G20210A和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多态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估算凝血酶原基因3'非翻译区G20210A和TFPI基因5'非翻译区C399T与食管癌浸润与转移风险的调整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并分析二者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血浆凝血酶活性和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影响.结果 Ⅰ期组G20210A(GA)、G20210A(AA)、C399T (CT)和C399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4.24%、26.77%、24.24%和25.76%,Ⅱ期组分别为34.34%、37.37%、34.85%和36.36%,Ⅲ期组分别为39.90%、42.93%、40.41%和41.92%,Ⅳ期组分别为45.45%、46.97%、45.35%和46.46,对照组分别为13.64%、14.14%、13.13%和13.64%,各分期组与0期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20210A(GA)和G20210A(AA)基因型患者的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均显著增加,C399T(CT)和C399T(TT)基因型者食管癌浸润的风险也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协同分析发现,G20210A(AA)/C399T(TT)基因型者各分期组和0期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07%、14.14%、18.18%、21.71%和1.52%,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G20210A(AA)/C399T(TT)基因型者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显著增加,且两基因型在食管癌浸润与转移中存在正向的交互作用(γ均>1),此外,G20210A(GA)和C399T(TT)之间、G20210A(GA)和C399T(CT)之间及G20210A(AA)和C399T(CT)之间均存在正向交互作用(γ均>1).各分期患者血浆凝血酶活性明显高于0期组,且各分期组患者之间也有明显差异(P<0.01).突变基因型携带者的血浆凝血酶活性明显高于在同一TNM分期野生型携带者的血浆凝血酶活性(P<0.01).结论 G20210A和C399T的基因突变均是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易患因素,基因突变的交互作用增加了食管癌浸润与转移的风险,这可能与其提高血浆凝血酶活性密切相关.

  • 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一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作者:杨德玉;田进海;李鑫;张旭;于晶晶;李淑亚;黄琦;马荣;王嘉;姜敏

    目的 研究雄激素受体(AR)基因第一外显子内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男性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成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择宁夏吴忠市和银川市中老年男性910例.测量其身高、体质量、血压,检测睾酮(TT)、血脂、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游离睾酮(FT),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直接测序法测定外周血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根据是否患有MS分为MS组(共304例)和正常对照组(共606例).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MS组的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的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的收缩压显著高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浓度显著低于CAG重复序列数≥22组.但两组间的舒张压、其他血脂水平、FBG、FINS、BMI、TT、FT指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CAG重复序列数<22组较CAG重复序列数≥22组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率,但是两组之间的MS及其他组成成分疾病的患病率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R基因CAG重复序列长度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发生有关,但是与MS的患病率无关.AR基因外显子一CAG重复序列数目<22可能是患高血压病和HDL-C水平降低的遗传因素.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eNOS表达/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差异

    作者:罗雪兰;陈伟;莫国君;杨鹏;欧和生

    目的 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表达、活性及其代谢产物的差异.方法 建立hBMSCs定向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分化系统.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检测eNOS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eNOS的活性,硝酸还原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O含量.结果 与未分化组相比,分化后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238.10% (73.000±7.002 vs.21.000±4.359,P<0.05);eNOS蛋白的表达增加114.72%(0.423±0.011 vs.0.197±0.079,P<0.05);eNOS的活性增强157.49%(4.967±0.073 vs.1.929±0.103,P<0.05);NO合成与释放增加155.67%(184.909±1.853 vs.72.323±0.426,P<0.05).结论 hBMSCs定向内皮细胞诱导分化后eNOS基因表达增加、活性增强,其代谢产物NO的合成与释放增加.本结果可能为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等防治提供依据.

  • 去乙酰化酶Sirt1对神经母细胞瘤SK-N-SN细胞中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文楠;杨柳;宫惠琳;张冠军;董炜疆

    目的 观察Sirt1对神经母细胞瘤SK N SH细胞系中Tau蛋白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SK-N-SH细胞中加入腺病毒过表达的Sirt1和SirtM(Sirt mutant),利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irt1和SirtM的表达,并通过Western blot、Real-time PCR、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t-Tau蛋白以及p-Tau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FCM)检测Sirt1对SK-N SH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irt1组及SirtM组相比于对照组t-Tau蛋白的水平降低,Sirt1组较SirtM组相比降低较为显著;Tau蛋白的磷酸化位点ser404、thr231更为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Sirt1组相比于对照组Tau的mRNA水平下降;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Sirt1可以降低Tau蛋白及其磷酸化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提示Sirt1组较对照组降低了SK N-SH细胞的凋亡.结论 Sirt1能够降低神经母细胞瘤SK-N-SH中Tau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减少细胞的凋亡;本研究为Tau蛋白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 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Treg、NK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与aGVHD的关系

    作者:爨婷;王剑利;代志明;张卉;张王刚

    目的 探讨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Treg)、NK细胞以及与其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穿孔素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方法 建立H-2完全不合的C57BL/6→BALB/c纯种小鼠间异基因骨髓移植后发生aGVHD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存活的aGVHD小鼠脾脏CD4+ CD25+ Treg细胞和NK-1.1+ NK细胞的比例;ELISA方法检测环孢素A干预aGVHD小鼠血清IL-10、TGF β和穿孔素的水平,以正常的C57BL/6小鼠为对照.结果 与正常小鼠相比,移植后发生aGVHD小鼠体内Treg细胞比例下降(3.6% vs.1.55%),NK细胞比例上升(3.3%vs.11.5%);环孢素A治疗aGVHD组小鼠,与未干预组相比,血清IL-10水平明显上升[(125.79±0.27)pg/mL vs.(103.09±3.27) pg/mL,P<0.01],TGF-β水平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252.05±7.84)pg/mL vs.(241.61±15.41) pg/mL,P>0.05],穿孔素水平明显上升[(186.97±4.68)pg/mL vs.(144.35±14.42)pg/mL,P<0.01].结论 ①小鼠移植后发生aGVHD与Treg细胞比例下降有关,Treg功能相关的细胞因子IL-I0、TGF-β参与环孢素A介导的免疫抑制治疗;②NK细胞参与异基因骨髓移植后aGVHD的发生过程,穿孔素的水平上升与抑制aGVHD有关.

  • 树突状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调控作用

    作者:杨侠;张进召;张洁;张秋红;刘艳琴;石婕;张明;单虎;李雅莉

    目的 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哮喘小鼠气道变态反应性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 通过小鼠骨髓细胞诱导分化建立树突状细胞(DCs)体系,并用氯化锂(LiCl)和PKF118-310干预细胞,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Cs中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选用BALB/c雌性小鼠为研究对象,使用OVA联合氢氧化铝构建哮喘模型,并用LiCl和PKF干预小鼠,干预结束后收集标本,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HE染色观察小鼠肺部变态反应性炎症情况;ELISA检测BALF、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γ(IFN γ)和白介素-4(IL-4)的含量及血清总IgE抗体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脏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LiCl组DCs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和促增殖能力明显弱于PKF组DCs(P<0.05);②LiCl组DCs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PKF组,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后者(P<0.05);③动物实验中,与哮喘组相比,LiCl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均较低,而PKF组与此相反(P<0.05);④肺组织病理表明,LiCl组肺部炎症程度轻,PKF组重(P<0.05);⑤LiCl组小鼠BALF及脾脏中IL-4水平低,IFN-γ水平高;PKF组与此相反,哮喘组介于两者之间(P<0.05);⑥各组小鼠血清中总IgE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gE显著升高(P<0.05);LiCl组总IgE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和PKF组(P<0.05);⑦LiCl组肺组织中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而其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各组(P<0.05),PKF组β-caten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各组(P<0.05),哮喘组和PKF组之间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LiCl和PKF118 310可通过调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重要组分GSK-3β和β-catenin的蛋白表达而改变哮喘严重程度,为哮喘的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阿托伐他汀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戴一;苏庚荀;白晓军;乌宇亮;牟建军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的不同用药方式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MI/R)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在体MI/R模型.160只大鼠随机分为M1/R组、MI/R+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MI/R+N)组、MI/R+术前单次负荷剂量(MI/R+SL)组、MI/R+术前连续负荷剂量(MI/R+ ML)组,并设假手术(Sham)组.Evans blue/TTC双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ATP酶活性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小动物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与MI/R+N组比较,MI/R+ SL组和MI/R+ MI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心肌ATP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减低(P<0.05),MI/R后24 h LVEF%显著改善(P<0.05).而MI/R+SL组和MI/R+ ML组间的心肌梗死面积、心肌ATP酶活性、11-6和TNF-α水平、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可通过改善心肌ATP代谢,减少炎症因子异常表达等机制,减轻MI/R损伤.术前单次负荷剂量与术前连续负荷剂量的用药方式对保护MI/R无差别.

  • 背侧海马齿状回5-HT1A受体在帕金森病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

    作者:刘椰;姜依凡;刘鑫;焦思睿;胡伟;彭伟;谢雯;王君;张莉

    目的 研究背侧海马齿状回5 HT1A受体在制备帕金森病(PD)大鼠焦虑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盐酸6-羟基多巴(6-OHDA)单侧内侧前脑束(MFB)完全损毁制备PD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假手术组和MFB毁损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TA)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TH-ir)神经元的数量;采用旷场试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背侧海马齿状回(DG)局部给予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对假手术组和MFB毁损组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其焦虑相关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 PD组损毁侧SNc中的TH-ir神经元完全缺失,而VTA中TH-ir神经元的数目则显著减少到未损毁侧的(34±2)%;在旷场实验中大鼠的自发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能力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并且在旷场实验中央区停留时间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的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明显缩短,即诱发大鼠的焦虑样行为.背侧海马DG内注射5 HT1A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对大鼠的自发运动均无影响.假手术组大鼠背侧海马DG内微量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或拮抗剂WAY-100635,均对其焦虑样行为没有影响;而MFB毁损大鼠的背侧海马DG内微量注射8-OH-DPAT,其在旷场试验中央区停留时间显著延长,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放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增加,即改善焦虑样行为;MFB毁损大鼠的背侧海马DG内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WAY-100635,对其焦虑样行为无影响;6-OHDA单侧完全损毁MFB组损伤侧的纹状体、mPFC、杏仁核和腹侧海马内DA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而5-HT和NA含量没有变化.结论 6-OHDA单侧完全损毁MFB导致SNc的DA能神经元完全损毁,VTA DA能神经元部分损毁;损伤侧的纹状体、mPFC、杏仁核和腹侧海马内DA神经递质含量明显降低,且出现焦虑样行为;背侧海马DG内注射5-HT1A受体激动剂8-OH-DPAT可改善MFB毁损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但对假手术组无影响.

  • DNMT3B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

    作者:李雅睿;王梦瑶;卢桂芳;任牡丹;卢新兰;张丹;赵艳;和水祥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3b(DNMT3B)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收集46例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qRT-PCR法检测DNMT3B在肝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合成针对DNMT3B的siRNA并转染MHCC97-H细胞,qRT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 46例肝癌患者中,DNMT3B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应癌旁组织升高者占73.91%,其高表达与肝癌的病理分化类型和肿瘤大小有关(P均<0.05):在细胞水平,抑制DNMT3B基因表达使MHCC97 H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干扰DNMT3B基因可以增加抑癌相关基因RASSFA1、APC、MTSS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DNMT3B与肝癌的进展密切相关,它可能通过调控下游抑癌基因甲基化水平影响其表达,从而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

  • 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与顺铂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A549生长抑制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李刚;任宏;王健生;张云锋;张靖;杜宁;孙欣;秦思达

    目的 探讨重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rhTIMP-3)和顺铂(cis-platinum,DDP)联合应用对肺癌细胞株A549生长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或联合应用不同浓度的rhTIMP-3、DDP作用于A549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结果 rhTIMP-3与DDP均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rhTIMP-3作用结果呈时间、浓度依赖性,DDP的作用结果呈浓度依赖性,二者都可以诱导A549细胞凋亡.rhTIMP-3使细胞阻滞在S和G2/M期,DDP可造成细胞S期的阻滞,当两者联合应用时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对诱导凋亡有明显协同作用.结论 rhTIMP-3、DDP均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并可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应用不仅能增加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而且有协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 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张炜;杨岚

    目的 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我院RICU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的COPD患者204例,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住院24~48 h内行床旁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DVT组及非DVT组,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评价实验指标的疾病识别能力.结果 204例患者中有39例发生DVT,总体发病率为19.1%.DVT组患者的D二聚体较非DVT组明显升高(P<0.001),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基础疾病、其他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7,具有统计学差异,其cut off值为1.985 mg/L,灵敏度为0.641,特异度为0.81 7.结论 RICU中COPD患者D二聚体升高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

  • 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FGF-2和EGF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宁;李应福;谢兴文;赵永利;宋敏

    目的 探讨麝香对颅骨骨缺损模型大鼠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 2)和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达的影响.方珐 300只SD大鼠(雌、雄各150只)通过牙科钻建立颅骨骨缺损模型,模型动物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50只),两组再按照给药时间各分为7、14、28d3个小组,每组50只.给药组每天灌服天然麝香(4.2 mg/100 g),模型组每天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颅骨骨缺损处FGF-2 mRNA和EGF mRNA的表达.结果 给药组在第7天和第14天EGF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第28天EGF mRNA表达水平降到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在第7天FGF-2 mRNA表达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和第28天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麝香在不同时间段对大鼠颅骨骨缺损区的愈合有不同的影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FGF-2 mRNA表达和下调EGF mRNA表达水平有关.

  • 龙葵素通过ROS/p38信号通路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钟伟枫;陈南辉;黄裕清;万沛;林毅锋;江惠明;钟凯华;潘斌;刘思平

    目的 探讨龙葵素对前列腺癌细胞Du145和LNCaP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龙葵素对Du145和LNCaP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龙葵素对Du145和LNCaP细胞中活性氧的生成及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龙葵素对细胞内p38和p-p38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龙葵素能显著抑制Du145和LNCaP细胞的细胞活力,且呈现剂量依赖性(P<0.01),ROS清除剂NAC能显著抑制龙葵素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40 μmol/L龙葵素作用细胞24 h能诱导细胞ROS生成和细胞凋亡,并促进p38磷酸化,NAC能显著抑制龙葵素诱导的细胞凋亡和p38的磷酸化,p38磷酸化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龙葵素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龙葵素诱导ROS的产生,通过激活p38通路诱导人前列腺癌细胞凋亡.

  • 藏红花素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作者:吕伯昌;党晓洁;许治国;霍福权;张婷;杨新光

    目的 研究藏红花素通过影响Ca2+内流对谷氨酸盐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RGCs,以0.1、1 mmol/L的谷氨酸盐刺激RGCs 24、48 h,建立RGCs凋亡模型,并用0.1、1.0、3.0 μmol/L浓度梯度藏红花素分别处理.Annexin V-FITC/PI双标检测细胞凋亡率,Fluo-3/AM荧光标记Ca2+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Western blot检测藏红花素对胞内钙离子介导的凋亡信号分子calpain和CaMKⅡ表达的影响.JC-1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藏红花素对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凋亡相关信号分子Caspase-3、Caspase-9、Bcl-2/Bax表达的影响.结果 0.1 mmol/L谷氨酸盐刺激24 h,RGCs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当刺激48 h时,RGCs的凋亡率达到(43.050±2.6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谷氨酸盐(1 mmol/L)刺激24、48 h的RGCs凋亡率为(46.450±1.061)%和(45.500±3.253)%,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1 mmol/L谷氨酸盐刺激RGCs 12 h后加入0.1、1.0、3.0μmol/L藏红花素再处理12h,不同浓度藏红花素均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1),且抑制效率具有剂量依赖性.另外,1.0μmol/L藏红花素组的谷氨酸盐诱导的胞外Ca2+内流减少及钙依赖蛋白Calpain1和CaMKⅡ的表达减弱,线粒体膜电位增高,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减少,Bcl-2/Bax表达上调.结论 藏红花素抑制谷氨酸盐诱导的RGCs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阻止胞外Ca2+内流,抑制钙依赖的凋亡信号通路和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 西安市2010-2015年空气污染对出生缺陷影响的时间序列分析

    作者:王玲玲;相晓妹;宋辉;董敏;张水平;米自冰;章琦;张丽;颜虹;党少农

    目的 研究西安市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和PM10对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 从西安市妇幼保健院获得西安市2010-2015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从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获得同期空气污染资料,从西安市气象站获得同期气象监测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控制长期趋势、季节、气温和相对湿度影响,探讨空气污染物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期间西安市月平均出生缺陷达89例;SO2、NO2、PM10月平均密度分别是34.05、45.13、96.77 μg/m3;月平均温度为13.57℃;相对湿度为63.20%.在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GAM)中,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出生缺陷有关且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均在临产前10月的效应达到大值,各污染物密度每增加10 μg/m3,RR(95%CI)分别为:1.060(1.023~1.097)、1.033(1.014~1.052)和1.018(1.007~~1.029),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安市空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出生缺陷的发生相关.

  • 基于倾向值匹配的孕早期感染与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关系

    作者:屈鹏飞;米阳;王亚琴;闫慧;马慧;李佳媚;张若;党少农;颜虹

    目的 探讨孕早期感染与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关系.方法 在西安市6家三甲医院收集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胎儿/新生儿和正常新生儿共计1 618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母亲孕期相关信息;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对孕早期未感染组和孕早期感染组进行1∶1匹配后分析.结果 对两组间进行倾向值匹配后,所有混杂因素均在两组间达到平衡.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65倍(95% CI:1.21~2.24;P=0.001);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单一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50倍(95% CI:1.02~2.20;P-0.037);匹配后孕早期感染母亲子代发生复杂循环系统先天畸性是孕早期未感染母亲子代的1.90倍(95% CI:1.18~3.06;P=0.008).结论 母亲孕早期感染增加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畸形的发生,在孕早期应尽量避免发生感染性疾病,减少子代循环系统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妇女围孕期特殊危险因素暴露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

    作者:王红丽;党少农;曾令霞;李强;王全丽;赵亚玲;颜虹

    目的 探讨妇女围孕期特殊危险因素暴露对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方法 于2013年7-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以陕西省抽取2010-2013年期间曾经妊娠的15~49岁育龄妇女及其子女为调查对象,调查围孕期特殊危险因素暴露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危险因素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调查育龄妇女30 010名,新生儿29 550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93.57/万.对妇女围孕期特殊危险因素分析发现,校正社会人口学等因素后,围孕期饮酒[OR=2.29,95% CI(1.22,4.29)]和被动吸烟[OR=1.25,95% CI (1.02,1.53)]是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在孕前3个月和孕后3个月服用药物[OR=1.64,95% CI(1.04,2.61)],接触农药[OR=2.41,95% CI(1.09,5.35)]、生物危险因素[OR=1.64,95% CI(1.05,2.56)]、物理危险因素[OR=1.15,95% CI(1.13,2.34)]和化学危险因素[OR=2.36,95% CI(1.36,4.11)]显著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进一步就不同类型药物对出生缺陷的影响分析发现,校正社会人口学因素及生活行为因素后,水杨酸类药物和镇咳药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妇女围孕期有被动吸烟和饮酒、孕前3个月至孕3个月暴露药物、生物和理化危险因素可增加其分娩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

  • 2010-2015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和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相晓妹;张丽;宋辉;董敏;张水平;米白冰;章琦;王玲玲;颜虹;党少农

    目的 分析西安市出生缺陷、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空气污染暴露与出生缺陷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2010-2015年西安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均值、中位数,描述其集中趋势;统计四分位间距描述其离散趋势;反距离权重空间插值法描述空气污染物在整个研究区域的分布情况.统计2010-2015年西安市各区县出生缺陷总的发生数,并结合活产儿监测数据计算出生缺陷发生率,描述其总体发生水平;利用全局趋势分析描述出生缺陷空间上的主体变化规律;采用秩相关分析出生缺陷和空气污染的相关性.结果 2010-2015年西安市空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结果显示:SO2在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碑林区、新城区等区县浓度较高;NO2在雁塔区、灞桥区、莲湖区、碑林区、新城区等区县浓度较高;PM10在灞桥区、雁塔区、新城区、未央区、阎良区等区县浓度较高;PM2.s在灞桥区、新城区、莲湖区、未央区、高陵区等区县浓度较高.2010-2015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发生总数为6 858例,围产儿总数为752 142例,发生率为91.18/万.出生缺陷的空间分布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方向总体均呈倒“U”型特点,出生缺陷与NO2浓度正相关.结论 西安市空气污染和出生缺陷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别,出生缺陷可能与NO2有一定的相关性.

  • 2010-2015年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特征

    作者:章琦;相晓妹;宋辉;董敏;张水平;米白冰;王玲玲;张丽;颜虹;党少农

    目的 了解西安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流行特征,为今后出生缺陷预防工作的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0-2015年西安市所有产科医院上报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89.62/104(87.50/104,91.74/104),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x2=157.13,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位于前5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6.53/101)、多指(趾)(13.10/104)、总唇腭裂(11.42/104)、神经管缺陷(6.06/104)、先天性脑积水(5.08/104),共占出生缺陷总数的69.39%.其中,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 =837.65,P<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城市高于农村(OR=1.108,95%CI:1.056~1.162),男婴高于女婴(OR=1.151,95% CI:1.097~1.208),母亲年龄<20岁(OR=1.764,95% CI:1.532~2.032)和母亲年龄≥35岁(OR=1.283,95% CI:1.179~1.395)也是缺陷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缺陷儿以活产居多(72.54%),通过超声和临床诊断的病例各占52.83%和46.24%,产前诊断率为33.20%.结论 西安市2010-201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有增加的趋势,应不断提高各监测点的产前诊断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区的缺陷发生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 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吴天晨;党少农

    目的 了解陕西省育龄妇女围产期叶酸服用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相关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和杨凌示范区进行随机抽样,选取近3年怀孕或正在怀孕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叶酸服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全省域层面上叶酸服用率为84.1%,叶酸服用率在地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陕南为88.9%,关中为85.7%,陕北为75.5%(x2 =24.011,P<0.001),城乡之间也有统计学差异(89.5% vs.80.6%,x2=19.974,P<0.001),叶酸服用率还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高年龄组妇女服用率低于低年龄组(x2 =13.637,P=0.003).免费领取叶酸率和叶酸服用时间在地域、城乡和各年龄组之间同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除地区、城乡、年龄和教育程度等因素外,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知是影响围孕期叶酸服用情况的主要因素,其中不知道围孕期需要服用叶酸的育龄妇女不服用叶酸的风险是知道者的14.13倍(95%CI:6.16~32.44),不知道叶酸可以预防神经管畸形的育龄妇女不服用叶酸的风险是知道者的2.71倍(95% CI:1.43~5.14);不知道叶酸免费领取政策的育龄妇女围孕期不服用叶酸的风险是知道者的2.88倍(95% CI:1.52~5.47).结论 陕西省育龄妇女叶酸服用率较高,但服用时间较短.认知是影响叶酸服用及规范服用的重要因素,强化和提升育龄妇女对叶酸的认知水平是提升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的重要方法.

  • 西安市空气污染物与出生缺陷的时序变化及相关性的生态学研究

    作者:张丽;相晓妹;宋辉;董敏;张水平;柳明;米白冰;王玲玲;章琦;颜虹;党少农

    目的 分析西安市出生缺陷、空气污染的趋势变化和季节规律,探讨空气污染暴露与出生缺陷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时间序列乘法模型,分解出生缺陷发病人数和空气污染物浓度的时间序列,描述二者的长期趋势及季节变动;采用生态学研究思路,分析出生缺陷与空气污染物的秩相关和交叉相关关系.结果 2010-2015年西安市空气污染分析结果显示,NO2总体趋势在2013年出现上升,随后在高水平波动;SO2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但在2012和2013年出现2次高峰;PM10总体趋势在2013和2014年出现2个小高峰,其余时间变化较为平稳;PM2.5总体趋势呈现缓慢下降,但在2015年后出现小幅上升.2010-2015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分析结果显示,总出生缺陷和先天性心脏病的长期趋势在2010~2014年呈上升态势,之后迅速下降;唇腭裂和神经管畸形的长期趋势在低水平小范围波动.空气污染物与出生缺陷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与NO2正相关;先天性心脏病在孕前3个月与PM10正相关.结论 西安市出生缺陷、空气污染存在趋势变化及季节规律,妊娠妇女在孕前3个月和孕早期3个月暴露于NO2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正相关.

  • 围孕期妇女4种生活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广义线性模型分析

    作者:张若;马慧;闫慧;王亚琴;米阳;陈方尧;屈鹏飞;李姗姗;党少农;颜虹

    目的 探讨围孕期被动吸烟、染烫发、噪音污染、装修污染4种生活因素与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70名病例及1 633名对照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围孕期生活因素对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响.结果 在建立的2个模型中均未发现妇女围孕期染烫发与先天性心脏病的关联,而围孕期妇女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均能增加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风险.校正完所有的混杂因素后发现,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的OR值分别为1.771(95% CI:1.079~2.909)、2.079(95% CI:1.310~3.298)、2.494(95% CI:1.511~4.116).结论 妇女围孕期被动吸烟、噪音污染、装修污染是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应注意避免围孕期被动吸烟、噪音污染及装修污染.

  • 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乘积季节模型在西安地区出生缺陷预测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米白冰;相晓妹;宋辉;董敏;张水平;章琦;王玲玲;屈鹏飞;党少农

    目的 应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RIMA)乘积季节模型预测西安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利用2009年10月至2015年8月出生缺陷监测数据对西安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数据构建ARIMA乘积季节模型,同时利用2015年9月至12月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与模型拟合数据进行比较,评价模型的预测性能,并预测西安市2016年的出生缺陷发生率.结果 西安市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趋势及季节性,建立了ARIMA(0,0,1)(0,1,1)12乘积季节模型,利用201 5年9月至12月拟合值与实际出生缺陷发生率比较,绝对误差的平均9.5,相对误差的平均0.084,提示ARIMA(0,0,1)(0,1,1)12乘积季节模型具有较佳的预测能力.预测2016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与2015年接近,总体略有抬升,但峰值下降.结论 ARIMA(0,0,1)(0,1,1)12乘积季节模型可用于西安市出生缺陷发生率的预测.

  • 陕西省育龄妇女围孕期服用叶酸与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

    作者:袁淑怡;颜虹;曾令霞;李强;王全丽;赵亚玲;党少农

    目的 探讨围孕期妇女服用叶酸与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关系,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陕西省30个区县.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曾经怀孕、符合纳入标准、已知生育结局并知情同意的育龄妇女及其生育子女进行入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妇女叶酸服用与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风险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8 354名育龄妇女,其活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为7.3‰,育龄妇女围孕期叶酸服用率为64.4%,但其中按照规范服用叶酸的妇女仅占17.2%.围孕期妇女规范服用叶酸可能是产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R为0.502(95% CI:0.279~0.902);在控制了家庭背景因素,母亲因素以及孕期接触危险因素后多因素分析发现,叶酸规范服用仍然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保护性因素(调整OR=0.512,P=0.046).然而,尚未发现不规范服用叶酸对产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的保护作用.结论 按照规范时间和剂量服用叶酸(孕前3个月至孕早期3个月,每天服用0.4mg,且累计服用时间超过90 d),可能预防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

  • 出生缺陷的流行态势和影响因素及人群研究的若干问题

    作者:党少农;颜虹;王红丽

    出生缺陷是指胚胎或胎儿发育过程中结构、功能或代谢发生异常,是早期流产、死胎、围产儿死亡、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本文回顾分析了当前出生缺陷的流行态势、可能病因及危险因素,同时阐述了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可能性以及多学科交叉与协作研究在出生缺陷研究中的必要性,为出生缺陷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

  • 两种麻醉方法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

    作者:汪芳俊;胡建华;杨宇焦;万勇

    目的 比较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与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对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的影响.方法 将4月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A组大鼠腹腔注射10 g/L戊巴比妥钠溶液30 mg/kg,术中根据需要追加首次剂量的1/4;B组采用吸入麻醉箱对大鼠进行麻醉诱导,并采用大鼠面罩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度调节吸人麻醉药的浓度.记录两组大鼠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麻醉效果,观察两组大鼠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大鼠麻醉死亡和建模成功情况.结果 两组大鼠月龄、体质量、术中血氧饱和度和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60 min,A组大鼠心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麻醉后5 min,A组大鼠呼吸频率较B组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维持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苏醒时问均显著缩短(P<0.05);术中B组麻醉效果明显较A组好(P<0.05);B组大鼠建模成功率明显较A组高,而麻醉死亡率较A组低(P<0.05).结论 大鼠异氟烷吸入麻醉具有操作简单、麻醉起效快、术中麻醉维持平稳、术后麻醉苏醒迅速等特点,能为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建立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3 04 05 06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