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放疗联合吲哚美辛对髋关节异位骨化切除术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张敏;申文江;高献书;吴新宝;杨明辉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吲哚美辛对髋关节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切除术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1月~2008年12月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例高危髋关节HO形成(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4岁)的临床资料.采用常规K-L人路关节松解术,放疗采用前后对穿照射,照射野包括整个手术区域,6MV-X,源轴距100 cm,剂量以髋关节中心平面计算,术前1~4 h内或术后24 h内单次放疗组织剂量(dose of tissue,DT)7~8 Gy.所有患者术后常规服用吲哚美辛4周(25 mg,tid).结果 15例中位随访时间20.5月(5.5~42.5月),随访时牛津髋关节功能评分(Oxford hip score,OHS)评分为(15.7±6.2)分,较治疗前OHS评分(33.5±10.8)分明显降低(t=6.259,P=0.000).11例(73.3%)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3例(20.0%)好转,1例(6.7%)加重.5例治疗前有关节疼痛者,随访时4例疼痛消失,1例明显减轻.未观察到毒副反应.2例(13.3%)分别在术后6、3个月X线片显示HO复发,其中1例无临床症状,另1例发展为临床型HO,关节活动障碍较前加重.结论 放射治疗联合吲哚美辛辅助用于预防高危患者的髋关节术后HO可能具有一定的疗效.

  • 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腺瘤20例报告

    作者:许鹏;相寿长;付廷刚;惠志强;宋杰;乜全民

    目的 探讨采用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入海绵窦的垂体腺瘤的可行性.方法 经单鼻孔显露蝶窦腹侧壁,蝶窦腹侧壁充分咬除,进入蝶窦,去除蝶窦黏膜和蝶窦隔,显露鞍底,鞍底开窗,放射状切开鞍底硬膜,切除鞍内肿瘤组织后,将牵开器的中心部分指向所侵入的海绵窦方向,咬骨钳咬除或磨钻磨除海绵窦腹侧骨质,显露海绵窦腹侧硬脑膜,自鞍底硬膜切开部分向外侧切开海绵窦腹侧硬脑膜,显露并切除海绵窦内部分肿瘤.结果 肿瘤全部切除18例,次全切除2例.术中出现2例脑脊液漏,应用明胶海绵鞍内及蝶窦内填塞,术后无脑脊液漏.术后出现一过性动眼神经麻痹1例,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术后出现一过性尿崩12例,一过性电解质紊乱6例,均在1周内恢复正常.术后出院半个月后出现2例脑脊液鼻漏,行腰穿置管引流1周治愈.18例随访3~36个月,平均20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采用经鼻蝶向鞍底两侧扩大切除侵人海绵窦的垂体腺瘤显露满意,切除彻底,无明显手术并发症.

  • 逆行输尿管镜凿孔拦截式碎石治疗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

    作者:闻立平;蔡万松

    目的 评价逆行输尿管镜凿孔拦截式碎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5月,对55例57侧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逆行输尿管镜凿孔拦截碎石技术治疗.KUB测量结石大直径0.9-2.2 cm,平均1.5 cm.术中将拦截网篮(N-Trap)(美国COOK公司)鞘在输尿管镜下越过结石,然后在结石上方释放拦截网篮,将结石阻挡后击碎取出.对嵌顿性结石网篮鞘越过困难时,可用碎石杆在结石边缘凿一通道,以助拦截网篮鞘头端越过结石.结果 2例因结石下段输尿管扭曲,输尿管镜未能上行窥见结石而改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其余55侧一次碎石成功率为96.4%(53/55),初期2例结石上移到肾盂,需行辅助取石、碎石.未发生输尿管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53例随访3个月~3年,平均19个月,1例输导管下端狭窄伴轻度肾积水,均无结石复发.结论 逆行输尿管镜凿孔拦截式碎石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结石上移少,安全有效.

  • 手法诱发试验对早期腘动脉陷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龙;董国祥;李选;赵军

    目的 探讨手法诱发试验对早期胭动脉陷迫综合征(popliteal artery entrapment syndrome,PAES)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手法诱发试验Ⅰ踝被动背伸、手法诱发试验Ⅱ踝主动跖屈、手法诱发试验Ⅲ踝主动抗阻跖屈、手法诱发试验Ⅳ全力收缩全小腿肌肉4种诱发试验检查8例确诊PAES及50例无症状对照者,并通过彩超、造影、手术进一步验证手法诱发试验的可靠性.结果 手术确诊PAES患肢13条中,9条患肢4种手法诱发试验、彩超、造影检查均阳性;4条患肢足背动脉无搏动,无法手法诱发.PAEs患者对侧3条正常肢体,4种手法诱发试验、彩超、造影检查均阴性.对照组100条肢体,无3种及以上手法诱发试验同时阳性情况;手法诱发试验Ⅰ~Ⅳ出现阳性肢体分别为2、49、0、1条.结论 联合应用手法诱发试验Ⅰ、Ⅲ、Ⅳ能鉴别健康肢体与足背动脉尚有搏动的早期PAES患肢.

  • 阴式辅助腹腔镜在特殊情况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姚利萍;任晓红;郭莉;刘利英

    目的 探讨在特殊情况下施行阴式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assiste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VALM)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6年3月~2010年5月,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48例,其中24例行阴式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较大子宫肌壁间(6~8 cm)近黏膜下肌瘤8例、子宫下段肌瘤3例、子宫腺肌瘤术前彩超误诊为子宫肌瘤4例、对于子宫肌瘤粉碎后取出有顾虑强烈要求完整取出肌瘤者5例、子宫肌瘤囊性变4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阴式辅助顺利完成手术.2例术中触诊发现术前超声未提示肌壁间直径约1 cm肌瘤结节3枚,行剔除术.无中转开腹、临近脏器损伤.术中出血量50~120 ml,(75.4±22.1)ml,手术时间40-90 min,(63.5±14.7)min.无术后发热、感染等并发症.术后专人定期电话随访2~51个月,(38.1±12.9)月,均无复发.结论 VALM安全可行,可以拓展腹腔镜及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并作为困难腹腔镜手术的一种补救措施,避免中转开腹.

  •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胡莉琴;李梅;杨晶珍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与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0年3月171例采用以上2种方式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93例(腹腔镜组),腹腔镜监视下断离子官圆韧带及附件后,经阴道切除子宫;阴式子宫切除78例(阴式组),经阴道切开宫颈筋膜,打开前后腹膜,断离骶、主韧带及子宫血管,断离双侧附件,取出子宫.结果 阴式组4例子宫周围粘连转腹腔镜辅助下手术.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23 ±34)min,阴式组(80 ±30)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25 ±35)ml,阴式组(85±30)ml;术后住院时间腹腔镜组(6.2 ±1.3)d,阴式组(6.7 ±2.1)d;腹腔镜组住院费用(4635±980)元,阴式组(3320±305)元.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2%(3/93),阴式组5.4%(4/74).阴式组随访6~48个月,平均36个月,1例术后1个月检查发现阴道上段部分粘连,经粘连松解痊愈.腹腔镜组随访6~50个月,平均37个月,未发现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与阴式子宫切除两者各有其优势,但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较阴式子宫切除适应证广,手术较安全.

  • 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真空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作者:王磊升;吕世桥;谭江威;沈炳华;杜伟;张剑锋;王静杰

    目的 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有"真空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5月,过伸位下单侧PKP治疗有"真空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32例.术前行站立侧位、过伸过曲位x线片,CT,MRI,明确伤椎有开合征、真空裂隙征和流质聚集征象,记录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后凸角.结果 本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26个月,平均7.6月,其中8例>12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术前(10.63 4±1.40)mm,术后(21.62±3.75)mm,终随访(20.98 ±3.01)mm.Cobb角(中立位)术前29.65°±2.48°,术后13.68°±1.72°,终随访12.91°±1.92°.术前VAS评分(8.38±0.58)分,术后24 h(2.39±0.70)分,终随访(2.47±0.69)分.Oswestry功能评分术前(39.59±4.12)分,术后(22.01±3.51)分,终随访(21.65±4.61)分.各观察指标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终随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单侧PKP治疗有"真空裂隙征"的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Mainz Ⅱ式膀胱术6例报告

    作者:王家吉;杨立;岳中瑾;王志平;段建敏;包军胜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MainzⅡ式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4月~2009年3月对6例浸润性膀胱癌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下腹部置入5个trocar.先于腹腔镜下分离切除膀胱,并做盆腔淋巴结清扫.女性患者一并切除子宫、附件.再于直肠起始端对系膜缘切开直肠约10 cm,将标本经此开口从肛门取出,女性患者自阴道残端取出.于下腹正中做一15 cm纵切口.再取乙状结肠约10 cm,对系膜缘剖开,切口与直肠切口相连接,将所取直肠和乙状结肠从连接处对折双层缝合成贮尿囊后壁,左右输尿管分别与乙状结肠和直肠吻合,黏膜下潜行2~3 cm.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由直肠引出体外,贮尿囊内放置F26三腔Foley 1根,后双层缝合前壁建成Mainz贮尿囊.结果 6例腹腔镜下膀胱全切成功,手术时间500~660 min,平均540 min;出血量100~150 m1,平均120 ml.肛管保留7~10 d,双侧输尿管支架管保留14 d.6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2个月,1例术后有尿失禁,1个月后自行消失,另5例排尿正常;6例均无复发,均无上尿路梗阻及返流.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MainzⅡ式膀胱术技术简便可行,出血少,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胸骨上段"J"形小切口胸腺瘤手术

    作者:邵仲凡;潘引鹏;董淑敏;张剑钟

    胸腺瘤是前纵隔常见的肿瘤,手术方式较多,以往常采用胸骨正中完全劈开径路,但创伤较大.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发展,各种微创小切口应用于临床.2007年9月~2009年5月,我们在纵隔解剖特点的基础上,探索采用胸骨上段部分劈开即"J"形小切口手术径路,完成9例胸腺瘤切除术,术野暴露良好,完全满足手术需要,顺利完成肿瘤、胸腺、前纵隔脂肪组织以及其他受侵组织的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乳房下皱襞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疾病

    作者:施勇;詹华;韩宝三

    在不违背肿瘤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乳腺形体美,是医患双方的目标.乳腺良性疾病一般行乳晕旁单切口处理,但对于位于乳腺下半部分且远离乳头乳晕的乳腺边缘肿块,或者巨大的纤维腺瘤,可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2005年2月~2008年12月我们对43例乳腺良性疾病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入路手术,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经皮膀胱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小儿膀胱结石

    作者:王贵伟;黄民平;冯春善;梁宁锋

    随着内镜和碎石技术的进步,膀胱结石多采用气压弹道、激光碎石等腔内技术处理,但由于小儿尿道纤细,经尿道取石和排石困难,且容易引起尿道损伤甚至狭窄,经尿道手术在治疗小儿膀胱结石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小儿膀胱结石仍多采用膀胱切开取石治疗.我院2007年6月~2010年6月采用微通道经皮膀胱取石治疗7例小儿膀胱结石,报道如下.

  • 关节镜下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髁间骨折

    作者:沈福祥;曹国平

    股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不当会影响关节功能,可以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传统方法一般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但创伤较大,容易出现关节粘连,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我院2003年4月~2009年7月采用关节镜下辅助复位经皮空心钉治疗股骨髁问骨折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局麻下免气囊分离器无钉合完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附26例报告)

    作者:胡伟;虞正鑫;许海周

    近年来疝微创手术治疗发展迅速,从腹腔内补片覆盖法(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 hernia repair,IPOM)到经腹腹膜外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APP)再到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hernia repair,TEP).目前,TEP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的首选术式[1],可以不进入腹腔在腹膜前间隙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手术等优点.一般TEP都在全麻下施行,近年有文献[2,3]报道局麻下完成TEP的可行性.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成功在局麻下施行免气囊分离器无钉合TEP 26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超细胃镜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张超

    超细胃镜经鼻插入可减少因接触舌根、刺激咽喉反射而引起的恶心、呕吐等不适,但由于与普通胃镜之间在镜身外径、钳道内径等参数上存在差异,超细胃镜的操作性、图像质量及组织活检等仍是临床医师和内镜医师所担忧的问题.本文就超细胃镜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耐受性、安全性、准确性及其辅助下诊疗技术的现状做一综述.

  •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进展

    作者:李丽娟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鼻漏无论对神经外科还是耳鼻咽喉科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过去多由神经外科进行开颅修补,创伤大,成功率低,治愈率多在73%以下[1].近20年来,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行CSF鼻漏修补术已成为较好的途径,其安全和有效性得到了肯定.本文就鼻内镜下CSF鼻漏修补术目前的现状和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5例报告

    作者:陈宇罡;张岫兰;叶晖

    本文报道2007年8月-2009年6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残余结石5例,发生率0.4%(5/1236).3例行开腹手术,切除残余胆囊管取出残余结石;1例黄疸者行剖腹探查手术,术中证实为Mirizzi综合征Ⅱ型,切除残余胆囊管和结石.修补胆总管瘘口;1例冠心病者行腹腔镜残余胆囊管切除术.5例随访6~12个月,无腹痛、发热、黄疸.

  • 载平阳霉素的离子交换型微球栓塞兔颈外动脉的初步实验研究

    作者:贾子昌;李选;董国祥;范田园;翟国钧;韩金涛;曲雯

    目的 初步研究载平阳霉素的离子交换型微球(PYM-MS)在实验动物体内的栓塞效果.方法 将18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以兔右颈外动脉为栓塞模型,分别予PYM-Ms、空白离子交换型微球(MS)及平阳霉素(PYM)水剂进行栓塞,于栓塞后2天、2周及4周时于每组各随机抽取2只复查造影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栓塞2天、2周及4周后PYM-MS组复查造影均未见血管再通,组织学检查可见微动脉血管内膜从2天~2周、4周进行性增生,甚至管腔闭塞,并可见毛细血管闭塞;MS组复查造影可见少量血管再通,组织学检查见微动脉栓塞;PYM组造影见血管通畅,组织学仅见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结论 PYM-MS栓塞后可使微动脉内膜增生、管腔闭塞,栓塞效果优于MS及PYM.

  • 腹腔镜下修补左侧闭合创伤性膈疝2例报告

    作者:张发林;王斌;张超

    闭合创伤性膈疝传统上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创伤大.我院于2007年8月、2009年9月采用腹腔镜下修补2例,取得良好的微创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76岁,2007年8月22日因高处跌下致左下胸部、左肩部疼痛4小时入院,平卧及活动后疼痛加重.

  • 内结扎法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索林

    随着先进手术设备和器械的研发(如超声刀、腔内切割钉合器、结扎夹等)和腹腔镜手术经验的积累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腹腔镜在脾脏外科已有较广泛的应用.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LS)以其创伤小、美观、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被认为是治疗脾相关血液病的标准术式[1].然而目前国内外开展LS在处理脾蒂时常规采用腔内切割钉合器(Endo-GIA)或分离各支血管后结扎夹夹闭[2],该法价格比较昂贵,限制了LS在国内的普及.

  • 中国电视胸腔镜外科发展简史

    作者:赵珩

    1990年底,电视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内镜缝合切割器的临床应用促成了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的诞生.几年后,VATS成功应用到绝大多数胸外科疾病的临床诊疗之中,给传统胸外科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年,一批中国胸外科医生及时抓住了这一学科发展的新动向,于1992年将其引入国内.如今,VATS在我国不断普及和发展,已成为胸外科临床中常用的新技术.

  • 腹腔镜辅助经脐"Z"形切口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

    作者:黄华;侯广军;李志猛;耿宪杰;黄敏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脐"Z"形切口小儿美克尔憩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2010年6月~8月,采用两孔法腹腔镜经脐孔"Z"形切口对6例小儿美克尔憩室行切除术.于脐孔及左下腹分别置入5 mm trocar,探查找到憩室后,延长脐部切口成"Z"形,将憩室提出腹腔外行切除吻合.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经脐"Z"形切口腹腔镜辅助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4 d进食流质,5-8 d出院.无脐疝、肠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脐"Z"形切口腹腔镜辅助切除小儿美克尔憩室具有创伤小、切口更加隐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安全可行.

  • 单孔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13例报告

    作者:阿布都赛米;卡热也木;和军;李水学

    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1].我院2010年1月~5月对13例阑尾炎行单孔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年龄4~14岁,平均6.5岁.均有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7例,上腹痛4例,下腹痛2例.呕吐6例.体温>38℃5例.均有右下腹固定压痛,有反跳痛3例.

  • 弹性橡胶探条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对比研究

    作者:南兴东;张利萍

    目的 探讨弹性橡胶探条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0年2~8月需行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直接喉镜显露Cormack-Lelane气道分级Ⅱ~Ⅲ级的胸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常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SI)和经弹性橡胶探条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组(BI),每组各30例.吸纯氧5 min后,静脉顺序给予眯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3μg/kg、利多卡因40 mg、丙泊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肌松完善后直接喉镜下分别经铝制管芯(SI组)或弹性橡胶探条(BI组)引导双腔管插管.观察诱导插管期间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记录2组完成诱导时间和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比较2组术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诱导前比较,2组HR和MAP在麻醉诱导后均明显下降(P<0.01=,插管后1 min,2组HR和MAP上升(P<0.05=,插管后3 min恢复至诱导前水平.2组完成诱导时间分别为:SI组(5.1±0.8)min,BI组(5.9±0.9)min(t=3.423,P=0.542).BI组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96.7%)明显高于sI组(80.0%)(χ2=4.043,P=0.044).术后SI组有14例出现喉痛,而BI组仅为6例(χ2=4.800,P=0.028).结论 弹性橡胶探条可安全应用于引导双腔支气管导管插管.

  •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

    作者:贺端端;贾东林;郭向阳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9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22例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C+S组),23例采用单纯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S组).比较2组镇痛效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C+S组操作时间(6.3±3.0)rain,明显短于S组(11.5±7.0)min(t=-3.212,P=0.002).经股神经管推注0.25%罗哌卡因20 ml后15 min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Z=-0.462,P=0.644).术后静态VAS评分(RVAS)、主动功能训练VAS评分(WAS)和持续被动功能训练VAS评分(PVAS)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S组5例穿刺部位皮下淤血,C+S组无皮下淤血病例(P=0.049).术后C+S组需要单次推注利多卡因4例,S组为5例,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术后72 h哌替啶用量C+S组与S组差异无显著性(Z=-0.069,P=0.945).结论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以减少穿刺导致的术后皮下淤血.

  • 应激性心肌病与围麻醉期管理

    作者:李刚

    应激性心肌病(stress cardiomyopathy,SCM)是一种临床症候群,表现为在没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存在的情况下,急骤发生而又能很快恢复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多由应激性刺激诱发,常见于绝经后中老年妇女.本病由日本学者Sato等[1]于1990年首次报道,此后开始见于全世界范围,并出现于多种临床情况下.2006年,北美麻醉学杂志报道了首例围麻醉期应激性心肌病病例[2],到目前为止,国外杂志已发表了多篇与手术操作有关的应激性心肌病病例报告.近年来,国内虽然也出现关于该病的个案报告[3,4],但尚未有与此综合征有关的围麻醉期诊断和处理的文献.本文拟综述应激性心肌病治疗进展以及围麻醉期管理要点.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王宁;戎玉兰;魏越;杨晓霞;李民;郭向阳

    目的 比较患者自控与恒速输注2种给药方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股神经阻滞镇痛的效果.方法 2010年3月~11月选择60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椎管内麻醉前在超声及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置入连续股神经阻滞导管,将阻滞效果完全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2组:恒速输注组(CI组)和患者自控镇痛组(PCA组).CI组经导管持续输注0.2%罗哌卡因5 ml/h,PCA组输注0.2%罗哌卡因背景量5 ml/h,单次注射5 ml/次,锁定时间60 min.记录2组患者静息痛及运动状态下疼痛评分、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例在首次给药后30 min内没有达到完全阻滞而被排除.术后1~3 d静息及主动锻炼时疼痛评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3 d被动锻炼时疼痛评分PCA组(4.7±1.3.4·5±1.0,4.5±1.0)显著低于CI组(6.5±1.6,6.1.4-1.6,5.9±1.6)(P<0.05=.患者满意度PCA组显著高于CI组[8(6~10)VS·7(4~9)](Z=16.957,P=0.031).2组患者均无耳鸣、口周麻木、眩晕等局麻药中毒症状同,均无因下肢无力而跌倒,无导管脱出.结论 与恒速输注相比,患者自控股神经阻滞能够提高术后康复运动时的镇痛效果.

  • 围术期低体温及其新研究进展

    作者:陶一帆

    正常核心温度(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为36.5~37.5 ℃,临床上常将核心温度为34~36℃定义为轻度低体温.在微创外科手术中,由于大量低于体温的CO2气体注入体腔,或大量冲洗液的使用,可能导致热量散失,体温下降,出现意外性低体温.轻度低体温在脑复苏等情况下可使机体显著受益,但围术期大多数意外性低体温将产生不良后果,导致围术期失血量增加、术后苏醒时间延长、术后寒战甚至心脏不良事件等,影响病人的术后恢复和预后.本文就围术期低体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犬在腹腔镜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时鑫;龙萍;刘衍民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正向基层医院迅速推广.但众所周知,腹腔镜学习中不可避免要经历一个学习曲线[1,2].我们培训中心在学员中后期的学习中用活犬进行腹腔镜手术的综合技能训练,提高了学员对腹腔镜技术的认识和综合运用的能力,并能作为对学员学习后的一种考核方法.

  • 微创外科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韦仕洋;陈斌冠;杨光业

    为了了解国内外微创外科领域循证医学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利用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PubMed数据库,检索1991~2009公开发表的关于微创外科手术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及临床实践指南3种类型的文献,以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其文献国家来源、发表年份、文种分布、主要载文期刊及学科分布等,所得结果有助于国内研究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为科研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