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중국림상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58
  • 国内刊号: 31-17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玉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控制性肺膨胀术治疗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作者:袁清霞;惠智艳

    目的:评价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 ,SI)在肺外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9月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4例肺外源型 ARD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SI 组14例。两组均进行保护性肺通气,SI 组采用 SI(45 cmH2 O,20 s)。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末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机械通气时间及住 ICU 时间。结果:SI 组患者 SI后2 h,SpO2、PaO2/Fi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 HR、MAP、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 组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SI 能有效改善肺外型 ARDS 患者的氧合能力,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是安全有效的肺复张方法。

  • 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作者:刘丹丹;陈慧;邵长周;何礼贤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曲霉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83例 IPA 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IPA 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咯血。IPA 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多样,典型表现如晕征和新月征则较少见(主要见于免疫抑制患者)。83例中原发性 IPA 患者18例,均治愈;继发性 IPA 患者65例,治愈23例,好转出院25例,患者要求出院12例,病死 5例。结论:IPA 好发于有基础疾病和免疫抑制的患者,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原发性 IPA 较继发性 IPA 预后好。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及组织追踪成像评价矽肺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

    作者:曹怡;杨慧;王燕;李滨滨;吴红宁;曾萍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及组织追踪成像(tissue tracing imaging,TTI)对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变化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 年 1月江苏省南京市胸科医院收治的矽肺患者42例(矽肺组);同时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成人3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心腔内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应用 QTVI 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tricuspid annular peak systolic velocity,TAPVs);应用 TTI 获取右室游离壁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结果:矽肺组患者右心腔内径、RV-FAC、PASP 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矽肺组 TAPVs、TAPSE 均较对照组减低(P <0.01)。结论:QTVI 及TTI 可以定量、简便、敏感地评价矽肺患者右室收缩功能的变化。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乳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强;池丽俏

    目的:观察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分别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将90例稳定期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 A 予卡泊三醇软膏,对照组 B 予糠酸莫米松乳膏。3组均将药物涂擦于皮肤损伤部位,每日1次;均在治疗过程中接受 NB-UVB 照射,3次/周;3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治疗过程中每周观察1次疗效。结果:治疗2周时,治疗组的有效率(36.67%)高于对照组 A(13.33%)和对照组 B(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时,治疗组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 A(73.33%)与对照组 B(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钙泊三醇倍他米松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灼热和红斑,但患者可耐受。结论: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卡泊三醇软膏和糠酸莫米松乳膏与 NB-UVB 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均安全有效,其中以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的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对胆囊三角粘连的术前评估

    作者:孙荣勋;陈江;吉学生;刘景田;张大伟;武广斌;李小燕;孙培龙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前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价值。方法:对254例 LC 患者术前行 MRCP 检查,评估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包括胆囊管是否显示、胆囊管和胆囊壶腹的毗邻关系以及胆囊管在胆囊壶腹的开口位置。将术前评估的胆囊三角粘连的类型与 LC 术中确认的类型进行对比,并分析术前评估类型与手术难度的关系。结果:MRCP 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的术前评估与 LC 术中所见相同。胆囊管和胆囊壶腹呈兔尾型的毗邻关系、胆囊管开口于胆囊壶腹中份以及胆囊管未显影,均预示着 LC 实施困难。结论:MRCP 可以对胆囊三角粘连类型进行术前评估,有助于预测手术难度。

  • 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多发性小腿静脉性顽固性溃疡

    作者:周杰;周荣芳;黄金华;徐刚;刘亦峰;练慧斌;罗艺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治疗多发性小腿静脉性顽固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7例(16处)下肢静脉曲张并发多发性小腿顽固性溃疡的患者在经血管外科治疗原发病后,对溃疡创面进行清创并采用 VSD 技术封闭创面,7~10 d 后视情况行 VSD 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结果:7例患者的溃疡创面均愈合,术后予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对于下肢静脉曲张所致多发性小腿静脉性顽固性溃疡,及时行 VSD 联合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修复创面并在创面治愈后进行加压包扎,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健康教育路径在基层医院产科顺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娟;李宁;柏梅;江汇;夏珊敏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产科,健康教育路径在顺产产妇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10月某基层医院产科的131例顺产产妇(对照组)开展传统健康教育,对2012年11月—2013年4月同所医院的131例顺产产妇(研究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出院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估两组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健康知晓平均总分为(2308.98±109.006)分,对照组健康知晓平均总分为(2159.52±173.81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满意度平均总分为(102.40±8.348)分,对照组满意度平均总分为(96.55±12.970)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顺产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产妇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的规范性和针对性。

  •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在诊治危重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建祥;张亚军;张国培;董璟;施展;常绘文

    目的:评价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诊治危重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资料和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诊治情况。结果:16例中经 TEE 检查后需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的患者9例,其中7例恢复良好,无IABP 相关并发症;2例病死;经 TEE 检查无需行 IABP 的患者7例,其中再次开胸探查 2例,其余5例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改善内环境后好转。结论:TEE 可用于鉴别诊断危重心脏瓣膜病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病因,并为 IABP 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经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后的远期生活质量评价

    作者:戚颖;周旭

    目的:探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 Epworth 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和魁北克睡眠问卷(Quebec sleep questionnaire,QSQ)对36例中重度 OSAHS 患者在行 UPPP 治疗前及治疗后3年进行症状、生活质量评估。结果:OSAHS 患者治疗前后 ESS 评分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 =0.0146):QSQ 评分亦有明显提高(P =0.0312),表明 OSAHS 患者经 UPPP 治疗后远期症状和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结论:OS-AHS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UPPP 能改善患者的远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超声表现:附10例报告

    作者:周盛;齐青;韩红;袁海霞;王文平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超声表现并分析超声表现与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 SFT 的超声表现,归纳其声像图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供特点等。结果:SFT 的超声表现多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低回声或中等回声实质性肿块,腹腔是其常见的原发部位。10例肿瘤均血供丰富。结论:SFT 的超声表现为边界清楚、血供丰富的中低回声实质性肿块,但仍需大规模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 鼻胆管引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结果

    作者:王卫军;戴建军;钱建清;徐连生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 ERCP 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 ERCP 后,未给予鼻胆管引流;试验组患者在ERCP 后,给予鼻胆管引流。分别在术后3、12、24 h 测定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 <0.01;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P <0.05。试验组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ERCP 术后行鼻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 吗啡静脉自控镇痛对老年患者静脉麻醉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芳;姚毅真;戴洁群;朋立超

    目的:探讨吗啡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老年患者在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下行腹部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吗啡 PCIA 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在 TCI/TIVA 下行腹部手术,均于术后24 h、48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24 h 及术后24 h、48 h、72 h 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行神经心理学检查,评价认知功能;记录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 和48 h PCIA 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72 h PCIA 组 POCD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且术后认知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吗啡 PCIA 可减少老年患者在 TCI/TNA 下行腹部手术后 POCD 的发生,并促进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

  • 2种弥散加权成像对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

    作者:冯豪;许红莲;顾俊英;姚秀忠

    目的:分析比较呼吸门控脂肪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与憋气 DWI 在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30例胰腺癌与17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术前行3.0T 磁共振 DWI检查的资料。DWI 基于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包括憋气 DWI 和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b 值为600 s/mm2。分析比较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比较2种 DWI 序列鉴别诊断胰腺癌及肿块型胰腺炎的效能。结果:在憋气 DWI 序列上,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 ADC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上,胰腺癌与肿块型胰腺炎的 ADC 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中,以 ADC≥1.33×10-3 mm2/s 为诊断阀值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88.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和66.7%。在憋气 DWI 序列中,以 ADC 值≥1.45×10-3 mm2/s 为诊断阀值从肿块型胰腺炎中鉴别诊断胰腺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3%和88.9%,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和50.0%。结论:与憋气 DWI 比较,呼吸门控脂肪抑制 DWI 序列对胰腺癌和肿块型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更高。

  • 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56例早期治疗分析

    作者:黎明;李卫;陆平言;陈珏炜

    目的:探讨化学灼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回顾分析56例化学灼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中,肺部感染25例(44.6%),治愈52例(92.9%),病死4例。结论:对于化学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应重视现场洗消和早期急救处理,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应用呼吸机维持有效气体交换。对于深度创面,应早期行切削痂植皮术或皮瓣移植术,以减少吸收中毒,降低致残率。

  • 肝癌切除术中不同的肝断面处理方式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陈虒;沈英皓;任宁

    目的:比较肝癌切除术中采用肝断面对拢缝合与肝断面敞开对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3年2月行肝癌切除术的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在术中采用肝断面对拢缝合(缝合组),28例采用肝断面敞开(敞开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发热天数、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缝合组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量低于敞开组(P <0.05);缝合组术后第1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敞开组(P <0.05)。轻、中度肝硬化患者中,缝合组与敞开组术后观察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切除术应根据具体的手术情况选择适当的肝断面处理方法,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一期切开术与一期切除术治疗首发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对比

    作者:谢珉宁;杨奕平;陈兴华;张磊;徐璇

    目的:观察一期切开术与一期切除术治疗首发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收治的80例首发肛周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切开组(n=40)和切除组(n=40)。切开组采用一期切开术治疗,切除组采用一期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肛门功能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结果:切开组、切除组总有效率均为100%,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面积及肛门功能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切开组在术后6个月内3例复发。结论:切开术和切除术均可以作为首发肛周脓肿的一期根治术的术式选择,但切开术有一定的复发率,提示脓肿的炎性外壁对术后复发有一定影响。

  • 64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研究

    作者:盛伟华;王瑞芝;宋黎涛;邱志富

    目的:应用64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评价肝动脉血管变异。方法:对200例行64排螺旋 CT 检查的患者的肝动脉 CTA 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分析肝动脉解剖变异率及 CTA 对肝动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结果:200例中,肝动脉解剖结构正常者166例,肝动脉解剖变异者34例。根据 Michels 分型,发现6种解剖变异,其中多的是 Michels Ⅲ型(14例,7.0%),其次是 MichelsⅡ型(9例,4.5%),另有 Michels Ⅳ型2例(1.0%)、MichelsⅤ型 6例(3.0%)、MichelsⅥ型1例(0.5%)、MichelsⅨ型1例(0.5%),Michels 分型以外的1例(0.5%)。本研究中肝动脉变异发生率与既往文献明显不同。结论:肝动脉的变异率及变异分型具有不规律性,64排螺旋 CTA 能提供肝动脉解剖结构的信息,对制定合理的手术、介入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肝动脉 CT 血管造影
  •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21例回顾分析

    作者:缪文忠;陈桥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 CME 的21例患者(腔镜组)与行结肠癌开腹手术的27例患者(开腹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开始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食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或早于开腹组(P <0.05、0.01)。结论:腹腔镜 CME 安全、可行、有效,较开腹手术存在多方面的优势。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20例临床分析

    作者:古祺;毛悦时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和诊治方法,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例 CVST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案等。结果:20例患者均为中青年,大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颅压综合征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头痛17例、视力障碍8例、肢体乏力麻木10例、癫痫发作6例。CVST 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表现。根据19例患者的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renography,MRV)或数字成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结果(去除1例无效数据)发行,血栓累及2个或2个以上静脉窦15例(78.9%),累及上矢状窦 9例、!窦15例、乙状窦14例;脑实质损伤8例(40%)。经抗凝、降颅压和抗癫痫等对症治疗后,治疗有效(症状完全消失/缓解)17例(85%),无效3例(15%),病死2例。结论:CVST 发病率低,容易漏诊和误诊,头痛、视力障碍、癫痫和肢体感觉运动障碍为常见临床表现,孤立性头痛和孤立性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黑朦)患者需警惕 CVST;D-二聚体检查阴性不足以排除 CVST 诊断;CT 和 MRI 检查对 CVST 有重要提示作用,经静脉造影检查(MRV 或 DSA)发现血管腔内血栓是 CVST 确诊的关键;早期诊断,规范的抗凝治疗和积极的对症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 SPARC 在肝癌细胞中负性调控糖酵解作用的研究

    作者:华红伟;姜峰;胡薇薇;李静;丁罡

    目的:探究肝癌细胞中的分泌性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的表达与糖酵解作用的关系。方法:用 SPARC 质粒和 SPARC siRNA 分别转染人肝癌细胞株 HepG2,转染后采用比色法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以及乳酸生成量的变化。结果:转染 SPARC 质粒后的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较对照组下降(P <0.05);转染 SPARC siRNA 后的 HepG2细胞的葡萄糖摄取量和乳酸生成量较对照组增加(P <0.05)。结论:在肝癌细胞中,SPARC 对糖酵解过程具有负性调控作用。

  •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安霞;叶伶;龚颖;杨冬;李丽;金美玲

    目的:比较规范治疗后的气道阻塞程度不同的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等指标,探讨上述指标在哮喘患者气道重塑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收集规范治疗至少3个月的哮喘患者91例。以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作为分组标准,将91例哮喘患者分为轻度组(FEV1%pred≥80%)、中度组(60%<FEV1%pred<80%)、重度组(FEV1%pred≤60%)。选取同期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的 TGF-β1、IL-17、IL-23水平。结果:(1)哮喘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 TGF-β1水平较高,IL-17水平较低,两组间血清 IL-2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哮喘组间比较,轻度组血清 TGF-β1、IL-17水平与中、重度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度组与重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中、重度组间血清 IL-23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血清 IL-17水平与血清 TGF-β1水平呈负相关;FEV1%pred 与血清 TGF-β1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 IL-17水 平 呈 正 相 关,与血清 IL-23水 平 不 相 关。结论:哮喘患者血清TGF-β1与 FEV1%pred 呈负相关,表明 TGF-β1是重要的气道重塑指标。哮喘患者血清 IL-17低于健康人,且气道阻塞越严重,IL-17降低越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持续的气道炎性反应可抑制 IL-17的分泌和表达,使其在肺功能损害、严重气道重塑阶段的表达水平下降。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程果;姚晨玲

    目的:分析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将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21)和试验组(n=23)。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口服治疗。在发病当天及治疗7 d、14 d 时,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MESSS 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 指数),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在发病当天及治疗7 d 时的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内皮素-1(ET-1)、血栓素 B2(TXB2)水平的变化。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 MESSS评分、Barthel 指数、血清 hs-CRP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血清 SOD、MDA、ET-1、TXB2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 <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阿司匹林及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较好,且无不良反应;这可能是药物提高了患者血清 SOD 及降低了 MDA、ET-1、TXB2水平的缘故。

  • 体外循环期间 Apelin-36、NO 和 TNF-α的变化和意义

    作者:吴德华;张晓峰;常昕;徐凌峰;张卫;李欣;徐美英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期间 Apelin-36、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17例行直视下心脏手术患者,检测手术开始前(T0)、主动脉开放后即刻(T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2)、停机后即刻(T3)4个时间点动脉和静脉血浆中的 Apelin-36、NO 和 TNF-α浓度。结果:与术前(T0)比较,体外循环过程中动脉血 Apelin-36浓度在 T1、T2和 T3均升高(P <0.01或 P <0.05);静脉血中 Apelin-36浓度在 T1和 T2时高于 T0(P <0.01);动脉血 NO 浓度在 T1时、静脉血 NO 浓度在 T3时高于术前值(P <0.01或 P <0.05);动脉血 TNF-α浓度在 T1和 T3以及静脉血 TNF-α浓度在T3高于术前(P <0.01)。结论:体外循环可诱导血浆中 Apelin-36、NO 和 TNF-α浓度的增加。

  • 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内皮祖细胞的变化

    作者:聂志红;李波静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数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A 组)、消化性溃疡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32例(B 组)及同期健康志愿者32例(C 组)。检测各组 EPC 的数量及黏附、增殖、迁移能力。结果:A 组和 B 组的 EPC 数量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且 A 组 EPC 数量低于 B 组(P <0.05);A 组和 B 组 EPC 的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均明显低于 C 组(P <0.05),且 A 组 EPC 的黏附、增殖及迁移能力低于 B 组。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 EPC 数量减少、功能受损;EPC 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 叶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李祎群;谢建群;龚雨萍;孙玉姣

    目的:探讨叶酸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阴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 HP 阴性的80例 CAG 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叶酸治疗组(叶酸组)和安慰剂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疗程1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观察指标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结果:叶酸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胃镜下观察指标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各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叶酸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结论:叶酸治疗可以改善 HP 阴性 CAG 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黏膜炎性反应和萎缩状况,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 法舒地尔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横纹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汤罗嘉;姚晨玲;张晨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对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大鼠横纹肌的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 Sprague Dawley 大鼠,采用经腹腔注射敌敌畏(dichlorvos,DDVP)法制备 AOPP 大鼠模型。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中毒组、干预组,每组各8只。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接动物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对照组经腹腔注射0.4 mL 0.9%氯化钠液;中毒组和干预组经腹腔注射30 mg/kg DDVP;干预组在麻醉前30 min 经腹腔注射法舒地尔10 mg/kg。每组大鼠在造模后2 h 采集血标本,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 MM(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M,CK-MM)、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M (lactate dehydrogenase isoenzyme M,LDH-M)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s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左心室心肌、左侧腓肠肌 Rho 相关的卷曲螺旋型蛋白激酶 I(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containing protein kinase I,ROCKI)mRNA 的表达。结果:与中毒组比较,干预组大鼠的横纹肌中毒症状减轻。与对照组比较,中毒组与干预组大鼠血清 cTnT 值均升高(P <0.05)。与中毒组比较,干预组血清 cTnT 值上升幅度下降(P <0.05)。对照组、中毒组与干预组大鼠血清 CK-MM、LDH-M 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中毒组大鼠左心室心肌与左侧腓肠肌 ROCKI mRNA 表达水平上升(P <0.05);与中毒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左心室心肌与左侧腓肠肌 ROCKI mRNA 表达显著降低(P <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抑制 ROCKI mRNA 的表达,减轻 AOPP 大鼠的横纹肌中毒症状,有保护横纹肌的作用。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胃癌细胞株 AGS 增殖的促进作用

    作者:凌跃新;童赛雄

    目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是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诱导细胞迁移和形态改变的作用。本研究探讨 HGF 对人胃癌细胞株 AGS 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 AGS,应用浓度为25、50、75、100 ng/mL 的 HGF 分别处理 AGS 细胞24 h、48 h、72 h,采用 CCK-8法检测 AGS 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 HGF 对 AGS 细胞均有促增殖作用,随着 HGF 浓度的增加或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力呈上升趋势,在72 h 为明显,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t 为3.89、5.28、9.73、11.00,P <0.01)。结论:HGF 能显著促进人胃癌细胞株 AGS 的增殖。

  • 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钙结合蛋白 S100A8表达的影响

    作者:雷鸣;许开亮;赵龙姝;姚玉龙;陈秀妹

    目的:通过建立感染性休克大鼠模型,探索电刺激迷走神经对感染性休克大鼠血浆中钙结合蛋白 S100A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成年 SD 大鼠3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感染性休克模型,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①假电针正常组;②电针正常组;③假电针 CLP 组;④电针 CLP 组;⑤迷切假电针 CLP 组;⑥迷切电针 CLP 组。③~⑥组动物均行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采用 ELISA 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浆钙结合蛋白 S100A8。结果:CLP 组手术后平均动脉压呈进行性下降,手术后12 h 时血浆钙结合蛋白 S100A8水平显著升高(P <0.01);与 CLP 组比较,电刺激组动物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较低(P <0.01);迷切电针 CLP 组与迷切假电针 CLP 组相比,大 鼠 平 均 动 脉 压 下 降 程度较低,血浆钙结合蛋白S100A8水平显著下降(P <0.01)。结论:电刺激迷走神经可以缓解盲肠结扎穿孔导致的大鼠感染性休克所引发的进行性动脉压下降,降低血浆钙结合蛋白 S100A8水平,对于治疗休克有辅助作用。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刘佳;王晓勃;郭涛;刘丽;丰贵文;尚文俊;刘磊;李金锋

    目的: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在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4月—2012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发生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的移植肾组织标本38例,另随机选择10例肾穿刺活组织检查正常的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鼠抗人 IDO 单克隆抗体、按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 IDO 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肾组织中不表达 IDO,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 IDO 的阳性表达率为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 T 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 IDO 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 T 细胞介导的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P <0.05)。在 T 细胞介导的不同病理分级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组织中 IDO 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移植肾组织中 IDO 的阳性表达强度与 T 细胞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程度呈负相关(r=-0.696,P <0.05)。结论:IDO 参与肾移植术后免疫状态的调节,高表达的 IDO 可降低 T 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和痰液中表面活性蛋白D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作者:段艳红;杜春玲;肖建;周锋;徐栋辉;吴超民;周磊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血清和痰液中表面活性蛋白 D (surfactant protein D,SP-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加重期 COPD(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患者34例(A 组)、稳定期 COPD 患者37例(B 组)、有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C 组)、无嗜烟史的健康人30例(D 组)。分别检测4组血清和痰液中的 SP-D 水平,并分析 AECOPD 患者血清和痰液 SP-D 水平的相关性。结果:A、B、C、D 组的血清 SP-D 水平依次为(165.09±16.72)、(126.48±15.64)、(72.85±8.62)、(54.70±7.29)ng/mL,痰液 SP-D 水平依次为(109.03±18.95)、(133.28±16.36)、(260.04±47.91)、(665.89±117.49)ng/mL;血清和痰液 SP-D 水平在4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 患者的血清 SP-D 水平和痰液 SP-D 水平呈负相关(r=-0.698,P <0.05)。结论:AECOPD 患者的血清、痰液 SP-D 水平呈负相关。血清、痰液 SP-D 水平的监测有助于临床 AECOPD 病情的评估。

  • 透明细胞脑膜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江瀛川;顾晔;张晓彪

    透明细胞脑膜瘤(clear cell meningioma, CCM)在脑膜瘤的15个亚型中较为少见,200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为 II 级肿瘤,占脑膜瘤的占2%。CCM 与其他脑膜瘤的区别在于,CCM 具有侵袭性、易复发、可随脑脊液播散[1-2]。CCM 好发于年轻人,多见于桥小脑角和脊髓,但颅内幕上不是其好发区域,现报告1例幕上凸面的 CCM,为 CCM的临床诊治提供经验。

  • 先父遗传--精子介导的非孟德尔遗传

    作者:赵吉;姜红

    先父遗传被定义为:先前的男性可能会对同一位女性与后来其他男性所生育的后代的特征造成影响。这一直以来都是遗传学中一个非常有趣并富有争议的问题。虽然达尔文及许多19世纪的著名生物学家支持先父遗传学说,但由于一些学者的反对及一些实验得到的阴性结果,先父遗传长期受到质疑。然而,从一些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中,我们仍可以找到许多先父遗传的理论依据,诸如:精子可以穿透女性生殖道细胞、外源性 DNA 可以掺入体细胞、母亲血液中存在胎儿基因、精子 RNA 可以介导非孟德尔遗传等现象。

  • 胸腔镜联合脊柱旁后入路切除后纵隔哑铃型神经鞘瘤1例报告

    作者:薛亮;蒋淳;余勇;丁建勇

    后纵隔哑铃型肿瘤是比较少见的胸腔内肿瘤,其中90%为良性病变,常见的是神经源性肿瘤,包括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等[1]。肿瘤的主体部分主要位于胸腔内,但有部分延伸进入椎间孔、甚至椎管内[2],对于此类肿瘤进行手术的合适入路,目前尚存争议。多数情况下,尤其当肿瘤体积较大时,单一的手术入路,比如胸腔入路或者脊柱旁入路,常常不能达到手术目的。2013年,我院收治1 例后纵隔哑铃型神经鞘瘤患者手术中采用前入路(胸腔镜)联合后入路(脊柱旁小切口椎板切除)的方式完整地切除了肿瘤,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氯氰菊酯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

    作者:李雯;魏东

    对1例氯氰菊酯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患者有明确的氯氰菊酯接触病史,出现胃肠道、呼吸道等急性中毒表现,“假愈期”后3 d 出现烦躁、胡言乱语、四肢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19 d后入院,诊断为迟发性脑病,给予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改善。此病例提示,氯氰菊酯中毒可引起迟发性脑病,临床可考虑早期给予预防性治疗。

  • 尿路结石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进展

    作者:吴宗强;王国民

    尿路结石又称尿石症,是肾、输尿管、膀胱、尿道部位结石的统称,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了解尿路结石的构成成分不仅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也有利于尿路结石的预防。目前,用于分析尿路结石成分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现对尿路结石的构成成分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潘独伊;陈世耀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是指胃癌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伴或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EGC 的检出率也日趋增高。但超声内镜检查对胃癌切除术前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仅为66.7%[1]。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 EGC 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 EGC 患者来说,无淋巴结转移是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黏膜剥离术(ESD)的首要条件。内镜治疗术后,局部切除标本的分析及淋巴结转移标志物的检测可为是否进一步手术提供依据。目前已发现多种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如 nm23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但这些因子的特异性不强,临床应用受限。本文对新发现的 EGC 淋巴结转移分子标志物作一综述。

  • 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渊;夏慧玲;王天浩

    阿司匹林作为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常用于预防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然而,阿司匹林亦被称为“双刃剑”,它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同时,也有引起消化道、颅脑等部位出血的可能。本文对近年来阿司匹林用于防治心血管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指导其临床应用。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新进展

    作者:赵瀛;黄斐;宋斌斌;郭玮;潘柏申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系统性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对称性、反复性多滑膜关节炎,终可导致不可逆的骨关节损伤。RA 的早期诊断、治疗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重要意义。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ACR)首次制定了 RA 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测定等方面,但是,RA 患者在达到该标准时可能早已发生骨关节损伤。此外,RF 也可见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感染患者或老年人的血清中,因此其用于诊断 RA 的特异性较差。2009年ACR 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The European League Against Rheumatism,EULAR)提出,将抗环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纳入RA 的新的诊断标准中。

  • 人工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朔;郭常安;阎作勤

    随着人口老龄化,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逐年增加(预计到2030年,美国行髋、膝关节置换术者将分别达到570000例和3480000例[1]),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提高PJI 的诊疗水平已成为关节外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 PJI 的诊疗研究综述如下。

  • 上颌前方牵引在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骊;冯靳秋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常见的错%畸形,多由上下颌骨位置、形态异常造成,其中上颌后缩下颌正常及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型占42%~63%,即约50%的骨性Ⅲ类错%患者为上颌发育不良[1]。上颌前方牵引是以合适大小的力作用于上颌骨周围的骨缝,刺激骨缝区的骨沉积;同时牵拉上颌骨前部骨膜,促使上颌骨向前生长,以达到矫治上下颌骨关系不调所致骨性错%的目的。本文拟对现阶段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的进展作一综述。

  • 胃泌素原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梦诗;黄玉伟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 发病率在全世界男女性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3。在我国,CRC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处于恶性肿瘤和致死因素的第4位。早在1993年 Nemeth 等[1]就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检测到胃泌素原(progastrin),之后人们逐渐发现胃泌素原在 CRC 细胞的增殖、抗凋亡、侵袭、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望成为 CRC 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中国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