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서안교통대학학보(의학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
  • 影响因子: 1.14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8259
  • 国内刊号: 61-1399/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39
  • 曾用名: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创刊时间: 193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闫剑群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神经内分泌分化与前列腺癌进展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侯惠莲;张冠军;王鸿雁;宫惠琳;杨喆;张学斌

    目的 研究神经内分泌分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有随访资料的61例PCa穿刺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素A(chromogranin,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在选定标本中的表达,分析NED与PCa各临床病理参数及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多因素Cox风险模型分析影响PC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61例PCa患者中有24例伴NED(39.3%),NED表达水平随着Gleason评分增加及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P<o.01),Syn分别与NSE及Cg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伴NED组PCa患者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不伴NED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leason评分、NED是PCa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NED与PCa发展及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PCa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 青少年首发抑郁症患者大脑静息状态功能网络小世界特性研究

    作者:陈策;金晨望;马现仓;高成阁;张明

    目的 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比较青少年首发未用药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大脑小世界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的异同点,以期进一步阐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神经病理发病机制.方法 共纳入研究对象32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组16例,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的首发单相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以往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正常对照组16名,两组间年龄、教育程度相匹配.所有被试对象均为右利手.采用不同的相关系数作为阈值构建大脑复杂网络.结果 青少年首发未服药患者组大脑神经网路拓扑结构,较正常健康对照呈现一种相对无序混乱的状态.青少年抑郁症组大脑网络小世界特性明显下降,神经网络整体运行效率下降.杏仁核在大脑拓扑结构中度值上升,杏仁核与颞叶皮层、杏仁核与顶叶皮层、杏仁核与中央后回、前额叶与顶下小叶等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增高,并且功能连接改变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青少年抑郁症组中,静息态背景下,前扣带回、前额叶背外侧段、前额叶内侧段、前额叶下段、岛叶和颞叶皮层度值增加.结论 杏仁核在抑郁症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有关杏仁核的神经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可能是潜在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易感性、疾病发展的生物学标记.抑郁症患者大脑多个脑区存在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燕凤;袁伟;丁晓英;霍雄伟;景桂霞;吕毅

    目的 观察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多模式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组(DF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DF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30 mg加氟比洛芬酯150 mg,F组为芬太尼0.01 mg/(d· kg),两组均加生理盐水配至100mL.初始负荷剂量4 mL,背景剂量2 mL/h,单次PCA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记录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毕、术后1、3、5d抽血测定患者CD3+、CD4+、CD8+、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F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F组(P<0.05).与麻醉前比,术毕两组患者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下降(P<0.05),术后1d达低水平(P<0.05).术后3dDF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已恢复到麻醉前水平,而F组仍明显低于麻醉前和DF组(P<0.05).术后5d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数量均恢复至麻醉前水平.结论 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术后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可减轻胃癌患者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下降的程度,减轻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 洛汀新和科素亚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梦云;王小丹;洪权;赵德龙;喻陆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Ⅱ,AngⅡ)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作用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洛汀新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科素亚对损伤足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肾切除组、单肾切除+洛汀新组[10 mg/(kg·d)灌胃]、单肾切除+科素亚组[20mg/(kg·d)灌胃]、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注射组(早晚各2U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注射+洛汀新组和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注射+科素亚组,共8组.通过右肾切除+STZ 4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建立Ⅰ型DN模型,模型建立16周后进行药物干预,期间每4周称量大鼠体质量,药物干预8周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清和尿标本,观察血糖、尿糖、尿蛋白/肌酐和AngⅡ的变化;留取肾组织标本,称量肾质量,行光镜检查,提取肾小球,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球组织中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DN组大鼠血糖、尿糖明显升高、肾质量/体质量明显增加(P<0.01);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与DN组相比,洛汀新和科素亚干预大鼠体质量均明显增加(P<0.05).②DN组大鼠肾脏病理呈DN早期表现(系膜增殖、系膜基质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管腔狭窄,可见蛋白管型).洛汀新和科素亚干预组大鼠肾脏病理表现明显好转.③与对照组相比,科素亚治疗大鼠血清中AngⅡ水平明显增加(P<0.05).④DN组与洛汀新治疗组Podocin和Nephrin的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洛汀新和科素亚对糖尿病肾病都具有一定的足细胞保护作用;鉴于科素亚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的AngⅡ水平明显升高,使得洛汀新在发挥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面更具前景.

  • 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白介素-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作者:丁法明;王聪霞;张春艳;张岩;吴小三;阎娇娟;贾珊;张琳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18(IL-18)在冠心病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患者181例,分为冠心病组(n=50)、冠心病+糖尿病组(n=50)、糖尿病组(n=50),并设对照组(n=31).冠心病组、冠心病+糖尿病组随访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情况,并检测IL-18、MMP-9含量;糖尿病组随访颈部血管内中膜厚度(IMT),分别于6个月、12个月采血检测II-18、MMP-9含量.结果 ACS发生后血清IL-18、MMP 9水平显著升高;MMP-9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19,P=0.014,95% CI 1.396~19.298),IL 18与ACS的发生关系不明显;MMP-9浓度变化与IMT增量呈正相关(r=0.472,P=0.011,95% CI0.008~0.095).结论 MMP-9参与ACS及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过程,其含量变化对ACS、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hCT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阳甜;李洋;陈天君;高雷;陈明伟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hCTR1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减轻铂类药副反应的临床方法.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4例手术后接受含顺铂方案一线化疗的NSCLC患者组织中hCTR1的表达情况,其中35例患者于化疗前后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分析hCTR1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化疗疗效及化疗副反应的关系.结果 hCTR1的免疫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NSCLC细胞的细胞质;hCTR1表达与含顺铂方案的化疗疗效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2,P=0.01),而与年龄(P=0.29)、性别(P=0.32)、病理类型(P=0.19)、临床分期(P=0.52)、分化程度(P=0.62)及是否吸烟(P=0.89)无关;化疗副反应大小与性别(P=0.87)及年龄(P=0.47)无关,与在化疗前后是否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有关(P <0.05).结论 hCTR1的表达可能是NSCLC患者以铂类为基础治疗的化疗疗效及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预测因子.对于有高表达hCTR1的NSCLC患者化疗时,在化疗前后采取水化、还原型谷胱甘肽、维生素B2及姜黄素等措施,可以减轻化疗副反应.

  • 他克莫司对黑素细胞ICAM-1、MMP-2、MMP-9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文彬;董妍;闫小宁;李美红;刘燕婷;赵一丁

    目的 评价他克莫司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他克莫司(10、102、103、104 nmol/L)处理组,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不同浓度他克莫司对10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预处理后黑素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及他克莫司对黑素细胞MMP-2、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他克莫司(10、102、103、104 nmol/L)可抑制TNF-α诱导的黑素细胞ICAM-1的表达(P<0.05,P<0.01);他克莫司(10、102、103、104 nmol/L)可以促进黑素细胞MMP-2、MMP-9的表达(P<0.05,P<0.01).结论 他克莫司可能通过抑制ICAM-1表达及促进MMP-2、MMP-9的表达,减少免疫损伤及促进黑素细胞迁移,这可能是其临床有效治疗白癜风的机制之一.

  •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质中的价值

    作者:杨锦茹;雷红霞;宋艳;阮骊韬

    目的 探讨超声实时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23例患者二维超声检出的150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弹性分级;0~Ⅱ级为良性,Ⅲ~Ⅳ级为恶性.结果 ①123例(150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20例,其中15个(15/20,75%)弹性分级为Ⅲ、Ⅳ级;良性103例,其中110个(110/130,84.6%)为0~Ⅱ级.②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15/20)、84.61%(110/130)、83.3%(125/150).③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对本组123例甲状腺结节的弹性分级的诊断准确性进行比较,弹性分级Ⅲ级诊断恶性结节时ROC曲线下面积0.884,诊断准确性83.3%.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综合常规超声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

  • HtrA1、Survivin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春芳;苟文丽;宗璐;李扬

    目的 探讨HtrAl(high temperature requirement A1,HtrAl)及Survivin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arly-onsetsevere preeclampsia,ES-PE)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SABC法测定早发型(30例)与晚发型(3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HtrA1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 HtrAl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晚发型,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42.63±3.48和158.72±4.26(平均灰度值与表达强度成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晚发型,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38.32±3.26和126.47±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trA1和Survivin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67,P<0.05).结论 HtrA1、Survivin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提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晚发型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 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蔺咏梅;杨雪亮;叶峰;张曦;孔颖;唐甜甜;张健;蔺淑梅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每日给予0.5mg恩替卡韦治疗,于治疗0、12、24、48周分别检测血清HBV DNA、IFN-γ及IL-4水平,并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B7-H1 mRNA水平.结果 ①应答组患者PBMCs中B7-H1 mRNA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进行性下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05),而无应答组该指标在治疗过程中无显著变化(P=0.466);②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在治疗过程中呈上升趋势(P<0.05),无应答患者的血清IFN-γ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虽也呈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持续下降,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无应答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在治疗过程中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不仅具有抑制病毒作用,而且具有促进免疫恢复和调节的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载量、减少抑制性共刺激分子B7-H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及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

    作者:伍巧源;廖蕴华;杨桢华;郭谊;周颖川;陈一强

    目的 观察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对阿霉素肾病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建立小鼠阿霉素肾病模型后给予阿利吉仑,另设正常对照组及阿霉素肾病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差异;肾组织石蜡切片行PAS、HE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小球硬化程度和肾小管损害程度.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phrin的表达.结果 阿霉素肾病小鼠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并伴有进行性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及小管间质损害;阿利吉仑可使蛋白尿状况显著改善,血清白蛋白上升,肾功能恶化得以延缓(P<0.05),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损害程度明显改善(P<0.05).阿霉素肾病小鼠neph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给予阿利吉仑干预后neph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显著上升(P<0.05).结论 阿利吉仑对小鼠阿霉素肾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作用至少部分与其上调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的表达有关.

  • 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作用及对中枢和胃肠道c-Fos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燕;史海涛;秦斌;姜炅;赵菊辉;赵红莉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作用及对中枢和胃肠道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禁食24 h,静脉注射ghrelin(2、5、10、20 μg/kg),经预先埋置在十二指肠内的导管注入伊文氏蓝溶液,观察不同剂量ghrelin对大鼠小肠转运的影响及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 GHRP-6对其作用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静脉给予ghrelin对大鼠中枢和胃肠道的c-Fos蛋白的激活情况;观察(D-Lys3) GHRP-6对ghrelin作用的影响.结果 ①静脉给予ghrelin 2 μg/kg对大鼠小肠转运无显著影响,给予ghrelin 5、10、20 μg/kg可剂量依赖性促进小肠转运,此作用可被(D-Lys3)GHRP-6阻断.②静脉注射ghrelin可激活中枢多个部位的c-Fos表达,包括下丘脑室旁核、弓状核、杏仁内侧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延髓后区和胸腰段脊髓背角c-Fos均有表达;胃、十二指肠、空肠和近端结肠肠神经丛的c-Fos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胃和近端结肠的c-Fos表达为显著.应用ghrelin受体拮抗剂(D-Lys3) GHRP-6可抑制ghrelin激活的c-Fos表达.结论 Ghrelin可促进小肠转运,其促动力作用由其受体GHS-R所介导;静脉给予ghrelin可通过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小肠运动.

  • 颈内动脉阻塞后再通对大鼠慢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韩建峰;霍康;白艳;袁兴运;宋文峰;屈秋民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证实慢性脑缺血恢复血流可改善动物模型认知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方法 经颈外动脉线栓法双侧颈内动脉阻塞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并通过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验证动物模型,恢复血流后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再将脑组织固定和染色,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数量变化情况,利用Fluoro-Jade C染色法特异性标记脑片中正在发生变性的神经元,观察阻断后及再通后变性的神经元数目的变化,通过观察双侧颈内动脉阻塞及再通后脑组织Bcl-2及Caspase 3的表达变化反映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结果 双侧颈内动脉血流阻断能造成慢性脑缺血,引起神经元变性和死亡,导致大鼠感觉运动及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脑血流的恢复能促进抗凋亡基因Bcl-2和Caspase 3的表达,从而逆转了慢性缺血对脑组织的损害,减缓了神经元的变性和丢失,有利于大鼠感觉运动和空间认知功能恢复.结论 慢性脑缺血恢复血流可改善动物模型认知功能和神经细胞凋亡.

  • 大鼠孤束核内GABAA和GABAB受体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相反的调控作用

    作者:刘晓华;韩曼;杨小立;杜剑青

    目的 探讨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内GABAA和GABAB受体对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ardiac-somatic motor reflex,CMR)的影响,以阐明NTS内GABA能神经元在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背斜方肌肌电(electromyogram,EMG)活动为CMR的观测指标.在该心脏伤害性感受模型的基础上,蝇蕈醇组、荷包牡丹碱组、巴氯芬组、CGP组分别在NTS内微量注射GABAA和GABAB受体激动剂或拮抗剂,观测各组给药前后辣椒素诱发EMG活动的情况.结果 和给药前比较,NTS微量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10或20 mmol,CMR均增加(P<0.05);注射拮抗剂荷包牡丹碱10 mmol后,CMR减少(P<0.05);注射GABAB激动剂蝇巴氯芬10或20 mmol,CMR均减少(P<0.05);注射GABAB拮抗剂CGP 10 mmol后,CMR增加(P<0.05).结论 NTS内GABAA和GABAB受体对心脏伤害性信息有相反的调控作用,GABAA有易化作用,而GABAB有抑制作用.

  • 人胎脑额叶和海马中星形胶质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作者:杨蓬勃;张军峰;张建水;徐曦;肖新莉;刘勇

    目的 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entricular zone,VZ)/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以及海马内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布规律及形态特征.方法 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VZ/SVZ和海马部位的脑组织,固定后制作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通过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剔除GFAP阳性的神经干细胞.结果 ①在皮质,9~11周时GFAP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SVZ和中间带(intermediate zone,IZ)内;14~16周时其位于VZ内层、IZ和分子层(marginal zone,MZ)内;22~24周时皮层、髓质、IZ、SVZ和VZ内层均有GFAP阳性细胞,髓质中的GFAP阳性细胞免疫反应强烈,胞体浓染,突起围绕胞体向四周伸展,具有典型纤维型星形胶质细胞的特征;32~36周时GFAP阳性细胞的分布模式类似于22~24周,髓质中的阳性细胞数量增加.②在海马,9~16周期间GFAP免疫反应程度较弱,主要分布在海马伞、VZ和MZ;22周后GFAP免疫反应程度增强,数量增多,分布范围逐渐扩大.③实验各组额叶VZ、SVZ以及海马的海马伞、VZ均有GFAP和nestin免疫荧光双标阳性细胞存在.结论 在人胚胎发育后期端脑星形胶质出现并逐渐增多、分布广泛并趋于成熟.

  • 人PIF1及其截短体重组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细胞内定位

    作者:李珊珊;刘旭;张莹;王建校;刘晓丹;王豫;周平坤;顾永清

    目的 构建人PIF1及其C末端解螺旋酶模序(PIF1C)和N末端PINT结构域(PIF1N)截短体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进行真核表达,并确定PIF1、PIF1C、PIF1N在细胞内定位.方法 以HeLa cDNA为模板PCR获取PIF1、PIF1C、PIF1N编码区cDNA,将其插入pCMV-Tag 2B质粒中构建PIF1、PIF1C、PIF1N真核表达重组质粒;通过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转染人293细胞中,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在真核细胞内的表达,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其细胞内定位.结果 成功构建了PIF1及其截短体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在真核细胞内成功表达.确定PIF1定位于核内,PIF1C定位于整个细胞,呈弥散分布,PIF1N主要定位于核内.结论 在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了PIF1、PIF1C、PIF1N,且发现PIF1N对PIF1的入核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PIF1及其各结构域奠定了实验基础.

  • 品系、性别和生物节律对小鼠旷场实验的影响

    作者:刘友平;刘田;毕航;张磊;党永辉

    目的 探讨性别、品系以及昼夜生物节律对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 利用旷场实验检测不同性别的C57BL/6、BALB/c、昆明小鼠在白天与夜间对新环境的探索行为与自发活动能力.结果 3种品系小鼠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57BL/6在旷场中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低,显著低于BALB/c和昆明小鼠;C57BL/6雌、雄小鼠在白天和夜晚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未见差异,而BALB/c和昆明小鼠分别在白天和夜间呈现性别差异;C57BL/6雌雄小鼠昼夜探索活动和自发活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ALB/c和昆明雌性小鼠呈现夜间高于白天,雄性小鼠则无此表现.结论 C57BL/6小鼠在新环境中探索活动少,自发活动量低,且受性别、节律因素影响较小,适合用于神经行为学和焦虑相关行为研究.

  • 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抑制异动症大鼠纹状体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

    作者:王勇;张格娟;王涛;王会生;刘健

    目的 观察内生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 55,212-2对帕金森病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模型大鼠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脑内微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在线递质测量法观察WIN 55,212-2腹腔内注射对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相关异动症状和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释放的影响.结果 与溶剂注射相比,WIN 55,212-2注射显著抑制异动症模型大鼠左旋多巴皮下注射后的异动样症状(F1263=44.071,P<0.001),同时明显减少纹状体内多巴胺的释放(F1263=5.091,P<0.05).结论 纹状体内生大麻素受体可能通过抑制性的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影响异动症模型大鼠的异动样症状.

  • 杏仁中央核内注射μ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增加蔗糖溶液摄入引起的Fos表达

    作者:孙波;闫剑群;王倩;赵小林;李金容;闫薇;宋琳

    目的 探讨杏仁中央核内μ阿片受体对大鼠蔗糖溶液摄入的影响及调节机制.方法 杏仁中央核注入μ阿片受体激动剂DAMGO或生理盐水(Saline),测量大鼠对蔗糖溶液及蒸馏水的摄入量;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注入DAMGO或Saline后,蔗糖溶液摄入引起的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数量.结果 与Saline组相比,DAMGO注射增加3h的蔗糖溶液摄入量,并在伏隔核(核),弓状核,外侧下丘脑,吻端、中间及尾端孤束核核团增加蔗糖摄入引起的Fos表达.结论 杏仁中央核内μ阿片受体的激活可能通过作用于伏隔核、弓状核、外侧下丘脑及孤束核参与大鼠蔗糖溶液摄入的调节.

  • 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

    作者:田雷;周东生;孙水;张晨;樊立宏;王坤正

    目的 建立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并研究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干预组,每组各24只,按照甲强龙20 mg/kg的剂量给予双侧臀大肌交替肌注造模,1周1次,共8周.其中干预组在每次激素注射后,同时给予10 mg/kg TAK242药物静脉注射;另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仅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生理盐水肌注.在激素注射后的8、10、12周时分别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各组动物,采用ELISA测定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的含量,并对股骨头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TRAP特异性染色观察.分别提取各组大鼠股骨头总mRNA和总蛋白,采用RT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NF-κB p65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股骨头坏死的组织病理学表现明显,其中血清TRAP含量、TRAP特异性染色面积、各因子的mRNA和蛋白含量表达均较其他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各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激素的使用可以引起TLR4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从而介导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 吗啡促乳腺癌细胞转移的YAP相关信号机制研究

    作者:杨远东;张灵敏;袁慧;袁伟

    目的 探讨YAP相关的分子信号通路在吗啡促乳腺癌细胞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降低人乳腺癌BT474细胞中YAP蛋白的表达,体外Transwell细胞转移实验验证YAP蛋白被抑制后,吗啡对乳腺癌细胞转移的刺激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吗啡处理后,乳腺癌细胞中YAP蛋白及磷酸化YAP蛋白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分析吗啡对YAP蛋白细胞内定位的影响.结果 siRNA能有效抑制乳腺癌BT474细胞中YAP蛋白的表达,吗啡干预后的乳腺癌BT474细胞转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79.4±5.48 vs.32.2±6.42,P=0.000 5),而当YAP蛋白被抑制后,吗啡未能增加BT474细胞的转移(29.2±4.08 vs.21.2±2.58,P=0.135 9);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在BT474细胞的培养基中加入吗啡干预后后,磷酸化的YAP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总YAP蛋白的表达无显著变化,同时,细胞免疫荧光证实吗啡能促进BT474细胞中YAP蛋白在细胞核内聚集.结论 吗啡能通过激活细胞中的YAP蛋白从而促进乳腺癌的转移.

  • 131I对甲状腺HTori 3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

    作者:张伟晓;高蕊;于燕;郭坤;刘岩;喻铭启;杨爱民

    目的 研究131I诱导人甲状腺HTori 3细胞凋亡、周期阻滞及其与Bcl-2、Fas等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HTori3细胞经1s1I照射后,MTT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Fas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不同放射性活度(7.4、14.8、29.6 MBq/mL)的131I作用于HTori 3细胞不同时间(24、48、72、96 h)后,对HTori 3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14.8 MBq/mL131I作用于细胞24、48、72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P<0.05).14.8 MBq/mL131I作用细胞12、24、48 h后,G2/M期细胞所占百分比增加(P<0.01).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抗凋亡基因Bel-2表达降低(P<0.05),促凋亡基因Fas表达增加(P<0.05).结论 131I能够通过诱导HTori 3细胞凋亡及G2/M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Bcl-2及Fas均参与了131I诱导HTori 3细胞凋亡的过程.

  • 虾青素预处理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内皮祖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龚志刚;张再伟;姜其钧;丁世芳

    目的 探讨虾青素对体外氧化应激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的内皮祖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叔丁基过氧化氢100μmol/L)、虾青素+叔丁基过氧化氢(虾青素0.1、1、10 nmol/L预处理24 h后,再加终浓度为100 μmol/L的叔丁基过氧化氢溶液继续培养6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DAPI染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JC-1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叔丁基过氧化氢(100 μmol/L)能明显造成内皮祖细胞凋亡(P<0.05).虾青素可降低叔丁基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祖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Caspase3表达减弱.结论 虾青素对叔丁基过氧化氢诱导的内皮祖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功能有关.

  •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处理

    作者:吴胜利;仵正;王瑞涛;白纪刚

    目的 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71例.根据抗凝剂使用情况将其分为3组:A组23人(术后早期应用抗凝药);B组29人(术后血小板>300×109/L时使用抗凝药);C组19人(术后未使用抗凝药).比较各组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和血栓分布特点以及发生血栓后经溶栓治疗后的效果,分析术前和手术相关因素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关系.结果 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总的发生率为40.8%(29/71),A、B和C组分别为26.1%(6/23)、44.8%(13/29)和52.6%(10/19),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及主要分支均可发生血栓,其中脾静脉血栓占72.4%.溶栓治疗后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为76.2%(16/21),而脾静脉血栓完全消融率仅23.8%(5/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24,P=0.001).结论 脾静脉直径和术前低血小板计数是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脾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风险因素.预防性使用抗凝药对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发生率无显著作用.发生血栓后经全身溶栓治疗,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消融率高于脾静脉血栓消融率.

  • 生发中心与非生发中心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作者:韦素华;张梅;王梦昌;刘心;任娟;刘海波;康娅;刘华胜

    目的 比较生发中心型(GCB)与非生发中心型(non-GCB)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发病特点和预后因素,为临床分层诊治和评估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并在病理科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确诊的DLBCL患者168例,按照Hams分型标准,分为GCB和non-GCB两类,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组织学分类;整理追踪其中45例non-GCB和25例GCB患者,分析其发病时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Ki67指数与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关系.结果 临床特点为:168例DLBCL患者中non-GCB型126例、GCB型42例,non-GCB型与GCB型在发病年龄和男女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5、0.157);组织学分类为non-GCB型中60例发生于淋巴结节内,66例发生于结外,其中胃肠道25例;GCB型中15例发生于淋巴结节内,27例发生于结外,其中胃肠道15例;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占35.7%,而non-GCB型原发于胃肠道占19.8%,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明显高于non-GCB型(P=0.036);预后分析显示non-GCB型和GCB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起病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和以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775、0.414、0.863).而non-GCB型患者IPI评分值(3-5)、Ki67(≥80%)均高于GCB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26).结论 DLBCL中non-GCB型比GCB型更常见,non-GCB型与GCB型发病年龄、男女比例无显著差异;GCB型中原发于胃肠道明显高于non-GCB型;起病时临床分期、LDH水平、以及60岁以上(包括60岁)和以下组在non-GCB型和GCB型中无明显差异,而non-GCB型患者IPI评分值(3-5)、Ki67(≥80%)均高于GCB型,提示non-GCB型DLBCL预后较差,在选择化疗方案时应以二线方案为主.

  • 绿伯爵茶多酚胶囊人体试食试验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洋

    目的 观察绿伯爵茶多酚胶囊的辅助降血脂保健功能及不良影响.方法 将108例符合卫生部2003年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标准的单纯血脂异常志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安慰剂组,n=54例,分别服用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及安慰剂共45 d,每次2粒,每日2次.观察血、尿、便生化指标变化,进行胸透、心电图和B超等检查.观察期间保持原来生活和饮食习惯.结果 试食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明显降低,实验前后自身比较及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食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试食前后尿、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胸透、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亦均未见异常;实验前后膳食结构无明显改变.结论 绿伯爵茶多酚胶囊对受试者健康无不良影响,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 苦参碱可抑制Th17所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

    作者:周艳;牟宽厚;韩丹;李玥;侯卫坤;马亚梅;吕社民

    目的 考察苦参碱(matrine,Mat)对Th17诱导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系HaCaT细胞白细胞介素-17受体A(IL-17RA)、白细胞介素-21受体(IL-21R)及白细胞介素-22受体1(IL-22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培养HaCaT细胞,用Th17分泌的主要效应因子IL-17A(10 ng/mL)、IL-21(10 ng/mL)及IL-22 (10 ng/mL)联合刺激HaCaT细胞模拟类银屑病样细胞模型,再用10 tμg/mL及100 μg/mL的Mat干预此细胞模型,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变化.结果 IL-17RA、IL-21R及IL-22R1的mRNA及蛋白在HaCaT细胞上有表达.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可以显著促进HaCaT细胞IL-17RA、IL-21R mRNA及蛋白表达,IL-22R1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5).Mat单独干预或与上述细胞因子联合干预组与未处理的HaCaT细胞组相比,IL-17RA、IL-21R及IL-22R1表达无显著下降(P>0.05),但可以显著降低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后所升高的受体蛋白表达(P<0.05).结论 IL-17A、IL-21及IL-22联合刺激角质形成细胞可以增强IL-17RA、IL-21R及IL-22R1的表达,Mat可抑制这种增强作用,可能在多种Th17介导的免疫性皮肤病中发挥抗炎作用.

  •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潘剑;李绍平;李建雄;连佛彦;黄燕;秦龙

    目的 观察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乙酸二氯荧光素盐(DCFH-DA)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罗丹明123 (Rhodamine123)染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Cyt-C、Bcl-2、Bax、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结果 1 mmol/L MPP+处理SH-SY5Y细胞48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并诱导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率达(38.6±1.8)%.而HSYA(15、60、120 μmol/L)预处理1h,可明显增加SH-SY5Y细胞存活率(P<0.001),并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调亡(P<0.01);可明显抑制Mpp+诱导的细胞内ROS的增加(P<0.001);也能有效抑制Mpp+诱导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P<0.01).120 μmol/L HSYA预处理能显著性增加Bcl-2/Bax比值(P<0.01);能够明显抑制Mpp+诱导的胞质Cyt-C的释放(P<0.05)和Caspase-3、Caspase-9的高表达(P<0.05,P<o.05).结论 HSYA预处理能明显提高Mpp+诱导的SH SY5Y细胞损伤的细胞存活率,可有效抑制细胞调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有关.

  • 动脉粥样硬化的转化医学研究进展

    作者:刘恩岐;范江霖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威胁全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率高的疾病,ASCVD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AS).本文回顾了ASCVD流行概况以及AS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总结了ASCVD危险因素和新的生物标记.结合自己的研究经验,作者认为C反应蛋白是ASCVD marker而不是maker.基因敲除家兔模型制作成功,对研究人类ASCVD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讨论了美国ACC/AHA新颁布的《2013版胆固醇治疗降低成人ASCVD风险指南》中他汀治疗降低血脂方案对中国人的启示,并提出当他汀单独使用不能满足抗ASCVD效果时,他汀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是一种有效防治ASCVD的策略.

  • 针具打孔单株毛发移植对瘢痕性眉毛缺失的再造

    作者:杨喜明;武斌

    目的 探索烧伤后由于瘢痕导致眉毛缺失的修复再造方法.方法 理发后(保留0.2~0.3 cm长度发长),在局部麻醉下,顺头发生长方向切取枕后发际区域处含有完整毛发毛囊的皮条,达帽状腱膜浅层,制备毛坯后,依次分割,制备成单株移植物,装入植毛针中备用.以利多卡因麻醉预先设计的眉缺失区域后,按术前设计用医用注射针具制备深约0.3~0.4 cm孔洞.然后通过植毛针将单株毛发按眉的自然走向,植入到眉区预制的孔洞之中.术后至少随访12个月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共完成了15例22侧烧伤后瘢痕性眉毛缺损的再造.所有患者手术均取得满意修复效果.经术后1年以上的临床随访发现:再造后的眉毛生长好,平均成活率达95%.再造的眉外形和走向较自然,接近正常眉毛.患者对术后再造眉形态评价:非常满意者占81.8%;满意者占18.2%.结论 针具打孔单株毛发移植技术手术方法简便快捷,出血少,手术野较清洁,毛囊脱出少,再造的眉毛自然优美,是目前眉毛美容性再造较为理想的方法.

  • SELEX筛选骨肉瘤HER2适配体方法的建立

    作者:陈孜;徐又佳;李光飞;张鹏;沈光思

    目的 应用SELEX(system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技术筛选与HER2特异性结合的寡聚核酸适配体(aptamer).方法 体外合成了长度为78个碱基并含有35个随机寡核苷酸的ssDNA文库,通过生物素-链亲和素磁珠系统分离法制备次级ssDNA文库,且经以微孔为介质的SELEX正反筛法获得了与HER2特异性结合的DNA适配体;同时利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系统检测每轮ssDNA与靶蛋白HER2的亲和力,将亲和力高的适配体群进行克隆、测序.后利用生物学软件DNAMAN对适配体群进行了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的分析,同时将亲和性高的适配体做了进一步的特异性的检验.结果 经过12轮的筛选,获得了与HER2蛋白具有极高亲和力的适配体9号,亲和力从初始的0.18上升至o.86,提高了约5倍.特异性结果显示,9号适配体只与HER2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结论 经过多轮的筛选,成功获得了特异性识别骨肉瘤HER2蛋白的单链DNA适配体,为骨肉瘤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3 04 05 06
1999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