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肿瘤学杂志
Practical Oncology Journal 실용종류학잡지
- 主管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070
- 国内刊号: 23-1212/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法玛新超液态碘化油乳剂介入治疗肝癌1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用法玛新超液态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8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使用法玛新碘化油乳剂动脉栓塞(Ⅰ组)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并与同时期132例阿霉素腆化油乳剂动脉栓塞(Ⅱ组)治疗比较.结果Ⅰ组:近期有效率65.6%(108/180),4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31例较治疗前白细胞降低.Ⅱ组:近期有效率为34.1%,96例有胃肠道反应,91例白细胞明显降低.结论法玛新超液态碘化油乳剂栓塞为主的介入治疗方案不良反应较少,是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理想而安全的方案.
-
DNA倍体分析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FCM)DNA倍体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及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以57例患者的胸水或腹水作流式细胞术DNA倍体分析和脱落细胞学检测,比较二者之间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FCM、脱落细胞学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2.96%;3.33%,48.15%.二种方法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FCM、脱落细胞学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或腹水中敏感性分别为62.96%,48.15%,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特异性分别为93.33%,96.6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腔积液及腹水细胞的DNA异倍体,对于恶性肿瘤的细胞学诊断有重大意义.
-
射频消融术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转移癌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RFA)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转移癌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不宜或不能手术的转移性肝癌患者40例行RFA(A组),38例行TACE(B组).观察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结果A组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为65%、87.5%、70%、22.5%.B组缓解率、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8.9%、94.7%、78.9%、39.5%.结论对肝转移癌患者TACE术疗效优于RFA.
-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观察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收集197例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S-P法染色进行组织学分类研究并做临床分析.结果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肿瘤、小细胞癌,组织学形态明显不同,其临床预后亦不同.结论不同类型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预后不同.
-
多烯紫杉醇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的研究
目的探索多烯紫杉醇对在体和离体SMMC-7721肝癌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SMMC-7721肝癌细胞种植于培养皿,贴壁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多烯紫杉醇作用24小时,10天后观察多烯紫杉醇对集落形成率的抑制作用;(2)多烯紫杉醇作用于SMMC-7721肝癌细胞24小时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3)制备SMMC-7721肝癌荷瘤鼠模型,观察多烯紫杉醇诱导对在体SMMC-7721肝癌生长曲线和相对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1)多烯紫杉醇对离体和在体SMMC-7721肝癌细胞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存在剂量依赖性;(2)多烯紫杉醇可以通过将肝癌细胞阻滞于G2-M期来发挥抗癌作用.结论多烯紫杉醇通过将肝癌细胞阻滞于G2-M期并且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来发挥抗癌作用,是很有潜力的抗肝癌药物.
-
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探讨卵巢成熟囊性畸胎瘤(Mature cystic teratoma,MCT)恶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卵巢MCT恶变10例,对其病理分型、临床特点进行讨论.结果卵巢MCT恶变占良性MCT的1.7%,其中鳞状细胞癌8例,基底细胞癌1例,腺癌1例.临床多表现为下腹部肿物,8例局限于卵巢,2例侵犯宫旁、盆壁及直肠.2例死亡,其余8例均无瘤生存.结论卵巢MCT恶变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以鳞癌为多;当卵巢MCT囊壁较厚时,病理检查需细致,警惕其恶变.治疗以手术为主;肿瘤局限于卵巢者预后较好,已侵犯其它部位者预后差.
-
29例乳腺癌组织间放射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125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在防治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以及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25Ⅰ放射性粒子于乳腺癌手术中、手术后植入到局部靶组织,以及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结节和乳腺癌术后转移淋巴结中,3年中共应用29例(双侧1例),125Ⅰ放射性粒子全组共行31次植入术,共植入125Ⅰ放射性粒子868粒,平均每例每次植入28粒.结果全部病例随访,长4年,短1年,本组应用于预防局部复发的25例病例中,无1例局部复发,本组应用于局部复发结节治疗的3例中,2例局部复发结节植入后消失,1例局部复发结节无变化.应用于乳腺癌术后对侧腋下淋巴结转移治疗的1例,转移肿大淋巴结缩小1/3.125Ⅰ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乳腺癌局部控制有效率为96.77%.结论125Ⅰ放射性粒子用于乳腺癌术后预防局部复发,以及局部复发结节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并发症少,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胃癌中PTEN、p27kip1及cyclinE蛋白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PTEN、p27kipl及cyclinE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59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TEN、p27kipl及cyclinE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IEN在癌旁组织阳性率96.61%(51/59)显著高于胃癌组织中阳性率50.85%(30/59)(P<0.0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腺癌PTEN阳性率78.75%(15/19)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37.5%(9/24)与胃黏液癌37.5%(6/16)(P<0.05),而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27kipl在癌旁组织阳性率84.75%(50/59)显著高于胃癌组织中阳性率47.46%(28/59)(P<0.0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腺癌p27kipl阳性率73.68%(14/19),显著高于低分化腺癌37.5%(9/24)与胃黏液癌31.25%(5/16)(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yclinE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55.93%(33/5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0.68%(24/59)(P<0.05),胃癌组织中黏液癌阳性率68.75%(11/16)和胃低分化腺癌阳性率66.67%(16/24)显著高于胃高中分化腺癌阳性率31.58%(6/19)(P<0.05),前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TEN、p27kipl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降、cyclinE表达升高,随着病理分化程度降低PTEN、p27kipl表达降低,cyclinE表达升高,提示PTEN、p27kipl、cyclinE可能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有关.
-
超声在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42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颈部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及活检病理证实.结果超声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89.58%,敏感性为94.87%,特异性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92.5%,阴性预测值为75%.结论超声检查判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率,有助于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术前分期的准确性.
-
中晚期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外科手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病理变化和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探讨食管癌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病灶长度≥5cm的食管癌病人,外科术前对相应食管癌选择性造影并灌注化疗药物,比较病灶长度的变化,结合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学改变,观察其疗效.结果22例介入治疗后,病灶长度有不同程度缩短,其中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11例(50.0%),稳定(S)8例(36.4%).手术切除18例,切除率81.8%,组织病理发现癌组织变性坏死.结论术前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有助于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且并发症较少,是食管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法.
-
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96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发现1例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并检索了国内1995年~2004年十年间报道的96例共97例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将我院发现1例,并以"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为关键词,检索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5年~2005年十年间个案报道的96例共97例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表现:该病发病率男性稍高(男:女=50:46).首发症状虽可各异,但多以咳嗽、咳痰、咯血,胸痛为主要症状,一部分为体检发现;(2)诊断:胸部X线、CT发现肺部病变,但确诊要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3)治疗和预后:目前认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部分高度恶性者术后辅以化疗预后较好,3、5、10年生存率较高,但因资料不全,无法统计.结论支气管粘液表皮样癌,起源于支气管粘液腺,具有低度恶性的特征,罕见.目前认为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
膀胱腺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5例报告)
目的提高膀胱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6年~2005年收治的25例膀胱腺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20例,脐尿管腺癌5例.原发性膀胱腺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7例,膀胱部分切除术6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7例.脐尿管腺癌患者行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2例.结果17例获得随访,1年生存率52.9%(9例),2年生存率41.2%(7例),5年生存率17.6%(3例).结论扩大性膀胱部分切除术是脐尿管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综合性治疗有助于复发、转移患者的总体疗效及预后进一步提高.
-
脆性组氨三联体在胃癌中的表达缺失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脆性组氨三联体蛋白(FHIT)的表达情况并探讨FHIT基因与胃癌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100%.胃癌组织中FHIT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数量均低于癌旁组织为32例(53.33%).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高、中、低分化组胃癌中FHIT表达率分别为80%(16/20)、70%(14/20)、75%(15/20).FHIT在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15/18)、71.43%(30/42).FHIT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为81.82%(18/22),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率为71.05%(27/38).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HIT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FHIT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胃癌病理学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
-
流式细胞术分析六类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数值的变化
目的了解六类肿瘤患者的免疫状态,探讨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绝对数值与肿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4例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T、Th、Ts、NK、B细胞)绝对数值,其中肺癌71例,肝癌39例,鼻咽癌28例,结肠癌29例,乳癌22例,食道癌15例,并与38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NK细胞绝对数值均降低(P<0.05),B细胞绝对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数值在不同肿瘤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普遍低下,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绝对数值可作为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监测指标.
-
胃癌术中腹腔温热化疗预防腹膜复发
目的总结利用胃癌术前腹腔动脉介入化疗加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P)的治疗方法杀灭腹腔内游离肿瘤细胞,预防术后腹膜复发,提高胃癌术后生存率.方法进展期胃癌(Ⅲ期)60例,术前均行腹腔动脉介入化疗(5-Fu、MMC、DDP),其中30例胃癌根治术中进行腹腔内温热化疗(45℃蒸馏水4 000 ml+MMC20mg),30例术中常规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观察术后并发症、毒副反应和近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和毒副反应基本相同.随访两年,治疗组死亡4例,其中1例出现腹膜复发,对照组死亡10例,其中7例出现腹膜复发.结论胃癌术前腹腔动脉介入化疗能在术前有效的杀死肿瘤细胞,缩小病灶,降低分期,减少癌细胞的脱落.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能在术中有效的杀死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对预防术后腹膜复发,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明显的疗效.
-
六磷酸肌醇对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六磷酸肌醇(IP6)对体外培养人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凋亡时细胞内钙(Ca2+)浓度的变化.方法透射电镜观察处理后LoVo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经IP6处理后,可见典型的细胞核固缩、碎裂等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IP6能诱导细胞凋亡,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处理组细胞内Ca2+浓度在较短时间内升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IP6能在较短时间内(6h)及较低浓度(1 mM)诱导细胞凋亡,凋亡与细胞内Ca2+浓度快速升高有关.
-
原发胃癌中VEGF检测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胃癌中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胃癌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胃癌原发灶中VEGF进行检测,并结合其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胃癌患者原发灶中VEGF呈高表达,在未分化型、Borr-3、Borr-4型、弥漫浸润性生长及浸润达T2以上的胃癌患者中VEGF检测阳性率高于其它组,VEGF检测阳性者生存期短,其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意义.VEGF检测结果与其性别、年龄无关.结论VEGF与胃癌的浸润、转移、病理类型、大体分型、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指标.
-
电子射线对荷瘤小鼠作用的观察
目的研究电子射线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损伤.方法通过对荷瘤小鼠局部病灶的放射治疗和全身放射治疗,观察其对实体瘤的抑制作用和对骨髓及外周血的影响.结果局部放射治疗对S180肉瘤疗效显著(P=0.04),与照射剂量成正相关;对H22肝癌抑瘤率为50%.局部放疗后一周外周血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均在15%左右;全身放疗后一周,外周血可见大量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存在,骨髓涂片显示有微核细胞出现.结论局部放疗对S180疗效显著,对H22亦有一定疗效;全身放疗对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不明显.局部放疗后可见明显的机体免疫功能调补应急作用;全身放疗一般剂量短时间可出现骨髓损伤,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恢复,超剂量照射辐射损伤则是不可逆的.
-
乳腺癌发生脑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转移性乳腺癌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临床分析的方法对199例转移性乳腺癌病例归纳总结,并采用COX模型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法对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转移的存在(比值比=4.26,95%,CI:1.9%~9.3%,P=0.0003)和激素受体阴性状态:(比值比=4.15,95%,CI:1.6%~10%,P=0.002),CerbB-2阳性(比值比=4.22,95%,CI:1.5%~11%,P=0.0006)是脑转移发生的预测因素.结论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肺转移是首发转移位置,激素受体阴性CerbB-2阳性是发生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应在这些患者中进行预防性治疗.
-
检测直肠癌系膜内淋巴结CK-20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直肠癌病人系膜淋巴结中CK-20(cytokertin-20)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我院2004年7月~2005年7月所收治的86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直肠癌标本其系膜内淋巴结110枚,检测CK-20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在86例直肠癌病人中,免疫组化染色转移淋巴结中CK-20表达程度强于癌组织表达(P<0.01).HE染色阴性的32例病人中,免疫组化CK-20阳性12例,110枚淋巴结中微转移阳性12枚(10.91%).结论CK-20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呈正相关,免疫组化染色检查较常规HE染色诊断淋巴结微转移敏感,CK-20在直肠癌细胞内的表达与病人年龄及性别无关.
-
曲马多用于老年术后PCIA时镇痛效价与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与吗啡等效剂量及1.5倍等效剂量的曲马多,用于开胸术后PCIA的镇痛效价与副作用.方法择期开胸手术老年病人10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6例.T1组:曲马多1 000 mg;T2组:曲马多1500mg;M组:吗啡100mg.3组泵内均加入氟哌利多5mg+格拉司琼3 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结果术后镇痛24 h用药量及PCA按压次数(D1)和实际有效次数(D2)、术后48 h改变给药条件及总体满意度T1组与T2组、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2组和M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组副作用发生率高于T1、T2组.结论曲马多用于老年人开胸术后PCIA其镇痛效果与用药剂量相关.与吗啡比较,等效剂量应该在15:1,虽镇痛效能较吗啡稍低,但足量应用曲马多可获得近似吗啡的镇痛放果、且副作用少于吗啡.
-
肿瘤标记物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胰腺癌是一高度恶性肿瘤,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上升趋势.近30年来发病率已增长3~7倍,美国的发病率达10/10万,已超过胃癌发病率,其病死率居恶性肿瘤的第4位[1].胰腺癌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多与环境中致癌物质和慢性胰腺炎、胆石症等有关.
-
CK20、CEA与Ducks'B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
由于人类寿命延长,老龄患者愈来愈多,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我国乃至世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但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仍无明显提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为广大医护人员所接受.
-
抑制素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和恶性程度高的一种.其中70%的患者一经发现已属晚期,因此其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30%左右.因此,对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防治监护是当今妇科学的重要课题.
-
KLH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
血蓝蛋白(Hemocyanin)是在软体动物和贝类动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呼吸色素蛋白质,这些和血红蛋白有着相同作用的物质有很强的抗原性,而从南加利福尼亚海域的腹足软体壳类动物Megaiura crenulata的血淋巴中提取的钥孔戚血蓝蛋白(keyhole limpet hemocyanin,KLH)[1]不仅有强的抗原性,被应用到血吸虫病的诊断、药物分析、抗炎抗病毒、研究细胞表面受体及其他分子的分布等领域,还可以作为蛋白载体携带肿瘤抗原、激活DC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里我们对其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树突状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自1973年,Steinman和Cohn首次从小鼠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类与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具有抗原呈递功能,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
-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生殖道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感染率日益增加,其临床与亚临床感染已成为当今社会流行广泛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文献报道,细胞学正常的妇女宫颈HPV感染率为10.2%~40.0%[1].HPV感染也是CIN、宫颈癌的明确病因[2],99%以上的宫颈癌有HPV感染[3].HPV检测广泛用于HPV相关恶性病变的自然史和病因学研究,目前它正在成为宫颈癌的另一种或是附加的筛检方法,对宫颈癌的预防及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FHIT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
肿瘤发生过程中,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功能丧失、以及一些修饰基因功能改变等起了重要作用.对抑癌基因的研究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近年在染色体3p区域新发现的脆性组氨酸三体(FHIT)基因是将脆性位点与肿瘤基因的变异联系起来的抑癌基因.它在人类许多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表现为高频率缺失和异常转录.肝癌中FHIT基因缺失与表达异常国内外报道不多,对其在肝癌发生和演化中所起作用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就FHIT基因与肝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肿瘤的发生与进化论的关系
肿瘤的发生是一种古老的生物学现象,本文从近现代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综述并探讨这种现象.
-
阑尾类癌15例诊治疗效分析
近二十年来我院共收治阑尾类癌15例,现就对该病的诊治经过做一详细报告如下:
-
年轻妇女宫颈癌78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年轻妇女宫颈癌的发生率在不断增加,病死率亦有所提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现将我院1991年1月~1999年2月间收治的≤35岁宫颈癌患者78例,与同期198例35岁以上患者,就其发病危险因素(包括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即HPV感染)、临床表现、病理类型、预后等因素进行分析.
-
盖诺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1年6月~2004年6月,采用盖诺(NVB)与顺铂(DDP)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42例;足叶乙甙(VP-16)与顺铂(DDP)联合治疗26例,并对其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对比,现报告如下:
-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治疗淋巴囊肿继发感染15例分析
宫颈癌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占12.5%,患者初的症状为下腹部有疼痛,局部可扪及椭圆形肿块,伴有感染时可发烧,局部疼痛加剧,一般采用腹部外敷金黄散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个别囊肿巨大可穿刺吸取,但容易继发感染.继发感染的发生率一般为0.5%~4%.对于淋巴囊肿继发感染的治疗通常采用穿刺吸取及抗生素治疗,必要时切开排脓,换药.此类患者住院时间长,局部创伤大,费用多.我科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恶性肿瘤病人化疗的整体护理
目的化疗是一种对人体伤害较大的治疗方法,通过整体护理使病人能够减少痛苦,延长生命.方法通过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胃肠道反应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粘膜、皮肤反应、泌尿系毒性反应等方面的护理,及时为其解除痛苦,使其树立信心并坚持全程治疗.结果使病人能正确对待疾病,解除思想顾虑,更好的配合治疗.结论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基础保证.
-
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胚胎性神经元肿瘤,起源于神经胚胎细胞,为高度恶性肿瘤.病人多为婴幼儿,肿瘤可发生于中枢或周围神经,以周围神经多见,主要发生于肾上腺髓质或腹部交感神经节.我院自1990年~2003年共收治48例小儿神经母细胞瘤的病人,均采用手术、化疗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综合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年 | 期数 |
2019 | 01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