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 중국약물경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8629
  • 国内刊号: 11-52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51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物警戒》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金少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注射用盐酸去甲万古霉素与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剥脱性皮炎1例

    作者:陈芙蓉;陈艳丽;代金枝;邓丽丽;胡骏飞

    病例:患者,女,59 岁,体重70 kg.于2017 年2 月9 日入院,诊断为双膝骨关节炎.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有青霉素、头孢菌素过敏史.因十余年前无明显诱因渐起双膝关节肿痛,左膝关节较对侧严重,行走时蹒跚步态,间歇性跛行明显,休息后好转,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入院后辅助检查示:白细胞10.75×109·L-1,中性细胞比率69.8 %,血沉141 mm·h-1,C 反应蛋白170 mg·L-1.完善术前准备后,于2 月13 日行双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本手术属于I 类切口手术,有植入物植入,术前使用克林霉素0.6 g 预防切口感染,术后继续使用克林霉素24 h.

    关键词:
  • 异烟肼和利奈唑胺致乳酸酸中毒1例

    作者:陈晨;王妍;方伟

    病例:患者,女,64 岁.2017 年7 月21 日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7 月26 日加用利奈唑胺抗结核,7 月31 日复查提示肝功能损害,停利福平改予利福喷汀抗结核,8 月16 日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继续使用异烟肼、利福喷汀、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利奈唑胺抗结核治疗,精神食欲可,其余无明显异常.

    关键词:
  • 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1污染概况

    作者:赵祥升;应光耀;魏建和;孙华;杨美华

    目的 对中药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污染状况进行文献分析.方法 对2000年以来国内外发表的中药中AFB1检测的阳性定量结果的文献进行整理,总结与分析.结果 149种中药(包含12种动物药,3种发酵药材)的1168批样品中检测到AFB1.植物药中种子果实类,根茎类药材容易污染AFB1.阳性样品超标率(限量标准,5μg·kg-1)达到52.40%,并且不同中药间AFB1的检测值差异较大.结论 中药中AFB1污染已是普遍现象,未来应加强中药中AFB1检测方法、限量标准和防霉养护的研究.

  • 伏马菌素毒性及其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凡;姜琳;李芳芳;孙华

    伏马菌素是由串珠镰刀菌等产生的一种水溶性真菌毒素,是继黄曲霉毒素之后真菌毒素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本综述对伏马菌素的污染状况、限量标准、毒性及毒性机制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阶段伏马菌素的污染情况不容忽视,其在食品、中药材、动物饲料等中均有发现,且毒性作用广泛,人畜均可患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尽管已有相关研究和部分限量标准出台,但对伏马菌素污染状况的深入调查、相应的检测方法及毒性和毒性机制研究等均需进一步加强,以终实现对伏马菌素的有效防控.

  • 黄曲霉毒素B1对Fischer344雄性大鼠的急性肝毒性研究

    作者:张凡;李梅;孙华

    目的 考察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给药不同次数对Fischer 344雄性大鼠的急性肝毒性作用.方法 Fischer 344雄性大鼠连续灌胃给予AFB10.5、1.0、2.0 mg·kg-1,每天1次,共给药3天.记录动物死亡情况,并于每次给药后24 h眼静脉丛取血,制备血清.继续观察动物状态1周后,动物禁食不禁水16 h,取血制备血清,取肝脏、脾脏及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LDH、ALP、GGT、T.Bili、D.Bili含量,并取肝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 AFB10.5、1.0、2.0 mg·kg-1灌胃给予Fischer 344大鼠,大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升高;连续给药3次,存活大鼠生化指标出现"胆酶分离"的严重肝损伤状态;停药1周,肝功能未有显著改善.实验中动物体重剂量依赖性降低,连续给药2次,高剂量大鼠即出现死亡,后中高剂量组大鼠陆续死亡.同时,停药1周后,AFB1中高剂量组存活大鼠肝指数降低,高剂量组大鼠肾脏水肿,脾脏萎缩.HE染色结果显示,AFB1各组动物肝脏均出现炎症及坏死病变.结论 AFB10.5、1.0、2.0 mg·kg-1灌胃给药,能引起雄性Fischer 344大鼠显著的肝脏毒性,毒性作用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关系,且高剂量累毒其他器官.该研究结果将为AFB1的毒性研究特别是急性毒性研究提供参考.

  • 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诱导MGC80-3分化的研究

    作者:吴菲;沈爱宗;张圣雨;陈飞虎

    目的 分析了解新型维甲酸类化合物4-氨基-2-三氟甲基苯基维甲酸酯(4-amino-2-trifluoromethyl-phenyl retinate,ATPR)对胃癌细胞株MGC80-3的作用.方法 MGC80-3细胞经ATPR处理后,MTT法研究其抑制增殖能力;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状变化;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分化标志酶ALP、LDH的活性;流式细胞仪监测细胞周期变化情况;RT-PCR检测经ATPR处理后细胞株RARα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ATPR能够显著抑制MGC80-3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细胞形态向正常细胞分化;ALP、LDH酶活性减弱;G0/G1期细胞表达量上升,S期减少,细胞周期被抑制在G0/G1期;RARα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ATPR可以抑制MGC80-3细胞的增殖,能够诱导其向正常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RARαmRNA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维甲酸 胃癌 增殖 分化
  • 松生拟层孔菌水提物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郭姗姗;Wolf Dieter Rausch

    目的 观察松生拟层孔菌水提物在体外对1-甲基-4-苯基吡啶(1-Methyl-4-phenylpyridine,MPP+)诱导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细胞元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染色标记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MPP+诱导后神经元数量和轴突长度的变化,通过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下降率来观察细胞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变化,采用碘化乙啶(propidiumiodide,PI)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率.结果 MPP+诱导后TH阳性(THir)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轴突长度明显下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活性明显下降,凋亡率明显升高;松生拟层孔菌水提物作用后能明显增加THir神经元数量和轴突长度,其中50、25μg·mL-1剂量组与MPP+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可明显升高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I活性,其中50、25、12.5μg·mL-1剂量组与MPP+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其可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其中50、25μg·mL-1剂量组与MPP+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松生拟层孔菌水提物对MPP+诱导的胎鼠中脑多巴胺能细胞元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复方脂溶性维生素注射剂安全风险分析和思考

    作者:许先兴;杨静文;吴桂芝;谢彦军;崔小康;许莉莉

    目的 探讨国内复方脂溶性维生素注射剂临床应用的潜在风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析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及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分析我国复方脂溶性维生素注射剂临床应用特点及潜在风险.结果 复方脂溶性维生素注射剂在我国临床广泛使用,近年来严重不良反应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不合理、不规范使用现象比较普遍,增加了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结论 复方脂溶性维生素注射剂容易导致过敏反应,临床应严格按照适应证使用,在给药期间加强监护,密切关注其严重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 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邱波;周娟;田月洁

    目的 分析拉莫三嗪引起的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相关不良反应个例、综述、研究等,综述拉莫三嗪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表现、特征、发生机制.结果 拉莫三嗪可引起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包括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假性淋巴瘤、边缘性脑炎以及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发生时间从用药后几天到数年不等.不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具有不同的发生机制,有的不良反应罕见但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结论 医务人员应关注拉莫三嗪严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风险,及时诊断治疗.建议生产企业加强研究,在说明书增加有关不良反应警示,避免严重后果发生.

  • 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中混杂因素控制的现状及挑战

    作者:郭晓晶;王蒙;郭威;叶小飞;朱田田;贺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保证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目前,监测模式主要包括被动监测和主动监测两种.但由于被动监测是自主上报,存在大量漏报、错报等问题,故主动监测成为了更有效的监测手段.然而主动监测的研究又面临着一系列方法学的新问题,如控制混杂偏倚,特别是利用工具变量分析控制潜在、未知混杂偏倚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药品安全性监测的现状,介绍当前混杂因素控制的一些方法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 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

    作者:中国老年医学研究会内分泌代谢分会;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多的国家,多病共存的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不可避免且非常普遍.因此,越来越多医学和药学专家呼吁广大医务人员关注老年人多重用药的风险,并提出管理措施,以求避免或减少多药联合治疗时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损害.为了满足临床实践需求,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群用药安全的水平,我国部分临床医学和药学专家经多次研讨,制定了本《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参考,确保用药安全.

中国药物警戒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