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 중국약물경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8629
  • 国内刊号: 11-52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51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物警戒》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金少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美舒利片致幻觉1例

    作者:陈聪琴;陈志强;陈春枚;张强

    病例:患者,女,51岁.因“畏冷、发热5天”,于2018年1月13日入龙岩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治疗.患者5天前受寒后出现畏冷、发热,体温未测,发热时伴头痛、头晕.同时伴有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纳差、乏力、解稀水样便3~4次/天.无胸痛、胸闷、咯血、气促、腹痛、腹胀、鼻塞、流涕、盗汗等不适.患者10天前查妇科彩超提示子宫肌瘤,未予手术治疗.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9.7℃,呼吸20次/min,脉搏:103次/min,血压:100/60 mmHg.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肾区无叩痛,肠鸣音6次/min,余未见异常.

    关键词: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致男性乳房发育1例

    作者:赵莹莹;黄蓓;柴卫丙;陈小将;夏小健;高世毅

    病例:患者,男,61岁.因“口干多饮3年,多食易饥一周”于2017年11月14日入院治疗.患者已有2型糖尿病病史3年,现口服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降血糖,血糖控制欠佳;患者于2000年至2017年间曾4次脑梗死,遗留双侧上下肢活动不利,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对症治疗;此外,患者已有高血压史18年,血压高180 mmHg,于2017年6月开始服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入院查体:体温(T)36.3℃,血压(BP) 140/95 mmHg,心率(P)93次/min,呼吸(R)19次/min,患者精神欠佳,面色少华,轮椅推入病房,被动体位,言语模糊,听理解正常.

    关键词:
  • 伊立替康注射液致UGT1A1*28野生型患者重度骨髓抑制和腹泻1例

    作者:周秋云;张宇;张亮;陆磊;鲁涛

    病例:患者,男,66岁.2015年3月2确诊右肺鳞癌,在我院行姑息性切除术.2017年3月1日患者为继续诊治入住我院.既往史:经一线吉西他滨+顺铂方案化疗后,予以二线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及胸腔局部放疗,2016年患者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较前进展,再次就诊,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化疗3次,紫杉醇脂质体联合顺铂化疗1次.入院查体:体温(T)36.3℃,脉搏(P)96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 120/75 mmHg,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步入病房,自主体位,言语清晰.

    关键词:
  • 注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田莹;胡光煦

    病例:患者,女,65岁.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纳差、乏力,恶心干呕,未吐出胃内容物,口淡、口苦,无腹痛、腹胀、反酸、烧心不适,外院诊断为肝恶性肿瘤,行护肝及对症等治疗(具体不详)好转出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感腹胀,纳差,双下肢水肿,未行特s处理,症状无缓解,于2018年2月22日入院求进一步诊治.患者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高血压病5年,具体治疗及用药情况不详;30余年前行阑尾切除出术,无外伤史;有天麻素注射液过敏史,表现为休克,有丹参注射液、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过敏史,表现为皮疹;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关键词:
  • 阿尔兹海默症靶向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硕;陈乃宏;苑玉和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的病理特点是细胞内的神经元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以及细胞外部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eptide,Aβ)沉积所形成的老年斑.AD患者临床表现有记忆力逐渐下降和日常行为能力的逐渐丧失,之后进展为长期记忆缺陷.AD的长期性对患者、患者的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感情和财政负担.而其可能的致病因素也众说纷纭,但是已经明确发现的致病因素有Aβ蛋白沉积、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损伤、Tau蛋白异常的磷酸化等等.从AD发病机制出发,以相应的病理因素为靶点,开发出具有新的药理活性的药物正在被人们广泛关注.本文主要讨论了近些年来一些治疗AD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药物研发提供新的策略和方向.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对比分析

    作者:戚仁娟;撒小军;宋洁;张永明

    目的 评价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8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研究组(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各43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两组血糖指标(FBG、2 hPBG、HbAlc)、氧化应激指标(MDA、SOD、GSH-PX)、血脂代谢指标(TC、TG、LDL-C)、血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研究组血糖指标FBG、2 h PBG、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氧化应激指标SOD、GSH-PX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糖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具有更好的长期预后.

  •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合理性、安全性和依从性评价

    作者:杨玉辉;罗助荣;郑卫星;黄明方;林毅;曹小织;章文莉

    目的 了解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达比加群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依从性,为临床更好使用达比加群酯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诊断为非瓣膜病心房颤动并服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调查,结合电话随访方式,评价其达比加群酯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依从性.结果 共10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平均年龄68.26±10.82岁,平均CHA2DS2-VASc评分为3.21±1.30,平均HAS-BLED评分为1.38±1.02.CHA2DS2-VASc评分0分的低危患者9例(8.26%),其中3例无抗凝治疗指征.服用110mg剂型患者91例(83.49%),服用150 mg剂型患者18例(16.51%),其中5例服用150mg患者选用剂型不合理.漏服13人次,4人服用频次错误.13例(11.93%)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进行药物转换的34例患者中41.18%未监测INR或INR未达合理估值.16例(14.68%)患者长期合并应用胺碘酮治疗,其中7例患者未规律随访.停药患者11例(10.09%),其中自行停药7例(6.42%).15.60%患者未规律随访,43.12%患者未规律复检尿潜血.结论 本研究中达比加群酯有着比较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但仍有一定比例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对其风险认识不足,不能规律随访和检测.应遵照指南,加强教育,进一步提高达比加群酯用药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 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临床用药分析

    作者:方思晓;杨悦

    目的 通过收集我院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该类患者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使用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共收集432例病例,3 961条用药医嘱,人均用药医嘱9.17条.治疗药物包括抗菌药物等共6类25种药物,药物品种选择基本合理.其中不合理用药医嘱618条,占总用药医嘱的15.60%.不合理药物包括中药注射剂和抗菌药物,不合理类型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和给药途径不适宜为主.结论 我院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治疗期间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少数处方不合理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管理,提高儿童合理用药水平.

  • 某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药房2016~2017年不合理处方干预分析

    作者:杨陈晨;赵莹莲;刘恺

    目的 探讨在精神专科医院门诊药房如何通过处方干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门诊药房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全部处方干预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分析导致错误发生的原因和改进措施.结果 2016~2017年处方干预共计683例,干预的不合理处方率从2016年2.21‰下降为2017年1.15‰(x2=-36.313,P<0.05);2016年和2017年的不合理处方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99,P<0.05);2016年处方干预成功率为79.1%,2017年为84.7%,两年间干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30,P=0.072).结论 通过实时干预和行政干预的共同开展,处方干预取得了一定成效,处方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 224例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作者:祝洪梅

    目的 探索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发生规律、特点及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防范不良反应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以“伊马替尼”、“格列卫”、“不良反应”、“致”为检索词,检索CNKI 2000年1月至2018年3月甲磺酸伊马替尼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共纳入55篇文献,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与统计分析.结果 提取224例病例,病例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老年患者比例较高,原患疾病主要为慢性髓系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不良反应涉及血液、皮肤及附件、全身、心血管、泌尿、肝胆以及呼吸等多个系统损害,主要涉及血液系统临床表现有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SGOT/SGPT升高等,其他临床表现有多形红斑疹,水肿、体液潴留、肌痛、肌肉痛性痉挛以及肝肾功能异常等.结论 临床应用伊马替尼应高度警惕不良反应发生,加强用药监测、风险沟通及合理用药指导,提高用药安全性.

  • 4217例黄体酮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胡婷霞;吕小琴;李岚;陶巧凤

    目的 分析黄体酮口服制剂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17年相关企业的反馈数据和省级ADR数据库中上报的黄体酮口服制剂ADR报告4 217例,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黄体酮口服制剂ADR多在用药当天发生,以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胃肠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为多见;在连续用药的情况下,有肝胆系统损害的病例报告.结论 医护人员和患者应重视黄体酮口服制剂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如头晕、眩晕、嗜睡、晕厥等;生产企业应及时修订和完善药品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我院儿科急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构成情况与合理性评价

    作者:胡雪;刘鑫;郎路集;张永凯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急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构成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8~10月每月前6天儿科急诊处方17 210张,用药医嘱50 613条,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处方14 424张,用药医嘱41 927条,对呼吸系统疾病处方药品药理类别、药品剂型、不同药理类别药品构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41 927条用药医嘱中,使用抗菌药10 049条(23.97%)、中成药9 347条(22.29%)、抗病毒药8 873条(21.16%);注射剂31 508条(75.15%),其他剂型仅10 419条(24.85%).结论 我院儿科急诊呼吸系统疾病用药构成以抗菌药、中成药、抗病毒药为主,但在药物剂型选择上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特别是抗菌药、抗病毒药、祛痰镇咳平喘药、解热镇痛药,注射剂使用比例过大.

  • 基于药物警戒对苗药合理规范安全使用的思考

    作者:司原成;吴高鑫;青磊;陈波

    目的 基于药物警戒思考苗药的合理规范安全使用.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并基于药物警戒的理念,对苗药规范使用中存在的不合理及安全问题,进行整理与归纳,并提出建议.结果 运用药物警戒的方法,全面监控苗药生产、流通、上市及上市后再评价,使苗药更合理、规范、安全.结论 应用药物警戒的理念指导苗药合理规范安全使用势在必行.

  • 欧盟疫苗上市后安全监测体系研究

    作者:郗昊;王翀

    目的 通过介绍欧盟疫苗上市后安全监测体系,为我国疫苗上市后监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围绕疫苗上市后监测体系,搜集有关法律法规文献.结果 通过法律框架,欧盟提出了疫苗安全监测的特殊要求,以统一的数据库为基础,采用风险管理系统、定期安全性更新报告、设置重点监测名单等措施识别潜在不良反应信号,并通过注册后安全性研究对疫苗安全进行再评价.结论 欧盟建立了统一、长期监测体系和完善的药品安全沟通机制,将风险控制理念贯穿始终,这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685名基层医务人员中药临床用药安全现状调查与思考

    作者:李昂;张冰

    目的 了解和分析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中药用药安全现状,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中药安全用药意识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来自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85名基层医务人员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调查,内容涉及受访者的基本资料、受访者对中药安全用药知识了解情况、对患者的用药告知情况、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同时随机对52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访谈并记录,将回收的调查问卷信息和访谈记录录入Excel表格,并进行分类、归纳、统计与分析.结果 发放问卷685份,回收率100%.在被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中,西医专业者占55.04%、中医专业者占12.70%、中西医结合专业者占29.20%.从业者均可开具饮片及中成药;在中药安全认知方面,基层医务人员对含毒性成分和西药成分的中成药了解不足;在诊疗当中,基层医务人员能够考虑到特殊人群的特殊性,并进行用药告知.随机访谈的52名医务人员中,有36名医务人员表示未接受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培训.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具有一定的中药安全用药意识,能够正确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但是对中药安全用药知识了解不足,无法在临床用药中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同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意识较差.在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的培训中,涉及ADR相关内容较少,建议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中药安全用药和ADR报告方面的培训,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

中国药物警戒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