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Ophthalmology 중국실용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7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4443
- 国内刊号: 21-1348/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远视与伴有内斜视弱视的眼轴与视盘面积比的研究
目的 确定不伴内斜或弱视的远视眼与伴有内斜的远视性弱视眼相比眼轴/视盘面积比及视盘大小是否有差别,评价远视眼、眼轴长度(AXL)与视盘面积(DA)的相对关系.方法 对64例远视患者(远视球镜+2.00~+6.00D)行眼轴测量和眼底照相及视盘面积测量.计算眼轴(AXL)/视盘面积(DA)比.结果 远视不伴有弱视及内斜组(组1)AXL/DA为(9.46~2.71)/mm;远视伴有内斜,不伴弱视组(组2)AXL/DA为(12.53±3.44)/mm;远视伴有弱视及内斜眼的对侧眼组(组3)AXL/DA为(13.60±3.65)/mm;远视伴有弱视及内斜眼组(组4)AXL/DA为(15.62±4.59)/mm.组4与组3相比视盘面积缩小、AXL/DA比增大,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4与组1相比,眼轴缩短,P<0.01;视盘面积缩小,P<0.01;AXL/DA增大,P<0.01.组4与其他组相比AXL/DA比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P<0.01).结论 伴有内斜的远视性弱视患者尽管两眼AXL/DA值均增加,但视力差的眼视盘面积缩小更显著.这可能是解释远视性弱视患者视功能受损的一个因素.
-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屈光参差的特点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屈光参差的特点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149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中筛查出合并有屈光参差的28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根据屈光状态分为近视性、远视性、近视散光性、远视散光性和混合性屈光参差.观察项目包括患者的视力、屈光状态、Titmus立体视功能.结果 (1)间歇性外斜视合并屈光参差的检出率为24.80%,以近视性和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11.31%和8.09%. (2)屈光参差类型和屈光参差度对视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视和远视散光性屈光参差对视力的影响较大,屈光参差度越大对视力的影响越大. (3)屈光参差度对立体视功能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立体视锐度损害程度与屈光参差度相关.结论 间歇性外斜视较多合并近视性和近视散光性屈光参差,屈光参差度与视力、立体视功能密切相关.
-
周期性内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及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观察和分析周期性内斜视手术前、后双眼视觉及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 将30例4~21岁符合标准的内斜视分为2组:周期性内斜视者14例;恒定性内斜视(初诊时为周期性内斜视)16例.同视机测定远双眼视觉级别,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测定近立体视锐度.观察术前、术后的远双眼视觉,近立体视锐度变化.结果 14例周期性内斜视患者术前正位日及术后远双眼视觉及近立体视锐度与正常人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16例恒定性内斜视(初诊时为周期性内斜视)术前12例(75%)无双眼视觉,术后16例(100%)具有同时知觉能力,16例(100%)可获得融合力,但融合范围低于正常人群.10例(62.5%)获远立体视,8例(50%)获得不同程度近立体视.结论 周期性内斜视应尽量在周期性期间手术,有利于双眼单视功能的恢复,达到功能治愈的目的 .
-
干燥综合征患者活体角膜组织学变化的研究
目的 应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观察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SS)患者角膜上皮及上皮基底层下神经的组织学改变.方法 用共焦激光角膜显微镜对22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查,同时选择年龄与性别与之相匹配的15名正常人作对照,并对两组人员行角膜敏感度检查.结果 (1)SS组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角膜敏感度下降(P=0.000). (2)两组间角膜上皮基底细胞密度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关于角膜卜皮基底层下神经纤维的改变:SS组神经数量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00);神经密度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46);神经弯曲度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01);神经分支数也比正常对照组增加(P=0.040). (4)神经弯曲度与角膜敏感度呈负相关(r=0.304,P=0.029).结论 SS患者的角膜上皮、上皮基底层下神经纤维以及角膜敏感度均发生了一系列改变.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与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 将54例(65只眼)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28例35只眼):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羊膜移植组(26例30只眼):采用羊膜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肉.术后随访6至12个月,分析不同手术复发率及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1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86%;羊膜移植组7只眼复发,复发率为2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532,P<0.05).角膜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为4.67d,羊膜移植组为6.48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92,P<0.05).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联合丝裂霉素C能有效地治疗翼状胬肉,角膜创而修复较快,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rhEGF联合单径路隐形支架修复泪小管及恢复泪道功能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ar,rhEGF)滴眼液联合单径路隐形支架植入治疗泪小管阻塞的效果.方法 泪小管阻塞200例(256只眼),在泪道植入自制聚乙烯支架后,根据泪小管阻塞的3个划分部位,符合条件的按首诊次序交替分组,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00例(126只眼)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rhEGF滴眼液滴眼的实验组100例(130只眼).2月后去支架,随访18月.并在6、12、18月的3个时间段两组以治愈率进行对比.在18月时还对两组阻塞部位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眼均成功置入支架.经主诉和泪道冲洗确定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在6月时分别为88.46%和8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97,P>0.05);12月时分别为80.77%和6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8,p<0.05);18月时分别为s0.00%和60.3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1.825,P<0.0).18月时,7~8mm阻塞部位实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是86.59%和72.5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4.953,P<0.05);5~6mm阻塞部位实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是77.50%和47.3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7.575,P<0.01).结论 植入自制支架后使用rhEGF滴眼液,能显著提高泪小管阻塞的远期治愈率,整个过程简单易行,容易推广.
-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及单纯胬肉切除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新鲜羊膜移植及单纯胬肉切除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对复发性翼状胬肉166例(176只眼),随机分为A、B、C 3组,A组67例,72只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B组58例,59只眼,行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新鲜羊膜移植术.C组43例,45只眼,行单纯胬肉切除.手术后随访6~60个月.比较3组患者的症状,创伤愈合情况,胬肉复发情况.结果 A组72只眼中年复发28只眼,复发率39%,B组59只眼中复发28只眼,复发率47.5%.C组45只眼中复发39例,复发率86.6%.结论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新鲜羊膜移植较单纯胬肉切除明显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后复发率.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比新鲜羊膜移植更有效降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
-
围手术期控制翼状胬肉复发分析
目的 探索围手术期控制复发危险因子对减少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 将153例接受手术的翼状胬肉病例进行围手术期危险因子观察,对治疗组危险因子采取积极控制措施,对照组接受同样手术方式及常规术后治疗,不对危险因子采取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治疗组复发率7.1%,对照组复发率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要复发在围手术期常已有蛛丝马迹的危险征象,细心观察、及早发觉、及时人为干预,对减少术后复发有帮助.
-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一例
患者女 21岁生后发现,右眼睁眼困难,喜欢仰头视物,并逐渐加重,因外院诊断为"右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拟行上睑下垂矫正术,于2006年5月3日来我院.门诊以"右眼双上转肌麻痹"诊断收入院.入院检查:全身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情况:视力右:0.1,左:1.0;平视时,右眼睑裂闭合,右眼下睑轻度内翻倒睫,球结膜轻度充血,全角膜浅层血管翳,KP(-),前房深,Tyn(-),瞳孔直径3 mm,对光反射(+),晶体和玻璃体透明,眼底结构正常.左眼前节及后节结构正常.
-
Waardenburg综合征一家系
Waardenburg综合征,又称胚胎同定性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皮肤、毛发、眼及耳廓血管等处色素细胞缺失而出现的一组表现特证.眼部表现有睑裂小、眦位置异常、眉毛并连、虹膜色素异常、虹膜发育不全、视网膜色素脱失、小眼球、屈光不正等;全身表现有先天性单侧或双侧耳聋、短头白发、皮肤白斑等表现.
-
Rieger综合征一例
姜××男 45岁 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不清且逐渐加重,近半年右眼视物不见,来我院眼科门诊以双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收入院.
-
儿童睑缘耻阴虱感染一例
患儿女 6岁 2007年9月5日就诊我院.述左眼痒1周,无流泪及分泌物增多.曾就诊为"睑缘炎,结膜炎",给予硫酸锌眼水及妥布霉素眼水滴眼,眼痒无好转.眼部检查:左眼上睑睑缘肉眼可见密集重叠的灰白色"痂皮"及"血痂",类似睑缘炎的皮肤鳞屑(图1),给予常规清理难以清除.裂隙灯下观察可见上睑"痂皮"为睑缘部密集排列的透明多足蟹型活动虫体(图2),大小不等,部分虫体腹部呈红色,足部固定于睫毛根部,以平镊夹取较困难.
-
小梁切除术后慢性滤过泡炎一例
患者女 65岁因右眼疼痛,视力下降两天.于2008年2月拟诊断为滤过泡炎,收入院.体检:右眼视力4.3,眼睑结膜少许脓性分泌物,滤过泡周围充血明显且滤过泡内可见乳白色物质,前房稍浅,房水闪辉(++),稍许KP,无前房积脓,瞳孔中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晶体周边轻度混浊,玻璃体未见有炎性细胞,眼底C/D=0.6.视神经乳头明显凹陷,血管黄斑未见异常.
-
眶内脊索瘤一例
患者男 47岁主因"发现右眼眶内肿物4个月",门诊以"右眶占位病变"收治入院.患者2003~2007年先后7次颅内脊索瘤手术,术后行X刀一次、γ刀两次.入院检查: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指数/30cm,眼球内陷,右眶内下方可及皮下肿物:质韧,活动性差,边界清楚,无压痛.颞侧以及下方角膜可见血管翳,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3mm,圆,对光反射迟钝.眼科医院眼眶病眼整形科
-
角膜眼表重建术的临床研究介绍
近十年来,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结膜干细胞、眼表泪膜的生理、病理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深入研究,眼表重建手术已获得长足发展.但有些术者对眼表重建手术的概念及原理不清,手术的适应证选择不当,使手术效果不理想或发生医源性眼表面损伤.因此,应加强眼表重建术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同时重视其基础及应用基础的研究,以促进眼表重建术在我国健康发展.此文着重就眼表重建术之一的角膜眼表重建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眼睑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及其存在问题
眼睑恶性肿瘤主要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皮脂腺癌和恶性黑色素瘤.其破坏而部外观、影响视功能、甚至危害生命.目前,在眼睑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上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困惑.有关眼睑恶性肿瘤的TNM分期,早期生物学诊断方法,综合治疗模式的疗程、剂量、顺序和给药方式,以及手术切除范围和切缘距离等仍存在较大争议.
-
眼睑及面肌痉挛的治疗进展
特发性眼睑痉挛及面肌痉挛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上甚为棘手,综合国内外文献将眼睑痉挛分为4级和3类治疗.方法:第1类治疗方法用药物、按摩、针刺等,适合1、2级患者;第2类治疗方法用肉毒杆菌毒素A、阿霉素、复方樟柳碱局部注射法、面神经穿刺压迫法、颈上神经节阻滞等,主要适用于2级;第3类治疗方法以各种手术疗法为主,适用于3、4级患者.
-
立体视的相关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立体视是人类双眼视觉功能的高级部分,是由双眼视差引起的深度知觉,具有感知三维空间各种物体的远近、前后、高低、深浅和凹凸的能力.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的重要功能之一.它能准确作出外物定位和在外界环境中的自身定位.于立体视其发育成熟期的年龄一直存有争议,如今立体视觉已经成为双眼视功能完善与否的重要指标.
-
常见眶内肿瘤的超声特征与病理诊断的关系
目的 分析眶内常见肿瘤的声像图特性与病理诊断的关系,以提高B超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法国产BVI眼科专用A与B超声诊断仪,对136例眶内肿块B超特征与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眶内肿瘤的基本声像图特征:①良性实质性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内回声分布较均匀,如海绵状血管瘤、神经鞘瘤等;恶性肿瘤则相反,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毛糙,有时可见骨质破坏,并向邻近结构蔓延,常累及眼眶其他组织,视神经、眼球壁被推挤移位或受累破坏而变形等,如原发性泪腺腺癌、横纹肌肉瘤等.②一般囊性者或窦腔性病变可以压迫变形,如皮样囊肿、海绵状血管瘤等;而实性者不能被压缩.③肿瘤生长沿视神经走行特征及视神经肿大,多为视神经源性肿瘤,如视神经脑膜瘤、视神经鞘瘤.病例中肿块的形态、边界及内部回声特征与肿瘤内细胞的成分、形态、排列以及与间质成分的比例,纤维组织与血管的多寡密切相关.结论 超声检查是诊断眶内肿瘤简便、快捷、有效的方法,结合内部回声及好发部位,有助于对眶内肿块做出较为正确的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
-
水平直肌移位术在斜视治疗中作用
目的 探讨斜视手术中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和转位术的作用.方法 手术前后采用三棱镜遮盖法测定62例斜视患者各诊断眼位的斜视角及眼球运动等,并通过同视机检查和眼底照相评估主客观旋转斜视.手术年龄5~33岁,平均14岁.术后随访1~3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 (1)不伴有斜肌功能异常V型斜视26例,施行双侧水平直肌同方向垂直移位术或施行单眼水平直肌反方向垂直移位术,分别矫正垂直非共同性10~30△和8-25△,并未发现旋转斜视. (2)伴有斜肌功能异常A型斜视25例,单纯施行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可矫正垂直非共同性8~30△,原在位与向下注视之间残留斜视角5~25△,而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组,残留斜视角2~8△. (3)治疗共同性水平斜视伴有小角度垂直斜视8例,双侧水平直肌的向下或向上移位术矫正上斜视2~8△,残余上斜视2~5△. (4)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3例,施行水平直肌垂直转位至上直肌肌止端两侧,矫正垂直斜视角25~30△,残余垂直斜视角5△,眼球双上转运动均明显改善.结论 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能有效地矫正下斜肌功能无异常V型斜视垂直非共同性,联合双侧上斜肌减弱术能更有效解决A型斜视向下注视的斜视角,而治疗共同性垂直斜视的作用则有一定的局限性;转位术治疗单眼先天性双上转肌麻痹疗效较好.
-
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行伽玛刀治疗的9例泪腺腺样囊性癌患者,均为手术后复发或残留,有明确的病理结果.其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38~63岁(平均46.6岁),手术次数1~5次(平均2.4次),肿瘤体积0.2~22.4cm3(平均13.6cm3),其中5例曾行放射治疗.本组9例均采用Leksell立体定位系统、1.5TeslaMRI影像定位,GammaPlan设定治疗计划,用Leksell23004B型γ刀治疗,边缘剂量14~20Gy,平均等剂量线50%.随访时间6~56个月.结果 绝大多数患者均可耐受伽玛刀治疗,在伽玛刃治疗后3月出现肿瘤缩小、液化、坏死,1例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结论 伽玛刀治疗泪腺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易复发.
-
泪道内窥镜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
目的 研究泪道内窥镜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自2007年2~11月选择了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局麻下,扩张泪点后将泪道内窥镜按常规泪道探通法插入泪道,监视器屏幕直视下找到鼻泪管阻塞部位.直视下以微型环钻、激光清除阻塞处组织,使泪道完全通畅后,将硅胶管插入泪道鼻泪管并固定于鼻泪管内.结果 52例(71只眼)鼻泪管阻塞患者在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后,随访3~6个月,治愈69只眼,治愈率达97.1%.结论 在泪道内窥镜下,可以直接观察泪道内部情况,找到阻塞部位,能进行损伤小的治疗,恢复鼻泪管的生理结构,术后反应轻,临床再通率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泪点栓子对干眼病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泪点栓子对干眼病患者泪膜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美国产新型泪点栓子治疗62例(123只眼)确诊为干眼病的患者,询问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观症状、检查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情况和泪液分泌量的变化.结果 泪点栓子治疗后干眼病患者主观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和治疗后角膜上皮点状荧光素染色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泪液分泌量有所增加.结论 该新型泪点栓子用于治疗干眼病能限制泪液流出,重建泪液平衡,改善泪膜的稳定性,是一种有效的、可逆的治疗干眼病的方法.
-
全玻璃体切割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索全玻璃体切割在玻璃体积血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51只眼手术病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3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只眼,视网膜孔源性玻璃体积2只眼.眼外伤性玻璃体积血15只眼.采用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闭合式全玻璃体切割术,并通过巩膜压陷结合高斜镜切割基底部玻璃体.结果 术后随诊5~12月,51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视力在4.5者19只眼、4.6~5.0者9只眼4.0~4.4者19只眼、指数4只眼.结论 对玻璃体积血患者掌握好适应证及手术时机,行全玻璃体切割切实有效的减少玻璃体积血残留所致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全玻璃体切割 疗效分析 -
眼手术后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眼手术后干眼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眼部手术后有干眼症状的132例(149只眼),就诊前所行手术,眼局部用药情况、治疗前后,停止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实验和荧光苏染色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病情停用原来的眼药水,辅以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透明质酸钠)和促上皮生长的滴眼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滴眼液.结果 分别对治疗前、治疗后、有效者停止治疗一周后的基础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眼科手术易诱发干眼症,早期明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再次泪囊鼻腔吻合术分析及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造成需再次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原因及其应采取的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对32例(32只眼)再次泪囊鼻腔吻合术,详细观察,了解分析其失败的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在32例再次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发现其失败原因系泪囊未完全切开者11例,前唇吻合缝线脱落或前唇过长、过宽,致使引起前后唇接触粘连,或前唇下陷粘连者12例,吻合腔肉芽组织增生7例,泪囊过小(萎缩)2例.经再次手术的32例随访3个月,泪道冲洗通畅30例,不畅2例.成功率93.75%.结论 术中细致操作,掌握好有关手术技巧及其具有预防和处理并发症的能力,是避免再次手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色素上皮功能状态分析
目的 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损害性质.方法 应用海德堡眼底造影系统对67例(67只眼主检)临床确诊CSC患者进行绿色激光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对18例适于光凝治疗的患者直接光凝封闭RPE渗漏点,并观察视网膜下液吸收速度.结果 64只眼绿色激光眼底像显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盘脱)同时FFA显示RPE渗漏点,3例绿色激光眼底像显示明显盘脱而FFA未显示RPE渗漏点.所有FFA显示RPE渗漏点相对应的ICGA处均显示脉络膜循环异常.43/64(67.19%)患眼在与RPE渗漏点相对应之外其他部位脉络膜也出现了循环异常.盘脱平均面积为(12.91±8.84)mm2,视网膜下液平均吸收时间为(23.38±9.70)d.结论 CSC患者为弥漫性脉络膜循环异常、弥漫性RPE功能损害,且功能损害先于结构破坏.
-
OCT定性定量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
目的 强调OCT多个扫描及分析程序联合应用,定性定量分析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水肿(RVOME)的性质与程度的作用.方法 对36例36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分支静脉及半侧静脉阻塞波及黄斑的患眼进行OCT检查:作经过黄斑中心凹多径线线性扫描,成比例处理程序定性分析;作黄斑厚度地形图扫描,容积与厚度分析程序定量研究,记录黄斑中心凹,黄斑中心1 mm直径圆形区域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其容积和黄斑总容积等参数,研究这些参数与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 OCT定性分析发现RVOME有6种基本改变即视网膜神经上皮下积液、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海绵样肿胀、象限性视网膜厚度变薄、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黄斑前膜等,一眼常同时发生以上2~3种改变.OCT定量研究发现36只眼RVOME黄斑地形图中白、红、黄、绿、蓝颜色分布不一,象限性视网膜厚度变薄患者,受累黄斑区域呈纯蓝色样改变;中心凹,中心凹1mm直径圆形区域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其容积,黄斑总容积分别为(447.61±197.47)μm3,(451.78±192.19)μm3, (0.35±0.15)μm3及(10.20±3.53)μm3,它们分别都与佳矫正视力呈直线负相关趋势,但P值均大于0.05.结论 OCT定性分析可以发现RVOME黄斑区视网膜内及视网膜下出血、水肿、液体积聚、囊腔形成等细微形态特征;OCT定量研究可以得到黄斑区总体及局部水肿分布图及中心凹,中心凹1mm直径圆形区域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其容积和黄斑总容积等多个水肿严重程度的判定指标.多个扫描和分析程序联合应用可以快速全面评判黄斑水肿的性质与程度,减少RVOME漏诊、量化疗效和随访观察的指标.但与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不同,RVOME中心凹,中心凹1 mm直径圆形区域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其容积和黄斑总容积等参数与佳矫正视力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关系.
-
视神经炎52例治疗分析
目的 比较静脉滴注常规量地塞米松及泼尼松冲击疗法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疗效的影响因素、副反应情况.方法 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中心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住院52例(93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①两种疗法短期内的视力、相对性瞳孔传人障碍、眼底情况的改善程度相似(P<0.01).②视力降至无光感的患者用泼尼松冲击疗法的短期效果优于地塞米松(P<0.05).③地塞米松疗效与年龄有关,疗效有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x2=4.85,P<0.05).泼尼松冲击疗法与血压呈负相关(r=-2.013,P<0.05),与伴发多发性硬化呈正相关(r=0.306,P<0.05).④泼尼松冲击疗法更易引起血糖升高(x2=3.932,P<0.05).结论 两种疗法均可在短期内改善视神经炎患者的视功能,效果相似.视力降至无光感的患者更适宜用泼尼松冲击疗法治疗.
-
视神经鞘脑膜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视神经鞘脑膜瘤的早期诊断要点及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12只眼)原发性视神经脑膜瘤的早期临床及影像检查特征.结果 单侧眼球突出,视力减退,视盘萎缩和眼球运动障碍,是其主要表现,CT和MRI能确诊.结论 CT和MRI必须做多层面强化扫描,MRI必须做脂肪抑制技术.在早期诊断基础上,制定手术或临床观察方案.
-
前弹力层表面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早期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前弹力层表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表麻和翼状胬肉下的浸润麻醉,在翼状胬肉的周边作窄条状的角膜上皮刮除,以暴露的前弹力层表面作为参照面,进行翼状胬肉切除.结果 术中非常容易把翼状胬肉头端与前弹层分离,除1只眼的角膜中央区术中就有翼状胬肉浸润性混浊外,其他12只眼术后角膜中央无影响视力的混浊.结论 拟于前弹力层表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术中操作是可行的、简单的、可靠的.
-
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眼附属器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50例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1例行CT扫描,8例MRI扫描,11例行CT和MRI扫描.结果 侵犯眼睑或结膜18例,泪腺6例,肌锥内外11例,肌锥外8例,肌锥内2例,眼外肌受累16例,视神经受累13例.7例肿瘤呈铸造样包裹整个眼球.结论 眼附属器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H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了解肿瘤范围.
-
进行性睑皮肤松弛症伴泪腺脱垂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眼睑皮肤松弛合并泪腺脱垂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设计手术切口.按拟定的重睑高度嘶出第一条切口线,再于第一条重睑线处用平镊夹起松弛皮肤,以睫毛微翘无睑裂闭合不全为度,画出第二条切口线与第一条线相连,两线间的距离即为拟切除的皮肤量.术中去除部分松弛皮肤、部分眼轮匝肌及疝出之眶隔脂肪,同时将脱垂的泪腺一并固定于泪腺窝内.皮肤缝合同美容性重睑术.结果 9例患者术后眼睑重新塑造,泪腺复位,随访6~12个月,眼睑形态良好,泪腺脱垂无复发,外观显著改善.结论 经双重睑切口联合脱垂泪腺复位手术效果良好,实现患者美观与功能的双重恢复.
-
泪腺脱垂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治疗泪腺脱垂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对8例(16只眼)双眼泪腺脱垂患者行眶壁打孔、缝线固定脱垂的泪腺来治疗泪腺脱垂,术后观察和总结患者的视力情况、外观改善情况、可靠性和持久性.结果 术后患者的外观均得到了改善,泪腺不再触及,无一例复发.结论 只要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精细的眼眶解剖知识,选择佳的手术方式,手术治疗泪腺脱垂可取得良好效果.
-
不同病情阶段圆锥角膜的Orbscan角膜地形图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病情阶段圆锥角膜的Orbscan-Ⅱ地形图特点,寻找反应其临床病情变化的敏感地形图指标.方法 共62例104只眼(亚临床期圆锥角膜42只眼、临床期42只眼、可疑后圆锥角膜20只眼).应用Orbscan-Ⅱ研究评价,对亚临床期和临床期圆锥角膜进行不同佳矫正视力组之间15个参数的比较分析,并对前表面圆锥角膜与可疑后圆锥角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不同佳矫正视力组间,角膜地形图参数中前表而高度(前表面Diff值)、后表面高度(后表面Differ值)、模拟散光度数(SimK Astig)、大模拟曲率(SimK Max)、3.0mm区不规则性(3.0mm Zone irrg)、5.0mm区不规则性(5.0mm Zone irrg)、3.0mm区屈光度差值(D)、角膜厚度薄点(μm)、角膜大屈光力(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厚度中央,周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疑后圆锥角膜与前表面圆锥角膜比较,角膜大屈光力、小模拟曲率(SimK Min)、大模拟曲率(SimK Max)、前表面佳模拟球面(ABFS)、后表面佳模拟球面(PBFS)、3.0mm区屈光度差值(D)、前表面佳模拟球面曲率半径(mm)及后表而佳模拟球面曲率半径(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参数能较敏感的反应圆锥角膜的病情进展,并能鉴别亚临床期圆锥角膜与可疑后表面圆锥角膜.
-
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眼眶瘘管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7年7月就诊的眼眶瘘管患者37例.结果 37例中异物引发的21例.眼眶囊肿引发的9例.眼眶感染性炎症引发的6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如瘘管可排出脓液、豆渣样物及澄清液体,分别提示感染性炎症、皮样囊肿及非感染性因素.结论 眼眶瘘管形成的常见原因是异物存留、皮样囊肿(包括表皮样囊肿)和骨髓炎.
-
外伤性黄斑全层裂孔的OCT观察
目的 观察外伤性黄斑伞层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特征及转归.方法 对15例(15只眼)黄斑全层裂孔患者采用OCT检查观察两周至2年,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 15只眼OCT图像均表现为黄斑区全层视网膜神经上皮缺失;15只眼中11例未进行手术治疗,其中4例在2周至8个月(36.4%)自然愈合,视力平均提高3.3行.6例(54.5%)观察了6个月至2年未愈合,视力提高1~2行者5例,下降者1例.1例(9.1%)在受伤后1~7个月期间发展成为全层裂孔,视力无明显变化;15只眼中4例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2个月至1年OCT显示裂孔愈合,2例视力提高了3行,2例视力无明显改善.结论 外伤性黄斑全层裂孔是有可能自然愈合的,采用OCT保守观察是外伤性黄斑裂孔治疗的一种选择.
-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可植入接触镜矫治高度近视初步报告
目的 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矫治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两例(3只眼)超高度近视眼患者于2006年10月和11月分别行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结果 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超过手术前佳矫正视力,术后随访6个月无白内障、高眼压、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安全、可靠、效果好.
-
生物羊膜移植对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的疗效.方法 采用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8例9只眼,术后随访3~6个月.结果 9只眼治愈,无复发.结论 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结膜肿瘤切除后结膜囊重建安全有效.
-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 采用Cook公司生产的Song601型鼻泪管支架,在泪道和鼻黏膜表麻下经鼻腔逆行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185例(211只眼).术后每日冲洗泪道1周.结果 术中均顺利植入鼻泪管支架;经1~3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167只眼(占79%),少量泪溢、冲洗泪道通畅19只眼(占9%),总有效率88%.术中、术后早期并发症:泪囊部稍有疼痛感、活动性出血.术后远期并发症:鼻泪管支架伞状部的肉芽组织阻塞、支架滑脱、泪溢症状.结论 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144例泪阜新生物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泪阜新生物的类型,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之间的联系,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在华西医院就诊并经病检证实的144例泪阜新生物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在144例泪阜新生物中,131例为肿瘤,其中良性肿瘤7种,130例,包括:色素痣、乳头状瘤、皮脂腺囊肿、皮样囊肿、皮脂腺瘤,血管瘤、汗腺瘤;恶性肿瘤1例,为恶性黑色素瘤.另有13例临床疑诊为泪阜肿瘤,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炎症肉芽肿、淀粉样变性、假上皮瘤样增生等.结论 泪阜肿瘤发生率不高且种类繁多,原发于泪阜的新生物90%以上是良性的肿瘤,多见的是色素痣.
-
中度远视合并调节痉挛致假性近视矫治分析
目的 通过3例中度远视致假性近视患者,提醒对儿童远视屈光状态临床表现为假性近视的注意,掌握验光、配镜及戴镜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方法 对3例患儿均经1%阿托品眼膏充分麻痹睫状肌,客观检影验光,立即处方配镜,并在充分睫状肌麻痹下戴镜,戴镜过程中如有矫正视力不佳者再给予阿托品麻痹睫状肌直至接受眼镜.结果 3例患儿经12个月随诊,从开始戴镜时矫正视力低于裸眼视力,到后均能接受远视眼镜且矫正视力逐步提高.结论 (1)常规睫状肌麻痹方法不能使个别假性近视的调节力完全放松; (2)个别假性近视佩戴完全矫正眼镜,必须经过一定时间适应;(3)如遇戴镜后视力明显减低时可以适当使用阿托品眼膏滴眼; (4)儿童时期过强的调节力致中度远视也会表现为假性近视.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微管相关蛋白1B的影响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对实验性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视网膜中的微管相关蛋白1B有影响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升高大鼠眼内压的方法,制作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注入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和平衡盐溶液,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段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1B的表达.结果 微管相关蛋白1B的表达在实验组于再灌注后6 h加强,48h达高峰.而对照组在再灌注后24h增强,96h才达高峰,而且高峰浓度实验组较对照组强(P<0.01).结论 通过向大鼠玻璃体腔内注射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可以提高视网膜微管相关蛋白1B的表达而对实验性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
-
角膜缘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增龄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增龄对体外培养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月龄,1.5年龄,3年龄新西兰兔各5只,取其角膜缘组织,用酶消化法制成细胞悬液,以相同的密度种植,观察体外培养的角膜缘干细胞的生长情况,细胞免疫荧光鉴定,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大小.结果 2月龄新西兰兔角膜缘干细胞较1.5年龄和3年龄增殖活性高,增殖期细胞和小细胞所占的比例大.结论 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其在上皮细胞中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年 | 期数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