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放射学实践杂志

放射学实践

放射学实践杂志

Radiologic Practice 방사학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0313
  • 国内刊号: 42-12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2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同济医院《放射学实践》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郭俊渊 胡道予 Paul Gerhardt(德国)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一例

    作者:胡富碧;杜勇;杨汉丰;陈耀康;邓绍强

    病例资料 患者,男,63岁,双下肢麻木1年余,小便困难半年,双下肢乏力1月余.入院前1年,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右下肢感觉异常,麻木,之后左下肢麻木,并由足向上发展,半年前出现小便困难,并感觉障碍延及大腿,1个月前出现双下肢乏力,以右侧明显,并出现胸背部麻木,有紧张感.专科体检:Th5平面以下前感觉减退,Th6平面以下痛觉消失,左下肢静脉曲张,左下肢肌力Ⅳ级,右下肢Ⅲ级,双下肢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双侧病理征阴性.

  • 胸壁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一例

    作者:于淼;乔远罡;全昌斌

    病例资料 患者,男,59岁,胸腺瘤术后6年余,发现左胸壁肿物1年.6年前行胸腺瘤切除手术,术后每年进行复查,均未见异常;1年前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胸壁肿物,不伴有咳嗽、胸闷、憋气、咯痰及咯血等症状.查体:T 36.3℃,P 78次/分,R 20次/分,Bp 140/80mmHg;胸廓外形无异常,未见反常呼吸运动.全身骨显像检查报告:未见明确骨转移征象.肺功能检测提示:肺活量119%,用力肺活量119%,1秒率71%,大通气量72%;血生化及血常规检查:WBC 6.23×109/l,其中N 61.6%,Hb 159g/l,Pt 141×109/l;动脉血气分析示:PH 7.38,PCO2 32.0mmHg,PO2 77mmHg.

  • Turner综合征并骨折一例

    作者:余永桂;李胜

    病例资料 患者,女,40岁.外伤后左肩关节疼痛半小时就诊.入院临床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异常,身高143cm,体重32kg,呆滞面容、理解能力差、沟通困难.专科查体:左肱骨外科颈区域肿胀、压痛.双肘关节均不能弯曲,活动障碍,呈对称性外翻畸形,余关节活动自如.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肾周尿外渗一例

    作者:廖爱民;简小同

    病例资料 患者,女,42岁,既往身体健康,无手术、外伤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痛1周,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2天就诊,尿检见镜下血尿,当地医院B超检查右肾下极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拟诊右肾结石,收住入院,先后4次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效果不显著,右侧腰痛仍反复发作.之后在当地医院及本市结石病专科医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及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

  • 先天性尺桡骨骨性融合及交叉畸形并桡骨发育不良一例

    作者:李胜;邹文远

    病例资料 患儿,男,4岁.两年前发现左前臂旋转功能不良,未引起重视,近1年来左前臂旋转障碍加重就诊.患儿系单胎顺产,既往无肘部及前臂外伤史.父母体健,家族史无特殊.查体:营养发育中等,心肺无异常.左前臂外形与对侧无明显差异,固定于旋前约55°,左肘屈伸自如,未见其他异常.X线片示左尺桡骨上端融合、交叉,桡骨小头未发育;CT扫描示尺桡骨上端骨性融合,髓腔相通,诊断:先天性尺桡骨上端骨性融合、交叉畸形并桡骨小头发育不良.

  • 肝肺多发性包虫囊肿一例

    作者:林达;邱乾德

    病例资料 患者,女,46岁,咳嗽、咳痰1年余.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痰,当时拟诊为支气管炎予以消炎、镇咳治疗后症状缓解.此后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出现,未予重视.3个月前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较前有加剧,于我院门诊就诊,行胸部X线及CT检查.胸部X线:右下肺野脊柱旁可见一类圆形肿块影,边缘光整,边界清晰,大小约106mm×77mm.胸部CT表现:右下肺内侧及后基底段可见2个囊状包块影,大小约73mm×63mm×67mm及45mm×26mm×45mm,囊壁较薄,囊壁厚薄基本均匀,内外壁光滑,与正常肺实质分界清楚,相邻右下胸膜可见增厚.上腹部CT显示肝脏内可见多发囊性灶,其中一病灶囊壁呈环形钙化.患者行右下肺包块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右下肺包虫囊肿(2个).

  • 右冠状动脉瘘并动脉瘤一例

    作者:黄璐;夏黎明;管汉雄;李治群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冠状动脉瘘是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直接与心房、心室、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或冠状静脉窦之间的异常交通或是指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与心腔或其它血管之间存在异常血流通道,血液由冠状动脉经瘘管引流到有关心腔或血管的畸形.患病率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27%~0.40%,以儿童较为多见,在成年人中发病率约0.11%[1].大多数冠状动脉瘘引流到右室,本例患者引流至左室,且合并冠状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 痛风性腰椎及小关节炎一例

    作者:邱乾德;林达

    病例资料 患者,男,67岁.既往有痛风病史20余年,长期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高血压病史10余年,肾功能减退病史5年.近期全身关节、腰背部酸痛,以腰背部疼痛明显.查体:嗜睡,呼吸费力,皮肤多处色素沉着,臀部、双下肢多处出现水泡,其中左足大约10cm×6cm.两肺呼吸音粗,左侧可闻及散在湿罗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关节畸形,双上肢屈曲,全身小关节痛风石形成.

  • 卵巢巨大支持-间质细胞瘤一例

    作者:李美芹;张现坡;李娴;孙新海;盛华强;胡喜斌;徐洁

    病例资料 患者,女,60岁.发现下腹部包块伴疼痛1个月余.患者平素月经规律,量正常,色暗红,白带不多,无异味(月经初潮18岁,经期5天,周期30天,55岁绝经).1个月前,患者无意间扪及下腹部有一包块,伴腹痛,间断性钝痛,伴有腹胀及下坠感,无阴道流血,流液.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分泌物多,白色,宫颈光滑,肥大无异味.盆腔可扪及一直径约15cm的囊实性包块,上缘边界清楚,达脐部.子宫、附件触诊不清.

  • 腰骶部巨大脊索瘤一例

    作者:王德清;王伯胤

    病例资料 患者,男,53岁,因腰骶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3个月入院.患者3个月前曾在当地医院行保守治疗,症状无好转.X线片示胸腰椎侧凸畸形.为进一步治疗收住院.体格检查:腰骶部有大片圆形针灸瘢痕,局部已结痂,胸腰椎侧凸畸形,棘突弯曲,双髋高度尚对称,双侧胸廓大小对称,呼吸平稳,肋骨无明显畸形.下腰部、骶椎旁叩击痛阴性,双下肢肌力5级,膝腱反射存在,跟腱反射减弱.巴氏征阴性,其余肢体查体无特殊.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提示骨原发性肿瘤.

  • MSCT检查对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

    作者:高迁;宦坚;张春雷;朱遇春;张伟;张博

    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研究评估MSCT检查对急性阑尾疑诊患者阴性阑尾切除率的影响.方法:78例急性阑尾炎临床疑诊患者纳入研究.由急诊科医师根据临床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合Alvarado评分做出临床诊断,分为两组:临床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和临床不典型组(Alvarado评分<7分).所有患者均行MSCT检查,由放射科医师做出CT诊断.治疗方案由外科医师综合参考临床与CT诊断结果后制定,终诊断以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为准.计算临床与CT诊断的阴阳性结果及相关评价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SCT检查的各个评价指标(准确度94.9%,敏感度95.6%,特异度93.9%,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93.9%,阳性似然比15.8,阴性似然比0.05)均明显优于临床诊断.78例患者中,35例属临床表现典型组,其中9例(25.7%)证实为急性阑尾炎阴性,此9例患者MSCT诊断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术前MSCT检查可明显降低急性阑尾疑诊患者的阴性阑尾切除率,避免不必要的剖腹探查.

  • 结核性腹膜炎CT影像鉴别诊断

    作者:周泉生;胡庆栓;胡志

    目的:探讨结核性腹膜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以腹水、腹膜改变、肠系膜改变等作为观察指标,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和临床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病例的CT表现.结果:9例结核性腹膜炎中7例出现腹水,其中4例高密度腹水,4例大量腹水;腹膜增厚7例,肠系膜形态改变6例;大网膜形态改变9例,增强扫描均无明显强化;淋巴结增大5例,呈环形强化2例.结论:高密度腹水是结核性腹膜炎的特征性改变,腹膜形态、大网膜形态改变有助于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

  • 腹部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

    作者:苏金亮;周利民;纪建松;王祖飞;赵中伟

    目的:探讨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CT及MRI表现.术前仅行CT检查9例,仅行MRI检查3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6例.结果:18例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表现为腹膜后或腹腔内软组织肿块.腹膜后肿块以浸润性生长呈不规则形、爪形多见;腹腔内肿块以膨胀性生长呈圆形、类圆形多见.CT检查15例中,平扫病灶呈稍低密度11例,等密度4例,病灶内未见坏死、钙化及脂肪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大部分呈不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病灶持续强化,延迟期强化明显,其中9例病灶周边及内部残留有斑片状、条状无强化稍低密度区.MRI检查9例中,T2WI病灶均呈稍高信号;T1WI呈等信号5例,呈稍低信号4例;脂肪抑制T2WI序列,病灶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病灶在各序列中均见有条带状致密胶原纤维形成的低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静脉期病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延迟期病灶明显强化.结论:腹内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MRI检查对该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泌尿系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王晓玲;陈绍红

    目的:探讨排泄性尿路造影(IVP)、CT尿路成像(CTU)、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泌尿系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45例泌尿系疾病患者中,同时行IVP、CTU及MRU检查者31例,仅行IVP检查者5例,仅行CTU检查者6例,仅行MRU检查者3例,CTU采用的重组技术包括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及大密度投影.结果:经IVP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82.69%;经CTU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94%;经MRU检查的患者中,能够明确诊断者占78.57%.结论:IVP检查方法较简便,能大致了解肾脏功能,费用相对低廉,医生和患者易于接受,仍具有较重要的诊断价值;CTU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对于肾尿路平片(KUB)和IVP不能显示或不能确诊的泌尿系肿瘤和结石,CT能从大小、形态、部位及梗阻以上空间的扩张上作出进一步评估;MRU后处理功能强大,重组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IVP不能发现的细小病变,作为一种非侵袭性、无需对比剂的方法,对于某些泌尿系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3.0T 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建滨;范立新;易正湘;谢安;仲炜;刘小云

    目的:探讨3.0T MRI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例资料,总结其影像表现.结果:①黏液性囊性肿瘤15例,发生于胰腺体、尾部13例,肿瘤较大,平均直径85.0mm,单囊和多囊各占7例,单囊者壁薄,小于1.5mm,多囊者囊壁较厚,大于3.0mm,囊壁持续强化,恶变3例,表现为强化的明显壁结节或不规则明显增厚间隔.②浆液性囊腺瘤9例,发生于胰头7例,平均直径45.0mm,微囊型5例,3例表现为典型的放射状纤维间隔,大囊型2例,内呈网格状,所有病灶边缘清楚,T2WI均显示低信号间隔,轻度持续强化.③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均为老年患者,主导管型2例显示为扩张胰管并管内持续强化壁结节,分支型1例,表现为单发与胰管相通囊性灶,无壁结节.④胰腺假性囊实性乳头状瘤2例,均有出血;胰腺癌囊变1例,术前难以诊断.30例胰腺囊性肿瘤病灶均为囊性或囊实性,位于胰头部11例,胰体部9例,胰尾10例.结论:高场强MRI能更好地显示胰腺囊实性肿瘤的囊灶、囊壁、间隔以及实性部分各期的动态变化,结合不同病变的特点和临床,可对术前部分肿瘤定性诊断.

  • 脾脏错构瘤的CT诊断

    作者:汪建华;马小龙;郑建军;左长京;田建明;郑建明

    目的:探讨脾脏错构瘤(SH)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SH的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表现.结果:本组9例中,8例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单发病灶CT表现:3例平扫呈等密度,4例呈稍低密度(其中2例边缘伴钙化),1例呈高密度,病灶呈爆米花样钙化.多期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6例),动脉期明显强化(1例),延迟后上述病灶均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1例爆米花样钙化各期均未见强化;本组1例多发病灶者共发现8个病灶,大径1.2~9.5cm不等,CT显示脾上极1个病灶以囊性为主,边缘弧形钙化.其余病灶为实性结节或肿块,以等低密度为主,边界欠清,增强后呈弥漫性、渐进性强化.结论:SH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当CT平扫显示脾内等或稍低密度实性肿块,伴或不伴钙化,多期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弥漫性不均匀轻度强化或周围斑片状强化,随时间延迟呈渐进性强化,延迟期接近或稍高于脾实质密度时有助于SH的诊断.

  • MSCTA和MSCTU对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诊断价值

    作者:成丽娜;郭若汨;段小慧;钟小梅;张芳;沈君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MSCTA)及尿路成像(MSCTU)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UPJO患者的MSCTA及MSCTU影像资料,利用多种后处理重组技术(MPR、CPR、MIP、VR)进行重组.结果:16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中,梗阻位置全部诊断正确.梗阻原因诊断为输尿管息肉1例,血管压迫3例,炎性狭窄12例.术前诊断与手术探查及病理结果基本一致.结论:MSCTU和MSCTA可作为UPJO术前评估的常规方法,在诊断引起UPJO的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脑肿瘤瘤周水肿MSCT灌注成像的定量研究

    作者:任广;陈爽;耿道颖

    目的:探讨脑肿瘤瘤周水肿的MSCT灌注特点及其在脑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脑肿瘤(胶质瘤20例,转移瘤17例,脑膜瘤21例)患者进行常规CT扫描和CT灌注扫描.瘤周水肿区分为近侧和远侧两个部分,对照分析近侧、远侧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CT灌注参数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PS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脑膜瘤的近侧瘤周水肿区(P<0.05);各种脑肿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CBF、CBV值明显低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CBF、CBV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的PS值高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转移瘤、良性脑膜瘤近侧瘤周水肿区与对侧相应部位脑白质的P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侧瘤周水肿区的灌注参数有助于准确评价脑肿瘤瘤周水肿区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良恶性脑肿瘤的鉴别.

  • CT灌注成像评价SAH后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杨运俊;赵佳

    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delayed ischemic neurological deficits,DIND)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继发脑组织缺血而出现的神经功能缺损[1-3],常表现为新发的偏瘫、失语、癫痫以及不同程度的昏迷,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其与颅内动脉瘤破裂再出血均是动脉瘤性SAH的严重并发症,随着早期外科开颅动脉瘤夹闭和血管内动脉瘤栓塞治疗的开展,再出血率下降,DIND已成为SAH后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临床上发生率约为32.4%~42.0%[1].

  • 宫颈癌的MR功能成像

    作者:罗是是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1].近年来, 随着宫颈癌发病年龄的年轻化、宫颈癌病理类型的改变, 以及患者对保留卵巢与治疗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宫颈癌的治疗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对宫颈癌治疗效果进行早期准确的评价,有助于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临床治疗方案的及时调整.

  • 膝关节腔内游离体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姚红霞;崔二峰;张国富;杨鹏午

    目的:总结分析膝关节腔内游离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腔内游离体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及结构特征.结果:滑膜骨软骨瘤病5例,滑膜软骨肉瘤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2例,神经营养性膝关节病1例,骨性关节病7例,剥脱性骨软骨炎4例,血肿钙化2例,关节囊滑液钙化2例.影像学主要表现为关节间隙及或关节囊内单发或多发游离体并相邻骨质的不同程度改变或无骨质改变,伴或不伴关节积液.结论:膝关节腔内含游离体的某些病变具有特征性影像征象,可明确诊断,影像征象不典型者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多种影像表现综合分析.

  • 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附13例分析)

    作者:顾东华;孙明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腱鞘巨细胞瘤的影像资料,局限型9例,弥漫型4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4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9例行MR平扫,6例同时行增强扫描.结果:X线片仅显示关节旁软组织肿块和骨质侵蚀、破坏.CT平扫显示软组织肿块和骨质改变较X线片清晰,还有1例显示软组织钙化和液化,增强扫描软组织肿块呈轻到中度强化.MRI T1WI上7例呈较均匀等信号,2例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上3例呈不均匀等高信号,6例呈不均匀等低信号;6例增强扫描呈中度到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X线和CT检查对大多数腱鞘巨细胞瘤可明确诊断;MRI检查、尤其是增强扫描对于发现特异性含铁血黄素信号和确定病变范围具有独特优势,有助于提高诊断符合率,同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价值.

  • 化疗栓塞联合冷冻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杨茂;郭志;司同国;邢文阁;李保国;刘方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冻消融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搜集5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无远处转移)患者资料,依据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组27例为研究组;单纯接受TACE 32例为对照组;研究组在TACE术后2~3周行冷冻消融术.两组分别于治疗前1周、治疗后1月取外周血,测定AFP、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Treg)水平变化;术后1个月采用增强CT、MRI评价肿瘤坏死程度.结果:两组治疗后甲胎蛋白(AFP)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肿瘤坏死率(53.9%)较对照组(32.8%)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调节T细胞(Treg细胞)比例由(8.43±2.58)%下降至(7.33±2.56)%,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CD4+细胞比例及CD4+/CD8+分别由(49.07±6.59)%、(46.51±8.17)%、1.23±0.32上升至(52.16±6.44)%、(50.63±8.27)%、1.52±0.46,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8+由(39.15±6.54)%下降至(34.79±6.16)%,治疗前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后Treg细胞、CD8+比例略有增加,CD4+细胞比例及CD4+/CD8+略有下降,但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能提高肿瘤坏死率,降低Treg细胞比例,改善患者细胞免疫抑制状态,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 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辐射剂量的初步研究

    作者:黄永;杨忠群;张伟;王伟;孙文省

    目的:通过对全数字大型血管造影机周围X线辐射剂量分布的研究,为介入工作人员科学合理的防护提供依据.方法:利用X线防护监测仪测量照射野周围水平、垂直两个方向的X线强度分布,并测量不同曝光模式下 的X线强度,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在130cm处达到高,此后逐渐衰减.斜位时,在水平方向,辐射剂量由照射野向外逐渐衰减;在垂直方向,从地面向上逐渐增高,至110cm处达到高,此后逐渐衰减.数字减影采集模式辐射剂量高,心脏采集模式下加装悬挂式铅玻璃防护可减少50%的辐射剂量;透视模式下,15F/S比30F/S辐射剂量低.结论:合理利用各种曝光模式,了解X线辐射剂量在周围的分布情况,可有效减少工作人员接受的辐射剂量.

  •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绮;王成伟;李勇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体质量指数在正常范围的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各组在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冠状动脉CT检查(采用心电门控电流调制技术).第1组(A组)为对照组(常规扫描大电流设定量为700mA);另外3组(B、C、D组)为实验组(低电流量扫描),大电流设定量分别为常规扫描的90%(630mA)、80%(560mA)和70%(490mA),其它扫描参数不变.对各组的图像质量评分、有效辐射剂量值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减少了8.6%、17.9%、21.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D组(大电流量为常规设定量的70%)图像质量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电流设定值在560mAs的条件下,可获得满足诊断需求的图像,能够对正常体重人群提供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

  • 颈部肿块的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赵泽华;王康;王之;李铭

    目的:总结分析18例颈部肿块CT、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这类病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颈部肿块的CT、MRI资料,并与临床病理作对比分析.18例颈部肿块13例仅行CT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1例行CT和MRI检查,全部CT检查病例均行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8例颈部肿块包括:Castleman病(透明血管型)、恶性蝾螈瘤、甲状旁腺腺瘤出血坏死、鼻咽癌并颏下淋巴结转移各1例,神经源性肿瘤3例,淋巴瘤5例,囊性淋巴管瘤3例,颈部淋巴结结核3例,CT、MRI表现为实性、囊实性或囊性肿块分布在颈部诸间隙内.结论:颈部肿块CT、MRI表现易混淆,只有对影像资料作全面仔细分析并结合临床病史才能对此类病变作出正确诊断.

  • 螺旋CT图像重组技术在人工牙种植术中的应用

    作者:林尔坚;杨旭峰;严超贵;李子平;陈松龄

    人工种植牙耐用坚固,比起其他形式的假牙有着更多优点,被越来越多患者所接受.以往牙种植术前的设计和术后检查主要以颌骨全景片和牙根片、咬合片、颌骨正侧位片等X线片为根据.随着影像技术和牙种植科学的发展,常规X线检查提供的影像资料显得越来越局限,全面准确了解颌骨种牙区的综合情况是临床医生追求的新方向.螺旋CT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1,2].本文介绍种牙前后螺旋CT各参数的设计和CT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的过程,探讨螺旋CT多层面重组技术的意义.

  • 大鼠C6胶质瘤放射治疗前后18F-FDG PET/CT显像及病理学变化

    作者:李伟龙

    目的:研究大鼠C6胶质瘤放射治疗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观察放疗后肿瘤组织的演化过程,探讨C6胶质瘤放疗后不同时间点FDG摄取水平变化与病理学变化间的关系.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右腿皮下种植C6胶质瘤,2周后全部成瘤,将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B、C 三组,每组10只,A组为对照组,仅行18F-FDG PET/CT显像,B、C两组行放射治疗并分别在治疗后48h及1周进行显像,观察肿瘤与对侧脊柱旁肌肉的大标准摄取值(SUVmax)比值(T/M)及肿瘤体积的变化.显像后取出肿瘤组织分别行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细胞的坏死及萎缩情况,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切片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B、C三组T/M逐渐减低,分别为10.86±3.31、9.23±4.56和5.16±2.52,统计检验表明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C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表明随着放疗后时间的延长,肿瘤坏死成分逐渐增多,体积逐渐减小,A组[(8.61±6.57)cm3]、B组[(7.80±7.31)cm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5.21±5.48)cm3]间差异则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MVD(19.5±1.96)较A组(17.9±2.02)轻度增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MVD(8.4±1.84)显著下降,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C组间T/M变化与肿瘤体积及MVD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68,P值均<0.05),而A、B组间T/M变化仅与肿瘤体积变化相关(r=0.76,P<0.05).结论:大鼠C6胶质瘤放射治疗后,FDG摄取水平变化在放疗后48h仅与肿瘤体积变化相关,放疗后1周则能有效反映肿瘤的病理学改变.

  • 乳腺癌的全数字化乳腺摄影表现与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珉;张晓;王美芹;顾小荣;郭震;徐新宇

    目的:探讨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表现与C-erbB-2、ER、PR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FFDM表现,患者术前皆未行化疗或放疗,术后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肿瘤细胞C-erbB-2、ER、PR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相应病灶FFDM表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的FFDM主要征象表现为边缘形态不规则呈浅分叶或毛刺状边缘的肿块,边界模糊,瘤内或瘤旁有成簇细砂砾样钙化.乳腺癌病灶的大小、微钙化与C-erbB-2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毛刺状边缘与ER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的FFDM表现与分子生物学指标C-erbB-2、ER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乳腺癌的FFDM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对乳腺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

  • 超声造影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张拾命;黄道中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良恶性肝脏局灶性病变(FLL)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反向脉冲谐波显像(PIH)技术实时观察52例(57个病灶)FLL血流灌注增强方式,并通过TIC定量参数对FLL血流灌注进行定量评估.结果:37个恶性病灶与20个良性病灶比较,各参数(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始消时间、消退后强度、峰值强度与延迟期强度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将病灶峰值强度与消退后的差值为7dB作为鉴别诊断良、恶性病灶的区分点时,诊断良、恶性病变的符合率分别为91%和90%.结论:肝脏局灶性病灶峰值强度和消退后强度的差值对于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经阴道超声介入配合药物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作者:韩晓玲;杜美玲;汪向红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子宫瘢痕处妊娠的诊断和保守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并总结其声像图特点.12例患者均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其中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9例,不明原因停经3例.12例均行经阴道超声检查.10例于超声引导下向胎囊内注射氨甲喋呤(MTX)并联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2例血管造影检查后行子宫动脉栓塞及清宫.结果:12例患者经阴道超声检查显示子宫前壁下段胎囊,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呈高速低阻型,阻力指数(RI)<0.6,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经过以上保守治疗后全部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RI>0.6.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主要方法;经阴道超声介入配合药物治疗是其重要治疗方法,对该病的保守治疗具有较大的作用.

  • 新生儿肺气漏临床X线分析

    作者:曹志坚;秦占雄;张茂琴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及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新生儿肺气漏的临床及X线表现,包括自发性气漏6例,病理性气漏24例,医源性气漏17例.均摄有卧位正位胸片,14例摄侧位片,7例摄水平侧位片.42例有复查胸片.结果:基础疾病有胎粪吸入综合征(MAS)13例、肺透明膜病(HMD)10例、重度窒息8例,新生儿肺炎6例,宫内感染肺炎2例,湿肺2例.辅助通气中气囊加压4例,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PAP)7例,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6例,气管插管过深4例.X线表现为肺间质气肿4例,纵隔积气8例,单纯气胸22例,纵隔积气并发气胸8例,间质气肿伴纵隔积气或气胸各1例,间质气肿+纵隔积气+气胸3例.其中内侧气胸4例,前部气胸单侧19例、双侧6例,张力性气胸4例.结论:基础疾病及人工通气/机械通气是新生儿肺气漏的主要原因.因新生儿为仰卧位摄片,气体多聚集在胸腔前部,主要表现为前内部气胸和纵隔积气.水平侧位胸片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 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对肺孤立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陆武;刘永;宋长祥;经丰琴

    目的: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半定量分析,探讨符合线路SPECT/CT对肺部孤立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74例肺孤立性病变患者的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图像,用半定量法(计算病灶组织与周围正常软组织的摄取比值,即T/NT)测量,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半定量分析显示恶性病变摄取18F-FDG比值(9.57±6.13)明显高于良性病变(2.99±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NT≥3.5作为恶性病变的判定标准,74例肺孤立性病变中,真阳性49例,真阴性16例,假阳性7例,假阴性2例.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08%、69.57%、87.84%、87.50%和88.89%.结论:18F-FDG符合线路SPECT/CT显像对肺孤立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第十二部分感染与传染病影像学研究进展

    作者:李宏军;李瑞利

    RSNA年会是每年一度的放射界盛事,为全球具影响的放射学学术研讨会和医疗器械展览会.RSNA涉及的分支学科较多,但目前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并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学科列出,笔者统计近3年的39种感染和传染病影像诊断研究报道,发现2008年感染及传染病影像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资料有34篇,2009年共45篇,2010年共62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可见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作为放射影像学研究的分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感染及传染病影像学主要涉及病毒性肝炎、结核、AIDS、流感、SARS及血吸虫、丝虫等寄生虫病,并且每年的研究重点也不尽相同,可能与流行病的发生频率及态势有关.在各种涉及到的疾病中病毒性肝炎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而结核病的研究总数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AIDS、流感、SARS和寄生虫病的影像诊断研究总数则呈上升趋势.

  • 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的X线诊断(附6例分析)

    作者:郝天然;徐自全;张学鸿;穆萌

    目的:探讨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HFMD)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胸部X线及临床资料.结果:6例患儿病情加重前两肺无异常改变,病情急剧加重后,胸部正位片显示两肺纹理增多,两肺广泛斑片状、磨玻璃状阴影,两肺病变呈非对称分布,其中5例右侧较显著、1例左侧较显著,病变发展迅速、变化快,1例5h复查右侧胸腔出现积液.结论:危重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X线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明确诊断.

  • 临床常用MR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观察

    作者:孔国妹

    目的:探讨临床常用MR对比剂(Gd-DTPA、Gd-DTPA-BMA、Gd-BOPTA)的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观察行MRI增强检查的12588例患者注射不同MR对比剂前后的反应(Gd-DTPA 9871例、Gd-DTPA-BMA 2085例、Gd-BOPTA 632例),分析常用MR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在所有注射MR对比剂的患者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0.58% (73/12588),其中Gd-DTP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5% (15/9871),Gd-DTPA-BM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0% (2/2085),Gd-BOPTA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 (56/632).在MR对比剂检查患者中无死亡病例.Gd-DTPA-BMA与Gd-DTPA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05);Gd-BOPTA与Gd-DTPA、Gd-DTPA-BMA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04,P<0.05;χ2=178.34,P<0.05).结论:临床常用MR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放射学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