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급구의학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949
- 国内刊号: 23-1201/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脂肪乳对地西泮中毒患者血液浓度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脂肪乳对地西泮中毒的血药浓度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用20%脂肪乳250 mL治疗5例地西泮中毒患者,动态监测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和地西泮血药浓度,比较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地西泮实测血药浓度与理论代谢浓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脂肪乳治疗2 h后,患者血液地西泮浓度有显著降低,治疗前后中毒药物浓度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其理论代谢状态下的下降幅度(554.6±369.4 vs 1883.6±811.5,P=0.002),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Ramsay镇静深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0;P=0.000;P=0.001(治疗前vs治疗后2 h);P=0.000(治疗前vs治疗后20 h);P=0.009(治疗后2 h vs治疗后20 h)].结论 小样本资料观察发现,脂肪乳可在短时间内显著降低地西泮血药浓度,改善中毒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脂溶性药物中毒潜在解毒剂.
-
78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分析
目的 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方法 78例我院急救中心收住的超急性期STEMI患者,均在发病后10 min~2 h内进行了18导联心电图记录,而后都经心肌损伤标志物和/或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对所记录到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 78例超急性期患者中急性前壁29例(37.2%),前间壁19例(24.4%),急性前壁侧壁15例(19.2%),急性下壁9例(11.5%),急性前壁合并下壁6例(7.7%),心电图中出现T波高尖52例(66.7%),ST段抬高47例(60.3%),急性损伤阻滞27例(34.6%),缺血性J波21例(26.9%),无明显变化5例(6.4%),室性心律失常37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J波组明显高于无J波组(P<0.05).结论 超急性期STEMI患者心电图可出现缺血性J波、T波高尖、ST段抬高、急性损伤阻滞,也可无明显变化(假性正常化),缺血性J波是急性心肌缺血的新指标,缺血性J波的出现常提示心电活动不稳定,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探讨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病原学特点.方法 对2005-01~2010-12住院的839例老年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147例出现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感染程度.结果 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老年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20),病死率显著增加(P=0.003).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的致病菌.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呛咳、意识障碍、原发基础病)密切相关.为了降低老年卒中患者的病死率,需采取综合措施对导致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因素进行控制.
-
超敏C反应蛋白回落缓慢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关系
目的 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回落缓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HF)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63例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3、7、14、21、30 d hs-CRP水平,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心脏功能;所有患者随访180 d,根据心脏功能将其分为无HF组(29例)、轻度HF组(21例)及严重HF组(13例).根据hs-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HF发生的佳阈值,计算阈值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轻度HF组和严重HF组hs-CRP水平入院时及术后1、3 d均高于无HF组(P<0.05),轻度HF组与严重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 d三组hs-CRP水平显著下降,但轻度HF组和严重HF组hs-CRP水平尚高于无HF组(P<0.05),且严重HF组hs-CRP水平高于轻度HF组(P<0.05).术后10、14、21 d严重HF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无HF组(P<0.05),轻度HF组hs-CRP水平与无H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三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测HF中,术后1、3、7 d 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具有可靠性,其中术后7 d可靠性高.在预测HF的严重程度中,仅有术后7 d hs-CRP的ROC曲线下面积有可靠性.结论 hs-CRP回落缓慢可用于评价心肌梗死后HF的严重程度.
-
FloTrac/Vigileo监测液体复苏对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FloTrac/Vigileo监测液体复苏对外科脓毒性休克患者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07~2011-07外科脓毒性休克需机械通气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液体复苏,维持MAP 65~90 mm Hg,CVP 8~12 mm Hg,尿量>0.5 Ml/(kg·h).观察组采用FloTrac/Vigileo持续监测,维持心脏指数(CI)2.5~4.0 L/(min·m2),每搏量(SV)60~100 Ml/次,每搏变异度(SVV)<13%,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观察早期液体复苏对两组患者氧代谢的影响.结果 ①液体复苏均能提高CVP、MAP及尿量(P<0.05或P<0.01);②液体复苏后两组在6、12、24 h氧输送(DO2)显著增加(P<0.01),氧消耗(VO2)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氧摄取率(ERO2)显著降低(P<0.05);③液体复苏均能使对照组和观察组ScvO2升高,并使ScvO2>70%的时点分别在12 h、6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观察组在6、12、24 h血乳酸及血乳酸清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与传统液体复苏比较,FloTrac/Vigileo通过实时监测CI、SV、SVV、ScvO2,提高DO2,降低ERO2,增加血乳酸清除率,改善组织灌注.
-
凉膈散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清热解毒方凉膈散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钳夹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制备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健康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膈散治疗组及防治组.检测健康组及其余每组缺血45 min后再灌注3、12、24、48、72 h五个时相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同时观察应用凉膈散对上述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血清IL-6、肺组织MPO及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PaO2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凉膈散治疗组和防治组血清IL-6、肺组织MPO及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形态学损伤程度减轻,PaO2较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结论 清热解毒方剂凉膈散能减轻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肺损伤及炎症反应,改善肺呼吸功能,对肠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以入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并发生血小板减少的5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积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自血小板下降第1天予以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1.5 mg/kg,每日1次,疗程7~14 d,当血小板≥100×109/L时停药.结果 治疗组在第7天及第14天血小板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输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小板恢复到>50×109/L及>100×109/L所需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在第7天及第14天APACHEⅡ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积极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加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可加速血小板数量的恢复,缩短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减少血小板输注,改善预后,而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的不良反应轻微,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
兔低压缺氧复合光气中毒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低压缺氧复合光气中毒对兔急性肺损伤的效应.方法 4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四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单纯高原低压缺氧组(H组,模拟高原3000 m动物低压舱内2 h)、单纯光气中毒组(P组,染毒柜内吸入光气5 min)、低压缺氧复合光气中毒组(HP组,染毒5 min后放入模拟高原3000 m低压舱内2 h).观察各组兔实验前(T1)、出染毒柜后即刻(T2)及出舱后即刻(T3)、1 h(T4)、6 h(T5)时间点呼吸频率、心率、口唇发绀等一般情况;抽取动脉血,测定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记录动脉血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测定血液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肿瘤坏死因子-2α( TNF-2α)含量、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观察兔24 h内生存时间、死亡率.结果 ①与P组比较,HP组生存时间明显缩短、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两组与H组比较生存时间均缩短(P<0.01),H组无一例死亡.②与C组、H组比较,HP组和P组吸入光气后呼吸频率明显增快、PaO2及氧合指数呈进行性下降(P<0.05或P<0.01),两组在出舱后即刻、1 h、6 h时间点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TNF-2α含量及IL-6含量均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③在出舱后即刻、1 h、6 h时间点HP组与P组比较呼吸频率明显增快、PaO2明显降低、血浆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或 P<0.01),HP组在出舱后1 h、6 h TNF-2α含量及IL-6含量明显高于P组(P<0.05).结论 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光气中毒明显加重光气中毒肺损伤的程度,可能与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及炎性反应增强有关.
-
血清PCT CRP和APACHEⅡ评分的动态变化在预测多发伤合并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 观察多发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APACHEⅡ评分值1周内的动态变化,分析各项炎症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值之间的相关性,评估其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48例脓毒症患者于入ICU第1、3、5天检测血清PCT、CRP水平并进行APACHEⅡ评分.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2例,死亡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炎症指标和APACHEⅡ评分值的差异,并根据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对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 死亡组患者入ICU第1、3、5天血清PCT、CRP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并且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第5天血清PCT与CRP、APACHEⅡ评分值的相关系数大,分别为0.61和0.69.CRP与APACHEⅡ评分值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对预后评估能力较好的依次为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和第3天的PCT水平(P<0.01),第5天的CRP浓度虽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但AUC值明显低于PCT和APACHEⅡ评分.结论 与CRP相比,PCT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较好,并且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结合第3天的PCT在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较高.
-
N-乙酰半胱氨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年龄7~8周,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模型组、NAC组,每组1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0.1 Ml/100 g)诱导SAP模型,NAC组在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5%NAC 2 Ml/kg,SO组和SAP组均在造模后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kg.造模后12 h分批剖杀大鼠,心脏取血,取胰头及左肾组织冻存,测定血清淀粉酶(AMY)、肌酐(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肾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行胰腺和肾脏病理学观察,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结果 SAP组血清AMY、Cr、BUN、TNF-α、胰腺及肾组织病理损伤、肾组织MPO活性和ICAM-1蛋白表达与SO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AC组各指标与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AC可能通过减轻胰腺损伤、减少血清TNF-α等促炎因子产生、减少肾脏ICAM-1蛋白表达及白细胞聚集,对SAP大鼠肾损伤发挥保护和治疗作用.
-
脓毒症与垂体功能低下
脓毒症严重危及人类健康.在脓毒症时,下丘脑-垂体轴被激活并表现出全身炎症环境下的激素异常应答.继发于脓毒性休克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能是一个严重和多重激素紊乱衰竭的结果.本文就脓毒症诱发垂体功能低下的近几年研究作一综述.
-
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呈色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主要的血管开通手段.然而梗死相关动脉开通后心肌灌注程度才是心肌存活的主要因素,因此准确评价心肌灌注状况对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当前,临床用于评价心肌灌注状况的方法较多,例如TIMI血流分级法、心肌灌注呈色(myocardial blush grade,MBG)分级法、正电子放射断层扫描(PET)、心肌声学造影(MCE)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SPECT)等方法.其中MBG分级法具有客观、简单、经济、重复性好等特性,已广泛用于临床,尤其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如支架置入技术、血栓抽吸技术及冠状动脉内注入血小板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等,这些技术都提高了心肌灌注MBG程度,现就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蛋白酶激活受体在ALI/ARDS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仍是困扰医学界的复杂难题,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蛋白酶激活受体(PARs)是新近发现的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亚类,以其独特的激活方式通过细胞内复杂的信号转导,对ALI/ARDS的炎症过程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简要叙述了PARs的结构、激活和灭活方式、细胞内信号转导及其效应,着重介绍了在ALI/ARDS中PARs四种亚型介导的炎症反应,以及炎性介质对PARs的调控,从而阐明PARs激活在推动肺部炎症病理过程发展中的作用.
-
肺血栓栓塞症复发1例溶栓治疗的体会
相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而言,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溶栓治疗有其特殊性,在时间窗的选择上相对宽松,对血流动力学的要求较为严格,总体观点倾向谨慎.本文介绍1例APTE初发未溶栓,停止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发病例,通过积极溶栓治疗症状迅速缓解,病情恢复出院,院外继续抗凝治疗.现对APTE溶栓治疗意义的思考和体会总结如下.
-
百草枯致自发性气胸伴皮下气肿1例
百草枯(PQ)化学名称是1,1-二甲基-4,4-联吡啶,是目前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季胺类高效除草剂之一.其中毒在基层医院常见,因发病后无特效解毒剂,故临床死亡率极高[1].除可导致局部黏膜损伤外,肺纤维化和急性肝肾功能损害是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而PQ中毒后出现自发性气胸伴皮下气肿很少见,更是预后极差的并发症,很少有报道.本院收治PQ中毒致自发性气胸伴皮下气肿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
特大地震伤员伤情分析和异地转运经验总结
目的 分析玉树地震后转入甘肃省救治的地震伤员的伤情并总结异地转运的经验.方法 2010-04-15 18:28 ~04-30 16:50甘肃省共接受玉树转入伤员292例,医护人员根据伤员性别、年龄、民族、来诊时间和方式进行伤情判断并应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法(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进行评分.对以上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04-15转入36例,04-16转入100例,04-22转入82例.震后第2、8天形成两个转入高峰.地震后第1天来院伤员的ISS评分高为(12.69±10.00)分,第2、8天分别为(12.31±8.28)分、(9.48±8.69)分,第8天伤员的ISS评分与第1、2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震发生后第1天的伤员伤情重,第2天转入人数多.
-
血液灌流治疗甲氨蝶呤中毒2例及文献回顾
目的 通过总结临床经验和分析文献资料,努力提高对血液净化相关技术治疗MTX中毒疗效及副作用的认识.方法 在总结我院2例使用血液灌流治疗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中毒的临床经验基础上,复习文献收集的43例分别使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高通量透析治疗MTX中毒的病例资料,观察使用以上四种透析相关技术治疗MTX中毒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比较每次各透析相关技术治疗后MTX浓度下降百分率,使用高通量透析每次治疗后MTX浓度下降百分率明显高于血液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血浆置换的浓度下降百分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技术.四种透析相关技术治疗后均有可能出现MTX浓度反跳.结论 使用MTX治疗相关疾病,尤其是剂量较大时,在水化、碱化尿液、四氢叶酸钙治疗后仍出现MTX中毒时,可尽早使用透析相关技术治疗,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优先考虑使用高通量透析.
-
中国"急救"史论(系列)之九"青蒿素"体现出《肘后方》的价值
2011年9月我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仅次于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大奖--美国的拉斯克医学奖.其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的研制已取得巨大成功,诚如屠呦呦所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
-
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治专家共识(二)
8 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8.1 急性肺损伤(ALI)和呼吸衰竭[66,23]8.1.1 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氧合指数(PaO2/FiO2)≤200 mm 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④肺动脉嵌顿压≤18 mm 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果PaO2/FiO2≤300 mm Hg 且满足上述其他标准,可诊断为ALI.
-
利用《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普通群众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观察其效果
目的 通过采用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民众心肺复苏(Heart Saver)课程,对自愿参加培训的普通群众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培训前进行问卷调查,随后使用"挪威/Laerdal;Lae310045型"复苏安妮全身训练模拟人进行培训,培训后再进行相同问题的问卷调查和实践考核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在<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导下,普通群众经培训后对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都能很好掌握,胸外按压效果好,达到了98%,人工呼吸和急救技能掌握程度由培训前15%和20.8%,分别上升到49%和62%.结论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对普通群众的培训更注重简单、有效、易于实施,能显著提高普通群众的基本急救技能.
-
河南省急诊专科护士对医疗救护员认知状况的调查
目的 了解急诊专科护士对医疗救护员认知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1516名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大多数受访者对国内外医疗救护员状况不了解,对医疗救护员、急救员、红十字救护员与第一反应者之间的区别不了解.多数受访者认同2名医疗救护员可以代替传统的急救单元(1名医生、1名护士、1名驾驶员、1名担架员);大多数支持"医疗救护员"成为我国卫生行业特有国家职业并愿意成为一名医疗救护员.结论 ①河南省急诊专科护士对"医疗救护员"的认知状况较差;②法律缺失是影响我国医疗救护员职业进程的大障碍;③应加强宣传医疗救护员在我国院前急救中的意义和作用.
年 | 期数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1999 |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