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60例新生儿经肛门行巨结肠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神经节细胞缺如症,是婴幼儿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率为0.2‰~0.5‰,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1].由于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肥厚,甚至细胞退化变性导致梗阻进行性加重,患儿食欲、营养发育均受影响,必须采取手术或灌肠的方法才能保持大便通畅.新生儿巨结肠经肛门改良Soave根治术,创伤小,恢复快,远期效果好.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血管内超声与血管造影检测早期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研究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以及血管重塑的效应.方法:41例血管造影正常的LMCA行IVUS检查,计算LMCA的外弹力膜面积(血管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以及百分面积狭窄.结果:23例(56%)LMCA含有粥样硬化斑块.74%的斑块呈偏心性.含有斑块的LMCA血管面积19.6mm2±3.8mm2,与斑块面积(6.0mm2±2.7mm2)呈中度正相关(r=0.49,P<0.01).平均面积狭窄为30.5±12.7%(6.4-68.6%).含有斑块的LMCA血管面积比无斑块者(15.7mm2±1.9mm2,P<0.001)更大.结论:血管造影低估了LMCA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随着斑块的增长,LMCA出现代偿性扩张.IVUS是检测LMCA病变的重要方法.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
例1 患者男,26岁,1998年9月10日负重时左大腿肌肉拉伤,感局部疼痛,当时未行检查和治疗。后因左下肢逐渐肿胀并感到疼痛加剧,并于1个月后来我院就诊。彩超显示:左侧骼股静脉内径较对侧增宽,髂外静脉内可见一大小约43mm×11.5mm的不规则增强回声团,压之不瘪,其远端静脉内径16mm,近端静脉内径10mm,强回声团内未见血流信号(图1)。超声诊断:左侧髂外静脉血栓形成(慢性期)。经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等治疗28天后,患者左下肢仍有浮肿并疼痛不适,超声显示:左侧髂外静脉及股静脉内均可见增强回声团,分布欠均匀,内可见散在点状血流回声,大隐静脉代偿性扩张。出院后继续予阿司匹林及丹参等药物治疗。5个月后复查彩超显示:左下肢髂外静脉内仍可见不规则增强回声团,其近端静脉内径10mm,远端静脉内径8mm,彩色血流纡曲通过强回声团。超声诊断为左下肢髂股静脉血栓部分再通。
-
颈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的研究进展
颈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是高龄人群中很普遍的现象,其发生往往是未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兆。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狭窄又可以通过超声简易的获知,因此关于颈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尤其久远且深入。而近来的研究已经从对颈动脉狭窄程度和斑块易损性的结构性研究上升到脑血管储备等功能性研究。脑血管反应性,即脑血管储备,是脑血管远端分支在各种血管舒缩因素刺激下,发生代偿性扩张的能力。是脑血管在低灌注状态下很重要的代偿机制,本文就颈动脉硬化性疾病与脑血管反应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儿童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形成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通常通过数字减影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明确诊断.
-
锁骨下静脉血栓临时上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患者,女,16岁,因右上肢肿胀、疼痛2周就诊.过去无类似病史,但患者习惯于右侧卧位睡眠.查体心、肺、肝、脾、肾无重要阳性体征发现,右腋下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右上肢浅静脉有轻度迂曲,桡动脉和尺动脉搏动正常,凹陷性水肿Ⅲ度,压痛不明显,神经系统检查无特异体征.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等辅助检查正常.入院后择期经股动脉和股静脉行右锁骨下动、静脉造影术,结果显示:右锁骨与第一肋骨夹角变小,右锁骨下动脉正常,右锁骨下静脉完全闭塞,浅静脉代偿性扩张、变粗(图1).立即经股静脉置BOSTON临时静脉滤器于上腔静脉入口处.
-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评价
脑白质疏松症(LA)是常见的一种脑白质病变,病变主要累及大脑具有高级功能的白质束[1].研究证明,严重的LA不仅可引起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并与各种脑卒中及其复发、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等相关.脑血管储备(CVR)是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脑血管通过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维持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因此,正确检测和评价CVR,可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TCO2)对LA患者进行CVR评价.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年龄与冠状动脉重构的关系
Glagov等在1987年首先发现,当斑块占血管的横截面积<40%时,斑块处的动脉代偿性扩张.目前,冠状动脉重构是双向的,代偿性扩张为正性重构,而负性重构是损伤处内弹力膜的缩窄,使血管局部横截面积的减小.引起重构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剪切力、斑块聚集物、血管内皮功能及其调节内皮细胞的生物物质有关.我们利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斑块特征,分析年龄对冠状动脉重构的影响.
-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28例
我科自1990年以来,选用间置空肠重建消化道2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年龄特征: 28例患者,男18例,女10例。大年龄76岁,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8岁。 2.病理类型: 胃恶性淋巴瘤8例,胃平滑肌肉瘤6例,胃底腺癌8例,胃体腺癌6例。 3.手术方式: 全胃切除后,在屈氏韧带下15~20cm处切断空肠,游离长约20~25cm一段带血管蒂的空肠,通过横结肠左侧系膜无血管区的开孔拉到横结肠上方,将间置空肠的近端与食管对端吻合,间置空肠远端与十二指肠对端吻合,后将切断的空肠远近端对端吻合,完成消化道的重建。胃管置入间置的空肠腔内,膈下放置乳胶引流管,冲洗,关腹。 4.术后情况:28例术后3d持续胃肠减压,禁食,输液,肛门排气后进无渣流质饮食,术后8d进半流,2周后普食。全组病例术后恢复好,无吻合口狭窄及瘘发生,无手术死亡。 5.随访情况:28例患者均随访1~9年,其中存活8年8例,存活5年5例,存活4年5例,存活3年4例,存活2年2例,死亡4例(冠心病、肾衰致死),其中2例术后1年半死亡,2例1年3个月死亡。全组术后均无贫血,血色素11~14g。都能参加轻体力劳动,部分患者能参加重体力劳动。术后半年每顿进食150~200g,餐后无胸骨后灼痛,无吞咽困难,无胆汁返流现象。所有患者术后半年常规作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均提示食管与空肠、空肠与十二指肠两吻合口无狭窄,粘膜光滑(图1,2);间置的空肠代偿性扩张,大直径约5cm,3h后钡剂完全排空,无潴留及返流现象(图3)。
-
贲门失弛缓症并发食管巨大结石1例
病人 女,42岁.吞咽不畅,胸骨后胀痛10余年,加重2个月.查体:贫血貌,胸骨后叩痛.X线钡餐透视示贲门狭窄,钡剂通过迟缓,食管内钡剂、食物潴留,食管代偿性扩张.初诊:贲门失弛缓症.
-
十二指肠良性梗阻的病因及处理
十二指肠良性梗阻多数表现为慢性、不全性、持续性或间隙性的排空障碍.十二指肠呈现不同程度的代偿性扩张,又称十二指肠壅滞症.十二指肠梗阻占消化道梗阻的比例虽然不高,但其位置和周围器官具有特殊性,病因比较复杂,处理也与一般肠梗阻有所不同,进一步了解十二指肠梗阻的病因和处理应当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
冠状动脉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
在冠心病的影像学诊断方面,冠状动脉造影(CAG)长期以来一直作为缺血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方法只能显示血管长轴的管腔轮廓,在评价管壁及斑块特征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投照角度的限制,早期病变血管的代偿性扩张及参照血管段的弥漫性病变,使冠脉造影可能低估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经400多例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明血管内超声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
64排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
大动脉炎又称Takayasu动脉炎(TA),为一组能够累及主动脉及主动脉主要分支、肺动脉、冠状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闭塞性、肉芽性炎症病变[1]。这一病症的发生,使得患者的不同部位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狭窄、甚至闭塞及代偿性扩张等情况。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会使患者的损伤更加严重,为此临床方面当前多通过CT或超声对这一病症进行诊断。本研究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14例大动脉炎患者,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大动脉炎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
烟雾病的诊断与治疗
烟雾病又称为Moyamoya 病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以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于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故日本人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
-
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与脂质代谢异常关系的初步探讨--血管内超声研究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方法探讨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与脂质代谢异常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单支局限性病变的患者40例,测定基础血脂,并通过血管内超声了解病变部位是否发生代偿性扩张并确定斑块性质.结果:同无代偿性扩张组相比,代偿性扩张组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较高(5.33±0.68对4.72±0.85,P<0.05),软斑块所占比例较大(65%对30%,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及斑块负荷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有利于血管发生代偿性扩张,病变部位斑块不稳定.
-
小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及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发病机制包括动力性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血管结构重构形成.在动力性肺血管阻力增加时,肺血管的调节通过被动和主动调节两种方式,当肺血管的血流量增加时,肺血管被动性、代偿性扩张,肺动脉压力可基本不变,但是当肺血流量进一步增加达正常3倍以上时,肺血管扩张达大限度后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的主动调节开始.
-
莫把“烟雾病”当中风
由于脑缺血发作产生头晕、头昏、反应迟缓、脑梗死,或出现脑出血……一般人会把这些症状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引起的“中风”联系到一起,其实这种并不一定是“中风”,很有可能是罕见的“烟雾病”.“烟雾病”到底是啥病?“烟雾病”又称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扩张的血管在血管造影时的形态如烟囱里冒出的袅袅炊烟,故形象地称之为“烟雾病”.
-
脑血流储备的影像学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进展
脑血流储备(cerebrovascular reserve,CVR)作为大脑的一项生理机能,指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作用下,颅内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代偿性扩张或收缩维持脑血流稳定的能力[1]。 CVR是脑血管在低灌注状态下重要的代偿机制,当脑组织的灌注压轻度下降时,通过小动脉扩张可维持正常脑血流量,但随着灌注压逐渐降低,超出其代偿机制时脑血流量和CVR将急剧下降,导致脑缺血事件的发生。因此正确的检测和评价CVR,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临床治疗以及预后评价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血管扩张激发试验比较基础态与激发态灌注参数值的变化来评价CVR能力。本文主要对检测CVR的常见影像学研究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总结论述。
-
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代偿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布-加综合征病人副肝静脉(AHV)的代偿扩张情况,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 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病人首次确诊时AHV的数目及其直径大小,根据结果分为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大直径≥5 mm或AHV直径总和≥6mm,n=58)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AHV单支大直径<5 mm且AHV直径总和<6mm,n=20),同时将检出的AHV按直径大小分为A类(直径≥5 mm)和B类(直径<5 mm).分别记录分析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肝静脉梗阻程度、凝血酶原时间(PT)、Child-Pugh分级、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以及两类AHV长轴与下腔静脉(IVC)近心段长轴夹角.结果 78例布-加综合征病人中有68例(87.2%)检出AHV,共124支(A类96支,B类28支).明显代偿扩张组和无明显代偿扩张组病人在疾病类型[主肝静脉(MHV)梗阻型3例(5.2%)vs.1例(5.0%),IVC梗阻型0 vs.4例(20.0%),混合型55例(94.8%) vs.15例(75.0%),P=0.007]、MHV梗阻程度[Ⅰ度0 vs.2例(10.0%),Ⅱ度0Vs.2例(10.0%),Ⅲ度6例(10.3%) vs.10例(50.0%),Ⅳ度52例(89.7%) vs.6例(30.0%),Z=-5.378,P=0.000]、血清VEGF水平[(68.1 ±40.4) ng/L vs.(394.2± 194.6)ng/L,t=-7.437,P=0.000]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病人的性别(x2=0.027)、年龄(t=0.960)、PT(t=-0.020)、Child-Pugh分级(Z=-0.564)、门静脉主干内径(t=1.586)、门静脉入肝血流流速(t=0.154)、血清D-二聚体(t=0.166)、纤维蛋白原水平(t=-1.5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类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存在差异(x2=15.827,P=0.000).两组病人AHV直径总和与MHV梗阻程度呈正相关(r=0.657,P =0.000),与血清VEGF水平呈负相关(r=-0.725,P=0.000),MHV梗阻程度与血清VEGF水平也呈负相关(r=-0.445,P=0.000).结论 布-加综合征病人的AHV多代偿性扩张,其扩张情况与疾病类型、MHV梗阻程度、血清VEGF水平有关.AHV长轴与IVC近心段长轴夹角是代偿扩张的可能影响因素.
-
组合式血管重建手术治疗烟雾病的护理体会
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其病轻者可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脑梗塞,脑出血进而危及生命.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方法很不统一,而且各种方法尚缺乏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大宗病例报道[1]目前治疗烟雾病的常用术式为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术及间接血行重建术(包括脑硬膜血管贴敷术,脑颞肌贴敷术,脑肌肉血管贴般术等).我院自2011年1月起开展了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与间接血行重建的混合术式治疗烟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