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급구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949
  • 国内刊号: 23-12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曹俊强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祁必富;蒋锡嘉;许家俐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并评价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AMI者,共41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①溶栓再通组21例;②常规治疗组20例.应用标准12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病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QT离散度变化.结果溶栓再通组2周、1个月时的QTD、QTCD均较常规治疗者相应时间段小(P<0.05或<0.01),但3、6个月时的QTD、QTCD两组间无差异性(P>0.05);同组内比较,患者3、6个月时的QTD、QTCD比2周时小(P<0.05或<0.01),1个月同2周时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2周时溶栓再通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LownⅡ级或以上)低于常规组(P<0.05),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同无室性心律失常者相比,前者QTD、QTCD较大(P<0.01或<0.05).结论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的QT离散度较小,说明冠脉再通改善心肌复极和传导的差异性,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谢智慧;李建国;马璇岚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紧急的危险情况,但其抢救的成功率很低,即使是发生在医院内的心搏呼吸骤停,其复苏的成功率也只有12%~24%,而发生在医院外的则更低,仅为4%[1].因此,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结合我院急诊科14例CPCR成功的病例,对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醒脑静的治疗干预

    作者:李惠萍;陈寿权;黄唯佳;程俊彦;李章平;王万铁;王明山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梗死灶面积相关;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较用药前下降,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IL-1β和IL-6参与脑缺血后的炎性及再灌注损伤,醒脑静可能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心脏锐器伤55例抢救体会

    作者:李志翔;戴天宁;王怀功;周丽娟;王岩

    心脏锐器伤可危及生命.我院从1985-01~2004-12共收治心脏锐器伤55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5例中,男42例,女13例,年龄16~49岁,其中30岁以下占65.7%.全部病例为刀、剪等锐器刺伤,伤及右心室30例,右心房7例,左心室12例,左心房1例,右心房主动脉贯通伤1例,左、右心室贯通伤4例.55例中伴有肺损伤25例,膈神经损伤3例,伴有冠状动脉损伤3例.心包内积血50~300mL.55例中有明显心包填塞31例,于手术室立刻行剖胸减压复跳.

  •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7例临床分析

    作者:谷阔;刘凤权

    自2000-01~2004-12本院收治经外科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并发应激性溃疡大出血17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 婴幼儿短P-R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作者:邢春雨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危险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室率在180次/min以上者,称为极速型房颤[1].预激合并房颤的心室率可高达250次/min,有时心电图酷似室性心动过速,而且易发生心室颤动或转为快速型房颤,其临床意义很重要.现将我院自1998~2005年所诊治的12例LGL综合征合并房颤,报道分析如下.

    关键词: LGL综合征 心房颤动
  • 四肢长骨骨折的早期手术

    作者:马志文;王雪红;肖喜刚

    在骨科急诊中,四肢长骨骨折较为常见,以往常采用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急诊急救技术的提高,急诊手术治疗对于骨折预后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对我院近二年来急诊行复位内固定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旨在探讨早期手术在四肢长骨骨折治疗中的意义.

  • 经鼻气管插管技术在困难胃管插入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庞国中;左明辉;王津津

    我院于2002-07~2004-12间对收入ICU的45例困难胃管插入患者,利用经鼻腔气管插管技术,在咽喉镜明视气管导管引导下插入胃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作者:计达;武建军;沈洪;刘钰

    目的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常规治疗无效时加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准确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58例患者治疗后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气等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有效率100%.结论应用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常规治疗.

  • 树突状细胞在多发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谢玉刚;姚彬;孙伟

    目的探讨多发伤树突状细胞(DC)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从68例多发伤患者和22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别提取DC;通过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组的DC数量,DC表面HLA-DR、CD80、CD86表达水平以及DC诱导的T细胞反应性增殖情况.同时检测各组中IL-6、IL-10的浓度.结果多发伤组DC细胞数[(8.3±2.8)×106/L]明显低于对照组[(15.2±4.1)×106/L,P<0.01].多发伤组DC表面HLA-DR及CD80、CD86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DC诱导的T细胞增殖能力对照组明显强于创伤组(P<0.01).多发伤组血清IL-6、IL-10的浓度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多发伤患者DC数量明显减少且功能下降,这可能与创伤后的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 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头晕与晕厥患者诊断比较

    作者:王成;毛定安;李茗香;林萍;李雯;郑慧芬;薛小红;谢振武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不明原因头晕与晕厥患者诊断上的差异.方法对头晕组(n=35)进行HU检查,并选择同期晕厥组(n=303)的HUTT结果为对照,HUTT采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及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倾斜试验(SNHUT).结果①头晕组与晕厥组患者在BHUT、SNHUT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阳性结果反应类型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阳性率:HUTT时头晕组31.43%(11/35),晕厥组42.90%(130/303).其中BHUT时头晕组28.57%(8/28),晕厥组33.82%(70/207);SNHUT时头晕组42.86%(3/7),晕厥组62.50%(60/96).阳性率在头晕组和晕厥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SNHUT阳性率较BHUT均明显提高(P<0.05).③出现阳性结果时间:BHUT时头晕组(29.13±11.01 min)仅比晕厥组(23.52±12.80 min)稍长,SNHUT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也是头晕组(6.00±3.61 min)比晕厥组(4.98±3.51 min)稍长(P均>0.05).结论临床上部分不明原因头晕患者由VVS所致,但并不出现晕厥发作,这类患者应重视倾斜试验检查.

  • 四种评分系统对重症脓毒症病人动态评分的比较

    作者:黄顺伟;管向东;陈娟;欧阳彬;陈敏英

    目的观察APACHEⅡ、APACHEⅢ、SAPSⅡ和MODS评分对重症脓毒症病人动态评分评估预后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符合重症脓毒症标准者病人,分成两组:生存组(A组)和死亡组(B组),分别在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记录病人一般情况、APACHEⅡ、APACHEⅢ、SAPSⅡ和MODS的各项评分项目并计算得出结果.结果按P<0.01水平,生存组和死亡组使用四种评分系统7 d内进行动态评分,MODS评分得分仅在第1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APACHEⅡ评分、APACHEⅢ评分和SAPSⅡ评分得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7 d内四种评分系统比较,APACHEⅢ评分P值始终小,MODS评分大.结论评分系统并不是越新就越好,不同疾病评分系统的选择应该有所不同.SICU中重症脓毒症病人7 d内运用四种评分系统动态评分来评估病情和预后,APACHEⅢ评分系统优,APACHEⅡ评分系统和SAPSⅡ评分系统次之,MODS评分系统差.

  • 纤支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在危重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发光;钱桂生;刘伟;刘同刚;谢永宏;傅恩清;楚东岭

    目的探讨纤支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在危重呼吸衰竭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66例危重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纤支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纤支镜组)和喉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组(喉镜组),每组233例,分别在纤支镜和喉镜引导下按常规进行气管插管术.结果.纤支镜组和喉镜组一次获得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6.6%和83.7%(P<0.01),平均插管时间分别为6.74±4.52 min和10.56±5.16 min(P<0.01).纤支镜组有4例患者出现咽喉部少量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7%;喉镜组共有19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5%(P<0.01),其中齿、舌、咽或喉部损伤8例,反射性呕吐3例,单侧肺通气3例,插入食管2例,心跳呼吸骤停3例,因并发症死亡2例,死亡率为0.86%.结论纤支镜经口引导气管插管是一种简便快速、成功率高和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血液灌流对严重酒精中毒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中乙醇浓度的影响

    作者:文亮;熊建琼;向强;刘明华;尹昌林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对严重酒精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中乙醇浓度的影响.方法严重酒精中毒患者7例,在呼吸机控制呼吸情况下右侧颈内静脉置入Swan-Ganz导管于血液灌流前及血液灌流后30、60及120min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用气相色谱法于血液灌流前、后测定血中乙醇的浓度.结果7例患者在血液灌流后1 h内清醒者3例,1-3 h内清醒者4例,均于血液灌流后10 h内撤离呼吸机.血液灌流前SVRI显著降低,血液灌流后120min内MAP、SVRI、PVRI升高非常显著,HR降至正常范围.血液灌流2 h后血中乙醇的浓度由(0.59±0.08)%降至(0.03±0.03)%.结论血液灌流和呼吸机支持治疗及补充血容量等对严重酒精中毒的症状、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血液灌流能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乙醇浓度.

  • 急诊科开展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洪远;张茂;干建新;陶祥洛;江观玉

    目的探讨急诊科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1999-07~2003-12我院急诊科开展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101例,对其时效性、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从入院到手术间隔时间为68.6±38.3 min.出血部位在基底节51例,脑叶27例,丘脑9例,血肿破入脑室11例,单纯脑室出血3例.出血量20~130mL,平均53.3±36.8 mL,手术时机为发病7 h以内36例,7-72 h43例,超过72 h 22例.手术时机越早,其疗效越好,并发症发生越少.同时,血肿量越大,疗效也越差(P<0.001).结论急诊科应用神经内镜治疗自发性脑出血具有时效性、整体性和微创性的统一,扩大了手术指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 毒蕈中毒临床类型及特征分析

    作者:任成山;高全杰;陆海华;郭中杰;袁发焕;杨惠标

    目的提高对毒蕈中毒的认识,探讨毒蕈中毒的类型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980-01~2004-12在我院救治的172例毒蕈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胃肠炎型17例,全部治愈;急性肾功能衰竭型136例,治愈135例(99.3%),死亡1例(0.7%);中毒性肝炎型19例,治愈13例(68.4%),死亡6例(31.6%).结论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毒理机制复杂,毒蕈中毒类型及分型应符合临床病例资料及特征,据本组172例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分为四型:①胃肠炎型;②急性肾功能衰竭型;③中毒性肝炎型;④混合型,虽本组172例中没有符合此型病例,但还是作为临床一个类型提出,供同道们商榷.

  • 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凋亡与病情及预后关系

    作者:林玲;蔡秀军

    目的通过检测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以阐述白细胞凋亡在脓毒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测定44例脓毒血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并分析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血症组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3.06±3.23)%vs(2.85±1.19)%,P<0.05],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18±0.65)% vs(3.92±0.74)%,P<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病情严重者及病情进展组分别与病情较轻者和病情好转组比较,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强,而中性粒细胞凋亡受抑.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增强,中性粒细胞凋亡延缓,可能在其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 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入凝血酶与立止血救治咯血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傅恩清;金发光;王琰;刘春丽;孙亚妮;楚东岭

    目的对比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入立止血和凝血酶对咯血患者的止血治疗作用,观察并发症及危险性.方法324例咯血患者,常规局麻下应用Olympus BF IT-40型、Olympus BF P-20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镜下注入立止血和(或)凝血酶,观察止血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总体止血率高达99%(321/324),复发率26.5%(86/324),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立止血组、凝血酶组及立止血联合凝血酶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注入立止血和(或)凝血酶是治疗咯血患者安全而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中性粒细胞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国友;邓小明

    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均可形成共同的病理状态,其中某些因素在ARDS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PMN)是引起ALI/ARDS的关键细胞.

  • 脓毒症凝血机制及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治疗的研究现状及治疗进展

    作者:刘晓蓉;任新生

    脓毒症发展过程中,组织因子(TF)介导下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抗凝系统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抑制,产生促凝状态,促进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促进了各脏器功能紊乱的发展;同时,许多炎性介质参与凝血反应,许多凝血蛋白参与炎症反应进程,凝血过程异常与脓毒症患者死亡率密切相关.生理抗凝剂治疗脓毒症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本文就凝血、炎症与脓毒症的关系,以及组织因子通路抑制剂(TFPI)对脓毒症治疗做一综述.

  • 急性硝氯酚中毒致癫痫大发作死亡1例

    作者:金洋;王秀春;高倩

    硝氯酚为畜用驱虫剂,人误服中毒国内报道很少,本院于2004-12抢救1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体重50kg.因生气口服硝氯酚片3000mg,1 h后呕吐(呕吐物为黄绿色混合物,量约1000 mL).5 h后出现全身大汗淋漓,右肩关节、右髋关节疼痛、烦躁.院外静滴葡萄液200mL.

  • 感染致心内结构严重毁损1例

    作者:刘宗泓;刘宏宇;吕航;朱智涛;殷哲煜

    1病例介绍患者,男,22岁.因反复发热、胸闷、乏力2个月,加重1周于2005-06-01入院.患者于幼时即发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但未予治疗.于入院前2个月出现发热、胸闷、乏力症状.其间间断应用先锋类抗生素,无明显缓解.入院前1周症状明显加重.体温高达39.5℃.伴恶心、呕吐,全身大汗.查体:T 38℃;P 100次/min;R 22次/min;BP 170/70mmHg.呈急性面容,呼吸急促.全身湿冷、大汗.

  • 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雪波;张世明

    目的研究P-选择素和L-选择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规律,探讨它们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选择素组、L-选择素组和持续缺血组,采用尼龙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未见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P-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3 h出现少量表达,12 h达高峰,48 h仍有表达;L-选择素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出现少量表达,6 h达高峰,24h仍有表达.结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P-选择素和L-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两者介导了白细胞、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

  •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变化

    作者:李海东;游斌;刘国祥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各组肺组织TTF-1、SP-A表达.结果ALI后12、24 h,肺组织中TTF-1、SP-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TTF-1蛋白变化与SP-A mRNA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ALI大鼠肺组织TTF-1表达明显降低可能与ALI发生、发展有关.

  • 尼可地尔减轻大鼠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研;吴清玉;郭宏伟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对低温保存后大鼠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保存组,B组为尼可地尔(NCR)组,C组为尼可地尔+格列本脲(NCR+GLY)组.再灌注过程中每15min测定动脉血氧分压,以评定移植体功能.实验结束时取肺组织测定丙二醛(MDA)的含量,测湿干比(W/D 值)及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B组肺PvO2,W/D及超微结构改变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5),同时,B组再灌注前、后肺组织MDA含量较A组和C组显著降低(P<0.05).A组和C组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GLY阻断了NCR的有益作用.结论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可减轻低温保存后的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 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各脏器的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赵初环;卢中秋;李惠萍;吴斌;李景荣;胡国新

    目的观察酒精性肝病大鼠创伤弧菌脓毒症重要脏器的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研究创伤弧菌的致病性.方法采用酒精灌胃联合自由饮酒法制做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取成模大鼠12只,分成2组,实验组6×108cfu/mL浓度创伤弧菌右下肢皮下注射感染肝病大鼠;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右下肢皮下注射.48 h后颈动脉取血液及患肢病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留取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右下肢肌肉、大脑等脏器组织0.1 cm×0.1 cm×0.1 cm置电镜固定液,超薄切片观察超微结构.结果实验组大鼠12 h后,皮温升高,右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发紫,精神萎靡,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均在48 h内濒临死亡,血液及惠肢病变组织培养出创伤弧菌,电镜下见心肌、肺、肝、肾等组织的部分实质细胞内和间质中有创伤弧菌生长,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脾脏、右下肢肌肉、大脑存在不同程度超微结构改变,部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基膜断裂溶解,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损伤明显,其中以下肢骨骼肌、肺、肝脏的超微结构改变尤为明显,脾脏的改变相对较轻.结论创伤弧菌感染酒精性肝病大鼠后导致多个脏器的实质细胞及间质超微结构损伤,致使多器官功能障碍甚或衰竭,是导致机体快速死亡的重要原因.

  • 通气时间对呼吸机相关肺炎中β-防御素-2表达的影响

    作者:武庆平;姚尚龙

    目的本研究观察大鼠肺组织β-防御素-2(BD-2)的基因和蛋白质在24h和48 h两种机械通气时间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模型中表达水平.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24h通气组(n=29)和48 h通气组(n=29).两组大鼠分别在机械通气24h和48h后,从气管导管中注入1 moL/L浓度的铜绿假单胞菌0.2 mL复制VAP模型.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实验大鼠BD-2 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水平变化.结果 48h组重度肺组织病理变化为66.7%,显著性高于24h组的28.6%(x2=6.11,P=0.013).48 h组细菌血培养阳性率为62.5%,明显高于24h组的33.3%(x2=4.09,P=0.043).24h组5 d存活率为60%,48h组为0(x2=4.29,P=0.038).两组接种细菌3 h内BD-2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h组6 h后表达上调水平显著高于48h组,并于12~24h时BD-2基因表达水平达峰值.结论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VAP大鼠中BD-2基因和蛋白质表达上调水平的明显下降,可能是更长时间机械通气易发生VAP的重要因素之一.

  • 肝素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

    目的探讨肝素对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活化的内皮细胞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体外黏附实验,观察肝素对其黏附功能的影响.结果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TNF-α刺激后,与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发生黏附,酶标法测得的黏附量为0.8140±0.0541;而肝素处理后,黏附量能明显减少,在0.01mg/L、0.05mg/L与0.1mg/L浓度的黏附量分别为0.6960±0.0404、0.6020±0.0370与0.5040±0.0207(均P<0.05).结论肝素能抑制活化的人内皮细胞与中性粒细胞黏附,具有抗黏附效应.

  • 丹参酮ⅡA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机制

    作者:冯俊;郑智;熊玮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作用,并研究其对心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18只8周龄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丹参组和高血压组,每组6只.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及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应用HE染色、VG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心肌组织胶原体积比例(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和管腔面积比例(PVCA).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大鼠的SBP、LVMI、心肌细胞的直径和面积、CVF、PVCA显著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丹参酮ⅡA治疗可抑制左心室肥厚(LVH)的发展和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但收缩压无明显改变.结论长期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可预防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丹参酮ⅡA上调心肌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关.

  • 氧气疗法的临床思维

    作者:陈建荣;蔡映云

    氧气疗法(oxygen therapy,简称氧疗)是通过提高吸入气体中氧的浓度来纠正缺氧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使用不规范氧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回顾性报道90例住院氧疗的患者,无指征氧疗占21%,氧疗时不做适当监测的占85.5%,终止氧疗无客观指标的占88%.因此,恰当的临床思维对于合理氧疗十分重要.

  • 急性中毒防治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张文武;王立军;田方

    急性中毒是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群体性中毒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救治结果事关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府形象.本文就急性中毒防治中应重视的问题探讨如下.

  • 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抗炎性作用

    作者:陆士奇;孔小明;冀勇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H病人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于发病72 h内接受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结果尼莫地平组DCVS发生率和SAH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SAH后DCVS疗效确切.

中国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