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区医师杂志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중국사구의사
- 主管单位: 中国乡村医生
- 主办单位: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2-1405/R
- 国内刊号: 张丽敏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伤寒并发肠穿孔为何多在第2~3周发生?
伤寒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与消化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临床表现分期①初期:发热为早症状,伴全身不适、咽痛与咳嗽等。②极期:出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③缓解期:一切症状逐渐缓解,但仍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④恢复期:一般在病程第5周。 -
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的综合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护理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和预后,得出其中的经验和不足。结果:30例患者,25例顺利康复出院,5例死亡(死于心血管意外、脑血管意外各2例,死于肺栓塞1例)。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细心的术后护理,以及良好的术后功能锻炼,老年高龄女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可以顺利度过这种老年人常见而严重的打击。
-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3年6月收治妇产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妇产科采用人性化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
养老福利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养老福利院临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养老福利院护理人员调查结果比常模分值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根据养老福利院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
-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体会
本文总结了89例症状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观察与护理。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护理重点是提高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警惕性,加强诱因观察及病情观察,以提高不典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率;产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降低母婴死亡率。护理人员应提高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认识,严格仔细观察病情变化,为早期确诊提供有利的临床依据,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
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及护理。方法:2009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10例,均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理。结果:5例发生产后大出血,其中1例止血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1例产妇要求保留子宫后经止血治疗后,出血停止。其余3例大出血是发生在手术后24小时内,经过积极抢救,出血控制。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1例7分,6例9~10分,2例早产儿送NICU治疗,所有母婴均康复出院。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高,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
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职业安全与自我防护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分析职业危害的危险因素及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方法: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护理工作中,10名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效果评价过程。结果:不同职称的护士和助产士均有不同程度的针头、缝合针、刀片等刺伤,发生率76.8%,平均每年有3次锐器损伤情况,损伤后89%的护士立即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用流动水冲洗伤口,并用2%碘伏消毒伤口,然后登记上报,仍有11%的护士处理伤口不及时,不规范,没及时登记上报。锐器损伤病原菌分析:科室3次锐器伤,其中HBV患者的针头刺伤1例,HCV患者的锐器刺伤1例,不明原因的锐器伤1例。结论:针对职业危害进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自我防范意识,保证职业安全。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与监护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护理措施,预防呼吸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对5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进行规范的管理与监护,做好病情监测,保持气道通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59例患者中治愈55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2例。结论:机械通气中规范的气道管理与监护是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使氧疗有效进行,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护理效果。方法:110例(132眼)翼状胬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并结合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术后采用早期冰敷止痛等术后治疗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后患者疼痛减轻,结膜充血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患者满意度增加。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可明显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较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有效防止术后感染,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
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防护措施
针刺伤是医院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危险传播途径之一。由于护理人员对针刺伤所引起的后果认识不足、不良的环境因素和工作繁忙等原因,导致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在平时工作中应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包括加强护理人员针刺伤防护教育,加强废弃物的管理,加强对患者的筛查管理,以及加强管理人员的人文意识等。针刺伤可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传播,其中常见的为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当针刺伤发生后,应及时做好伤口处理。
-
健康教育在产后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护理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产后抑郁症产妇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Ⅲ关于产后抑郁的诊断标准。对其采取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将护理后效果与护理前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健康教育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比护理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缓解产后抑郁状况,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
-
胸腹联合伤患者132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胸腹联合伤患者132例,其中采取常规急救护理60例,为对照组;实行科学系统急救护理干预72例,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预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治愈率91.67%,死亡率4.17%,并发症发生率2.78%,护理总满意率97.22%;对照组治愈率66.67%,死亡率30%,并发症发生率13.33%,护理总满意率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腹联合伤患者实行科学系统的急救及护理干预方案,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深入推广应用。
-
感染性疾病科常见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感染性疾病科以治疗肝炎疾病、呼吸道发热疾病、肠道疾病、艾滋病等疾病为主的科室,由于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增加了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风险。近年来,由于“非典”、人禽流行性感冒等重大疾病的流行,我们国家对传染性疾病的重视程度大大增强,特别是“非典”之后,人们对传染病的危害性有了深刻的认识。因此,对医疗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护理工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各种分泌物、代谢物等,如何降低护理风险成为目前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和有关文献报道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相关预防措施。
-
为什么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严重?
在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为常见,易发生部位是第4~7肋。因为肋骨有肋间肌附着,相对稳定,骨折后不易发生明显移位,除非骨折端刺破胸膜或血管引发气胸或血胸,一般情况下,肋骨骨折的治疗较为简单,闭合性单纯肋骨骨折可采用局部固定(宽胶布或胸带绑扎)即可。
-
尼莫地平与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间接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和纳洛酮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以间接Meta分析的方法对已有研究进行合并,系统评价两种药物治疗颅脑损伤的GOS恢复良好率。结果:尼莫地平和纳洛酮的GOS恢复良好率分别为65.22%和61.10%。结论:在治疗颅脑损伤GOS恢复良好率方面,尼莫地平与纳洛酮基本相似,尼莫地平略好于纳洛酮。
-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急诊介入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013年12月收治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9例、三支病变5例、左主干并双支病变及并三支病变各l例;前降支26例,右冠脉20例,回旋支6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96.4%;操作成功率92.9%。术后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5.4±9.1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手术成功率高,手术安全性高,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进展性脑梗死患者76例,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保护脑细胞、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 口服,1次/日,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6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有效阻断脑梗死的进展,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
-
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采取切开挂线术治疗肛门狭窄的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肛门狭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切开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并且分析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的差异。结果:两者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后其疗效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患者在每天排便数量、时间、疼痛时间、愈合时间、出血时间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肛门狭窄患者,采取切开挂线术比采用切开扩张术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对剖宫产术前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比较布比卡因、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术前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30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左布比卡因组(B组)、罗哌卡因组(C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入等比重的0.5%布比卡因、0.5%左布比卡因与0.5%罗哌卡因各2ml,观察这3种药物引起产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前不同时间点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三组在药物推注后的前3分钟内,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注入3分钟后,A、B 两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 组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药物推注后前3分钟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在注入局麻药3分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在三者中对剖宫产术的血液动力学影响小。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分娩后发生晚期产后出血16例产妇的记录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剖宫产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0.12%。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子宫切口感染,与剖宫产术式及操作技巧、产妇的全身状况有关。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方式以清宫为主,对急性出血者可行血管介入治疗,不得已情况下才考虑行子宫切除术。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加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联合颅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亚低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ESS 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 Barthel 指数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神经功能,值得普及和应用。
-
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大骨瓣血肿清除手术,观察组则采用小骨窗开颅手术,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死亡率3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死亡率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8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传统胆囊切除术中出现并发症5例治疗探讨
目的: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是基层医院门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腹症,患者就诊时往往疼痛难忍,一旦确诊,根据患者全身情况,胆囊切除术是急诊首选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效果很好,但也有少数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术中容易造成胆总管结石漏诊残留、因解剖变异改变手术方式、胆管误损伤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要严格掌握胆囊切除的适应证。
-
妊娠剧吐53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妊娠剧吐患者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3例妊娠剧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入院后检查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根据患者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结果:52例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得到纠正,1例终止妊娠。52例完成妊娠并且新生儿正常。结论:妊娠剧吐应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
-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问题,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2012年1-1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分析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问题,并予以相应的处理措施,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48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2.50%),其中假体周围骨折1例(2.08%)、假体松动2例(4.17%)、脱位1例(2.08%)、感染1例(2.08%)、下肢静脉血栓1例(2.08%)。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但术后并发症问题较严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
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纯穿孔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在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单纯修补术组及胃大部切除术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单纯修补组手术时间短、住院天数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总有效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优于胃大部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
-
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ACEI、利尿剂、洋地黄类),治疗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及美托洛尔治疗。在治疗前后比较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反应蛋白(CRP)、心率、血压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好转,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延长,E/A 增加,CRP 明显下降,心率、血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同时,加用辛伐他汀、美托洛尔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远期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音乐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糖尿病(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评定,其中治疗组50例,给予音乐治疗及糖尿病综合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治疗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抑郁症状。音乐干预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
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3种无痛人工流产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行无痛人流的孕妇302例,分为A组100例,B组96例和C组106例。A组口服米索前列醇,B组利多卡因宫颈旁局部麻醉,C组静脉推注异丙酚麻醉。观察3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A、B、C组行无痛人流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扩张作用,A组宫颈松弛度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血压、心率变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宫颈松弛软化率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不良反应少,效果好。
-
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讨论吸入性药物在妊娠期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5例支气管哮喘孕妇随机分为三组:沙丁组、沙异组、沙布组,每组15例,沙丁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另两组在沙丁组基础上分别加用异丙托溴胺、布地奈德吸入剂。结果:沙丁组与沙异组、沙布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异组与沙布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支气管哮喘轻中度急性发作时,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加抗胆碱药物能有效缓解气道的痉挛,减少炎性细胞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
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2例予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对照组28例仅予光动力治疗,治疗时间4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皮损变化,治疗结束后随访2个月评估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87%,对照组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联合甘草锌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催产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催产素、米索前列醇联合应用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在临床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用药之后,宫缩效果明显,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的产后性出血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4月-2013年5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奥曲肽0.1mg +0.9%氯化钠注射液20ml的混合溶液静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模式上再增加40mg的奥美拉唑,采取100ml静滴。2次/日,12小时/次。3天为1个治疗周期。采取统计学方式对两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住院精神病患者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防护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新疆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精神病患者849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结果:8490例患者中,HBsAg阳性反应性558例(6.57%),略低于健康对照(7.52%)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抗-HCV阳性反应性153例(1.80%),高于健康对照(0.93%)和国内其他地区精神病患者人群。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应引起临床和家庭重视,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减少家庭成员密切接触感染。
-
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使用纳洛酮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1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纳洛酮。观察两组疗效及治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均全部治愈;治疗组治愈所用时间远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时能获得良好效果。
-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临床疗效。方法: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扩张血管、营养神经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合并症,适当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纠正心衰以及降压、降糖等药物,其中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治疗,10天1疗程。观察两组TIA终止时间及相对例数,分别计算出两组的有效率和无效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并观察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1%)高于对照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效率(2.9%)低于对照组(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巴曲酶能较好地终止TIA发作及防止进一步进展为脑梗死,用药亦安全。所以在临床TIA治疗过程中可首选此组药物。
-
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的临床诊治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特征、诱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特征及诱发因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症的诱发因素包括胰岛素使用不当、血糖控制过度、进食过少或者运动量过度等;经过有效地临床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好转,未出现病情迁延及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或降糖药物的不正当使用常常会引起低血糖症的发生,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其进行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
缩短腹腔镜在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初学者学习曲线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在甲状腺手术应用期间初学者的学习曲线,总结分析缩短初学者学习曲线的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2月收治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120例,根据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Ⅰ组、Ⅱ组、Ⅲ组,每组40例,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转为开放性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大,手术时间长,转为开放性手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高,患者住院时间长,与Ⅱ组及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患者各个指标比较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初学者学习曲线约为40例,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氯沙坦与培哚普利联用对老年高血压左室肥厚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2012年-2013年收治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老年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氯沙坦联合培哚普利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进行血浆纤维蛋白原(Fg)检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两者变化。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LVMI及Fg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与培哚普利联合用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Fg含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国家卫计委: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应主动上报
本报讯(记者刘洋)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启用全国医院感染暴发信息报告系统,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工作。根据通知,发生医院感染暴发而未报告的,医疗机构按照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
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确诊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的常规性腹部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维持患者正常的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保持机体需求的胃肠外营养,维持肠胃的压力减少,并禁止患者喝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每8小时给予奥曲肽0.1mg进行皮下注射治疗,以促进患者的粪便和气体的排放。比较两组术后治疗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转外科手术率、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胃减压量、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治疗效果、住院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胃减压量、腹胀腹痛缓解时间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烤瓷牙修复的临床常见并发症及有效处理对策。方法:将166例(336颗)安装烤瓷牙的患者分为烤瓷冠组(156颗)和烤瓷桥组(180颗),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36颗牙共307颗(91.37%)恢复良好咀嚼功能,烤瓷冠组和烤瓷桥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烤瓷牙应用于牙体、牙列缺损临床疗效满意,但需注意合理选择适应证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预防并发症。
-
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因大咯血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76例患者。所有患者于回到病房开始进行观察。结果:76例患者采用明胶海绵或明胶海绵加微弹簧圈栓塞,所有患者均即刻止血,其中68例随访中未复发,治愈率89.47%。复发6例(7.9%),肺癌4例,肺曲菌球病1例,肺动脉畸形1例。死亡2例,1例肺动脉畸形放弃治疗死亡,1例肺癌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大咯血,即刻止血率高,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和推广。
-
妊娠晚期胎盘早剥81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分型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差异。方法: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妊娠晚期胎盘早剥患者81例,其中重型组43例为A组,轻型组38例为B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差异。结果:A 组首发临床征象腹痛22例(52.2%),阴道出血4例(9.3%),宫缩频繁11例(25.6%),胎心异常13例(30.2%);B组首发临床征象腹痛3例(7.9%),阴道出血27例(71.1%),宫缩频繁7例(18.4%),胎心异常11例(28.9%);两组患者首发临床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B发病相关因素主要为脐带过短和缠绕;A组围产儿死亡9例(20.9%),新生儿窒息21例(48.8%),产后出血13例(30.2%),B组围产儿死亡0例,新生儿窒息7例(18.4%),产后出血3例(7.9%),两组患者围产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分型的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首发临床征象、发病相关因素及围产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值得在临床上加以分辨鉴别。
-
盐酸戊乙奎醚与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麻醉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老年患者进行麻醉使用盐酸戊乙奎醚与瑞芬太尼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戊乙奎醚麻醉,而试验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中麻醉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计分低于对照组,而术后1小时后的疼痛计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麻醉患者采用盐酸戊乙奎醚与瑞芬太尼药物进行麻醉均有显著效果。
-
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UAE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UAE的影响。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其中A组单独采用贝那普利作为治疗用药;B组单独采用缬沙坦作为治疗用药;C组采取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作为治疗用药,比较三组在治疗前后,组与组之间的差异和在4、8、12周后的UAE变化情况,并采取统计学方式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UAE值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C组的总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0%,相比较B组65%和A组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治疗时间上来分析,第4周开始,三组患者的UAE都持续下降,并在第12周时效果为明显。从下降趋势上,C组效果要优于A组和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及预防
目的:通过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包括精神原因、穿刺疼痛原因、晕血和晕针原因、空腹献血、献血者献血知识缺乏以及献血环境原因等,找到合理有效的预防方法,包括做好献血知识的宣传工作、严格的体格检查、改善献血场所环境、提高采血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技术水平等,从而控制献血反应的发生率,减少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使无偿献血队伍得到壮大。
-
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对病毒性心肌炎(VMC)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3例)。对照组予大剂量维生素C、抗病毒、辅酶Q10、辅酶A、三磷酸腺苷(ATP)、磷酸肌酸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临床疗效、CK-MB、BNP、TnI、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CK-MB、BNP、TnI、CRP含量明显下降,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丙种球蛋白在治疗VMC患儿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复发率。
-
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乙肝合并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对乙肝合并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7月-2013年6月收治肿瘤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作为乙肝治疗药物,观察其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后HBV-DNA、肝功能等指标变化明显。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治疗乙肝合并肿瘤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
-
止血带对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影响
目的:评价应用止血带对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的影响。方法:2008-2012年收治胫骨干骨折患者98例,应用止血带的50例患者为试验组,未使用止血带的48例为对照组。评价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后患肢疼痛 VAS 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感染、愈合时间和骨折不愈合率。结果:①平均手术时间:试验组(53.93±9.02)分钟;对照组(54.22±10.96)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②VAS 评分:试验组(2.82±1.36)分;对照组(1.88±1.1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③平均愈合时间:试验组(4.55±1.72)个月,对照组(4.69±1.6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切口感染;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3例骨折不愈合。结论:对于闭合性或Gustilo-Anderson Ⅰ度胫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可不采用止血带。
-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院前急诊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对其后期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急诊患者88例,并根据患者发病后是否进行院前急诊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27例,发病后由亲属送进医院,未进行院前急诊治疗;治疗组61例,发病后由120接诊并进行适当的院前急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疾病康复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8%和66.67%,死亡率分别为3.28%和7.4%,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后早期给予及时适当的院前规范急诊治疗和相应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
烧伤创面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烧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保留水疱组和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各30例,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创面均以碘伏消毒,于水疱低位剪破,充分引流疱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洗后以我院烧伤油纱布贴敷外加消毒敷料包扎,隔2~3天换药1次。保留水疱组创面以碘伏消毒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棉球清洗,以我院烧伤油纱布贴敷外加消毒敷料包扎。结果:水疱引流保留水疱泡皮组疼痛明显减轻,水疱基底未增大,局部创面感染1例,住院天数(10.8±3.1)天。保留水疱疱皮组疼痛较重,20例水疱均明显增大,10例水疱破溃,局部创面感染2例,住院天数(15.5±3.2)天,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组疗效明显优于保留水疱组(P<0.05)。结论:水疱引流保留水疱疱皮治疗烧伤创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82例,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一般术后的常规护理保守性治疗;而观察组在术后采用米索前列醇通过肛塞的形式给药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出血量的情况,并采取统计学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治疗后,在出血量和出血发生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在危重中毒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对比
目的:评价危重毒物、药物中毒患者经过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急性中毒患者15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血液透析组和血液灌流组各79例,血液透析组采用血液透析的血液净化方式,血液灌流组采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洗胃、利尿、导泻、吸氧、解毒剂及拮抗剂等,对比两组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后的治愈率、死亡率及昏迷时间。结果:血液灌流组治愈74例(93.2%),死亡5例(6.8%),平均昏迷时间(36.7±10.5)小时;血液透析组治愈66例(83.6%),死亡13例(16.4%),平均昏迷时间(73.1±16.2)小时,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液灌流的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危重中毒患者可有效缩短患者昏迷时间,提高患者治愈率,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回归社会。
-
新疆伊犁地区布氏杆菌病6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新疆伊犁地区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方法:2011年1月-2013年9月收治布氏杆菌病患者67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及诊疗转归情况。结果:新疆伊犁地区的布氏杆菌病有较为明显的职业特点,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传播途径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误诊,利福平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有效。结论:掌握布氏杆菌病临床特点及流行病学特征,在接诊以“不明原因发热、腰腿痛”为主诉的患者时,应考虑该疾病的可能,避免漏诊、误诊。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方法: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乙肝肝硬化患者1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照组单纯予以拉米夫定,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HBV-DNA、ALT、ALB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
-
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癫痫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癫痫病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8月收治癫痫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德巴金治疗,治疗组采取德巴金联合利必通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8.57%(P<0.05)。结论:德巴金和利必通联合治疗癫痫疗效满意,值得积极推广。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有明显提高;试验组治疗后TNL-α、CRP、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病情,改善其临床症状和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的死亡,是临床抢救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
外伤性脾破裂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及原则。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6例,2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63例采用手术治疗(手术组),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非手术组中,治愈21例,中转手术2例,治愈率91.3%。手术组中,治愈62例,死亡1例,治愈率98.4%。结论: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外伤性脾破裂均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应尽可能选用保脾的治疗方法。
-
青少年口腔正畸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收治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正畸,试验组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磨牙移位比对照组少,上中切牙倾角差比对照组大,上中切牙凸距差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实施微型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普及和应用。
-
宫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体会。方法: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瘢痕处妊娠患者8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药物引产的方式终止妊娠,观察组采用宫腔镜手术的方法终止妊娠,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100%)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但月经恢复时间和血β-HCG降为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终止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处妊娠较传统药物引产治愈率明显升高,值得临床应用。
-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预后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止血时间(17.2±2.4)小时,相比对照组(28.3±3.3)小时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改善时间(24.3±4.53)小时,相比对照组(72.6±6.12)小时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缩短了患者的止血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值得推广和普及。
-
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慢性咳嗽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分析特异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80例慢性咳嗽患者诊断结果显示,鼻后滴流综合征42例(52.5%),咳嗽变异性哮喘22例(27.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10例(12.5%),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4例(5.0%),其他病因2例(2.5%)。经特异性治疗后,80例患者痊愈46例(57.5%),有效28例(35%),总有效率92.5%。结论:根据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表现,通过各项有效检查,查找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特异性治疗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前置胎盘术中出血6例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时,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治疗的效果、应用及注意事项。方法: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行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例均为前置胎盘胎盘剥离面广泛出血时伴不同程度的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患者,经其他保守治疗方法不能控制出血而行B-Lynch缝合术,手术保留了其生育能力,术后无大出血。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是治疗前置胎盘致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它不仅提高了产科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还简单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0例,行PKRP术,并对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BPH 患者术后 Qmax、IPSS 和 QOL 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且无 TURS 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
何谓非选择性蛋白尿?
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微小病变时由于某致病因素使较多阴离子丢失,静电屏障作用减退,因此,大量较小、带负电荷的白蛋白由尿中丢失,形成“高选择性蛋白尿”。在其他病理损伤较明显时,比如肾病综合征,毛细血管壁除存在一定的电荷屏障损伤外,还存在分子大小选择性屏障的损伤,所以,分子大小不等的各种蛋白由尿中丢失,形成“非选择性蛋白尿”。
-
早期持续监测婴儿期血红蛋白以进行喂养指导
目的:通过早期并持续监测婴儿期血红蛋白,结合身高和体重变化,评估婴儿的营养状态,进行喂养指导,从而降低贫血患病率。方法:对117例婴儿,从满3个月开始血红蛋白检测,在满6个月、9个月和1岁时进行持续检测,同时测量身高和体重,评估婴儿的营养状态,进行喂养指导。结果:3个月及6个月出现贫血的婴儿,在9个月和1岁时血红蛋白明显提高,有效率分别为72.55%和92.31%。由于提前进行有效管理,117例婴儿在9个月和1岁时新发贫血率仅为5.98%和2.56%。结论:在临床上对母乳营养素状况没有成熟的检测方法,其是否与婴儿生长发育需求相匹配,在没有明确的监测指标的情况下,血红蛋白的变化可以作为衡量婴儿生长发育及喂养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提早于婴儿满3个月、6个月、9个月持续检测血红蛋白,结合婴儿的身高及体重的变化,早期发现不当的喂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减低贫血的患病率。
-
胸部HRCT在早期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胸部HRCT在诊断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患者52例,进行胸部HRCT检查,对肺小叶结构主要影像表现出现频率进行分析,分析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与肺小叶结构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肺小叶Ⅰ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9例(17.3%),小叶密度增高频率2例(3.8%),小叶中心 A 频率16例(30.8%),小叶间隔增厚频率1例(1.9%);肺小叶Ⅱ级征象表现为显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0例(38.5%),小叶密度增高频率18例(34.6%),小叶中心A频率23例(44.2%),小叶间隔增厚频率21例(46.2%);肺小叶Ⅲ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2例(23.1%),小叶密度增高频率23例(44.2%),小叶中心A频率12例(23.1%),小叶间隔增厚频率24例(46.2%);肺小叶Ⅳ级征象表现为胸膜下弧线影频率11例(19.2.%),小叶密度增高频率9例(17.3%),小叶中心A频率1例(1.9%),小叶间隔增厚频率6例(11.5%)。结论:胸部HRCT肺小叶的主要征象能充分反映肺静脉压升高、肺瘀血、间质性肺水肿及肺泡性肺水肿等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病理变化,对提示早期左心舒张功能不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超声学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25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9例腔内可见粪石强回声,阑尾周围脓肿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明确诊断。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急性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值得应用。
-
高频彩色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和随访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4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上述患者均经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并于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接受高频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析高频彩超在该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46例患者患侧甲状腺均出现增厚;36例(78.26%)局限性回声减低型,高频彩超检查亚急性甲状腺炎确诊率97.22%;10例(21.74%)弥漫性回声减低型,高频彩超确诊率90.0%。2例经治疗后检查发现低回声区范围扩大,2例病变由单侧变为双侧,其他42例患者高频彩超检查未见复发。结论:高频彩色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诊断和随访观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
口腔鳞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 IGF-1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及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IGF-1的表达。结果:①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癌IGF-1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4.1%、53.6%和72.2%(P>0.05);IGF-1表达与口腔鳞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s=0.245)。②IGF-1表达阳性率在Ⅲ~Ⅳ期组、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中分别明显高于Ⅰ~Ⅱ期组、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0.05)。③IGF-1阴性表达的口腔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71.4%)明显高于阳性者的(29.0%)(P<0.05)。结论:口腔鳞癌组织中IGF-1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
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分级诊断与临床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和诊断价值。方法:对57例经临床和CT证实的急性胰腺炎病例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临床症状与体征涉及到急性发病和弥漫性上腹痛以及尿胰酶、淀粉酶增高等。CT检查显示胰腺体积增大20例;密度改变9例;胰腺包膜改变7例;胰周间隙渗出18例;肾旁筋膜增厚和脾肾间隙模糊21例;并发假囊肿3例。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显示结果细微、准确,有效性较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能够提供关键性依据。
-
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内皮素-1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对20例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脑炎组)和20例单纯手足口病患儿(手足口病组)进行了血清 ET-1及 NSE 水平测定,并与20例健康儿(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炎组血清 ET-1和 NSE 水平(94.12±12.14pg/ml、8.64±2.5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57.39±8.69pg/ml;5.56±1.79μg/L)和单纯手足口病组(62.03±9.40pg/ml、6.00±1.3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脑炎组血清 ET-1及 NSE 经治疗后下降为(75.85±9.97)pg/ml、(6.81±1.9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时患儿血清 ET-1及NSE显著升高,对血清ET-1及NSE的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
-
涎腺肌上皮癌临床和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涎腺肌上皮癌患者的免疫组化特点、临床病理分型情况以及鉴别诊断。方法:2010年3月-2014年1月收治涎腺肌上皮癌患者23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情况以及生物学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的误诊率4.3%(1/23),病理检查的误诊率8.7%(2/23)。手术根治治疗涎腺肌上皮癌预后情况:6例腮腺区转移,3例颈淋巴结转移,4例血循环转移。患者病死率8.7%。结论:涎腺肌上皮癌采用免疫组化及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具有极高的确诊率。同时给予高效的根治性切除治疗,并在术后进行化、放疗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癌症扩散速度,延长患者存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5例的临床及MRI表现分析
目的:讨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好发于右乳外上象限,病理分级为Ⅱ级多,MRI 上病灶多呈形态不规则的团块状,部分也可呈结节状及分叶状,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DWI多呈高信号影,ADC值降低,20例可见病灶周围多发增生的肿瘤血管影。动态增强扫描,按TIC分型,Ⅰ型(渐增型)5例,Ⅱ型(平台型)11例,Ⅲ型(流出型)9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临床及MRI表现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阻塞定位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腭后区和舌后区可能造成阻塞的差别。方法:在医院内随机抽取46例OSAHS患者,分别采用纤维喉镜结合Mǚller检查(FPMM)和整夜上气道压力测定(UAPM)两种方法对患者腭后区和舌后区阻塞进行判定。采用UAPM法的患者要求采用阻塞构成比>30%作为判定阻塞的标准。结果:采用UAPM法的患者,腭后区阻塞36例(72%),舌后区阻塞31例(58%)。采用FPMM法的患者,分别采用塌陷度≥75%,塌陷度≥90%,两个不同的数值范围作为判定腭后区阻塞的标准时,腭后区阻塞的例数、检出率及一致性系数随着塌陷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别采用塌陷度≥75%,塌陷度≥50%为判定舌后区阻塞的标准时,阻塞的例数、检出率及一致性系数随着塌陷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用FPMM和UAPM这两种方法对腭后区和舌后区进行判定,腭后区阻塞的一致性高于舌后区,为使FPMM和UAPM这两种方法判断的一致性,可以适当提高FPMM判定腭后区阻塞的标准而降低其判定舌后区阻塞的标准。
-
彩超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超在胎儿脐带异常附着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胎儿脐带异常附着患者42例,对该组患者的产前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提示边缘性附着32例(76.19%),帆状附着10例(23.81%)。彩超结果检出36例,诊断符合率85.71%,其中28例边缘性附着,8例帆状附着;漏诊6例(14.29%)。结论:产前彩超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胎儿脐带异常附着的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V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及临床治疗追踪确诊的肺孤立性结节病变46例。结果:分叶、毛糙(毛刺、棘状突起与锯齿征)、密度不均匀(空泡、支气管充气、磨玻璃密度等)、胸膜凹陷征、血管聚集等征象与恶性结节相关,而边缘光滑、密度均匀、钙化灶与卫星灶等则与良性结节显著相关。动态增强扫描前后病灶CT值增加的幅度对鉴别良恶性很有价值。结论:64排容积CT对孤立性肺结节具有重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
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14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2月-2014年3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将6ml疏血通加入250ml 5%葡萄糖注射液中混匀,静滴,1次/日,连续治疗14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mg,3次/日,连续治疗21天。结果:两组ESS评分在治疗前后以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疏血通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白血病患者为什么出血?
几乎每个白血病患者都会有出血表现,几乎所有部位都可能会发生出血,尤其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但较常见的出血部位是皮肤、口腔、鼻腔,其他还包括眼球结膜、胃肠道、泌尿生殖系(女性患者以月经量多为常见)出血,严重的出血为颅脑出血,可危及生命。
-
六味能消丸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藏药六味能消丸对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77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藏药治疗组38例,术后12小时藏药六味安消散口服,对照组39例常规治疗。对比观察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开始饮食时间,术后第3天B超检查胆囊窝、肝下积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缩短,进食时间提前,P<0.05,B超检查肝下积液明显减少。结论:胆囊切除术后用藏药六味能消丸口服能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
红草汤对中风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红草汤”对中风鼻饲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2013年-2014年收治中风鼻饲患者32例,给予中药“红草汤”鼻饲治疗。结果:显效5例,有效22例,无效5例。在服药过程中,患者无呕吐、腹泻、腹胀、头晕、出血、皮疹等不良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结论:采用中药“红草汤”鼻饲,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全身脏器功能,特别是肺、气道的自净能力和吞咽功能,减少误吸,进而起到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的双重作用。
-
“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临床规范化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三步六法”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通过治疗4周,评价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组内及两组治疗后 VAS 评分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1.6%,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步六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针灸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脑卒中偏瘫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辅助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A)、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等神经功能康复指标。结果: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对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支原体与 L型细菌
支原体引起泌尿系感染,其致病特性有时和某些特殊类型的细菌(L型)极为相似,这是为什么?
支原体是一种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且是原核细胞生物中小的。支原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体,大多不致病。对人致病的主要有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此外,人型支原体和生殖器支原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和不育症。细菌在一些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溶菌酶、抗体和补体的作用下可变成缺少细胞壁的 L 型细菌。L 型细菌因缺乏细胞壁,其致病性与无细胞壁的支原体和病毒相似,主要引起间质性炎症。 -
癌性脑膜炎1例
目的:癌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国内,癌性脑膜炎原发灶以肺癌多,多见于肺癌晚期。癌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脑部症状,治疗应以鞘内注射、静滴或口服能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为主。本文简要介绍1例肺癌化疗后并发癌性脑膜炎的诊治体会。
-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
7月1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将正式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保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暂行办法重点解决跨制度衔接问题、参保的劳动者和居民,无论参保身份怎么变,也无论其跨地区流动还是跨制度转移,都要为其衔接养老保险关系。一个参保人在一个时期内,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应该是唯一的,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应当只有一种。
-
先天性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缺失1例
目的:通过分析先天性腹腔干与肠系膜上动脉缺失1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检查,认为消化道出血患者腹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有重要价值,特别是行介入治疗前的病变评估。
-
先天性与后天性并存双疝囊腹股沟斜疝1例
目的: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先天性腹股沟斜疝和后天性腹股沟斜疝,两者很少在同一患者身上出现。本文通过分析先天性与后天性并存双疝囊腹股沟斜疝1例,提醒临床医师,对于巨大疝,特别是自幼年发病者,术中还纳疝内容后,精索仍粗大时,应想到双疝囊可能,以免遗漏。
-
螺内酯致高钾血症抢救报告1例
目的:螺内酯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性利尿剂,可导致高钾血症,经过抢救治疗能挽救生命。本文分析了1例螺内酯导致高钾血症的抢救,以期能指导临床。
-
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1例
目的: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为少见疾病。通过报道1例IAS及文献复习,讨论IAS的诊治及预后。临床上对伴有自身免疫疾病、服用含巯基药物的高胰岛素性、低血糖症患者,应检测胰岛素自身抗体,以避免误诊和不必要的手术。
-
丹参在肾病中的作用
目的: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肾病的治疗。丹参治疗肾病的药物作用包括:改善微循环障碍、抗凝血、抑制或减弱肾脏变态反应性炎症损害、改善代谢、调节免疫功能、利尿、消除蛋白尿。丹参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肾小管的功能,促进缺血肾的自由基清除以及改善微循环有关。
-
心脏病为什么会发生黄疸?
心脏病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出现黄疸,但是,当病情加重以致发展到心力衰竭时,常可以并发黄疸。
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导致肝脏长时间处于瘀血状态,肝脏内被动扩张的血管可以不断地挤压肝细胞,引起肝细胞坏死,致使肝细胞内的胆红素流入血中;另一方面,扩张的血管还可以挤压肝内胆管,以致造成胆管狭窄、阻塞,胆汁引流不畅,造成胆汁中的胆红素逆流入血;长时间充血性心力衰竭,还会使肝细胞因缺氧变性和坏死,造成肝功能损害,失去正常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导致血中胆红素增加。终,因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出现黄疸。 -
临床药学在药物调剂中的意义研究
临床药学在药物调剂中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本研究通过以下几项工作进行论证。首先,根据实际案例,确认潜在或者是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其次,根据当下的工作要求,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与药物治疗有关系的问题;第三,制定全新的工作,预防潜在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问题。今后的药物调剂工作,可以融入临床药学的指导工作,为患者提供符合治疗的药物,实现更快康复,降低疾病的复发概率。
-
瘢痕子宫中期引产用药分析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及卡前列甲酯栓终止妊娠中期瘢痕子宫的效果。方法:选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20~27周2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10例和对照组105例。研究组口服米非司酮25mg,服药150mg后经腹羊膜腔注入依沙吖啶100mg,产后肛塞卡前列甲酯栓;对照组单用依沙吖啶100 mg 经腹羊膜腔注入,产后肌注缩宫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至胚胎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至胚胎娩出时间、胎盘娩出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引产在排除用药禁忌证后,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及卡前列甲酯栓进行引产安全有效。
-
不同优势手医师在腹腔镜规范化培训中的差异
目的:探寻腹腔镜规范化培训对不同优势手医师腔镜学习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腹腔镜模拟培训中心,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分为甲组(左优势手)20人和乙组(右优势手)20人。对甲、乙组进行相同的培训内容,分阶段进行拾豆和缝合打结训练。评估不同优势手医师腔镜学习的差异性及规范化培训对腔镜学习的影响。结果:组间比较显示,甲、乙组两组训练前与训练后每分钟拾豆数和15分钟内缝合打结数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训练后甲组、乙组在每分钟拾豆数和15分钟内缝合打结数明显高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模拟器训练能使临床医生较快适应腹腔镜视野转换,熟练使用腹腔镜基本器械,提高腹腔镜基本技术,有助于缩短腹腔镜学习曲线。优势手的差异不能成为培养腔镜医师的选择标准,但对于更复杂、精细的腹腔镜操作是否存在差异性,需要更多样本量及更全面的试验方案进行进一步研究。
-
六部门出台新政儿童用药“靠手掰”有望终结
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近日召开媒体通气会,解读经国务院同意联合印发的《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六部门将积极推动药企研发和生产专门适宜儿童的药品品种、剂型、规格,彻底改变儿童药“用药靠掰,用量靠猜”的现状。
-
皮肤科临床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皮肤科病种繁多,在临床教学中宜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从皮疹入手,由表象到本质,结合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法从多个层面加强学生对常见皮肤病的认识和掌握,同时加强临床技能的培训,做到理论与操作并重,使学生对皮肤病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知。
-
自我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以康复教育与运动再学习方案结合的自我康复模式在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疗效。方法:收集60例合格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自我康复模式,与对照组30例住院或门诊康复治疗作对照,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和功能独立性测评表(FIM评定法)作为疗效观察的临床指标。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我康复模式基本能满足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需求,降低对专业医疗护理的依赖性,节约卫生资源,取得较好的疗效。
-
社区居民高血压患者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分析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便采取更合理的教育方式,满足患者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以及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6%的患者认为戒烟、限酒能预防高血压的发展,74%的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是了解的,70%的患者能够遵从医嘱,坚持长期服药,但有64%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目的只限于减少并发症。结论: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区医务工作者要按计划循序渐进开展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逐步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麻风腮疫苗接种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麻风腮疫苗接种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接种过疫苗,总结其发病的原因及发病特点。结果:患病人群以1~10岁为主,所占比例46.43%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段患者所占的比例;以麻腮风疫苗为主(35.71%),显著高于其他各种类型疫苗。接种两次疫苗患者的发病率75.00%明显高于其他各剂次的发病率;春、秋发病率42.86%、32.14%明显高于夏季及冬季,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症状以紫癜皮疹及腹痛为主。结论:麻风腮疫苗接种与过敏性紫癜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及特点。
-
更年期的妇女保健
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女性更年期的认识存在片面性,给更年期女性带来很大的困扰。本文从更年期妇女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分析入手,提出了更年期妇女保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更年期妇女保健提供了可行性指导,有利于更年期妇女有效地进行身心疾病防治,为减少认知盲目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
推广简易高危儿筛查法在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中的体会
通过落实村医对高危儿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落实镇(街)基层儿保医生高危儿知识业务培训,邹城市推广各级儿保门诊开展了高危儿脑损伤简易筛查工作。简易高危儿筛查法能早期发现脑损伤的高危儿,筛查出引起儿童运动发育迟缓的其他疾病。因此,应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全面开展简易高危儿筛查法,以提高儿童系统化保健服务工作实效。
-
改建医用X线机房防护措施与防护效果分析
本文通过描述两个医用X线机房改建的过程、方法与措施,然后进行放射防护检测。结果显示,机房门、观察窗的放射防护效果好,但机房墙壁、楼板的放射防护效果差。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改建方法、措施,分析查找墙壁、楼板泄漏X射线的原因。得出结论,医用X线机房一般不采用其他用房改建,建议购置医用X线机后宜新建医用X线机房,并经放射卫生学评价后按要求实施,这样花费较少,防护效果较好。
-
应激群体的心理干预
目的:探讨对应激群体进行心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应激群体干预400例,干预前后使用标准化量表及问卷。结果:干预前后(SCL-90)配对比较(n=400),P<0.05。干预前后 SAS 和 SDS 总分和标准分配对 t 检验结果(n=400),P<0.001。结论:灾难发生后立即进行灾后心理评估及干预,可帮助幸存者和遇难者家属大限度地积极应付不良心理状态。
-
什么是水中毒?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极易发生水中毒,而且这种水中毒常常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水中毒?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水中毒就是体内水过多。其实,水中毒也可称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其特点一是高容量(就是水的容量过高--水过多),二是血钠降低。血清 Na+浓度<130 mmol/L,血浆渗透压<280 mmol/L,患者有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所以称为水中毒。此时,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致使血钠进一步降低,细胞外液低渗,水自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导致细胞内水肿,因此,早期潴留在细胞间液中的水分尚不足以产生凹陷性水肿;在晚期或重症患者可出现凹陷性水肿,此乃水中毒的特点之一。
-
支气管哮喘酸碱失衡3个阶段是怎么形成的?
绝大多数的支气管哮喘发作期间,都会产生程度、性质不同的酸碱失衡(一项重要的病情变化指标),且形成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3阶段”。“3阶段”的形成及大致规律如下。
-
吉林地区手足口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分为普通型和重症型。普通型可自愈,且临床多见。本组资料显示,吉林地区近几年手足病患者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且重症发生也明显减少。正确认识手足病,提早预防,是减少本病发病的关键。
-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于脑血管疾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当前在成人和儿童中的应用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颅外动脉狭窄和阻塞、脑干死亡、颅脑损伤、脑内压升高测量、术中监测和血管舒缩功能受损、脑血管栓塞等。结合波形形态、基于流速读数的指数 Cosling 搏动指数(Gosling’s pulsatility index,PI)和 Lindegaard 比率(Lindegaard ratio, LR)可以对增加的脑血管阻力、血管痉挛和高动力血流状态进行测量,上述临床疾病都是以上3项为特征。文章将着重讨论 TCD 在以下几种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急性脑卒中、脑干死亡、创伤性脑损伤(TBI)、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升高等。
-
胆结石的化学基础研究进展
胆结石又被称为胆石病,属于慢性、复发性肝胆疾病,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发性、难治性的特点,还可能导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和胆囊癌等,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人们在胆结石的化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从结石的成分、成因以及治疗方法三方面对胆结石的化学基础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胆结石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
肥胖的中医诊治进展和展望
肥胖日益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慢性疾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抑制肥胖,减少因肥胖引起的并发症,提高健康水平,势成必然。中医药在肥胖诊治方面愈显其优势。本文就近10年来中医对肥胖的研究作一概述,以供同道参考。
-
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及56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及56C>G基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其基因多态性。方法: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脑梗死患者156例,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检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脑梗死的 A5启动子-1131T>C 及56C>G 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A5启动子-1131T>C 在不同基因位点下,T 频率71.76%,C频率28.87%;本组研究人群中HDL-C、LDL-C、TC等因子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C基因人群的TG与没有携带C基因人群T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CC基因型存在于56C>G中,相关等位基因频率G8.3%,C频率91.7%,等位基因频率与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TG水平与载脂蛋白A5启动子-1131T>C基因多态性有密切关系。
-
免疫细胞“自杀式攻击”助痛风自愈
痛风发作会在人体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和剧烈疼痛,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炎症通常会自动减弱,疼痛感也逐渐消失。这为何会发生?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原因在于一种人体免疫细胞的“自杀式攻击”。
痛风的病因是体内嘌呤物质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尿酸合成增加、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血液中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会以微小的钠盐结晶(俗称痛风石)形式析出,积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