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uzhou Medical College 로주의학원학보
- 主管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4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6-3351
- 国内刊号: 51-177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结石的治疗
目的:探讨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并发膀胱结石安全、高效的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加膀胱镜钬激光碎石治疗BPH并膀胱结石患者85例,并分析其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除5例膀胱粘膜有散在充血外,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9.0分.结论:TURP结合膀胱镜钬激光碎石是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悬吊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SET(悬吊运动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传统理疗组(A组)40人和SET治疗组(B组)40人.传统理疗组采用按摩和中频电疗,SET治疗组采用悬吊运动治疗.分别于入组时,治疗2周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进行肩关节疼痛和运动功能的评定.结果:治疗2周末,B组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SET治疗较传统的理疗法更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目的:评价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方法:自2006年2月至2008年8月,对31例高龄(平均73.4岁)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假体采用蒙太因双极头,均为非骨水泥型.29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5~6.0年,平均3.2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手术切口长7~10cm,手术时间50~70min,术中出血100~240ml.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9例,良8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达87.10%.结论:微创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较佳选择.
-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脑钠肽水平、肾素活性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治疗24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中PRA及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分析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内革兰阴性杆菌的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纸片法或MIC法测定病原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 5.6软件分析我院ICU病房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布情况及耐药特点.结果:共分离出35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0株(6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前4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5%)、鲍曼不动杆菌(23%)、肺炎克雷伯菌(14%)、大肠埃希菌(10%).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情况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高达47.5%和65.4%.肠杆菌科对亚胺培南及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1%和50%.结论: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感染多药耐药情况严重,尤其是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了需要加强耐药性监测及优化抗菌药物使用外,还须强化感染预防控制措施.
-
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重庆长安医院收治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150例(男性106例、女性44例),根据结石直径分为<1cm组127例及≥1 cm组23例,回顾性分析、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结石直径<1cm患者碎石成功率(96.1%)显著高于≥1cm组(91.3%)(P<0.01).第1次输尿管镜碎石失败13例,其中输尿管镜无法前进至结石部8例(65.6%),碎石过程造成输尿管的损伤导致手术无法继续进行3例(24.6%),输尿管口扩张不足2例.第1次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次输尿管镜碎石的成功率分别为80%(<1cm)和100%(≥1cm);而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成功率为100%(<1cm)和100%(≥1cm).术后门诊随访次数分别为1.09次(<1cm)和1.19次(≥1cm).150例患者中,9例(6%)发生输尿管镜碎石术相关并发症,泌尿道感染2例、血尿5例、剧烈疼痛1例、输尿管狭窄仅1例.结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高效、微创、安全,可作为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如初步输尿管镜碎石手术失败,后续辅助治疗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术具有很好的疗效.
-
磨牙急性牙髓炎两种应急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磨牙急性牙髓炎直接封失活剂法的效果.方法:选择260例磨牙急性牙髓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6例用直接封失活剂法,对照组104例用牙髓摘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封失活剂法治疗磨牙急性牙髓炎是一种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临床效果良好的方法,具有实用性及可推广性.
-
MMP-3、TIMP-1、NO水平与川崎病冠脉损害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川崎病(KD)患儿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及一氧化氮(NO)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KD冠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各组患儿血清中MMP-3、TIMP-1的水平,用硝酸还原法检测各组患儿血清中NO的水平.结果: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MMP-3/TIMP-1与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血清TIMP-1水平较NCAL组明显降低(P<0.01);KD急性期和恢复期MMP-3、TIMP-1、MMP-3/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0.01).川崎病CAL组NO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P<0.05);血清MMP-3与NO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898,P<0.01);血清中TIMP-1与NO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772,P<0.01).结论:川崎病CAL组血清MMP-3和NCAL组相比明显升高,提示MMP-3可以作为KD伴发冠脉损害的血生化指标之一.KD急性期MMP-3、TIMP-1、MMP-3/TIMP-1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提示MMP-3、TIMP-1、MMP-3/TIMP-1可作为早期诊断川崎病的一个客观生化指标.NO过度表达参与了KD急性期冠脉损害的发生发展,可以将循环中NO水平作为判断KD冠脉损害的一个有效指标.
-
乐山地区儿童中毒9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乐山地区儿童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93例儿童中毒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中毒无明显季节性,年龄以1~3岁为主,农村多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中毒途径以消化道摄入多见,中毒种类以农药多见,中毒原因以误服为主,年长儿可见自杀、自慰性服毒,小婴儿偶见误服家长的毒麻药品,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受累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结论:儿童中毒是儿科常见意外伤害,防治应以防为主,年幼儿做好监护及毒物管理工作,年长儿注意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
-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症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ETV)对慢性重症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并比较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中、晚期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251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早、中、晚期患者按同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定期观察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HBV DNA载量及患者的治愈、好转率.结果:治疗组在血清生化学、HBV DNA载量、临床综合疗效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特别是早期给药更显著降低HBV DNA载量、降低病死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降低病死率,其疗效与抑制病毒复制有关,临床上应早期使用疗效更佳.
-
稳心颗粒对肺心病患者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肺心病(PHD)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84例肺心病患者,并设健康对照组8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震荡起始(T口O)及震荡斜率(TS).将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稳心颗粒组,4周后2组患者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取得TO及TS值后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肺心病患者TO及TS均明显异常,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与对照组比较TO负值明显增高,TS明显增大(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的HRT较正常人群减弱,稳心颗粒改善异常的HRT,减少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
小梁切除术联合甲钴胺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甲钴胺治疗晚期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晚期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术中应用可拆除调整缝线,术后联合应用口服甲钴胺糖衣片0.5g tid,连续3~6个月.结果:术前眼压平均值为38.97+2.91mmHg,术后眼压平均值为14.41+2.17 mmHg.术后2周视力提高大于两行10眼(21.74%),视力提高小于两行20眼(43.48%),不提高14眼(30.43%),减退2眼(4.34%),追踪观察6~24个月,无视力丧失.视野改善8眼(17.39%),视野不变34眼(73.91%),视野缩窄4眼(8.70%).结论:晚期青光眼通过小梁切除术,联合视神经保护剂的应用,可有效控制眼压,避免视力过早丧失.
-
心源性脑栓塞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CCE)的临床特点、栓塞部位和预后.方法:对48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4例(29%;好转26例(54%;死亡8例(17%,其中死于脑疝4例,急性左心衰竭2例,心脏骤停1例,1例放弃治疗者于出院后死亡.出院时生活不能自理8例,严重致残率为20%;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自理32例,占80%.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伴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主要病因,积极纠正和预防各种原发心脏疾病,减少或消除栓子来源,可减少CCE的发生.
-
口腔颌面部损伤5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损伤的临床特点及评价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8例颌面部损伤的发病情况、致伤因素、外伤情况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对软组织损伤进行清创缝合和控制感染,对外伤牙进行相应处理,颌骨骨折予以牵引复位、颌间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结果:568例软组织伤均获治愈;89例外伤松动牙和38例牙槽骨骨折者治愈118例(92.9%),拔牙者9例;22例颌骨骨折和1例颧骨颧弓骨折均全部治愈.结论:颌面部损伤的急救处理应有整体观念,应特别注意全身情况,尤其是有无颅脑损伤.软组织伤予以清创缝合;牙齿损伤应尽量保存牙齿,外伤脱位的完整牙齿予以再植,骨折线上的牙齿虽然松动也应尽量保留,给予固定,以利咬(牙合)关系的恢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壳聚糖凝胶体外构建可注射组织工程软骨
目的: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用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体外构建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制成注射型细胞/凝胶复合物并行体外成软骨诱导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组织学检查等观察细胞在凝胶内黏附、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及形成软骨样组织等情况.结果:在体外成软骨培养条件下,壳聚精凝胶支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增殖、向软骨细胞分化并形成软骨样组织.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复合物,有望用作可注射型组织工程软骨修复软骨缺损.
-
介入治疗急诊出血39例报告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出血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组39例,其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16~65岁,平均40岁.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失血性休克现象.介入术前血压为(50~100) mmHg/ (20~60) mmHg,所有病例均采用右侧或左侧股动脉穿刺入路,先行DSA检查,找出出血血管,实施栓塞术,闭塞出血动脉.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结果:支气管扩张出血7例,肺癌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8例,原因不明消化道出血9例;在10例骨盆骨折病人中,髂内动脉主干出血4例,阴部内动脉出血3例,闭孔动脉出血3例.本组病例经急诊介入治疗后血压逐步回升平稳(90~120) mmHg/ (60~90) mmHg,未出现严重的栓塞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是治疗内脏出血和盆腔外伤导致闭合性血管损伤出血、进而救治生命的一个快捷、安全、合理的选择.
-
MS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血管成像(MSCTPA)在肺动脉栓塞中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疑诊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行MSCTPA检查,采用VR、MIP、MPR等多种后处理方法,分析所获得的影像资料,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中,经临床随访确诊肺栓塞26例;运用MSCTPA检出26例累及195支肺动脉,其中肺动脉主干0支,左、右肺动脉主干15支,叶肺动脉52支,肺段动脉82支,亚肺段动脉46支.195支肺动脉病变中表现为中心性充盈缺损为68支,占34.87%;偏心性充盈缺损为49支,占25.13%;混合型37支,占18.97%;完全梗阻性充盈缺损为41支,占21.03%.漏诊0例,误诊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100%.MSCTPA能全面地显示栓子的形态、位置、范围.结论:MSCTPA能准确的显示肺动脉栓塞及相关病变的影像表现,可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首选方法.
-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无复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PCI治疗中发生无复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62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PCI中末次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帧数(CTFC),同时观察术后1周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6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2次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血流获得率、CTF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LVEF、出血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CI术后60d内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不增加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前提下可明显降低和改善ACS患者PCI后无复流现象,是一种有效的PCI辅助治疗手段.
-
损伤控制在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救治中的体会(附14例报告)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5.12”汶川大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按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经早期处理,进一步复苏后再行确定性手术,随访患者治疗结果,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按损伤控制治疗效果满意,无死亡病列发生.12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月,脊柱矫形满意,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5例伴神经损伤者除1例截瘫外,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都有1~2级的恢复.结论:地震致脊柱骨折复合伤是严重的创伤,及时应用损伤控制技术可以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
-
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22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病变的美容效果.方法:对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2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美容效果.结果:切口均甲级愈合,乳头无坏死,3~6月后瘢痕软化,乳房无变形,外观无明显改变.随访3~36月,乳头、乳晕敏感度无减弱,也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经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后瘢痕具有隐蔽性,可适合于符合指征的病人.
-
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肝硬化患者47例接受无痛胃镜下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的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结果:无痛组给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大多在正常范围之内,术中无1例出血,医师对视野清晰度及食管蠕动情况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无痛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积极的术后监护,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保证患者顺利恢复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不同模式气管插管教学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气管插管教学效果.方法:将医护人员24人随机分为多媒体组、模拟人组和麻醉科教学组.教学结束后,考查各组临床气管插管成绩.结果:每组插管40次,多媒体组成功7次,失败33次;模拟人组成功17次,失败23次;麻醉科教学组成功39次,失败1次.组间比较,P<0.05.结论:麻醉科组教学效果优于多媒体教学组和模拟人教学组,采用麻醉科教学可提高医护人员气管插管成功率.
-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
目的:探讨鼻泪管支架值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护理.方法:对106例(110眼)经逆行扩张鼻泪道后植入鼻泪管支架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110眼中,成功植入鼻泪管支架106眼,手术成功率96.4%,成功的106眼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92.5%;随访1+年,有效率为80.2%.结论: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而手术前后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疗效十分重要.
-
吗啡成瘾和正常大鼠前额叶皮质差异表达蛋白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吗啡成瘾与正常大鼠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寻找和鉴定吗啡成瘾大鼠PFC中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方法:以固相pH梯度等电聚焦为第一向和垂直SDS-PAGE为第二向,分别对正常对照大鼠和吗啡成瘾大鼠的PFC蛋白质样品进行二维分离,2-DE图谱经ImageMaster 2D Platinum v5.0软件分析,选取4个差异蛋白点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2-DE图谱蛋白斑点的匹配及对比分析,与吗啡成瘾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斑点为87个;经质谱鉴定出2个有意义的差异表达的蛋白斑点:snap25亚型β-snap25突触相关蛋白25、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U.结论:吗啡成瘾组与正常对照组大鼠PFC蛋白质组存在差异;初步鉴定出了2种大鼠前额叶皮质中与吗啡成瘾相关的差异蛋白,其表达的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PFC神经元功能,为研究阿片类物质依赖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
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黄芪总皂苷.结果:总皂苷在0.06~0.6 m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回收率为98.25%,RSD为0.4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效、灵敏、准确、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回收率,可作为黄芪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
目的:探讨移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是否比单纯BMSCs移植对脑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方法注射肝素和胶原酶制作脑出血模型,第3d分别移植BMSCs、GDNF/BMSCs以及生理盐水,分别在lw和2w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β在脑出血周边区的表达.结果:各时间点GDNF/BMSCs组的BDNF和NGF-β免疫阳性产物比BMSCs与生理盐水组显著增加.结论:GDNF基因修饰的BMSCs比BMSCs对大鼠脑出血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
基层医生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了解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状况的分布情况,为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方式对219名基层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营养知识总得分62.8±10.9,其中基础营养知识得分为34.1 ±6.3,临床营养知识总得分为28.7±7.0,及格率分别为59.8%、76.7%、42.5%,基础营养知识得分显著高于临床营养知识得分.不同科室和不同年龄组的医生营养知识得分有差异.结论:基层医生的营养知识认知分布不均衡,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
-
胞外不同钠浓度对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钠电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细胞外液不同的钠浓度对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Na+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膜片钳技术,在浴液不同的钠离子浓度下,记录培养新生小鼠的心肌细胞钠电流的激活、失活以及恢复曲线.结果:相对于低钠浴液,高钠浴液记录的培养新生小鼠心肌细胞钠电流明显延迟,电流幅度增加也不明显,激活曲线不圆滑.结论:胞外高钠不是记录钠电流合适的实验方案.
-
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趋势分析
目的:了解“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间变化趋势,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地震后在成都异地复课的汶川县3所中学的学生,采用SCL-90自填式量表分别于震后4个月、7个月和10个月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3次调查结果显示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呈下降趋势(P<0.01).与中国青年常模比较,在地震后的3个阶段几乎均高于中国青年常模平均水平.结论:汶川地震灾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有必要采取长期持续且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
环孢霉素中毒性肾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改变
目的:探讨环孢霉素中毒性肾损伤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环孢霉素中毒组及参麦注射液处理组,分别橄榄油灌胃,环孢霉素灌胃,环孢霉素灌胃同时参麦注射液腹腔注射,连续4周后,取肾组织病理观察并行肾小管损伤评分,测血肌酐、尿素氮和血流变学指标.结果:环孢霉素中毒大鼠,肾脏功能明显受损,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增高;血液呈高粘滞状态,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显著降低,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显著增高,与环孢霉素中毒组相比,参麦注射液组大鼠肾脏功能受损明显减轻,血肌酐、尿素氮降低,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环孢霉素中毒引起的肾脏功能损伤的机制与血液的高粘滞状态有关,参麦注射液能通过改善血流变性从而减轻肾损伤.
-
蜕皮甾酮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其细胞外基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MCs细胞株,分低糖组、高糖组、高糖+蜕皮甾酮组(EDS组),分别作用12、24、48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FN的含量.结果:与低糖组比较,高糖组12h、24h、48h MCs增殖显著增快(P<0.01),FN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低糖组比较,EDS在浓度>1×10-5mol/L时MCs增殖显著减慢(P<0.01);与高糖组比较,EDS 1×10-6nol/L组各时间点及1×10-7mol/L组24h、48h MCs增殖显著减慢(P<0.05或P<0.01),EDS 1×10-6nol/L组各时间点FN含量均有降低(P<0.05或P<0.01);EDS 1×l0-10、1×10-8mol/L组各时间点F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蜕皮甾酮在浓度>1×10-5mol/L时对MCs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②蜕皮甾酮可抑制高糖诱导的MCs增殖.③蜕皮甾酮能减少高糖培养大鼠MCs细胞外基质的增加.
-
古抑菌素A对肝癌细胞HepG2中抑癌基因FHIT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乙酰化转移酶抑制剂古抑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生长的作用以及FHIT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5、50、250、500、1000nmol/L) TSA组,作用24h和48h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改变,CCK-8法检测TSA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FHIT基因的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经TSA处理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减慢,出现凋亡早期改变,与对照组相比,TSA可明显抑制HepG2的增殖,且呈时效和剂量依赖关系系(P<0.0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TSA可以使FHIT表达上调(P<0.01).结论:TSA对肝癌HepG2细胞体外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与促进FHIT表达有一定关系.
-
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
目的:研究HIF-1α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宫颈、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75例宫颈鳞癌组织中HIF-1α及VEGF-C的表达,采用VEGFR-3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组织标本中的淋巴管并测定微淋巴管密度(LMVD),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HIF-1α及VEGF-C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CIN(P<0.05);微淋巴管主要集中在癌周组织,LMVD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HIF-1α的表达水平与VEGF-C表达水平及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269,P<0.05;r=0.407,P<0.05),VEGF-C的表达与癌周组织LMVD呈正相关(r=0.431,P<0.05).结论:HIF-1α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IF-1α可能通过上调VEGF-C的表达影响微淋巴管的形成,从而参与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过程.
-
不同时间点雾化吸入STAT1反义寡核苷酸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活化子1(STAT1)反义寡核苷酸(ASON)干预肺纤维化大鼠的佳时机.方法:清洁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25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博来霉素(BLM)组和ASON 0 d组、ASON 7 d组、ASON14d组各5只.BLM组、ASON 0 d组、ASON 7 d组和ASON 14 d组大鼠气管内灌注BLM,NS组大鼠气管内灌注NS.大鼠气管内灌注BLM或NS后第0、2、4、6d,NS组和BLM组大鼠雾化吸入NS,ASON 0 d组大鼠雾化吸入STAT1 ASON,ASON 7天组大鼠于气管内灌注BLM后第7、9、11、13d雾化吸入STAT1 ASON,ASON 14 d组于灌注BLM后第14、16、18、20d雾化吸入STAT1 ASON,各组均于气管内灌注BLM或NS后28d处死大鼠.左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泡炎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肺组织中PAI-1、TGF-β1的表达.右肺测定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及羟脯氨酸含量.结果:①STAT1 ASON雾化吸入后,ASON 0 d组与BLM组、ASON 7 d组、ASON 14d组比较,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②ASON 0d组与BLM组比较,肺组织转移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减少(P<0.05).ASON 14d组与ASON 0d组比较,肺组织TGF-β1表达增多(P<0.05).③与BLM组比较,ASON 0d组和ASON 7d组肺组织PAI-1表达降低(P<0.05);与ASON 0d组和ASON 7d组比较,ASON 14d组肺组织PAI-1表达增加(P<0.05).④与BLM组比较,ASON 0d组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降低,ASON7d组肺组织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ASON 0d比较,A-SON 7d组和ASON 14d组肺组织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⑤与BLM组比较,ASON 0d组、ASON 7d组羟脯氨酸含量均减少(P<0.05);与ASON 0d组比较,ASON 7d组和ASON 14d组羟脯氨酸含量增高(P<0.05);与ASON 7d组比较,ASON 14d组羟脯氨酸含量增高(P<0.05).结论:不同时间点雾化吸入STAT1 ASON对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是不同的,0d、7d可以减轻肺纤维化,其中0d雾化吸入是治疗的佳时间.
-
空心菜中提取叶绿素试验条件的研究
目的:以空心菜为原料,研究不同的原料处理方式,对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光度作为评价提取条件的评判依据,根据Amon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结果:通过实验得到叶绿素的佳提取条件是用烫漂晒干法干燥原料,经蒸馏水浸泡30min复水,用95%酒精为溶剂,在60℃水浴中搅拌提取2h.结论:空心菜富含天然绿色素,提取的色素稳定性较高,颜色鲜艳,是提取天然色素的理想原料.
-
孙同郊养生经验
孙同郊,女,1928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第一、二届中国中医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肝胆疾病防治研究,是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四川省第一批名中医,第三批全国师承导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孙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有较深厚的中医理论水平及丰富的临床经验.学术上主张博采众长,择益而从,学无中西,西为中用.注重辨证论治,并结合辨病和参考微观检测指标,灵活立法处方用药.其独特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满意的临床疗效,高尚的医德,深受病员欢迎、同行敬佩.擅治内科杂病、肝胆病、老年病.
-
嗜铬细胞瘤合并阵发性室上速1例
患者,男,45岁,因“阵发性心慌9年,发现血压高8年,呼吸困难4月”入院.9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持续约2小时后到当地医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予“推药”后好转,以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发作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频率从1月1次到数月1次不等;8年前发现血压高达180/90m Hg,服用硝苯地平10mg tid控制在100~140/70~96mmHg之间;7年前来我院行射频消融术,术后数月再次出现心慌症状.4月前受凉后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多汗,偶有左心前区疼痛,持续1~2min可消失.既往:无特殊.体检:T:36.5℃,P:120次/min,R:20次/min,BP190/130mmHg,心界左扩,余无异常.辅助检查:ECG:窦速,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TC:6.22 mmol/L;GLU:7.22 mmol/L,多次测空腹血糖7.3~9.3 mmol/L之间;CT:左肾上腺区肿块影,建议增强,心影重度增大;进一步行增强CT示:左侧腹膜后占位,结合临床考虑嗜铬细胞瘤可能性大,心影重度增大;心彩超:全心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低,EF:36%.后诊断:①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②射频消融术后.为进一步治疗,转入泌尿外科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中发现左肾上腺1个直径约2cm的肿物,术后病理报告为嗜铬细胞瘤.术后随访1年,血压血糖血脂心率正常范围,症状消失.
-
左乳巨大叶状肿瘤1例
患者,女,47岁,因发现左乳包块2年,进行性长大半年入院.包块初发时约拳头大小,近半年来进行性长大,院外非手术治疗无效.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左乳见1巨大包块,皮肤表面血管充盈扩张明显并有局灶性皮肤溃疡形成;测量肿瘤约45cm×35cm×28cm大小(图1),左腋下能扪及肿大淋巴结.术前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瘤为分叶状,不透明,与周边组织界限清晰,小的病灶边缘界限稍模糊,腋下见多个孤立肿大淋巴结.钼靶乳腺摄片可见圆形以及分叶状高密度的巨大肿块瘤影像,边缘光整,未见钙化灶.
-
小儿脊柱髓外硬膜下畸胎瘤1例
患者,女,2岁,因经常哭闹,跛行入院.查体:双髋左低右高,双下肢相差2~3cm,右足巴彬森氏征及踝阵挛均阳性.双下肢肌力减退,右下肢Ⅲ级,左下肢Ⅳ级.行MIRI检查示T11~12平面髓外硬膜下梭形肿块,边界清楚,呈混杂信号,其内见脂肪成分及钙化信号.MRI诊断:T11~12平面髓外硬膜下畸胎瘤(见附图).术中见髓外硬膜下肿块,边界清晰,切开瘤壁见豆渣样内容物,混有黄色脂肪成分和1钙化灶.病理诊断为畸胎瘤.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多发性带蒂异常回声1例
患者,男,27岁,因“活动后心累气促半年”入院就诊.查体:神志清楚,自动体位;体温37℃,血压115/78mmHg,呼吸20次/分;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律齐,各听诊区均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速.超声检查:应用PHILIPSi 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4 MHz.超声所见:各房室内径属正常范围.心室壁厚度正常,搏幅尚好.左心室腔内可探及2个独立异常回声团块,包膜完整,疑似带蒂.1个位于室间隔心尖段,大小约1.5cm×2.1cm;另1个位于左室下壁心尖段,大小约1.3cm×2.5cm;随心脏舒缩运动活动度较大.超声诊断:左室内多发性占位(粘液瘤?)(见附图).患者入院数日后在全麻及体外循环下行左心室内占位切除术.术中见:左室心尖和下壁包块附着,大小分别为2.5cm×2.0cm×2.0cm及2.0cm×2.0cm× 1.0cm,其蒂附着于左室侧后壁和乳头肌.将切除包块送病理活检,提示:血栓伴机化改变.
-
细胞因子及其靶向干预在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
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引起进行性肾损害的主要病理特征,几乎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途径和主要病理基础.在肾组织活检标本的分析中发现,肾小球疾病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肾间质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相关,而与肾小球内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无关[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多种细胞因子及其抑制剂对肾间质纤维化起着重要作用,对于肾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理想的靶点.本文将着重归纳针对细胞因子靶向作用在肾间质纤维化治疗中的新研究,探索人群中肾间质纤维化治疗的新途径.
-
没食子酸的研究进展
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又名五倍子酸,是一种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化学命名为3,4,5-三羟基苯甲酸,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广泛存在于掌叶大黄、大叶桉、山茱萸、干屈菜、马桑、化香树、乌桕、石榴、赶黄草、阿拉伯相思树等植物中,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者们不断发现没食子酸的药理作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此,现将没食子酸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
甲醛与白血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甲醛(FA)是一种无色、高度易燃的气体,是一种活性很高的化合物.甲醛能与不同的大分子物质发生反应,如蛋白质、核酸及小分子量物质如氨基酸.甲醛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造纸业、合成木板、绝缘材料、油漆、塑胶、胶水及化妆品行业,在光化学烟雾、甚至水果中也有发现.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暴露于有甲醛的环境当中[1].白血病是骨髓造血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后引起的造血组织癌变.随着环境污染的月益严重,环境甲醛暴露与白血病之间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药提取的传统方法包括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热回流提取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等缺点,直接影响了中药制药产业的发展.为提高中药质量,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不断地被借鉴到中药生产中来,一方面使中药生产更加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确保用药的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将对以下几种研究和应用较多且有发展前景的中药提取分离方法作一综述.
-
下颌后牙牙体牙髓解剖学研究进展
对牙齿解剖的掌握是口腔临床操作的基础.下颌后牙复杂的解剖形态是现代根管治疗术长期面临的挑战.下颌恒磨牙包括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其解剖形态研究内容涉及到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尖形态,牙体解剖变异、以及性别和种族背景等.不同形态的牙、同一牙的不同牙根具有不同的根管系统特征.本文就下颌后牙牙体牙髓解剖学研究概况综述如下.1 下颌第一前磨牙牙体牙髓解剖形态研究概况下颌第一前磨牙是前磨牙中体积小、颊舌尖高度差别大者.颌面呈卵圆形有横嵴,牙根扁而细长,根尖略弯向远中,近中面常有根面纵沟[1].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