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相关染色体易位及其意义

    作者:黄文涛;李小秋;姚晓红;陆永明;盛伟琪;陆洪芬;周晓燕

    目的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观察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中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相关染色体易位,探讨其在临床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病理科1999至2006年间病例55例(其中45例ALCL,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以LSI ALK双色分离重排探针,利用FISH法检测ALCL中ALK相关染色体易位,并与前期免疫组织化学(IHC)、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FISH检测结果显示,45例ALCL中,38例成功检测到清晰的红绿信号,其中24例(24/38,63.2%)见明显的荧光分离信号,表明存在ALK相关染色体易位,其中1例表现为ALK基因多拷贝;14例(36.8%,14/38)仅见红绿融合荧光信号,表明不存在ALK相关染色体易位;7例无荧光信号或信号太弱无法判断结果,检测失败.FISH法检测AI.K相关染色体易位与前期IHC检测AIK蛋白、RT-PCR法检测ALK相关融合基因的结果基本一致(均P<0.01),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中,均未见ALK相关染色体易位.结论 ALCL是一类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ALK表达异常的淋巴瘤.FISH法能有效地检测出ALCL中ALK相关染色体易位,但其可能受蜡块存放时间影响较大,与IHC、RT-PCR法互相补充,有助于ALK+ ALCL与ALK ALCL的鉴别诊断.

  • 上海地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发中心B细胞样型显著偏低

    作者:陈燕;陈慧;付凯;朱雄增;Richard Irons

    目的 探讨中国上海地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生发中心B细胞(GCB)样型与非GCB样型的分布以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析124例来自该院的原发DLBCL中CD10、bcl-6、MUMl、GCET1和FOXP15种蛋白的表达,采用Hans和Choi两种免疫表型分型法进行分型.其中118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14;18)和bcl-6基因重排情况.结果 使用Hans法对124例DLBCL进行分型,27例(22%)为GCB样型,97例(78%)为非GCB样型.使用Choi法进行分型显示34例(27%)为GCB样型,90例(73%)为非GCB样型(即ABe样型).GCB样型显著低于非GCB样型(P=0.0001).t(14;18)易位仅4例(3%),3例发生于GCB样型中.bcl-6基因重排阳性的病例为46例(39%),高发于GCB样型中.bcl-6基因重排与bcl-6蛋白表达没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中国上海地区DLBCL的GCB样型显著低于非GCB样型,可能与其DLBCL的t(14;18)低水平发生有关.

  • 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604例B细胞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陈敏;杨洁亮;赵莎;刘卫平;李甘地;叶云霞;严嘉琦;张文燕

    目的 探讨间期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对B细胞淋巴瘤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间期FISH检测的B细胞淋巴瘤604例,对其分子遗传学特征,包括 MYC、bcl-2、bcl-6、IRF4、MYC/IgH、bcl-2/IgH、CCND1/IgH、IgH、API2/MALT1、p53/ATM、D13S319/CEP12基因的状态分析.结果 604例患者男性61. 6%(372/604),女性38. 4%(232/604),平均年龄47. 7岁(2~90岁).包括大B细胞淋巴瘤463例和小B细胞淋巴瘤141例.间期FISH检测总体阳性率为59. 8%(361/604). 463例大B细胞淋巴瘤中检出12. 5%(58/463) MYC易位;9. 5%(44/463) bcl-6易位;2. 2%(10/463) bcl-2易位. (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3例,Hans分型包括生发中心B细胞( GCB)型38. 6%(140/363)、非GCB型61. 4%(223/363). GCB型和非GCB型分别检出45. 7%(64/140)和21. 5%(48/223)基因异常,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01). MYC、bcl-2易位更易见于 GCB 型. (2)11 例(2. 4%,11/463)伴有MYC和bcl-2或bcl-6重排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双重打击淋巴瘤);1例(0. 2%,1/463)伴有MYC、bcl-2和bcl-6重排高级别 B细胞淋巴瘤(三打击淋巴瘤);2 例( 0. 4%,2/463) bcl-6和 bcl-2易位.(3)Burkitt 淋巴瘤 86 例, 94. 2%( 81/86)检出 MYC 易位, 83. 7%( 72/86)检出 MYC/IgH 融合.(4)2例IRF4+大B细胞淋巴瘤检出IRF4基因分离. 141例小B细胞淋巴瘤中包括滤泡淋巴瘤19例、套细胞淋巴瘤29例、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3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54例,其相应的遗传学改变检出比例分别为9/19、100%(29/29)、30. 8%(12/39)和68. 5%(37/54).结论 间期FISH技术能快速准确检测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状态.检测出的不同遗传学改变对B细胞淋巴瘤不同亚型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评估及治疗指导方面具有特异性检测意义.

  • 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JAZF1基因易位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柏乾明;常彬;涂小予;毕蕊;成宇帆;黄丹;朱晓丽;吴丽静;张欣;周晓燕;杨文涛

    目的 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JAZF1基因易位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间质肿瘤129例患者资料,包括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G-ESS)105例、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G-ESS)21例和未分化子宫肉瘤3例,同时收集子宫其他梭形细胞肿瘤16例.采用FISH法检测上述病例的JAZF1基因易位情况,并与既往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JAZF1/JJAZ1融合基因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FISH法成功检测了144例样本(包括104例LG-ESS)中JAZF1基因易位情况,其中63例检出JAZF1基因易位,均为LG-ESS.LG-ESS中JAZF1基因易位的总体阳性率为60.6%(63/104).在伴有不同组织学形态的LG-ESS中,JAZF1基因易位的阳性比例分别为:经典亚型69.3%(52/75)、子宫内膜间质结节/LG-ESS 4/6、伴平滑肌分化2/10、伴性索分化4/5、伴纤维黏液样变1/5、伴透明细胞变0/1、伴横纹肌样分化0/1、伴神经鞘瘤样栅栏状排列0/1.在LG-ESS的各种组织学变异亚型中,不同组织形态学区域的肿瘤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学改变,均有或无JAZF1基因易位.在43例LG-ESS中,1例FISH检测失败,3例RT-PCR法检测失败.FISH与RT-PCR法检测JAZF1基因改变的阳性率分别为61.9%(26/42)和30.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JAZF1基因易位相对特异地发生于LG-ESS,LG-ESS各种组织学亚型中JAZF1基因易位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具有经典形态的LG-ESS易位阳性率较高.JAZF1基因检测结果提示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细胞与其特殊形态变异细胞具有相同起源,支持单克隆学说.应用FISH法检测JAZF1基因易位在子宫内膜间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ML1基因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慧;林媛媛;熊枫;徐红艳;吴艳;杨文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是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1],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ALL)为主,其存在多种与预后相关的基因[2]。 AML1基因异常是儿童B-ALL常见的分子遗传学改变,其通过基因扩增或易位方式影响着B-ALL预后[2]。 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与ALL关系的研究较多,国内关于AML1基因扩增B-ALL的文献报道较少。我们运用荧光原位杂交( FISH)技术对337例B-ALL进行了AML1基因的检测,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 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聚合酶链反应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t(11;14)(q13;q32)易位在套细胞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何小金;李甘地;刘卫平;李海燕;杨文秀;李俸媛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证实,70%~80% 套细胞淋巴瘤(MCL)中可以检测到t(11;14)(q13;q32) [1-3],易位使位于11q13上的bcl-1癌基因(也称为PRAD1,parathyroid adenomatosis,甲状旁腺腺瘤病或CCND1)处于14q32上IgH基因增强子的调控下,从而被激活,使其编码的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过度表达.这种易位在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中极其罕见,所以通过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检测cyclin D1表达和t(11;14)(q13;q32)可作为区别MCL和其他小B细胞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yclin D1蛋白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别检测t(11;14)(q13;q32),以比较三种方法的敏感性和优劣点,探讨如何合理应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遗传学方法为日常病理诊断MCL提供帮助.

  • 胸腹腔脏器镜像性易位伴肝胆刀刺伤1例

    作者:刘为公

    患者,男,28岁.左季肋部刀刺伤一小时急诊入院.B超行腹部常规扫查.在右第10肋间腋中线处见脾脏轮廓,厚3.6cm,内回声均匀(图1).左侧第5肋以下探及肝脏轮廓,左右叶形态与正常肝脏完全相反.膈面肝包膜不完整,可见3.3cm×0.3cm裂隙.肝脏形态左叶内显示3.5cm×0.7cm不规则液性暗区,其上方有3.0cm×1.9cm椭圆形液性暗区相通.胆囊缩小约4.1×1.8cm,壁毛糙(图2).腹腔探及3.1cm厚液性暗区.右侧胸腔扫查见心脏搏动声像.B超诊断:1.胸腹腔脏器镜像性易位;2.肝左叶破裂并血肿形成;3.腹腔积血.心电图示:右位心.

  • 高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1例分析

    作者:邱涌

    肝硬化病人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壁通透性增加,使肠腔内细菌发生易位经过肠系膜淋巴结进入循环系统产生菌血症.由于患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减弱,以及腹水抗菌能力降低,可能发生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1],SBP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发生率较高.

  • 染色体易位46,XY,t(3;4)(q29;q25)1例

    作者:张明;孟和宝力高;郭兰英;高琴琴;包狄

    1 病历摘要男,32岁.智力及表型正常,男性第二性征尚可.因结婚5 a,未避孕3 a且性生活正常而未生育就诊.非近亲结婚,无遗传病史,孕期无射线及毒物接触史.细细胞遗传学检查: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常规制备染色体,G显带,计数30个中期分裂相,选取5个分散良好核型对其进行显微摄影核型分析.结果均为46,XY,t(3;4)(q29;q25).为了进一步确诊及其避免检查时可能发生差错,又重新单独给其抽血复查,结果同前.

    关键词: 染色体 易位 遗传
  •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

    作者:高凯波;赵秀丽;叶慧义;王海屹;常瑞萍

    目的 探讨Xp 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 1.2易位性肾癌)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Xp1 1.2易位性肾癌患者.10例行CT扫描,其中单纯平扫2例,平扫及增强扫描8例;14例行肾脏MRI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含同时CT平扫2例、CT平扫及增强扫描4例.观察Xp11.2易位性肾癌瘤体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信号特征及血供、强化方式.结果 18例18个病灶均位于皮髓质,实性17个,囊实性1个.病灶大径平均(4.6±2.0) cm;圆形或类圆形病灶13个,不规则形或分叶状病灶5个.10个病灶CT平扫呈稍高/高密度,平均CT值为(50.6±11.5) HU,4个病灶见钙化;8个病灶CT增强扫描示多血供1个,少血供7个.MRI示14个病灶信号表现多样,均见不同范围稍短/短T1、稍短/短T2信号,增强扫描以髓质期持续强化为主要表现.根据病变主要信号特点及血供情况分3种类型(1个囊实性病灶除外):①以短T1短T2信号为主型病灶5个,为少血供;②以稍长T1稍T2信号为主型病灶4个,均为多血供;③以等T1等T2信号为主型病灶4个,均为相对少血供.结论 Xp11.2易位性肾癌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CT平扫发现位于皮髓质稍高/高密度结节或肿块,MRI表现为信号多样伴有不同范围稍短/短T1、稍短/短T2信号特征,并以髓质期持续强化为特点时,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 脑锌稳态与急性脑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清;赵立卫;熊金升;邵斌;梁鹏

    锌离子是急性脑损伤后导致神经损伤的重要毒性阳离子。脑损伤后,锌离子通过跨突触易位和(或)胞内的锌离子动员大量聚集在突触后神经元。锌离子的易位和动员能导致活性氧簇产生及扰乱代谢酶的活性,终通过自噬、凋亡和坏死等途径导致神经元的损伤。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通过调节细胞内和细胞外锌离子水平能够作为急性脑损伤后重要治疗靶点。

  •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新靶点c-Met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扬;于忠和

    一、简介
      分子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具有革命性意义。近几年来,关于NSCLC先天及后天致瘤因素的研究发展迅速[1-6],针对基因突变(先天致瘤因素)的单克隆抗体及小分子抑制剂则为临床提供了化疗之外的另一种重要治疗手段[7]。近年来,随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EML4-ALK(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易位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idant species 1,ROS1)易位的发现,针对这些突变的靶向治疗已经被证明在存在相关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是非常有效的[8-9]。目前,肿瘤细胞的分子亚型已经成为肺癌的一种新的分型标准[10]。在众多分子亚型靶点中,受体 MET 蛋白其配体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非常重要的。c-Met基因位于染色体7q21~q31,常常在NSCLC中通过基因扩增或突变发生过表达现象,尤其是在sema区或者JM区[11]。其产物MET蛋白活化后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存活、侵袭、转移等发生发展过程。MET 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1)MET蛋白与HGF结合;(2)c-Met基因出现扩增或过表达;(3)c-Met基因突变;(4)MET蛋白分解减少。

  • 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郭福晓;李攀;陈红梅;夏成青;程建兵;邹媛;高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个特殊亚型,患者初诊时具有t(15;17)(q22;q21)易位,形成PML-RARα 融合基因,是APL特有的细胞遗传学标志.与其他急性髓系白血病一样,多以伴有t(15;17)(q22;q21)易位的二倍体核型存在,伴有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比较少见,迄今报道仅有15例,多为亚洲人,近年报道有澳大利亚及美国人[1-11].本中心又发现一例AML伴双重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在此对该病例进行报道并对以往文献进行复习.

  • 胰腺疾病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曾悦;陆伦根

    肠内营养是将鼻饲管经一侧鼻腔、口腔或胃肠造瘘口等插入胃或肠内,从管内滴入要素饮食或流质饮食,以保证患者摄入蛋白质与热量的临床治疗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免疫学研究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认识到肠黏膜具有一系列的屏障功能,可以阻断肠腔内的细菌、内毒素发生易位,从而避免机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症或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

  • 伴两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作者:樊一笋;沈霞;潘金兰;薛永权;尹栩芳

    目的 探讨伴有2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核型APL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方法 选取5例伴有2个t(15;17)易位为特征的四倍体核型APL病例,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或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用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例患者进行DNA倍性分析,检测APL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2、CD13、CD15、CD33和CD34的表达;采用PML/RARα双色探针和FISH技术,检测其中1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采用RT-PCR技术,检测2例APL患者的PML/RARα融合基因的转录本.结果 5例APL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8岁.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显示,骨髓早幼粒细胞胞体巨大、胞核畸形.R显带染色体分析显示,5例APL患者均有以2个t(15;17)(q22;q12)为特征的四倍体或近四倍体核型细胞,其中1例同时伴有t(15;17)二倍体核型细胞和1个正常细胞,2例同时伴有正常核型的细胞.5例APL患者中,1例经间期FISH检测证实,含有2个PML/RARα融合荧光信号;2例经RT-PCR检测证实PML/RARα融合基因阳性.5例APL患者中,1例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仪表达CD33;其余4例表达CD13和CD33,其中2例同时表达CD2,1例同时表达CD34.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例患者进行DNA倍体分析,发现四倍体克隆峰,其DNA指数为1.998,变异系数为8.2%.全部病例经全反式维甲酸和(或)砷剂治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 伴2个t(15;17)易位的四倍体APL患者的骨髓涂片中均可见到巨大畸形白血病细胞;此类患者多为短型PML/RARα转录本;此类核型异常并不影响全反式维甲酸的疗效及预后.

  • 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gH基因易位

    作者:徐卫;李建勇;潘金兰;李丽;仇海荣;沈云锋;陈丽娟;薛永权

    目的 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染色体14q32上IgH基因易位情况,探讨其与CLL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位于14q32上IgH基因两端的序列特异性DNA探针IGHC、IGHV和双色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70例初发的B细胞CLL(B-CLL)患者的间期细胞进行IgH基因易位重排情况的检测.结果 70例B-CLL中8例(11.4%)有IgH基因易位重排,其阳性细胞率为10.5%~53.0%之间,且IgH基因易位在不同性别、年龄和Binet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H基因异位在B-CLL中属易发事件,对B-CLL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FISH是一种在分析B-CLL中IgH基因易位异常方面较为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 异物钳直接法放置鼻-空肠营养管46例临床分析

    作者:田锋平;洪秀宇;张立清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患者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道灌注,保持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易位,保护肠屏障功能,且缩短病程,节约患者住院费用[1-2].经胃镜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实施肠内营养的重要措施,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可靠、方便、安全的置管方法.我院采用异物钳直接放置营养管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肺黏膜相关B淋巴细胞淋巴瘤中BCL10蛋白表达和染色体易位的关系

    作者:李百周;杨文涛;陆洪芬;范月珍;周晓燕;施达仁

    目的 检测肺黏膜相关B淋巴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BCL10蛋白表达及目前报道的染色体易位的发生率.包括t(11;18)/AP12-MALTI、t(1;14)/BCLIO-lgH及t(14;18)/MALTI-IgH.探讨BCL10异常表达和染色体易位的关联程度.方法 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2007年诊断的23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组织蜡块,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27~84岁,平均55.8岁.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BCL10蛋白的表达,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分别检测API2-MALTI、BCL10、MALTl和IgH基因的异常,并对可联络到的10例病例进行随访.结果 23例中19例BCL10蛋白表达阳性,其中细胞质阳性9例,细胞核阳性者10例;用FISH方法榆测了全部病例,其中9例可检测到API2-MALTI融合基因.1例町能为BCL10-IgH融合,未发现IgH-MALT1基因异常.细胞核BCL10蛋白表达阳性的10例中,仅5例同时伴有基因异常;BCL10异常核表达与染色体易位无明显相关性(x2=0.306,P=0.685).有随访资料的10例患者全部生存(随访时间7~35个月),但治疗方式各异(单纯化疗、手术或手术加化疗).结论 肺MALT淋巴瘤患者组织内BCL10在细胞核中表达率较高,t(11;18)/AP12-MALT1融合基因是肺MALT淋巴瘤中常见的染色体异常,而t(1;14)/BCL10-IgH和t(14;18)/MALT1-IgH在肺MALT淋巴瘤中不常见;核表达BCL10与发生染色体异常是瓦相独立的凶素,但这些特点对肺MALT淋巴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特别是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小标本组织的诊断更有帮助.

  • 核因子κB介导丙烯醛刺激大鼠气道黏蛋白高表达

    作者:李莉;冯玉麟;文富强

    我们通过丙烯醛(烟草中的低分子质量不饱和醛)雾化吸入建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模型[1],检测丙烯醛刺激后以及核因子κB(NF-κB)易位抑制剂咖啡酸苯乙酸酯(CAPE)[2]干预后的不同时间点大鼠气道高度糖基化的黏蛋白(mucins)MUC5AC、MUC2的表达变化,探讨NF-κB在丙烯醛诱导的气道黏蛋白高分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

    作者:瞿介明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 (aspiration), 胃、十二指肠定植菌逆行和易位,吸入(inhalation),细菌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等[1].

313 条记录 2/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