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孙菲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 MPP)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住院25例合并肺外并发症的MPP临床资料,以同期年龄相近的35例无肺外并发症的MPP患儿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温、热程、胸片或肺部CT病变部位、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 CPR)及发病后开始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时间等。结果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可能影响肺外并发症发生的9种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CRP(P<0.05)、中性粒细胞计数( P <0.05)、肺部实变影( P <0.05)和发病超过7 d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P <0.0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RP、中性粒细胞计数、发病超过7 d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肺外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PP肺外并发症可存在各个系统,严重者可造成多系统脏器损害。CRP、中性粒细胞计数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延迟使用为发生肺外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在老年患者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作者:李冠华;马涛;王维;马玉恒;李永旺;隋波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老年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n =20):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组(A 组)、依托咪酯组(B 组)、异丙酚组(C 组)。记录三组术中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患者离开手术室前进行 Steward 苏醒评分。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均维持平稳,MAP、HR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三组患者手术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三组患者出室前 Steward 苏醒评分均大于4分,A 组患者均安静合作,发生诱导时肌颤1例、术后寒颤1例;B 组发生诱导时肌颤6例、术后躁动3例、术后寒颤4例;C 组发生注射痛7例、术后躁动2例、术后寒颤5例。A 组瑞芬太尼及七氟醚平均每小时用量较 B、C 组显著降低(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可安全用于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的麻醉,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用药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

  • 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唐光平;张建业;张卫华

    目的:探讨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1~2013年收治的5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和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切口长度也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比对照组少( 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96.0%明显比对照组高(76.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比对照组低(32.0%)( P <0.05)。结论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血浆对肌钙蛋白I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慧;胡亮;夏劲;吴耀华;王杰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 I 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 =50)和对照组(n =50)。观察组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麻醉前(T1)、体外循环前(T2)、后(T3)、术后2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于五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3 ml,用 ELISA 法测定血浆肌钙蛋白 I(cnTI)的浓度。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及对血浆肌钙蛋白 I 含量。结果两组患儿在 T1、T2、T3、T4、T5五个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儿在 T1,T2,T3时间段肌钙蛋白 I 含量分别为(0.46±0.16)μg、(0.47±0.16)μg、(0.49±0.16)μg 与对照组患儿的(0.44±0.15)μg、(0.46±0.16)μg、(0.50±0.17)μ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患儿在 T4,T5时间段肌钙蛋白 I 含量分别为(0.51±0.17)μg、(0.55±0.16)μg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5±0.14)μg、(0.82±0.17)μg(均P <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和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儿童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中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前者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评价

    作者:盖赵辉;张云红;佟香芝;刘宏伟;张艳丽

    目的:对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级Ⅰ~Ⅱ级择期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n =30)与观察组(n =30)。对照组采取静吸复合麻醉方式,观察组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语言评价量表(VRS)评分、警觉-镇静(OAAS)评分、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以及定向能力。结果麻醉诱导观察组患者舒张压(DB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收缩压(SBP)方面无明显差异( 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发生 SBP <90 mmHg、HR <50次/ min、呛咳、肌肉僵硬和插管反应的患者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观察组 VRS 评分、OAAS 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术后离开恢复室时间与定向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对于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靶控静脉麻醉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并且术后患者苏醒较快,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

    作者:宋燕庆;韩雪梅;罗毅;吴济留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54例,根据有无中央区及侧颈区淋巴结转移,采用单因素分析结合多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不伴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伴甲状腺瘤、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P <0.05);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P <0.05)。单因素分析发现,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多发灶、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 P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颈部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P <0.05)。结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1.0 cm、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侵袭外膜、超声显示淋巴结转移、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是患者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

  • 肿瘤体积对于肾根治性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刚;李宁忱;柳金顺;金石华;那彦群

    目的:了解肿瘤体积对于肾脏肿瘤行肾脏切除术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81例患者,根据肿瘤大径是否大于7 cm 分成两组,了解术前及术后肾功能变化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肾功能恶化[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大于30%]在肿瘤直径≤7 cm 组发生率明显大于肿瘤直径﹥7 cm 组(32/45、71.1%及11/36、30.6%,P <0.0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OR 1.05,P <0.001)、术前 GFR 值(OR 0.95,P <0.001)及肿瘤直径(OR 1.19,P =0.003)是术后肾功能恶化的显著性影响因素。结论患者的年龄、术前 GFR 值及肿瘤直径是肾肿瘤患者接受肾切除术后肾功能恶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探讨

    作者:董桂祥

    目的: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老年股骨上段骨折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进行术前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硬膜外术前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及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及心率( HR)在麻醉前后变化不明显( P ﹥0.05),而对照组SBP、DBP在麻醉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明显低于研究组;两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阻滞达高层面所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448.4±112.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224.5±102.4 min),且其运动阻滞维持时间(197.4±70.2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254.6±90.6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对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月明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 C 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各67例为支原体肺炎组和细菌性肺炎组,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7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 C 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结果支原体肺炎组急性期血清 PCT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显著低于细菌性肺炎组( P 均<0.05)。支原体肺炎组、细菌性肺炎组血清 CRP 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 <0.05),但两者 CRP 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发现恢复期支原体肺炎组血清 PCT、CRP 水平显著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P 均﹥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 PCT 与 CRP 水平可帮助早期鉴别支原体感染肺炎和细菌性感染肺炎,并可作为疗效观察的参考依据。

  • 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范永丽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接受治疗并需要做尿检的患者1100例,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均为550例患者。对照组用单纯的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实验组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尿沉渣镜检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对比两组检验结果,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的错误率与尿液白细胞检验结果。结果实验组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总错误率(0.18%)明显低于对照组(2.54%),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实验组患者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60.91%)和对照组(57.64%)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联合应用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白细胞检验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高,总错误率小,明显比单纯应用尿液干化学法检验的效果好,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准确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HIF -1α及 Cbfα1的血清表达及意义

    作者:徐林;柏小金;骆旭东;黄文良;马立坤;郭元

    目的:探讨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 -1α)及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在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用70只3月龄健康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 组),股骨骨折组( B 组),脑外伤组(C 组)和骨折合并脑外伤组(D 组),分别进行造模。造模术后24 h 取 C、D 组脑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判断脑外伤程度。1 d、3 d、1周、2周、3周、4周、5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 HIF -1α及 Cbfα1的血清表达。结果B、C、D 组内不同时间段 HIF -1α及 Cbfα1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同一时间段 B、C、D 组表达均明显高于 A 组,D 组高于 B、C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05)。结论 HIF -1α及 Cbfα1在大鼠骨折和脑外伤后均有较明显的表达,在骨折合并脑外伤后表达更加突出,这可能是造成脑外伤后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 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齐志丽;段美丽;李昂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肺炎患者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及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控制肺炎患者 PA 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入住 ICU 的 PA 感染患者102例,非 PA感染患者102例,PA 感染患者中肺炎患者86例,非 PA 感染患者中肺炎患者73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PA 肺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入 ICU 时 APACHEⅡ评分、住 ICU 天数、是否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使用时间是 PA 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否多重耐药是 PA 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病情重、机械通气、住 ICU 及机械通气时间长是 ICU 患者 PA 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多重耐药是 PA 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吴海辉;吴晓;吴晓天;杨军;李智;陆明;周凯华;高如峰

    目的:比较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10月间治疗的53例病患资料,分为 PKP(32例)及 PVP(21例)两种治疗组。比较两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 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渗漏情况、椎体压缩率、Cobb 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5~26个月,平均18.2个月。PKP 组较 PVP 组单椎体手术操作时间、X 线暴露时间和骨水泥注射量显著提高。PKP 组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 Cobb 角无统计学差异,但较术前明显改善。PVP 组术前、术后和随访时椎体压缩率及 Cobb 角无明显变化。术后 PKP组压缩率及 Cobb 角的改善效果优于 PVP 组。PKP 组发生2例骨水泥渗漏,PVP 组发生3例骨水泥渗漏,两组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PKP 与 PVP 组患者术后及随访时的 VAS、ODI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PKP 及 PVP 均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有效手段,两者均能改善临床症状,而 PKP 在恢复椎体高度、后凸畸形及减少骨水泥外渗方面较优。

  • 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治疗方案的对比观察

    作者:邹琪;曹霞;周清艳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7月到2013年7月门诊治疗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胰岛素注射组)16例和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组)14例。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比较。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糖控制水平上,两组均能使治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下降,但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合理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联合胰岛素注射治疗,能及时有效控制血糖,提高患者肺部感染的治愈率。

  • 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杨瑛;李景辉;朱振林;张方明

    目的:观察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骨凿开窗法进行对比,以期为成人埋伏尖牙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上颌唇侧埋伏阻生尖牙成人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15例,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和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舌侧扣的一次粘结成功率高于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 P <0.05)。超声骨刀开窗+正畸牵引组的术后疼痛及面部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传统手术开窗+正畸牵引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超声骨刀开窗术与正畸牵引联合治疗成人上颌埋伏阻生尖牙效果明确,术后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环孢素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传才

    目的:探讨环孢素 A(CSA)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难治性 ITP 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 =21例)给予长春新碱或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n =24例)给予 CSA 联合达那唑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9.2%)明显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45.8% vs.47.6%)无显著差异性( P ﹥0.05)。结论 CSA 联合达那唑治疗难治性 ITP 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地拉罗司治疗2~6岁重型β-地中海贫血铁过载一年安全性观察

    作者:杨潍嘉;黄开明;申琰军;匡小风

    目的:对一组年龄在2~6岁的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应用地拉罗司治疗铁过载1年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单组、开放性实验设计,对26例受试患者服用地拉罗司,每月定期随访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检测血清铁蛋白(S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肌酐(SCr),入组前检测尿蛋白定性结果、十二导联心电图(ECG)、左腕关节 X 线片计算骨龄、远视力检测方法检测视力、瞬态耳声发射(TEO-AE)进行听力检测。结果1年观察期结束未发现1例尿蛋白阳性、SCr 增高,视力损害,地拉罗司对骨龄没有影响;胃肠道反应轻微,恶心2例(占7.7%),腹痛4例(占15.4%);ALT、AST 一过性增高多见,5倍以上正常值上限(ULN)增高3例(占11.5%);视力一过性受损4例(占15.4%),1例为右耳蜗性受损。结论地拉罗司用于治疗2~6岁重型β-地中海贫血铁过载,临床总安全性较好,胃肠道反应轻微,肝转氨酶大多数一过性增高,5倍以上 ALT、AST 增高值可短时间停药再次服用不会继续升高,对肾功能和骨龄无影响。对听力的影响要密切关注,建议每3个月检测一次。

  • 脂质沉积性肌病临床、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分析

    作者:毕鸿雁;张芹;赵亚明;赵伟秦;李继梅;郭燕军;许春伶;张拥波

    目的:报道一例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病理和基因改变特点。方法先证者为33岁男性,亚急性起病,首发颈肌无力,随后出现咀嚼肌和四肢无力,肌酶明显升高,临床酷似多发性肌炎。血尿有机酸分析未见典型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代谢病改变,对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神经肌肉活检以及 ETFA、ETFB、ETFDH 基因检测。结果骨骼肌病理改变为肌纤维内出现大量脂肪滴沉积,伴随肌纤维坏死、再生。出现小组分布的累及两型的小角状萎缩肌纤维提示伴随神经源性损害。ETFA、ETFB 基因检查基本正常,ETFDH 基因第3外显子发现 c.250G ﹥ A(Ala84Thr)杂合突变。结论颈部肌肉无力可能是脂质沉积性肌病早期特点,需要引起重视。尿有机酸筛查正常并不能排除该疾病,进一步的肌肉活检和基因检测是诊断的金标准。多种酰基辅酶 A 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可以出现周围神经的损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相应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难以解释,需要进一步研究。

  • 加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对老年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宋耿;陈德俊;陈尊发

    目的:研究应用加替沙星联合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对老年患者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186例均分两组,均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治疗即常规干预(对照组),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加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两组的疗程均为两周,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情况以及不同菌株清除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3%;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6.8%,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总菌株清除率为75.0%,联合组总菌株清除率为81.5%,两组菌株清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联合应用加替沙星和哌拉西林舒巴坦复方制剂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好,且具有一定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增加细菌清除率的作用,适合被临床应用。

  •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作者:沙立娜;李楠;王艳梅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状况。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消化内科接受住院或是门诊治疗的 IBD 患者[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的临床资料,并选取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迷走副交感神经和交感肾上腺能神经功能的检查。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05例,其中 IBD 患者70例(UC 患者38例,CD 32例),对照组35例。IBD 患者的卧立位心率变化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4.025,P <0.001);两组受试者的瓦氏指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t =0.400,P =0.690)。IBD 组患者的卧立位血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t =2.845,P <0.001);IBD 组患者的握力实验血压差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8.273,P <0.001)。结论 IBD 患者相对于正常对照组,其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功能明显增强,而迷走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有所减弱。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斌斌;郑新;靳二虎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是一种由人体自身免疫异常所致的慢性胰腺炎,因其临床和影像表现与胰腺癌有相似之处,故误诊误治时有发生。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和检测指标,故诊断通常需要对临床症状、影像表现、血清学检测结果、活检标本病理所见、类固醇药物治疗反应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文章就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不明原因发热与普通发热待查的回顾性比较分析

    作者:王凯;徐定华;石秋萍;王超;王红;张淑文

    目的: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FUO)与普通发热待查病人病因分布、住院时间、住院花费。方法回顾性比较不明原因发热病人372例和普通发热待查的病人780例。结果 FUO 组372例中确诊率为90.3%,病因构成为感染病226例(60.8%),结核病75例(33.2%),风湿免疫病48例(12.9%),肿瘤31例(8.3%),其它33例(8.9%);出院时仍未确诊的36例(9.7%)。普通发热待查组780例中确诊率为98.8%,病因构成为感染病717例(91.9%),风湿免疫病15例(1.9%),肿瘤9例(1.2%);出院时仍未确诊的9例(1.2%)。两组病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3,P =0.000)。FUO 组住院天数(15±12天)长于普通发热待查组(12±9天)( Z =-5.739,P <0.05)。FUO组住院花费(13813.84±14720.62元)显著高于普通发热待查组(7014.20±7517.11元)( Z =-7.971,P <0.05)。结论感染性疾病是 FUO 与普通发热待查的主要病因,普通发热待查组感染性疾病所占比率更高,FUO 组中风湿免疫病及肿瘤占有相当大的比率。FUO 组的住院时间更长、住院花费更大。

临床和实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