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중화림상면역화변태반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705
  • 国内刊号: 11-5558/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10073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奉春 尹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干扰素介导的自身炎症性疾病

    作者:沈敏

    随着对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AUID)认识的不断加深,极大程度地改变了此类疾病的治疗策略.研究发现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在AUID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有相当部分AUID患者未发现可证实的基因突变,应用现有针对IL-1的生物制剂治疗也无效,提示另有未知的基因突变和炎症信号传导通路.新的AUID确定致病基因突变扩大了对AUID的认识,其中干扰素介导的AUID(或称干扰素病)为引人瞩目.干扰素介导的AUID包括几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基因突变导致Ⅰ型干扰素慢性持续产生,其器官受累表现与IL-1介导的AUID不同,可出现颅内钙化、肌炎和间质性肺病,并且常伴自身抗体.干扰素在这组自身炎症临床表型中发挥了炎性介质的作用.对干扰素介导的AUID的研究有利于揭示自身炎症、自身免疫和免疫缺陷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联系,提高对AUID的诊治水平.

  • 端粒/端粒酶系统异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作者:张丽丽;蒋颖;赵岩;郑文洁

    反复的抗原刺激使免疫细胞大量克隆扩增,进而导致端粒缺失、细胞衰老和凋亡.研究发现,端粒酶在淋巴细胞中的活性可随需要上调,端粒序列及细胞寿命也随之延长.由此可见,端粒动力学对于免疫功能的维持是至关重要的,并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一个热点.此文主要阐述端粒结构的维持,同时对端粒/端粒酶系统异常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自身免疫性炎症及治疗

    作者:樊勇;郝燕捷;张卓莉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致死率非常高的临床常见病,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是导致PAH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系统性硬化、系统性红斑狼疮、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以及某些情况下的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不断有研究发现CTD相关PAH患者体内存在大量的炎性介质以及自身抗体,同时采用控制自身免疫和炎症的药物治疗在部分患者中观察到较好的效果,也证明自身免疫性炎性反应在CTD相关PA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分别就不同类型的CTD相关PAH的免疫炎性反应与免疫抑制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肥厚性硬膜炎17例临床特点

    作者:李霞;赵久良;王迁;费允云;张丽丽;赵岩

    目的 探讨肥厚性硬膜炎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肥厚性硬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17例肥厚性硬膜炎患者,男7例,女10例.年龄19 ~63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14例为肥厚性硬脑膜炎,2例肥厚性硬脊膜炎,1例肥厚性硬脑脊膜炎.8例为ANCA相关血管炎,1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为IgG4相关疾病,4例为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主要表现有头痛、颅神经麻痹、颈肩腰背痛等;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升高15/17例;脑脊液检测蛋白升高10/16例(0.49~42 g/L);磁共振扫描显示硬脑膜和(或)硬脊膜局限或弥漫增厚,在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1例脑膜活检发现致密纤维组织增生伴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所有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域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7例给予鞘内注射治疗.随访有3例复发.结论 肥厚性硬膜炎是一种罕见的以局灶性或弥漫性硬膜增厚为主要特点的炎症性增生性疾病,起病隐匿,病因复杂,临床诊断难度大,目前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需警惕复发.

  • 结缔组织疾病合并关节结核的临床特征

    作者:谢传美;袁国华

    目的 探讨结缔组织疾病合并关节结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提高对关节炎的认识,以利早期诊断.方法 对9例合并关节结核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影像学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中,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肌炎、1例系统性硬化症,均有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受累关节数1~3个/例(共15个关节),其中腕关节受累8个(53.3%)、踝关节5个(33.3%)、肩关节及肘关节各1个(6.7%).11个关节周围形成脓肿,5个关节有窦道形成.PPD实验除1例阴性,1例强阳性外,其均为(+)~(++).9例患者均进行关节液或关节周围脓液检查,抗酸杆菌均涂片(-),培养仅1例阳性,其中8例结核DNA呈阳性.9例患者MRI检查发现骨髓水肿、骨质破坏、滑膜增厚等改变.7例进行关节病理活检均证实为结核.结论 当结缔组织疾病出现原发病不能解释的关节炎时,需考虑关节结核的可能,需仔细检查,尽早确诊,避免关节不可逆损害.

  •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

    作者:刘娣;郭万珍;蔡华聪;费允云;张文;张奉春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并发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ML)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RA并发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RA并发ML患者共11例,占同期RA住院病例的0.53%(11/2093),其中女性7例,男性4例;RA平均确诊年龄(48.18±12.66)岁(25 ~67岁);ML平均确诊年龄(65.55±8.07)岁(49 ~75岁);RA确诊到诊断ML病程平均(17.36±10.03)年(2~40年).所有淋巴瘤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且淋巴结结外受累多见,共6例,占54.5%(6/11).ML可以侵犯到全身组织和器官,其中胃肠道受累1例,骨髓受累1例,皮下组织受累2例,黏膜组织受累3例.11例RA合并ML的患者中10例炎性指标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论 RA并发ML比普通人群风险高,当长病程RA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组织肿物、淋巴结肿大,需警惕RA并发ML的可能,当RA并发ML多数对化疗敏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B细胞FcγRⅡb表达

    作者:黄林芳;梁迪;莫文秀;周晨;李菁;张烜;廖湘平;郑文洁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B细胞亚群FcγR Ⅱ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20例初治RA患者及年龄性别匹配的1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B细胞FcγR Ⅱb的表达;评估其与RA病情指标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RA患者记忆性B细胞亚群百分率[(18.30±8.94)%]低于健康对照组[(32.31±1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5,P=0.001);初始B细胞亚群百分率[(78.11±9.00)%]高于健康对照组[(64.24±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91,P=0.001);RA患者外周血CD19+ CD27+记忆性B细胞表面FcγR Ⅱb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7 571.95 ±4494.53)%]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13 304.87±6568.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68,P=0.004);RA患者外周血记忆性B细胞表面FcγR Ⅱb的MFI与RA患者的IgG水平呈负相关(r=-0.732,P=0.007).结论 RA患者外周血记忆性B细胞FcγR Ⅱb表达低于健康对照,并与RA患者的IgG水平呈负相关,FcγR Ⅱb表达异常可能在RA免疫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他汀相关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2例临床病理及文献复习

    作者:文琼芳;金京玉;赵征;朱剑;刘立芝;班瑞;蒲传强;黄烽

    目的 分析他汀相关免疫介导性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sing myopathy,IMNM)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和肌肉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9月至1 1月2例他汀相关IMNM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和肌肉活检病理特点,以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年龄分别为55和63岁,病程分别为5和3个月.2例患者既往体健,服用他汀类药物半年后出现四肢乏力、抬头困难等不适,1例合并呼吸系统受累,1例患者可见较多肌纤维空泡和凝固性坏死,伴吞噬现象.另1例可见少量肌纤维变性、坏死,伴有少数核内移纤维.1例患者经糖皮质激素激素、另1例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 他汀相关IMNM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呈亚急性或隐匿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主要表现为肢带肌乏力,可合并有不同肌群受累;肌肉病理改变主要为形态多样的肌纤维变性坏死;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 42例住院患者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特点

    作者:汤蕊;陈适;刁颖;孙劲旅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至2013年住院患者中42例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一般情况、血压心率变化、病因、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39±16)岁,男女比例为1∶2.2;发作时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基础血压明显下降[收缩压:(116.0±12.1) mm Hgvs.(51.0±35.4) mm Hg,舒张压:(75.6±9.3) mm Hgvs.(26.6±19.6) mm Hg],发作心率较基础心率明显增加[(84±12)次/minvs.(123±24)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主要病因为药物(35/42),其中常见为抗生素(14/35);严重过敏反应临床表现中以皮肤表现常见(73.8%),其次为呼吸系统(59.5%)、神经系统(54.8%)和循环系统症状(52.4%),再次为消化系统症状(28.6%).临床表现的影响因素中男性患者更易出现意识丧失(P=0.01),血压测不到的患者多出现意识丧失(P<0.05);多系统受累患者以男性常见(P<0.01),发作时血压更低(P<0.05),既往有过敏性疾病病史患者更常见(P<0.05),食物和造影剂引起过敏者多见(P<0.05).治疗首选肾上腺素,死亡率较前明显下降.结论 严重过敏反应发作时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明显增加;病因以药物诱发为主,常见为抗生素;临床表现中以皮肤表现常见;男性患者更易出现意识丧失;男性、发作血压更低、基础病为过敏反应疾病及食物和造影剂诱发者更易出现多系统受累.

  •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羟氯喹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闫琳毅;张海艇;林玮;张文

    目的 观察长期使用羟氯喹(hydmxychloroquine,HCQ)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且口服HCQ累计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资料,通过问卷、眼科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等,分析患者长期使用HCQ的安全性,包括眼、皮肤、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血液系统、胃肠道、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412例患者,HCQ用药时间(39.01 ±26.03)月(6~161个月),累计剂量(261.54 ±246.12)g(36.2 ~ 1638g).7例(1.69%)患者出现眼部症状和(或)眼科检查异常.其中2例(2/412,0.48%)眼球调节反射障碍,1例(1/412,0.24%)视野缺损,2例(2/412,0.48%)可疑黄斑病变,2例(2/412,0.48%)视网膜沉积.9例(9/412,2.18%)患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6例(6/412,1.46%)患者出现恶心、反酸、腹胀、胃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1例(1/412,0.24%)患者肝酶升高;1例(1/412,0.24%)肌肉酸痛;未见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受累.结论 长期使用HCQ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较好.

  • 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与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的对比

    作者:龙绮;李春林;蔡笃程;刘硕;谢伟伟;孟光

    目的 观察蜉蝣过敏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与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阳性结果是否相符,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过敏原阳性率;随机选择30例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和30例阴性者鼻黏膜激发试验;选择另外30例蜉蝣过敏原皮肤点刺阳性血液和30例皮肤点刺阴性血液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结果 2078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试验中,蜉蝣过敏原阳性1337例,阳性率为64.34%;30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进行鼻黏膜激发试验,均出现阳性反应(100.00%),30例阴性患者未出现阳性反应;30例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患者进行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阳性26例(86.67%).结论 蜉蝣过敏原嗜碱性粒细胞激发实验与皮肤点刺试验、鼻黏膜激发试验的结果相符.

  • 微小RNA差异表达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应用

    作者:王笑颜;王友庆;沈翠芬;金文君;王翔;邵圣文;邹伟华;顾金华

    目的 探索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患者血清中相关的差异表达微小RNA(microRNA,miRNA).方法 健康对照组和pSS组各选1例进行芯片分析,筛选出pSS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miRNA;选取6例健康对照和6例pSS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采用荧光定量法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通过TargetScan、miRanda以PicTar预测miRNA作用的靶基因并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的生物学信息.结果 共发现53条mi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取22条差异倍数>1.5倍的miRNA,pSS治疗前组与对照组比较miR-146a-Sp、miR-4484和miR-4687-5p表达均上调(P<0.05),miR-146a-5p和miR-4687-5p验证结果与芯片一致.治疗前组和治疗后组比较,miR-146a-Sp和miR-4484表达均下调(P<0.05),而miR-4687-5p表达依然上调.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pSS中miRNA可能通过Notch信号通路和花生四烯酸以及溶酶体等代谢发挥信号转导作用.结论 pSS患者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表达的miRNA,这些miRNA表达可能参与pSS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pSS诊断有一定价值.

  • 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清炎性趋化因子的影响

    作者:任丽民;张莉芸;张改连;许珂;高晋芳

    目的 评估腹腔注射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关节症状的改善程度,并观察其对CIA大鼠血清趋化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28只体质量及鼠龄相当的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A组为空白对照组(8只),B、C组(各10只)用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乳化液2次免疫动物,建立CI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CIA模型对照组8只(B组)、ATO治疗组8只(C组);ATO治疗组在分组3d后通过腹腔注射ATO液1周,剂量为每天4mg/kg,后1d给8mg/kg,观察3d取材,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对各组大鼠定期进行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评定、容积法(排水法)测量双后肢的足肿胀度以及四肢关节X线摄片评估关节破坏程度.各组老鼠干预结束后内眦静脉取血,用流式细胞术对各组大鼠血清正常T细胞表达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onocyte chemotactic factor,MCP)-1、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interferon gamma induced protein 10,IP-10)等趋化因子进行定量测定.应用t检验或对各组应用Krusk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腹腔注射ATO液1周后大鼠足肿胀度较同期CIA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0.10) mlvs.(8.12±0.15) ml,t=8.73,P=0.000)];关节炎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3±0.92)vs.(6.62±0.91),t=5.21,P=0.020];X线检查显示关节破坏程度减轻.CIA模型对照组血清中RANTES、MCP-1、IP-10均明显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 118.89±2 836.14) pg/mlvs.(5 390.24±629.08) pg/ml,x2=6.35,P=o.012;22 048.2 (6 092.53,40 457.13) pg/mlvs.1 211.77 (532.35,1 506.94)pg/ml,x2 =11.29,P=0.001;(282.48±273.93) pg/mlvs.(31.96±17.50) pg/ml,x2 =5.84,P=0.016].ATO治疗组与同期CIA模型组相比上述因子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 134.76±548.15) pg/mlvs.(8 118.89±2 836.14) pg/ml,x2 =6.79,P=0.033;2946.08(1749.84,4600.94)pg/mlvs.22048.23(6092.53,40457.13) pg/ml,x2=14.64,P=0.001;(41.60±15.86) pg/mlvs.(282.48±273.93) pg/ml,x2 =7.72,P=0.021].结论:CIA大鼠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血清中趋化因子显著升高;腹腔注射ATO可以改善CIA大鼠的关节炎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下调趋化因子MCP-1、RANTES、IP-10水平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 甲壳质酶蛋白在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的表达及其与哮喘的相关性

    作者:李宗平;屈玲玲;崔丹萍;金晓红

    目的 探讨不同气道炎症表型哮喘患者甲壳质酶蛋白(YKL—40)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哮喘患者按照气道炎症表型分成嗜酸性粒细胞型(EOS型)和非嗜酸性粒细胞型(非EOS型)两组,比较两组YKL-40、肺功能、哮喘控制问卷前5项得分(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5,ACQ-5)的差异,并探讨YKL-40与肺功能及ACQ-5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104例患者,其中EOS型72例,非EOS型32例.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ACQ-5比较[FVC:(3.15±1.11) Lvs.(3.21±1.18)L;FEV1:(2.13±1.02) Lvs.(2.16±1.10)L;FEV1%预计值:(59.94±22.67)%vs.(61.11±23.43)%;ACQ-5:(1.92±1.10)分vs(1.87±0.99)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OS型血清YKL-40和痰YKL-40均高于非EOS型[血清YKL-40:(52.16±7.23) μg/L vs.(38.45±4.37) μg/L;痰YKL-40:(78.64±9.78) μg/Lvs.(64.96±8.25)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OS型哮喘患者血清和痰YKL40与FVC、FEV1、FEW1%预计值和ACQ6均负相关(P<0.05);但非EOS型哮喘患者血清和痰YKL-40与FVC、FEVt、FEV1%预计值和ACQ-5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EOS型哮喘患者YKL-40水平明显升高,且YKL-40与肺功能及ACQ-5负相关;但非EOS型哮喘患者YKL-40与肺功能及ACQ-5无相关性.

  • 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疾病的临床特点

    作者:左研;杨统;魏蔚

    目的 探索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患者并发肺部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DM并行肺部CT患者,比较并发ILD与未并发ILD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45例DM患者,29例并发ILD,16例为非ILD.DM并发ILD组关节炎和雷诺现象发生率分别为44.8%、20.7%;非ILD组发生率分别为6.3%、0,2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热、面部皮疹、皮肤红斑性皮疹、Gottron征、吞咽困难中、四肢无力、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功酶MB、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乳酸脱氢酶、白蛋白、C反应蛋白、抗核抗体、抗Jo-1抗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并发雷诺现象及关节炎时,ILD发病率高相关.

  • NLRP12自身炎症性疾病2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唐琳;侍效春;李健;沈敏

    目的 探讨NLRP12自身炎症性疾病(NLRP12-autoinflammatory disease,NLRP12-AD)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例NLRP12-AD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本文2例患者为首次报道的中国人汉族患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荨麻疹样皮疹、肌痛、关节痛/炎,激素治疗有效.基因检测均为MLRP12基因F402L(c.1206 C >G)杂合突变.结论 文献报道NLRP12-AD患者共26例,多为高加索人,多数NLRP12-AD患者有家族史(16/28,57%),也有散发病例.大部分患者幼年时期起病,少数成年起病(7/28,25%).主要表现为周期性发热、荨麻疹样皮疹、肌痛、关节痛/炎、淋巴结肿大和脾大,部分患者出现头痛、感音神经性耳聋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还可出现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发作时多数患者急相反应物质升高.NLRP12基因突变常见的是p.F402L(c.1206 C >G)(15例,54%).激素及抗组胺药物有效.NLRP12-A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成人起病者并不罕见.本文首次报道2例成人起病的中国人汉族NLRP12-AD.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认识,基因检测有助于此类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确诊.

  • 脊柱关节炎并发大动脉炎1例

    作者:武加标;任敏;徐霞;赵东宝

    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少见累及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系统性血管炎,迄今病因不清.脊柱关节炎(Spondyloarthropathies,SpA)为具有特定的病理生理、临床、放射学和遗传特征,炎性腰背痛伴或不伴外周关节炎的一组具有相似特点、相互关联的多系统炎性疾病.TA并发SpA罕见但有非常有意义,现报道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例患者如下.

  • 系统性红斑狼疮损伤窦房结功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1例

    作者:夏鹏;常龙;杨德彦;张莉;周佳鑫;郑文洁;曾小峰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可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脏受累为SLE的常见表现,包括心包炎、心肌炎、瓣膜受累、冠脉受累及传导系统异常等,但是SLE引起窦房结功能损伤的情况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SLE损伤窦房结并导致恶性心律失常的病例,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抗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结节性脂膜炎1例

    作者:武加标;任敏;赵东宝

    结节性脂膜炎(nodular panniculitis,NP)又称Weber-Christian病,是一种原发于脂肪小叶的非化脓性炎症疾病.1882年,由Pfeifer首次报道,随后Weber和Christian等于20世纪20年代进行描述并命名,因其皮疹为复发性皮下结节,部分患者常有间歇性发热,故又称复发性发热性非化脓性脂膜炎[1].NP临床表现多样,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报道1例应用英夫利昔单抗成功治疗被误诊为痛风的NP病例.

  •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解读

    作者:曾学军

    痛风是一种慢性晶体性关节炎,其生理基础为血尿酸水平升高.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不仅造成关节毁损,还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痛风患者的降尿酸治疗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目前,有许多新药正在研发中,而新药的临床验证不仅需要公认合理的结果指标,更要求入组研究的患者诊断明确.

  •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痛风分类标准》摘译

    作者:张冰清;盛峰;谷俊杰;杨丹;梁广宇;张昀;曾学军

    痛风是以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结晶在关节液和组织中沉积为特点的疾病,是常见的关节炎.各国痛风患病率分别为美国3.9%、法国0.9%、英国1.4% ~2.5%、德国1.4%,新西兰欧裔和毛利人分别为3.2%和6.1%.在过去的10年中,已有治疗痛风的新药面世或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无论是药物临床试验、痛风危险因素观察性研究、遗传学研究还是流行病学研究,都要求纳入诊断明确的痛风患者.分类标准的目的是收集一组临床表现相似的患者以满足临床研究的要求.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