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

实用肿瘤学杂志

Practical Oncology Journal 실용종류학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2-3070
  • 国内刊号: 23-121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4-15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肿瘤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庞达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奈达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峻峰;何续逊;严晓梅

    目的 探讨奈达铂(NDP)联合亚叶酸钙(CF)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NDP 80 mg/m2,d1,CF 100 mg d1-5,5-Fu 500 mg/m2,d1-5微量泵持续输注.结果 25例患者中,2例CR,15例PR,有效率68%,主要毒副反应为血小板、白细胞下降,轻度消化道反应,无肝肾、心脏损害.结论 NDP+CF/5-Fu治疗晚期食管癌安全有效,病人耐受性好.

  • CDX2、PTE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相关分析

    作者:杨周亮;应伟奡;胡清涛;路喜安;李士瑛

    目的 探讨CDX2、PTEN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ki67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5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三者的表达情况.结果 CDX2、PTEN与肿瘤的TNM分期,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原发灶浸润程度有关.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r值为0.406.二者与ki67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84和-0.511).三者联合分析显示:CDX2(+)PTEN(+)组的ki67平均标记指数显著低于单独CDX2(+)或PTEN(+)组,或共同表达阴性组.结论 在调节肠上皮细胞增殖分化方面PTEN对CDX2有调控作用.CDX2、PTEN及ki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结直肠癌细胞增殖活性,恶性程度的判断.

    关键词: CDX2 PTEN Ki67 结直肠癌
  • 3722例肿瘤病人颈内静脉置管技术探讨

    作者:常凤云;付美;李艳华

    目的 掌握颈内静脉置管技术要领,探讨置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顺利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3722例肿瘤病人置管病例成功及不顺利原因分析,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98.76%病例置管成功;6.4%病例在穿刺过程中出现不顺利情况,主要原因有误入动脉等.结论 熟悉颈内静脉局部解剖及体表标记,了解穿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顺利情况和并发症,并能够采取应对措施,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凝血功能障碍者、局部解剖标记不清者应慎重置管.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严格的操作规程,可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使此项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杜同信;王自正;傅雷;俞杨;张保国;田韧;周宝宁

    目的 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当中肿瘤标志物水平的表达及联合检测阳性率、特异性对其临床肿瘤的诊断、治疗、转移、复发及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30例正常对照组和22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12种(AFP、CA-153、CA-199、CA-125、CA-242、CEA、HGH、Ferritin、β-HCG、PSA、f-PSA、NSE)肿瘤标志物进行系统检测,观察发生肿瘤多的几大系统及同一肿瘤不同病理学分型当中肿瘤标志物表达的水平变化分析.结果 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恶性肿瘤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50%-88%)比单项检测高.特异性好;同一种肿瘤不同病理类型其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应用于临床对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转移、复发、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对健康人群的肿瘤普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三氧化二砷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

    作者:郭红;吴荣;迟峰;刘斌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 MTT法确定As2O3对Hela细胞的半数致死浓度(LD50),采用集落形成法观察20%该浓度的As2O3对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结果 (1)细胞生长抑制随As2O3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As2O3+照射组的细胞存活率低于单纯照射组,D0值小于单纯照射组(1.58 Gy、2.11 Gy),Dq值也小于单纯照射组(0.27 Gy、0.64 Gy),存活曲线肩区(Dq)变小,放射增敏比(SER)1.34.结论 As2O3对宫颈癌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 Tiam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赵文明;耿敬姝

    目的 研究Tiam1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及其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FTTC标记的免疫荧光法检测52例人胃癌及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Tiam1蛋白的表达.结果 50例胃癌和20例正常黏膜组织中Tiam1的阳性分别为75%和10%.Tiam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大小无关(U值分别为0.5132,0.2597,1.1708,P>0.05);但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肿瘤的分期以及病人的五年存活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U值分别为3.1838,3.0430,2.2597,5.1035,4.3266,P<0.05).随着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Tiam1蛋白染色阳性率逐渐上升,Tiam1阳性率增高提示预后不良.结论 Tiam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呈相关关系,并与多种临床病理因素相关,可为胃癌浸润转移的防治和病人的预后判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胃癌、肠化及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抗体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王波;殷新光;杨志宏;宋震亚;朱永良;赵奕

    目的 检测胃癌、肠化及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抗体的阳性率,以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靶蛋白免疫沉淀法检测118例胃癌、肠化及上皮内瘤变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抗体的阳性率,研究端粒酶与不同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按照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分型、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分析端粒酶抗体与胃癌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35例阳性,阳性率为66.6%;上皮内瘤变6例阳性,阳性率30%;肠化组8例阳性,阳性率17.8%;对照组0例阳性,阳性率为0.三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胃癌组与肠化组之间、胃癌组与非典型增生组之间、肠化组与非典型增生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外周血端粒酶抗体阳性率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与内镜分型、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抗体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胃黏膜癌变的一项独立的预测指标;肠化和非典型增生患者外周血端粒酶阳性率增高,提示其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用.

  • 子宫内膜癌中Bim蛋白与肿瘤相关抗原SC3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秦维香;张晓艳

    目的 探讨促凋亡基因Bim与肿瘤相关抗原SC3A在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子宫内膜癌中Bim与SC3A的表达.结果 Bim与SC3A在66例子宫内膜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3%和81.8%,与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Bim与SC3A在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肌层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中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Bim与SC3A表达的改变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检测Bim、SC3A对提高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检出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顺铂对五种肿瘤细胞系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巍巍;马珊珊;史立军;孙博;王菁华;曹京燕;李呼伦

    目的 探讨顺铂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过程中对Survivin基因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五种肿瘤细胞系: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10)、人卵巢癌细胞系(HO-8910)、高转移卵巢癌细胞(HO-8910pm)、人喉癌细胞(Hep-2)、人胰腺癌细胞(PC-2),应用RT-PCR方法检测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五种肿瘤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均有较高的表达,顺铂对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系中Survivin基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ep-2、PC-2细胞系在顺铂作用后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正常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顺铂可能是通过抑制Survivin基因诱导SGC-7910、HO-8910、HO-8910PM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功效,而对Hep-2、PC-2细胞系Survivin基因的表达没有明显作用.

  • 氧化应激环境下大肠癌细胞VEGF转录活性的变化

    作者:王伟;朱建伟;马利林

    目的 研究氧化应激对结肠癌细胞VEGF基因转录的影响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使用J2O2模拟大肠腔内氧化应激环境,通过不同浓度H2O2或相同浓度H2O2不同时间刺激人结肠癌细胞HT29,使癌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应用核连缀分析(Run-on assay)、northern blot、ELISA来观察VEGF基因转录活性,RNA以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刺激强度、刺激时间与VEGF基因转录活性的关系.结果 核连缀分析显示,H2O2模拟的氧化应激环境明显增加大肠癌细胞HT-29 VEGF基因的转录活性.HT29细胞VEGF mRNA的转录在一定范围内(H2O2浓度不大于10-5 mol/L时)与氧化物刺激的强度具有时间依赖和浓度依赖关系.暴露于氧化物H2O2中的大肠癌细胞HT29 VEGF RNA转录以及蛋白质分泌增加.结论 H2O2模拟的氧化应激环境促进结肠癌细胞VEGF基因的转录活性,在大肠肿瘤的进展中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蛋白表达与HP感染的关系

    作者:袁慧敏;徐黎明;袁秋雁;徐国琴;李薇

    目的 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后胃癌、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胃粘膜肠化生中p53蛋白表达的特点,探讨HP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美兰染色,对胃癌79例,胃粘膜异型增生23例,胃粘膜肠化生21例进行p53蛋白表达及HP检测并与56例慢性胃炎对比分析.结果 胃癌组、胃粘膜异型增生组及胃粘膜肠化生组的HP感染率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122例HP阳性者p53蛋白表达80例,阳性率65.6%,58例HP阴性者p53蛋白表达5例,阳性率8.6%,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胃粘膜肠化生、胃粘膜异型增生、胃癌的进展过程中,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增高.HP感染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p53蛋白的表达可能是HP致癌的作用机制之一.

  • PTEN蛋白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作者:郑俊

    目的 观察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58例胃癌,23例异型增生和25例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PTEN在正常胃黏膜,胃异型增生和胃癌中阳性率分别为100%,69.57%和44.83%.PTEN在胃癌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胃异型增生,正常胃黏膜.进展期胃癌PTEN阳性率低于早期胃癌,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淋巴结转移和低分化腺癌的PTEN阳性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未转移和高中分化腺癌;随着浸润深度的加深,PTEN的阳性率依次降低.结论 PTEN的下调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PTEN表达可能对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具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胃癌临床病理学行为有效的客观指标.

  •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祝跃明;金中高;姚振威;周林江

    目的 探讨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CT和MRI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HPC的CT和MRI表现,结合文献报道总结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6例病灶分布较为分散,呈圆形或椭圆形3例,不规则形3例,小为4.1 cm×4.3 cm×2.2 cm,大病灶呈类圆形,约7.1 cm直径.CT呈高密度2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低信号4例、等信号2例,T2WI上呈等信号2例、不均匀高信号4例.病灶内见出血2例、出现坏死囊变2例,见血管流空现象5例、脑膜尾征2例、周围见轻度水肿1例,中度水肿3例,重度水肿2例.CT和MRI增强后均强化显著,其中不均匀强化4例,较均匀强化2例.颅骨骨质破坏1例,呈虫蚀状改变.肿瘤均有较明显占位效应.进行了MRV、MPA成像各1例,能显示肿瘤所致之周围血管及静脉窦之改变.结论 颅内HPC与脑膜瘤的鉴别较为困难,CT和MRI结合有助于对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MRA和MRV能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情况,对临床决定手术方式有帮助.

  • 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骨肉瘤鸡胚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作者:王利宏;蔡林

    目的 建立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移植瘤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人骨肉瘤细胞接种于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建立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观察移植瘤生长特性和生物学性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建立了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移植瘤具有较强的诱导血管生成作用,骨肉瘤鸡胚移植瘤中,MMP-9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r=0.855).结论 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模型易于复制、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是研究骨肉瘤诱导血管生成的较好动物模型;人骨肉瘤鸡胚移植瘤中MMP-9表达水平与骨肉瘤诱导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Cyclin D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裴荣;何国庆;徐晋;张杰武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43例口腔鳞癌组织中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并将其阳性表达率与口腔鳞癌的患者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预后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Cyclin D1在口腔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增加,其阳性表达率与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但与患者性别、病理分化程度以及临床分期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Cyclin D1异常表达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个重要指标.

  • 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基因表达上调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的关系

    作者:刘秀峰;施瑞华;张国新;秦叔逵

    目的 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高通量分析原发性肝癌与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探索与疾病进展相关的靶基因.方法 抽提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的总RNA,应用芯片实验室(Lab-on-chip)进行RNA质量检测;总RNA纯化后进行逆转录cRNA合成、荧光标记和纯化,将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cRNA探针分别与Agilent寡核苷酸芯片(21,074探针)进行杂交,洗涤后应用Agilent Scanner获取图像,Feature Extraction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处理.挑选明显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SYBR GreenI染料掺入的荧光realtime RT-PCR验证.结果 (1)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以及正常肝组织的总RNA质量高,反转录cRNA及荧光标记质量好;(2)2倍差异表达基因中,上调基因共420个,下调基因共552个,其中包括上调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相关基因(MMP)-9、-11和-12;(3)挑选5倍上调基因MMP-12为代表,以β-actin为内对照的real time RT-PCR结果提示,MMP-12在癌、癌旁和正常肝组织中的2-△ct值分别为0.0030、0.0028和0.0020.结论 (1)应用Agilent寡核苷酸芯片高通量、高效率地分析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差异,可以筛选新的治疗靶点;(2)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多步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3)MMP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涉及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确切机制有待深入研究.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黄巍;赵玲;刘士新

    目的 评价中晚期未手术或姑息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27例晚期未手术或姑息手术的胰腺癌患者进行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总结分析了治疗的疗效和近期生存率.结果 此组患者治疗腹部和后背痛缓解率为81.5%(22/27),近期总有效率(CR+PR)为66.7%,1年生存率63.O%(17/27),2年生存率为37.0%(10/27).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能明显缓解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癌-睾丸抗原NY-ESO-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吴晁;陈同钰;孟凡青;樊祥山

    目的 检测NY-ESO-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NY-ESO-1蛋白在晚期食管鳞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13例中晚期食管鳞癌标本构建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NY-ESO-1蛋白的表达,SPSS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 109例有效标本中,有32例NY-ESO-1阳性(29.4%),阳性部位在细胞浆,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无-例表达NY-ESO-1蛋白.NY-ESO-1蛋白的表达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分化较好的Ⅰ级和Ⅱ级食管鳞癌,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NY-ESO-1是目前已知的免疫原性强肿瘤抗原,可诱导自发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其在晚期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提示NY-ESO-1可作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的靶点.

  • 肺梭形细胞肿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姜晓红

    目的 探讨肺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差别.方法 分析1996年1月-2000年12月间9例肺梭形细胞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HE切片、免疫组化、透射电镜技术对肿瘤及瘤旁组织进行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9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27-71岁,肿瘤均为单发,直径2 cm-20 cm,镜下观察肿瘤以梭形细胞为主,呈片状、巢状、人字形、鱼骨样排列,部分病例病理性核分裂多见;免疫组化:6例表达CK,1例表达SMA及S-100,3例表达Vim,2例Des弱阳性,1例作透射电镜检查诊断未分化梭形细胞肉瘤.结论 (1)肺梭形细胞癌同癌肉瘤之间存在形态学差异,但治疗及预后无统计学意义;(2)肺梭形细胞癌同肺梭形细胞肉瘤存在形态学、转移途径、治疗及预后的差别,二者鉴别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多项肿瘤标志物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凤敏华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癌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21-1片段(CYFRA21-1)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集20例健康体检组,20例肺良性疾病组及肺癌组92例,用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中CEA、Ca125、Ca153、Ca199、NSE、CYFRA21-1的含量.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53、Ca199,、NSE、CYFRA21-1的阳性率分别为52.2%、58.7%、35.9%、30.4%、28.2%、60.8%,均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组及健康体检组(P<0.01),六种肿瘤标志物单项在肺癌中的灵敏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出了3组优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CEA+Ca125+NSE、CEA+Ca125+CYFRA21-1、CEA+Ca125+NSE+CYFRA21-1.结论 单项检测灵敏度低,联合检测对各类型肺癌有较高的阳性率,灵敏度和准确性,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青年和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与AgNOR计数的研究

    作者:韩玉贞;李冰;吕增华;朱玉红

    目的 研究青年与绝经后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与AgNOR计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AgNOR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用抗ER单克隆抗体,研究32例青年乳腺癌和36例绝经后乳腺癌的ER表达与AgNOR的关系.结果 青年乳腺癌17例(53.13%)ER阳性,绝经后乳腺癌20例(55.56%)ER阳性;青年乳腺癌ER阴性组AgNOR计数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绝经后乳腺癌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ER阳性组与ER阴性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低;而在绝经后乳腺癌无显著性差异.

  • 后程超分割放疗联合5-Fu、CF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曲媛媛;葛晓峰;尤庆山;漆云翔

    目的 研究后程超分割放疗联合5-Fu、CF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4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化放组和单放组.化放组先采用常规分割照射(2 Gy次,1次/日,5次/周),剂量达到40 Gy时改为后程超分割放疗(1.2 Gy次,2次/日,10次/周),使总剂量达到68.8 Gy,分44次,6.4周完成.于放疗的第一天开始给予CF 200 mg、5-Fu 750 mg静滴,1次/日,连续10天,间隔4周后再继续按上述方案化疗一周期.单放组仅行常规分割照射,总剂量为64 Gy,6.4周完成.结果 化放组和单放组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7%和29%,近期疗效化放组优于单放组(P=0.042).化放组和单放组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1.4%、40%、10.4%和61.9%、26.8%、5%,两组的生存时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O.045).化放组和单放组出现1-2级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分别为47.5%和33%,出现3级者各为5%,两级无显著性差异(P=0.631).血液系统毒性单放组中1级反应占19%,未出现2-4级反应,化放组中出现1级反应者占33%,2级反应者占14%,化放组较单放组严重(P=0.027).结论 后程超分割放疗联合5-Fu、CF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均优于单放组,毒副反应程度较轻,可以为患者耐受.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CK19 mRNA和蛋白的表达

    作者:谢明;唐玉林;李建平

    目的 探讨CK19微转移分子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66例SLN中CK19微转移分子的表达.同时与常规病检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并比较转移组、微转移组、无转移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SLN在常规病理检查阴性38例淋巴结中6例表达CK19蛋白15.8%(6/38),8例21.1%(8/38)表达CK19mRNA.原位杂交法与常规病检法转移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19蛋白和mRNA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乳腺癌转移组与微转移组患者在肿物大小与淋巴管浸润上有相似性,而同无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较常规病理检查更为敏感.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的联合使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SLN微转移的检出率,同时也证明原位杂交法是可靠的,比免疫组化更为敏感的技术.SLN微转移有可能作为肿瘤预后的指标.

  • 小肝癌的手术治疗

    作者:乔士兴;刘锋;闫光志;金炎

    目的 总结87例小肝癌的手术切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年来收治经病理证实的87例小肝癌的手术情况,87例均行非规则性肝切除,其中局部切除56例,肝段切除9例,肝叶切除8例,肝切除+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7例,肝切除+门静脉取栓术5例,术后复发再切除3例.结果 87例小肝癌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术后随访75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9%、71.5%、60.1%,术后二年内复发率为28.6%.结论 手术切除是小肝癌治疗的佳选择,术前B超、CT定位结合术中B超检查是手术切除直径≤2.O cm的微小肝癌的关键.

  • 血浆置换术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惠珍;刘晓华;邹外一;李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术(plasma exchange,PE)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运用CS 3 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2例WM患者进行76例次PE,每次清除血浆量1913±248 mL,治疗期均配合系统的化学药物治疗.PE后观察IgM、GLB及ESR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PE后IgM、GLB及ESR均显著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均获缓解或减轻.结论 PE是治疗WM重要、有效的方法.

  • 直肠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玲;刘士新;张矛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后放射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直肠癌根治术后、无远处转移的Ⅱ、Ⅲ期直肠腺癌180例.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138例,照射剂量40 Gy-60Gy,中位剂量50 cGy;单纯手术42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法检验.结果 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56.8%,无瘤生存率为53.9%.术后接受放射治疗组和单纯手术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9%和56.7%.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3.5%和54.6%,其生存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581,P=0.378).但术后放射治疗使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其与单纯手术组的5年累积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6.6%和29.6%(P=0.047).结论 Ⅱ、Ⅲ期直肠腺癌术后放疗可提高局部控制率,但不能使生存期延长.

  •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与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红琼;周林静;王平;张华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E对mRNAs的翻译起重要作用,其过度表达可影响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BAG-1基因与乳腺癌

    作者:赵丽娜;张丽杰

    人类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的过程,在基因水平上明确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并寻求治疗手段,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对于肿瘤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p16、cyclinD1与肿瘤

    作者:苟文;肖利华

    高等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包括G1、S、G2和M四个时相,存在多个检查点(checkpoint)调节各时相间的转换及细胞周期进程,其中较为关键的是G1→S和G2→M这两个检查限速点,尤以G1→S为重要.

  • 乳腺癌中蛋白酶抑制剂Maspin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慧娟;张丽杰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其死亡原因几乎都是远处转移所致.因此,了解与乳腺癌转移有关的基因对乳腺癌转移的研究意义重大.

  • 巨噬细胞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燕;孔爱荣

    浸润到肿瘤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即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TAMs与肿瘤细胞共生,肿瘤细胞为TAMs提供存活因子,TAMs产生血管生成因子来响应肿瘤的微环境.本文综述了TAMs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和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TAMs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 Clusterin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肺癌中的研究现状

    作者:牛林琳;蔡莉

    簇集蛋白(Clusterin,CLU)是异二聚体硫酸糖蛋白(sulfatealglycoprotein,SGP-2),是一种多功能蛋白,早于1983年在睾丸液中分离出来,其后发现CLU广泛存在于人类及动物的许多组织中,如:睾丸、附睾、肾脏、心脏、肺脏、子宫、卵巢、乳腺及前列腺[1],也几乎存在于包括血浆、乳汁、尿液、脑脊液和精液等所有体液中[2].

  • Pokemon基因研究进展

    作者:李剑峰;白玉贤

    Pokemon基因即POK红系髓性致癌因子(POKerythroid myeloid Ontogenic factor),也被称为LRF,OCZF,FBI-1,是被发现的第一个ARF特异性转录抑制物,通过ARF-p53路径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进行调解,在一些人类肿瘤如淋巴瘤、乳腺癌、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中表达水平很高.

  • 端粒酶与胃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姚伟明;王波;姒健敏

    近年来,端粒(telomere)与端粒酶(telomerase)的研究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热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对端粒和端粒酶已有较多的认识.1985年由Creider[1]从四膜虫的细胞提取物中首次发现端粒酶.

  • 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晶;耿晓星

    癌细胞侵袭转移是影响癌症患者疗效和导致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其机制复杂.它包括肿瘤细胞脱离原发灶,侵袭黏附于细胞外基质,同时分泌蛋白水解酶,降解基质,进入血管和淋巴管,通过黏附于内皮细胞在适宜部位驻留,诱导血管生成,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在远隔部位形成转移灶.整个过程受其自身的转移基因和转移抑制基因的调控[1].

  • 皮肤重复癌报告1例

    作者:李海燕;尤艳;朱晓麟;王红焰;孙国荣

    患过一种癌症的病人如再患另一种或多种癌症,即称为多重癌或多原发癌.随着肿瘤发病率的升高和各种检测技术以及癌症治愈率的提高,多重癌的检出率也日趋增多.本例患者即为一例重复癌患者,大腿皮肤和腋窝部位皮肤病变分别为基底细胞癌和Bowen病.

  • 咽旁间隙肿瘤手术径路探讨

    作者:缪爱林;徐普庆;邱椿林

    咽旁间隙肿瘤发病率较低,治疗以手术为主,但肿瘤类型多样,解剖结构复杂,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临床上对这部分病人的治疗相当慎重,并进行各种术式的探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1994年-2002年7月我院收治的咽旁间隙肿瘤42例手术情况如下:

  • 提高护士法律意识,减少护理纠纷

    作者:王娟;曹国芬;吕彩丽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及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病人的治疗过程和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都将有法可依,即患者的权益与护理人员的义务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依法治国"政策的实施,使得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患者越来越重视在医疗过程中的法律权益.从某一层面上讲,患者法律意识的增强将对医院的发展产生更高的要求.

  • 稿约

    作者:

    关键词:
实用肿瘤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