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Allergy & Clinical Immunology 중화림상면역화변태반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影响因子: 0.73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705
  • 国内刊号: 11-5558/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10073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奉春 尹佳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白细胞介素-6生物学功能及其生物制剂在风湿病领域的应用

    作者:王银萍;李洋

    风湿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病因不明,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在多种风湿病的炎症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以IL-6为靶点的生物制剂通过阻断IL-6的信号传导而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已证实以IL-6为靶向治疗的生物制剂在多种风湿病中有治疗作用。

  • 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

    作者:谷俊杰;张冰清;张昀;曾学军

    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指恶性肿瘤模拟风湿性疾病,以风湿样综合征为其突出表现,且这些风湿样表现与肿瘤的直接浸润或转移无关。风湿样表现可以早于、同步于或晚于恶性肿瘤的其他症状。当风湿样表现早于或同步于恶性肿瘤的其他症状时,往往早期识别困难,可能错失佳诊治时机,因此提高认识,加强风湿病与肿瘤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文献,总结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如老年人出现不典型的风湿病样表现,包括肥厚性骨关节病、副肿瘤性多关节炎、血清阴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肿综合征、掌筋膜炎及关节炎、红皮病、副肿瘤天疱疮、远端肌无力或肌痛、急性坏死性肌病等,或对于典型风湿病症状者出现以下难以解释的表现,包括体重减轻、纳差、不明原因发热等恶病质表现,网状内皮系统增殖表现,不明原因包块,肿瘤标志物升高,缺乏特异性免疫学指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时需高度警惕潜在恶性肿瘤,加强肿瘤相关筛查及随访。副肿瘤相关性风湿综合征的出现或复发预示着原发肿瘤的复发或转移,应以治疗原发肿瘤为主。

  • 天平的两端:活化性和抑制性Fcγ受体

    作者:黄林芳;廖湘平;雷丽;张烜;郑文洁

    体内多种细胞表达不同类或亚类Ig的Fc受体,它们在促进和调节免疫方面起着重要作用,FcγRⅡB是体内唯一的抑制性Fcγ受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FcγRⅡB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多项研究表明,细胞表面活化性与抑制性Fcγ受体比例的失调也将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FcγRⅡB能下调活化性Fcγ受体介导的吞噬、免疫复合物诱导的炎症和相关细胞炎性因子的释放。因此,阐明其与疾病间的联系,将有助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 2013年全国116家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检测比对分析

    作者:宋宁;张蜀澜;胡朝军;邓垂文;李萍;白依娜;李丽君;董晓娟;吴子燕;甘晓丹;史艳萍;李永哲;张奉春

    目的:了解全国抗磷脂抗体检测水平现状,发现问题,以改进和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向全国自愿报名参加抗磷脂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样品。比对样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和抗β2糖蛋白I(anti-β2-glycoprotein I,β2GPI)抗体,1组共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参加APLs比对分析的实验室共116家,进行ACL抗体和抗β2GPI抗体检测实验室分别为107家和63家。样品201、203及204为ACL抗体和抗β2GPI抗体双阳性,样品202和205为双阴性。比对品ACL抗体及抗β2GPI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6%和98.4%,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5%和1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ACL抗体、抗β2GPI抗体的主要方法,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有一定波动(变异系数为31.0%~90.0%)。结论2013年全国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比对品检测正确率高于96%,但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的标准化、统一化还需进一步提高。

  • 链格孢变应原皮试液用于链格孢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瑞琦;王良录;李宏;孙劲旅;利平;顾建青;关凯;尹佳

    目的:评价应用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诊断链格孢变态反应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0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1043例门诊患者皮内试验结果,将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结果分别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及Thermo Fisher公司Immuno CAP?系统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皮内试验诊断链格孢变态反应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以及与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和血清sIgE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同时记录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用于皮内试验的不良反应。结果以变态反应专科医生临床综合诊断作为金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灵敏度为0.8864,特异度为0.8945,阳性预测值为0.5000,阴性预测值为0.9851,准确度为0.8936;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95%可信区间为0.874~0.956。以血清sIgE检测结果作为评价标准,以皮内试验结果≥“+”作为诊断界值,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皮内试验的灵敏度为0.9277,特异度为0.5313,阳性预测值为0.7196,阴性预测值为0.8500,准确度为0.7551。链格孢血清sIgE阳性组中,血清sIgE水平与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的阳性反应程度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62800(P<0.0001)。1043例受试者中,与链格孢变应原皮内试验有关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48%(5/1043),未发现与链格孢变应原有关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使用链格孢变应原注射原液1∶100稀释液进行皮内试验,可以安全、有效地诊断链格孢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 结缔组织病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临床特点

    作者:杨华夏;边赛男;曾月平;赵丽丹;吴庆军;张烜;张奉春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CTD)并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5年9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CTD并发TEN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及结局。并与同期国内外报道的CTD并发TEN病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CTD并发TEN住院患者共7例,女性6例,男性1例,中位年龄42岁。7例CTD中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42.9%)、多发性肌炎1例(14.3%)、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14.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2例(28.6%)。7例TEN发作前均有药物诱因,药物至TEN发作中位时间3 d。药物种类包括:解热镇痛药3例(42.9%)、抗癫痫药2例(28.6%)、抗生素2例(28.6%)、抗病毒药物1例(14.3%)。CTD活动度,发生TEN时6例(85.7%)CTD病情稳定,仅1例(14.3%)疾病活动。7例患者中ANA阳性6例(85.7%),抗SSA阳性4例(57.1%)。大剂量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后5例(71.4%)好转,2例(28.6%)死亡(死亡原因为重症感染)。TEN评分高者预后差。结论并发TEN的CTD患者以SLE多见,多由药物诱发,疾病本身不活动。大剂量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TEN评分高者预后差。

  • 肺表面活性蛋白D基因多态性与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遗传易感性

    作者:邓玉琴;陶泽璋;孔勇刚;许昱;陈始明;肖伯奎

    目的:通过对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致敏基因筛查,从分子水平了解其遗传病因及特点。方法采集华中地区2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女性113例,男性103例,均是汉族成年人,平均年龄(34.3±14.38)]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D (surfactant protein D,SP-D)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分析SP-D的rs721917、rs2243639及rs3088308位点等位基因频率。通过问卷调查和当场询问的方式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家族史、母孕期有无致敏及用药史、出生时是否早产、生活环境、是否养宠物等,建立详尽的病史资料档案。结果过敏性鼻炎组rs721917位点CC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C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C基因型患过敏性鼻炎的风险是TT型的2.847倍(比值比=2.847,95%可信区间为1.313~6.176),有C等位基因者患过敏性鼻炎的危险性增加了1.633倍(比值比=1.633,95%可信区间为1.153~2.397),提示rs721917位点等位基因C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过敏性鼻炎的易感基因。rs2243639及rs3088308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过敏性鼻炎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两个位点在过敏性鼻炎中不起关键性作用。结论 SP-D基因多态性是华中地区过敏性鼻炎群体患病的主要原因,rs721917是常见的多态性位点,SP-D可能是影响过敏性鼻炎的重要候选基因。

  • 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对特发性膜性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邱杰山;胡良峰;张丽红;李青华;沈水娟

    目的:探讨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antibody,anti-PLA2 R)对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诊断价值及与尿蛋白的相关性,确定其对预测IMN的诊断界值。方法纳入经肾穿刺活检证实的 IMN、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nephropathy,HBV-GN)、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检测各组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UAlb/Cr)、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our urinary protein quantitative,24hPro)、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anti-PLA2 R,比较各组患者血清anti-PLA2 R水平。对各组患者血清anti-PLA2 R与UAlb/Cr及24hPro做两因素相关性分析。对血清anti-PLA2R做ROC曲线,确定anti-PLA2R对IMN的诊断界值。结果 IMN组患者血清anti-PLA2R水平[(23.66±4.06)μg/L]明显高于LN组[(17.92±3.13)μg/L]、HBV-GN组[(14.33±4.43)μg/L]、IgAN组[(13.68±1.81)μg/L]及健康对照组[(11.65±3.08)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血清 anti-PLA2R与 IMN 患者 UAlb/Cr(r=0.795,P<0.001)及24hPro(r=0.531,P=0.016)成显著正相关。以肾组织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绘制血清anti-PLA2R诊断IMN的ROC曲线,发现曲线下面积为0.938(95% CI:0.881~0.996),根据敏感性和特异性之和大的方法确定血清anti-PLA2 R临床诊断IMN的界值为19.07μg/l,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79.1%。结论血清anti-PLA2 R与IMN患者尿蛋白成正相关,可能是诊断及监测IMN患者病情变化的新型血清标记物。

  • 组织蛋白酶S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霞;张丽丽;费允云;赵岩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Cathepsin,Cat)S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SS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总Cat S和pro-Cat水平,并分析比较其在pS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与欧洲抗风湿联盟pSS疾病活动度(EULAR Sj?gren’s syndrome disease activity index,ESSDAI)评分和Ig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免疫组化检测唇腺组织Cat S的表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t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S组(n=37)血清总CatS、pro-CatS和active-CatS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n=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Cat S(18.70±2.53)ng/ml vs.(15.10±3.16)ng/ml;pro-Cat S(14.14±3.56)ng/ml vs.(12.20±2.92)ng/ml;active-Cat S(4.56±2.49)ng/ml vs.(2.90±1.95)ng/ml,P<0.05];而高免疫球蛋白血症(IgG>25 g/L)组与非高免疫球蛋白组比较,三者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S患者血清总Cat S、pro-Cat S及active-Cat S水平与ESSDAI评分及血清IgG水平无明确相关性(P>0.05)。以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作为参照,ROC分析发现,血清总Cat S、pro-Cat S和active-Cat S水平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P<0.01)、0.655(P<0.01)和0.701(P<0.01);佳阈值分别为15.77、12.62、4.06 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919和0.697、0.676和0.667、0.622和0.758。唇腺组织免疫组化发现pSS患者唇腺腺上皮细胞、导管上皮细胞及淋巴细胞均表达Cat S升高,而对照者未见明显表达。结论血清总Cat S、pro-Cat S、active-Cat S升高,唇腺组织表达Cat S升高,可能通过增强自身抗原呈递、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淋巴细胞浸润等作用,在pSS患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也为pSS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血清学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 抗磷脂综合征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特点

    作者:赵久良;张遥;孙伊多;王迁;李梦涛;徐东;曾小峰

    目的:探讨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 )并发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筛查CVST可能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APS患者中并发CVST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血栓形成部位以及治疗和结局。结果 APS并发CVST患者14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34.5(22.0,48.5)岁,中位病程3.5(0.9,10.3)个月。12例(85.7%)出现头痛,6例(42.9%)在病程中曾出现意识障碍,8例(57.1%)出现视盘水肿。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结果显示横窦受累13例(92.9%),乙状窦9例(64.3%),上矢状窦6例(42.9%),下矢状窦4例(28.6%)。APS并发CVST患者补体降低发生率明显高于APS未并发CVST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1% vs.19.0%,P=0.006)。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脱水降颅压治疗,2例接受静脉窦内尿激酶溶栓治疗,13例患者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1例放弃出院,13例患者病情改善,未再出现病情复发。结论 CVST是APS少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难度大,对于无明确诱因的CVST患者需要警惕APS可能性。APS患者出现颅高压相关症状时,应尽早完善头颅影像学评估CVST,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改善预后。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银屑病15例临床特点

    作者:陈蚞;刘淑毓;吴秀华;郑文洁

    目的:报告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并发银屑病(psoriasis,Ps)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两种疾病共存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SLE并发P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5例患者,其中女13例,男2例,平均年龄(37.6±12.97)岁;12例为Ps先发于SLE (80.00%,12/15),3例SLE先发于Ps,两者确诊中位间期为8年。SLE脏器受累以皮肤黏膜(86.67%,13/15)和肌肉关节受累(占80.00%,12/15)发生率高;Ps类型以寻常型为主,占66.67%(10/15)。结论 SLE患者可并发Ps,本研究结果提示可能以Ps先发为主,临床以寻常型Ps多见,二者关联性尚不清楚,需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总结。

  • 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3例

    作者:邓珊;尹佳

    目的:分析运动诱发严重过敏反应(exercise-induced anaphylaxis,EIA)特点,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诊治的3例E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分别为男性1例和女性2例,年龄为25~35岁,均表现为反复荨麻疹。其中2例患者曾出现晕厥,每次发作前均处于运动状态,与进食无关,空腹情况下运动也会发生。过敏原皮试及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均阴性,除外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其他疾病后,诊断为EIA。通过调整运动习惯和对早期症状的识别,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未再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结论 EIA是一少见但威胁生命的疾病,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排除性诊断。通过调整运动习惯可显著减少过敏的发生;对于曾经有致命发作的患者,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

  • 系统性硬化症并发食管瘘一例

    作者:刘英;杨华夏;侯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皮肤增厚和变硬为主要特征的结缔组织病。消化道为SSc仅次于皮肤的常见受累内脏器官,其中以食管病变为常见,多表现为食管功能异常,病程较长者可因食管括约肌功能受损出现食管扩张、食管下段狭窄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合并症[1-2]。食管瘘是食管病变的严重合并症,可能会因穿孔继发纵隔感染,病情迅速进展而导致死亡。SSc消化道受累引起食管溃疡、食管瘘临床并不常见,现就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SSc患者并发食管溃疡、食管瘘,并继发纵隔炎和感染性休克的案例报道如下。

  • 中国汉族成人起病家族性地中海热三例

    作者:沈敏;唐琳;李健;孟婵;王薇;宋红梅

    家族性地中海热(familial Mediterranean fever, FMF)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自身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发热伴腹膜炎、胸膜炎、滑膜炎和下肢丹毒样皮疹[1]。长期反复发作的炎性反应会导致肾脏淀粉样变。典型的FMF发作每次持续小于3 d,发作频率从每周1次至每年数次不等。口服秋水仙碱有效,并能预防淀粉样变。FMF的致病基因MEFV位于第16号染色体短臂,编码含781个氨基酸的蛋白称为炎素(pyrin)[2-3],炎素对于炎性反应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4]。

  • 张宏誉:“雨燕”飞去和声传唱

    作者:李阳和

    2015年12月6日,北京协和医院张宏誉教授在去海南工作时猝然离世,享年74岁。如今,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但在协和人的心中,他从未远去。他所创作的《雨燕》之歌,连同“雨燕”精神在协和被传唱着、传承着。

  • 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抗风湿联盟风湿性多肌痛管理推荐

    作者:耿研;张卓莉

    一直以来,风湿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 PMR)的治疗方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从糖皮质激素的起始剂量、减量方案,到慢作用抗风湿药(disease 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的选择及疗程等,治疗方案差异很大。2015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 EULAR)经过系统性文献检索及专家讨论,提出了“2015年风湿性多肌痛管理推荐”,该指南包括10条具体推荐(图1),并发表于2015年10月的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1]。这10条推荐覆盖了包括PMR初诊及随访时的评价方案、危险因素评估、糖皮质激素用量及减药方案、肌注激素的使用、DMARDs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的地位及非药物干预等诸多方面。该推荐向一级、二级以及三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医生传达了目前在PMR管理上达成一致的国际共识,为在临床实践中给PMR患者提供更好的管理提供依据。该推荐的目标人
      群是临床医生依据目前的PMR分类标准诊断的患者,并发巨细胞动脉炎、类风湿关节炎或其他模拟PMR表现的疾病不包括在内。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