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중화로년심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影响因子: 2.32
  • 审稿时间: 6-9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0126
  • 国内刊号: 11-44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lnxnxg.cbpt.cnki.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李小鹰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经胸超声心动图测量心脏外膜脂肪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彭红玉;吕志阳;柳景华;郑绪伟;章新新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心脏外膜脂肪(EAT)厚度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将77例年龄≥60岁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分为冠心病组57例和非冠心病组20例。T T E测量EA T厚度,比较2组临床资料及EA T厚度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分析EA T厚度与冠心病的关系及诊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 EAT 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5.26±1.77) mm vs (3.60±1.03)mm , P=0.000)]。冠心病组EAT厚度≥4.14 mm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71.9% vs 25.0%,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A T厚度增加(OR=6.009,95% C I:1.436~25.148,P=0.014)是冠心病的1项独立危险因素。EAT厚度≥4.14 mm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1.9%,特异性为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783(95% CI:0.678~0.889,P<0.01)。结论老年人采用TTE测量的EAT厚度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其可作为老年冠心病筛查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

  • 上海松江地区颈动脉硬化患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C242T基因多态性

    作者:蒋萍;于芳苹;李洪涛;赵迎春

    目的:探讨中国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 (P)H ]氧化酶 p22phox 亚基C242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上海松江地区颈动脉硬化患者129例作为颈动脉硬化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联合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基因测序技术,对2组C242T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硬化组C242T基因CT+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 vs 2.8%,P=0.028;5.4% vs 1.4%,P=0.017),CC基因型人群 HDL及载脂蛋白A水平较CT+ TT基因型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242T基因中T等位基因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810,95% C I:1.454~7.218,P=0.040)。结论上海松江地区汉族人群C242 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硬化相关,且T等位基因可能是颈动脉硬化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根据心电图异常特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危险判定及预后分析

    作者:顾凌;卞士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特征,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危险判定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及心电图资料,对有无多导联病理性Q波、多导联S T 段抬高、心房颤动和束支传导阻滞等10项异常心电图指标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有多导联病理性Q波患者较无异常患者心源性休克(58.1% v s 21.4%)、心力衰竭(54.3% v s 23.2%)和病死率(40.0% v s 6.5%)明显升高(P<0.05),有多导联ST段抬高、心房颤动等8项异常指标较无异常患者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病死率明显升高( P<0.05,P<0.01)。仅有无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和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导联病理性Q波等异常心电图指标能够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判定及预后依据。

  • 社区老年人群清晨高血压患病现况调查

    作者:蒋巧巧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清晨高血压患病现况。方法入选宁波市某社区年龄≥60岁的老年健康体检人群5569例,将有高血压的2572例分为:男性60~69岁组451例,70~79岁组364例,≥80岁组192例;女性60~69岁组946例,70~79岁组431例,≥80岁组188例。将非高血压2997例按上述方法分为:男性60~69岁组578例,70~79岁组448例,≥80岁组241例;女性60~69岁组773例,70~79岁组601例,≥80岁组356例。分析清晨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5569例老年人群清晨高血压患病率为33.0%。女性收缩压/舒张压≥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者明显高于男性(28.3% vs 17.6%,P<0.01);男性单纯收缩压≥140 mm Hg比例高于女性(70.6% v s 57.6%,P<0.01)。无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清晨高血压总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22.5% v s 16.9%,P=0.000),60~69岁组女性清晨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 P=0.000),而≥80岁组中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P=0.001)。结论上午健康体检常规测量血压是发现清晨高血压有效、简便的方法,老年女性更应关注清晨血压。

  • 经颅超声造影对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价

    作者:栾玉爽;白志勇;张华斌;李小刚;李敬府

    目的:探讨经颅超声造影对颅内侧支循环及颅内动脉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33例,行双侧经颅超声造影检查,观察Willis环、颅内大动脉和眼动脉的走行、血流方向及血流信号,记录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并对健侧或患侧颈总动脉行压迫试验。结果经颅超声造影对眼动脉、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侧支循环的检出率分别为100.0%、84.6%、56.5%,单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峰值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健侧[(74.71±13.07)cm/s vs(100.46±19.15)cm/s,P<0.01]。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敏感性为71.4%,特异性为92.6%。结论经颅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颅内侧支循环及血供,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有较好的准确性,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检查的有效方法。

  • 老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性质与高敏C 反应蛋白关系的分析

    作者:赵志宏;罗俊;金灿;蒋伟坚;田蓓;成均;孙红霞;陆旦洁;李新明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斑块影像学特征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hs‐CRP)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7例,男性40例,女性57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予以血管内超声检查,评估斑块性质,检测血清hs‐CRP ,对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超声特征行进行分析。结果男性较女性患者平均年龄高[(66.5±9.9)岁 v s (62.8±10.9)岁],斑块负荷低[(62.20±8.60)% v s (67.30±10.10)%];男女性纤维成分多[(55.18±13.13)% vs (58.30%±10.39)%];钙化成分少[5.64±5.61 vs 4.86±3.73]。男女性血清hs‐CRP为(8.5±10.1)mg/L和(6.5±6.4)mg/L。斑块纤维成分、纤维脂质、坏死成分和钙化成分均与hs‐CRP无相关性。结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时,hs‐CRP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无相关性。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分析

    作者:王春;杨海燕;尹震宇;谢宇;俞婷婷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 PPARγ)、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 ,AOP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提示有颈动脉内膜增厚伴斑块形成。测定肱踝动脉脉搏波速度(baPWV )及踝肱指数(ABI),左右两侧均满足1200 cm/s<baPWV<2000 cm/s ,且0.80< ABI<1.00者为轻度 AS组40例,均满足baPWV ≥2000 cm/s ,且 ABI≤0.80者为重度AS组40例,检测PPARγ、AOPP及Hcy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轻度AS组TG、晨尿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24 h收缩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baPWV明显低于重度AS组,HDL‐C、ABI明显高于重度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轻度 AS 组 PPARγ A 值较重度 AS 组明显降低(50619.15±17782.41 vs 80349.33±21003.19,P<0.01)。 PPARγ基因表达与 AS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r=0.61,P=0.000)。结论PPARγ水平升高可能是反应AS严重程度的指标。

  • 贫血对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赵志坤;曲峰;郭旗;刘润梅;李良;翟红霞;殷亚昕;张津津;夏云峰

    目的:探讨贫血对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 HFPEF患者325例,分为贫血组84例和无贫血组241例,收集临床资料,以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再住院为终点事件,定期随访9~26(17.5±8.3)个月,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贫血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贫血组(67.9% v s 48.1%,P=0.002)。贫血患者中位生存时间较无贫血患者明显降低(16个月 vs 21个月,P=0.019)。贫血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12,95% CI:3.271~6.160,P=0.006)。结论贫血是影响 HFPEF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在HFPEF患者诊治过程中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 倾向值匹配法分析老年人群阿司匹林剂量与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相关性

    作者:李晓利;王永吉;范利;陈昕;张金花;马聪;张荣强;苏轮;胡超

    目的:倾向值匹配法分析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对阿司匹林剂量存在依赖性。方法收集2008年4月~2010年7月驻京干休所530例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分为3组:未用阿司匹林40例为空白对照组,25~50 mg组24例,75~100 mg组466例。用花生四烯酸诱导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聚集率≥20%诊断为血小板高反应性。采用倾向值匹配法,将3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基础疾病、服心血管病药物等14个协变量完全匹配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25~50 m g组,75~100 m 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72.50%,37.50%,13.7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5,P<0.01)。经倾向值匹配后,每组各17例患者临床基线完全匹配,空白对照组,25~50 mg组,75~100 mg组的血小板高反应性发生率分别为82.35%,47.06%,11.7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0,P<0.01)。结论服用阿司匹林剂量在0~100 mg变动,抗血小板作用对阿司匹林剂量有依赖性,多数口服≤50 mg/d的阿司匹林患者达不到抗血小板作用。

  • 绝经前后正常糖耐量女性负荷后1h 血糖水平及其与代谢相关因素关联分析

    作者:吴荧宸;郑澄宇;陈冬梅;谢梅青

    目的:探讨绝经前后正常糖耐量女性负荷后1h血糖(1hPG)水平差异及其与代谢相关因素间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选择正常糖耐量女性219例,按照不同绝经阶段分为:绝经前组115例,绝经后组104例。比较2组代谢相关指标及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空腹血糖、1hPG、负荷后2h血糖及1、2h胰岛素水平,分析1hPG与代谢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绝经后组1 h PG[(7.27±2.10)mmol/L vs (6.55±1.86)mmol/L]、空腹胰岛素[(9.86±4.16)m U/L v s (8.58±3.73)m U/L ]、1 h胰岛素(79.32 m U/L v s 59.13 m U/L )、2 h胰岛素(55.39 mU/L vs 45.72 mU/L)及胰岛素抵抗指数(2.14±0.91 vs 1.86±0.84)明显高于绝经前组(P<0.01)。全体、绝经前组、绝经后组1 h PG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TG、TC、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 HDL‐C呈负相关(P<0.01)。其中1 h PG与HOMA‐IR相关性强。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组1 h PG受 HOMA‐IR、收缩压、HDL‐C、LDL‐C水平影响(P<0.01)。结论在正常糖耐量人群中,相比于绝经前女性,绝经后女性1 h PG水平更高。1 h PG与 HOM A‐IR及代谢危险因素呈正相关。 HOM A‐IR、收缩压、HDL‐C、LDL‐C是绝经后女性1 h PG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帕金森病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的创建在电生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曲庆洋;何婷婷;向冬生;李敏;类成东;侯亚兵;马硕;王敏

    目的:创建适宜Plexon信号采集系统的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评价体系,对PD大鼠运动缺陷症状进行量化评测。方法选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实验组10只,实验组大鼠建立PD模型,有8只大鼠PD模型鉴定成功,2组大鼠手术置入脑内电极。2组大鼠使用自制跑步机、多通道在体记录系统分别进行长运动时间、步频、失误次数和不连续运动频率量化评测,对9~30 r/min旋转速度(转速)筛选,并组织学鉴定。结果与对照组大鼠比较,在20和3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长运动时间显著变短[(18.03±2.74) min vs (26.98±0.91)min;(3.33±1.45)min vs (26.67±0.71)min],失误次数显著增多[(7.50±0.76)次 vs (1.50±0.43)次;(10.00±0.00)次 vs (2.00±0.58)次],步频显著降低[(73.33±7.00)步/min vs (95.50±4.94)步/min;(76.33±7.41)步/min vs (110.33±7.58)步/min ,P<0.05,P<0.01];在9和15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长运动时间、步频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9和3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降低,在15和20 r/min转速评测中,实验组不连续运动频率显著升高[(2.00±0.31)次/min vs (0.70±0.21)次/min;(7.00±0.37)次/min vs (1.00±0.33)次/min ,P<0.05,P<0.01]。结论行为学评价体系有效地评价了PD大鼠对高转速控制能力差,运动协调性差的运动缺陷症状,筛选出了12 r/min为适宜的转速。

  • N-乙酰半胱氨酸对大鼠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李晓羽;毛用敏;付乃宽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 A C )对大鼠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成年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NAC组,每组15只。注射造影剂前和注射造影剂后48、72 h分别采血2 ml检测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TNF‐α水平。注射造影剂后72 h处死全部大鼠,测量肾脏组织中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NO的水平,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NAC组注射造影剂后48 h肌酐[(36.98±3.70)μmol/L ,(33.04±2.95)μmol/L vs (28.36±3.06)μmol/L]、72 h C反应蛋白[(1.56±0.18)μg/L ,(1.38±0.19)μg/L v s (1.11±0.19)μg/L ]显著高于对照组,T N F‐α、丙二醛和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模型组明显高于NAC组(P<0.05);模型组和NAC组注射造影剂后SOD、NO、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模型组明显低于NAC组(P<0.05);模型组和NAC组大鼠注射造影剂后免疫组织化学中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较对照组增多,但NAC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低于模型组。结论 NAC对大鼠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发生,可能与其抗炎症、抗氧化、抗凋亡、抗细胞因子等作用有关。

  • 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马晓娟;郭春雨;张莹;王琳;殷慧军;史大卓

    目的:观察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等量生理盐水)、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活血组[芎芍胶囊0.39 g/(kg · d )]、活血解毒组[芎芍胶囊0.39 g/(kg · d)+黄连胶囊0.135 g/(kg · d)]、美托洛尔组[美托洛尔2.25 mg/(kg · d)],每组20只。造模24 h处死大鼠,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T TC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ELISA 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内皮素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 )等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CK‐MB、cTnI、内皮素1、vWF、TM 明显升高(P<0.01)。与美托洛尔组比较,活血解毒组cTnI明显降低[(11.88±1.98)pg/ml vs (14.13±2.02)pg/ml],内皮素1、vWF明显降低(P<0.05,P<0.01)。与活血组比较,活血解毒组cTnI、内皮素1、vWF、TM 明显改善(P<0.05,P<0.01)。结论活血解毒配伍对心肌损伤发挥了较好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

  • 大鼠全脑缺血后脑内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时空表达特点的研究

    作者:张运周;陈卫碧;高岱全;刘刚;宿英英

    目的:探讨大鼠全脑缺血损伤前后脑内是否存在特异性组蛋白赖氨酸去甲基酶1(LSD1)及其时间、空间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126只,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各63只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大鼠按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处死时间随机分为实验组56只(1、6、12 h ,1、3、7、14、30 d),每个时间点7只,对照组7只。用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 ,观察大鼠LSD1在各脑区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显示,LSD1在缺血前散在分布各脑区,主要分布于海马及前额区皮质。实验组缺血再灌注后1 h LSD1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明显增高,于6 h达到小高峰,随后缓慢下降,至缺血再灌注后12 h达低点,但齿状回区及CA1区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12 h后,不同脑区表现出各自的时间分布特点:齿状回区1 d、海马CA1区3 d及前额区7 d LSD1第2高峰分别为[(13492.7±639.6)个 vs (614.1±126.6)个,(2371.1±403.2)个 vs (119.3±22.6)个,(1874.7±78.1)个 v s (97.4±15.8)个,P<0.01],随后缓慢下降,直至30 d恢复到对照组水平。结论正常状态下,LSD1即存在于大鼠海马齿状回区、CA1区及前额区,并在缺血性脑损伤后呈现不同的时间变化特点。从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特点推测,LSD1可能在脑损伤后诸多调节通路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白海渊;脱军运;王志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 ,CTO)病变迄今是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需要攻克的“堡垒”。循征医学数据显示,目前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平均病变成功率为75.1%(62%~85%),而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和冠心病PCI水平的不断提高,CTO病变 PCI成功率可达92%[1]。临床研究证明,就CTO病变占全部冠状动脉造影(cronary angiography ,CAG)患者的1/3,同时占全部PCI患者的10%~20%,且接受 PCI再血管化治疗的患者却不足8%[2]。2011年ACC/AHA对于CTO病变介入治疗指南与2012年中国C T O病变介入治疗指南均为Ⅱa类推荐(B级证据)。目前,ESC对于CTO病变介入治疗指南为Ⅱb类推荐(C级证据)[3]。现就C T O病变的定义及分类、组织病理形态、临床特征、血运重建策略等予以综述。

  • 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进展

    作者:耿红玉;貢歌;李妍妍

    高血压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难治性高血压成为人口健康的一个严重的负担,其患病率占高血压患者的5%~30%[1]。难治性高血压通常定义为尽管调整生活方式和规律服用≥3种不同机制的降压药物(其中1种是利尿剂),血压仍持续≥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2]。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包括脑卒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主动脉瘤、心房颤动、心肌梗死、慢性心力衰竭、突然死亡[3]。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的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血压达标的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患者的依从性差、药物治疗的不足或不规范,以及继发性高血压等多方面。有效的诊断以及合理的药物治疗是控制难治性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近年介入性治疗方法的引进,也为该病提供了治疗机遇。现对近年来难治性高血压综合性治疗的一些方法或理念进行介绍。

  • 丘脑病变与认知障碍研究现状

    作者:陈志伟;李月春

    作为当前临床神经心理学研究热点之一,对丘脑病变后认知障碍的研究,从不同侧别丘脑病变后认知损害的特点到不同核团丘脑病变后认知改变的模式,仍在不断探索和争议中。丘脑包括前核、内侧核、外侧核,对运动系统、感觉系统、边缘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边缘系统的中继站,丘脑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着广泛联系,参与高级神经、精神和内脏的活动,其损害时可出现各种认知障碍。Quiroz‐Padilla等[1]的老鼠实验发现,丘脑参与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和基底节‐丘脑‐皮质神经环路,对唤醒、注意、学习和记忆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丙戊酸类药物和卡马西平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文芳;张晖;王占黎;李坚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有效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而且大多数患者用药疗程长,部分患者需终身服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类药物均为一线抗癫痫药物,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丙戊酸类药物主要有丙戊酸钠、丙戊酸镁、丙戊酰胺等。二者对肝脏及血液系统均有潜在影响,而且可能发生皮疹,尤其卡马西平可能发生致死性剥脱性皮炎。另外,有些患者可产生耐药性;还有患者表现出对药物的敏感性。上述表现终可能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有关;因此,深入研究药物代谢与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

  • 性别差异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的影响

    作者:邓庆媛;张抒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人们通过长期临床实践观察到女性绝经前冠心病发病率低于同龄男性,绝经后这种差异消失[1]。探讨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体液调节系统。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途径是指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 ,AGT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等的作用下水解为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 ,Ang)Ⅱ。Ang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核心成分,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A ngⅡ1型受体(AngⅡ type 1 receptor ,AT1 R)来实现的,而它与AngⅡ2型受体(AngⅡ type 2 receptor ,AT2 R)的结合则可发挥拮抗作用。近年来随着ACE2的发现,人们认识到既往认为无活性的Ang(1‐7)也可与AT1 R、AT2 R或特异性的受体Mas结合而发挥拮抗A ngⅡ效应的作用。长期的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相关,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各成分对冠心病的发病起到不同的作用。 Ang Ⅱ与AT1 R结合后,通过增强氧化应激引起内皮功能失调,促进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上调多种炎性因子从而增加炎性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2‐4]。AT2 R被激活后则发挥抗炎、抗细胞增生等拮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5]。Ang(1‐7)与Mas受体结合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舒张血管、抑制血栓,目前认为Ang(1‐7)存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2]。

  • 心脑侧支循环与血浆生物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博;李月春;姜长春;郝喜娃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关键因素之一就是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不同。因此,及早判断出脑侧支循环的代偿情况,可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做出合理的评估并指导治疗。目前,常用的评估脑侧支循环的方法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经颅多普勒超声(T CD )、磁共振血管成像(M RA )、C T 血管成像(CTA)。但TCD、MRA和CTA对于脑侧支代偿的评价,主要局限在Willis环水平,对于颅内经软脑膜血管代偿情况的反映局限性很大。目前研究已经表明,多种血浆生物学标记物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具有相关性,许多血浆标记物检查方便、廉价、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因此,研究血浆标记物与脑血管侧支循环相关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系统与载脂蛋白的相关研究

    作者:马冰宁;徐戈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危险评分系统(Grace)与载脂蛋白(apo )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692例(ACS组),非冠心病患者99例(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等进行详细记录。同时测定血清 apoA、apoB、apoB/apoA 及其他血清学指标。同时根据Grace评分将ACS组患者分为低危组220例、中危组240例、高危组232例,比较不同组间血清apoA、apoB、apoB/apoA水平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G、TC、LDL‐C、脂蛋白(a)、apoB、apoB/apoA、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男性、Grac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poA、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P<0.01)。与低危组比较,中危组和高危组apoB、apoB/apo A明显升高,apo A明显降低(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race 评分与 apoB、apoB/apoA、高血压史、吸烟史、男性呈正相关( r=0.374,P=0.000;r=0.312,P=0.000;r=0.163,P=0.031;r=0.172,P=0.044;r=0.212,P=0.005),与 apo A 呈负相关( r=-0.300,P=0.01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清apoB、apoB/apoA对Grace评分影响大。结论血清apoA、apoB、apoB/apoA与ACS危险程度密切相关。在ACS患者中,联合运用这些危险因素评估,可能对早期危险分层预后评估及诊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临床参考价值。

  •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的临床病例分析

    作者:吴中亚;王炳国;葛成东

    原发性胼胝体变性(M BD )又称为原发性胼胝体萎缩,是一种胼胝体逐步脱髓鞘和随之坏死的疾病,过去认为M BD为罕见病,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特别是MRI的普遍应用及大家对MBD认识的提高,使MBD确诊率明显提高。M BD的具体病因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慢性酒精中毒及营养不良等有关,特别是慢性酒精中毒。但是与其他因慢性酒精中毒所导致的神经损害不同,M BD 患者以选择性的胼胝体对称性脱髓鞘为其病理特征,而临床表现则缺乏特异性[1]。现将我院5例 M BD 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以及临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广大医师对M BD的认识水平。

  • 心肌酶异常增高二例

    作者:张爽;陶覃龙;孙丽萍;袁杰

    1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女性,66岁,因“发作性胸闷2年,加重1 d”于2014年5月入院。患者2年前起常因情绪激动或劳累时出现胸闷、伴气短、出汗、乏力,该症状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可缓解,1d前上述症状加重就诊于哈尔滨某医院,治疗无效转入我院。心电图:Ⅱ、Ⅲ、aVF、V2~V6 T 波倒置、Ⅰ、aVL T波低平,心肌酶:肌酸激酶922 U/L、肌酸激酶同工酶7.7 U/L、乳酸脱氢酶317 U/L、肌钙蛋白I阴性,血压190/10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否认近期重体力活动、肌肉拉伤及服用他汀类药物史,以“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收入病房。既往吸烟史37年,高血压史8年,风湿性关节炎史7年。体检:体温36.4℃,脉搏62/min ,呼吸18/min ,血压155/95 mm Hg ,体型肥胖,声音低沉,突眼、流泪,眼睑浮肿,皮肤黏膜无黄染,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期前收缩,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与自带心电图无动态改变。初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血压。入院进一步行心脏彩色超声:左心室壁稍厚,余无明显改变。胸部 X线:双肺纹理增强。动态心电图:窦性心功过缓,平均心率54/min ,小心率46/min ,大心率78/min。TC 9.06 mmol/L、TG 1.71 mmol/L、HDL‐C 2.22 mmol/L、LDL‐C 5.63 mmol/L ,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54 pmol/L、游离甲状腺素<5.15 pmol/L、促甲状腺激素70.72 mU/L、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1000 U/m 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801.95 U/ml ,甲状腺彩色超声:甲状腺体积正常,内部回声粗糙不均匀,可见条索状回声,腺体内血流减少,甲状腺右侧叶实性团块(弹性评分2分)。确定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高血压3级,冠心病,心绞痛,给予左甲状腺素钠(优甲乐)25μg/d;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100 m g/d ,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20 m g/d ,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30 mg/d ,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稳定在140/90 m m H g以下,建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患者拒绝,出院后继续按医嘱服药,门诊随诊。

  • 欢迎订阅《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作者: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本刊为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索引收录期刊和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曾被评为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并获优秀学术质量奖。本刊主要报道老年心脏疾病、脑部疾病、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等相关内容,包括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影像学、遗传学、流行病学、临床生化检验与药物、手术和介入治疗以及有关预防、康复等。主要栏目:指南与共识、专家论坛、述评、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循证医学荟萃、继续教育园地、综述、病例报告、短篇报道、经验交流、读者·作者·编者等。本刊是一本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的杂志。本刊为月刊,大16开本,112页,铜版纸印刷,每期订价为18畅00元,全年为216畅00元。邮发代号:2‐379,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 11‐4468/R ,ISSN 1009‐0126。欲订本刊的单位及读者请到各地邮局订购或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

  • 脑细胞微环境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韩鸿宾

    以神经元学说、神经网络为核心假说和理论根基的脑科学,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尽管各国对脑科学以及脑部疾病诊治研究投入巨大,取得的学术成就斐然,但在临床脑部疾病治疗上的进步相当缓慢,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依然如故的摧残着人类的尊严。面对如此窘境和困局,以第二轮脑科学计划启动为契机,各国纷纷对脑科学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反思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尽可能务实的规划。欧洲率先斥资十多亿欧元启动“人类大脑计划”,旨在整合从单分子探测到大脑整体结构解析的海量研究数据,实现全脑仿真模拟[1]。美国脑计划紧随其后,2014年,美国白宫正式启动第二轮脑创新技术发展计划,其目的旨在更快速、更高分辨率的获取单个神经元,乃至整个神经网络电活动,目标定位在12年内绘制出“人类大脑动态图”[2]。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血管造影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脑卒中复发风险的评估

    作者:王光胜;周倩茹;童道明;杨同慧;常春红;顾汉沛;许改红

    目的:评估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T IA患者305例,其中颈内动脉系统228例和椎基底动脉系统77例,ABCD2评分分为低危73例(23.9%)、中危159例(52.1%)及高危73例(23.9%)。入院后24 h内进行DWI检查确定是否存在缺血灶, M RA进行颅内外血管病变评估。结果305例T IA患者中,7 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7例,发生率8.9%,其中低危、中危、高危患者7 d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0例、10例、1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DWI阳性89例(29.2%),7 d发生缺血性脑卒中24例(27.0%),DWI阴性216例(70.8%),7 d发生缺血性脑卒中3例(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M RA示颅内动脉狭窄108例(35.4%),颅外动脉狭窄77例(25.2%),正常血管120例(39.3%),7 d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分别为18例、7例、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0)。颅内动脉病变、DWI、反复TIA、ABCD2评分是TIA患者7 d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IA患者DWI阳性、颅内动脉狭窄与7 d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相关,MRA及DWI对TIA后脑卒中复发风险有预测价值。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作者:马露;崔豹;曾源;李依霞;韩旭;蔡幼铨;蔡剑鸣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与糖代谢正常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差异。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糖尿病组,糖代谢正常者28例作为糖代谢正常组,进行颈动脉3.0 T MR高分辨扫描,依据MR图像,比较2组间斑块成分和颈动脉形态学指标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9支,糖代谢正常组47支,糖尿病组斑块内钙化(83.67% v s 55.32%,P=0.002)及薄/破裂纤维帽(67.35% v s 42.55%,P=0.015)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斑块内出血(36.73% v s 44.68%,P=0.428)和富含脂质坏死核(85.71% v s 80.85%,P=0.52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在斑块厚层面的管壁厚度高于糖代谢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1±1.59)m m v s (4.01±1.62)m m ,P=0.017];糖尿病组与糖代谢正常组血管总面积[(72.55±30.17)mm2 vs (81.54±34.15)mm2,P=0.432]和管壁标准化指数[(0.72±0.13) vs (0.66±0.15),P=0.2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较糖代谢正常者差。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估老年颅内外动脉狭窄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方俐;李晓裔;邵西仓;刘姝;李想;吴云;张代君;张弘弛;左婉一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老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 TCD筛查、并经其他影像检查确诊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299例,分为老年组(≥60岁)200例和非老年组(40~59岁)99例,记录血管疾病相关病史,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影响特点。结果老年组前循环狭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66.5% v s 82.8%,P=0.002),前后循环狭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14.0% v s 4.0%,P=0.005),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9.0% v s 3.0%,P=0.043)。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大脑中动脉狭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4.0% v s 72.7%,P=0.459)。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家族史是老年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00)。结论老年颅内外动脉和前后循环狭窄发生率明显增高,存在长期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有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家族史等患者应常规进行T CD检测。

  • ABCD3-I 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

    作者:樊宇;姜长春;刘国荣;王宝军;张京芬;李月春

    目的:探讨ABCD3‐I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162例TIA患者,分别用ABCD2、ABCD3‐I和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RS)评分进行危险分层,ABCD3‐I评分中,低危24例、中危97例、高危41例,发病7 d、随访90 d观察脑卒中复发情况,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种评分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病7 d有13例(8.0%)患者脑卒中复发;90 d随访有26例(16.0%)脑卒中复发。ABCD3‐I评分中,与低危患者比较,中危和高危患者随访90 d脑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14.4% vs 0,P=0.037,29.3% vs 0,P=0.002,)。ABCD3‐I评分预测发病7 d脑卒中复发的AUC为0.73(95% CI:0.62~0.82),随访90 d脑卒中复发的AUC为0.71(95% CI:0.60~0.79),高于ABCD2、ESRS评分预测发病7 d、随访90 d脑卒中复发风险的AUC。结论 ABCD3‐I评分预测TIA后早期脑卒中复发风险的价值优于ABCD2和ESRS评分。

  • 应用核磁共振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研究

    作者:张锦凤;刘国荣;李月春;王宝军;张京芬;梁芙茹;张天佑;李锐铭

    目的:比较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M RI影像特点,明确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和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FLAIR)失匹配在确定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首次发现异常6 h内完成头颅 M RI检查200例,包括DWI和FLAIR ,根据发病时间是否明确分为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组(觉醒组)87例和确认发病时间缺血性脑卒中组(确认发病组)113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影像特征,比较2组DWI‐FLAIR失匹配在不同时间段特点。结果觉醒组与确认发病组首次出现异常到 MRI 检查2 h 内 DWI‐FLAIR 失匹配比较,无显著差异(50.0% vs 70.0%,P=0.181)。随着时间的增加,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大幅度减少,确认发病组在出现异常到MRI检查时间4.0 h内仍有较高的DWI‐FLAIR失匹配存在。觉醒组DWI‐FLAIR失匹配在首次出现异常到MRI检查2.1~3.0h、3.1~4.0h、4.1~5.0h明显低于确认发病组(13.6% vs60.7%,9.5% vs47.8%,5.9% vs 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首次出现异常到M RI检查时间为2.1~3.0 h、3.1~4.0 h、4.1~5.0 h、5.1~6.0 h与MRI检查DWI‐FLAIR 失匹配密切相关,是DWI‐FLAIR失匹配预测因素。结论首次出现异常到M RI检查2 h的觉醒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能适合静脉溶栓治疗。

  • 影像学诊断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W illis 环侧支开放及脑梗死形式

    作者:刘蕾;胡晨;李春芳;吴伟;程焱;薛蓉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Willis环侧支循环代偿及脑梗死形式。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8例,其中新发脑梗死患者64例。头颅C T血管成像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显示,颅内外脑动脉狭窄情况及颅底动脉环开放形式。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分为颅内组11例、颅外组40例及内外并存组47例,分析比较3组Willis环开放情况及脑梗死形式。结果内外并存组男性比例明显高于颅内组(91.49% vs 54.55%,P<0.05),糖尿病和吸烟是颅外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37,P=0.042)。3组Willis环各分型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颅外组皮质脑梗死较内外并存组增多(44.00% v s 13.64%,P<0.05);内外并存组分水岭脑梗死较颅外组增多(59.09% v s 28.00%,P<0.05)。前交通动脉开放者颈内动脉分布区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较无开放者发生率低(4.00% vs 23.08%,P=0.048)。结论颈内动脉不同部位重度狭窄或闭塞Willis环开放形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脑卒中发病有多种机制参与,前交通动脉开放可以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率。

  • 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燕;宋佳成;孟欢;余静;洪汛宁;马占龙;施海彬

    目的:从影像学角度探讨颅内动脉钙化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头颅CT 和(或) M RI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并进行头颅C T血管成像(C T A )检查的患者125例,根据钙化评分分为无钙化组21例(0分)、轻度钙化组72例(1~2分)和重度钙化组32例(≥3分),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及分布特点。同时将有M RI资料的60例患者分为:组Ⅰ24例(腔隙性脑梗死数1~4个),组Ⅱ36例(腔隙性脑梗死数>4个),分析钙化评分与腔隙性脑梗死数量的关系。结果12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无钙化组患者为16.8%,轻度钙化组患者为57.6%,重度钙化组患者为25.6%,C T A 显示钙化发生率高的部位是颈内动脉颅内段(6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321,95% CI:1.050~5.129,P=0.037)和年龄(OR=1.052,95% C I:1.014~1.092,P=0.007)是颅内动脉钙化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腔隙性脑梗死数量与钙化评分关系的分析显示,组Ⅱ钙化评分高于组Ⅰ[(2.3±1.5)分 vs(1.2±1.1)分,P=0.004]。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钙化发生率高,糖尿病及年龄与颅内动脉钙化密切相关,钙化程度可为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及临床预后提供参考。

  • 中药抗心力衰竭研究获美专家认可

    作者: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目前,《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周刊(JACC )主编德马里亚教授,撰写了2013年度JACC亮点回顾并在该杂志发表,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被评为2013年度亮点。
      JACC是美国心脏病学会的会刊,是全球权威的心血管杂志。德马里亚的文章回顾了2013年心血管领域的进展,在1256篇文章中选出267篇优秀论文进行了引用。其中在心力衰竭领域,德马里亚教授引用了中药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随机、双盲、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结果。他指出:“该研究结果证实了中药可靠的疗效,与西药联合治疗获得协同效应,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显著裨益”。芪苈强心胶囊是中国自主创新研发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现代中药。该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随机、双盲、多中心循证医学研究,采用了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心力衰竭诊断首选指标,证明芪苈强心胶囊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 路易体痴呆的神经影像学特征

    作者:王姗姗;贾建军

    路易体痴呆(dementia with Lewy body ,DLB)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由Okazaki 1961年首先描述,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逐渐被确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临床特点为波动性的认知障碍及帕金森综合征和以视幻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症状;病理特征为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灰质核团弥散分布的路易小体。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DLB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摧s disease ,AD )的常见神经变性痴呆类型,占痴呆患者的15%~25%[1]。但由于DLB在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上,与 AD和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摧s disease dementia ,PDD )有共同点,因此往往在临床上常被误诊。脑部影像学检查在痴呆患者的诊断及其病情评估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有不少影像学方法,如MRI及单光子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和正电子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等,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了解和比较DLB的影像学特点,与其他痴呆类型鉴别显得尤为主要。我们着重介绍DLB的影像学特征及与AD和PDD的影像学鉴别。

  • 解读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有关颈动脉支架的更新

    作者:张勤奕;王洋

    2014年5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学会(ASA )在《Stroke》杂志上发布了新的“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T IA )指南2014”。这个新指南上,对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脑卒中及T IA风险筛查,危险因素控制,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颅外颈动脉狭窄,颅内脑动脉狭窄,心房颤动伴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长期监测,特殊人群应用新型抗凝剂,卵圆孔未闭等防治策略做了许多修改和更新。现重点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一些更新内容作一解读。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