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中国临床医学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중국림상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6358
  • 国内刊号: 31-179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王玉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上调microRNA-543表达对大鼠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坤;张育民;王亚康;郭建斌

    目的:探讨微小RNA-543(microRNA-543,miRNA-5431/miR-543)对大鼠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软骨细胞的可能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采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切断法建立大鼠OA模型,real-time PCR法检测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与正常大鼠软骨组织miR-543的表达差异.体外分离正常膝关节软骨细胞,IL-1β(10 ng/L)共培养24 h模拟体外OA状态,以miR-543 mimics转染软骨细胞,采用M T T、real-time PCR及Western印迹法观察miR-543过表达对IL-1β诱导下软骨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鼠双微体基因4(murine double minute 4,MDM4)、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PKB1/Akt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2,Bcl-2)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结果:OA模型大鼠软骨组织较正常大鼠软骨组织 miR-543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正常软骨细胞相比,IL-1β诱导后软骨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MDM4表达上调,Akt1、Bcl-2表达下调(P<0.05),炎症因子TNF-α、IL-6释放增加(P<0.05);转染miR-543 mimics后,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MDM4表达下调,Akt1、Bcl-2表达上调(P<0.05),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6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OA大鼠软骨组织miR-543表达较正常软骨组织明显降低;上调miR-543表达体外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拮抗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损伤,可能与其下调MDM4表达、上调Akt1、Bcl-2表达,减少炎症因子(TNF-α、IL-6)有关.

  • 基于单中心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

    作者:严健华;孙英刚;陈漫天;唐勇;孟舒;张亚臣;张燚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现象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采用校正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临床试验血流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入选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证实CSF的患者96例为CSF组,入选同期行CAG证实血流完全正常的患者106例为非慢血流(non-CSF,NCSF)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生化指标及相关炎症因子(包括外周静脉血及冠状动脉血)之间的差异,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同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CSF的危险因素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结果:CSF组冠状动脉三分支的CTFC值均显著高于NCSF组(前降支:32.3 ± 3.7 vs 17.8 ± 2.1;回旋支:34.5 ± 3.9 vs 23.1 ± 2.8;右冠状动脉:34.9 ± 4.3 vs 21.4 ± 3.2,P均<0.01),且右冠状动脉为CSF常见的受累冠脉(83.3%).单因素分析发现:CSF组患者体质指数,糖尿病比例,尿酸,冠状动脉血IL-6、hsCRP,外周静脉血及冠状动脉血 MMP-9均显著高于NCSF组(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质指数(OR=1.313,95% CI 1.026~1.654,P= 0.034)、糖尿病(OR=1.604,95% CI 1.198~2.466,P=0.006)、高尿酸水平(OR=1.036,95% CI 1.006~1.102,P=0.027)、外周静脉血M M P-9(OR=2.279,95% CI 1.478~4.022,P=0.004)、受累冠状动脉血M M P-9(OR=3.145,95% CI 2.011~5.023,P=0.000)是发生CS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质指数、糖尿病、尿酸是CS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全身炎症反应相比,受累冠脉局部炎症反应与CSF更相关;炎症因子MMP-9在CS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基于单中心的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根治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徐志远;陆超敬;李春光;王晓伟;金海;杨立信;陈和忠;朱吉

    目的:基于单中心临床资料分析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预后影响因素,探讨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的有效诊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胸外科2010年10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收治的30例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及随访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0例食管小细胞癌患者术前胃镜病理诊断准确率为13.33%(4/30).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方式以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化疗为主,占80%(24/30);术后出现手术并发症3例,均予对症处理后顺利出院.患者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4.8%、35.1%、26.4%.纵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原发性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局限期食管小细胞癌缺乏成熟有效的治疗模式,根治性手术切除联合化疗可改善其预后,但淋巴结转移患者可能无法从根治性切除手术中获益.

  • 基于单中心的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起源的卵巢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作者:唐浩莎;王肖;刘艳;卢媛

    目的:基于单中心的数据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endometriotic cyst,EC)起源及非EC起源的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carcinoma,OC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5年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手术并经病理确诊的126例OCCC患者的临床资料.首次根据是否起源于 EC将患者分为EC组和non-EC组,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的比较.结果:OCCC患者中46例(36.5%)起源于EC(EC组),80例(63.5%)非起源于EC(non-EC组).与non-EC组相比,EC组确诊时的平均年龄更小[(50.1 ± 5.6)岁 vs(53.3 ± 8.6)岁,P=0.011],产次更少(100.0%vs 87.5%,P=0.012),更倾向于累及单侧卵巢(95.7% vs 82.5%,P=0.033),术前血CA125≤200 U/mL的比例更高(94.9%vs 60.8%,P<0.001),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更早(95.7% vs 58.8%,P<0.001),满意瘤体减灭率更高(100.0% vs 91.3%,P=0.039),化疗敏感率也更高(93.3% vs 71.2%,P=0.0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C组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显著优于non-EC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表明:EC起源不是OCCC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测因素,FIGO分期和化疗敏感性是预测 PFS的独立因素,化疗敏感性是预测OS的独立因素.结论:与非EC起源患者相比, EC起源OCCC患者具有更多预后有利因素,但EC起源不是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短期极低热量饮食干预对住院超重及肥胖患者的疗效及患者依从性

    作者:孙潇泱;成殷勤;李洪彬;夏明锋;常薪霞;卞华;颜红梅

    目的:探讨住院超重及肥胖患者短期进行极低热量饮食干预的效果及其依从性.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30例超重及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住院期间给予每日总热量800 kcal(1 kcal=4.1868 kJ)的饮食干预.比较其入院当日和出院当日的体质量,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对极低热量饮食的耐受性,随访患者出院半年内饮食控制和体质量情况.结果:患者平均接受(8±3)d的极低热量饮食干预后,体质量显著下降[(92.86 ± 22.78)kg vs(95.93 ± 23.28)kg,P<0.001].所有患者均无干预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患者住院期间可坚持极低热量饮食治疗,但在出院后长期依从性较差.结论:短期极低热量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超重肥胖患者的体质量,患者耐受性好,但对长期极低热量饮食依从性较差,应加强患者饮食控制.

  • 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注射移植可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高风英;金文强;王星海;刘振威

    目的:探讨携带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基因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对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可能作用.方法:取正常足月剖宫产健康婴儿脐带分离 HU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三质粒共转染法在293T细胞中制备病毒颗粒 Lenti-ACE2,并转染 HUMSCs.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LM 组、ACE2组、HUMSCs组、HUMSCs-ACE2组(n=24).后4组大鼠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滴注BLM(5 mg/kg)建立肺损伤大鼠模型,收集各组大鼠损伤前和滴注BLM后第3、7、14天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检测.计数法测定BALF中性粒细胞数量;BCA法测定BALF总蛋白含量;化学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 PO)活性;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RT-PCR测定肺组织中INF-γ、IL-4 mRNA 表达的变化;ELISA 法测定肺组织 TNF-α含量;Western 印迹法测定肺组织 ACE2蛋白表达.结果: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大鼠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第3、7、14天较同期BLM组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 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 HUMSCs-ACE2组BALF总蛋白量降低,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损伤严重度病理评分结果显示:与BLM相比,ACE2、HUMSCs、HUMSCs-ACE2组大鼠肺组织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 HUMSCs-ACE2组表现佳,在损伤后第3、7、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ACE2组总蛋白中ACE2表达增量明显,第14天达高峰,接近BLM刺激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MPO活性降低,以HUMSCs-ACE2组降低量明显(P<0.05).与同期BLM组相比,HUMSCs组、ACE2组及 HUMSCs-ACE2组INF-γ mRNA水平降低,以 HUMSCs-ACE2组降低量明显(P< 0.05).与同期 BLM 组相比, HUMSCs组、ACE2组及HUMSCs-ACE2组IL-4 mRNA表达升高,以 HUMSCs-ACE2组升高明显(P<0.05).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外源性 HUMSCs携带ACE2/eGFP基因,经静脉输入体内后第14天可见肺组织受损处出现GFP阳性表达细胞.结论:携带ACE2的HUMSCs尾静脉注射移植能有效降低 ALI大鼠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总蛋白渗出,改善血管通透程度,降低肺组织中促炎因子水平,提升抗炎因子IL-4及ACE2的表达,从而减轻ALI大鼠病理损伤程度.

  • 早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基因突变分析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作者:林健;贾淞淋;方敏;吴雅妮;刘超乾;苏东玮;于跃;李恒宇;盛湲

    目的:检测早期乳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计数及其 TP53、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基因突变结果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0例乳腺癌和良性乳腺肿瘤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液、尿液标本,采用CellSearch法检测患者外周血CTC数目;采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技术检测患者血、CTC和尿标本中 TP53(p.R248Q、p.R273H、p.R175H)和 PI3K(p.E545K、p.H1047R)基因位点突变情况;分析基因突变情况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发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腋窝淋巴结转移和Ki-67指数等)间的相关性.结果:终纳入29例患者,患者血、CTC和尿标本中共获得435个基因检测结果,其中发生基因突变的82个(18.9%).5种基因位点的突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突变率高的基因是T P53(p.R175H),有29个突变(6.7%);突变率低的是PI3K(p.E545K),仅发生1个(0.2%)突变.CTC、血和尿标本间5种基因位点的突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P=0.002),3类样本中突变率高的基因都是 TP53(p.R175H).乳腺癌分子分型和Ki-67指数与CTC标本中TP53(p.R248Q)基因突变相关(P=0.003,P=0.028),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与CTC标本中TP53(p.R175H)基因突变有关(P=0.058).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分子分型和 Ki-67指数与CTC中TP53(p.R248Q)基因突变相关,而腋窝淋巴结转移可能与CTC中T P53(p.R175H)基因突变相关,提示CTC标本中T P53基因突变是早期乳腺癌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的潜在指标.

  • 基于单中心的中国人群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临床特征与治疗策略

    作者:黄浙勇;杨虹波;宋亚楠;石洪涛;戴宇翔;李晨光;陆浩;徐世坤;黄东;马剑英;姚康;张峰;王齐兵;钱菊英;葛均波

    目的:基于单中心的临床资料探讨中国人群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spontaneous coronary artery dissection,SCAD)的临床特点、治疗选择和临床转归.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单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的16526例连续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17例SCAD患者.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病变特点、治疗方案和临床转归.结果:17例SCAD患者年龄26~67岁,平均(49.06 ± 10.73)岁;男性4例、女性13例.所有患者均以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其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17例患者共发现20处夹层,夹层主要发生于左前降支(10例,50%)和右冠状动脉(7例,35%),少数累及对角支(2例,10%)和回旋支(1例,5%).20处夹层Ⅰ型5处、ⅡA型7处、ⅡB型6处、Ⅲ型2处.夹层远段的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 I)血流分级0级4处、1级2处、3级14处.7例患者保守治疗,1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治疗,临床随访均无心绞痛发作.9例患者接受支架植入,每例平均(2.44 ± 1.13)枚.介入过程中共5例患者出现血肿扩展,其中1例出现新发急性心肌梗死,另1例死亡.结论:缺乏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青年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要考虑 SCAD可能;临床应熟悉SCAD的造影表现,必要时行血管内超声确诊;确诊后一般采用药物保守治疗,高危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要慎防夹层扩展.

  • 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参与调控2,4-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慢性痒

    作者:吴品雯;张浩;方浩

    目的:探讨脊髓背角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磷酸化对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诱导的小鼠慢性痒的调控作用.方法:8~12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DNFB诱导组和丙酮对照组.DNFB组小鼠分别于面颊部和背部反复涂抹1.5% DNFB溶液,建立类似特异性皮炎的慢性痒模型.分别观察慢性痒模型建立后小鼠的自发性行为,以及鞘内注射M EK抑制剂U0126后小鼠自发性慢性痒行为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小鼠脊髓组织磷酸化 ERK(phosphrylated ERK,pERK)的表达情况.结果:面颊部诱导模型中,DNFB组小鼠的搔抓次数明显高于丙酮对照组(P<0.05),而擦涂行为无差异,证实DNFB诱发的是痒觉;颈背部诱导模型中,DNFB组小鼠表现出剧烈的搔抓行为,而丙酮对照组的搔抓行为不明显.背部慢性痒模型建立后,分别在第1、3、7和14天鞘内注射 M EK 抑制剂U0126,小鼠的搔抓行为受到明显抑制(P<0.05),且脊髓背角pERK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P<0.05).pERK活化主要表达于小鼠脊髓背角Ⅰ ~ Ⅱ层,且与神经元标志物NeuN共标,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不共标.结论: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 ERK磷酸化可能参与调控DNFB诱导的慢性痒.

  • 基于单中心的局部巨大乳腺癌手术切除后胸壁重建及巨大创面修复策略

    作者:朱明;马晓飞;杨燕文;张勇;冯自豪;亓发芝;顾建英

    目的:基于单中心11年的临床实践探讨局部巨大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手术切除后胸壁重建及巨大创面修复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52例LAB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7例为原发肿瘤,55例为复发肿瘤.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及术后创面修复重建,观察手术相关指标及患者术后远期预后,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47.5 ± 9.2)岁,均为单侧,左侧肿物137例(54.4%),右侧肿物115例(45.6%).所有患者乳腺肿瘤均顺利切除,住院时间9~45 d,平均(12.9 ± 3.4)d,术后随访5~72个月,平均(18.7 ± 9.6)个月.平均手术时长(3.8 ± 1.7)h,术中平均出血(348.4 ± 106.6) mL.肿物面积大为30 cm×25 cm,小为5 cm×13 cm,合并胸骨或肋骨缺损71例(28.2%),其中30例无需钛网修复,41例应用个性化钛网重建胸壁.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皮瓣面积为14 cm×6 cm~29 cm×30 cm,应用带蒂背阔肌肌皮瓣98例(38.9%),腹直肌肌皮瓣56例(22.2%),侧胸壁皮瓣34例(13.5%),胸大肌肌皮瓣及乳房瓣31例(12.3%),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17例(6.7%),局部皮瓣16例(6.3%).所有病例均恢复良好,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LABC患者的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应用、术中适当扩大肿瘤切除范围、多种途径重建胸壁及修复术后巨大创面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 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钱松屹;刘鹏;叶志东;王非;林凡;杨煜光;樊雪强;甄雅楠;郑夏;王凤林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 34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联合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观察患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术中死亡,OPCAB共完成41处远心端吻合,同期PCI植入冠脉支架46枚.术后即刻DSA造影示移植物及支架内无闭塞发生.患者术后恢复可,无心绞痛发作,无围术期死亡,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无二次开胸探查.术后平均随访(36 ± 8)个月,患者无再发心绞痛,未再接受医疗干预.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近期预后良好.

  • 4字位关节镜手术治疗60岁以上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汤继磊;沈向阳;陆宏伟;高为人;聂升波;钟毅

    目的:探讨4字位关节镜手术治疗60岁以上腘窝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36例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的60岁以上腘窝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4字位关节镜切除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之间的关节囊皱襞,扩大开口至1 cm,同时处理关节内疾病.术前和术后对患者进行 Rauschning-Lindgren评分.结果:4字位进行镜下操作方便,建立通道无障碍.36例患者中有34例(94.4%)合并关节内疾病,内侧半月板损伤24例(66.7%),外侧半月板损伤10例(27.8%),关节软骨Ⅲ ~ Ⅳ级损伤12例(33.3%),关节游离体8例(22.2%).随访时间为10~22个月,平均(16 ± 4)个月.术后膝关节不适症状均较术前明显缓解.术后 Rauschning-Lindgren 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 0.01).结论:4字位关节镜手术治疗60岁以上腘窝囊肿患者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可同时处理关节内疾病,短期疗效确切.

  •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筛选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

    作者:徐顺明;曹艳云;孔伟;徐徉;蔡海斌

    目的:探讨风团持续时间与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sobaric tag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技术鉴定CSU患者血清差异蛋白,分析CRP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SU患者CRP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相比,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上调(P<0.05).风团持续时间长的CSU患者CRP表达水平高于风团持续时间短的 CSU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U患者血清CRP表达与风团持续时间相关.

  •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Ki-67、P16蛋白的表达差异及诊断价值

    作者:刘峰;张春霞;张莉;于云英

    目的:观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Ki-67、P16蛋白的表达差异,探讨二者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4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活检病理组织标本中 Ki-67、P16蛋白的表达,诊断试验评估Ki-67、P16蛋白表达鉴别诊断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价值.结果:宫颈癌组织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CIN,高级别CIN组织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C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CIN,高级别CIN组织P16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低级别C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鉴别诊断CIN与宫颈癌的敏感性高于Ki-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P16蛋白联合诊断在区分CIN与宫颈癌及低级别CIN与高级别CIN的敏感性明显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Ki-67、P16蛋白联合诊断对区分不同组织学分级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 国产新型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在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作者:郑玉英;余情;蒋莹;向阳;陈迟;许淼;张勘;周蓉;蔡端

    目的:观察国产新型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在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适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特色的住院医师临床思维训练及考核新思路.方法:采用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主开发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对2016年上海市44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的4559名在培住院医师进行考核.考核完成后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所有参与考核的住院医师进行调查,评价考核效果及系统应用效果.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4559份,回收452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32%.系统界面操作便捷性:21.1% 的受调查住院医师认为界面操作很方便,47.1% 认为界面操作较方便,23.9% 认为界面操作方便性一般,7.9% 认为界面操作不方便.系统操作视频学习培训的必要性:33.2% 的受调查住院医师认为系统操作视频学习培训很有必要,42.9% 认为有必要,20.6% 认为必要性一般,3.2% 认为没有必要.系统对临床思维能力的评估价值:17.3% 的受调查住院医师认为该系统完全可以评估临床思维能力,75.3% 认为部分评估临床思维能力,7.5% 认为无法评估临床思维能力.系统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作用:23.8% 的受调查住院医师认为该系统对临床思维能力有很大提升作用,52.4% 认为有部分提升作用,20.3% 认为提升作用一般,3.5% 认为没有提升作用.住院医师对系统的接受程度:17.0% 的住院医师特别能够接受该系统,52.1% 比较能够接受,27.1% 接受程度一般,3.8% 不接受.考核后需要反馈的内容:受调查的住院医师希望得到的反馈内容依次为思维的缺陷(71.8%)、步骤问题(44.8%)、标准答案(42.9%)、分数(33.0%).结论:由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主研发的国产新型临床思维训练与考核系统能够得到住院医师的广泛认可,有助于提升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患者血尿酸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庆广;杜春艳;韩伯军;洪珊珊;刘定华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与患者血尿酸变化的关系,分析影响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诊治的60例帕金森病患者,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并进行 Hoehn&Yahr帕金森病严重度分级(H-Y).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等资料进行逐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检测患者的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等水平,并与健康人(60例)对比,分析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与血尿酸变化的关系.结果:帕金森病组血尿酸平均水平为(258.0 ± 55.6)μmol/L,低于健康组[(328.6 ± 50.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组与健康组及帕金森病不同分期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中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患者血尿酸平均水平为(235.6 ± 65.3)μmol/L,明显低于未合并认知障碍者[(272.3 ± 60.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与其血尿酸水平、受教育年限正相关,与患者的病程、H-Y分级负相关.结论:血尿酸可能参与帕金森病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对血尿酸水平进行干预有助于延缓患者的病程.

  • 丝切蛋白1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赵瀛;张春燕;郭奕超;戴谦;王蓓丽;郭玮;潘柏申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cofilin 1)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5月诊断为 HCC且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 HCC切除术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标本12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组织中 cofilin 1的表达,分析cofilin 1表达水平与肿瘤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GraphPad软件分析cofilin 1表达水平与患者术后复发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采用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分析 HCC切除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Cofilin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与术前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肿瘤大小及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组方案(BCLC分期)正相关(P<0.05,R<0.3).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ofilin 1高表达组、低表达组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CLC分期和肿瘤大小 HCC患者间术后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AFP水平和侵袭发生与否患者亚组间术后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风险比例模型的单因素分析发现:cofilin 1表达水平对患者术后复发和生存情况均有预测价值(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ofilin 1是HCC患者行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HR=1.647,95% CI 1.015~2.672),也是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2.412,95% CI 1.696~4.940).结论:Cofilin 1高表达与 HCC患者术后复发及较短生存时间相关,是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评估 HCC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

  • 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Th1/Th2平衡的影响

    作者:王静;潘春峰;胡志雄;周海英

    目的:探讨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T h1/T h2平衡的影响.方法:80例C、D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片6个月(每次0.6 g,2次/d),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治疗.比较6个月期间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发生的次数、急性加重的天数、急性加重事件严重程度.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 IL-4、IFN-γ的浓度,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T h1、T h2占CD4+T 细胞的比值.结果:治疗组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平均急性加重天数、Ⅱ ~ Ⅲ级急性加重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4水平、T h2/CD4+T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IFN-γ水平、T h1/CD4+T细胞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T h1/T h2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IL-4、IFN-γ水平、T h1/CD4+T细胞、T h2/CD4+T细胞、T h1/T h2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每日口服1200 mg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C、D型稳定期COPD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用药期间能使 Th1/Th2趋于平衡,降低患者急性加重次数,缩短其急性加重的天数,减少中重度急性加重事件发生.

  • 咀嚼口香糖不能加速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融合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华通;张珂;李唐波;周许辉;袁红斌

    目的:探讨咀嚼口香糖对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融合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收治的行后路融合手术的 Lenke 5型AIS患者随机分为口香糖组和对照组(注册号:ChiCTR-IOR-17013449).口香糖组患者术后第1~3天每天8:00、12:00、18:00咀嚼口香糖20~30 min;对照组不给予咀嚼口香糖处理.主要终点指标:术后初次通气时间、初次肠蠕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进食时间.次要终点指标:术后镇痛药用量、腹部疼痛及恶心评分、术后并发症.结果:终纳入99例患者,其中口香糖组49例,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术后首次通气时间(P=0.162)、肠蠕动时间(P=0.387)、首次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P=0.7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镇痛药用量、腹痛及恶心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nke 5型AIS患者后路融合术后咀嚼口香糖不能加速胃肠道功能恢复.

  • 上肢力量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及手指功能恢复和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作者:袁剑;赵延欣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上肢力量训练对上肢及手指功能恢复的影响,并评价其对脑卒中后抑郁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5月于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脑卒中合并偏瘫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2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加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训练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力量训练,卒中后抑郁患者加用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均采用Fugl-Meyer量表(FMA)、Barthel指数(BI)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价.结果:治疗6个月后,训练组患者FMA、FMA(上肢)、FMA(手指)和NI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6个月后,训练组患者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上肢力量训练能改善上肢及手指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有助于缓解卒中后抑郁.

  • 鼻内镜下眶下壁骨折修复方式及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赵娟;徐金操

    眼眶骨折是指外力撞击眼部引起面中部多发骨折的外伤,按骨折性质大致可分为:爆裂性眶壁骨折、复合性眶壁骨折、复杂性眶壁骨折;按部位可分为眶下壁骨折、眶内侧壁骨折、眶下壁和眶内侧壁联合骨折,其中以眶下壁骨折为常见.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手术修复是目前治疗眶下壁骨折理想的方法,利用鼻内镜联合传统入路或直接经鼻腔入路手术具有可直视眶壁骨折的部位、直接评估伤情及制定手术方案等优势.本文针对眶下壁骨折的诊断、辅助检查、手术指征、鼻内镜修复眼眶骨折的手术术式、术式的优点和缺点及各种修复材料的特点等内容作一综述.

  •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作者:孙亚奇;卞艳芳;周春娜;马乐韵;王素娴;蔡溱

    骨质疏松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易发骨折为特征.近年来中药对骨质疏松治疗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不少中药具有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被应用于防治骨质疏松,取得初步疗效.本文就目前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常用单药及方剂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基于基因组学的前列腺癌临床精准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顾成元;叶定伟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癌症类型,高居美国男性癌症死亡原因第二位.癌症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的兴起使得前列腺癌的分子分型成为了可能.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上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是目前前列腺癌精准诊治的关键.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基于基因组学的前列腺癌分子分型及临床精准诊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切实提高前列腺癌诊治水平.

  •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宋建祥;易忠权;郑世营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5(ubiquitin-specific protease 15,USP15)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去泛素酶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USP15能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细胞内多种蛋白质的功能及稳定性,参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望成为相关疾病潜在的治疗靶点.因此,本文就USP15的基因定位与表达、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等作一综述.

  • 基于血管平滑肌视角的牵张应力对血管重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瑞;沈雳

    血管重构(vascular remodeling)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和终归宿.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肺动脉高压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管重构.牵张应力(stretch stress)是由搏动血流产生的作用于血管壁的一种生物机械力,异常的牵张应力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可引起动脉硬化、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等一系列事件.因此,本文旨在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角度就牵张应力对血管重构的影响作一综述.

  • 全厚皮片移植技术修复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性巨大慢性溃疡

    作者:查选平;黄华荣;陈秀明;许云;林妹;雷馥铭

    目的:探讨全厚皮片移植技术修复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性巨大慢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23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性巨大慢性溃疡患者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主干抽剥+曲张分支切除+溃疡区小切口深筋膜下交通支全离断手术,术中采用整形外科全厚皮片移植技术修复创面,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23例患者的溃疡创面均愈合,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结论:对于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性巨大慢性溃疡,在纠正血流动力学的基础上应用全厚皮片移植技术,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v1.2018)

    作者:齐志鹏;李全林;钟芸诗;周平红

    贲门失弛缓症(esophageal achalasia)是由胃食管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 EGJ)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功能性疾病[1-2 ] .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动,食管下括约肌(lower esophagussphincter ,LES)高压和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减弱.临床表现为进食困难、反流、胸痛、反复肺部感染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 ,POEM)是一种通过隧道内镜技术进行肌切开的内镜微创技术,2008 年被首次应用于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目前已成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首选治疗方法.

  • 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的发展与展望

    作者:徐佳昕;李全林;周平红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理念应运而生,推动了外科学的不断发展,但也存在很多难题.近10年来,消化内镜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给NOTES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回顾了传统NOTES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就新兴NOTES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一展望.

  • 全球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的临床实践

    作者:诸炎;李全林;蔡明琰;胡健卫;钟芸诗;蔡世伦;陈巍峰;张轶群;周平红

    目的:总结全球首例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患者的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患者男性,21岁,术前Eckardt评分7分,确诊贲门失弛缓症伴先天性成骨不全.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于全麻下实施POEM 术:首先距离门齿28 cm作黏膜切口,胃镜进入黏膜下层并分离至贲门下3 cm,随后距门齿29 cm至贲门下2 cm将环状肌束切断,观察贲门口松弛后电凝止血并使用钛夹关闭黏膜下隧道口.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总用时28 min,术后30 h拔除胃管并饮用清水.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院,出院时无不适主诉.术后2周随访Eckardt评分为0分.结论:POEM 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合并先天性成骨不全安全、有效.

  • 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在离体/活体猪胃肠道内镜电切术中的应用评估

    作者:田红丽;蔡明琰;诸炎;王蕴;朱胜军;周平红

    目的:探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在动物离体及活体胃肠道内镜电切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对离体猪胃、离体猪肠、体猪胃、活体猪肠直径约1 cm的模拟病变进行电切,电切功率分为低、中、高3种(20 W、30 W、40 W),采用氩气烧灼创面止血.观察记录完整切除率、1周后创面愈合情况(活体实验)、有无术中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切除病变及创面送病理检测,观察有无固有肌层损伤.结果:离体猪胃手术中,9处模拟病变均完整切除;低功率(20 W)下,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对离体猪肠病变切除效果佳,中功率及高功率下使用后结痂较明显,影响进一步使用.离体实验中肉眼及病理观察创面均未见固有肌层损伤.活体猪胃手术中,9处病变采用自制新型内镜多功能圈套器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观察创面未见穿孔及出血;活体猪肠手术中,15处病变均完整切除,术后1周观察均有不同程度愈合,创面未见并发症,其中1处病变病理见固有肌层损伤(6.7%,1/15).结论:自制新型多功能圈套器在猪胃肠电切术中应用安全有效,肠道手术建议设置20 W的低功率作为手术功率.

  • 深在性囊性胃炎内镜下的特征性表现及治疗策略:基于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朱博群;诸炎;秦文政;罗荣奎;蔡明琰;陈巍峰;马丽黎;徐美东;周平红

    目的:基于单中心数据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astritis cystica profunda,GCP)内镜下的特征性表现及诊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11年10月至2016年10月内镜治疗后经病理确诊的40例GC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下特征性表现,并对其中GCP合并早期胃癌的患者进行单独分析.结果:GCP内镜下表现以黏膜下隆起型为主(18/40,45%),术前超声胃镜对黏膜下隆起型的 GCP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术前诊断为GCP而接受治疗的比例为20%,内镜治疗后随访均无复发.5例(12.5%)GCP患者合并有早期胃癌,主要表现为黏膜病变型(Ⅱa+ Ⅱc型),接受内镜下治疗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GCP患者内镜下主要表现为黏膜下隆起型;GCP患者常合并早期胃癌,老年男性、既往远端胃切除史、病灶位于贲门、内镜表现为Ⅱa+ Ⅱc型可能是GCP合并早期胃癌的高危因素;无论是否合并早期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中国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