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9月154例(共165处病变)我院 EUS 诊断上消化道 SMT,并在我院接受内镜或手术治疗,终获取病理结果的临床资料,对比术前 EUS 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EUS 诊断上消化道 SMT 的阳性预测值为78.8%(130/165)。EUS 诊断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异位胰腺的准确率分别为87.3%(144/165)、91.5%(151/165)、97.6%(161/165)和95.8%(158/165)。EUS 诊断间质瘤、平滑肌瘤、脂肪瘤和异位胰腺的敏感性分别为98.0%(48/49)、85.1%(63/74)、100.0%(7/7)和64.3%(9/14),特异性分别为82.8%(96/116)、96.7%(88/91)、97.5%(154/158)和98.7%(149/151)。35处病灶 EUS 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合,不符合率21.2%(35/165),其中低回声(60.0%,21/35)、病灶起源于第4层(45.7%,16/35)EUS 诊断与病理不符合率高,EUS 诊断为间质瘤的不符合率高(57.1%,20/35)。结论EUS可对 SMT 的类型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
轻中度创伤性脑损伤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轻中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9]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发生进展性出血损伤(progressive hemorrhagic injury,PH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8月132例轻中度 TBI 患者颅内出血进展情况,41例(31.1%)进展为 PHI(PHI 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受伤原因、损伤类型、瞳孔大小、瞳孔对光反应、入院时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受伤到首次 CT 检查时间、血肿部位、血肿类型、是否合并脑挫裂伤、是否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入院首次凝血功能指标、血糖、血常规、肾功能,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并应用 logistic 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损伤类型、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D -二聚体、红细胞计数、血糖和出院 GOS 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高血压(OR =2.417,P =0.045),合并脑挫裂伤(OR =2.792,P =0.017)和 D -二聚体≥6500μg /L(OR =4.968,P =0.000)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轻中度 TBI 患者若存在入院时高血压、合并脑挫裂伤和较高水平 D -二聚体(≥6500μg /L)更易发生 PHI,需要加强监测。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和腰大肌间隙阻滞镇痛效果的比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的镇痛效果。方法2014年3~10月,选择60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 FICB 组和腰大肌间隙阻滞(psoas compartment block,PCB)组。PCB 组1例疑似出现硬膜外扩撒中途退出,PCB 组29例,FICB 组30例。全麻前分别行髂筋膜或腰大肌间隙阻滞,给予0.4%罗哌卡因35 ml。术后采用持续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至术后48 h。记录阻滞完成后0~4,4~8,8~12,12~24,24~36,36~48 h 静息状态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0~100分),追加 PCA 的次数及感觉阻滞范围,术后首次使用 PCA 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尿潴留和神经损伤的发生率。结果与PCB 组相比,FICB 组12 h 内 PCA 用量多[中位数15(P10=10,P90=20)次 vs.12(8,18)次,Z =-2.370,P =0.018],12~24 h PCA 用量少[4(3,5)次 vs.6(5,8)次,Z =-4.649,P =0.000]。FICB 组操作时疼痛 VAS 评分明显小于 PCB 组[30(25,40)vs.50(40,60),Z =-6.397,P =0.000)]。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FICB 与 PCB 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均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 FICB 操作简便、安全、迅速,患者更易接受。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6月8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5例行腹腔镜手术,44例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结果及并发症。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160.5±25.4)min vs.(210.3±45.6)min,t =-6.387,P =0.000],术中出血少[(120±21)ml vs.(320±53)ml,t =-27.650,P =0.000],保肛率高[84.4%(38/45)vs.59.1%(26/44),χ2=7.079,P =0.008],术后肛门排气早[(3.2±1.2)d vs.(6.3±3.6)d,t =-5.477,P =0.000],尿潴留少[4.4%(2/45)vs.20.5%(9/44),χ2=5.264,P =0.022],总住院时间短[(10.3±2.4)d vs.(15.6±2.7)d,t =-9.793,P =0.000],2组术后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漏、标本切除长度及清扫淋巴结数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 >0.05)。67例获得随访1~5年,复发或肿瘤转移9例,其中6例死亡。结论对于低位直肠癌患者采取经腹腔镜的手术方式,能增加保肛率,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肛门排气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肝圆韧带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使用上腹部带血管蒂的肝圆韧带修补上消化道穿孔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8月腹腔镜下使用带蒂的肝圆韧带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51例的临床资料,均术中发现无法使用大网膜修补。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胃肠漏和腹腔脓肿,均顺利出院。结论腹腔镜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肝圆韧带作为上腹部较为游离的韧带在腹腔镜下行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是很好的生物补片材料。
-
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报告
目的:探讨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美容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52例临床资料。脐上缘2 cm 弧形切口置入3枚5 mm trocar 完成手术。结果5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常规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时间30~90 min,(43±7)min,术后住院时间1~7 d,(2.5±0.5)d。术后随访1~3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切口隐蔽。结论使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行,安全,并且美容效果好。
-
Cockett 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25例
目的:探讨 Cockett 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或下肢肿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科对25例经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 Cockett 综合征(继发下肢静脉曲张22例,下肢肿胀3例)行髂静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graphy,PTA),19例支架置入,22例静脉曲张二期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结果25例均行髂静脉 PTA,下肢静脉曲张17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下肢肿胀2例行髂静脉支架置入。22例下肢静脉曲张介入术后1个月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术后无明显下肢肿胀、下肢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下肢肿胀治愈20例,好转5例。25例随访3~15个月,平均12.4月,无一例出现下肢明显肿胀、下肢静脉曲张复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Cockett 综合征行髂静脉 PTA,根据髂静脉狭窄情况决定是否行支架置入,术后下肢肿胀能够明显缓解,对于继发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1个月后再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点式剥脱术,手术效果显著。
-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的比较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手术与传统 Ivor-Lewis 食管癌根治术的短期疗效。方法2015年1~9月,同一外科团队手术治疗36例食管癌,其中传统手术19例,机器人辅助手术17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顾性比较2组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短期疗效的差异。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组[(333.5±85.0)min vs.(203.9±24.8)min, t =6.357,P =0.000];手术出血量机器人组为(182.3±78.9)ml,传统组为(195.3±149.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319,P =0.752)。2组均 R0切除,切端阴性。食管标本长度机器人组为(8.2±2.1)cm,传统组为(8.6±1.6)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54,P =0.518);淋巴结清扫数量机器人组为(17.4±7.7)枚,传统组为(20.0±9.1)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913,P =0.367)。术后住院时间机器人组显著少于传统组[(9.8±2.0)d vs.(12.6±5.5)d,t =-2.076,P =0.046]。术后并发症机器人组2例,传统组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8)。2组术后30天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机器人辅助 Ivor-Lewis 手术的根治性与传统手术相当,术后恢复较传统手术快,并发症不多于传统手术,其短期疗效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验证。
-
胸腔镜3D 模式下治疗纵隔病变
目的:探讨3D 模式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7月~2015年7月采用3D-VATS 治疗62例纵隔肿瘤,按照术前 CT 肿瘤位置设计观察孔及操作孔,术中根据情况可将操作孔与观察孔互换。若肿瘤>5 cm,与大血管关系紧密,或与周围粘连不易显露,可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进行手术。结果58例3D-VATS 顺利完成手术;3例因瘤体直径约6 cm,行VAMT;1例因肿瘤侵犯左无名静脉中转开胸手术。2例术中损伤膈神经致膈肌抬高,术后3个月恢复;2例肺不张,抗炎、雾化、咳痰后好转。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近期30 d 死亡病例。术后病理:胸腺瘤31例,胸腺增生16例,胸腺癌5例,支气管囊肿1例,胸腺囊肿1例,淋巴细胞增生2例,畸胎瘤3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胸膜脂肪瘤 l 例。62例随访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所有良性肿瘤均无复发,胸腺癌复发1例。结论3D 模式下 VATS 治疗纵隔肿瘤是一种新的选择方式,临床效果安全、可行。
-
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
目的: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月~2013年12月20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接受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SILS 组),2011年1月~2012年3月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30例中高位肛门闭锁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ILS 组20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者。SILS 组手术时间(136±36)min,与对照组(151±40)min 无明显差异(t =-1.351,P =0.183);SILS 组术中出血量(12.5±2.3)ml,明显少于对照组(15.3±5.0) ml (t =-2.339,P =0.024);SILS 组术后住院时间(7.4±4.0)d,与对照组(7.4±2.0)d 无明显差异(t =0.000,P =1.000);SILS 组术后开始进食时间(9.1±1.7)h,较对照组(10.3±1.6)h 明显缩短(t =-2.534,P =0.015)。2组术后无吻合口漏、直肠尿道瘘憩室。SILS 组20例术后随访1~20个月(平均9.7月),对照组30例随访21~36个月(平均28.5月),2组患儿控制肛门排便良好,无便秘、便失禁及污便者。结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是治疗小儿中高位肛门闭锁的有效方法,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6月因单侧单节段腰椎神经根孔狭窄手术治疗的42例资料,其中椎间孔镜组21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TLIF)21例,2组术前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 >0.05)。比较2组间及同组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 VAS 评分、ODI 评分、腰椎 JOA 评分差异。结果与 TLIF 组比较,椎间孔镜组出血量少[(94.3±67.7)ml vs.(371.4±164.8)ml,t =-7.130,P =0.000],住院时间短[(6.2±2.0)d vs.(10.5±2.9) d,t =-5.611,P =0.000],但手术时间长[(161.9±44.5)min vs.(111.7±28.0)min,t =4.375,P =0.000]。2组术后3个月下肢疼痛 VAS 评分、ODI 评分、腰椎 JOA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和 TLIF 在治疗神经根孔狭窄中均能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经皮椎间孔镜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长,可能与初期经验不足有关。
-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癌根治术5例报告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和价值。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8月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根治性切除5例,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第7肋间长1.5 cm 切口作为观察孔,腋前线第4肋间长约4 cm 切口作为操作孔,完成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支气管吻合,术后常规放置1或2根胸腔引流管。结果5例顺利完成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中常规支气管切缘快速病理为阴性。手术时间分别为310、260、220、200、280 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120、90、110、160 ml;术后总引流量分别为600、1260、440、560、800 ml;术后带管时间分别为5、7、4、4、5 d;术后住院分别9、12、7、8、10 d。切口疼痛轻微。术后发生肺炎、肺不张各1例,无支气管胸膜漏、脓胸、切口感染。5例术后随访3~19个月,均存活,无复发和转移。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可作为部分肺癌患者的推荐手术方式。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与微创治疗
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影像诊断、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2011年5月82例椎间盘源性下腰痛 MRI 表现、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及微创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改良 Macnab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6例腰部 MRI 表现为椎间盘后缘点状高信号(high intensity zone,HIZ)。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48例有一致性腰痛复制,根据达拉斯 CT 椎间盘造影评价纤维环破裂程度,14例Ⅱ级纤维环破裂,行经皮椎间盘内电热纤维环成形术(intradiscal electrothermal anuloplasty therapy,IDET),34例Ⅲ级以上纤维环破裂行椎间盘镜腰椎间盘切除(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联合椎体间融合器(Cage)植入椎间融合术。10例 IDET 随访72个月,术前 VAS (9.1±0.3)分,术后72个月(0.9±0.1)分,明显降低(F =1904.77,P =0.000);26例 MED 联合 Cage 植入椎间融合随访72个月,术前 VAS(9.2±0.1)分,术后72个月(1.0±0.1)分,明显降低(F =4134.17,P =0.000)。结论腰椎间盘后缘 MRI 表现 HIZ 提示椎间盘破裂,CT 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显示椎间盘破裂程度及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具有定性诊断价值,根据椎间盘破裂程度选择合适的微创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
经单侧减压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目的:探讨经单侧行病变节段椎管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对3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经单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治疗。根据 JOA 评分法评估术后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缓解情况,腰椎正侧位 X 线片及 CT 扫描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前 JOA 评分(8.2±2.1)分,显著低于术后3个月(20.8±3.8)分(q =22.123,P <0.05)和术后12个月(21.7±3.9)分(q =23.703,P <0.05);VAS 评分术前(7.9±2.1)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2.4±0.4)分(q =26.107,P <0.05)和12个月(2.3±0.3)分(q =26.582,P <0.05);JOA 评分和 VAS 评分随访期间无显著变化(P >0.05)。1年后椎间植骨融合率100%,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拔钉等异常。结论经单侧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单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疗效满意,可在合适病例中推广应用。
-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失败的经验分析
目的:总结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失败的经验。方法2011年3月~2015年4月,采用经阴道子宫下段切开取胚+子宫缺陷修补术治疗 CSP 98例,其中9例治疗失败。4例改行子宫动脉栓塞+清宫术,2例中转腹腔镜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1例改行病灶抽吸术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1例术后血β-hCG 下降缓慢,肌注 MTX 治疗。结果9例均病灶清除,保留子宫,术后1个月内血β-hCG 降至正常,30~50 d[(40.1±7.2)d]月经复潮。结论阴式手术适用于阴道宫颈暴露良好、包块<4 cm 的外生型 CSP,术前全面评估,备好相关预案,可以避免因盲目手术造成的损失,提高阴式手术治疗 CSP 的成功率。
-
内镜黏膜下剜除术治疗胃间质瘤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剜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治疗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 GST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6月经胃镜、超声内镜诊断为胃固有肌层 GISTs 33例,均采用 ESE治疗(标记、注射、环形切开、病灶剥离、创面处理)。结果术后病理证实33例均完整切除瘤体,手术时间10~69 min,平均46 min。住院时间7~28 d,平均10.9 d。术后病理活检及免疫组化结果:胃肠平滑肌瘤6例,间质瘤26例,梭形细胞肿瘤1例;根据 NIH 危险分级,极低危31例,低危2例。3例术中出血,经内镜下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或金属止血夹夹闭后成功止血,出血量50~300 ml,术中出血率9.1%(3/33);1例术后持续黑便,经禁食水,口服肾上腺素盐水及静脉药物止血、抑酸等治疗后缓解,术后出血率3.0%(1/33),总出血率12.1%(4/33)。2例发生穿孔,穿孔率6.1%(2/33),经钛夹成功夹毕,无死亡。术后6~12个月33例均复查全腹部 CT,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ESE 治疗 GST 安全、有效。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小占位(≤3 cm)病变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小占位(≤3 cm)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小占位结直肠肿瘤41例,结肠镜进行全结直肠内探查,在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进行染色,腹腔镜下进行局部钛夹定位,退出结肠镜,术中根据快速冰冻病理结果选择在腹腔镜下肠管切除、结直肠根治术等相应手术。结果41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无中转开腹。9例术前诊断为癌前病变,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结肠上皮内瘤变6例,Tis 期腺癌3例。32例术前诊断为0~Ⅰ期结直肠癌者,术中及术后诊断Ⅰ期29例,其中 T1 N 0 M0期腺癌23例,T2 N 0 M0期腺癌6例;Ⅲ期3例,均为 T2 N 1 M0期腺癌。多发病灶2例。结肠上皮内瘤变及 Tis 期结直肠肠癌行病变肠管切除,T1~T2期结直肠癌均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例结肠上皮瘤变分别在术后9、12个月随访无复发。其余39例随访24~49个月,中位时间38.6月,35例结直肠癌中,1例 T2 N 1 M0即Ⅲ期腺癌术后34个月结肠镜复查局部复发,所有患者均无转移。结论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3 cm 良性及 Tis ~T2期恶性结直肠肿瘤,可发挥双镜优势,尤其适用于单镜难以定位或完全切除的病变,可提高定位精确性及手术安全性。
-
声带运动障碍的手术治疗进展
声带运动障碍可导致声嘶、发音费力甚至呼吸困难,从而降低言语质量,影响社会交流,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对于发音治疗、药物治疗等保守方法无效的声带运动障碍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方法提高其发音质量。目前,针对声带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研究进展迅速,手术种类繁多,但同时也造成很多术式、术语混淆或重复。本文对声带运动障碍的手术方式进行文献回顾。
-
胸腔镜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弯的研究进展
传统前路开胸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弯存在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严重、对术后肺功能影响大等缺点。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使特发性胸椎侧弯的矫正有了微创手术的可能,常用的术式包括胸腔镜辅助下前路脊柱松解椎间植骨融合术和胸腔镜下胸椎侧凸前路矫形融合内固定术。本文就胸腔镜手术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弯的发展历史,优缺点,不同手术方案的疗效和并发症等进行文献综述。
-
超声造影引导经皮注射凝血酶治疗肝穿刺活检术后出血1例报告
本文报道2015年6月1例肝穿刺活检术后肝破裂出血,经超声造影检查发现肝脏活动性出血的位置,并在超声造影引导下对出血处行经皮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成功止血。
-
内脏完全反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附2例报告
本文报道1997、2015年2例完全内脏反位的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痛部位分别在剑突下和左上腹。血常规、肝功能检查无异常。术前常规心电图、胸片提示右位心,腹部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证实为内脏反位,并排除胆总管结石。全麻,采用四孔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医生站位和trocar 位置均为正常的镜像,胆囊位于左上腹。手术顺利,术后恢复好,无并发症。
-
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病变1例报告
本文报道1例股浅短段闭塞(TASC C 级病变)经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0.035英寸超硬导丝配合单弯导管通过闭塞段至远端动脉,使用4-150 mm Mustang 球囊12个大气压扩张2 min 后,造影见左股浅动脉中段狭窄病变消失,但近段仍有残余重度狭窄,路途下于狭窄处放置肝素涂层覆膜支架5-50 mm,释放后使用5-40 mm 球囊6个大气压下给予支架内扩张。术后造影见血流明显恢复,残余狭窄消失,无造影剂外溢。术后观察8个月跛行症状无复发。我们认为肝素涂层覆膜支架治疗股浅动脉硬化闭塞病变可行。
-
单切口胸腔镜手术切除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2014年8月,对肺右下叶2 cm 结节施行单切口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随访1年余,无复发、转移。
-
左胸小切口双侧乳内动脉双支全动脉化旁路移植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1例报告
本文报道1例60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胸痛就诊于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严重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冠状动脉支架置入。通过左胸壁2个切口获取双侧乳内动脉并吻合成为Y 型桥,然后分别将左、右乳内动脉远端吻合至前降支和中间支,手术时间306 min,术中出血50 ml,5 d 后对右状动冠状病变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术后第8天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患者未再有胸痛症状发作。我们认为对于复杂冠状动脉多支病变,这种杂交技术是微创而有效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微创外科培训班招生简章
-
TurboHawk 斑块切除治疗伴严重钙化斑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
本文报道2015年4月采用TurboHawk 斑块切除系统治疗2例伴严重钙化斑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Fontaine 分期均为Ⅱb,行左侧股浅动脉和股深动脉斑块切除成形、右侧股浅动脉斑块切除成形术各1例,术中均放置动脉保护伞,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均随访8个月,无复发。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03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z1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