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急救医学 >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急救医学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급구의학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949
  • 国内刊号: 23-12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4-7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社
  • 出版地区: 黑龙江
  • 主编: 曹俊强
  • 类 别: 急救医学
期刊荣誉:
  • 纳洛酮治疗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荟萃分析

    作者:宋国营;沈洪;朱新华

    近年来有关用盐酸纳洛酮抢救急性海洛因中毒的临床报告较多,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本文检索中国统计源文献19篇,筛选出10篇,共计497例急性重度海洛因中毒病例,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所用资料均为1997年6月~2000年5月国内医学杂志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共检索19篇,入选10篇作为基本资料.本组497例均为急诊病人,其中男341例,女156例,年龄13~52岁,平均23.6岁,毒龄0.5~6 a,平均2.1 a.中毒至就诊间隔时间从数分钟至48 h不等,其中10~120 min 342例,平均1.5 h.

  • 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唾液酸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李莉;李军;张素芳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血清唾液酸(TS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ACS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分别测定了44例ACS患者和35例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血清TSA,并以5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 ACS患者TSA均值(598±57)m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60±46)mg/L(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TSA均值(494±53)mg/L虽较正常对照组略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SA含量对于ACS诊断是一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指标.

  • 米力农对心肌损伤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单红卫;杨兴易;赵良;林兆奋;郭昌星

    探讨米力农对心肌损伤病人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12例胸部外伤致心肌损伤病人放置Swan-Ganz导管,按0.45 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米力农,分别在滴注前和滴注后6、12、24、48、72 h测定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结果心脏指数(CI)自滴注6 h后即有明显升高(P<0.01),平均动脉压(MAP)从12 h开始有显著提高(P<0.05),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在6 h后均呈显著下降(P<0.01),心率(HR)在测定过程中无明显变化;全身氧供给(DO2)在滴注6 h后有明显升高(P<0.01),同时伴氧摄取率(ExtrO2)显著降低,全身氧消耗(VO2)则在测定过程中保持相对稳定.结论米力农能明显提高心肌损伤病人的心肌收缩力,降低全身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全身组织的氧供给,有利于维持微循环的稳定.

  • 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死亡原因及防治

    作者:马东周

    总结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7月~2001年3月间76例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死亡病例.结果死于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52例(68.4%),恶性脑肿胀12例(15.8%),术后脑血肿残腔再出血9例(11.8%),窒息2例(2.6%),输液反应1例(1.3%).结论多脏器系统功能衰竭、恶性脑肿胀和术后血肿残腔再出血是重症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护理质量,对其致死因素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的关键.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干预实验

    作者:宋继英;关卫;李久红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量的影响,间接判断其对左室重构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初次急性心肌梗死入院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培哚普利或苯钠普利,对照组给美托洛尔,观察之初及3个月后用二维心动超声测量左室重量.结果 ACEI组平均心肌重量低于美托洛尔组(P=0.04497).结论 ACEI能够有效控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量的增加,即抑制左室重构.

  • 前列腺素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右心室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文放;陈杰;王唯坚

    观察前列腺素E1对ARDS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 ICU收治的ARDS患者30例静脉推注前列腺素E1 40 μg/d,运用右心导管和血气分析技术观测用药前、用药后48 h、用药后7 d患者右心室功能指标及氧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使用前列腺素E1后48 h获得轻度改善(P<0.05),7 d后改善明显(P<0.01).结论前列腺素E1可降低ARDS患者肺血管阻力,改善患者的右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的氧输送及氧利用,降低死亡率.

  • 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伴有脑室继发性出血时的干预和处理

    作者:杨金升;罗晓红;张志强;石莉

    评价脑室穿刺和腰椎穿刺引流在继发性脑室出血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8例单纯内科治疗的病例做为对照组,61例病人分别进行了常规脑室引流或腰椎穿刺,脑室穿刺病人引流时间8~12 d;腰椎穿刺至脑脊液变为清亮或蛋白定量接近正常时终止.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治疗组:治疗前/后 32.6±10.2/14.1±9.6;对照组:治疗前/后34.4±7.8/20.3±8.3);该组治疗期间的并发症较对照组显著为低,尤其以消化道出血为著.对治疗远期智能的MMSE评定结果表明:治疗组在0.5 a以后无明显的智能减退.结论对继发性脑室出血实施脑室引流和腰椎穿刺是有积极意义的,除了可以改善预后之外,对继发性脑室出血后的智能减退的改善有重要价值.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时间生物学特征的改变

    作者:郭艺芳;陈树春;宋光耀;张至;李绍冰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血管事件(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其原因之一是心脏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受到明显损害[1].随着心率变异性(HRV)研究的广泛开展,人们对CHF时ANS功能受损的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并发现HRV减低对该类患者的预后评价有重要价值.近年研究发现[2],HRV的时间生物学特征能够更为精确地反映心脏ANS功能,但关于CHF时HRV指标的时间生物学改变所知甚少.为此,我们对部分患者进行了研究,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 危重病人血脂代谢变化的研究

    作者:吴朝明;陈欣欣;应斌宇

    观察危重病人血脂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6例危重病人和28例健康者(对照组)血脂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危重病人血浆T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C、LDL-C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危重病人血脂明显降低,其水平可以作为危重病人估计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危重病 血脂
  • 颅脑枪弹伤的特点及救治

    作者:黄柒金;徐如祥;柯以铨;陈长才;李平安

    探讨颅脑枪弹伤的特点及救治.方法对我院20a来收治的33例颅脑枪弹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中25例(75.6%)康复,死亡4例(12.1%),疗效较满意.其临床特点为:脑损伤程度严重,意识明显,颅内血肿发生率高,弹丸、异物颅内遗留多,伤口污染严重,复合伤多.结论强调院前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彻底清创,尽可能在显微手术下对脑伤道清创;对合并伤强调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积极救治并发症,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加强康复、理疗和功能锻炼,争取功能的完善恢复.

  • 犬心跳骤停复苏后脑和全身氧供需关系的观察

    作者:许永华;杨兴易;张翔宇;陈学云;景炳文

    观察和比较犬心跳骤停(CA)复苏后脑和全身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方法 5只犬采用经胸壁电击致室颤/心跳骤停(VF/CA)8 min,开胸心肺复苏(OCCPR)恢复自主循环(RSC)后同时观察4 h内脑和全身O2UC的变化.结果 5只犬均CPR成功后维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仅RSC后120 min心输出量(CO)较CA前明显降低(2.1±0.8 L/min vs 3.4±1.4 L/min,P<0.05).RSC后30 min脑O2UC即显著高于CA前(0.57±0.11 vs 0.43±0.08,P<0.05),RSC后60、120和240 min时脑O2UC则渐进性升高,且非常显著高于CA前(0.65±0.09、0.72±0.09和0.78±0.06 vs 0.43±0.08,P均<0.01);而直至RSC后120 min全身O2UC才显著高于CA前(0.36±0.10 vs 0.20±0.05,P<0.05).结论 CA经OCCPR后脑和全身均发生氧供相对于氧需的不足,而且脑氧供需失衡的发生较全身更早、更严重,提示CPR后应力求尽早改善脑氧输送,同时脑氧代谢的监测可为脑复苏提供有力的指导.

  • 苏木水提物抗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静波;于波;吕航;徐威;崔丽丽

    探讨苏木水提物对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大鼠腹腔同种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雄性SD大鼠,供体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苏木大、中、小剂量组,环孢A(CsA)组,苏木加半量CsA组,对照组.术前2 d给药,术后第3、5天抽血检测IL-2,观察术后移植心脏的存活天数及心脏跳动情况.结果苏木大剂量组及苏木加半量CsA组供心存活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心肌病理学损害较轻,与对照组相比血清IL-2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苏木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可明显延长同种异体移植物的存活天数,减少CsA的用量.

  • 8Hz和16Hz单次次声作用后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α及IL-8的变化

    作者:李唯;白汝芬;倪殿涛;李焕章;陈景藻

    观察次声作用后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TNF-α及IL-8的变化.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次声作用组,置本校研制的次声压力仓内致伤.次声作用组以8 Hz和16 Hz次声,声压分别为90、100、110、120、130 dB的强度,每次作用2 h.结果 8 Hz 90~130 dB单次作用后TNF-α及IL-8无明显变化.16 Hz 90 dB次声单次作用即可引起肺组织匀浆中TNF-α及IL-8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定作用强度范围内,可较明显地反应其频率作用的特性.

  • 通过痰液炎性标志物测定评价哮喘气道炎症

    作者:邓火金;于化鹏;刘亚洪

    评价痰液炎性标志物测定在哮喘气道炎症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荧光酶标法测定15例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和痰液白细胞介素(IL)-5、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并同步测定肺通气功能.结果痰液IL-5、TNF-α、sIL-2R及ECP水平均明显高于其血清水平.痰液IL-5、sIL-2 R、ECP与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间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0.70、-0.65、-0.68,P均<0.01).结论痰液IL-5、sIL-2R、ECP可能成为监测哮喘气道炎症的较好指标.

  • 有效人工通气在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心肺脑复苏中价值的探讨

    作者:宋志芳;郭晓红;潘祝平;王树云;顾茵;谢伟;殷娜;谢伟霖;张悦;单慧敏;陈列彬;李文华

    评价A(airway)、B(breath)、C(circulation)抢救步骤在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患者心肺脑复苏(CPCR)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因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行CPCR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男29例,女15例,年龄40~85岁,平均70.0±11.6岁),按照CPCR实际操作过程中所采取的ABC先后顺序不同,将患者分为C、CAB、AB、ABC组.CAB组中,按照C与AB步骤采取的间隔时间不同,分<5 min、5~10 min、>10 min组.统计各组Ⅰ、Ⅱ、Ⅲ期复苏成功率(%),χ2检验统计各组复苏成功率差异显著性.结果 C组(32例次,11例)中,各期复苏成功率均>87.5%,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CAB组(24例)C-AB间隔时间不等,各期复苏成功率不等,C-AB<5 min组各期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5 min组(P<0.05~0.01).AB组(3例)与ABC组(6例)各期复苏成功率33.3%~100%,显著高于CAB组(P<0.01).结论 CAB是心脏疾患致心搏骤停患者CPCR中可取的抢救步骤,但5 min可能是进行有效人工通气的极限.

  • 血液滤过对严重创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文亮;徐世伟;熊建琼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对严重创伤后并发ARDS患者氧合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12例,在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下行血液滤过治疗,于血液滤过后1~5 d内用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和肺氧合功能的变化.结果与血液滤过前比较,滤过后第1天CVP、MPAP、SVRI、PVRI显著降低,整个血液滤过期间PaO2/FiO2升高非常显著,MAP、PCWP、HR、CI、DO2、VO2、ExtrO2、Qs/Qt无显著变化.结论血液滤过对严重创伤后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合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可使氧合指数升高.

  • 多发性创伤后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变化的连续观察

    作者:张永和;赵宁;宋祖军

    探讨创伤患者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5例多发性创伤患者分别在受伤后第2、3、5、10及15天测定外周血清TNF-α、IL-1β、IL-6及IL-10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血清TNF-α浓度采用放免法测定,IL-1β、IL-6、IL-10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TNF-α、IL-1β、IL-6及IL-10血清浓度在多发性创伤后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IL-1β及TNF-α于2周后恢复正常,而IL-6、IL-10增高持续至2周后.结论 TNF-α、IL-1β、IL-6及IL-10参与了多发性创伤病理生理过程,动态观察可能和病情程度有关.

  • 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治

    作者:姜宏志;沙成;袁庆国;杨玉明;谢红雯

    ] 目的研究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 a来经手术治疗的32例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病因、临床表现、MRI、DSA检查情况、手术治疗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2例病人中有26例直接手术清除血肿;6例先栓塞硬脊膜动静脉瘘(AVF)的供血动脉后,再手术清除血肿并切除瘘口.随访2~9 a.神经系统恢复到正常情况11例;有轻度神经系统改变但生活可以自理15例;需他人帮助者4例;2例因血肿压迫时间长,术后双下肢瘫痪及尿潴留未改善;本组无死亡.结论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脊髓MRI检查是诊断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首选方法,清除血肿减轻其对脊髓的压迫是治疗本病的唯一有效方法,大的、高血流量的AVF术前栓塞供血动脉可减少术中出血.

  • 窒息对新生大鼠脑组织及其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赵雪妮;刘秀珉;宋华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窒息后病理组织学及其超微结构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新生大鼠窒息模型,观察窒息后不同时相脑组织病理变化及其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窒息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及超微结构与正常组比较有明显改变,并且以窒息后24 h为著.结论窒息在HIE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窒息时间有助于判断HIE病变程度.

  • 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与心肺复苏的关系探讨

    作者:姚巍;陈天铎;李培杰;杨兰;张润玲

    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血小板激活因子(PAF)能否成为恢复自主循环(ROSC+)及其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脓毒血症评定的标准.方法将心肺复苏(CPR)组60例分为ROSC+组25例和未恢复自主循环(ROSC-)组35例.ROSC+组又分为SIRS15例、非SIRS 9例,24~28 h存活1例,脓毒血症13例、非脓毒血症11例.各组血标本获取时间是:ROSC+组分别于心跳骤停(CA)时、ROSC+后、ROSC+48 h后;ROSC-组分别在CA时、CPR失败后;脓毒血症患者和非脓毒血症患者在ROSC+48 h后;以上血标本分别测血浆P-选择素及PAF浓度,此外动态观察ROSC+组TNF-α.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为常规检查.10例普通非危重病患者(对照组)处理同复苏组.结果 CPR组PT、APTT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SFMC呈阳性(P<0.01);CA时、CPR后P-选择素、PAF、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ROSC-组患者CA时、CPR后P-选择素、PAF分别较ROSC+组患者浓度高(P>0.05).SIRS组、脓毒血症组P-选择素、PAF、TNF-α分别高于非SIRS组、非脓毒血症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可溶性P-选择素、PAF、TNF-α可预测SIRS及脓毒血症的发生,但不能作为评定ROSC+的标准.

  • 游离铁在脊髓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

    作者:刘锦波;唐天驷;肖德生;陆任元;沈铁成

    观测游离铁在脊髓组织匀浆脂质过氧化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脊髓组织匀浆中分别加入Ringer's液、枸橼酸亚铁溶液(10 μmol)或去铁胺溶液(6 μmol),在37℃恒温水浴中孵育2 h,测定加入不同浓度Fe2+及去铁胺对脊髓组织匀浆MDA的影响.结果脊髓匀浆混合液孵育2 h后,随着Fe2+浓度的增加MDA不断增加;当Fe2+浓度为2.0 μmol时MDA浓度高,随后逐步降低;加入去铁胺组与相同Fe2+浓度不加去铁胺组比较可明显减少MDA的产生.结论游离铁能显著增强脊髓匀浆的脂质过氧化,并被去铁胺阻断.

  • 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机械瓣急性卡瓣的B超诊断

    作者:邵联芳;韩秀丽;高广玉;崔金山;金明一

    1991年12月~2000年6月,我们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检查19例二尖瓣位机械瓣急性卡瓣的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例急性卡瓣的病人均为我院风心病二尖瓣位机械瓣术后患者(其中2例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男14例,女5例,年龄23~53岁,19例全部手术,术中死亡1例.

  • 新生儿窒息对肾脏功能影响的临床分析

    作者:孙燕萍;邵立萍;金玮

    1999年5月~2001年4月间我院对50例窒息新生儿与40例正常新生儿均测定了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0例窒息新生儿中,男28例,女22例.妊娠小于37周19例,大于37周31例.出生体重小于2500g17例,大于2 500g33例.轻度窒息18例(Apgar评分4~7分)占36.0%,重度窒息32例(Apgar评分小于3分)占64.0%.对照组40例正常新生儿中,男23例,女17例,均为我院产科分娩的正常新生儿.1.2 实验室检查两组均用尿袋收集新生儿尿液,测定其血清尿素氮、尿蛋白及尿红细胞,其中窒息新生儿血清尿素氮大于9mmol/L者29例,尿蛋白呈阳性者44例,尿红细胞大于5个/HP25例.

  • 毒鼠强中毒诊治过程中的失误及防范

    作者:丁敏;亢锴

    毒鼠强(化学名称为四次甲基二砜四胺),系小分子有机氮化合物,对人畜均有强烈的致惊厥作用,是我国早已明令禁用的剧毒急性鼠药.但由于种种原因,毒鼠强屡禁不止,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部分医务人员对该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在诊治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失误,影响救治的效果.现归纳分析如下:

  • 凯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崔咏梅;付宏娟;付红梅

    我科2000年1~10月使用凯时(前列腺素E1)治疗35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所有病例均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CT或MRI证实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性脑梗死,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意识改变的症状和体征.治疗组平均年龄62±8岁,男19例,女16例;对照组平均年龄63±9岁,男16例,女14例.

  • 对36例阑尾炎超声图像的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红;宋云飞;丛晓丽

    我们将近几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意在评估超声在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1 资料与方法36例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14~61岁.其中单纯性24例;化脓性8例,坏疽性3例;阑尾炎周围脓肿1例.检查仪器为美国LOGIQ 4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以麦氏压痛点为中心,进行顺时针及逆时针多方向探查,并给探头施以适宜的压力,以便排除气体,使图像显示更清晰.

  • 滋养细胞肿瘤阴道转移灶急性大出血的处理

    作者:吕雯;蔡玉群;隋丽华

    阴道是滋养细胞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常发生于阴道前壁、尿道下,转移灶破溃后可引起凶猛的大出血,并易导致感染.我们回顾分析了1990年1月~2000年6月收治的滋养细胞肿瘤阴道转移灶急性大出血14例,总结了转移灶情况、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等,现报道如下.

  • 31例胰腺损伤的诊治分析

    作者:宋长滨;陈晓峰;郝振勇

    外科从1995年~2001年共收治了腹部外伤病人625例,其中胰腺损伤31例,约占腹部外伤的5%,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男26例,女5例,年龄15~61岁,平均37岁.主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坠落伤、挤压伤及锐器伤.腹部闭合伤22例,其中胰腺轻度挫伤5例、严重挫裂伤9例,横断伤8例(其中胰体尾横断5例,胰头部横断3例).9例开放伤,其中3例主胰管损伤(其中1例完全横断、2例部伤断裂),6例胰腺体裂伤.31例胰腺损伤,其中合并肝损伤12例,十二指肠损伤3例,脾损伤7例,胃挫裂伤15例,横结肠挫裂伤5例(其中1例肝左外侧叶十二指肠球部、胰头部同时横断).

  • 速避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附76例病例)

    作者:冯涛;戴艳萍;遇雅南

    我们对2000年5月~2001年10月间76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用速避凝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其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依就诊顺序入选急性脑梗死76例,均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部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至就诊时间小于48 h.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入选:①有出血史及消化道溃疡者;②新近做过手术者;③有出血倾向者;④重度肝、肾功能损害,心衰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者;⑤已用过抗血小板制剂及其他抗凝剂者;⑥大面积脑梗死者.

  • 急性静脉阻塞性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贾奇志;施群;姜晓龙

    我们对急性上下肢肿胀患者35人行急诊彩色多普勒检查,部分患者行X线血管造影,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0年5月~2001年10月急诊及术后患者35例以急性上下肢肿胀、疼痛就诊,疑急性静脉阻塞而行彩色超声检查,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6~62岁,平均年龄48.6岁.1.2 仪器与方法采用东大阿尔派NAS-1000 HF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0~10.0 MHz.根据被检查血管位置的深度,调节仪器聚焦深度或选用3.5 MHz探头.检查方法:患者常规仰卧位(需要时变换体位),肢体放松,从近心端向远心端依次检查.上肢依次检测颈静脉、锁骨下静脉、腋静脉、肱静脉等;下肢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静脉、胫后静脉、胫前静脉、腓静脉等.先从不同角度观察各血管的横轴和纵轴实施二维图像,观察记录血管内径、管壁、瓣膜情况及管腔内异常回声的位置、范围,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管腔内血流状况,后用脉冲多普勒记录血流频谱形态.对疑有深静脉瓣功能不全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并辅以Valsalva试验和挤压试验,同时注意与健侧对比观察.

  • PVA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急性大咯血12例疗效分析

    作者:何冰峰;赵锦龙;曹振远;丁世忠;宿吉鸿;史富民

    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10月用PVA(300~500 μm聚乙烯醇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病人1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急性大咯血病人12例,其中支气管扩张11例,肺癌1例.男8例,女4例,年龄多在32~70岁,平均51岁.所有病例均有影像学检查(CT、胸片),右肺病变5例,左肺病变7例.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途径穿刺插管,将5-F Cobra导管(Cook公司),在电视透视下选择至左或右支气管动脉,先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出血动脉后,尽量将导管头楔入支气管动脉,反复"冒烟"证实无返流及无脊髓动脉显影后,先注入抗炎药,然后进行栓塞治疗,将PVA与造影剂混合,在电视透视下缓慢注入支气管动脉,栓塞程度以大部分病理血管不显影为主,切忌过度栓塞.

  • 急诊后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瘫痪

    作者:陈庆贺;姜洪和;苏恩亮;高吉昌;张承敏;王仑

    我们对伴有脊髓损伤的不稳定颈椎骨折脱位,并以椎管后方压迫为主的108例病人,采用后方入路颈椎管减压和改良小卢氏棒内固定治疗,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76例,女32例,年龄17~69岁,平均43.5岁.车祸伤47例,高处坠落伤43例,压砸伤18例.损伤类型:屈曲型67例,伸直型26例,垂直压缩型15例.单纯骨折71例,骨折伴脱位37例.单个颈椎骨折89例,两处或以上骨折19例,颈4骨折7例,颈5骨折32例,颈6骨折35例,颈7骨折14例,颈5~6骨折9例,颈6~7骨折11例.完全性瘫痪33例,不完全性瘫痪75例.合并四肢创伤15例,颅脑损伤12例,其它多发伤9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5~37 h,平均11.3 h.

  • 小儿外伤性脑梗死20例临床分析与治疗

    作者:李怀宁;孙成福;毛力;刘锐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小儿外伤性脑梗死20例,现根据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分析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2.5岁.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1.2 就诊时间伤后2 h~5 d,平均2.5 d.

  •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心律失常分析

    作者:朱丽莉;韩华;黄桂芹;杜继伟;张涛;李玉

    本文总结了我院1999年9月~2001年4月住院的重症肺心病病人的心律失常发生类型以及与其它并发症的关系,并且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报告如下.1 方法1.1 仪器日本CO/IN BP-88型监护仪.美国CRITICARE全参数监护仪.1.2 方法床旁连续监测48~72 h,同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项目.监护期间除日常用药外,每日持续低流量吸氧15~20 h(1 L/min),每日清晨做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测定.2 结果本组病人共135例,其中男89例,女46例,年龄49~83岁.心律失常发生116例占85.9%,其中出现一种类型心律失常者23例占19.8%,2种及2种以上者93例占80.1%.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其次是室性心律失常63例占54.3%,以室性早搏为多见;其它的心律失常为交界性及传导阻滞、预激症候群等.

  • 心肌缺血预处理机制研究近况

    作者:钱远宇;黄先勇;沈洪

    1986年,Murry等首次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的概念,是指一次或几次短暂重复的缺血/再灌注,能够提高心肌对以后较长时间心肌缺血的耐受性.缺血预处理可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对心肌功能也具有保护作用.这一现象的发现,促使人们对其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在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防治上取得新的突破.它对猝死机制及临床预防的研究是否有帮助,值得人们进一步探讨.

  •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远强;蔡秀军

    目前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临床上主张在彻底控制大出血前快速大量输注液体,尽可能地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这种观念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为这可能会严重扰乱机体对失血的代偿机制,并加速机体内环境的恶化.近几年来,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作用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从而改善预后.

  • 猝死常见危险因素

    作者:黄蕾;冯刚;蒋健

    大量的心血管疾病是猝死发病的基础,其中许多异常在死后尸检才能发现.Basso等[1]对200例青年猝死者的病因分析,心血管源性占到81.5%.另一猝死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冠脉疾病、急性心功能障碍是主要风险因子,其它的诱因还有心脏手术、脑血管疾病等[2].此外,冠心病猝死与体内内分泌节律和外环境改变有关,有人统计,每日之中的清晨、每周的周一及一年中的冬季为猝死发生的高峰[3].认识常见致猝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临床医师预防和早期干预猝死的发生.现就猝死的常见原因进行综述.

  • 急性DIC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周建中;徐晓辉

    随着对DIC发病机制更深入的认识,急性DIC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1 冷沉淀、血小板及FFP输注合并出血或有出血并发症危险或须进行侵袭性操作的急性DIC患者可输注冷沉淀及血小板[1,2].当纤维蛋白原<0.8 g/L、血小板<50×109/L为输注相应血产品的指征[1,3],因此时高水平的FDP抑制血小板功能及凝血酶的活化产生获得性血小板贮存池缺陷[1].脑膜炎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DIC,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 type 1,PAI-1)水平明显升高,输入血小板可增加血小板源性PAI-1浓度而加重外周缺血及坏死,此时输血小板为相对禁忌[4].如输冷沉淀及血小板后仍出血及消耗性凝血病,FFP输入将可能有帮助[1],FFP含各种符合生理需要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抗凝因子及凝血因子,又能恢复血容量及免疫调节[4],故提倡使用.如病人无出血或原发病已控制,就没有必要预防性使用血产品校正没有出血的实验凝血病[1];随机对照试验并没有证明用血浆或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2].凝血因子浓缩物含对DIC病人有害的活化凝血因子,且只含选择的凝血因子,不能满足缺乏所有凝血因子DIC患者的需要[2],故不提倡使用;在肝功能降低时,输入凝血因子浓缩物可能加重DIC[5].

  • 新生儿先天性肠穿孔、腹股沟斜疝1例

    作者:孙淑琴;沈阳

    患儿男,日龄1 d,孕39周,孕3产1,臀位剖宫产娩出.生后Apgar评分:1 min 7分,5 min 10分.出生时体重2 550 g.母孕3~4个月时,患"上感"持续高烧,静点青霉素,口服APC治疗1周.患儿生后入婴儿室查体:腹部膨隆,腹壁静脉显露,叩之鼓音,肠鸣音较亢进.阴囊似鸡蛋大小,肤色正常,质地较韧,无触痛,因腹胀而不易还纳.透光试验阴性.拟诊嵌顿疝,立即转院.上级医院门诊将斜疝手法复位后返回我院,但患儿腹胀仍未缓解,精神萎靡,呼吸浅速,腹胀持续加重呈圆形,腹壁紧张皮肤、红亮,偶闻肠鸣音.于生后5 h左右出现呕吐(呕吐物为粘液),并排出灰白色胶冻样便少许,以后频繁呕吐,含有胆汁以致粪样物.此时该患儿面色发灰,手足较凉.随后第二次转入上级医院.腹部平片提示:液气腹.急诊入院.手术证实为:先天性肠穿孔(斜疝未予处理),住院8 d出院.1个月后随访,婴儿哺乳正常,排便正常,3个月时体重增至5 000 g.讨论本例新生儿先天性肠道畸形,由于胚胎期某种原因引起肠道穿孔,生后即有气体及消化液不断进入腹腔,形成液气腹,临床表现为胎粪性腹膜炎症状.该患儿病症可能与母孕早期呼吸道感染及用药有关,加之婴儿生后窒息,肠壁血运循环障碍,导致出生后即刻发病.同一病人出现二次转诊,原因①第一次家属自行护送,家属对病情轻重认识不足,病史叙述不清,又忌讳住院;②上级医院接诊医生对病情详查不足.所以,不论哪一级别医院的儿科医生,对新生儿病人应详询病史,做仔细的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避免新生儿的死亡.

  • 纤支镜下取出5年肺内异物1例报告

    作者:张秀梅;金发光

    患者,男,18岁,于5a前玩耍时不慎将(打火机上)一塑料硬物吸入气管内,当时呛咳、气急、面色表紫、胸闷、心慌、周身汗出,未予任何处理,约5min缓解后未感明显不适,至当地县医院拍胸片异常.遂未在意,此后间断出现咳嗽、咯痰(咯少量白色粘液痰),于深吸气时感右胸部不适,

  • 救治妊高征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

    作者:郭昌星;王毅;刘祖德;张永田;毛玉仓;赵炳军;安彬林

    多脏器功能衰竭,特别是4个以上的脏器出现功能衰竭,临床救治困难,病死率接近100%.2001年7~8月,我们医疗队赴宁夏西吉工作期间,依靠当地的医疗设备,成功地救治了1例因"妊高征、子痫"而致6个脏器衰竭的患者,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8岁,回族,妊娠9个月,因高血压伴昏迷、间断性抽搐10 h,于2001年7月11日收住西吉县人民医院.

  • 新型吡唑类杀虫剂-锐劲特急性中毒2例报告

    作者:卢中秋;杜园园

    我院于2001年7月~8月间收治了2例锐劲特急性中毒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20岁,既往健康.因喷洒锐劲特农药后出现口角、面部肌肉抽动,双上肢阵发性抽搐伴出汗2 d入院,同时有阵发性精神异常、双下肢抽动.查体:T 37℃,P 74次/min,R 24次/min,BP 19.90/8.80 kPa,心、肺及腹部无异常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及胆碱脂酶均正常范围.ECG:窦性心律.临床诊断:锐劲特急性中毒.安定10mg静注,安定30mg加5%GS500mL内维持缓慢静滴,控制症状,同时予补液、利尿及营养支持等治疗,2d后停用安定后,症状好转出院.

  • 爆炸复合伤的基本特点和初期急救原则及抢救程序

    作者:岳茂兴

    爆炸复合伤具有杀伤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伤亡种类复杂、群体伤员多、救治难度大等特点,在平时及战时均可发生[1].一方面,在运载火箭、导弹和航天飞行器的研制、试验和使用过程中,燃料泄露、中毒乃至爆炸等事故屡见不鲜;另一方面,导弹、榴弹、炸弹、燃料空气弹、联合攻击弹药(JDAM)、集束弹、石墨弹、贫铀弹、油气弹的应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次声武器、气象武器、电磁子脉冲弹、新的核生化武器、两元毒剂弹、中子弹等的出现,使得爆炸复合伤的现场急救具有更大的危险性和复杂性[2];再一方面,在一些化工厂、爆竹工厂、地下矿井、炸药爆竹等的意外事故中,也可遇到类似的爆炸复合伤.据报道,目前对爆炸所致的冲烧毒复合伤救治还没有很好的方法,也没有针对冲烧毒复合伤的解毒药,所以,研究爆炸复合伤的基本特点、初期急救原则及抢救程序已是当务之急[3].

中国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z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