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중화로년심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0126
  • 国内刊号: 11-44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lnxnxg.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小鹰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与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卞秋武;林海龙;张静;杨红梅;王晓亮;王庆胜;柳东田;徐鹤;唐学杰

    目的 观察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是否与Bβ纤维蛋白原(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方法 选取108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全血电阻抗法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及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测定Bβ 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将其分为GG组和GA+AA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结果 GA+AA组Fib浓度高于GG组(P<0.05),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GA+AA组低于GG组(P<0.05);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能力呈现GA+AA组高于GG组的趋势(P>0.05).结论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Bβ Fib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有关,GG基因型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强于AA及GA基因型患者.但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其的关系呈现相反的趋势.

  • 老年颈内动脉闭塞的眼动脉侧支血流动力学作用

    作者:张雄伟;张以善;王淑玲;王翠玉;李曼;金文静;李秋俐

    目的 探讨老年颈内动脉闭塞的眼动脉侧支血流动力学作用.方法 对110例经磁共振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证实的老年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闭塞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Willis环和眼动脉的侧支循环通路.闭塞组又分为眼动脉侧支组(40例)和无眼动脉侧支组(70例).另设80例无颅内及颈部动脉病变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病变侧大脑中动脉的多普勒信号搏动指数(评估流入压力和远端血管阻力的指标)眼动脉侧支组和无眼动脉侧支组之间无差异,但是Willis环侧支通路[前交通动脉和(或)后交通动脉]的存在对大脑中动脉的搏动指数有明显作用.病变侧颈总动脉阻力指数眼动脉侧支组明显低于无眼动脉侧支组.结论 眼动脉侧支对颈内动脉闭塞远端动脉床的血管阻力作用有限,而Willis环侧支在脑灌注上起重要作用.

  • 75岁以上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抗血栓治疗的应用现状

    作者:吴雪萍;张丽;张帷;陈韦任

    目的 对于我院>75岁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血栓药物治疗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用药现状.方法 调查>75岁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25例,对其危险因素及抗血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患者中,合并多种危险因素者多见,其中应用华法林者只有30例(24.0%),应用阿司匹林者54例(43.2%),其他抗血小板药物29例(23.2%),未应用抗血栓药物12例(9.6%).阿司匹林及其他抗血小板口服药剂量为每天75~100 mg.结论 >75岁老年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率低,抗血小板药使用率高,但用药剂量偏小.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的分析

    作者:王兰桂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及早期诊断等问题.方法 观察1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头颅MRI改变,以及2例全脑血管造影(DSA)改变.结果 10例患者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和偏盲等,头颅MRI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枕叶等处多发脑梗死灶,2例DSA结果示在基底动脉顶端血管狭窄.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早进行头颅MRI扫描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DSA有确诊价值.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作者:关望;孙华毅;李文斌;田巍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B型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硬化斑决指数.检测105例患者,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95例.分为4组,0期组23例,Ⅰ期组23例,Ⅱ期组28例,Ⅲ期组21例.正常血压(对照组)16例.分别测定24 h、白昼、夜间血压负荷及分级血压负荷(分为1~3级).结果 高血压颈动脉硬化0期组的血压负荷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0期、Ⅰ期组昼夜血压负荷差大,Ⅱ、Ⅲ期组夜间血压负荷明显上升.0期、Ⅰ期组分级血压负荷主要集中在1级血压负荷,Ⅱ、Ⅲ期组中的2、3级血压负荷依次递增,负荷脉压差增大.结论 夜间血压负荷的增加致昼夜节律异常,分级血压负荷的升高,负荷压差的增加均对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综合评价起重要作用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用Diver C.E.血栓抽吸器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国明;王禹;陈练;孙志军;王峙峰;金琴花;任艺虹;盖鲁粤;杨庭树

    目的 评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5年7月~2006年9月,共70例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ACS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抽吸器组35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情况从同期急诊介入治疗的ACS患者中选取35例条件相匹配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的基础资料、造影结果和临床预后.结果 抽吸器组支架直接置入率高(P=0.009),远端栓塞发生率低(P=0.046),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帧数计数值小(P=0.004),心肌灌注分级3级获得率高(P=0.044);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抽吸器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较低,ST段回落幅度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住院期间和中期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在血栓负荷较重的ACS患者中,急诊PCI时应用Diver C.E.血栓抽吸器安全可行,可显著改善患者术后即刻的远端心肌血流微灌注,减少心肌酶的释放,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评价.

  • 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库洪彬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16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2组,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对11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颅内压(ICP)及血压监测,并在保持ICP6~15 mmHg(1 mm Hg=0.133 kPa)的情况下,控制血压;对照组:对98例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持续血压监测,控制血压于发病前水平或低于入院水平2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监测组病死率为5.1%(6/118),对照组病死率为18.3%(18/98),监测组有效率为83.9%(9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52%(51/98),病死率和有效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中有一定临床价值.

  •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刘学东;吕亚丽;王波;徐德忠

    目的 观察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连续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4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信访等方式随访,改良Rankin评分为结局指标,2006年1月完成随访工作,终纳入分析的患者485例.对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485例患者中,随访时间短1天,长47个月,失访37例(7.6%).单因素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与高龄、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有脑卒中史及低文化程度有关,其中NIHSS评分对预后不良的影响大.结论 NIHSS评分高、高龄、低文化程度、有脑卒中史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

    作者:廖晓凌;王伊龙;王拥军;薛静;高培毅;刘梅丽;于兰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clinical-diffusion mismatch,CDM)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方法 选择在超早期(发病6 h内)完成急诊核磁检查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78例,在核磁检查前完成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半暗带以核磁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不匹配表示,CDM定义为NIHSS≥8分而DWI异常体积≤25 ml.结果 入选的78例患者中,存在PWl-DWI不匹配者为63例,存在CDM者为28例,CDM预测PWI-DWI不匹配的特异度为86.7%,阳性预测值为92.9%,但灵敏度仅为41.3%.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148.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CDM预测缺血半暗带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可作为筛选溶栓患者的工具之一.

  • 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介入治疗的即刻及远期疗效分析

    作者:牛煜瑾;王禹;陈练;杨庭树;盖鲁粤;孙志军;金琴花;张国明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12月~2006年8月接受PCI的77例左主干病变的病例资料,2006年8月对上述患者进行随访,包括造影及电话随访.结果 即刻成功率100%,无严重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0.5~54(12.95±10.31)个月,其中1例术后6个月行冠状动脉CT检查,支架内无狭窄;20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例术后30天出现支架内亚急性血栓;10例分别在1~12个月造影时显示支架内再狭窄,其中4例发生在左主干支架内,其余再狭窄均发生在分叉远端,并分别进行了处理.其余患者进行了电话随访,1例复发心绞痛,接受药物治疗.结论 对经过选择的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进行支架置入是可行和安全的,并有良好的近、远期疗效.

  •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琼;陈书艳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急性缺血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20 mg·kg-1·d-1),中剂量组(10 mg·kg-1·d-1),低剂量组(2 mg·kg-1·d-1),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10只.伊文蓝和TTC染色法确定缺血和梗死心肌的范围;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内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心肌内NO活性;酶动力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高、中剂量组可明显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明显降低CK-MB和心肌内的MPO水平(P<0.01);显著增加心肌内的NO水平(P<0.05).阿托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中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NO有关.

  • 血管紧张素Ⅱ对骨髓源内皮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机制的探讨

    作者:尹涛;王海昌;赵力;程康;于进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骨髓源内皮祖细胞(EPCs)增殖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7天获得EPCs.抗AC133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对EPCs双标后进行激光共聚焦鉴定.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AngⅡ(10-7 mol/L、10-8 mol/L、10-9 mol/L)进行干预,MTT法观察EPCs增殖能力的变化,并利用RT-PCR法观察不同浓度AngⅡ干预及缬沙坦、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预处理后EPCs的Flk-1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在的前提下,AngⅡ可以增强EPCs的增殖能力,并可以上调Flk-1 mRNA的表达.缬沙坦、抑制剂可以显著抑制AngⅡ的这种作用.结论 AngⅡ可以通过1型受体、PKC通路上调EPCs的Flk-1,在VEGF的作用下促进其增殖,从而有助于血管新生.

  • 磷酸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过度表达抑制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

    作者:聂凌;祝善俊;于林君;宋熔;王江;田颖

    目的 将携带有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表达野生型PTEN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心脏成纤维细胞,以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重组腺病毒Ad-PTEN转染上述细胞,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GFP表达情况,确定佳感染倍数(MOI).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接种至96孔板,转染Ad-PTEN[Ad-PTEN转染组(MOI根据生长曲线确定)],并设正常对照组(加入等体积培养基),以MTT的方法检测其吸光度(A),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将转染效率达到90%以上成纤维细胞及正常对数生长期成纤维细胞消化,制成单细胞悬液,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周期,以吖啶橙/溴乙锭(AO/EB)法分别检测Ad-PTEN转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MTT测定的结果:48 h后Ad-PTEN转染组的A显著低于该时间点正常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Ad-PTEN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出现G1期阻滞;AO/EB法检测发现Ad-PTEN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其细胞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细胞无显著差异;结论 PTEN基因过度表达将引起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受抑制,该现象与细胞周期G1期阻滞有关.

  • 褪黑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胞浆型磷脂酶A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东吉;武凡;武延隽

    目的 观察褪黑素在脑损伤时对脑细胞凋亡和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蛋白的表达及相关介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8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模型组(36只)、治疗组(36只).用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各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细胞中cPLA2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不同时间点凋亡细胞及cPLA2蛋白表达增强,且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也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降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数和cPLA2蛋白表达,同时也能降低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P<0.01).结论 褪黑素对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血清中TNF-α和PGE2水平,抑制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cPLA2蛋白表达.

  • CD14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及血脂的相关分析

    作者:韦叶生;蓝艳;黄瑞雅;唐任光;蒙兰青;徐群清

    目的 探讨CD14基因启动子-159 C/T、-260 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并对其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组)和145例对照组的CD14基因型;同时按常规方法测定血浆脂质、脂蛋白水平.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14基因-159 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556倍(OR=1.556,95%CI:1.108~2.184),携带C等位基因的缺血性脑卒中个体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CD14基因-159 C/T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遗传危险因素;CD14基因-159 C/T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重组1和2型腺相关病毒载体在小鼠心脏转导研究

    作者:米亚非;李小鹰;王教辰;付治卿;周声安

    目的 探讨重组1和2型腺相关病毒(rAAV1和rAAV2)载体向小鼠心脏转导效果.方法 14只昆明小鼠应用经腹心包腔内注射术,分别将携带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rAAV1(rAAV1-EGFP组6只,rAAV1-LUC组1只)、rAAV2(rAAV2-EGFP组6只,rAAV2-LUC组1只)分别转导入小鼠的心包腔内,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EGFP在心肌的表达,冷光CCD相机体内监测LUC在心肌表达.结果 rAAV1-EGFP组绿色荧光出现于心肌组织全层;rAAV2-EGFP组绿色荧光仅局限于心外膜下少数心肌细胞.rAAV1-EGFP组小鼠心肌细胞的表达范围和强度优于rAAV2-EGFP组.rAAV1-LUC组小鼠心肌组织表达强度、持续表达时间优于rAAV2-LUC组.结论 在小鼠心脏中,rAAV1是一种比rAAV2更为有效的转基因载体.

  • 磁共振波谱在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中的应用

    作者:张苗;卢洁;李坤成

    颈内动脉(ICA)和大脑中动脉(MCA)的慢性狭窄、闭塞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但由于侧支循环代偿或脑血管自身扩张反应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以不发生脑梗死,而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此类患者处于发生脑卒中的高危状态,必须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1].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冯雪茹;洪涛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能够导致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和心肌组织瘢痕形成,使心功能受损,发生心力衰竭,是目前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 卵圆孔未闭和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周志彬;王广义;于生元

    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心脏房间隔的一种先天发育异常,人群中大约有1/4存在PFO.近年来,发现PFO和脑卒中、偏头痛、减压病等疾病存在联系,引起了广泛重视.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偏头痛
  • 球囊导管损伤法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炎性反应的特征

    作者:李玉洁;杨庆;朱晓新

    动脉粥样硬化(AS)是有免疫系统参与的慢性反应性炎性,是对血管壁损害的反应和修复过程.针对AS的炎性机制进行研究和干预,阻断AS炎性过程是AS性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一个新的方向和热点.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佳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作者:危小军;刘芳;廖伟;钟一鸣;谢东明;王小萍;廖祥中;谢东阳

    回顾分析我院196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与心肌组织水平再灌注关系,以探讨老年AMI患者行PCI的佳时间窗.

  • 结缔组织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二例

    作者:王红;杨丽霞;齐峰;郭传明;王先梅;石燕昆;王燕;李明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临床常见结缔组织病,以多器官炎症并产生自身抗体参与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为特征,病变累积全身多个脏器,包括心脏.

  • 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及外科和血管内治疗

    作者:李宝民

    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70%~80%,其中60%系颈动脉狭窄引发.颈动脉狭窄所能造成脑组织的病理生理性损害有3种情况,(1)颈动脉严重狭窄后,虽然局部血流速度代偿性加快,但单位时间内的血流量会绝对减少,通常表现有头晕、嗜睡或脑内"分水岭梗死".

  • 老年外周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进展

    作者:杨庭树

    1 概述近年来,随着介入相关器材和有关操作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完善,老年外周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技术也迅速发展.

  • 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李小鹰

    近20年,国外有关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的研究一直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

  • 慢性肠系膜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作者:王茂强

    肠系膜动脉包括腹腔动脉(celiac artery,CA)、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肠系膜动脉阻塞为临床急症之一、误诊率较高,一旦发生肠梗死后,病死率为50%~80%,即使肠梗死能够得到手术治疗,多数患者术后残留肠管过短、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物质吸收,因此需要终生给予胃肠外营养[1~3].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肾动脉狭窄的关系

    作者:盖鲁粤

    心脏和肾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就开始注意到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存在很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1].

  •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

    作者:罗北捷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外周动脉粥样硬化(PAD)的问题.特别是间歇性跛行.早期的肢体疼痛导致活动减少,卧床时间延长,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药物疗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