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杂志

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연안대학학보(의학과학판)

  • 主管单位: 陕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延安大学
  • 影响因子: 0.5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2-2639
  • 国内刊号: 61-1408/R
  • 发行周期:
  • 邮发: 52-241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廉振民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疗效分析

    作者:葛繁梅;任羽;苏保雄;刘卉;刘宇宏;曹慧琴;王红娟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联合阿糖胞苷和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联合化疗治疗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的缓解率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初治和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2例,分为ATO组28例和ATRA组24例,对比两组完全缓解率(CR)和副作用.结果 52例初治和复发APL患者诱导治疗一个疗程后,ATO组和ATRA组CR率分别为92.8%和70.8%;ATO组死亡2例,ATRA组死亡4例;比较两组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ATO组患者达到CR的中位时间为28.6 d(28~33 d),明显短于ATRA组患者的37 d(29~50 d)(P<0.001).50%的ATRA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外周血白细胞数和治疗过程中白细胞峰值与维甲酸综合征的发生几率呈正相关.结论 三氧化二砷联合阿糖胞苷诱导APL达CR的时间短于ATRA组,缓解率高于ATRA组,副作用小,早期死亡率低.

  • 磁共振EPI-FLAIR、DWI序列联合扫描在超急性期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振显

    目的 探讨磁共振EPI-FLAIR、DWI序列联合扫描在超急性期脑卒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52例疑为超急性脑卒中病患进行常规序列检查后并进行SE-EPI-FLAIR、DWI联合扫描,二序列检查时间共需时约2 min,将检查结果与常规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临床随诊观察.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EPI-FLAIR、DWI序列联合检查,共确诊出血性脑卒中13例,缺血性卒中39例,使出血或缺血性卒中的定性诊断准确率100%,能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出血位置、出血量及周围水肿进行精确评估;对缺血性卒中病灶能准确定位,并能确定病灶是否为超急性或慢性期.结论 EPI-FLAIR、DWI序列联合扫描检查时间短、成像速度快,能更加准确的使磁共振检查对超急性期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进行评估和鉴别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有极高应用价值.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体系的思考——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为例

    作者:刘慧;张凡

    为了增强农村围绝经期妇女保健意识和增强基层妇幼保健部门业务水平,有助于完善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保健体系.以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为例,调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参合的38-62岁女性身体和心理健康情况,就新农合下我国农村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普查的工作方法、普查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采用分层抽样,抽取延安市洛川县部分乡镇围绝经期妇女入户问卷调查.调查显示,该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在生活习惯、妇女病认知率、就医地点的选择等方面受经济等因素制约,妇女病患病率较高,普查率、治愈率较低.

  • 妊娠糖尿病规范化治疗与母儿预后

    作者:范建敏;张喜梅;尚俊伟

    目的 评价妊娠糖尿病(GDM)开始规范化管理与治疗时间早晚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58例GDM者(孕22~33周37例为33周前管理组,孕>33周21例为33周后管理组)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治疗,并定期检测孕期血糖,观察母儿并发症等;选择同期分娩的非GDM孕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 PG)、餐后高血糖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1).(2)三组母儿并发症发生率由高至低顺次为33周后管理组、33周前管理组及对照组;33周前管理组的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产后出血、产程延长、阴道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以及围生结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3周后管理组的巨大儿发生率高于33周前管理组及对照组(P=0.039,P=0.009),33周前管理组的早产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GDM早期实施规范化管理和治疗,能有效地降低母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获取良好母儿预后.

  • 128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侯花屏;车向明

    目的 回顾性调查了解榆林市第一医院普外科2012-09~2013-10内住院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分析评估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随机选取的榆林一院128例普外手术患者的病例,分别从其入选的性别、年龄、体重、入院诊断、手术名称与时间、切口类型、使用抗菌药物的名称、起止时间、使用方法与剂量、用药频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8例普外手术患者(Ⅰ类切口手术62例、Ⅱ类切口手术66例)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100%,48.4%联合应用两种抗菌药物,6.3%联合应用3种抗菌药物;21.8%用法用量不合理,7.8%选药不当,80.5%用药时机不当,46.9%治疗时间过长.结论 榆林一院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正确,但也有少数患者的存在用药不合理、方法不正确现象.抗菌药物的应用必需引起足够重视,提请医师严格用药指征,建议医院加强监督管理.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的分娩方式探讨

    作者:黑江荣;呼改琴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同期100例首次分娩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两组分娩结局、出血量、新生儿Ap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45例选择阴道试产,其中37例成功,8例转为剖宫产,55例直接选择剖宫产;对照组67例选择阴道试产,其中62例成功,5例转为剖宫产,33例直接选择剖宫产.研究组阴道试产产后出血、严重粘连、切口愈合不良、新生儿窒息以及脏器损伤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剖宫产,阴道分娩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剖宫产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剖宫产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不一定必须再次行剖宫产,若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可以在严密监护条件下行阴道试产,可有效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于改云;关三华;付晖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孕妇815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临床资料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结果 ①815例剖宫产产妇中,有46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64%,95% CI:4.06% ~7.23%.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流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宫缩乏力、巨大儿、头盆不称与剖宫产产后出血有关(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4.073)、胎盘因素(OR =3.117)、巨大儿(OR=2.426)人选的Logistic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和巨大儿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避免各种原因造成的宫腔反复操作,减少胎盘粘连、植入和前置,加强孕期巨大儿筛查和控制可从源头上阻断产后出血的风险;积极处理剖宫产术后的宫缩乏力可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 “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导管折弯角度临床研究

    作者:胡彬;任斐;吴仲烨;李玲霞;薛鹏;陈彬;张兆伟

    目的 研究“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所应用导管的理想折弯角度.方法 80例气管内麻醉病人,随机分四组各20例.导管前端折角度:A组过小于口轴线与气管轴线舌面之间的夹角(口气角),B组略小于口气角,C组等于口气角,D组大于口气角.四组插管均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结果 B组一次成功19例,成功率95%,平均用时16±11秒;较A、C、D组优势显著(P<0.01).结论 “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所应用导管的理想折弯角度略小于口轴线与气管轴线舌面之间的夹角.

  • 电视胸腔镜下治疗GGO13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鹏飞;尚娜;王伟;王延军;李竹林

    目的 通过表现为GGO13例病例的临床分析提高人们对GGO的认识.方法 采用双腔气管内插管健侧单肺通气麻醉,健侧卧位,全胸腔镜手术.结果 13例病例中,全胸腔镜楔形切除2例,肺叶切除11例,无中转开胸,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检结果证实良性病变4例;恶性肿瘤9例,均属Ia期,恶性率69.23%.结论 尽早发现在影像学上表现为GGO的肺部病变并实施有效的治疗;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GGO效果可靠.

  • 早期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

    作者:刘鹏;席俊峰;郝登荣;丁晓权;马志刚

    目的 总结早期小切口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自2005-01~2012-01收治156例小儿急性脓胸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均较满意.结论 早期小切口行纤维膜剥脱术,并应用一些手术技巧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的有效手段之一.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治疗分析

    作者:张义和;刘虎;任建立;马星星;蔡振杰;单飞

    目的 回顾2012-04~2013-07我院收治的不宜行支架治疗的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本组患者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49 ~91(64.00±10.10)岁;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三支病变7例,三支病变8例,单支3例,两支病变3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3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8例.结果 本组移植血管1~5(2.95±1.36)支,死亡2例,1例死于呼吸功能衰竭,1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各种并发症5例.随诊时间2~15月,19例患者心绞痛消失.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疗效好,选用自身血管材料,无排异反应,全动脉化移植材料远期通畅率高,选择合适的手术指征、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精准的吻合技术、合理的围术期管理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2012年某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屈玲;艾芳;强跳;郑莹莹;吴丙琳

    目的 了解2012年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病原学依据.方法 分离菌采用美国Microscan-Walkaway40S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01 ~2012-12共分离出病原菌22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49株,占4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别为38.9%、80.6%;革兰阴性菌821株,占36.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率分别为61.1%、35.5%;真菌399株,占17.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耐药;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0~18.6%);白色念珠菌对7种常用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为0~42.3%.结论 葡萄球菌属、白色念珠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屎肠球菌是本院分离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现象较严重,应加强病原菌耐药性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沙棘籽油对宫颈管粘膜炎的病理学研究

    作者:杨小颀

    目的 观察沙棘籽油作用于炎症时的宫颈管粘膜的病理学改变.方法 113例宫颈管粘膜炎患者(均电子阴道镜下活检除外浸润癌、原位癌、CINⅢ、CINⅡ),遵从自愿原则,患者知情同意,将患者采用随机抽样配对方法分为沙棘籽油组和空白组.治疗前常规做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炎细胞所占比例,两组均在3月后复查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 沙棘籽油组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中炎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病理学角度观察沙棘籽油治疗宫颈管粘膜炎是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在腔镜手术器械灭菌中的应用

    作者:王玲玲;朱玲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的原理是过氧化氢及其低温气体等离子体协同灭菌,具有作用迅速(约30~40 min)、干燥保存、安全、环保、效果可靠、低温(46~55℃)等特点,灭菌范围广,可用于金属及非金属制品,适用怕热怕湿物品的灭菌,非常适用于腔镜手术器械的灭菌,可加快器械周转,提高腔镜手术器械的使用频率,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成本等,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循环容易被取消,相对与其他灭菌方法成本偏高.

  • 不同剂量利拉鲁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荣;贾爱华;刘新艳;井长信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在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初诊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予以利拉鲁肽1.2 mg、1.8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HbA1C、血糖、体重、收缩压及LDL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HbA1C、血糖、体重、收缩压、血脂较治疗前均有改善.结论 利拉鲁肽作为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初始治疗安全有效.

  • CT测量寰枢椎椎弓根在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建华;杨明智;郭龙

    目的 通过术前CT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有关数据,指导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提高螺钉置入的安全性.方法 本组3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测量寰椎后弓以及枢椎峡部的上下径、内外径、上倾角、内倾角及椎弓根长度等数据,了解佳进钉点及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确定螺钉置入的方向、深度.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行X线片及CT片检查,检查提示有2枚枢椎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侧壁进入椎动脉孔中,未发现不良反应,152枚螺钉植入均安全有效.结论 通过术前CT影像学进行观察和测量,为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提供必要的参考.

  • AO微创内固定系统在膝关节周围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郭龙;张建华;刘志斌

    目的 探讨应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严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05 ~2013-05,应用LISS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66例,其中股骨远端部位骨折39例,胫骨中上段部位骨折27例.统计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4周、3月、1年分别对患肢拍摄X线片复查,进行对比,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每次复查时应用HSS评分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记录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除4例外地患者外,余62例患者均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个月(13 ~ 25个月),手术平均时间70 min(55 ~130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70 ml(80~500m).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未出现感染及皮肤坏死,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膝内翻畸形,2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膝关节功能术后6月时HSS评分优良率为92.7%.结论 应用LISS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是一种良好、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其具有微创,固定可靠,效果优良等优点.选择适当的手术适应证,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规范的操作是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 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作者:景瑞

    目的 探讨脐带绕颈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脐带绕颈孕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选择同时无脐带绕颈2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脐带绕颈对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绕颈≥2周剖宫产率明显高于绕颈一周,研究组胎儿窘迫、羊水Ⅲ度污染、新生儿窒息以及死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绕颈≥2周发生率明显高于绕颈一周,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带绕颈可对产妇和胎儿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改变产妇妊娠方式,因此早期发现脐带绕颈分娩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加强产程观察以及胎儿宫内监测情况.

  •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诱导观察

    作者:王志涛;王兵兵;朱明;王立力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麻醉诱导时对血流动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46例,ASAⅡ~Ⅲ级,性别不限,年龄36 ~ 73岁,体重42 ~ 85kg,随机分为2组(n=23),诱导开始时,静脉输注咪唑安定0.03 mg·kg-1,Ⅰ组诱导采取靶控输注血药浓度:瑞芬太尼5~6 ng/ml,依托咪酯0.6 μg/ml;Ⅱ组采取静脉单次缓慢注射的方式,瑞芬太尼1~1.5 μg·kg-1,依托咪酯0.3~0.6 mg·kg-1,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5~0.2 mg·kg-1,肌松满意后实施气管内插管.记录诱导前、插管前、插管时、插管后1 min、2 min各时间点的HR、SBP、SDP、MAP、SP02的变化值及血管活性药物(麻醉碱、阿托品、佩尔地平、艾司洛尔)使用情况.结果 两组病人诱导后血压、心率有明显下降,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Ⅱ组血流动力学下降甚于Ⅰ组,差异明显(P<0.05);Ⅱ组病人插管时及插管后1 min血压、心率波动大,与基础值及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明显超过Ⅰ组;Ⅰ组诱导至插管后1 min内,血压下降较基础值明显,但较为平稳;2 min时两组趋于一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诱导时,靶控输注方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优于单次静脉注射.

  • 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谢晶;白军;周晨;蒋静;谢宛玉

    目的 观察5-烯丙基-7-二氟亚甲基白杨素(ADFMChR)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效果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ADFMChR处理人宫颈癌HeLa细胞,用AO/EB染色观察ADFMChR作用HeLa细胞48h后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ADFMChR作用HeLa细胞后的凋亡率;Westernblot分析ADFMChR对HeLa细胞caspase-3蛋白和mcl-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ADFMChR处理HeLa细胞48h后,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特征,凋亡率呈浓度依赖性,同时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mcl-1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ADFMChR具有体外诱导人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上调caspase-3及下调mcl-1蛋白表达有关.

  • 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心脏结构和肺动脉压变化的研究

    作者:景蕴华;赵锋仓;雷纬;谢维娜;雷雅琪;张晓慧;李莉;申越

    目的 研究高原藏族青年人群移居平原后其心脏结构、肺动脉变化以及与进入平原时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取从久居西藏高原移居内地居住的藏族青年,经病史及相关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疾病共60例、并随机选取健康内地大学生60例为对照组.在初入平原、进入平原1年、进入平原3年三个时间点分别检测心房心室、肺动脉等指标.通过不同时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对高原脱适应相关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RA)和右心室(RV)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尤其右心室内径增大为显著(P<0.001).值得注意的是,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与进入平原3年组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没有明显差异,即增大了的右心没有随着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而改变.研究对象左心房、左心室内径(LA、LV)各实验组间以及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即,研究对象左心结构未发生高原适应性和脱适应性的改变.初入平原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值为32.35±5.20 mmHg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和对照(P<0.001),而且随进入平原时间延长其值逐步减小至对照水平.而主肺动脉内径(MPA)、右肺动脉内径(RPA)各实验组间及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当进入平原肺动脉压逐步恢复正常;各实验组研究对象(即初入平原组,进入平原1年组,进入平原3年组)心脏结构尤其右心房室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别,即心脏结构未随进入平原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恢复性改变.

  • 福州地区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作者:陈雪珍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福州地区人群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及进行中医体质判定,辨别福州地区人群体质分布规律.方法 采取方便取样的方法于2012-02~2012-12在福建医院体检中心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体检人群,采用自制《健康状况评估表》和《中医体质量表》收集入口学基本资料、中医体质、生活方式等方面资料,将数据录入EpiData3.1软件和EXCEL表格,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11例个体中单一体质占52.31%,兼杂体质占47.69%.主要体质在人群中分布频数高的前四位是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其中痰湿质在青年时期出现频率高(P<0.05).平和质和湿热质在男性中比例较高,女性出现阳虚质的比例高于男性(P<0.05).结论 福州地区人群平和质多见,对偏颇体质人群进行饮食等护理指导有利于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

  • 姑息护理对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贺春英;李晓艳;王颍

    目的 探讨姑息护理对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40例胃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姑息护理,然后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在日常生活能力、社交活动、心理状况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姑息护理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能够有尊严、无遗憾的走完人生后一程.

  • 内镜中心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与监测

    作者:戴玉婷;管媛;张磊

    目的 加强内镜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测,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整合资源,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每月定期对内镜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内镜腔内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1140份,总合格率为97%,其中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灭菌)内镜合格率为100%,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4%,空气合格率为97%,医务人员手为95%,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始终控制在低水平.结论 内镜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晓玲;刘彩霞;梁巧莲;雷玲

    消毒供应中心(CSSD)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性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1],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科室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为进一步做好质控工作,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作者将科室质量控制的存在问题及对策总结如下:

  •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栾昕

    目的 探讨全子宫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前后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2-09~2013-04期间的6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6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经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监护和加强临床护理,术中无出血,手术效果满意,无其他并发症.结论 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预防术后并发证宣教,做好充分的阴道、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排便排尿情况等,可使患者能安全、平稳渡过围手术期.

  • 新形势下的护患关系

    作者:巩红;杨茹

    护患关系是实施医学行为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它以疾病和医学技术为基础,以医学道德为核心,是以恢复健康或预防疾病为根本目的,是以双方道德权利及义务对立统一为特征的一种双向人际关系.护患关系可以提高满意度,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增进患者对医疗技术局限性和高风险的了解,也可以疏导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通过病史采集与日常沟通,使之配合治疗有利于疗效的改善,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护患关系,如何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责任制护理中不可缺少的,应如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中药离子导入及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崔莉

    目的 主要研究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干预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等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显示,中药离子导入及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 纵论教学医院后勤支撑作用的重要性

    作者:贾艳丽

    1 教学医院后勤保障现状国家对药品的一次次降价,医疗单位以药养医的现状受到很大的冲击,加之医疗单位人员工资的大幅调高、各种开支大幅度增加、财政对卫生医疗单位事业经费投入的逐年减少直至为零,致使医疗单位出现经济生存危机,迫使医院把主要精力、人力、财力放在能创造效益明显的医疗、医技建设上,以期能直接参与医疗市场竞争而求生存、求发展.现在很多医院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后勤人员普遍存在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等现象,特别是后勤人员专业技术性不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减弱,一些传统工作的优势失去,管理好这些正式职工成为医院包袱.

  •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医院中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张鑫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医学教育适应当前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与医学院校共同制订方案、进行考核、提高医学生素质等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就业率,而是在传统医学教育中引入地方医院的资源,使医学教育资源更加优化,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 自发性基底动脉夹层一例

    作者:高亚军;薛艺东;李海军;屈永才

    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是由于遗传、创伤、感染、吸烟、高血压等因素导致动脉内膜破损,从而使血流从血管破损处流入血管内膜与中层之间或血管中层与外膜之间所致的血管性病变,前者常见,可导致血管狭窄,后者导致夹层动脉瘤[1].脑动脉夹层可累及各个年龄段,但以青年和中年为高发期,据统计,在45岁以下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当中,夹层占10%~25%,仅次于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卒中发生的第2位病因[2].颅内动脉夹层常见发生在颈内动脉、椎动脉等,而基底动脉夹层却很少见,多为椎动脉夹层扩展而来[3].本例患者发病后行全脑血管造影术见双侧椎动脉血流缓慢,基底动脉出现不规则的血管增粗与变细交替出现,即所谓珠线征(pear land string).该病例在国内文献罕见报道,因此我们报道1例基底动脉夹层患者,旨通过本例报道,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复杂颅眶贯通伤并木质异物滞留一例

    作者:王鹏;周志武;庞永斌;李建波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3h前驾驶推土机时被迎面而来的树枝刺入左眼眶内侧壁,伤后即在当地医院给予简单包扎,后因出现呕吐、意识进行性加深,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38.6℃,P:86次/min,R:21次/min,BP:150/90 mmHg.Glasgow评分为8分,意识朦胧状,左眼眶内侧壁刺入一直径约1 cm的树枝,残端外露长约3 cm,左眼球活动受限,双侧瞳孔不等大,左侧瞳孔直径约5 mm,光反应消失,右侧瞳孔直径约3 mm,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头颅CT检查见一长约10 cm直条状低密度影,伴颅内积气、左颞叶脑挫裂伤,左侧蝶骨、眶内侧壁、筛窦多发骨折.入院诊断:急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左颅眶贯通伤、颅内积气、颅眶内异物、脑挫伤、左眼视神经损伤.

  •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

    作者:霍媛媛

    目的 探讨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的诊断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方法 对2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用常规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光学显微镜观察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肿瘤主要由类癌和甲状腺肿两种成分构成,免组标记类癌细胞NSE、CgA、SYN均为(+),滤泡上皮TTF1(+).结论 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一种单胚层肿瘤且伴有甲状腺滤泡分化的神经内分泌癌.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