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Digestion 중국중서의결합소화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36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1-038X
  • 国内刊号: 42-1612/R
  • 发行周期:
  • 邮发: 38-212
  • 曾用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 创刊时间: 199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危北海 李乾构 李道本(常务)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西医维持治疗的对比研究及101例病例随访分析

    作者:王利平;高文艳;林一帆;张建觅;于丽;王长洪

    [目的]比较中、西医维持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率的影响并对101例患者的复发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2000年1月~2013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明确诊断为UC的14~87岁的487例住院患者中,在自愿原则下,招募到慢性复发型及慢性持续型患者101例参与随访研究,在排除年龄及性别等差异性的前提下,将其分成中医组和西医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维持治疗(中医组依据辨证论治原则辩证选方用药,西医组则行规范化治疗),比较2种维持治疗期间的复发情况,并分析导致UC复发的因素.[结果]UC患者中、西医维持治疗的5年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中医维持治疗效果优于西医维持治疗.通过对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随访,发现慢性复发型与慢性持续型UC在饮食失宜、情志不遂、气候变化时更易发作.[结论]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中医维持治疗在预防UC复发方面较西医维持治疗优势明显.饮食失宜、情志不遂、气候变化是复发的重要诱因.

  • 聚乙二醇干扰素初始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鲍旭丽;渠亚超;熊芳;张飞飞;张蕾;闾军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初始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0例慢乙肝治疗患者进行研究,A组患者(n=29)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48周,B组患者(n=31)使用Peg-IFNα-2 a联合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48周.观察治疗过程中12、24、48周时患者ALT复常率、HBV-DNA应答率、HBeAg、HBsAg的转阴率和转换率.[结果]2组治疗结束时ALT复常率分别为82.8%(24/29)、83.9%(26/31),HBV-DNA应答率分别为86.2%(25/29)、90.3%(28/3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4.5%(10/29)、35.5%(11/31),HBsAg血清学转换率6.9%(2/29)、6.5%(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IFNα-2 a联合阿德福韦酯及拉米夫定治疗慢乙肝未显示疗效优势,初始全程Peg-IFNα-2 a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病毒抑制的速度和血清学转换率.

  • 黄芪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

    作者:玛尔比亚·麦麦提斯地克;侯天禄;热阳姑丽·阿巴白克力;艾尼·阿不都热依木;成扬

    [目的]研究黄芪汤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临床确诊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并经胃镜检查证实伴有轻度-中度食管胃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黄芪汤组33例.2组患者均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中药安慰剂(1/10剂量的黄芪汤颗粒),黄芪汤组予以黄芪汤颗粒剂,疗程均为4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腹部超声检查、胃镜、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①血清白蛋白:黄芪汤组治疗后的血清白蛋白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部超声检查:黄芪汤组治疗后门静脉内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胃镜检测:黄芪汤组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中医证候积分;黄芪汤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汤可有效改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并可以降低门静脉直径、改善食管胃静脉曲张程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作者:于靖;叶晖;李江;李宁;张学智

    [目的]研究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幽门螺杆菌(Hp)在体外是否存在抗菌作用,比较在不同药物浓度条件下该药物对Hp标准菌株NCTC11637的杀菌作用.[方法]选取Hp NCTC11637(对照),随机抽取的5株临床耐药株作为实验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的低抑菌浓度(MIC);在空白对照组(CK)和含不同药物浓度(0.5×MIC,1.0×MIC,2.0×MIC)的布氏肉汤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等量Hp悬浊液,分别于0、4、8、24 h等比稀释,接种于固体培养基,培养72 h后进行菌落计数.[结果]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标准菌株的MIC值为8~16 mg/ml,对5株临床耐药株的MIC 2~8 mg/ml不等,平均MIC值为7~8 mg/ml(MIC值均为折合后生药剂量),不同浓度的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在4、8、24 h均较空白对照组有显著的杀菌作用.[结论]复方清热化湿制剂对Hp标准菌株及临床耐药株均具有体外抑菌作用,该药物制剂对标准菌株NCTC11637具有明确的杀菌作用,其杀菌效能与药物浓度成正相关.

  • 清热化湿方介导PKC磷酸化下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细胞CD14及MMP-1表达

    作者:李华燕;李斌;黄建斌;张涛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株及Hp菌株(悉尼株,Sydney strain of Hp,SS1),取数对生长期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5%、10%、15%的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预培养2h,再按细菌与细胞100∶1比例加入Hp培养6h,并以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Hp悉尼株感染对人胃癌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及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的调控作用.[结果]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清热化湿方药物血清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Hp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PKC磷酸化,并降低CD14及MMP-1表达.[结论]清热化湿方通过调控PKC磷酸化,下调Hp诱导的CD14及MMP-1表达,是其防治Hp感染相关胃癌的可能机制之一.

  • 谷氨酰胺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梁文宝;陈简

    [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224例,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奥美拉唑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每组112例.检测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变化,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咖啡样物或鲜血停止时间及隐血试验阴转时间分别为(14.27±3.52)h和(25.26±6.54)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16±5.37)h和(51.32±10.32)h(P<0.05和P<0.01).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0%(103/1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82/112)(P<0.05).治疗前2组SOD和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均显著升高以及MDA均显著减低(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M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11/11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9/112),治疗期间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奥美拉唑可以显著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氧化应激状态,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使用.

  • 术后早期经口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

    作者:何琪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对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记录2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术后排气时间(48.54±4.23)h,术后发热时间(41.93±3.78)h,住院时间(11.93±1.96)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8.26±2.36)分,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对照组干预后术后排气时间(69.07±10.37)h,术后发热时间(58.65±6.77)h,住院时间(18.79±3.17)d,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15.64±1.41)分,术后并发症发生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IgA(1.65±0.78)g/L,IgM(1.26±0.46)g/L,IgG(10.54±1.88)g/L;对照组术后第7天IgA(1.11±0.19)g/L,IgM(0.82±0.14)g/L,IgG(6.92±1.2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CD4+ (39.89±7.65)%,CD4+/CD8+ (1.56±0.41);对照组术后第7天CD4+ (34.18±4.26)%,CD4+/ CD8+ (1.1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黄芩汤颗粒剂对克罗恩病的免疫调节作用研究以及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声勇;朱燕莉;张海

    [目的]观察黄芩汤颗粒剂对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相应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10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克罗恩病患者72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黄芩汤颗粒剂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每组36例.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介素-17(IL 17)、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6(IL-6)表达使用ELISA法检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Th17细胞、IL-17和IL-6的减低作用以及对Treg和IL 10的升高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8%(28/36),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1.7%(33/36)(P<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2.2%(8/36),显著高于观察组的8.3%(3/36)(P<0.05).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9/36),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10/36),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汤颗粒剂可以改善克罗恩病患者Th17/Treg细胞以及IL-17/IL-10因子失衡,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宁波市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生存情况及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祺;姜建帅;李东恩

    [目的]分析宁波市110例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生存情况及生存影响因素.[方法]描述宁波市110例PLC患者生存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生存影响因素.[结果]宁波市110例PLC患者平均生存期为(5.3±1.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5个月.没有选择手术的患者组生存率显著低于选择手术的患者组(x2 =32.214,P<0.01);TNM高分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低于TNM低分期组(x2=10.496,P<0.01).多因素Cox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RR=5.675,P<0.01)及是否手术(RR=2.750,P<0.01)为影响PLC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宁波市PLC患者平均生存期较短,肿瘤TNM分期及是否手术为影响PLC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内镜下多次置入多枚食管支架治疗恶性狭窄的临床应用及操作体会

    作者:杨廷旭;王海霞;魏丽;郭进华

    [目的]探讨多次置入多枚食管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9例患者中8例患者分别于置入第1枚支架后3、5、8、16、17、17、20、24个月因肿瘤进展或炎性增生致再狭窄而置入第2枚支架,其中1例食管中段癌患者于第2枚支架置入后7个月因肿瘤进展致再狭窄而置入第3枚支架.另1例患者支架置入后行放疗引起上口瘘而置入第2枚支架.[结果]9例患者因肿瘤进展或炎性增生及食管瘘多次置入多枚食管支架后均开通食管梗阻,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时间.[结论]食管恶性狭窄支架置入后肿瘤进展或局部炎性增生等造成再次狭窄及食管气管瘘,采取多次置入多枚食管支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 金双歧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石菡

    [目的]观察金双歧对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以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感染科收治的肝硬化伴发SBP患者92例,患者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和金双歧辅助治疗观察组,每组46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c)、内毒素(ET)、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改变,以及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前DAO、D-Lac、ET、IL-6和TNF-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DAO、D-Lac、ET、IL-6和TNF-α均显著减低(P<0.01),但观察组对DAO、D-Lac、ET、IL-6和TNF-α的减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4% (33/46)(P<0.05).[结论]金双歧辅助治疗肝硬化SBP,可以保护肠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补中润肠方配合胃肠动力仪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作者:黄柳向

    [目的]探讨补中润肠方配合胃肠动力仪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予补中润肠方配合胃肠动力仪治疗,对照组予乳果糖口服液加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和治疗2个月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排便困难、排便时间、腹痛及腹胀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随访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31.6%,对照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润肠方配合胃肠动力仪是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患者营养状况和胃肠道耐受性的影响

    作者:吴志军;林霞;项应明;曾庆辉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在食管癌手术患者中对营养状况与胃肠道耐受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全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肠内营养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体重指数(21.36±0.45) kg/m2,血红蛋白浓度(127.83±6.87)g/L,血清白蛋白(44.62±5.73)g/L;对照组干预后体重指数(20.16±0.13)kg/m2,血红蛋白浓度(115.09±3.21)g/L,血清白蛋白(39.05±2.18)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858、11.2704、6.0947,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1.89±0.56)d,排便时间(2.34±0.65)d,住院时间(13.28±3.05)d,并发症发生率4.44%;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2.76±1.41)d,排便时间(3.54±1.78)d,住院时间(20.87±5.85)d,并发症发生率17.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或t=3.8468、4.2480、7.7175、4.0500,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能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维护并促进胃肠道功能,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健脾消积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80例临床观察

    作者:王颖;李建来

    [目的]探讨健脾消积颗粒治疗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证160例,其中观察组80例口服健脾消积颗粒,对照组80例口服小儿消食片治疗,将2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治愈42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总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20例,总有效60例,总有效率为75.0%.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消积颗粒能有效改善厌食症患儿食欲,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康复新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胶囊辅助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作者:杨卫生;李丽萍;方年富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胶囊辅助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胶囊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疗程结束后肠镜复查结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 vs.83.3%,96.6% vs.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胶囊辅助治疗活动期轻中度UC的疗效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硫唑嘌呤合加味愈疡汤对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激素替代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建林;陈锦锋;邓健敏;韩宇斌

    [目的]观察硫唑嘌呤(AZA)合加味愈疡汤治疗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SD-U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和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3组,中西结合组(即AZA合加味愈疡汤治疗下,激素逐渐减量,并在3个月内停用,完成替代治疗)30例;AZA组(AZA治疗下,激素逐渐减量,并在3个月内停用,完成替代治疗);对照组(激素继续治疗者)30例,疗程为24周,比较治疗后3组的临床综合疗效、镜下结肠黏膜象,以及血浆IL-8、TNF-α,以及患者血清ALT、AST变化.[结果]3组在临床综合疗效,降低患者血清ESR、CRP、IL-8、TNF a的变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镜下结肠黏膜象方面,中西医结合组改善较AZA组、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血清ALT、AST,中西医结合组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唑嘌呤组、对照组用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 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胡楚胜;朱燕莉;胡文辉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其相应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UC患者72例,使用数字法随机分为美沙拉嗪治疗对照组(对照组)和美沙拉嗪十布拉氏酵母菌散剂治疗观察组(观察组),每组36例.IL-17、IL-10和IL-6表达使用ELISA法检测,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肠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均出现显著减低(P<0.05和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 (P<0.05).2组患者治疗前IL-17、IL-10和IL-6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出现I1-17、IL6减低和IL-10升高(P<0.01),但观察组IL 17、IL-6减低的幅度以及IL10升高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治疗期间2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剂可以显著减低UC患者IL-17表达和升高IL-10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显著、使用安全.

  •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作者:顾薇;滕春雨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了104例肝硬化患者促甲状腺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与健康体检者对照.按照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积分法)比较. [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FT3、FT4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11.586、5.309,P<0.001);肝功能B级患者的FT3较A级下降(P=0.003),肝功能C级患者的FT3较A级明显下降(P<0.001);肝硬化患者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FT3负相关(r=-0.370,P<0.001).[结论]随着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血清FT3、FT4呈下降趋势,血清FT3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血清FT3水平变化对判断肝硬化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Notch1及COX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蔡陈效;鉏莉;殷新光;冀子中;韩丰;陈一鹏

    [目的]探讨Notch1及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胃癌及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115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测定Notch1和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Notch1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73.91%(85/115)和3.48%(4/115),COX2在胃癌和癌旁正常胃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89.57%(103/115)和6.96%(8/11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otch1和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Notch1-COX2信号轴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 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敬松;刘牡丹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治的慢性肝炎患者126例.电子胃镜检查胃黏膜损伤,ELISA法检测ALT和AST肝功能指标,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胃动素表达.[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胃黏膜损伤的胃镜检出率分别为94.7%(36/38)、96.2%(50/52)和97.2%(35/36),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胃黏膜损伤程度表明,轻度、中度和重度慢性肝炎患者之间胃黏膜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胃黏膜损伤程度与临床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0.416,P<0.05).不同程度胃黏膜损伤患者之间ALT和AST肝功能指标以及胃泌素和胃动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患者高于中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又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慢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伤、胃泌素和胃动素高表达参与了胃黏膜病变的形成.

  • 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作者:徐伟铭;杨佩浓;袁秋琦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60例胃癌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TOPOⅡ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Ki67和TOPOⅡα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Ki67大部分位于细胞核内,阳性表达率为78.13%;TOPOⅡα大部分为细胞核阳性,阳性表达率为63.13%.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均与胃癌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i67和TOPOⅡ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r=0.521,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阳性率较高,Ki67和TOPOⅡα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呈正相关.

  • Hsp90及其受体蛋白ILK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董梁

    [目的]了解Hsp90及IL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Ⅰ法对胃癌组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20例、浅表性胃炎组20例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二者在3组中表达、相关性及其与胃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sp90和ILK在胃癌组中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及浅表性胃炎组中呈低表达或不表达,这2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90与ILK表达呈显著正相关.ILK的高表达与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而Hsp90未显示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有明显相关.[结论]Hsp90和ILK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特异性,且ILK的表达与胃癌进展有关,提示两者均是胃癌化学治疗的潜在靶位.

  • 三维适行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旭东

    [目的]观察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三维适行放射治疗(3DCRT)疗效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13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3DCRT技术,常规剂量分割,全组处方剂量为56~68 Gy/6~7周,中位剂量64 Gy.观察近期疗效、急性毒副反应及1、2、3年生存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DCRT食管癌的近期有效率为94.6%;其1、2、3年肿瘤局控率分别为79.2%、67.7%、53.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8%、54.6%、32.3%;仅9.2%患者发生3级以上放疗反应.[结论]3DCRT是一种高精度治疗技术,明显提高中晚期食道癌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放射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p53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葛倩;王邈;李晨龙;李莉;孟静岩

    p53基因与人类恶性肿瘤有着密切联系.近几年对p53基因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有所增加.众多研究者将p53基因分为野生型(wt p53)和突变型(mt p53).wt p53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为肿瘤抑制基因.mt p53基因为wt p53缺失或者突变形成,其不仅失去了抑癌的功能,而且可以诱发多种癌症.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近几年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本文就p53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食管癌的防治进展

    作者:周莹;张志强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全球排行第6位,据统计,2012年全球有455 800例新发食道癌病例和400 200例死亡病例.食管癌在病理上分为食管鳞状细胞癌和食管腺癌.其中食管鳞癌在亚洲、非洲、南美和北美的黑人国家较常见,食管腺癌在北美洲和欧洲较多[1].本篇文章主要讨论食管癌的流行病学和病理发生机制以及预防与治疗,重点强调近年新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