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中国微创外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중국미창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2.2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9-6604
  • 国内刊号: 11-45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49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仲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

    作者:雷厉秀;许学岚;王春平;曾秀华;张天锋;罗光楠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 方法 2001年1月~2006年5月,手术治疗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其中开腹手术5例,腹腔镜手术8例. 结果 开腹手术时间130~200 min,平均187min,出血量170~280 ml,平均189 ml,术后痛经完伞缓解例数1个月5例、3个月4例、6个月3例、12个月2例;腹腔镜手术时间120~185 min,平均155 min,出血量100~190 ml,平均135 ml,术后痛经完全缓解例数1个月8例、3个月8例、6个月7例、12个月5例. 结论 腹腔镜或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手术治疗直肠阴道隔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满意,安全.

  • 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较

    作者:何震;王保良;冯天保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lhronic sulbdural hematoma,CSDH)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08年1月155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其中传统钻孔引流术61例,应用3 mm克氏针引导置入细硅胶管行微创置管引流术44例,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行微创穿刺引流术50例.比较3组术后颅内积气、颅内血肿、血肿复发和格拉斯哥预后分级(COS). 结果 颅内积气发生率钻孔引流组[(52%(32/61)]高于2个微创引流组[7%(3/44),18%(9/50)](χ2=30.110,P=0.000),但无一例张力性气颅,均短时自行吸收.术后颅内血肿及血肿复发钻孔引流组均为0,明显低于2个微创引流组[11%(5/44),10%(5/50),χ2=7.009,P=0.030;14%(6/44),10%(5/50),χ2=8.153,P=0.017].3组GOS无显著差异(χ2=0.489,P=0.783). 结论 3组治疗效果相近,均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经腹膜腔给局麻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胡斌;陈惠裕;钱燕宁;何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腹腔内应用局麻药的镇痛效果及其对LC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 36例ASA Ⅰ-Ⅱ级行择期LC患者据随机数字表分为3组,Ⅰ组LC术前腹膜腔喷洒0.5%罗哌卡因30 ml;Ⅱ组LC术毕腹膜腔喷洒0.5%罗哌卡因30 ml;Ⅲ组为对照组,LC术后腹膜腔内喷洒生理盐水30 ml.麻醉方法均为伞凭静脉麻醉.术后6、24、48 h三个时点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3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例数和肩背痛、恶心呕吐发生率. 结果 术后6、24、48 h VAS评分Ⅱ组<Ⅰ组<Ⅲ组(P<0.01).Ⅲ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例数(7例)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2例,0例,PO.05). 结论 经腹膜腔给局麻药镇痛效果明显,术毕给药镇痛效果优于术前给药.

  • 125I放射粒子治疗脑胶质瘤60例报告

    作者:胡效坤;张开贤;乔志正

    目的 探讨 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脑胶质瘤的操作方法和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60例经CT、MRI平扫或增强扫描确诊的脑胶质瘤,包括原发性脑胶质瘤20例,脑胶质瘤术后复发23例,脑胶质瘤外放疗后复发17例.治疗前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快速病理证实,根据术前计划确定的粒子数目、空间分布、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计划靶体积(PTV)等,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4~46颗,125I放射粒子的放射性活度为26、30、33Mbp/颗,放射性总活度为132~1196 Mbp,粒子间距为0.5~1.0 cm.MPD为80~110 Gy.穿刺点为1~2处,每处穿刺点调整进针方向2~5次.术后即刻行CT扫描并进行质量验证.定期CT随访. 结果 按照WHO疗效评价标准,1、2、6个月有效率分别为48.3%(29/60)、55.0%(33/60)、67.3%(37/55)、70.0%(35/50),脑水肿减轻率分别为55.0%(33/60)、65.0%(39/60)、76.4%(42/60)、78.0%(39/60),1、2年有效率分别为63.8%(30/47)、55.2%(16/29).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其中1~2级脑胶质瘤中位生存时间为28个月,3~4级脑胶质瘤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1年生存率为78.3%(47/60).其中l~2级脑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90.0%(27/30),3~4级脑胶质瘤1年生存率为66.7%(20/30);2年生存率48.3%(29/60),其中1~2级牛存率为80.0%(24/30),3~4级生存率为16.7%(5/30).并发症包括针道少量出血4例,粒子移位3例,局部脑坏死6例,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病例. 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粒子治疗脑胶质瘤叮提高局部控制率,减轻脑水肿,提高生存率,症状不同程度缓解.

  •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检在脊柱肿瘤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孙洪瀑;许建波;杨祚璋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取材活榆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质破坏初诊为肿瘤的病例94例120节椎体,包括颈椎3节、胸椎41节、腰椎72节、骶椎4节.溶骨性破坏91节,成骨性破坏9节,混合性破坏20节.其中76例87节脊柱转移癌的原发灶病理诊断在术前已获得.全部病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中病理取材检查.统计病理检查的阳性率. 结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病理取材穿刺成功率100%.阳性诊断率95.0%(114/120);脊柱转移癌的阳性率93.1%(81/87).无神经、血管损伤,无血肿形成,无感染.80例平均随访36.4月(4~68个月),无沿针道肿瘤播散或皮肤种植转移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病理取材复合技术节省治疗时间,降低费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病理诊断效率.

  • 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不同术式和技术要点探讨

    作者:沈宏亮;江道振;郑向民;陆蕾;仇明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的不同术式和技术要点. 方法 2002年3月~2007年3月对22例慢件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次伞切除术.15例不解剖Calot三角,保留胆囊床处胆囊后壁,常规胆囊次伞切除术;5例切除胆囊时照常分离Calot三角但保留胆囊后壁;2例采用分段胆囊次伞切除. 结果 22例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胆囊次令切除术.手术时间70~110 min,平均81.4 min.22例术后恢复顺利,随访6~12个月,平均9.3月,无复发. 结论 行腹腔镜胆囊次全刀除时,可根据手术区域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解剖胆囊三角或保留胆囊后壁,必要时还可采用分段胆囊次全切除.

  •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综合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20例报告

    作者:刘建青;慕明章;杜伟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联合药物及康复训练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例62~74岁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接受PVP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3、阿伦膦酸钠等药物治疗,同时指导病人进行腰背肌力量练习和户外的功能锻炼. 结果 根据日常生活能力5级分类法.治疗前:4级8例,5级12例;治疗后3个月:1级6例,2级11例,3级3例.无因手术或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并发症. 结论 PVP联合药物及康复训练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可减少病人因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胆囊切除术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的内镜治疗

    作者:张松柏;郭晓华;王志刚;李云

    目的 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对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 of oddi dysfunction,SOD)的治疗价值. 方法 对38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型SOD,先行内镜逆行胰且日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再行EST治疗. 结果 EST治疗半年内33例(86.8%)腹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3例(7.9%)部分缓解,2例(5.3%)无效.总有效率为94.7%(36/38).术中及术后出现并发症4例(10.5%),其中乳头切口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 ERCP对且日囊切除术后SOD有较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EST对SOD疗效确切,且安全、微创,住院时间短.

  • 电子胆道镜下U-100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余结石

    作者:王敏;文卫;范志宁

    目的 探讨电子胆道镜下U-100双频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余结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108例胆道术后带T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管后,经窦道行胆道镜检查,对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余结石采用电子胆道镜下U-100双频激光碎石治疗,并进行随访. 结果 108例患者共行胆道镜检查136次,残余结石全部取尽,未出现近期并发症.其中84例(77.8%)1次碎石成功,20例(18.5%)2次碎石,4例(3.7%)3次碎石.碎石成功率100%.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62例(57.4%),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32例(29.6%),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4例(13.O%),结石取尽率100%.100例随访3~32个月,其中≤12个月43例,13~24个月32例,≥25个月25例,未见明显的症状及结石复发. 结论 电子胆道镜下U-100双频激光碎石是治疗肝内、外胆管难取性残余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肢体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价值

    作者:杨国勇;李箭;刘明

    目的 探讨肢体磁共振成像(E-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2月~2005年12月217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E-MRI表现及关节镜检查表现.根据E-MRI表现将半月板损伤程度分为Ⅰ级、Ⅱ级、Ⅲ级损伤,并与关节镜榆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根据E-MRI信号表现,217例膝关节内、外侧(共334侧)半月板损伤病例中,Ⅰ级损伤12侧,Ⅱ级损伤87侧,Ⅲ级损伤235侧.E-MRl分类与关节镜检查所见相比,E-MRI对膝半月板损伤(撕裂)的准确率为96.4%(322/334),敏感度为97.9%(228/233),特异度为93.1%(94/101);E-MRI对外侧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为95.7%(201/210),敏感度为97.1%(135/139),特异度为93.0%(66/71);对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准确率为97.6%(121/124),敏感度为98.9%(93/94),特异度为93.3%(28/30).E-MRl对内、外侧半月板损伤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性(97.6% vs 95.7%.χ2=0.038,P=0.561). 结论 E-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有极高的准确率,对内、外侧的诊断准确率无差异;关节镜检查诊断更客观、准确,是半月板损伤诊断的金标准,同时兼有治疗作用.

  • 显微内镜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影响的比较

    作者:张洪斌;李永民;王旭;曹恒聪;原野;谷守山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m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窗髓核切除术骨质切除范围及对腰椎退变的影响. 方法 MED组76例,传统开窗组80例.比较2种手术方法髓核切除量,手术前后X线正位片,测量手术所开骨窗的窗宽、窗高,手术中上、下关节突切除范围,按Nakai标准评价疗效,观察术前、术后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变化及椎体矢状位位移和角度改变. 结果 MED组无论是骨窗的窗宽、窗高,还是上、下关节突切除百分比都明显小于传统开窗组(P=0.000),而髓核摘除量则没有明显差异[分别为(1.75±0.58)和(1.95±O.77)g,t=-1.825,P=0.070].MED组与传统开窗组优良率分别为86.8%和88.8%,差异无显著性(Z=-0.184,P=0.854).术后椎间隙高度变窄百分比和椎间不稳发生例数2组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0.30±0.18和0.34±0.15,t=-1.246,P=0.215;3例和5例,χ2=0.425,P=0.515).结论2种手术方法均疗效良好,椎问盘镜手术创伤小,对腰椎骨性结构破坏少,应作为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脐疝修补术24例报告

    作者:刘军;金岚;张忠涛

    目的 探讨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etomy,LC)和脐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8年4月24例同时行三孔法LC和脐疝修补术的I临床资料.于脐疝缺损处切开入腹,三孔法完成LC,Mayo法修补脐部缺损.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5-65 min,平均48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6 ml.脐部切口无一例感染、皮瓣坏死.术后住院时间3~4 d.24例随访1~54个月,平均28.6月,疝尤复发.结论同时行LC和脐疝修补术可行、安全;较小缺损的脐疝Mayo修补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 经股静脉切开行下肢深静脉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

    作者:翟国钧;赵军;韩金涛

    目的 探讨对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柃形成行股静脉切开取栓术的安全性与易行性. 方法 2003年6月~2006年8月对43例下肢深静脉急性血栓形成,急诊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行股静脉切开下肢深静脉取栓术,术后辅以抗凝、区域性溶栓. 结果 手术时间55~115 min,平均92.6 min.术中出血量100~1000 ml,平均384.6 ml,仅4例接受输血.术中5例发生一过性血压波动,很快恢复.术中及术后均无肺柃塞发生.术后5例发生腹股沟切口淋巴漏,均1周内愈合;1例老年患者卧床性肺炎,治疗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肢肿痛缓解迅速,双下肢周径差值分别由术前的5.5 cm(中位数,膝上)、4.0 cm(中位数,小腿)降为1.5 am(Z=-5.345,P=0.000)、1.0 tin(Z=-5.461,P=0.000).32例随访6个月,未见血栓复发. 结论 经股静脉切开深静脉取栓术操作易行,安全,术后早期症状缓解明显.对于急性期累及髂股静脉的较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可以考虑手术取柃.

  • 内镜下下肢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作者:倪国明

    2002年3月~2007年1月,我们对98例(103条)下肢交通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下肢溃疡、足踝区色素沉着、湿疹等,采用内镜下下肢交通静脉离断术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

    作者:夏征;匡雪春;阮景德

    自1987年Mouret等完成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LC已经逐渐应用于急性胆囊炎[1,2],但中转开腹的比例明显高于择期LC[2,3],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胆管和血管的意外损伤.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cholecystectomy,LPC)因为旷置胆囊三角,不会引起大出血或胆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既达到了一次性解除病灶的目的,同时又符合微创手术的要求[4].我院2000年10月~2007年5月,对992例急性胆囊炎中的64例(6.5%)施行腹腔镜部分胆囊切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戳孔并发症298例临床分析

    作者:周党军;安东均

    我院1992年10月~2005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9934例,发生戳孔并发症298例(3.0%).其中戳孔感染248例,25例经扩创引流后痊愈,其余经通畅引流后痊愈;戳孔异物残留30例,20例为结石残留,9例为钛夹残留,1例为针头断裂残留,均经扩创取出异物后痊愈;戳孔疝18例,均经再次手术修补后痊愈;胃损伤1例,经胃肠减压等治疗后痊愈;腹腔大血管损伤1例,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

  • 胆道镜处理胆囊黏膜下结石8例

    作者:乔铁;张宝善;冯禹阳;王兴强;王小锋;黄毅敏

    2006年10月~2007年1月,我院采用Wolf新式硬性胆道镜联合Olympus P-20纤维胆道镜行保留胆囊取石术80例,意外发现8例55窝胆囊黏膜下结石,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俞兆祉;吴一峰;朱雪峰;邓青;朝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变化,手术风险陡然增加.我院2003年5月~2006年10月成功对7例血液透析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进行了LC,现就初步体会报道如下.

  • 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椎问盘内注射治疗腰问盘突出症

    作者:高金伟

    1988年,意大利Verga首先提倡在椎旁注射臭氧以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痛.近10年来,该技术在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兴起[1、2].我科2007年3月~2007年12月采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宫腔镜下宫内异物取出62例临床分析

    作者:纪妹;沈艳平

    官腔镜为宫内异物残留的取出提供了新的方法,术中应用B超监护,使手术更加安全.我们于2002年4月~2007年5月应用官腔镜与B超联合对62例宫腔内的异物进行检查、诊断及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例,平顶山煤业集团总医院42例),61例成功,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7例报告

    作者:石坤和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并处理不当,将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对我院1993年12月~2006年10月3040例LC术后发生的7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胆漏发生原因和有效的防治方法.

  • 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黏膜白斑25例

    作者:余洋;吉凯;张可;王铎

    2003年8月~2007年12月,我院共收治膀胱黏膜白斑25例,应用经尿道电切术及术后膀胱灌注治疗,随访6个月,2例复发,现报道如下.

  • 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预防

    作者:叶敏华;郭剑波;马德华;朱成楚;陈保富;叶中瑞

    电视胸腔镜刨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住院时间短,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方法.而术后气胸复发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2001年6月~2006年6月,我院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且术后随访时间>12个月836例,其中18例复发,现分析复发的原因以及预防的措施.

  • 二氧化碳气腹对腹内感染炎症反应及细菌易位的影响

    作者:王刚;吴荣德;于启海;郭宗远;陈新国

    目的 研究二氧化碳(CO2)气腹对腹内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大肠杆菌和脆弱类杆菌分别注入新西兰白兔腹腔各30只,建立2种腹内感染动物模型,各型再分为开腹组、气腹组和对照组各10只.于注射前,术后1、2、4、7 d取周围动脉血行白细胞计数,同时以ELISA法检测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7 d后处死并解剖动物,取内脏行需氧及厌氧细菌培养.结果在2种细菌模型中,开腹组术后第1天白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气腹组(P<0.05),第4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开腹组CRP水平在术后第1、2、4、7天均显著高于气腹组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开腹组8例、气腹组9例、对照组2例发生细菌易位,以肝、肾为主,仅气腹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31),开腹组与气腹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1.000,0.065). 结论 在腹内感染动物模型中,气腹组较开腹组炎症反应轻,免疫功能受影响小,恢复快,脏器细菌易位发生率并不高于开腹手术.气腹并不会加重炎症的扩散.

  • 自体血液回输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IL-6、IFN-γ和TNF-α的影响

    作者:伍虹飞;李水清;王军

    目的 观察同种异体输血和自体血液回输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反应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脊柱手术的患者44例,按手术日奇偶数分为2组,自体组术中仅输注自体洗涤红细胞(22例),异体组术中仅输注异体悬浮红细胞(22例),分别测定2组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7天血清中自细胞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结果 与术前相比,自体组术后1天、7天血清IFN-γ和IL-6均增高,lL-6升高尤为显著,明显高于异体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术后的TNF-α水平在各个时间点都没有明显变化. 结论 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在脊柱手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术后患者血清中TNF-α的影响不明显,但可以明显提高IFN-γ和IL-6的水平.自体血液回输对术后免疫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远小于异体输血,能够保护甚至增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的细胞免疫功能.

  • 完全腹腔镜胰腺钩突部胰岛细胞瘤剜除术1例报告

    作者:赵国栋;刘荣;罗英;王雪飞;许大彬;唐劲草;胡明根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因发作性头晕、大汗1.5年于2007年11月12号入院.患者2006年1月30日上午(当时患者少量进餐,并步行2 h)出现阵发性头晕、大汗等症状,症状约1 h后自行缓解,此后多次出现上述症状,多于清晨空腹时出现,进食后可缓解.患者因低血糖在当地医院住院,低血糖时抽血查胰岛素、C-肽水平均高,腹部CI 发现胰腺钩突部占位,考虑胰岛素细胞瘤(图1).

  • 胸膜外入路与胸膜腔入路Nuss手术对照研究

    作者:刘树立;李龙;侯文英;张军;王文雅;谢华伟;崔龙

    目的 对胸膜外入路与胸膜腔入路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11月28例漏斗胸患儿按手术时间分为胸膜外入路组(n=12)和胸膜腔入路组(n=16),比较2组手术情况和疗效. 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气胸,无心包、心脏、肺损伤,手术结束漏斗畸形即校正.2组手术时间(34.4±3.4)min vs(33.4±5.9)min无统计学差异(t=0.524,P=0.605).胸膜外入路组术中出血量(2.5±0.5)ml显著少于胸膜腔入路组(7.5±2.6)ml(t=-6.542,P=0.000),但大出血量仅有10 ml.胸膜外入路组住院时间(3.8±1.2)d显著短于胸膜腔人路组(5.6±1.8)d(t=-2.994,P=0.006).胸膜外入路组满意率为100%与胸膜腔人路组93.8%无统计学差异(P=1.000).胸膜外入路组皮下气肿、胸膜刺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胸膜腔入路组(0 vs 31.2%,P=0.053;0 vs 31.2%.P=0.053).28例患儿随访2~10个月,平均7.6月,所有患儿胸廓外形维持优良,无钢板及固定器移位、滑动或旋转,无肺感染. 结论 胸膜外入路与胸膜腔入路钢板植入胸骨抬举术治疗小儿漏斗胸安全、可行、有效.胸膜外入路与胸膜腔入路Nuss手术比较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胸膜腔完整等优点.

  • 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联合鞘状突未闭高位结扎术

    作者:邱云;李贵斌;王利;赵卫斌;陈瑜峰;宋连杰

    目的 总结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联合鞘状突未闭高位结扎术的临床经验. 方法 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常规探查双侧腹股沟区,对鞘状突未闭(单侧69例,双侧17例)同时行鞘状突未闭高位结扎术. 结果 83例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鞘状突末闭高佗结扎术,无术后并发症.83例随访6~12个月,平均10个月,仅1例腹股沟斜疝复发.3例隐性疝未处理(1例因开展腹腔镜初期缝合技术不成熟,2例因阑尾穿孔盆腔脓性液较多). 结论 腹腔镜小儿阑尾切除术联合鞘状突未闭高位结扎术在一次麻醉下完成2种或多种病变的处理,避免多次手术的打击,降低手术成本,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美观的优点.

  • 两切口Nuss手术与传统Nuss手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曾骐;张娜;陈诚豪

    目的 探讨两切口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2005年10月~2007年10月103例传统三切口Nuss手术(Nuss组),与105例改良两切口Nuss手术(Nuss改良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种术式围手术期情况、并发症和手术效果. 结果 20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Nuss改良组手术优占94.3%与Nuss组88.3%无统计学差异(χ2=2.318,P=0.128).Nuss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9.2±7.4)min、术后住院时间(6.3±0.7)d均显著短于Nuss组(45.4±9.2)min、(7.2±0.9)d(t=5.361,P=0.000;t=8.059,P=0.000).Nuss改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2.8 ml,显著少于Nuss组3.0 ml(χ2=5.158,P=0.000).2组发生并发症各5例(Nuss组:1例气胸、1例血胸、1例心包穿孔和2例膈肌及肝脏损伤;Nuss改良组:气胸4例、心包穿孔1例),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75).随访3~30个月,无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结论 改良两切口Nuss手术不但减少了一个切口,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传统三切口Nuss手术;而且更容易观察到对侧的情况,安全和可行.

  • 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探讨

    作者:任红霞;陈兰萍;陈淑芸;吴晓霞;孟庆明;任鹏;韩湘珍

    目的 探讨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6月287例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发生10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 7例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中黏膜破裂中转开腹手术;趋附效应致迟发性幽门黏膜穿孔再手术1例;腹腔镜下Ladld's术后肠梗阻存在,证实为肠旋转不良合并十二指肠狭窄(隔膜型),再手术1例;以上9例开腹手术后均痊愈.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术后戳孔疝1例,门诊随访4个月后自愈. 结论 新生儿及幼婴腹腔镜手术中,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黏膜破损是常见的并发症,须及时中转开腹;趋附效应可引起组织的延迟性损伤,应认识到这种病理改变的可能性,及早处理;肠旋转不良合并畸形率高,注意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 周围神经阻滞小斜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

    作者:龚江波;郑燕;何静波;杨行甫

    我科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基础麻醉联合髂腹股沟一髂腹下神经阻滞下经外环小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汤绍涛;毛永忠;王勇;童强松;杨瑛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胆道造影在幼婴延迟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首先脐部置镜观察胆囊及肝脏情况,如果胆囊大小正常或基本正常,通过右肋缘下trocar孔拖出胆囊底部,部分患儿需游离胆囊系膜.切开胆囊,插管行胆道造影.如果胆囊呈纤维闭锁状态,不能拖出腹腔外,中转开腹.切开胆囊插管失败,放弃造影. 结果 12例患儿直接从拖出胆囊行胆道造影显示婴儿肝炎综合征或胆汁淤积8例;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2例为肝内胆管闭锁.5例从肝脏游离胆囊系膜后拖出造影,2例显示为胆管发育不良,3例提示胆道闭锁.其余21例患儿胆囊呈条索状,不同程度肝硬化,放弃胆道造影,诊断为胆道闭锁.所有胆道闭锁患儿均行Kasai手术. 结论 腹腔镜探查、胆道造影是诊断胆道闭锁、鉴别幼婴延迟性黄疽简便、准确、安全的方法,能够显示整个胆树的解剖结构,避免过大或不必要的创伤.

  • 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吉毅;刘文英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funnel chest)是常见的小儿胸壁畸形,发病率约0.1%~0.7%,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4:1[1].一般认为本病为先天性疾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2],常由胸骨下部及肋软骨向后过度生长,导致胸骨下陷,伴随以第3肋软骨至第7肋软骨向后凹陷变形,该部的肋骨、肋软骨结合部的内侧或外侧向脊椎弯曲形成漏斗胸的两侧壁,剑突构成其漏斗的低点.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比较

    作者:俞钢;葛午平;朱小春;金龙;肖尚杰;洪淳;劳伟华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肠闭锁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02年2月~2006年11月连续61例进行手术治疗的肠闭锁患儿进行编号,奇数编入腹腔镜组,偶数编入开腹组,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 结果 2组患儿术后存活率(29/31 vs 28/30,χ2=0.001,P=0.973)、术后并发症构成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χ2=1.298,P=0.862).腹腔镜组20例经脐孔拖出行肠切除、肠吻合手术患儿术后脐正常,瘢痕无或很小.61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复发小肠结肠炎3例(腹腔组2例,开腹组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粘连性肠梗阻3例(腹腔组1例,开腹组2例),经保守治疗治愈. 结论 腹腔镜下治疗新生儿肠闭锁技术简单、安全、几乎无瘢痕.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12例

    作者:李贵斌;邱云;李龙;宋连杰;赵卫斌;陈瑜峰;王利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价值. 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对空气灌肠复位失败或反复发作多次(≥3次)的小儿肠套叠,采用腹腔镜三孔法手术,腹腔镜下将回肠末端与升结肠平行排列、浆肌层手工间断缝合3针,回盲部与右侧腹后壁间断缝合固定2~3针(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患儿). 结果 术中出血量20~60 ml.手术时间45~90 min.术后无吻合口漏,胃肠道功能恢复良好.12例术后随访l~5年,平均2年9个月,无复发,患儿发育良好,进食排便均正常.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儿 肠套叠
  • 腹腔镜诊治小儿胃肠重复畸形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振同;李龙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诊断和治疗胃肠重复畸形的价值. 方法 6例术前初步诊断胃肠重复畸形患儿行腹腔镜探查,确诊胃小肠重复畸形后,经脐部troear切口提出畸形病变,在腹腔外行保留主肠管单纯切除重复畸形和重复畸形与附着肠管一并切除加肠吻合术;全结肠重复畸形采取在全腹腔镜下做结肠内引流术. 结果 6例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20 min,无术中大出血、意外损伤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4~6天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患儿生长发育良好,无肠粘连、肠梗阻. 结论 腹腔镜对小儿胃肠重复畸形具有诊断意义,同时也是治疗胃肠重复畸形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 腹腔镜肝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治疗52例3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作者:侯文英;李龙;刘树立;黄柳明;张军;王莹;刘钢;王淑芹;余奇志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肝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治疗3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疗效. 方法 2001年4月~2007年3月,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3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52例,其中囊状扩张44例,梭形扩张8例.12例(23%)患儿合并肝门部肝管狭窄,行肝管扩大成形术;采用四孔技术和3~5 mm手术器械完成胆道造影、胆囊和胆总管囊肿壁全层彻底切除;延长脐部切口提出空肠,直视下行Roux-en-Y 空肠吻合,然后还纳肠管;经结肠后上提空肠的肝支,镜下将肝管与空肠连续吻合. 结果 52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26 min(160~455 min),手术中出血量5~10 ml,无手术中需要输血者.1例肝门胆管狭窄的患儿术后胆漏,持续腹腔引流26 d,自然愈合.术后1~2 d进食,无并发症患儿住院3~6 d.52例术后随访3~72个月,平均32.6月,肝功能正常,无并发胆管狭窄和胆管炎,无结石和胰腺炎发生.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彻底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 吻合手术治疗3岁以内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可靠,镜下放大的手术视野有利于精确的手术操作.

  • 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肝门空肠吻合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的疗效分析

    作者:侯文英;李龙;刘树立;张军;黄柳明;刘钢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5月~2005年9月,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71例.腹腔镜辅助肝门空肠吻合术26例,排除3例因肝门部渗血而中转开腹病例;同期开腹肝门空肠吻合术42例.比较2组间的近期胆汁引流效果、远期胆管炎发生率和大于18个月生存率. 结果 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189.0±36.2)min vs(157.0±30.4)min,t=3.919,P=0.000)];出血量少[(15.4±5.0)ml vs(33.8±19.4)ml,t=-4.727,P=0.000)].术后1~4周胆汁引流率(术后4周直接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或较术前下降超过60%)2组相近[65.4%(17/26)vs 69.0%(29/42),χ2=0.098,P=0.754];随访期间胆管炎发作>3次发生率相近[15.4%(4/26)vs 33.3%(14/42),χ2=2.658,P=0.103];>18个月生存率相近[38.5%(10/26)vs 52.4%(22/42),χ2=1.249,P=0.264].腹腔镜组1例术后脐部切口疝.2组均无术中和术后输血者,无粘连性肠梗阻和腹腔感染. 结论 传统开腹肝门空肠吻合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远期疗效与腹腔镜辅助肝门空肠吻合术差异无显著性.

  • 手助腹腔镜治疗创伤性膈疝1例报告

    作者:熊炜;刘春雨;克力木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5岁,2007年8月27日因外伤后胸痛、胸闷、气短、恶心、呕吐50 h入院.因醉酒后受伤,致伤原因不清.在当地医院以"左侧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因未引流出液体,遂拔除引流管,缝合切口,转入我院.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作者:马铁祥;李绍杰;王云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2004年3月12日因患"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我院行"三孔法"LC.既往有"高血压病"多年,入院血压160/110 mm Hg,经降压处理后术前降至140/90 mmHg.

  • 手助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1例报告

    作者:李建平;戴途;陈波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发现皮肤黄染10天入院.患者10天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黄染,渐加深,无腹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查体: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上腹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不亢进.

中国微创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