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 중국약물경계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主办单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 影响因子: 1.1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8629
  • 国内刊号: 11-521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51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物警戒》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金少鸿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银杏达莫注射液至消化道出血1例

    作者:刘俊

    患者,女,62岁。因“心悸、胸闷”于2013年01月14日到我院心内科就诊。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史,多次入院治疗。此次门诊注射未入院治疗。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湖北民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951)2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当用药第3 d后,患者突然呕血少许(目测有3 mL),并于当日下午排柏油样大便2次,每次150 g左右,大便潜血,并感胃部不适,食欲下降。入院就医,医生查体上腹部轻压痛,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血液检查:红细胞(Hb)和血小板(PLT)正常,凝血时间(ACT)玻璃管法21 min。血清谷丙转氨酶和白/球蛋白比例正常。粪便检查:柏油便,潜血强阳性。B超查肝、胆、脾、胰腺均正常。胃镜检查发现,胃体、胃窦部黏膜糜烂,点片状出血。诊断: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酚磺乙胺注射液0.5 g+维生素C注射液4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对症处理。用药3d后,出血停止。

  • 阿托伐他汀钙与多种药品合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作者:何娟

    患者,女,57岁。因“左侧肢体乏力,行走、握物不稳8小时”于2013年4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有胆囊炎病史,近期无腹痛、纳差等不适。查体:体温(T)36.4℃,血压(BP)150/80 mmHg,脉搏(P)120次/min,呼吸(R)21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头颅CT示:右侧丘脑及右侧内囊后肢腔隙性脑梗死。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谷酰胺转肽酶150 U·L-1,余项正常。诊断为“脑梗死、高脂血症、Ⅱ型糖尿病”。医嘱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国药集团第一制药厂,批号:1211254)30 mg,qd改善脑循环,阿托伐他汀钙(北京嘉林药业,批号:130103)30 mg,qn,p.o.降脂,阿卡波糖片(拜耳医药,批号:BJ09875)50 mg,tid,p.o.控制血糖。2013年4月27日,经治疗患者半身不遂好转,扶持下可拖步行走。依达拉奉注射液已用足疗程予停医嘱,另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开封康诺药业,批号:1208093)继续改善脑循环,余治疗方案不变。2013年5月9日,长春西汀注射液已用足疗程予停用。复查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55.6 U·L-1,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89.3 U·L-1,碱性磷酸酶(ALP)212 U·L-1,γ-谷氨酰转肽酶(γ-GT)231 U·L-1,余项正常。诊断:药源性肝损伤。可疑药物包括:依达拉奉注射液、长春西汀注射液、阿托伐他丁钙片及阿卡波糖片等。医师考虑前两者可能性大,立即停药并报不良反应,予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qd, i.v.gtt.护肝治疗。2013年5月17日,患者半身不遂好转,左手可握轻物,可独立行走,左下肢稍拖步。复查肝功能:ALT 523.5 U·L-1,AST 264 U·L-1,ALP 374 U·L-1,γ-GT 379 U·L-1,直接胆红素(DBIL)6.3μmol·L-1,并腹部彩超提示:肝实质光点稍增粗。医师立即请临床药学会诊,药师建议停用可疑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卡波糖片,予肌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加强护肝治疗。医嘱加予维生素C 0.1 g,tid,p.o.+维生素B120.5 mg,qd,i.m.+门冬氨酸钾镁20 mL,qd,i.v.gtt.改善机体代谢,联苯双酯滴丸30 mg, tid,p.o.降低肝酶。2013年5月24日。护肝治疗一周后查体:肝区轻叩痛。复查肝功能:总胆红素(BILT)37.6μmol·L-1, DBIL 6.3μmol·L-1,ALT 714.3 U·L-1,AST 490.7 U·L-1,ALP 610 U·L-1,GGT2593 U·L-1。患者原患疾病好转,目前以肝功能损害为主诉,建议转肝病专科系统治疗。患者理解并于2013年5月25日出院。一月半后患者回我院继续脑梗死康复治疗,入院时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医嘱避免使用依达拉奉及长春西汀注射液,但仍予阿托伐他汀钙(用法)降脂治疗,1周后肝酶升高,医师停用并积极护肝。出院时复查肝功能各指标均无异常。提示上一期住院治疗中出现的肝酶值异常升高可能是由阿托伐他汀钙为主,并用药品为辅联合导致的药源性肝损害。

  • 仙灵骨葆胶囊与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合用致肝衰竭1例

    作者:郑明节;周耘;吕小琴

    患者,女,40岁。因“外伤致右踝关节疼痛1天”于2014年4月25日就诊。医生在查体后予以数码X线摄影(CR)检查,CR示:右侧腓骨下端骨折。予以石膏外固定4~6周,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LA1313)、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广西神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31203)口服治疗。4月29日患者复诊,医生予以换药并给予仙灵骨葆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01057)口服治疗。5月1日患者再次复诊,医生检查发现患者右踝关节石膏固定过松,予以重新石膏固定并给予碳酸钙D3片(惠氏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88340)、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广西神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不详)口服治疗。此后患者多次换药,并一直予以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至5月26日,患者复诊并诉近日出现腹胀、纳差,查体:全腹胀,压痛(±),拟诊为“胃肠炎”,嘱停用原药,并予以胃苏颗粒、金双岐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四神片、乳酶生片、多潘立酮胶囊治疗,并嘱随诊。5月28日,患者再次就诊,查体:患者神清、精神可、皮肤巩膜黄染,血压(BP)120/82 mmHg,拟诊“急性肝炎”,予以查生化、血常规、C-反应蛋白、乙肝三系、肝炎病毒系列,并转住院治疗,拟诊为“药物性肝炎可能、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Ⅱ期”,给予积极的保肝、降血氨、输血浆等对症治疗。患者胆红素进行性升高,血氨升高,凝血功能异常,后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反应迟钝、扑翼样震颤,病情未能控制,于6月4日入重症监护室诊治。查体:体温(T)38℃,脉搏(P)137次/分,呼吸(R)15次/min,BP 158/65 mmHg,神志模糊,胡言乱语, GCS评分9分,巩膜及全身皮肤黏膜明显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两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律齐,P 137次/min,心脏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腹软,未触及肿块,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有浮肿,四肢可见自主活动,肌力无法配合,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阴性。肝功能示“:总胆红素496 mol·L-1,直接胆红素382 mol·L-1”。予保肝、降血氨、降低颅内压、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危重,后因引发多脏器衰竭死亡。

  • 奥硝唑片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作者:薛菊霞;邓勇华

    患者,女,50岁。因“牙周发炎、肿痛”,于2013年5月7日口服奥硝唑片(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B120907020)500 mg/次,每日2次;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200 mg/次,每日2次,连续服药3次。5月8日下午,患者四肢先后出现荨麻疹、伴瘙痒症状。未引起患者重视,也未及时停药。同时,患者自行服用氯雷他定片,10 mg/次,每日1次。2 d后患者四肢的荨麻疹面积加大、瘙痒症状加重,并出现口臭、舌裂症状,遂停止服用奥硝唑片,继续口服氯雷他定片,2d后上述症状消失。

  • 别嘌醇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风险因素分析与措施

    作者:王春婷

    通过对别嘌醇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临床症状和发病机制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导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各种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肝肾功能不全、日剂量与疗程、药物相互作用、认识不足和特殊人群等),并提出控制其严重不良反应的措施,以期对临床安全使用别嘌醇、有效防范与控制其危害提供参考与借鉴。

  • 我国新药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薛薇;董凡;李可欣

    目的:从临床试验研究者的角度探索新药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模式,为其在我国的建立与实施提供参考。方法分析风险管理的通用模式与架构,借鉴发达国家成熟药品风险管理体系的法规与原则,阐述我国新药临床试验风险管理的发展现状,开拓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模式。结果与结论基于一般风险管理及药品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出适合我国新药临床试验的风险管理新模式的构想。

  • 基于阳性结果错误率控制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

    作者:郭晓晶;叶小飞;张筱;许金芳;贺佳

    常用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均是基于不相称测定理论,这些方法在信号检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信号检测过程存在一些缺陷,如多重性问题等,导致信号检测的准确性降低。通过介绍多重性问题对信号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和目前解决该问题的常用方法,如阳性结果错误率(false discovery rate, FDR)方法等。

  • 中药黑膏药制剂生产中的质量风险管理

    作者:郭新苗

    通过对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的概念、优点和应用原则的简单介绍,将其应用于中药黑膏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以对黑膏药进行质量风险管理。对黑膏药的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得到11个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控制、关键限值的建立、纠正措施的制定等对黑膏药实施质量风险管理。

  •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补骨脂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赵庆华;孙蓉

    目的:为明确补骨脂的功效和毒性物质基础、功效和毒性的相关性以及为今后安全标准制订和进行功效物质基础下补骨脂的毒性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对文献古籍中对补骨脂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补骨脂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历代古籍对补骨脂毒性记载甚少,现代研究仅局限于补骨脂药理、毒理、化学成分等独立性研究,缺少其功效、毒性、物质基础三者关联性研究。因此,应依托功效和物质基础,制订完善的补骨脂安全使用标准,使其毒性可被科学控制。结论只有在补骨脂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补骨脂临床使用过程中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补骨脂临床用药安全。

  • 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螺内酯复方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研究

    作者:李欣;李斌;赵涛;牟丽丽;冯中;姚景春

    目的:观察SD大鼠连续6个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螺内酯复方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比较3种药物联合应用后,毒性是否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方法健康SD大鼠200只,雌雄各半,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复方73、244、733 mg·kg-1及缬沙坦600 mg·kg-1对照组,每组40只。给药体积为10 mL·kg-1,每日ig给药1次,每周给药6 d,连续给药6个月,停药观察4周。实验期间,每日进行一般状态观察,每周测定1次体质量及摄食量,于给药3、6个月及停药4周后,各组动物分别进行血压、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检测,动物剖检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复方73、244、733 mg·kg-1及缬沙坦600 mg·kg-1对照组血压出现明显降低,为复方药物药理作用结果。244、733 mg·kg-1及缬沙坦600 mg·kg-1对照组RBC、HCT、HGB及Ret均出现明显降低,肾功能指标CREA、UREA及电解质K+明显升高,组织病理学检查肾脏出现明显病理学改变,当停药恢复期结束后,上述各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单硝酸异山梨酯、缬沙坦、螺内酯复方口服6个月无不良反应剂量(NOAEL)为73 mg·kg-1,当大鼠6个月给药剂量达到244 mg·kg-1时,血液学、血钾及肾功出现明显毒性反应,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复方中3种药物联合应用,同缬沙坦单独使用相比未见毒性增加或产生新的毒性。

  • 柴胡皂苷a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李晓宇;尹利顺;孙蓉

    目的:探讨柴胡皂苷a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柴胡皂苷a不同给药方式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实验数据用千克体重法计算灌胃给药的大给药量(MLD)和腹腔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连续观察14天。结果按柴胡皂苷a含量计算,柴胡皂苷a灌胃给药的MLD为790.5 mg·kg-1·d-1,腹腔给药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72.511 mg·kg-1·d-1,95%的可信限为66.523~78.894 mg·kg-1·d-1。柴胡皂苷a对小鼠腹腔注射给药,死亡小鼠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安静怠动,即而出现后肢无力、走路不稳、俯卧不动、眼睑下垂、昏睡、呼吸急促、后肢连续性抽搐、神经抑制而死亡。存活小鼠在14 d观察期内体重增长相对缓慢,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死亡小鼠解剖观察,有肝脏病变,余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注射柴胡皂苷a的小鼠急性毒性大,毒性反应更加强烈,进一步证实了柴胡皂苷a是柴胡总皂苷和柴胡产生毒性的主要化学成分之一。其在体内蓄积毒性的“量-时-毒”关系以及在体内、外的生物转化过程,毒性作用部位、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 活血化瘀方案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

    作者:陈澈;院立新;李净娅;张根明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方案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22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4例予内科基础治疗,试验组114例在此基础上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14天,辨证服用活血化瘀免煎颗粒21天,21天后口服脑血疏口服液至发病3个月。观察两组基于中风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PRO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在入组第21天及3个月时PRO量表的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状态、社会关系和治疗满意度等指标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各单项指标分值在一些时点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案可改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一定时期内的生活质量,对于提高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有一定意义。

  •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保肝退黄作用

    作者:梁晓东;张丽;贾志丹;魏怀玲;鲍秀琦;张丹;孙华

    目的:利用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 ANIT)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考察注射用胡黄连总苷的保肝退黄活性。方法注射用胡黄连总苷静脉注射给予ICR小鼠(0.33~9mg·kg-1,1次/天×5天),在第3次给药后2 h口服给予ANIT 80 mg·kg-1一次,建立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末次给药后2 h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ALB、ALP、TBIL、DBIL及TBA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结果ANIT 80 mg·kg-1引起小鼠显著的肝损伤及黄疸,血清ALT、AST、ALP、TBIL、DBIL及TBA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细胞凋亡、胆管细胞受损。注射用胡黄连总苷0.33~9 mg·kg-1对ANIT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具显著的阻抑活性,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胆红素及胆汁酸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0.33~3 mg·kg-1剂量范围内显示一定量效关系。结论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在0.33~9 mg·kg-1范围内对ANIT引起的小鼠黄疸具显著的保肝退黄作用,1~3 mg·kg-1剂量范围内活性佳,值得临床试验参考。

  • 英国药物警戒检查简介及启示

    作者:董铎;吴桂芝;王丹;冯红云;王亚丽;程刚

    为促进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即药品生产企业上市后监测责任的落实,英国于2003年启动了药物警戒检查项目,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检查体系。通过对英国药物警戒检查类型、检查流程、检查结果等内容介绍,提出了对我国生产企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的检查分工、检查指南、自我检查指标体系以及信息沟通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 欧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

    作者:刘靖杰;杨悦

    目的:探索欧盟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框架,继而分析其重点监管领域和转换工作,以期对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研究欧盟管理经验、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与我国的差异。结果欧盟药品分类管理体系完整、配套措施完善,重点领域监管严格,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结论我国应在监管体系建立、标签、广告、配套措施管理及转换工作方面进一步完善。

  • 药物警戒快讯

    作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2014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丙戊酸缓释胶囊(商品名:Stavzor)说明书修订信息,将严重肝毒性加入了黑框警告。在此前(2013年6月)的修订中,还对丙戊酸的致畸风险、宫内暴露后子代智商(IQ)降低风险进行了警告。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药物分析与调整

    作者:黄海花;邓昂;孔旭东;唐崑

    目的:为临床药师在肾内科参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调整,充分考虑患者年龄、肾病综合征伴低钾血症、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特点,建议医师停用可疑药物,调整保肝药物。结果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特点,从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积极配合医师,为患者提供了合理的用药方案。经治疗后,患者肝功能得以恢复。结论肾内科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可从药学的角度发挥优势,优化治疗方案。

  • 临床药师参与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并迟发型尿崩症患者的治疗

    作者:周易;谭璐;张慧;李火平;徐春林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脑外伤术后肺部感染并迟发型尿崩症的治疗和药学监护的方法。方法以临床药师参与脑外伤术后患者治疗为实例,从肺部感染以及迟发型尿崩症的治疗为突破口,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药学知识进行药学干预和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积极参与药学监护,使医师较为成功地治愈了患者,并对临床药师参与制定脑外伤术后患者的用药方案有了新认识。结论临床药师很有必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

  • 延生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马彧;杨荣艳;宋瑩

    目的:建立延生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当归、独活、羌活、川芎、防风、麻黄、制何首乌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二苯乙烯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RSD=1.16%。结论该鉴别方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延生胶囊的质量控制。

  • HPLC法同时测定升血小板胶囊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

    作者:李玥瑛;李广生;张清波;仲昭庆;笔雪艳

    目的:建立升血小板胶囊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Agilent E Clipse XDS-C184.6×250 mm 5 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为293nm,流速mL·min-1。结果制剂中其他药材对丹皮酚、靛玉红无干扰;丹皮酚在0.2252~2.25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3.0,(n=6, RSD=1.7%);靛玉红在0.0282~0.282μg之间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4.9,(n=6,RSD=2.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本药品中丹皮酚、靛玉红的含量测定方法。

中国药物警戒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