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先天性尺桡骨近端融合畸形四例

    作者:时维东

    病例资料本组4例,男1例,女3例,年龄分别为7、9、16和20岁.双侧、单侧各2例;就诊时均为患肢旋转功能不良,1例双侧发病者同时伴双肘伸屈功能障碍,上肢发育短小.

  • 骨化性肌炎骨显像一例

    作者:陈璟;吴华;熊伟

    病例资料患者,女,65岁.因无明显诱因左大腿疼痛3个月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发育良好,生命体征正常.全身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腹部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体检:左大腿疼痛,站立时疼痛加重,行走时需扶拐支持,左大腿中段可触及局部肿胀,足背动脉搏动存在,足趾活动正常.

  • 乳糜胸淋巴管造影三例

    作者:陈兴龙

    病例资料本文乳糜胸3例,女2例,男1例,年龄25~44岁,均行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或行闭式引流术,胸水乳糜实验阳性,胸水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其中2例女性患者表现为无诱因下出现胸闷、气急3个月,无外伤史,胸片、CT或MRI显示为右侧胸腔积液和右肺压缩改变,临床诊断为右侧自发性乳糜胸.1例男性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左侧胸腔积液,CT显示纵隔肿瘤(可能来源淋巴),左侧胸腔积液、心包增厚,纵隔肿瘤穿刺活检诊断为变性坏死组织中淋巴细胞侵润,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

  • 输尿管结石CT分段扫描诊断价值探讨

    作者:韩旭

    输尿管结石大多数是由于肾结石落入输尿管后不能顺利下行而来,原发于输尿管结石甚少见[1].CT对输尿管结石诊断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多采用连续式扫描.本文对64例采用分段扫描,重点扫描输尿管解剖生理狭窄处,便于更加快捷地发现结石.

  • 椎管内化学感受器瘤一例

    作者:梁大利;杜国海;周丽华

    副神经节瘤少见,发生于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更少见,笔者现将1例椎管内非嗜铬副神经节瘤报道如下.

    关键词: 椎管内 副神经节瘤
  • 松毛虫性骨关节炎一例

    作者:江广斌;李文杰;王旭东

    病例资料患者,女,30岁,左手被松毛虫咬伤2个月.体检:左手中指、无名指明显肿胀、发亮,见小水泡,压痛,活动受限.血白细胞计数12.8× 109/l;血沉:25mm/h.

  • 肾盏憩室合并钙乳一例

    作者:李兆廷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右侧腰酸不适一年.立位腹部平片示:右肾上极半圆形高密度影,仰卧位此影呈类圆形(图1).B超示:右肾上极肾盏旁有约3.5cm×4.0cm的囊状影,内有强回声伴声影,体位变动则声影随重力方向移动(图2).IVP示:右肾上极囊状影有对比剂充盈(图3),延时6h摄片仍见此影.影像诊断:右肾憩室合并钙乳.

  • 囊性星形细胞瘤误诊二例

    作者:田永开;鲁福文;赵建玲;卢嘉翰;王宝

    病例资料病例1,女,13岁,头痛半个月,以额部为著,并伴抽搐数次.查体:肢体功能无障碍.头颅CT平扫示左侧额叶近颅板处有一不规则形、边界清楚、密度较均匀的囊性肿块影.CT值约15HU,轻度占位效应,左侧脑室额角轻度受压向后内移位,局部大脑镰轻度右移,其外颅板略变薄;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边缘状不完整环形中等强化(图1).CT诊断:左额叶囊性占位.疑诊囊性脑膜瘤;包虫病;星形细胞瘤.术后病理涂片找到肿瘤细胞,明确诊断为Ⅱ级星形细胞瘤.

  • 兄妹同患石骨症

    作者:龙威;李艳波

    病例资料兄妹2人(兄15岁,妹13岁)系外伤就诊,两人身材矮小,全身多处疼痛、肿胀畸形,实验室检查示轻度贫血,肝功能、血沉均未见异常.摄双下肢、骨盆、胸腰椎、胸部等部位发现系石骨症.X线表现:长管状骨干骺端骨质异常增高,缺乏正常骨纹理,可见有多条平行的横行或波纹状浓密带,间隔以松骨质,部分表现纵行条状致密影,干骺端呈杵状增粗,但骨干仍可见透亮的髓腔影(图1);肋骨、锁骨、肩胛骨骨皮质显著增厚,髓腔狭窄(图2);骨盆见髂骨翼的致密带呈同心弧状排列,形如年轮,并与髂骨嵴平行.双髋臼、股骨头、耻坐骨骨质异常增高,双髋关节内翻畸形(图3);脊柱所有椎体上下缘增厚致密,中间夹以松质骨,形似"夹心蛋糕"样,但椎体形态及椎间隙正常(图4);跟骨中可见界线清晰的骨中骨(图1).身体多部位可见不同程度的骨折.2例患者未摄上肢及颅骨片.

  • 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附15例报告)

    作者:王继云;王成健;杨景震;陈韶伟;刘洪涛;李海明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肿瘤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比较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1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术前MR诊断正确的13例,2例分别误诊为肾周陈旧性血肿、肾血管源性肿瘤.12例为肾细胞癌,3例为肾移行细胞癌.病变大多边缘光整,有完整包膜,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大多为高信号,仅1例T2WI为低信号,若伴囊变者为混杂信号.病变强化无明显特征,仅有1例肾盂癌明显强化,不符合其常见的乏血管特征.1例肾上盏的2cm×2cm的肿瘤CT平扫和增强扫描均漏诊,MR信号特征可鉴别之.结论: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成像的技术特点,在诊断肾脏恶性肿瘤中,对明确诊断和确定手术范围有重要的价值.

  •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

    作者:李仰康;刘国瑞

    1994年,Basser等[1]首次将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引入到MRI领域,短短几年间,DTI技术迅速发展.目前,DTI主要应用于脑部尤其是脑白质各方向的白质纤维和白质束的观察、追综和评价,并且扩展到人体其它领域.DTI是DWI的发展与深化,使我们有可能从微观领域对人体作进一步检查[2].本文就DTI技术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平板探测器数字胸部X线摄影

    作者:蒋南川;王孝英

    由于胸部组织结构的密度和厚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传统X线平片往往难以同时显示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的病变;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化X线摄影的大优点就在于它只需一次曝光,通过调谐和空间频率的处理,可以获得多幅图像,分别显示不同的组织结构.

  • 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评价

    作者:张建华;甘新莲;周燕发

    中央型肺癌位于肺门区,容易直接侵犯中央肺血管,而侵犯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关系到能否手术切除和选择手术方式,对中央肺静脉干的侵犯则是肺癌侵犯左心房并进入体循环造成全身血行播散的主要途径.肺癌侵犯肺动、静脉者5年存活率均仅为7%.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T4N0-1M0)仅限于左或右肺动、静脉主干者完全可行手术切除,当侵犯肺动、静脉主干时应行心包内切除,故术前判断肺癌与中央肺血管的关系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肺癌侵犯中央肺血管的影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乏氧显像剂99Tcm-HL91检测缺血或存活心肌

    作者:刘刚;吴华

    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乏氧显像剂,通过SPECT显像无创伤性探测组织缺血、缺氧状态,是目前放射性新药的一个研究方向.乏氧显像是以乏氧组织显像剂作为示踪剂探测机体内缺氧、缺血组织的显像过程[1-3].

  • 药盒置入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申麒;蒋忠仆;任丽军;毛冬让;黄力光;王军

    目的:探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对13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药盒置入术,将导管留置于患侧肢体髂外动脉,经导管药盒系统每日灌注前列腺素E1(PGE1)100μg,尿激酶20万IU,脉络宁20ml.每个疗程7~10d.结果:所有患者血管造影显示1例于股浅动脉中段闭塞,9例腘动脉水平完全闭塞,3例胫前动脉完全闭塞、胫后动脉和腓动脉远端闭塞.经治疗后,其中3例已有坏疽者终截肢,10例无坏疽者皮温升高,间歇性跛行和静息痛明显改善,行走距离均>500m,Fontain分级至少提高两级.其中1例术后一年复查造影显示有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结论:①对未出现坏疽的脉管炎患者,导管药盒系统的序贯治疗,能有效改善下肢缺血症状,降低截肢率;对已有坏疽者,序贯治疗难以起到挽救肢体的作用.②通过导管药盒系统序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新的可行方法.

  • 旋转DSA技术在腹部介入中的应用

    作者:张玉琴;胡道予;黄艳荣

    目的:探讨旋转DSA技术在腹部介入中的应用(主要为肝癌患者的造影与治疗).方法:应用Toshiba-2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对疑有血管纡曲病变的55例腹部介入患者先进行常规正位血管造影,然后选择合适的技术参数进行旋转DSA检查.结果:旋转DSA检查中50例(91%)造影图像均避开了多支血管相互的重叠,清晰地显示相关血管的来源和走向.5例快速旋转DSA检查多角度图像虽清晰显示出供血动脉,但因其局部血管过度纡曲上下重叠,局部血管走向显示欠佳.结论:旋转DSA技术能够更好地显示腹部病变的供血动脉和分支结构,多方位、清晰地显示纡曲动脉分支的走行、正常解剖和异常改变,是对常规血管造影的重要补充,为肝癌患者的诊断与介入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医学影像学本科生教学改革经验谈:结合实际,以考促学

    作者:王俭;贾宁阳;杨春山

    由于影像学在医学本科生教学中属考查科,学员对其普遍不够重视,近年的教学改革又多集中在多媒体等教学形式上,很少考虑学员的学习习惯.我们试行"以考促学",效果不错.

  • X-刀治疗大鼠胶质瘤的磁共振灌注成像

    作者:钱银锋;陈骏;余永强;张诚

    目的:观察X-刀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MR灌注成像(PWI)对X-刀治疗疗效的早期评价.方法:20只SD雄性大鼠右尾状核接种C6胶质瘤细胞复制大鼠脑胶质瘤模型.治疗组10只接种胶质瘤细胞后第15天行X-刀治疗,10只对照组未行治疗,分别第15天(治疗组X-刀治疗前)和第17天行PWI,计算肿瘤的相对局部脑血容量(rrCBV),观察治疗后肿瘤rrCBV的变化率,并与荷瘤鼠存活期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肿瘤接种成功率为100%.治疗组治疗后48h肿瘤的rrCBV明显减小,其下降百分比平均为35.8%.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生存期分别为22.8和30.5d,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X-刀治疗后肿瘤rrCBV的下降百分比与大鼠生存期密切相关(r=0.82,P<0.05).结论:X-刀治疗能延长荷胶质瘤大鼠生存期,PWI能在治疗后早期判断愈后.

  • 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MRI与脑组织VEGF表达

    作者:张云亭;全冠民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后血管源性水肿(VBE)的MRI表现及其与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后VBE模型,MRI动态观察VBE征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VBE MRI表现为缺血脑组织体积增加T2WI信号增高,在缺血后1~2d达到高峰.12h~3d免疫组化染色见缺血区神经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胶质细胞阳性染色,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强度在12h~3d呈递增趋势,与VBE MRI征象改变呈正相关(r=0.820~0.994).结论:MRI可动态观察脑缺血后VBE,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VEGF表达与VBE MRI征象的进展密切相关.

  • 心电触发多排探测器CT检测肺内转移瘤

    作者:罗宏昌;徐海波

  • 尿路结石的螺旋CT平扫:适应证、技术和解释

    作者:关键;王承缘

  • 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在非哺乳期乳头溢液中的应用

    作者:陈文娇;夏丽天;马捷;彭东红;窦永充;朱涤新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在非哺乳性溢液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对106例非哺乳性溢液的女性患者行乳腺导管造影.并对多乳眼溢液行多次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结果:106例中93例造影成功,成功率为87.7% .42例为导管占位性病变,阳性率45.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在非哺乳性溢液患者的检查中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技术,在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口服阿司匹林致运动肌出血的多普勒超声诊断

    作者:孙德泉;梁红;夏桂芳;魏伟;纪红

    目的:提高临床对口服阿司匹林并发运动肌出血的认识.方法:回顾11例口服阿司匹林引起的运动肌出血的超声诊断.结果:多普勒超声表现:①肌内血肿呈无回声;②肌内弥漫出血,表现为肌肉筋膜内不均匀低回声;③血块形成后出血部位呈强回声.结论:发病后及时做超声检查,对早期诊断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纵向运动功能的组织多普勒评价

    作者:李秀兰;邓又斌;常青;杨好意;潘敏;黎春雷

    目的: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价值. 方法:应用QTVI离线分析31例HCM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计算同一水平不同心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Vs)和峰值时间(Ts).结果:梗阻型与非梗阻型HCM患者二尖瓣环、左心室基底部、中部及近心尖部各水平Vs均降低,Ts均延长,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CM患者尽管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但左心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QTVI能够准确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

  • 小儿肝脏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邵剑波

    小儿不是成人的缩影,与成人相比有较大差异.从解剖生理结构上看,小儿肝脏相对体积较大、厚而脆,血管丰富,肝细胞和肝小叶的分化不全,8岁时才接近成人,故肝功能代偿能力差,但小儿肝细胞再生能力较强;从肝脏肿瘤的类型来看,小儿肝脏肿瘤主要分为:上皮性肿瘤(如肝细胞腺瘤、肝母细胞瘤、肝细胞癌、纤维板层癌、胆管腺瘤、囊腺瘤或细胞癌等),非上皮性肿瘤(如血管内皮瘤、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上皮样血管内瘤、血管肉瘤等),错构瘤(如间叶性错构瘤、胆管错构瘤、混合性错构瘤等),瘤样病变(如胚细胞性肿瘤、肝再生结节、炎性假瘤等)和转移性肿瘤;从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来看,患儿常常以无症状性腹部包块就诊,先天性肿瘤多,恶性肿瘤多,肿瘤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年龄段"特征.

  • 主动脉弓离断三联征的放射诊断

    作者:刘加立;郑宏;蒋世良;凌坚;谢若兰;戴汝平

    目的:分析与评价主动脉弓离断(IAA)三联征的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患者的X线平片、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资料,其中7例行电子束CT检查,11例行手术治疗,逐个分析其X线平片征象并与心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X线胸片显示肺血多,肺动脉段明显凸出和心脏增大(n=20);右上纵隔大血管影变窄(n=16);主动脉结观察不清(n=16);侧位或左前斜位见低位主动脉弓(n=12);降主动脉的顶端与主肺动脉处同一水平(n=8).心导管检查均提示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弓畸形、动脉导管未闭.心血管造影诊断IAA(A型)13例,IAA(B型)5例,其中合并主肺间隔缺损4例,合并右室双出口2例,右肺动脉起源异常1例.结论:X线平片对该畸形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多数病例可作诊断,心血管造影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

  • 儿童肠及肠系膜钝性创伤的CT诊断

    作者:赵滨;李欣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儿童急性肠及肠系膜钝性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1例经临床诊断或手术证实的儿童肠及肠系膜钝性创伤CT表现,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腹部外伤史,6例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结果:11例患者中,胃损伤1例,十二指肠损伤3例,小肠及肠系膜损伤7例.CT表现有气腹、腹腔积液、肠壁肿胀、肠系膜模糊、肠管扩张等.在手术治疗的6例中,胃穿孔1例,小肠穿孔4例,肠壁血肿1例.结论:CT诊断肠及肠系膜急性钝性创伤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B超检查.不仅可清晰显示少量腹腔积气,估计腹腔积液、积血的量,显示实质脏器损伤,还可直接显示肠壁、肠系膜血肿,对外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表现(附21例分析)

    作者:甘新莲;张建华;潘初;徐安辉

    目的:探讨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搜集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1例,全部病例均摄胸片,其中18例行螺旋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中,胸片显示两肺野模糊,肺透光度减低,类似肺透明膜样病改变5例,局限性肺气肿4例,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病变4例.胸片无异常8例.18例CT检查,表现为毛玻璃样病变和实变影5例,多发囊泡状阴影11例,肺间质纤维化改变5例.结论: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资料.胸片、CT表现虽无特征性,但具有诊断意义,尤其是高分辨率CT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征象,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磁共振三维血流成像在小儿腹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欣;王春祥;赵滨

    目的:探讨对比剂增强自动触发磁共振三维血流成像(3D CE MRA)技术在小儿腹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2001年3月~2003年6月对临床拟诊腹部实体肿瘤和腹腔大血管病变的46例患儿行常规MRI扫描和3D CE MRA检查,年龄生后1天~14岁,平均4.8岁.腹部实体肿瘤40例,腹腔大血管病变6例.全部患者检查前行肘静脉穿刺并保留静脉通道,镇静睡眠后注射2~3倍剂量非离子型对比剂.扫描采用Smart Prep Angio对比剂智能捕捉技术.结果:本组检查成功率97.83%.40例实体肿瘤中,3D CE MRA显示肿瘤起源2例,肿瘤侵犯和包绕腹主动脉11例,下腔静脉闭塞3例,肾动静脉受侵蚀闭塞6例,肾蒂受肿瘤牵拉变细3例,腹腔动脉干、肠系膜上动静脉及脾静脉移位共12例,门静脉及其左右肝内分支受侵犯3例.腹部大血管病变6例.结论:3D CE MRA技术对巨大腹膜后肿瘤的起源定位具有诊断价值.结合多方位的断面图像不仅可以了解腹腔重要大血管被肿瘤浸润包裹和推挤移位情况,而且可对肾脏受浸润破坏情况进行术前评估,从而为临床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比较可靠的影像学依据.3D CE MRA是无创显示体腔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

  • 肢体枪击挫伤区的MRI表现及病理学基础实验研究

    作者:冷渌清;郭乔楠;柯振武;马宗黎;顾明;胡朝芬

    目的:通过狗肢体动物模型,观察肢体枪击挫伤区的MRI影像学改变,并探讨其病理学基础.方法:将16只狗随机分成4组,54式手枪致伤大腿后5、24、48和72h 4个时相点用0.5T MR机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T1、T2、质子和STIR平扫与Gd-DTPA增强T1扫描.取标本行HE染色光镜检查.测量光镜下与MR图像上相同部位挫伤区的宽度,用SPSS 10.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肢体枪击伤后挫伤区在MR图像上表现为原发伤道旁或远离原发伤道的组织破坏区内不规则线条样与点片状等T1和低T2、PD、STIR信号,增强扫描呈低信号.24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挫伤区显示更清楚.病理切片上该区断裂的肌纤维以均质状凝固性坏死为主;24h后,其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包括脓细胞聚集,挫伤区组织溶解明显少于相邻的震荡区.病理学与MR图像上所测量的挫伤区宽度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MRI能准确反映肢体枪击挫伤区的病理学变化.

  • 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康立清;张云亭;余桂荣;岳建坤;宋兆伟

    目的:提高对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认识.方法:60例经病理证实的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按位置分为中央型和外侧型,后者又分中颅窝型、后颅窝型及骑跨型,分析各型构成情况及影像学特征.结果:中央型12例,脊索瘤5例,垂体瘤3例,鼻咽癌2例,颅咽管瘤、脑膜瘤各1例.外侧型48例,三叉神经肿瘤14例,脑膜瘤12例,表皮样囊肿11例,硬膜型海绵状血管瘤4例,皮样囊肿、转移瘤各2例,血管外皮瘤、颈静脉球瘤、鼻咽癌各1例.多数病变可根据影像学特点做出诊断并明确范围.结论:按位置特征对跨中、后颅窝轴外肿瘤及肿瘤样病变分型,有助于定性诊断及范围描述,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CTA综合评价颈动脉鞘占位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

    作者:卢仁根;汪建华

    目的:探讨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多种后处理技术在分析颈动脉鞘占位病变与颈动脉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颈动脉鞘肿块患者的CTA轴位和MPR,SSD,MIP,VR,VE(仿真内镜)等后处理图像,根据肿瘤与血管交角(瘤-管角)、瘤-管脂肪间隙、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血管壁光滑度等4项指标评价颈动脉鞘占位与颈动脉的关系.结果:CTA后处理共获得60支血管,有10支颈动脉受侵犯,9支为恶性肿瘤所致,1例为脓肿所致.将轴位和后处理图像相结合,综合运用4项指标有助于显示颈动脉鞘占位与颈部血管关系,可帮助判断颈动脉受侵与否.结论:CTA后处理方法综合运用能良好显示颈动脉鞘占位与颈部血管关系,有助于术前判断占位是否侵犯颈动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