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급구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949
  • 国内刊号: 23-12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曹俊强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丁洪艳

    目的 通过对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策略研究进展的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减少单肺通气术中低氧血症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应用计算机在Pubmed上检索2007年1月~ 2012年5月有关单肺通气的文章,检索词为:one lung ventilation,hypoxemia,lungprotectio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单肺通气的实验及临床研究;②有关肺保护的试验研究.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②重复研究.共收集到200多篇有关单肺通气方面的文献,纳入14篇.结果 纳入的14篇文章中有关单肺通气术中管理方面的文献12篇,有关单肺通气时低氧血症方面的文献2篇.通过对入选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单肺通气术中管理从通气模式选择、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设置、PEEP及CPAP的运用、吸入氧浓度及液体管理等5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目前在单肺通气时的肺保护策略和麻醉管理进展.结论 随着对单肺通气中肺保护的深入研究,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将更加有效、合理.

  • 心肺复苏氧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岩

    近年来,由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的低生存率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那些可能改善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的治疗手段.复苏后常规使用但又被忽视的治疗方式——氧疗(oxygen therapy)开始受到了关注.通过研究发现,不同的复苏后氧疗策略甚至可以影响心肺复苏的预后,为我们探索如何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 miRNA-146a与脓毒症

    作者:李智鑫

    MicroRNAs通过作用于基因转录后水平,广泛参与和调控机体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的各个环节.特别是miRNA-146a,不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免疫系统疾病有调节作用,而且参与了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及其炎症反应的负反馈调节过程.本文就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miRNA-146a对脓毒症可能的调控作用及其作为靶点对脓毒症治疗的前景做一综述.

  • 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作者:王皓;刘江伟;李之令;薛晓玉;王玉兰;郭飞;许永华

    目的 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肝损伤(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iver injury)的动物模型.方法 将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18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肝损伤模型组,每组60只.再分别将每个分组中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6个分组,包括0、6、12、18、24和36 h组,每组10只大鼠.肝损伤模型组用16 cm弯止血钳夹闭胰头2h后松开.同时在相应时间点建立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造模完成后,分别于相应各时间点采集血液、肝脏组织、胰腺组织标本.行血清淀粉酶(AMY)、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检测,行肝脏组织、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肝损伤模型组大鼠AMY 12 h[(5052.1±114.9) U/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12 h[(75.2±5.8)%]、ALT 12 h[(52.6±5.9)U/L]、AST 12 h[(629.5 ±57.4)U/L]达到峰值,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组(P<0.05).肝损伤模型组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同一时间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造模后随时间进程胰腺炎呈加重表现,肝组织损伤24 h重.肝损伤模型组血清AMY与血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ALT、AST呈正相关(r=0.796,P <0.01;r =0.710,P<0.01;r=0.875,P<0.01).胰腺病理学评分与肝脏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s =0.919,P<0.01).结论 通过夹闭胰头部的方法建立了一种新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相关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24 h为肝损伤严重的时间点,也是我们建模的佳时间点,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致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百草枯致兔急性肺损伤早期的病理研究

    作者:陈高飞;宋祖军;尹文;曹建霞;敖国昆;袁小东

    目的 研究百草枯(PQ)致兔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 2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百草枯组.百草枯组以35 mg/kg剂量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建立ALI模型,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注射.实验各组分别于建模2、4、6h时间点行320排CT扫描胸腔,得到灌注图像的CTP(CT Perfusion)参数[包括局部血流量(regional blood flower,rBF)、局部血容量(regional blood volume,rBV)、毛细血管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rPS)],测定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质量浓度.6h后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病理观察.结果 分析百草枯组CTP参数和血清VEGF质量浓度,rBF和rBV随实验延长逐渐降低,rPS和血清VEGF质量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各个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观察显示,光镜下百草枯组炎细胞浸润明显,肺泡上皮细胞增生,弥漫性肺泡间隔增宽,可见灶性出血.结论 PQ致兔ALI早期时肺灌注不良,血清VEGF质量浓度升高,结合病理结果提示,ALI早期时肺血管通透性增加.

  • 异丙酚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晓光;李军;马雪松;韩宝庆;戚思华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I/R)后海马Caspase-3表达的影响及在脑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 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4只.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降压再回输法建立前脑I/R模型,侧脑室内注射进行异丙酚干预.对照组(C组):仅暴露双侧颈总动脉,未放血降压及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损伤组(Ⅰ组):放血法使平均动脉压降到(40±5)mm Hg时,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min,侧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1.0 mg/kg);异丙酚干预组(P组):放血降压、夹闭双侧颈总动脉与I组相同,不同的是侧脑室内注射异丙酚(1.0 mg/kg).于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组织,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n=6),免疫组织化学(IH)法检测海马Caspase-3蛋白表达(n=8).结果 Ⅰ组和P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5),但P组Caspase-3 mRNA表达明显低于Ⅰ组(P<0.05);Ⅰ组和P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P<0.05),但P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 异丙酚抑制大鼠前脑I/R后海马Caspase-3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可能是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徐军;夏爱祥;郑亮亮;李晨;刘业成;李毅;徐腾达;朱华栋;郭树彬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技术监测血管外肺水(EVLW)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6只北京长条猪通过静脉注射油酸制备急性肺损伤(ALI)模型,然后先后分别向肺泡内及胸膜腔内灌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在两种不同灌注方式的前后均采用经肺热稀释法测定EVLW,观察肺泡灌注前后EVLW变化与所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观察胸腔内灌注生理盐水前后EVLW含量的变化.结果 基础状态下正常肺组织EVLW含量(276.6±10.8)mL,ALI模型成功后EVLW含量(378.9±12.2) mL,与基础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泡灌注前后EVLW的变化与实际肺泡灌注生理盐水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73,P<0.001);胸腔内灌注前后测定的EVLW含量无变化(P>0.05).结论 经肺热稀释技术对血管外肺水的监测具有良好的准确性,胸腔积液对血管外肺水监测准确性无影响.

  • 吸烟状态对AMI患者发病6h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治国;于海侠;程瑞年;陈慧君

    目的 探讨吸烟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6h内血清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IL-1、IL-10,放射免疫分析测定TNF-α,速率散热比浊法测定hs-CRP,3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q检验对组间进行两两比较,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检验进一步显示,3组IL-1、hs-CRP、TNF-α和IL-10两两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吸烟AMI组患者血清中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吸烟AMI组患者血清中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高于不吸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吸烟可上调AMI患者血清IL-1、hs-CRP、TNF-α和IL-10表达水平.

  • 弥漫性肺泡出血31例临床分析

    作者:薛晓艳;徐钰;陈永立;朱继红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肺泡出血(DAH)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治,以便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08 ~2012-07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1例DA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基础疾病、诱发因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 ①本组31例患者分为两大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19例)和自身免疫异常相关性疾病(12例);②全部患者发病早期出现进行性贫血、呼吸困难、胸片新浸润影,肾功能损害出现较晚;③本组患者病死率64.5% (20/31),原发病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病死率高于免疫异常患者(P<0.05),早期激素冲击患者生存率高于非早期激素冲击患者(P<0.05).结论 DAH是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生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严重免疫异常患者,要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争取及早识别、及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作者:周晓茜;蔡英;于萍;朱琛颖;刘学波

    目的 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急诊胸痛可疑心肌梗死入院患者68例,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共22例)和AMI组(共46例).分别在患者胸痛发生后3h和6h抽取静脉血5 mL,ELISA法定量测定血清H-FABP浓度.分别计算H-FABP在AMI诊断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与hsTnT、CK-MB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AMI组在胸痛发生后3h和6h血清H-FABP浓度明显大于UAP组(P<0.05).胸痛后3 h H-FABP用于检测AM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0%、81.8%、90.9%、75.0%,胸痛后6h分别为95.7%、90.9%、95.7%、90.9%.其中6h组除阳性预测值外均明显高于3h组(P<0.05).H-FABP用于检测AMI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hsTnT和CK-MB(P <0.05).结论 AMI患者血清H-FABP浓度明显增加,H-FABP用于早期诊断AMI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其中以胸痛发生后6h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

  • 睡前服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作者:杜屏;王观宇;高海来

    目的 评价睡前服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版高血压诊断标准、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血压模式60例(A组)和非杓型血压模式60例(B组).每组再随机分为晨起一次给药组30例(1组)、睡前给药或早晚分次给药组30例(2组).根据诊室血压调整降压药物种类及剂量,目标血压为140/90 mm Hg以下.8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观察各组用药前后24 h动态血压参数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变化.结果 无论杓型血压组及非杓型血压组,两种给药方法均能显著降低dSBP、dDBP、nSBP、nDBP(P <0.05).治疗后仍保持杓型血压节律的比例A1组为36.6%,A2组为66.6% (P <0.05).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呈升高趋势的比例B1组为43.3%,B2组为73.3% (P <0.05).结论 对于非杓型血压模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睡前服药有利于其向杓型血压模式转换;而对于杓型血压模式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维持杓型节律方面,睡前给药或早晚分次给药优于晨起一次给药.

  • 多指标联合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病情的研究

    作者:覃泱;徐彤彤;吕祥威;武琦

    目的 联合监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变化,研究其对AMI患者病情的评估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志愿者和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的外周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及其变化.并于6h内对AMI组患者溶栓,分别于24、48 h后再次检测该组患者.结果 AMI组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水平分别为(17.41±2.98) g/L、(16.66±1.29)mg/L、(1509.17±106.31)μg/L、(23.11 ±2.99) 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且高于AMI组PCI后24h的血清瘦素、脂联素、IL-6、TNF-α[(12.83±3.51) g/L、(11.98 ±1.35)mg/L、(1315.28±103.27) μg/L、(19.01 ±3.10) g/L]水平和48 h[(8.80 ±2.11)g/L、(8.71±1.25)mg/L、(1121.31 ±99.13) g/L、(9.33 ±2.19) g/L]水平(P<0.05).结论 多指标联合监测对评估PCI术后AMI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作者:吴斌;戴晓琴;张春红;邱俏檬;卢中秋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12 ~2011-08入住我院的40例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40例患者平均年龄(63.8 ±18.7)岁,其中男性27例(67.5%),女性13例(32.5%).原发病以肺部感染多见,其次为下肢蜂窝织炎、肠梗阻、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6.0~9.0 g/d 3~12 d后发现凝血功能异常,PT(24.1±14.5)s,APTr(53.0±24.0)s,INR 1.70±0.90,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患者出现皮肤淤斑、消化道出血及血尿等临床表现,加用维生素K1干预治疗后PT较前明显缩短(P<0.05),APT、INR有所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部分患者凝血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老年、纳差患者在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3d后需常规监测出凝血时间,警惕出血征象.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后出现凝血功能异常者加用小剂量维生素K1治疗可明显改善凝血功能.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急诊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王霆;沈雁波;祁雷;蔡琦;丁俊华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急诊救治中对严重度和不良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进行前瞻性研究,选取急诊科收治的CAP患者97例,计算患者入院时MEWS和CURB-65评分结果;记录获取评分的短时间并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Kappa法分析两种评分的一致性;根据患者预后,以死亡和存活二分类作ROC曲线评价MEWS和CURB-65评分对CAP不良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 ①与CURB-65评分获取时间相比,MEWS获取时间明显缩短(P<0.05);②两种评分的危险度分级存在一致性(P<0.05);③两种评分对CAP不良预后均有评估能力(P<0.05),但两种评分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与CURB-65评分同样适合在CAP急诊救治中用来评估严重度和预后,MEWS结果的获取更快捷.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的研究

    作者:刘思颖;姜福丽;李佳宁;洪新彩;周伟彧;朗宁;张瑛琦;夏丽芳;闫爽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探究EPCs参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的机制.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2例、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45例和健康志愿者40例.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循环EPCs数量;体外培养观察EPCs迁移能力.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EPCs数量明显减少(P<0.01);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的EPCs数量减少(P<0.01).2型糖尿病合并ACS及2型糖尿病患者循环EPCs迁移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EPCs迁移能力也有下降(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循环EPCs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 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肌酶肌钙蛋白ID-二聚体肺CT变化

    作者:李亚华;陈刚;郝建东;赵瑞贞;董运芳;卢炜

    目的 比较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征(FES)患者与同期同类型骨折患者(对照组)各时间段肌酶、肌钙蛋白I(TnI)、D-二聚体(D-dimer)、肺CT的变化,观察各项指标与病情变化之间的联系.方法 35例患者根据Gurd提出的诊断标准确诊为FES,其中31例抢救治疗成活,监测发病后≤24 h及3、5、7d时肌酶、TnI、血凝分析,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检查发病3d内和2周内肺CT.对比各项检查指标变化及其之间的联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35例FES患者肌酶均升高,31例经抢救治疗成活患者中28例≤24 h达高峰,35例TnI、D-dimer、纤维蛋白原(Fib)也均升高;两组患者肌酶、TnI、Fib、D-di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CT在急性期呈点片状、絮状、暴风雪样高密度影,随病情好转肌酶、胸部影像、临床症状的好转是同步的.结论 骨折后发生FES的患者肌酶、TnI、D-dimer、Fib均比对照组增高,其数值随病情好转下降,与肺部影像吸收好转相一致.测定肌酶、TnI、D-dimer、Fib可为该病诊断、观察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严重脓毒症成年患者在急诊室的正确识别和恰当干预

    作者:赵良

    1 研究背景在美国,每年约有50万疑似严重脓毒症的患者到访急诊室[1];在北美洲,约三分之二的脓毒症患者是通过急诊进入各医疗服务单元;中国学者调查表明,严重脓毒症的发病率为8.68%,感染部位以腹腔(72.3%)和肺部(52.8%)为高,59.1%出现多部位感染.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有效的抗微生物治疗每耽误一小时,死亡率就增加7.6%[2];而在实施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EGDT)的严重感染患者中,死亡率降低16%[3].

  • 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研究

    作者:谈定玉;曹鹏;夏仲芳;徐继扬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0-03~2010-10就诊于苏北医院急诊室、拟诊为脓毒症并住院的586例患者,进行MED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和动脉血乳酸测定,记录28 d转归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预测因子分值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三种独立预测因子的预后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586例患者28 d死亡54例,死亡组三个预测因子均明显高于存活组(MEDS评分11.5分比4.2分,APACHEⅡ评分24.9分比19.2分,乳酸4.8 mmol/L比3.3 mmol/L,P均<0.01).MEDS评分≤4分患者病死率为2.7%,5~7分为4.7%,8~12分为13.8%,13~15分为30.0%,>15分达60.0%,趋势检验P<0.001.MEDS评分、APACHEⅡ评分及血乳酸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0.72、0.76,MEDS评分对28 d病死率预测能力优于血乳酸(P=0.017)及APACHEⅡ评分(P =0.008).结论 MED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良好的危险分层工具,预测预后能力优于APACHEⅡ评分和血乳酸.

  • 血乳酸水平和SOFA评分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评估作用

    作者:李晓晶;陈旭岩

    目的 探讨SOFA评分和动脉血乳酸在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我院急诊重症观察室中的2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时和正规治疗6h的动脉血气分析、血常规、血肝肾功能,监测入院时和正规治疗6h后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和尿量变化.比较两组SOFA评分、血乳酸和6h乳酸清除率.结果 治疗前血乳酸水平死亡组(7.98±4.24) 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3.99 ±4.09)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死亡组SOFA评分(7.55 ±2.67)分明显高于存活组(4.94±3.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治疗前SOFA评分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798,治疗前血乳酸的AUC是0.847.结论 严重脓毒症患者的初始血乳酸水平和SOFA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早期监测患者血乳酸水平,进行SOFA评分是急诊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方法.

  • 胰岛素滴定法对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杨中良;杨秀云;郭梅凤;孙宝玲;钱忠心;丁勇;刘卫东

    目的 探讨胰岛素滴定法对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83例严重脑出血伴高血糖患者,随机纳入胰岛素滴定组(简称滴定组,n=42,目标血糖为4.4 ~ 8.3 mmol/L)和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n=41,目标血糖为4.4~10.0 mmol/L).于入院后第1、2、3、4天动态监测外周血浆TNF-α、IL-1和IL-10水平,分析对院内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滴定组平均血糖值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03).滴定组第3、4天血浆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03和0.032).滴定组SIRS和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28.6%与56.1%、11.9%与31.7%,P=0.011和0.029).滴定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明显低于常规组[分别为4.0(2.0 ~6.0)分和6.0(3.0 ~6.0)分,P=0.005].结论 胰岛素滴定法通过严格控制严重脑出血患者伴发的高血糖,可降低血浆IL-1等炎症因子的水平,降低SIRS和MODS发生率,进而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作者:王玉;张泓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 ~2012-12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SAP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治疗方式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20例)、序贯性肠内外联合营养组(PN+ EN组,20例)和完全肠外营养组(TPN组,20例).分别检测营养支持治疗前与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常规及血气分析等指标.根据相关检测结果计算当天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感染相关的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记录并比较感染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2周后,EEN组白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别为(39.680±10.806) g/L、(244.230±102.014) g/L、(29.210±23.507) mmol/L、(7.450±3.685)分及(2.390±1.566)分,均较PN+ EN组和TPN组明显改善(P <0.05);EEN组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明显低于PN+ EN组和TPN组(P<0.05);EEN组感染率(25%)明显低于PN+ EN组(60%)和TPN组(60%) (P <0.05);EEN组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15%比55%,P<0.05);EEN组住院时间较PN+ EN组减少[(29.650±16.796)d比(31.730±20.599)d,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能保护肠黏膜屏障,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有效减少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降低全身炎症反应及继发感染,改善营养状态,是SAP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丰;张家留;高觉民;潘昕;于如同

    目的 研究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入住ICU的高钠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我们对高钠血症的诊断标准是血钠值≥150 mmol/L).并采用1∶2(观察组:控制组)的比例方式进行有效管理与观察.结果 40例入住ICU并发高钠血症的患者[血钠(141 ±3)mmol/L ~ (156-6)mmol/L]与控制组相比(80例),其中重症感染为13%比10%,低钾血症10%比15%,肾功能衰竭18%比12%,低蛋白血症21%比3%,甘露醇应用10%比1%,盐溶液应用75%比39% (P <0.05),均与高钠血症有直接的关系.通常这些病例会出现多尿症状(40 ±5) mL/kg,而且这些病例的致死率很高(43%比10%)(P<0.001).由此看出高钠血症是重症患者高致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患者并发高钠血症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促进机体肾失水,而在纠正机体失水的时候却给予水过少,过多输入相对较高涨的盐溶液,以致矫枉过正.做好静脉输液的管理是预防高钠血症的关键.

  • 中法急诊医学教育的对比与探索

    作者:顾旭东;聂时南

    法国的急救系统是目前国际上高速、有效的急救体系之一,高素质的急诊医师确保法国急诊系统不断地进步,科学、严格、开放的急诊教育制度是培养合格急诊医师的基础.我国的急诊专业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多数急诊系统的执业医师半路才从事急诊工作,现今也没有完整、统一的专业急诊医师培养体系,严重阻碍了我国急诊系统规范化发展,学习法国急诊教育制度的先进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急诊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急诊教育 法国 对比
  •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若干进展

    作者:张新超

    急性心力衰竭(AHF)是常见急危重症,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近年来AHF的临床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生物学标记物与AHF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评估以及新药物治疗等方面,本文简要述及生物学标记物和新药物治疗.

  • 非正常出诊的基本分类与受理原则

    作者:武秀昆

    非正常出诊是指通过拨打120电话呼救所受理的在属地正常服务范围以外的其他出诊过程,包括长途出诊、救援出诊、专科出诊、疫情出诊、保障出诊、院际出诊、护送出诊、尸体转运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需求.本文就如何受理和妥善处置非正常出诊呼救依据的基本分类提出了受理原则.

中国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