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杂志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and Mental Health 신경질병여정신위생
- 主管单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5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9-6574
- 国内刊号: 23-1479/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云南省楚雄市彝族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群GJB2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 针对昆明市就诊聋儿进行民族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掌握云南省感音神经性聋儿民族分布情况,从中研究云南省楚雄市彝族自治州遗传性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群中GJB2基因的突变位点、突变频率.方法 针对云南省楚雄州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测试,选取出22名彝族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为研究组.对照组为汉族及彝族正常人群各25名、汉族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15名,提取基因组DNA,进行GJB2基因PCR扩增,通过产物测序,检测GJB2基因突变.结果 79G-A突变在彝族耳聋人群比例为3/22(13.7%);彝族正常组未见突变;汉族耳聋人群分布则比例较高4/15(26.7%),汉族正常对照组也检测出79G-A的杂合突变2/25(8%).发现一种新突变形式56G-T,19位丝氨酸(Ser)转变为异亮氨酸(Ile).结论 在彝族非综合征性感音神经性耳聋人群中发现一个新的突变形式56G-T.
-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维持治疗的疗效、安全性.方法 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及利培酮组维持治疗,观察12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3、6、12个月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SDSS评分及各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无严重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高,对血脂、月经及体质量的影响明显低于利培酮.对社会功能在某些方面的改善较利培酮更显著.结论 阿立哌唑维持治疗疗效及安全性较好,适合精神分裂症患者长期服用.
-
抑郁症患者血清胰岛素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抑郁症患者血清胰岛素及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变以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抑郁症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胰岛素、皮质醇(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刺激激素(TSH)等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并观察研究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结果 基线时研究组HAM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血清胰岛素、T3、FT3、T4、FT4低于对照组,CORT、ACTH、TSH高于对照组,除T4外其余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总分及因子分较基线时显著降低,同时CORT、ACTH、TSH较基线时降低,而胰岛素、T3、T4、FT3、FT4较基线时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胰岛素同HAMD总分、阻滞、认识障碍负相关;CORT同阻滞正相关;ACTH同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阻滞正相关;T3同阻滞负相关,FT3同HAMD总分、认识障碍负相关;T4同HAMD总分、焦虑/躯体化负相关;FT4同HAMD总分、阻滞负相关;TSH同阻滞、认识障碍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HPA轴功能亢进、HPT轴功能低下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表现,且与临床症状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6名确诊为CEH患者行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治疗,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Hamilton焦虑评分(HADA)和Hamilton抑郁评分(HADD)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定,并记录手术并发症.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及术后半年的VAS、HADD和HADA评分明显降低.无颈髓损伤、无椎动脉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CEH,颈2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
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研究
目的 观察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组(观察组)与氟西汀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疗程4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血清单胺类递质的水平.结果 治疗2、4周末,观察组和对照组经HAMD及NIH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评分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E、DA、5-HT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末,与治疗前相比,两组血清NE、DA、5-HT含量均有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安全性上,两组中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 长春西汀联合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能显著提高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
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实验测定抑郁症自杀未遂患者(36例)、无自杀行为患者(55例)及36名正常对照血清BDNF水平,对抑郁症患者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症状,以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评定自杀意念的强烈程度.结果 抑郁症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自杀未遂组血清BDNF水平低于无自杀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自杀未遂组HAMD总分和SIOSS总分高于无自杀组.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SIO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 抑郁症患者存在血清BDNF降低,BDNF水平可能是自杀倾向行为的生物学标志.
-
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目的 探讨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 解剖分离E14d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组织,经机械吹打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观察其增殖、分化并进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和诱导分化后β-Ⅲ-tubulin、GFAP、CNPase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原代培养7d后,可形成大量悬浮生长Nestin免疫阳性的神经球,经诱导分化后细胞呈GFAP、CNPase或β-Ⅲ-tubulin免疫阳性.结论 建立大鼠胚胎腹侧中脑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的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帕金森病的细胞移植治疗研究奠定基础.
-
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调查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DSM-Ⅳ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8例和文拉法辛组37例,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时、治疗2,4,8周末评定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判断临床疗效;基线时及治疗8周末评定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2,4,8周末在有效率、HAMA评分方面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两组SDS评分均较基线时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度洛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同时对社会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
脑室内、鞘内应用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治疗重症颅内感染
目的 探讨重症颅内感染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择重症颅内感染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抗生素静脉给药+脑室内、鞘内应用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组.根据病情选择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置管或脑室外引流管,鞘内注射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每天持续引流排出脑脊液100~300 ml,引流持续时间一般3~15d,长20 d.对照组为传统抗生素静脉给药组.结果 治疗组意识恢复快,感染控制时间短,平均治疗天数(9.96±1.37)d,减少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病死率降低,疗效显著.治疗组有效率达到100%,好转率提高到90%,病死率10%,无严重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室内、鞘内应用抗生素联合脑脊液外引流,可使脑脊液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并能不断置换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的炎性脑脊液、减轻细菌毒素和有害物质对神经组织的损害,是治疗重症颅内感染的一种简便、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新技术、新方法.
-
卒中后抑郁患者睡眠障碍的治疗
目的 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奥氮平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方法 对卒中后抑郁患者86例,对照组卒中患者92例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问卷调查,分析两组患者及组中后抑郁患者奥氮平治疗前后的睡眠情况.结果 卒中后抑郁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因子评分和PSQI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奥氮平治疗后,PSQI评分明显好转(P<0.05).结论 情感障碍可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经奥氮平治疗后睡眠障碍明显改善,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
双额侧或双颞侧无抽搐电休克疗法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记忆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电极放置位置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疗效及对记忆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双额侧组和双颞侧组,各30例,疗效测定使用PANSS量表,于治疗前、治疗第1、4、8、12次后分别测定,记忆功能测定使用WMS量表,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测定.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及WMS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1次治疗后双额侧组PANSS阳性症状及总分开始改善(P<0.05),双颞侧组在第4次治疗后才出现改善(P<0.05);两组组间比较,第4周两组间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间PANSS指标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MS量表显示双额侧组明显比双颞侧带来的记忆功能影响小.结论 双额侧电极放置MECT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相对双颞侧起效快,疗效相当,对记忆功能影响程度小.
-
护理人员情绪智力特征对职业倦怠的影响
目的 研究护理人员情绪智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和情绪智力量表(EIS)对44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93份.结果 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总分为(62.01士13.72)分,其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不同护龄的护理人员在职业倦怠的情绪枯竭和个人成就感维度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倦怠与情绪智力之间存在相关性,其中情绪枯竭和去人格化倾向维度与情绪智力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5),个人成就感维度与情绪智力各维度呈正相关(P<0.01);情绪智力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
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心理防御机制与人格特征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目的 为探讨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人格、心理防御机制及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住院的100例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和正常独生子女进行测评,其中患者在自知力恢复以后测评.结果 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更多地使用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EPQ得分精神质、神经质、内外倾性高于正常独生子女(P<0.01),相关分析发现,精神质、神经质与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呈正相关,内外倾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的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亲保护、母亲干涉因子分高于正常独生子女(P<0.01),而父亲温暖因子低于正常独生子女,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惩罚、父母拒绝、父母干涉、父亲保护与不成熟防御机制正相关,而父母温暖与不成熟防御机制负相关.结论 独生子女情感障碍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个性缺陷,且三者之间密切相关.
-
15例边缘性脑炎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边缘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讨不同类型边缘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避免诊断治疗延误.方法 对15例诊断为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及脑脊液的免疫学检查及脑电图、核磁共振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5例患者都表现出主要累及海马及中央颞叶的临床症状,其中6例患者出现边缘系统外症状;10例患者出现癫痫发作;15例患者均表现出CSF的异常;6例存在双侧边缘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表现,其中3例还存在边缘系统外神经系统病灶;7例患者发现肿瘤,其中5例为肺癌,2例为畸胎瘤;3例Hu抗体阳性,1例CV2/CRMP5抗体阳性,7例患者NMDA抗体阳性.结论 LE的临床症状或MRI、EEG、CSF等表现复杂多样,对初期症状的辨别对于LE的诊断有很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能够一定程度上提示LE的类型,对于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电针结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改善作用的对照研究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及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40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文垃法辛治疗,研究组给予电针结合文拉法辛治疗,共观察2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多导睡眠检测睡眠状况,并使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电针结合文拉法辛组显效率为65%,对照组显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文拉法辛组第1周末与单纯文拉法辛治疗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结合文拉法辛组对睡眠的改善作用优于单纯文拉法辛治疗组(P<0.05);电针结合文拉法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对照组为37.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结合文拉法辛与单纯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疗效相当,不良反应相似,但是起效较单纯使用文拉法辛快,而且对睡眠状况改善更好.
-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失匹配负波(mismatch negativity,MMN)的特征及药物对MMN的影响.方法 对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和30名健康被试(对照组)行MMN的检测,并比较首发未用药组与已用药组MMN潜伏期、波幅的差异.结果 (1)研究组和对照组Fz,Cz,Pz点均可见较明显MMN波形,精神分裂症组波形欠规则.(2)研究组Fz、Cz、Pz点的MMN潜伏期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0.09,0.63;P>0.05);三点波幅降低,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4,5.83,4.47;P<0.05).(3)首发未用药病患组12例和已接受药物治疗的病患组19例,在Fz、Cz、Pz点MMN潜伏期、波幅,差异均未见统计学差异(t=0.59,1.17,1.73,1.88,1.12,0.90;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且MMN是一个稳定的素质性指标,不受药物影响.
-
护士使用简易老年焦虑问卷筛查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信效度
目的 评价护士使用中文版简易老年焦虑问卷(Geriatric Anxiety Inventory-Short Form,GAI-SF)用于筛查老年焦虑时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某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老年人97名为研究对象,由护士进行GAI-SF问卷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并且由两名精神科主治医师根据ICD-10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性面谈.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考察评定者抑制性,计算克朗巴赫-α系数评价问卷内部一致性;计算两次测量得分相关系数考评问卷的重测信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考评问卷结构效度;通过GAI-SF与HAMA的相关分析来考评问卷的效标效度;以临床标准为参考标准,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来判断GAI-SF的区分效度以及划定问卷的划界分.结果 (1)信度:GAI-SF问卷总分评定者组内相关系数为0.73,表明评定者一致性较好,总克朗巴赫-α系数为0.87,表明问卷内部一致性好.间隔15d两次测量问卷评分相关系数为0.78,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重测信度.(2)效度: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每个条目都在主因子上有较高的负荷值(0.501~0.670),说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GAI-SF与HAMA之间的相关系数为γ=0.60,P<0.0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以临床评估标准为参考在区分焦虑问题时界值分为≥3时灵敏度为70.4%,特异度为75.0%,AUC为0.73.结论 GAI-SF中文译本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区分老年广泛性焦虑问题;可使用该问卷筛查社区老年广泛性焦虑障碍.
-
国内综合医院抑郁障碍识别的现状和思考
综合医院遇到的抑郁障碍患者普遍高于精神专科医院,非精神科医生在识别抑郁障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而目前我国综合医院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远远不够,非精神科医护人员常常面临着对精神障碍及合并精神障碍的躯体疾病患者进行识别、初步治疗和转诊.因此,了解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识别现状,并进行总结和思考,对抑郁障碍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损害的神经生化机制与治疗
克雷丕林于1896年提出"早发性痴呆"的定义时就将认知功能损害描述为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精神分裂症由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情感症状、解体症状和认知损害5种症状组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
-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关系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发病机制涉及神经化学、神经发育等因素.有证据表明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脑部研究中可观察到由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病理变化,近发现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Disrupted-in-Schizophrenia 1,DISC1)存在于线粒体中,可以确定线粒体与精神分裂症发病存在某种联系.
-
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具有高发病、高复发、高致残的特点,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16.2%[1],Phillips等[2]对我国四个省市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的抑郁症的患病率为2.06%.Mueller等[3]研究显示抑郁症的复发率高达85%.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和国内发布的抑郁症防治指南均将临床治愈、预防复燃复发作为抑郁症不同阶段治疗的目标[4-5],近几年抑郁症急性期临床治愈及长期预防复燃复发越来越被临床研究所关注.
-
原发性痉挛性斜颈感觉运动整合的研究进展
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其症状分布,可以分为:局灶型、节段型、多灶型、全身型和偏身型.痉挛性斜颈(spasmodic torticollis)是成人发病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中常见的一种,可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的扭转、侧倾、前屈和后仰,常伴有姿势性震颤及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通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等.痉挛性斜颈常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国外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患病率[1-3]约为5.7~8.9/10万,发病率[1-4]约为1.1/10万,男女比[5-6]约为1∶1.4~1.9.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明确,近年来随着电生理技术的不断进展,以及脑功能显像技术的应用,对此类疾病的研究也更为深入,本文从感觉运动整合的不同角度对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一综述.
-
青少年暴力风险相关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暴力高危青少年的自尊、应对方式以及生活事件应激水平,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选取2所中学的1 312名学生,使用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在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应激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对照研究,并对三者和暴力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问卷1 312份,1305份有效.男生663人,女生642人,平均年龄(14.37±1.71)岁.暴力高风险学生筛出率为9.43%(123/1 305);男性青少年的暴力风险高于女性(7.6% vs 1.8%,P=0.000).以是否存在暴力高风险为因变量,相关心理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4.427,95% CI;2.595 ~6.952)、消极应对分数偏高(OR=2.251,95%CI:1.452~3.488)、ASLEC“其他”因子分数偏高(OR=4.517,95%CI:2.272~8.978)是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男性、消极应对分数偏高以及ASLEC“其他”因子分数偏高是学校青少年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
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期虐待与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 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虐待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 使用CTQ(儿童创伤经历问卷)评定儿童期虐待,用YSR(儿童行为量表CBCL自我报告版)评定攻击行为,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对600名中国青少年检验其儿童期虐待、5-HTTLPR基因多态性对攻击行为的主效应及两者间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果 儿童期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虐待对攻击行为始终有预测效应(P<0.01),5-HTTLPR基因型无主效应(P>0.05);此外,男性青少年5-HTTLPR与性虐待对攻击行为有交互作用(P<0.05),SS基因型个体在受到性虐待后较SL、LL基因型个体更易出现攻击行为;女性则无任何交互作用.结论 儿童期虐待经历与青少年攻击行为受到5-HTTLPR的调节,不同性别青少年对不同虐待类型存在敏感性差异.
-
预防性干预对女大学生摄食障碍危险因素的影响
目的 在华中地区的两所高校做一个小样本的摄食障碍预防性干预,并检验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19例有摄食障碍倾向的女大学生根据所在学校分为对照组(11例)和干预组(8例).干预组接受6次为期3周的干预课程,同期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两组分别干预前评估和干预后评估,并进行结果比较.结果 两组在内化瘦身理想、饮食关注、体重和体型关注4个方面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于对照组,干预组的这四个指标显著降低了.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干预在内化瘦身理想,饮食关注,体重和体型关注4个方面发挥了预期的效益,干预使得这4项指标都有所降低.
-
音乐疗法辅治抑郁症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辅治抑郁症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抑郁症患者86例,分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使用氟西汀胶囊10 mg/d,舒必利200 mg/d,治疗1周后氟西汀胶囊加量至20 mg/d,舒必利加量至400 mg/d,疗程6周;治疗组加用音乐早、中、晚3次,60 min/次;观察两组患者间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FS-D量表评分差异.结果 两组治愈率、显效率、改善率、无效率分别为:88.46%和52.94%、7.69%和26.47%、3.85%和17.62%、0和2.94%,相互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理健康、情绪角色、躯体功能、躯体角色、疼痛、社会功能、活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音乐可干扰人的认知行为,调节情绪,放松心境,提高抗抑郁症药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例Hartnup病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19岁,因"发作性跌倒5年,间断双下肢无力麻木伴皮疹4年"入院.患者5年前跑步时突然跌倒,约2 min后自行站起,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4年半前再次突然跌倒,症状同前.后逐渐出现发作性行走不稳,每次约持续10 min.4年前逐渐行走困难,不能独站,伴双下肢麻木,双手阵发性颤抖,并出现面颈部红色皮疹,伴瘙痒及脱屑.当地医院查肌电图示"四肢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血红蛋白8.2 g/L,予"B族维生素、地塞米松"治疗,皮疹及无力明显缓解.2年前行走无力加重,站立需人扶助,出现面颈及四肢多发性皮疹,性质同前,伴口眼干燥、口腔溃疡.
-
硬脊膜动静脉瘘的早期诊断策略
目的 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是一种缓慢进展的脊髓血管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容易误诊.现分析3例得到早期诊断病例的资料,以期制定SDAVF早期诊断的策略.方法 对近年来碍到早期诊断的3例SDAVF患者诊断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特征、诊断程序及内容.结果 3例SDAVF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无力或麻木,运动后加重等特点.磁共振检查出现脊髓周边血管流空影及局部脊髓水肿均高度提示SDAVF,均通过DSA获得确诊.结论 对于临床表现疑似SDAVF患者,脊髓MRI扫描和进一步的DSA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
重症肌无力行胸腺切除术后合并视神经脊髓炎1例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和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均为较少见的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且两病极少在同一个体先后出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后4个月合并视神经脊髓炎患者,现报道如下.
-
偏头痛相关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
偏头痛作为原发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发作性神经血管紊乱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头痛,部分患者在头痛前有眼前闪光或视野缺损、麻木等先兆症状,多数无先兆,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按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有先兆偏头痛(migrainewith aura,MA)和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aura,MO).偏头痛重者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的慢性病之一,另外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也逐渐被重视.但是,笔者发现在国内的相关临床研究中就偏头痛相关性脑梗死的概念应用较为混乱.为了研究各类偏头痛相关脑梗死的特点及机制,结合宣武医院收治的典型病例予以阐明,现报道如下.
-
神经内科脑卒中单元的临床教学实践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日益威胁人民健康,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第一病因.脑血管病作为医院神经科病房中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已经成为神经病学临床的必修课.因此,脑血管病的教学应在神经病学教学工作中占主要的地位.目前,脑血管病患者的救治主要在卒中单元中进行,卒中单元是为患者提供多学科联合服务的治疗平台,它的发展使得脑卒中的治疗科学化、系统化,由此卒中单元的临床教学也应该形成系统化的独特模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很早就建立了独立的、设备完善的卒中单元医疗模式.神经内科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及教学团队,在脑血管病的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简要介绍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组在脑卒中单元中开展的系统化临床教学工作及体会.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