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신경질병여정신위생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574
- 国内刊号: 23-147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操作性肌电反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表达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操作性肌电反馈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3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5),两组常规的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共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中BDNF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分别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血中BDNF表达及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增加(均P<0.01),但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变化值和FMA评分变化值与血中BDNF水平变化均呈正相关(r=0.405,0.672;P<0.05).结论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上调脑梗死患者BDNF表达,促进其功能康复.
-
基于决策树方法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索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相关因素,为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2015年1~7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收集被试的社会经济状况、既往病史、治疗史、骨密度、催乳素(PRL)等生化指标及住院期间的饮食、运动情况;按照骨密度是否异常进行分组,采用决策树方法探讨影响骨密度异常的因素.结果 44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骨密度异常的有300例(67.57%),其中骨质疏松者156例(35.14%)."有无骨折史"是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骨密度异常的首要影响因素(χ2=46.347,P<0.01),"饮用咖啡浓茶"(χ2=55.424,P<0.01)和"每天室内运动"(χ2=31.191,P<0.01)是二阶节点,三阶节点为"吃豆制品"(χ2=35.801,P<0.01)和"血钙水平"(χ2=25.281,P<0.01).结论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骨密度异常状况严重;既往骨折史对于住院患者预防骨质疏松意义重大,对于有骨折史的患者,适当增加室内运动可以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对于无骨折史的患者,除了定期监测其骨钙值以外,还应加强对其膳食习惯的干预.
-
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病抑郁的现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伴发抑郁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市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550例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评定及相关问卷调查,根据PHQ-9评分情况将患者分为共病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对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共病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所调查老年2型糖尿病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45.27%;糖尿病病程、合并躯体疾病数、空腹血糖、HbA1C为社区老年T2DM患者共病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高,在对社区老年T2DM患者进行指导、治疗时,除了需要积极控制血糖、HbA1C外,还需要积极关注其可能存在的抑郁症状,做到前期预防、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
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的空间特点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一级家属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检测的空间特点.方法 入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家属、健康人共三组各20例,结合言语流畅性测试(VFT)行NIRS检测,分析3组的氧合血红蛋白(Oxy-Hb)、脱氧血红蛋白(Deoxy-Hb)和总氧血红蛋白(Total Hb)的各通道的变化规律.结果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有Oxy-Hb的通道6,7,11,14,15,Deoxy-Hb的通道11,18,20,Total Hb的通道6,7,11,13,14,15.Oxy-Hb及Total Hb通道6,7,11,14,15健康对照组均为负值,而患者组均为正值.通道6,7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健康对照组低于患者组及家属组,通道18,20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家属组低于健康对照组;通道14,15的Oxy-Hb、Total Hb相对平均值及通道11的Deoxy-Hb相对平均值,患者组高于健康组及家属组.结论 患者组及家属组前额叶功能存在异常:右中背侧区的异常激活、左前额叶腹侧区的血流减慢可能为状态学标记;前额叶的左中腹侧区激活增强及右侧腹外侧区血流减慢不足可视为精神分裂症候选的生物学标记.
-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研究进展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术后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常是由多种易感因素和促发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的关键是针对高风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而治疗则是依据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借鉴AD的治疗手段.本文对近期国内外关于POCD的防治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并分别对药物、非药物以及传统医药在POCD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内镜下扩大经鼻蝶鞍区解剖学研究进展
鞍区位于中颅底中心部位,其解剖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是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肿瘤的好发部位.对于手术治疗此区病变,经鼻蝶入路利用鼻腔、蝶窦等自然腔隙,能缩短手术入路,较常规开颅创伤小,现对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鞍区手术所涉及的解剖结构进行综述.
-
精神障碍患者监护制度及其国内外实践现状
现代法制中监护制度在保护精神疾病患者基本权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从立法到实施仍面临一些不足.现通过简要介绍国内外监护制度的现状及我国近年在立法上的完善,探讨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立法和法律规范的落实提出操作建议.
-
鱼藤酮诱导拟帕金森病鼠科动物非运动症状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大约90%的PD患者会伴随不同程度的非运动症状(NMS),通常在运动症状发生前数年就表现出来,这些NMS对PD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并且由于表现隐匿,不易被早期发现.鱼藤酮诱导的PD动物模型复制了PD的主要病理变化——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坏死以及残存的神经元内出现路易小体.近年来,这一模型所引起的NMS也日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现就当前鱼藤酮诱导拟PD鼠科动物模型的NMS表现、病理及应用进行综述.
-
SSRI类抗抑郁剂在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痴呆日益增多,至今全球大约有3500万患者,极大地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疾病负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除智能下降外,60%~98%的患者在疾病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PSD),包括激越、淡漠、抑郁、幻觉妄想、睡眠障碍等,也是造成患者入院的主要原因[1].既往抗精神病药物常被用来处理BPSD,但由于会增加痴呆患者死亡率等安全性问题而受到限制[2].因此,近年来人们把目光转向了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抗抑郁剂.本文拟对近年来的有关SSRI在痴呆患者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功能障碍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主要分布于微血管周围,于1873年由Rouget首次发现,因此又称Rouget细胞[1-2].尽管被发现已超过150年,但周细胞的功能、特征、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还远未明确.进入21世纪后,涌现出大量研究认为中枢神经系统周细胞是神经血管单元(Neurovascular Unit, NVU)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障碍参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3]、肌萎缩侧索硬化[4]、帕金森病[5]、创伤性脑损伤[6]、糖尿病视神经变性[7]、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8]等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随着对于周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其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密切相关.本文即以AD的发病机制为出发点,就近几年来所报道的周细胞功能障碍参与AD的文献综述如下.
-
我国常用的抑郁自评量表介绍及应用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繁重,导致抑郁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抑郁症识别率低,能够有效治疗的病例不足40%[1].有研究发现,10%~25%的轻度抑郁症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时识别及治疗将在1~3年内发展为重度抑郁症[2],因此早期的识别及治疗,可以延缓患者重度抑郁症的发生.心理评定量表[3]作为一种定量及标准化工具,不但能够辅助医生对这些患者进行辨识并给予相应客观的评价,而且可以让患者意识到自身疾病的状态及程度,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应重视心理量表并大力发展心理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本文简要地概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抑郁症状评估自评量表及应用情况,旨在以后可以编制出适合我国抑郁症人群的抑郁筛查评定量表,及时发现抑郁人群,减少抑郁症的误诊、漏诊等问题.为了文章的简洁明了,在此只选择性的引用各量表的文献进行应用情况分析.
-
rTMS与MECT对难治性抑郁症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抗抑郁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或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并探讨两者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rTMS治疗组和MECT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2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临床记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改变,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生命体征、体格检查、心电图、脑电图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HAMD总分、认知障碍因子分在治疗1周、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rTMS组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MECT组指向记忆、无意义图形再认、人像特点回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MECT组患者的临床记忆量表总分、指向记忆、图像自由回忆、人像特点回忆评分均显著低于r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组主诉记忆力下降者比例高于rTMS组(P<0.05).结论 rTMS与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相当,rTMS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MECT.
-
成都市青年男性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四川省成都市18~34岁青年男性焦虑情绪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成都市18~34岁共4189名青年男性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毒品使用障碍筛查量表(DUDIT)及自制一般信息与问题登记表.结果 四川省成都市青年男性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4%;焦虑情绪与婚姻状况、酒精滥用、毒品滥用、长期患躯体疾病、是否看过心理医生、抑郁情绪、自杀企图、自伤行为、5年内有暴力行为、ACE分值、负性生活事件、色情信息使用频率相关(P<0.01);其危险因素包括抑郁情绪、自杀企图、自伤行为、经历负性生活事件、酒精滥用、毒品滥用(P<0.05).结论 成都市青年男性的焦虑情绪检出率为20.4%,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包括多种因素.
-
路易体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比较
目的 比较路易体痴呆(DLB)和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画钟测验(Clock-drawing Test,CDT)、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项版本、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e,CDR)评估20例DLB患者和56例PDD患者的认知功能,并比较不同痴呆阶段的两组患者神经心理学差异.结果 60%的DLB患者存在症状的波动,多于PDD患者(19.6%)(P=0.001).中重度痴呆阶段,DLB组NPI评分高于PDD组(P<0.05).轻度痴呆阶段,PDD患者在CDR的家庭生活和个人业余爱好域评分高于DLB患者(P=0.039).中重度痴呆阶段,DLB组记忆力(P=0.018)和定向力评分(P=0.010)以及CDR总体得分(P=0.028)高于PDD组.结论 临床工作中结合病史并对痴呆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心理学检查有助于鉴别DLB和PDD.
-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再通治疗的新进展与展望
及时开通闭塞血管,实现缺血脑组织再灌注,仍然是目前公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治疗措施,常见的治疗措施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动静脉联合溶栓、血管内取栓治疗等,有时需要对严重狭窄的责任血管进行血管成形等复杂的操作.近两年来,在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方面,诸多高质量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刊发,现对此进行总结,以期指导下一步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依从性研究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情况,为卒中二级预防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地连续纳入乌鲁木齐地区缺血性卒中患者242例,记录患者从住院开始到出院12个月内的服药情况、停药原因.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12个月时抗血栓药物服用率为55.8%(135/242),民族(OR=4.007,95%CI=1.768~9.080)、文化程度(OR=2.953,95%CI=1.493~5.840)、支付方式(OR=0.189,95%CI=0.060~0.594)、血脂异常病史(OR=0.424,95%CI=0.217~0.831)与依从性相关.患者在出院12个月时调脂药物的服用率为59.9%(145/242),文化程度(OR=3.613,95%CI=1.844~7.082)、支付方式(OR=0.254,95%CI=0.091~0.711)、血脂异常病史(OR=0.340,95%CI=0.179~0.648)与依从性相关.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出院12个月时降压药的服用率为71.9%(138/192),合并糖尿病患者出院12个月降糖药物的服药率为64.8%(59/91).抗血栓药物、调脂药物依从性差主要原因为症状改善停药、认为无须服药等.降压药物、降糖药物依从性差原因主要为检查指标好转、认为无须服药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普遍偏低,提醒临床医生应对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加强指引作用.
-
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相关脑微出血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二级预防时脑微出血(CMBs)形成的危险因素,为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 收集明确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且在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4 d内完成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对纳入的患者随访12个月,12个月后复查SWI,记录随访前后CMBs的数量和部位.结果 共纳入了94例患者,其中发现伴CMBs患者50(53.2%)例,经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史(OR=1.2,95%CI=1.07~1.61,P=0.004)、年龄(OR=2.2,95%CI=1.25~3.92,P=0.006)是CMB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年龄每增加10岁,CMBs患病率增加2.2倍,经ROC曲线分析发现:年龄曲线下面积为0.695(95%CI=0.588~0.802),年龄预测CMBs的佳cutoff值为62岁,当患者年龄≥62岁时,发生CMBs的风险明显增高.在12个月的随访中有22例患者复查SWI检查,发现新增CMBs病灶33个,经Wilcoxon非参数配对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随访后CMBs数量的中位数是2.5个,基线时是1个(Z=-3.1,P=0.002),随访前后CMBs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年龄≥62岁、高血压病史、规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应定期监测CMBs的数量和部位,以指导二级预防治疗方案.
-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不宁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的特点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合并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神经功能特点.方法 收集连续登记入院的首发ICV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国际RLS研究组制定的4条基本诊断标准诊断RLS.比较ICVD合并RLS(观察组)和不合并RLS(对照组)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结果 共纳入ICVD患者370例,45例合并RLS,检出率12.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得分高;体重指数(BMI)高且少数民族所占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睡眠障碍和少数民族为ICVD合并RLS的危险因素.结论 RLS在ICVD患者中检出率高;合并RLS的ICVD患者的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和少数民族为ICVD合并RLS的危险因素.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