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중화림상면역화변태반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705
  • 国内刊号: 11-5558/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10073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奉春 尹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类风湿关节炎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作者:王梅;刘素苗;张莉芸

    蛋白质组学技术通过在蛋白质水平上对机体进行研究以阐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研究,多项研究均证实钙连蛋白A(MRP-8)等蛋白质与RA滑膜局部炎性反应有关,可能参与RA发病.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结合决策树统计方法可建立RA的疾病诊断预测模型.

  •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治疗

    作者:汤蕊;张宏誉

    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喉水肿,危及生命.HAE的治疗可分为发作期急诊治疗和缓解期的短期及长期预防性治疗.除传统的弱雄性激素、抗纤溶制剂及补体第一成分抑制物(C1INH)浓缩剂外,近年来一些新药的研发,如重组C1INH、激肽释放酶抑制剂和缓激肽受体拮抗剂为HAE患者带来更多选择和希望.了解HAE的治疗方法对避免患者因延误治疗而造成的伤害、挽救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 不同亚型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

    作者:孙慧萍;茹晋丽;赵向聪;赵华明

    目的 分析不同亚型银屑病关节炎(PsA)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的差异,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264医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诊治的PsA患者进行分型,并对不同亚型PsA患者首发症状、受累关节、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82例PsA患者,皮疹先发于关节炎者60例(73%),皮疹和关节炎症状1个月内同时出现者9例(11%),关节炎先发于皮疹者13例(16%).PsA临床分型:远端指(趾)间关节炎型10例(12.2%)、残毁型关节炎型6例(7.3%)、对称性多关节炎型19例(23.2%)、非对称性寡关节炎型20例(24.4%)、脊柱关节炎型27例(32.9%).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在PsA各亚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称性多关节炎型RF或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68%,远高于脊柱关节炎型(P<0.05).脊柱关节炎型HLA-B27阳性率为37%,远高于远端指(趾)关节炎型、对称性多关节炎型、非对称性寡关节炎型(均P<0.05).结论 PsA多以皮疹为首发,仍有部分患者以关节炎首发.临床分型以脊柱关节炎型多见.RF阳性或抗CCP抗体阳性PsA患者易出现对称性多关节受累,HLA-B27阳性PsA患者易出现中轴关节受累.

  • 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非霍奇金淋巴瘤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宋丽;陈嘉林;陈雨;方卫纲;曾学军

    目的 探讨特发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HES)、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脏器受累等方面的异同,为三种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所有明确诊断为淋巴瘤、CSS的住院患者经查询病程存在慢性嗜酸粒细胞持续性升高者及所有明确诊断为HES的住院患者并加以比较,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非正态和方差齐性条件,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结果 HES及CSS比较,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IgE升高等均无统计学差异,而神经系统及肺部受累、淋巴结肿大、炎性指标升高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S患者神经系统受累多见于外周神经,而HES多为中枢神经系统.CSS血管受累主要为血管炎,而HES多为动静脉血栓形成.HES与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比较,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淋巴结肿大、肺部受累、LDH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嗜酸粒细胞常见的浸润脏器如神经系统、胃肠道等在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病例中不多见.结论 HES、CSS、NHL合并嗜酸粒细胞增多三类疾病临床特点各有不同,诊断及鉴别需要通过仔细的脏器评估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密切的临床随诊.

  •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伴发肿瘤临床特点及文献回顾

    作者:苟丽娟;苏金梅;赵岩;张文;张奉春

    目的 比较皮肌炎(DM)、多发性肌炎(PM)合并肿瘤与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寻找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7至2012年诊断DM或PM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DM或PM合并肿瘤与同期未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转归进行比较.检索近10年的炎性肌病合并肿瘤的中文文献,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文献资料结合本文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北京协和医院2007年至2012年DM或PM合并肿瘤患者30例;2007年至2008年DM或PM患者105例,其中5例伴发恶性肿瘤,均为女性,DM 4例、重叠综合征1例(DM合并SLE).DM或PM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发生率低于未合并恶性肿瘤组(P=0.022).中文文献及本文病例694例患者中,合并鼻咽癌的DM或PM患者多(30.26%).结论 对于年龄偏大的炎性肌病患者,尤其不伴有肺间质病变及典型抗体的患者,应积极筛查肿瘤.鼻咽癌是DM或PM患者常见的肿瘤类型,推荐对DM或PM患者行鼻咽部内镜检查提高肿瘤检出率.

  • 贝赫切特综合征伴发实体肿瘤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国华;林毅;郑文洁;赵岩;张奉春

    目的 研究贝赫切特综合征(BS;又称白塞病)伴发实体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BS伴发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BS伴发实体肿瘤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40~77岁,平均(53.2±9.3)岁,BS确诊与发现实体肿瘤间期为4个月~26年,平均(12.8±8.9)年.其中12例是BS发病先于肿瘤,1例为实体肿瘤发病在前.13例患者中结直肠癌占3例(其中1例合并子宫内膜癌),其次为膀胱癌2例,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肾癌和转移性腺癌各1例.13例患者手术治疗10例(术后化疗3例,联合化疗和放疗1例),放弃治疗3例.结论 BS可伴发实体肿瘤并有一定的特点,二者关联性尚不清楚.

  • 蚓激酶引起职业性哮喘:附2例病例报道

    作者:顾建青;文利平;尹佳

    目的 探讨皮肤点刺试验、结膜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蚓激酶这类罕见的职业环境中引起的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2例怀疑职业环境中接触蚓激酶粉尘引起的哮喘患者进行临床表现总结,并用蚓激酶粉剂稀释液(10μg/ml)分别对2例患者和3例健康对照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对例1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例2进行结膜激发试验.结果 2例患者蚓激酶皮肤点刺试验均为阳性,3例健康对照者均为阴性.例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FEV1.0从103%预计值降到83%预计值.例2左侧眼结膜激发试验阳性,作为对照的右侧眼结膜为阴性.结论 蚓激酶作为一种药用蛋白质,其粉尘可以引起职业性哮喘,特异性皮肤点刺试验、结膜和(或)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诊断.

  • 葎草花粉变应原免疫治疗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作者:关凯;魏庆宇;尹佳

    目的 回顾性评价单一葎草花粉变应原制剂治疗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伴发或不伴发过敏性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近13年接受单一葎草花粉变应原免疫治疗(SIT)的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比较SIT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治疗药物,总体自评和不良反应;对伴发过敏性哮喘患者比较SIT治疗前后发病季节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治疗药物和总体自评.结果 40例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中7例(17.5%)伴发过敏性哮喘.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哮喘症状晚于鼻炎症状4(3,6)年出现,7例过敏性鼻炎伴过敏性哮喘患者中5例(71.4%)在鼻炎发病5年内发展伴发过敏性哮喘.SIT治疗前后,过敏性鼻炎症状总评分[10(9,11)vs.5(4,6)]、症状年累计时间[8(8,12)周vs.4(4,7)周]、药物积分[385(320,465)vs.125(69,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85%总体自评为病情改善.2例患者发生全身不良反应,其中Ⅱ类和Ⅲ类各1例次.伴发过敏性哮喘的7例患者经SIT治疗,6例发病季节ACT评分由未控制改善为完全或良好控制,治疗前后哮喘药物积分[240(110,250)vs.25(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总体自评均为明显改善.结论 使用葎草花粉变应原单一制剂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葎草花粉过敏性鼻炎伴发或不伴发过敏性哮喘.

  • 中山市气传花粉调查

    作者:汪叶红;肖晓雄;詹志鹏;王良录;付四毛;王桂兰;黄娟;林嘉标

    目的 探讨中山市气传花粉飘散的种类、数量及规律,以指导本地区对花粉症的预防、诊断及免疫治疗.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自制取样器,于2007年在中山市城区进行1年每日花粉曝片调查.结果 全年共收集曝片315张,花粉总计数13222粒/1000mm2,花粉种类48种,其中禾本科花粉含量高,占花粉总计数的27.61%;其次是松属,占26.55%.花粉计数月高峰分布在3月,该月花粉量占全年花粉总计数的31.73%,花粉种类主要为松属、杉柏科、构属和木麻黄科花粉.其次分别为11月及2月,花粉量分别占14.45%及14.37%.11月主要气传花粉为禾本科,2月主要花粉种类与3月相同.结论 中山市空气中花粉飘散的数量、种类多,且常年均有飘散;花粉高峰以春季为主;禾本科及松属为该地区优势气传花粉.

  • 东北地区夏秋季花粉症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长期疗效

    作者:宋薇薇;林小平;柴若楠;吕智慧;冯晓娟;迟秀丽

    目的 探讨东北地区夏秋花粉症患者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SIT)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夏秋季豚草和蒿草致敏的花粉症患者226例,随机分为ASIT组(107例)及对症治疗组(ST)(119例).ASIT组ASIT疗程3年,ST组仅行症状性药物治疗.在停止ASIT后进行6年长期随访.评价疗效指标包括:鼻炎和哮喘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皮肤点刺试验(SPT)、肺功能、血清特异性IgE(s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鼻炎发展成哮喘和出现新的致敏原的比例.结果 ASIT组临床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用药评分、血Eos计数和SPT的皮肤指数与ASIT前、ST组比较明显改善(均P<0.01);而停止ASIT后6年随访,分别与3年ASIT上述相同参数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ASIT组无鼻炎患者发展为哮喘,8.64%的患者出现新的致敏原,2.43%的患者鼻炎症状复发.ST组85.89%的鼻炎患者发展为哮喘,69.23%的患者出现新的致敏原.结论 ASIT能明显地改善花粉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停药后持续而稳定的长期疗效,可以防止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防止出现新的致敏原.

  • CD200/CD200受体1在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任燕;冷晓梅;杨波;赵岩;张奉春;张烜

    目的 探讨CD200/CD200受体1(CD200R1)信号轴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流式细胞仪检测RA滑膜、外周血细胞CD200/CD200R1表达水平,观察强化CD200/CD200R1信号对RA破骨细胞分化及T辅助17(Th17)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结果 RA患者滑膜及外周血CD200+(3.55%±0.24% vs.14.37%±1.54%,P<0.0001)及CD200R1+(11.19%±1.23% vs.20.57%±1.26%,P<0.0001)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经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后,外周血CD200/CD200R1表达明显升高(P<0.0001),且CD200R1变化水平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呈负相关.细胞培养发现通过上调CD200/CD200R1信号可以抑制CD4+辅助性T细胞向Th17细胞增殖分化(46.86%±1.08% vs.54.06%±1.80%,P<0.01),促进凋亡(1.21%±0.11% vs.0.82%±0.06%,P<0.0001)、坏死(13.54%±0.31% vs.3.82%±0.19%,P<0.0001),并抑制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趋化因子受体6(chemokine receptor 6,CCR6)介导的Th17细胞的炎性趋化(359.30±35.25 vs.1992.00±318.00,P<0.0001).此外,强化CD200/CD200R1信号还可降低单核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结论 RA滑膜及外周血CD200/CD200R1信号存在表达与功能异常,通过调控Th17细胞及破骨细胞免疫应答,有望成为RA抗炎治疗的新靶点.

  •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比较

    作者:白伊娜;宋宁;李萍;邓垂文;王迁;冷晓梅;郑文洁;胡朝军;张奉春;曾小峰;李永哲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ECLIA)检测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抗体)的结果,并评价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方法 应用ELISA和ECLIA同时检测145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含25例早期RA患者)、155例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包括50例骨性关节炎、35例强直性脊柱炎、30例干燥综合征、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10例系统性硬化症)、50例其他疾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共400例血清样本的抗CCP抗体含量.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一致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并分别对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做1:20、1:30、1:40、1:80和1:160稀释后进行线性分析.结果 ELISA和ECLIA检测400例血清样本抗CCP抗体的一致性极好;两种方法检测RA患者抗CCP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近似,ECLIA分别为77.24%和98.00%,ELISA分别为76.55%和98.00%.3例ECLIA检测高浓度抗CCP抗体血清样本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浓度稀释至1:160,线性R2值均>0.9.结论 ECLIA和ELIS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ECLIA线性范围较宽,ECLIA检测抗CCP抗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系统性硬化患者内皮祖细胞连接黏附分子-A表达

    作者:侯勇;李萍;史群;李梦涛;白伊娜;徐东;王迁;曾小峰

    目的 研究系统性硬化(SSc)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连接黏附分子-A(JAM-A)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13例SSc患者及13例对照组新鲜EDTA抗凝血2ml,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用PerCP-CY5.5、PE、Alexa Fluor 647和FITC标记CD34、CD133、CD309和JAM-A.内皮祖细胞定义为CD34、CD133、CD309(VEGFR-2,KDR)均阳性的细胞 内皮祖细胞表达JAM-A,SSc患者内皮祖细胞中JAM-A表达较正常对照减少(分别为0.0775±0.0385和0.1567±0.1223,P<0.05),SSc患者内皮祖细胞数量亦较对照组少(分别为0.0817±0.0403和0.1746±0.1419,P<0.05).结论 SSc患者内皮祖细胞中JAM-A的减少是由于患者内皮祖细胞数目减少所致.SSc患者存在血管生成障碍,JAM-A表达异常,并且在SSc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 屋尘螨鼻激发试验与致敏状态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

    作者:王万钧;鲜墨;谢燕清;孙宝清;韦妮莉;李靖

    目的 探讨标准化屋尘螨鼻黏膜激发试验(NPT)与致敏状态和生命质量的相关性以及NPT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屋尘螨过敏的单纯变应性鼻炎患者35例,正常对照40例,分析屋尘螨NPT的阳性率以及与屋尘螨皮肤点刺试验(SPT)、屋尘螨血清特异性IgE (sIgE)、血清总IgE、鼻结膜炎生命质量问卷(RQLQ)的相关性,并分析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变应性鼻炎组屋尘螨NPT阳性率为97.1%,正常对照组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0,P<0.001).NPT前后鼻部症状在变应性鼻炎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T前后鼻阻力在变应性鼻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屋尘螨SPT指数、屋尘螨血清sIgE、总IgE的级别及RQLQ的评分级别越高,屋尘螨NPT鼻黏膜反应性的级别亦越高(P<0.001).变应性鼻炎组肺功能指标FEV1/预计值%在NPT前为(96.8±13.4),NPT 6 h后为(95.2±14.7);对照组在NPT前为(99.2±9.4),NPT 6h后为(97.7±9.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对标准化屋尘螨NPT的反应率显著高于健康受试者,屋尘螨NPT的级别与受试者致敏状态的程度和生命质量呈显著相关,NPT对FEV1没有明显影响.

  •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难治性贝赫切特综合征眼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孙妍;任立敏

    贝赫切特综合征(Beh(c)et syndrome;又称白塞病)为风湿免疫科常见病,是一种以血管炎症及多系统损害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也可累及血管、关节、肺、肾、附睾等器官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贝赫切特综合征眼炎临床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眼球充血、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头痛等,发生率约为50%,致盲率可达25%[2].眼炎常见的眼部病变为色素葡萄膜炎,约58.8%患有葡萄膜炎者会出现视力下降[1].现报道1例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难治性贝赫切特综合征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 Wells综合征1例

    作者:王奔;刘玲玲;赵作涛

    Wells综合征(Wells′ syndrome,WS)又称嗜酸粒细胞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目前认为是皮肤对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的局限性剧烈过敏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瘙痒性皮肤红斑或斑块,似蜂窝织炎样表现,常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可伴有外周血总Ig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升高,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常可见胶原局限性变性,形成"火焰征"[1].本病报道较少,现将1例Wells综合征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Wells综合征
  • 成人皮肌炎合并消化道出血1例

    作者:张宁;费允云;吴东;张文;张奉春

    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主要累及横纹肌,呈慢性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并具有特征性皮肤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小儿皮肌炎以广泛的血管炎为病理基础[1],继发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文献报道.成人皮肌炎消化系统常受累部位为食管上段骨骼肌,导致吞咽困难[2].但成人皮肌炎合并严重的消化道病变,如消化道出血、穿孔、腹腔血肿等较为少见.本文报告1例成人DM合并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 尘螨过敏性结膜炎免疫治疗1例

    作者:李宏;许丽娟

    过敏性结膜炎是眼部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人群患病率为20%,过敏性鼻炎中60%患者伴发过敏性结膜炎[1-2],而有些患者仅有眼部症状,并未伴有鼻部症状.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反复出现双眼红肿、痒、流泪等症状,常常影响正常工作和学习.该疾病是由IgE介导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激肽、白三烯等介质引起的眼部过敏性疾病,常见病因报告为螨虫、花粉、动物皮屑、蚕丝及药物等[3-4].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缓解症状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欧洲和美国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指南均指出,过敏性结膜炎是免疫疗法的适应证之一[5].国外通过对6~7年牧草花粉免疫治疗的观察研究,证实了花粉免疫治疗不但对过敏性鼻炎有效,而且对过敏性结膜炎也有效[6].检索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国内尚未见关于过敏性结膜炎免疫治疗的研究报告.现报告1例通过4年免疫治疗临床治愈的尘螨致过敏性结膜炎的病例.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