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疝和腹壁外科(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ernia and Abdominal Wall Surgery(Electronic Version) 중화산화복벽외과잡지(전자판)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全腹膜外补片不固定腹腔镜疝修补术19例
目的 总结补片不固定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non-stapling 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n-TEP)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采集2008年12月-200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在全麻下行n-TEP治疗的19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60~155 min,术中出血10~50 ml,术后阴囊及皮下气肿2例,术后3~5 d出院.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n-TEP手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48例各型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术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65例(11.9%)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Ⅱ度或以下疼痛为46例,Ⅲ度疼痛18例,Ⅳ度疼痛1例.中青年患者(< 48.5岁) 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高龄患者(> 48.5岁),(P<0.05);复发疝再手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首次疝手术(P<0.01);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术后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高于椎管内麻醉(P<0.01);术中未保护或切断腹股沟神经的术后疼痛发生率高于术中保护腹股沟神经的患者(P<0.01).不同疝分型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性别以及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术后慢性疼痛无明显影响.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大多数与挫伤、血肿、麻醉以及神经损伤有关.术中有效麻醉、精细操作、避免钝性分离、妥善止血以及保护神经可减少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以及降低疼痛程度.
-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疗效中的优缺点.方法 选取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行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共98例,其中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78例,传统疝修补术20例,对患者手术时间、下床行走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阴囊积液情况及是否复发进行比较.结果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较于传统术式,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提前,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出现阴囊积液比例明显减少,复发率显著下降.结论 与传统术式相比,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的治疗中具有显著优势,更适合临床采用.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绞窄疝6例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绞窄疝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全军普外中心胃肠病区在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6例腹股沟绞窄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选病例均以术中证实为小肠绞窄坏死但未穿孔为标准,同期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与无张力疝修补.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治愈,补片外血浆引流管放置时间42~81 h,平均60.5 h,住院时间7~12 d,平均8.6 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6~61 h,平均46 h,未出现腹腔感染,积脓,切口感染,补片排斥反应及阴囊积液等并发症.6例病例中有5例获得随诊,随诊时间2~21个月,平均12个月,无复发.结论 成人腹股沟绞窄疝可成功一期无张力修补,不应作为绝对手术禁忌证,但应注意病例的选择.
-
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47例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3月至2009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的47例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患者的资料,并对治疗效果和手术要点进行分析.结果 术中2例(4.3%)患者因腹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腹手术,其他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肠管浆膜层损伤2例(4.3%),手术时间平均为87±25 min(56~145min),无大出血病例.术后2例(4.3%)患者出现复发,1例进行了再次手术;34例患者(72.3%)有不同程度的术区腹壁疼痛,7例(14.9%)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胀,但1~3个月后自行好转;2例(4.3%)患者术后出现了呼吸功能不全,经呼吸支持治疗后好转,2例(4.3%)患者出现了较明显的血清肿,经穿刺抽吸后好转.无术后出血、肠瘘或死亡病例.结论 腹腔镜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式.术中缝合、缩小疝环可以达到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 探讨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减少手术并发症,随访腹腔镜治疗食道裂孔疝的效果.方法 对280例食管裂孔疝患者使用腹腔镜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其中132例做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148例做胃底360°折叠术(Nissen术).36例应用补片修补疝缺口,剩余患者采用直接缝合.结果 280例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全部获得成功.手术时间30~190 min,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失血10~50 ml;术后24~48 h进流质饮食,无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5.7 d.结论 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具有疗效确定、安全和创伤小的优点.并发症率极低.
-
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6例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6例老年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自行粗暴还纳嵌顿性疝导致肠破裂2例、阴囊外伤致肠破裂1例、散步时绊倒发生2例、打篮球跳起投篮时发生1例.手术6例,治愈5例,死亡1例.结论 嵌顿性疝粗暴还纳、阴囊外伤是老年腹股沟斜疝和并小肠破裂的常见原因,特殊条件下身体过度后仰亦可诱发肠破裂.肠破裂修补加疝囊颈荷包缝合是治疗腹股沟斜疝合并小肠破裂较好的手术方式.
-
重量型补片与轻量型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重量型补片与轻量型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对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及Cochrane图书馆,结合查找到文献中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从2000年1月至2010年9月,选择有关重量型补片与轻量型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对照研究,由两位作者分别对研究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取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术后复发、血肿与血清肿、异物感,感染及疼痛的情况,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1项临床对照研究,其中16项为前赡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包括5389例,其中重量型补片组2861例,轻量型补片组2528例.对纳入研究进行整体分析显示,轻量型补片组术后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少于重量型补片组(P<0.05),优势比(Odds ratio)及95%可信区间为1.90(1.48,2.43),轻量型补片组术后慢性疼痛(12个月或更长)的发生率明显少于重量型补片组(P<0.05),OR及95%可信区间为1.39(1.10,1.75);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复发、血肿(血清肿)、感染及早期疼痛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使用轻量型补片进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能减少术后的异物感及慢性疼痛,对术后的复发、血肿(血清肿)、感染及早期疼痛无明显影响.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10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9年7月间,我院外科所施行的102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总结临床资料,评价疗效.结果 手术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0~70 min,平均46 min,术后住院3~7 d,平均4 d.术后随访6~36个月,复发5例,补片感染1例,慢性疼痛2例.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复发率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联合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联合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联合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术后7~9 d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胃间质瘤切除联合食道裂孔疝修补术能安全有效的处理胃食道多发病变,在掌握好手术适应症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
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胆囊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及中转开腹,术后4~7 d痊愈出院.结论 腹腔镜下食道裂孔疝修补联合胆囊切除术能安全有效的处理腹部多发病变,在掌握好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是安全可行的.
-
局麻下同时性双侧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
目的 探讨局麻下同时施行双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双侧腹股沟疝的外科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4月在局麻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235例患者,其中同时性双侧疝修补96例,分期双侧疝修补27例和单侧疝修补112例.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局麻下完成,手术方式均为疝环填充式(mesh-plug)无张力疝修补.96例同时性双侧疝修补均由同一医师序列完成双侧修补;同时性双侧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92 ± 23) min,单侧疝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 (56 ± 21)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平均住院时间,阴囊积液或血肿,切口感染,尿潴留,术后疼痛,术后6个月内腹股沟区疼痛或不适和术后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腹股沟疝可以在局麻下施行同时性无张力疝修补,安全可行,避免了患者行分期手术的痛苦.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并发症的预防501例分析
目的 目的 探讨腹膜前修复对防止疝复发等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从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501例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其中232例采用疝环充填法术式,269例采用腹膜前修补术式.观察随访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01例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显示,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出血、血管神经损伤、膀胱损伤)及术后并发症(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术后异物感和慢性疼痛、复发方面,腹膜前组比疝环充填组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膜前耻骨肌孔的修复,构成完整腹股沟管后壁,能有效预防疝复发,可减轻术后局部异物感和慢性疼痛.
-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Toupet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5月,21例患者行腹腔镜食管裂孔疝(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6例,Ⅳ型2例)修补,采用单纯缝合膈肌脚,补片完全缝合,补片缝合加钉合等方法修补食管裂孔疝,并同期行部分胃底折叠术.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85~170 min.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术后平均住院7 d.术后随访1~16个月,2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改善不明显,无明确复发病例.结论 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情况采用个体化的修补方式.
-
146例马鞍疝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腹股沟马鞍疝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统计我中心146例腹股沟马鞍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马鞍疝的术中诊断及手术步骤.结果 146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除2例巨大斜疝出现阴囊浆液肿外,其余144例未出现并发症,随访6~24个月,没有疝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在行腹股沟疝修补术时,常规探查腹股沟管后壁,以便正确得出马鞍疝的诊断;马鞍疝的治疗应该行腹膜前间隙修补.
-
探讨创伤性膈疝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创伤性膈疝是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外科急症,因其常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临床表现不一,因此常易误诊和漏诊,能够尽早诊断创伤性膈疝的发生是其治愈的关键.对我院1999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34例创伤性膈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
腹外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后局部感染治疗体会
2000年5月至2010年7月我科共收治各种腹外疝患者并行开放无张力修补手术734例,合并局部感染、疝补片暴露患者7例,均经保守治疗保留了疝补片而治愈.
-
善愈补片在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外科治疗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自1989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术这一概念,至今已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医师接受,由于各种疝补片的出现和对腹股沟解剖的再认识,近年来治疗腹股沟疝的方法有了质的飞跃,各种补片和术式不断涌现,腹膜前腹横筋膜深层修补的方法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1],国产善愈补片即为此而设计.采集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香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应用善愈补片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局麻下改良 Kugel手术治疗37例马鞍疝临床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4月至2010年6月应用改良Kugel手术修补的37例马鞍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
原发性腹膜后肿物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9年至2009年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物26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56岁.首发症状为单纯腹部包块15例,体检时发现5例,肿块伴发热3例,腹部包块伴腹痛2例,妇科手术时发现1例.腹部可扪及包块21例,其中包块位于右上腹6例,左上腹4例,右下腹6例,脐周3例,盆腔2例;包块长径5~10 cm 11例,10~20 cm 9例,20 cm以上1例,包块长径大达32 cm;包块不能活动5例,活动不良11例,活动度良好5例.合并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2例,子宫肌瘤1例.
-
一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绞窄疝十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绞窄疝是较严重的外科急症,应急诊手术切除绞窄肠管,但是否同时行疝修补术目前争议仍然较多.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10例腹股沟绞窄疝患者,予以一期疝修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在报告如下.
-
肝硬化腹水合并巨大脐疝与右腹股沟疝手术一例
患者男,34岁,因发现脐部和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1年余于2010年8月23日入院.入院查体:腹膨隆,呈蛙状腹,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腹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阳性.站立位,脐部可见肿物突出,约12 cm×12 cm大小,表面有破溃,局部皮肤呈暗紫色,有腹水渗出,平卧手推肿物可部分还纳,似有肠管与脐下皮肤粘连,可探及脐环容纳一指;右腹股沟区可见一约40 cm×20 cm大小包块,椭圆形,质软,边界清,表面光滑,坠入阴囊.阴囊透光试验:肿物透光.平卧或手推可还纳入腹.皮下环扩大,可纳两指通过.指尖伸入内环做冲击试验阳性.压迫内环试验:肿物还纳后,站立位,压迫内环增加腹压后,肿物不再突出(图1).胸腹透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化验示:谷草转氨酶(AST)68 U/L,白蛋白(ALB)21.5 g/L,总胆红素(TBIL)113.6 umol/L,直接胆红素(DBIL)44.38 umol/L,尿素氮(UREA)15.37 mmol/L,钠(NA)126 mmol /L,氯(CL)88 mmol/L.入院诊断:脐疝,右腹股沟斜疝,肝炎性肝硬化伴腹水,低钠低氯血症,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不完全性肠梗阻.
-
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术联合食道裂孔疝修补术五例
本组5例肥胖患者中,男2例,女3例,年龄19~49岁,平均年龄33岁,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30~48 kg/m2,平均38.6 kg/m2,腰围95~143 cm,平均121 cm,臀围105~128 cm,平均121 cm,超重病史5~20年,平均12年,全组病例术前均经系统检查除外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
-
男性同侧腹股沟直疝合并股疝一例
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入院前7年患者无意间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 cm×3 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超声报告考虑右腹股沟斜疝.入院后予完善术前准备,以右腹股沟斜疝在局麻下拟行右腹股沟斜疝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术中游离并提起精索后发现疝囊位于精索内后方,与精索无关 而于直疝三角直接突出,局部缺损大,可直接进入三横指(约4.5 cm),游离疝囊至颈肩部,外荷包缝合将疝囊反推还纳,并将腹横筋膜缝合加固,用8 cm×15 cm的 轻质补片在精索后方行李金斯坦式无张力修补术,手术顺利.在缝合切口时又发现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还有一包块,约5 cm×3.5 cm,挤压可缩小但不能完全回复.拆开掀起腹股沟韧带侧固定网片,游离腹膜前间隙及疝囊后见疝囊从股管突出,增厚明显,疝内容物已回纳.切除大部分增厚的疝囊后,将疝囊残端拖入腹股沟韧带上方并结扎,同样外荷包缝合将疝囊反推还纳,另置补片于腹膜前间隙,完整覆盖股管,上缘与腹股沟区修补平片外缘一并连续缝合固定于陷凹韧带及腹股沟韧带,缝合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术毕.术后诊断为:1.右腹股沟直疝(Ⅳ型);2.右侧股疝.术后予加压包扎,输液抗感染.患者恢复好,1周后出院.
-
腹股沟疝患者术前心理护理的必要性
平素健康的人突然需要手术,会因恐惧而失去心理平衡.手术无论大小对患者而言,都是一种刺激,难免会产生紧张、焦虑与烦躁的情绪,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增强,尤其关心自身病情的变化[1].为了解除或减轻患者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我们对800余名普通腹股沟疝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护理.发放2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95份,结果显示认为自己存在紧张、焦虑情绪,需要术前心理护理的人数达到183人,需要心理护理率为93.85%.为了更明确在局部麻醉下行腹股沟疝手术的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证实对其术前实施心理护理的必要性,我们根据本科室的工作特点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56位不同年龄段的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测试,现报告如下.
-
老年腹股沟疝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能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及时治疗,将造成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甚至致残[1].全身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我们通过对117例老年腹股沟疝手术患者进行了正确的评估,预见性地从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及饮食、体位、功能锻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总体发病率.现将这些病例的临床表现、形成原因和预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老年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新手术方式,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更加重要.我科自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共收治老年腹股沟斜疝96例,均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30例高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腹股沟疝是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老年人腹壁松弛,又常伴有咳嗽、便秘及排尿困难等增加腹内压的因素,因此高龄老年人腹股沟疝选用无张力修补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
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感染原因分析
自1989年美国医师Lichtenstein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概念以来,由于该术式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目前已普遍被外科医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疝外科的主流手术.由于该手术中应用了人工材料,随着手术例数的增加,术后感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数观点认为使用补片的疝修补术后感染率要大于不用者[1,2],其感染率约为1%~8%[3].而Gilbert[4]资料表明,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与传统疝修补手术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8%与1%,说明人工材料的应用并没有增加切口发生感染的几率.但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由于人工材料的存在,一旦发生感染其处理上较传统术式更为复杂与棘手,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因此,了解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后感染的常见原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必须受到重视.
-
腹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现状与争议
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是指腹段食管、食管胃连接部和部分胃组织通过膈食管裂孔凸入胸腔[1].国内目前对食道裂孔疝的治疗日渐重视,现就腹腔镜治疗食道裂孔疝国内现状综述如下.
-
隐匿性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
早在腹腔镜时代之前,人们已经注意到在单侧开放疝修补之后,有将近30%的病例对侧会出现疝[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对隐匿性腹股沟疝(OCHs)的报告也频频见诸文献.尽管如此,隐匿性腹股沟疝的定义、诊断以及治疗,至今依然充满争议.
-
从受力均衡浅谈腹股沟疝
从医20余年来,我们做过各种疝修补术近千例,采用的修补方式有单纯疝囊颈高位结扎术、修补内环口、加强腹股沟前壁或后壁的各种传统术式及现在广泛开展的多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现从腹股沟区的受力是否均衡的角度,谈谈对腹股沟疝的认识.
-
男性精索脂肪异常是一类疾病吗?
在日常腹股沟疝修补手术过程中可以见到精索的脂肪性异常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注意.男性精索内脂肪性异常比较常见,但是在国内外的文献中显示这类异常被大家关注不多.文献中显示只有少量的病例报告和文章涉及精索脂肪瘤.作者经过在腹股沟疝修补过程中仔细观察后发现,在目前临床上至少实际存在精索脂肪瘤、精索脂肪肉瘤和精索内脂肪增生三种情况.虽然目前尚有许多有关问题不清楚,但这正是需要我们探索和研究的.终的结果有可能导致精索内存在一类脂肪性疾病概念的产生.
-
欧洲疝学会《成人腹股沟疝治疗指南》的解读
2003年荷兰外科学会制定出一份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腹股沟疝指南.2005年荷兰疝外科分会对该指南进行修改,并推荐给欧洲疝学会(EHS)以明确是否适合欧洲.为此,EHS成立了由14个会员国18名专家级外科医师组成的工作组,经讨论后,认为可以在荷兰的治疗指南基础上,讨论制定欧洲腹股沟疝的治疗指南,由商业公司(Ethicon)提供的学术赞助,但不干预指南的方法和内容,经数次会议后定稿.并于2009年第4期
杂志上刊出[1].成为全球唯一洲际性、十余个国家共同遵照执行的指南.初版指南的有效期至2012年1月1日.各章节的作者将会根据新文献不断对其更新,每年的EHS年会期间都会对相关更新部分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