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서안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8259
  • 国内刊号: 61-139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39
  • 曾用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3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闫剑群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

    作者:孔武明;龚均;陈明霞;董蕾;秦斌

    目的 观察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小肠和结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它们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活检钳分别钳取IBS患者腹泻型、便秘型和对照组各10例回肠末端及升结肠黏膜,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肠黏膜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两型IBS患者结肠和小肠黏膜上皮均可见到杯状细胞内黏液泡和融合的黏液分泌泡明显增多;神经内分泌细胞和肥大细胞超微结构有改变,呈现功能活跃状态.4例发病前有急性感染性腹泻病史的腹泻型IBS,肠黏膜中浆细胞多见,并有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 小肠和结肠黏膜内杯状细胞、浆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肥大细胞等超微结构的改变,可能在IBS症状发生的神经免疫、内脏感觉过敏等机制中有一定的作用.

  • 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PS2、COX-2的影响

    作者:黄国栋;黄媛华;黄道富;肖美珍;唐丽君

    目的 探讨羟基喜树碱对人胆管癌QBC939裸鼠移植瘤的乳癌相关肽(PS2)、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分析PS2、COX-2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建立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30只裸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羟基喜树碱低剂量组和羟基喜树碱高剂量组,观察移植瘤体生长情况,RT-PCR法检测瘤体内PS2、COX-2mRNA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羟基喜树碱低、高剂量组都可使移植瘤体的PS2 mRNA表达增高;COX-2 mRNA表达降低,且瘤体生长减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羟基喜树碱可降低移植瘤COX-2mRNA表达,增高移植瘤体的PS2 mRNA表达,并使人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生长减慢.

  • 银屑病皮损中TIG1 mRNA表达及其与异常分化的关系

    作者:郑焱;王秀莹;张磐谏;罗素菊;彭振辉;谭升顺;郗彦萍

    目的 检测银屑病中抑癌基因TIG1的表达变化以揭示其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组皮肤组织、银屑病组未受累皮肤组织和皮损中TIG1m RNA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组皮肤组织中,TIG1表达于表皮全层;在银屑病组未受累皮肤组织和银屑病边缘皮损中,可见TIG1表达于基底上层,在银屑病中间皮损中无表达.TIG1在银屑病边缘皮损和未受累组织基底层中的表达低于其在正常组皮肤基底层中的表达(P<0.01);TIG1在银屑病中间皮损基底上层中的表达低于其在未受累皮肤和正常组皮肤的表达(P<0.01).结论 TIG1可保持表皮正常分化功能,TIG1的降低可能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异常分化相关.

  • 粪便钙卫蛋白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列婷;王亚文;乔文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作为炎症性肠病诊断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30例和正常对照2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粪便中钙卫蛋白含量,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严重程度根据Truelove Witts标准判断,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评价粪便钙卫蛋白测定作为判断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性的价值.结果 活动期UC组粪便钙卫蛋白水平(578 μg/g)显著高于缓解期组(8.4 μg/g,P<0.01)和正常对照组(4.9 μg/g,P<0.01),后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各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粪便钙卫蛋白水平与活动期UC内镜分级显著相关(r=0.85,P<0.01),CRP和ESR与内镜分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67(P<0.01)和r=0.29(P<0.01),显著低于粪便钙卫蛋白.结论 粪便中的钙卫蛋白含量可作为UC活动性的判断指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比血清学指标ESR和CRP高.

  • CD40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作者:张怡;朱本章;孙燕

    目的 了解CD40基因多态性在西北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内分泌科门诊的165例Graves病(GD)患者、113例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为研究对象,以94例健康体查者为对照.①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CD40基因5′非翻译区-1位点C/T多态性(5′UTR C(-1)T)、第三外显子58038位点-/T多态性;②应用扩增受阻突变系统-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第九外显子64610位点C/G多态性.结果 ①5′UTR C(-1)T位点中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在GD组和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②58038位点在372例样本中均为TT型;③64610位点未发现GG基因型.结论 ①西北地区汉族人CD40基因5′UTR C(-1)T位点上C等位基因型与GD发病有相关性,CC基因型者患GD的危险性较TT高;②58038位点-/T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无多态性;③64610位点C/G在西北地区汉族人中未发现GG基因型.

  • 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王茜;刘启发;彭学标;徐丹;黄良;赵洁;周再高

    目的 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15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列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24个月的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SLE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细胞表达明显低下,移植后3个月出现增高,移植6、12、24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复发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细胞移植可通过促进CD4+CD25+T细胞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 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和肾功的影响

    作者:邱春娟;王惠芳;魏动

    目的 观察维生素E对糖尿病大鼠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其受体(RAGE)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诱导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实验用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和维生素E治疗组(VE组),治疗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监测血糖(BG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重/体重比值;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AGEs,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GE含量.结果 ①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体重、血糖、HbA1C、BUN、UAER、肾重/体重比值均明显增高(P<0.01),Ccr明显下降(P<0.01),肾脏AGEs及RAGE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②与DM组相比,VE组UAER、肾重/体重比值明显降低(P<0.05),Ccr明显升高(P<0.01),肾脏AGEs及RAGE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维生素E无降糖作用,但可能通过减轻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的非酶糖基化过程,从而减轻AGEs与受体结合后导致的对肾脏组织的损伤,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

  • 两种方法冻存胎儿卵巢组织后的活力判断

    作者:李跃萍;邱曙东;王燕蓉;蔡玉芳;沈新生;崔岫;黄元华

    目的 比较常规慢速冻存法与快速冻存法保存胎儿卵巢组织的效果,为快速冻存法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1.5 mol/L乙二醇与0.1 mol/L蔗糖作冷冻保护剂,分别采用常规慢速冻存法和三步快速冻存法保存1 mm3大小的胎儿卵巢组织,解冻后观察两组卵巢组织内的超微结构;以去势裸鼠为受体,将解冻后的胎儿卵巢皮质片移植于裸鼠的双肾被膜下,观察移植2周和8周后移植物的组织学结构、移植物存活率、卵泡密度及受体鼠血清E2水平.结果 与新鲜胎儿卵巢组织相比,慢速和快速冷冻后卵巢组织中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的比例都明显减少(P<0.05).移植后2周的两移植组均有卵泡存活,原始卵泡广泛分布于基质中;移植后8周的两移植组的卵泡数量都明显减少,但初级卵泡的数量相对增加.比较移植2周和8周后移植物的存活率、单位面积移植物内的原始卵泡或初级卵泡数及受体鼠血清雌激素水平,两移植组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步快速冻存法可有效保存胎儿卵巢组织的生物活性,解冻后卵巢组织的形态学结构、雌激素分泌与常规慢速冻存组并无显著性差异.

  •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appa B的表达

    作者:王立芹;于学文;赵小鸽;赵悦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绒毛组织中的表达及活化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和同期妊娠的健康妇女绒毛组织中NF-κB p65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检测NF-κB p65的核区与胞浆区比值(FN/FC)以观察其活化情况.结果 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NF-κB表达强度低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间质细胞NF-κB表达的FN/FC(0.7602)明显高于正常早期妊娠妇女(0.6977)(t=3.511,P<0.001).结论 NF-κB在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合体滋养细胞中的低表达以及其在间质细胞中的过度活化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有关.

  • 生存素在5-氟尿嘧啶诱导人绒癌细胞株JAR凋亡中的作用

    作者:王涛;安瑞芳;王姝;薛艳

    目的 探讨生存素(survivin)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人绒癌细胞株(JAR)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用JAR细胞株进行培养传代,以不同浓度5-Fu作用于JAR细胞,MTT方法观察5-Fu对JAR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blot)方法检测survivin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5-Fu对JAR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并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②5-Fu诱导JAR细胞凋亡,凋亡率随浓度而增加;③5-Fu作用后survivin基因和蛋白表达减少,随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5-Fu可能是通过降低survivin表达水平,诱导JAR细胞凋亡.

  • PtenL/LMEFs与Pten△/△MEFs细胞系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组分析

    作者:段瑞峰;李刚;胡迎春;吴德昌;霍艳英

    目的 研究PtenL/LMEFs与Pten△/△MEFs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方法 运用双向电泳技术比较PtenL/LMEFs与Pten△/△MEFs细胞的蛋白表达差异,6个差异蛋白进行胶内酶切后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质谱分析,肽质量指纹图谱检索数据库后5个蛋白得到鉴定.结果 同对照PTEN野生型细胞PtenL/LMEFs相比,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 1, PGAM1)和肽脯氨酰顺反异构酶C(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 C, cyclophilin C)在Pten△/△MEFs细胞中表达上调而Transgelin 2蛋白在Pten△/△MEFs细胞中表达下调.经鉴定已知蛋白点B和F都是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6(Peroxiredoxin-6),蛋白点B在Pten△/△MEFs细胞中表达而在Pten△/△MEFs细胞中检测不到,蛋白点B和F的分子质量相似而等电点不同,可能是由于翻译后修饰.结论 同对照PTEN野生型细胞PtenL/LMEFs相比,PTEN缺失的Pten△/△MEFs细胞有明显的差异性蛋白表达谱.PTEN的缺失引起细胞内多种蛋白表达改变,这些表达改变的蛋白可能与PTEN缺失后细胞癌变相关.

  • 小鼠肌肉组织特异性微小RNA miR-133a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作者:王涛;艾国平;粟永萍

    目的 制备小鼠肌肉组织特异性微小RNA miR-133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HeLa细胞的表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小鼠基因组DNA扩增miR-133a前体对应的基因组片段,克隆到质粒pAdTrack-CMV,而后以同源重组的形式插入到腺病毒表达载体,由人胚肾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颗粒.重组腺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利用Northern blot检测miR-133a成熟分子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构建穿梭质粒pAdTrack-miR-133a;②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miR-133a;③293细胞包装获得有感染能力的重组腺病毒;④转染的HeLa细胞能够高效表达成熟miR-133a.结论 构建了小鼠miR-133a的腺病毒表达载体,证实其转染HeLa后的表达,为后续研究miR-133a的功能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腺病毒 miR-133a Hela
  • 药物在大鼠主动脉组织及其培养细胞的细胞膜色谱研究

    作者:张典;袁秉祥;邓秀玲;杨广德;贺浪冲

    目的 比较细胞膜色谱法中细胞膜固定相的特异性.方法 分别构建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细胞膜固定相和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固定相.用细胞膜色谱法研究10种α-AR激动剂和拮抗剂的生物亲和作用,测定其容量因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种药物在大鼠主动脉组织和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膜固定相上容量因子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23,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用培养的细胞制备细胞膜固定相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提高药物的保留时间,也可用于药物的高效初筛.

  • 皮肤组织的热力学行为表征:Ⅰ. 拉压行为

    作者:卢天健;徐峰;Seffen KA

    目的 重点研究在不同温度下猪皮肤组织的拉压行为,探讨温度和真皮层胶原质热变性对皮肤组织力学性质的影响.方法 实验采用新鲜猪皮,在特殊设计的温控制拉伸系统和压缩系统条件下观察猪皮肤在不同温度下的拉压行为.结果 在拉伸实验中,皮肤的刚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在压缩实验中则相反.结论 温度对皮肤组织的拉伸和压缩行为都有影响:拉伸性质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随着温度的升高皮肤胶原蛋白的热变性所引起,而压缩性质的变化则有可能是由于在热变性的影响下水合的变化所引起.

  • 氨基胍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杨益民;王民;李萌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兔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32只兔子随机分组,正常组未采取任何处理,氨基胍组及模型组行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造模, 氨基胍组腹腔内注射100 mg/(kg·d)氨基胍硫酸盐溶液,模型组每天腹腔内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4周和8周处死动物,留取标本观察软骨大体形态,切片HE染色观察镜下形态,免疫组化检测iNOS表达,TUNEL法原位检测凋亡.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氨基胍组在大体形态、HE切片镜下形态接近于正常组,组化染色显示iNOS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TUNEL法原位检测显示凋亡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 氨基胍能有效减少iNOS表达和软骨细胞的凋亡,延缓OA的病情发展.

  • 内蒙古达斡尔族群体9个X-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及法医学应用价值评估

    作者:通木尔;杨丽;李晓钟;欧拉;桂宏胜;李生斌

    目的 研究内蒙古达斡尔族群体9个X-STR位点(DXS6789、DXS101、DXS8378、DXS7132、DXS7133、DXS7423、DXS6804、DXS6799、HPRTB)的多态性分布及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内蒙古达斡尔族87名健康无关个体静脉血,提取DNA,经PCR扩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显色技术进行等位基因分型;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各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检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Genepop软件进行Hardy-Weinberg 平衡检验;Fstat软件计算基因多态性、固定指数并检验固定指数偏离平衡的程度;Powerstats软件计算各种法医学应用指标.结果 获得内蒙古达斡尔族群体9个X-STR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数据;进一步检验获得9个X-STR位点中DXS7133位点的多态性和分化程度较低;DXS7423和DXS7132位点在不同民族中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9个X-STR位点中,DXS6789、DXS101、DXS8378、DXS7132、DXS7423、DXS6804、DXS6799、HPRTB 8个位点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和个体识别率,在个体识别和女孩的亲权鉴定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对疾病相关研究有实际意义.

  • 木黄酮对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云;许君望;付磊

    目的 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观察植物雌激素木黄酮(GST)对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E2 0.1 μmol/L浓度作为阳性对照,GST 0.5、5、50 μmol/L浓度分别作用于HSC-T6细胞36 h,以RT-PCR方法测定其对HSC-T6细胞TIMP-1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E2浓度组和GST各浓度组均对HSC-T6细胞TIMP-1基因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GST各浓度组作用呈一定剂量相关性.结论 GST各浓度组均可抑制HSC-T6细胞TIMP-1基因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胶原降解,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 DXS8378基因座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的制备及其遗传多态性

    作者:沈靓;魏曙光;王科;李正堃;赖江华

    目的 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制备X染色体DXS8378位点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了解该STR位点在中国云南傈僳、普米、德昂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 用PCR扩增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各等位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进行二次扩增,分别插入到pGEM(R)-T Easy质粒载体中,DNA测序证实插入片段的大小和结构,等位基因片段按国际标准进行命名后,经转化、扩大培养、扩增及再鉴定后制备出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进行群体遗传学研究.结果 得到DXS8378位点分型标准物,应用此分型标准物研究中国云南傈僳、普米、德昂族人群中基因型分布频率.结论 该法制备的STR位点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适用于法医学鉴定实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适合于群体遗传学的分析.

  • 快速老化小鼠的学习记忆缺陷及其生化机制

    作者:赵万红;于建春;吉新彩;冯楠;曹东旭;徐少锋;王玲;韩景献;王晓良

    目的 用快速老化小鼠(SAMP8)模拟老年痴呆,观察其学习记忆能力,并探讨其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10月龄SAMP8,并用同龄抗快速老化小鼠(SAMR1)作为正常对照.用水迷路检测近记忆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线粒体膜电位和ATP酶活力,观察线粒体功能;检测皮层和海马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观察中枢胆碱能神经功能;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 (MDA)含量,观察其全身性氧化应激状况.结果 与SAMR1相比,SAMP8出现明显的衰老体征,其近记忆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减弱,具有衰老和痴呆特征;皮层线粒体膜电位和ATP酶活力显著降低,海马ChAT活力显著下降,AChE活力显著升高,血清SOD活力稍有增高.结论 SAMP8可以很好地模拟老年痴呆,其机制包括大脑皮层线粒体功能降低、海马胆碱能神经功能下降以及氧化应激等.

  • 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变化

    作者:胡明;刘勇;肖新莉;祁存芳;田玉梅

    目的 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脑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分别随机选取E12、E15、E18、P0、P5及P10期的SD大鼠,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脑皮层、纹状体及海马nNOS阳性细胞的密度.结果 E12、E15及E18期大鼠脑组织未见nNOS阳性细胞;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区P0、P5及P10期均可见nNOS阳性细胞.nNOS阳性细胞密度,在P0、P5及P10期逐渐降低,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期海马偶见nNOS阳性细胞,P5期和P10期均可见较多nNOS阳性细胞,但nNOS阳性细胞密度P5和P10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胚胎期大鼠脑内nNOS染色呈阴性反应;生后大脑皮层及纹状体nNOS阳性细胞密度逐渐减小,海马nNOS阳性细胞密度则有所增加.

  • 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

    作者:刘文佳;王晓庚;周洪;李昂

    目的 通过将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直接共培养的实验方法,研究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成熟的影响.方法 按照M-CSF 30 μg/L、RANKL 50 μg/L的浓度对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培养6 d,与原代培养3 d的鼠成骨细胞按细胞数量1∶1直接共培养,加入1,25-(OH)2D3 1×10-8mol/L和PGE2 1×10-6mol/L,利用形态学观察、TRAP染色、骨吸收陷窝检测等方法对共培养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共培养时,成骨细胞有明显的生长优势;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大量呈单层排列的成骨细胞,偶见TRAP(+)的破骨细胞.结论 成骨细胞对破骨细胞分化及功能成熟的影响与两者的相对数量有关.本实验中,由于成骨细胞快速生长,当其数量多于破骨细胞时,可能使1,25-(OH)2D3对成骨细胞RANKL表达的上调作用不足,且PGE2对成骨细胞OPG表达的下调作用不足,从而主要表现为对破骨细胞形成及分化的抑制作用.

  • 太极扣附着体在游离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文慧;梁锐英;张彬;白宇宏;彭伟;李炎;徐艳丽

    目的 探索太极扣附着体修复游离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太极扣附着体作为固位体,为 30例单侧或双侧牙列末端游离缺失伴缺牙区间隙不足的患者制作太极扣附着体义齿.随访12-24个月,对义齿使用效果和基牙、牙槽嵴情况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所有患者对义齿固位力、咀嚼功能、美观、舒适性均感到满意,1例患者有末端基牙牙槽骨少量吸收.结论 太极扣附着体适用于基牙稳固、缺牙区间隙≥3 mm的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并能获得较理想的修复效果.

  • 常用静脉麻醉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

    作者:张玉良;黄涛;张波;乔少谊

    目的 观察异丙酚、依托咪酯、硫喷妥钠诱导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 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25例,随机分为3组:A组114例,诱导麻醉用异丙酚2 mg/kg;B组107例,依托咪酯0.4 mg/kg诱导;C组104例,25 g/L硫喷妥钠5 mg/kg诱导.其他诱导药物相同.维持麻醉用10 g/L普鲁卡因,0.8 g/L琥珀胆碱复合液.术后48 h内双盲法观察呕吐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呕吐总发生率分别为47.4%、56.1%、45.2%(P>0.05).不同时间段呕吐发生情况,异丙酚组和硫喷妥钠组以术后6 h以内发生低(P<0.01),且显著少于依托咪酯组(P<0.01);6-12 h异丙酚组高,硫喷妥钠组次之(组内不同时间段均为P<0.01),但该时间段三组间无差异.依托咪酯组术后24 h内相对均衡.结论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抗呕吐作用明显.

  • 关节腔扩张冲洗治疗关节源性颞下颌关节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东;王春燕;常晓峰;赵文清;张引成

    目的 评价穿刺颞下颌关节上腔或下腔,扩张、冲洗治疗关节源性颞下颌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40侧)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关节源性疼痛的患者(按Truelove等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分类标准确定),行关节腔扩张、冲洗,之后,加入一定剂量醋酸强地松龙混悬液,配合下颌骨推拿治疗,3-7次不等.统计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张口度和疼痛数据化测定值(VAS)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关节疼痛有显著缓解(P<0.001),大张口度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01).张口度≥35 mm者32/38例(84.2%),VAS≤2者,33/38例(86.8%).4例终行关节开放性手术.结论 关节腔内扩张冲洗、放药,配合推拿下颌骨能有效缓解关节源性疼痛,改善张口度,病程短者显效更快.该综合治疗法,无创伤、见效快、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长春瑞滨治疗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报道

    作者:魏永长;南克俊;周小娟;杨谨

    目的 观察盐酸吉西他滨(GEM)联合顺铂(DDP)和长春瑞滨(VNR)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2004年10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3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联合化疗:GEM 1 000 mg/m2,d1,d8,静脉滴注;DDP 80 mg/m2,静脉滴注,2 h,d1;VNR 25 mg/m2,静脉滴注,d1,d8.每21 d为1个周期.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41.3%,中位生存时间为10.48个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2例.主要化疗毒副作用为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恶心和呕吐,机体可以耐受.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长春瑞滨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 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的抗白血病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作者:李覃;范桂香;王伟;李彤;袁育康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HE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观察各组白血病细胞的细胞周期与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白血病细胞信号转导分子p-STAT3的活性表达.结果 白藜芦醇可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3种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影响细胞周期分布、减弱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活性.结论 白藜芦醇对不同来源的白血病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显著减少STAT3的酪氨酸磷酸化活性,为其进一步应用于白血病的临床治疗积累了实验依据.

  • 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作者:禄保平;胡丹华;杨晓慧

    目的 探讨保肝解毒颗粒对雷公藤多苷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保肝解毒颗粒大、中、小剂量组、甘利欣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以相应剂量药物灌胃5 d,再以雷公藤多苷灌胃造模,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模型组血清SOD、GSH-Px水平明显降低,MDA水平明显升高;保肝解毒颗粒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血清ALT、AST和MDA水平,显著提高GSH-Px水平,大剂量组尚可显著提高血清SOD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肝解毒颗粒具有明显的降酶保肝作用和抗自由基脂质过氧化作用.

  • 肝舒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杨成志;狄灵;聂丹丽;于燕;阮班云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肝舒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防治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复制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东宝肝泰组.检测血脂变化、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及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模型组大鼠出现脂肪变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可见肝细胞内存在大量脂滴,模型组大鼠血和肝组织中MD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升高,而SOD活性则较正常组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大鼠血清TG、LDL-c明显降低;肝匀浆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肝细胞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结论 肝舒汤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脂、改善肝脏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 黄芪预处理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线粒体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小燕;景桂霞

    目的 观察黄芪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线粒体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家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黄芪预处理组(C组)和5-羟葵酸加黄芪预处理组(D组),每组8只动物.观察线粒体Ca2+浓度、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黄芪预处理组SOD活性明显高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而Ca2+浓度、MDA含量则低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0.05,P<0.01).5-羟葵酸加黄芪预处理组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芪预处理组同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和5-羟葵酸加黄芪预处理组相比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黄芪可降低线粒体氧自由基水平、减轻线粒体钙超载,从而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的线粒体结构及功能,发挥心肌保护作用,且其很可能通过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发挥作用.

  • 大鼠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对胰岛细胞丢失的影响

    作者:宋焕瑾;薛武军;李杨;田晓辉;丁小明;冯新顺;田普训;丁晨光;靳占奎;宋勇;牛晓丽

    目的 探讨提高大鼠胰岛细胞产量和纯度的佳分离纯化方法.方法 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Hanks液灌注+胶原酶V消化+Ficoll400梯度纯化;B组:组织剪碎研磨+筛网过滤;C组:胶原酶V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D组:胶原酶V灌注+筛网过滤.对用四种不同方法分离纯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A、B、C、D组收获量及纯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A组收获量均高于B、D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纯度与其他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胶原酶V或Hanks液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法所收获胰岛细胞的产量和纯度较高,而且价格低廉,是一种较理想的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 一种病毒性哮喘模型制作方法的建立及评价

    作者:童黄锦;范欣生;许惠琴;王露;崔姣

    目的 评价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诱导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小鼠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BALB/c小鼠100只,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PBS)对照组、PBS/RSV组、RSV/RSV组、OVA/PBS组和OVA/RSV组5组.应用OVA多点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吸入结合RSV滴鼻激发复制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观察小鼠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动物体描箱法测定乙酰胆碱(Ach)激发条件下气道反应性(以肺阻力RL表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作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①以45、135、405 μg/mL Ach激发时,与其他各组比较,OVA/RSV组RL均显著升高(P均<0.01);②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与其他各组比较,OVA/RSV组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显著升高(P均<0.01);③OVA/RSV组的肺组织病变程度重于其他各组(P均<0.01).结论 RSV诱导OVA致敏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病毒性哮喘模型是成功的.

  • 基因修饰小鼠应用于心脏研究的进展:从小鼠到人类,从基因到临床

    作者:杜晓军

    基因修饰(敲除、变异和过度表达)小鼠自90年代初应用于心脏学研究.近十余年来,利用这一类模型的研究发现对心血管领域所取得的重要进展有着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该领域里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研究手段.目前,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的数量日益增多并已形成系统,有关的心脏表现型数据库日趋丰富,多种从整体到分子水平的表现型的研究手段已十分成熟.在今后的心脏研究中,小鼠模型有望对阐明疾病的分子机制和探索新的治疗途径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 两种中药配伍抗诱变作用的比较

    作者:祝威;刘洋;付涛;张桐菲;刘冰

    目的 观察及对比抗诱变中药人参、五加皮、猪苓、甘草(配伍1)及人参、五加皮、茯苓、当归(配伍2)的抗诱变作用.方法 以诱变剂敏感性与肿瘤易感性关系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诱变剂敏感性实验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比较各实验组的染色体断裂率(b/c:每分裂相染色单体的断裂数),观察并比较两种配伍的抗诱变效果.结果 配伍1、配伍2抗诱变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伍1、配伍2抗诱变组与博来霉素处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配伍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配伍1、配伍2具有良好的抗诱变作用且本身不具有诱变作用,对肿瘤易感人群具有保护作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3 04 05 06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