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

临床骨科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Orthopaedics 림상골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0287
  • 国内刊号: 34-1166/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6-1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临床骨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戴尅戎,江曙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转子部骨折固定技术的应用

    作者:储小兵;刘富存;童培建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中转子部骨折固定的理想方式及选择依据。方法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8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按照 Evans-Jenson 分型,Ⅱ型2例,Ⅲ型22例,Ⅳ型45例,Ⅴ型17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5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转子部骨折块采用金属线缆“双交叉法”捆绑固定46例,采用连接钛缆 GTR 接骨板固定技术28例,其他方法12例。结果手术成功78例,术后发生转子部骨折移位 5例(合并假体柄松动下沉 2例),关节脱位1例,假体深部感染1例,中毒性肠麻痹死亡1例。住院期间发生坠积性肺炎 2例,无坐骨神经损伤和严重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发生。 2例出院后失访,76例均获随访,时间3~79个月。 1例于术后2年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术后5个月死于脑溢血。末次随访时根据 Harris 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52例,良13例,中9例,优良率为87.8% 。转子部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结论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中,转子部骨折块的可靠固定对于术后开始进行康复训练的时间、行走步态和假体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 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

    作者:王建兵;顾三军;李海峰;刘宇;孙振中;芮永军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25例肱骨干远端骨折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25例骨折于术后5~7个月愈合。根据 Mayo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疗效:优24例,良1例。结论前外侧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效果满意。

  • 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的平衡

    作者:隋海涛;李亮;马晓春;于学忠;王涛

    目的:研究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参数变化。方法回顾分析54例施行单节段腰椎椎间 cage 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峡部裂滑脱患者资料,术前及随访时拍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 X 线片,测量手术前后胸椎后凸(TK)、胸腰联合角(TLJ)、C7矢状面平衡(SVA)、脊柱-骨盆角(SSA)、腰椎前凸角(LL)、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和骨盆入射角(PI),并应用 Pearson 相关系数对影像学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柱-骨盆相关参数中,除 PI、TLJ 和 TK 外,其余参数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 SSA 的变化与 PT、PI、LL、SS 及 SVA 的变化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可明显改善腰椎峡部裂滑脱症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位状态,术前及术后的 SSA 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平衡进行评估,SSA 的重建可作为手术疗效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 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

    作者:代加楠;杨志奎;李鹏;刘娜

    目的:评价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患者(42足)采用跟骨解剖型钛板内固定。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18个月。按 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30足,良8足,可4足,优良率90.4% 。结论跟骨解剖型钛板治疗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内固定坚强,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 锁定接骨板与三叶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陈金生;马全才;谭晚明;陈晓东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与三叶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 LPHP 固定组(26例)及三叶型钢板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及Neer 评分。结果 LPHP 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均少于三叶型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照 Neer 评分标准,LPHP 组优良率为24/26,三叶型钢板组优良率为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PHP 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坚强,软组织损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更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满意。

  • 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王志京;张连起;王福大;常海林

    目的:探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另一侧椎弓根通道植骨。 X 线片评价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10±2)个月,无内固定物失效,胸腰椎高度和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骨折愈合良好。结论经伤椎单侧椎弓根固定及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可以减少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的丢失,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方;邹德威;吴强

    目的:比较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4例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患者实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按入路分为两组:椎旁肌间隙入路33例(A 组),后正中入路41例(B 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住院时间、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 角矫正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两组椎体高度矫正率、Cobb 角矫正率、末次随访时 VAS 和 ODI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 VAS 和 ODI 比较 A 组优于 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 P <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适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 成人非典型大骨节病距骨坏死踝关节X线改变特点及ROC曲线分析

    作者:杨涛;史博;张建平;徐宏刚;王乐庆;王训;杨学伟;孙振辉

    目的:探讨成人非典型大骨节病(KBD)距骨坏死 X 线改变特点以及和缺血性距骨坏死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方法对35例(35踝)距骨坏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距骨坏死诊断分为成人非典型 KBD 距骨坏死组(KTN 组,16踝)和缺血性距骨坏死组(ATN 组,19踝)。调取患者病历及影像学资料(dicom 格式),采用RadiAnt 1.1.8软件(评估版)进行踝关节 X 线测量并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检查指标进行 ROC 分析确定其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踝关节 X 线检查表明跟骨 B?hler 角、Gissane 角、跟骨长高比值以及跟距骨长度比值对两种距骨坏死的鉴别诊断无明显意义(P >0.05)。 KTN 患者跟骨长度、跟骨高度、距骨长度均明显低于 ATN 患者,踝关节远端膨大率明显高于 ATN 患者(P <0.05)。 ROC 曲线表明踝关节远端膨大率可作为KTN 诊断的有效指标,cut off 值为1.324时对应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842;单纯跟骨、距骨长度不能作为 KTN 诊断的有效指标。结论成人非典型 KBD 距骨坏死单纯依赖跟骨短、扁特点不能和缺血性距骨坏死有效鉴别,踝关节远端膨大率(cut off 值1.324)可做为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1.324可基本确定为 KTN。

  •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苏郁;胡扬华;王旭;刘寿坤;王体惠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讨论该病变可接受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23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2例,腓骨近端复发并胫骨转移1例)根据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选择不同手术方式:9例行瘤段切除肿瘤假体置换术;13例行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和内固定术(植骨 9例,骨水泥填充4例),1例行截肢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50个月。术后 3例复发,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组 1例复发,肢体功能评分80%;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组 2例复发,肢体功能评分95% 。结论根据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肿瘤复发的控制及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 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吴亚鹏;王达义;常巍;温国宏;尚晖;李兵奎;郭振鹏

    目的:探讨微创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短节段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肌间隙入路加伤椎6钉固定技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未植骨。对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进行测量,进行疼痛 VAS 评分,测量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滑移距离。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5(18.7±5.7)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均有显著性改善(P <0.05),末次随访时动力位 X 线片上伤椎椎体前后相对滑移距离为1. 2~2.7(2.1±0.5)mm。 VAS 评分:术后(2.3±0.6)分,末次随访时(1.4±0.7)分,与术前(6.7 ± 0.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经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复位好,稳定性好,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 尺骨成角延长截骨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

    作者:陈胜伟;张玉生;刁庆勋;陈玮;左丽丽

    目的:探讨应用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病程45 d ~18个月)行手术截骨矫正内固定治疗。结果患儿均获随访,时间10 ~18个月。根据 Mackay 疗效评定标准:优11例,良 1例。结论尺骨截骨成角延长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通过手术矫正尺骨畸形无需重建环状韧带,能够恢复正常的肱桡关节关系,改善关节功能。

  •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叶凯山;王栓科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及假体情况,Harris 髋关节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关节脱位等并发症。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老年应激性精神障碍3例,均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死亡2例,1例术后8个月死于心肌梗死,1例术后14个月死于肺部感染。16例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术后12个月根据 Harris 评分评价疗效,优 8例,良 6例,中 1例,差1例。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早期下床活动,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3种方法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彭涛;寿康全;付纳新;黄晖

    目的:比较人工关节置换与髓内、外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70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组(21例)、锁定钢板组(30例)以及人工关节组(19例)。对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相关并发症、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术后12、2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7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50个月。 PFNA 组的手术时间(61.4 min ±10.2 min)、术中出血量(196 ml ±64.1 ml)均少于另两组(P <0.05)。人工关节组的住院时间(16.3 d ±3.9 d)、骨折相关并发症(5.2%)、术后深静脉血栓(5.3%)、肺部感染(10.5%) 发生率均少于另两组( P <0.05),术后12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优良率(84.2%)高于另两组(P <0.05)。术后24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优良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改善近期髋关节功能及降低术后并发症上更有优势。

  • 经皮椎间盘镜与传统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作者:张翊;任忠明;张玉良;吴宏飞;张远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患者的选择确定手术方式,MED 组65例,传统手术组60例。对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进行比较分析。按 JOA腰痛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两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两组 JOA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间各时段 JOA 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MED 组出现3例脑脊液漏、传统手术组2例脑脊液漏。 MED 组出现3例腰椎间盘突出复发,传统手术组1例复发。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ED 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TT-TG 间距在指导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诊疗中的价值

    作者:尹力;尹宗生;王伟

    目的:通过 CT 检查测定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患者双侧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TT-TG)距离的数值,了解患侧与健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34例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患者行膝关节 CT 检查,对病史、CT 检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患侧 TT-TG 距离为(16.47±3.87)mm,健侧 TT-TG 距离为(15.61±3.52)mm,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302,P >0.05)。结论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患者患侧与健侧 TT-TG 无明显差异,临床单独应用 TT-TG 间距指导诊疗单侧复发性髌骨不稳依据不足。

  • 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

    作者:蔡兵;于沈敏;林文;冷云飞;李敏;付隼;张鹏翼;姚龚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垂直双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 AO 分型,A3型13例,C1型12例,C2型5例,C3型 2例。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9~24(14±1.2)个月。骨折均愈合。患者术后患肘活动度:16例伸15°~屈130°,12例伸30°~屈120°,4例伸40°~屈90°。根据 Cassebaum 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优16例,良12例,可 4例,优良率87.5% 。 2例 C3型骨折因暴露困难、关节面欠平整而出现术后较严重的创伤性关节炎。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和骨化性肌炎发生。结论经肱三头肌侧方入路垂直双钢板技术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适用于治疗除 C3型以外所有的肱骨远端骨折。

  •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作者:何明长;林斌;许洋;郭志民;施建东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伴脊髓损伤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治疗41例伴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 ASIA 分级、伤椎前缘高度、后凸 Cobb 角,观察椎管容积率。结果手术时间180~290 min,术中出血量600~2 400 ml。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肺部感染。4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植骨均顺利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椎体高度、曲度和椎管容积无明显丢失。术后6个月 ASIA 分级: A 级5例无恢复;B 级9例恢复至 C 级2例、 D 级5例、 E 级1例,1例无恢复;C 级13例恢复至 D 级5例、 E 级6例,2例无恢复;D 级14例恢复至 E 级13例,1例无恢复。 Cobb 角:术前23.6°±2.7°,术后6个月为6.4°±0.8°,P <0.01。椎管容积率:术前49.03%±6.04%,术后6个月为98.09%±0.98%,P <0.01。结论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内固定治疗合并有肺挫伤、关节交锁、后方韧带复合体结构断裂等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椎管容积及 Cobb 角度,减压彻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治疗L5~ S1结核

    作者:梁亮;邓强;盛伟斌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并钉棒固定治疗 L5~ S1结核的疗效。方法对23例 L5~ S1结核患者采用腰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血沉、C-反应蛋白、受累区腰骶角及植骨融合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100~1500(227.28±119.25)ml。2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13.2 ± 4.3)个月。血沉:术前(47.30±15.45) mm/1 h,术后3个月(10.43±4.47)mm/1 h,除5例高于正常值,其余恢复正常。 C-反应蛋白:术前(36.01±23.60)mg/ L,术后3 个月(8.55±7.20) mg/ L,有6例高于正常值。末次随访所有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 VAS:由术前的(4.09±2.45)分降低至末次随访的(0.65±0.71)分。腰骶角:术后30.98°±2.97°较术前23.40°±2.43°恢复7.6°,末次随访30.11°±2.75°,丢失1.0°。以上各项指标术后及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是治疗 L5~ S1结核的有效方法,术前的明确诊断、正确的适应证选择及术中的精细操作是手术成功重要因素。

  • 股前外侧皮瓣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建美;胡小峰;陈建民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皮瓣在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修复30例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创面缺损面积5 cm ×7 cm ~15 cm ×29 cm,创面均有深层组织外露;皮瓣切取面积为6 cm ×8 cm ~16 cm ×30 cm。结果30例中29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坏死,二期行腹部皮瓣修复顺利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患肢外观、感觉及功能均满意。结论股前外侧皮瓣可切取面积大,血运丰富,部位隐蔽,不损伤主干血管,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 老年女性股骨颈骨折妇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古福;查前龙;朱德军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准确预测其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150例年龄>60岁的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女性患者作为骨折组,同时在周边地区随机选取150例年龄相当的无股骨颈骨折的老年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两组年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母乳喂养时间、体重指数等妇科相关情况。采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影响股骨颈骨折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与骨折组的初潮年龄、绝经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母乳喂养时间、体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其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发生与初潮年龄、怀孕次数、生产次数、母乳喂养时间呈正相关(P <0.05或 P<0.01),与绝经年龄、体重指数呈负相关(P <0.01)。结论初潮晚、绝经早、孕产次数多、母乳喂养时间长、体重指数低可能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 胫骨双钢板并植骨治疗Ⅲ型 Pilon 骨折

    作者:张熙明;胡杨;苏学华

    目的:探讨胫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Ⅲ型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胫骨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2例Ⅲ型 Pilon 骨折患者。结果42例均获随访,时间8~22个月。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骨折于术后4个月内愈合。按 Mazur 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1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5%。结论胫骨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型 Pilon 骨折固定牢靠,踝关节功能术后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 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前路术后感染

    作者:刘玉武;程志军

    目的:探讨胸腰椎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外科治疗措施。方法对12例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感染患者行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ODI评分、VAS 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取出内植物后疼痛均消失,术后摄片提示胸腰椎侧凸角及后凸角均获得纠正,术后体温及血沉、C-反应蛋白均正常,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年,患者术后感染无复发,切口与窦道均愈合。术后3个月摄片复查提示胸腰椎侧弯矫正无丢失,胸腰椎稳定性存在,骨折线模糊;术后12个月复查均已植骨融合。末次随访的 ODI 评分和 VAS 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 <0.01)。结论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前路内植物取出、清创、植骨融合手术是治疗胸腰椎骨折前路术后并发切口深部感染的有效手段,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允许患者早期下床负重活动。

  • 创伤性终板骨折及椎间盘退变对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

    作者:倪俊林;陶伟伟

    目的:探讨创伤性终板骨折及椎间盘退变对胸腰椎骨折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依据术前 X 线片、CT 扫描+三维重建诊断分为观察组(有终板骨折,48例)和对照组(无终板骨折,50例)。统计两组末次随访的 ODI 及 VAS 评分。结果创伤性终板骨折患者末次随访时的 ODI 及VA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椎间盘退变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创伤性终板骨折会引起椎间盘退变并影响脊柱骨折手术的预后。

  • 加长Ⅱ代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上段复杂多段骨折的近期疗效

    作者:潘界恩;周晓;盛建明;陈刚;俞叶锋;戴加平;龚遂良

    目的:探讨加长Ⅱ代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简称加长 PFNA-Ⅱ)治疗股骨中上段复杂多段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应用加长 PFNA-Ⅱ治疗26例股骨中上段复杂多段骨折患者,对术后及随访后的疗效、安全性及功能恢复进行评估。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手术时间40~90(58±13.6)min,术中失血量50~160(77.8±25.6)ml。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或原有合并症加重。末次随访时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按 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 6例,中3例。无髋内翻、内置物切出、断裂、周围骨折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加长 PFNA-Ⅱ的设计符合亚洲人股骨近端的解剖特点,治疗股骨中上段复杂多段骨折中创伤小,生物力学特性好,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躯体重心转移与患者恢复程度的关系

    作者:赵巍;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王利;袁宏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躯体重心位置(GCP)在水平方向上转移情况,并判断其转移程度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用重心测量仪对176例接受单侧 TKA 的膝关节 OA 患者进行 GCP 测定,根据 HSS 评分标准对患者术前1周、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患肢功能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 GCP,量化 GCP 转移程度,并与术侧膝关节 HSS 评分变化程度进行Pearson 分析。结果176例患者在 TKA 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时 HSS 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随着术侧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患者 GCP 由起初的位置逐渐向术侧方向移动。结论术后 GCP 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患者 HSS 评分变化程度呈线性相关,患者 GCP 转移程度与同一时期 HSS 评分变化相关系数 R2分别为0.584和0.498。

  • 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指骨骨折术后手指功能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作者:王思成;方阳;何国云;杨国庆;张友忠;何金国

    目的:分析影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关节周围掌指骨骨折术后手指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对120例粉碎性关节周围掌指骨骨折的患者行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测定术后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AM),与对侧比较计算% TAM。将之与8个影响因素作比较,包括年龄、性别、优势手、骨折部位、钢板位置、伤后手术时间、是否关节内骨折及是否伴随软组织损伤。采用线性相关分析单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线性相关因素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各影响因素与术后% TAM 的关系。结果线性相关分析显示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软组织损伤和年龄与术后% TAM 有明显相关性(P <0.001)。包括这3个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说明其与术后% TAM 有明显相关性:骨折部位(β=-0.375,P <0.001),是否合并软组织损伤(β=-0.335,P <0.001),年龄(β=-0.238, P <0.001)。结论微型钢板治疗粉碎性关节周围掌指骨骨折术后手指功能% TAM 与骨折部位、是否合并软组织损伤及年龄密切相关,指骨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及高龄可明显影响术后手部功能恢复。

  • 全髋关节置换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 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近期疗效

    作者:储林洋;尚希福;贺瑞;胡飞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 Crowe Ⅳ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 Crowe Ⅳ型 DDH 患者(24髋)行 THA 伴转子下横行短缩截骨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肢体长度变化、Harris 髋关节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0个月。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无坐骨神经损伤及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1例出现术后截骨端的延迟愈合,行Ⅱ期自体髂骨植骨术,植骨后3个月复查 X 线片显示截骨端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的假体松动或脱位。20例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跛行症状,末次随访时仅2例患者仍有轻度跛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侧肢体长度差异:术前为2.0 ~ 6.5(4.6±1.7) cm,末次随访时为0.5 ~ 1.0(0.7 ± 0.2)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arris 评分:术前为36~68(46±8)分,末次随访时为78~96(9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 Crowe Ⅳ型 DDH 患者行 THA 合并转子下短缩截骨术,有助于正常髋关节中心的恢复,降低假体置换的难度,减少术后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其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螺旋刀片位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的影响

    作者:丁克海;周其佳;孙月柏;左松球;王庆刚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螺旋刀片位置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2例接受 PFNA 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螺旋刀片在股骨头的放置位置不同分为:C/ C 组(44例,螺旋刀片正位及侧位均处于股骨头中心位置)和 I/ C 组(48例,螺旋刀片正位处于股骨头下1/3位置、侧位处于股骨头中心位置)。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骨折复位情况、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螺旋刀片的尖顶距(TAD)、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 Harris 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复位情况、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各时点髋关节 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TAD:C/ C 组为(22.07±2.84) mm,I/ C 组为(25.29±3.41) 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FNA 两种螺旋刀片的安置位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可取得良好效果,但两组的 TAD 有明显差异。

  • 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分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影响

    作者:刘夏君;王新虎;左春光;张军;姚福东

    目的:探讨骨水泥单侧与双侧分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单侧穿刺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依据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分为两组,单侧组12例(12个椎体),双侧组30例(30个椎体),观察两组手术前后 VAS 评分、椎体平均高度、局部 Cobb 角以及术椎、非术椎椎体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及随访时 VAS 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 Cobb 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椎椎体再骨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无论骨水泥是否过中线分布,均可取得有效的临床效果,且并未增加邻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但单侧骨水泥分布有可能造成强化椎体再骨折;骨水泥过中线分布时临床疗效良好。

  • 同种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作者:代志鹏;周燕;许伟华;杨述华;冯晓波;贾杰;周武

    目的:探讨采用同种异体螺纹骨笼结合脱钙骨基质(DBM)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ONFH)的中期随访效果。方法采用同种异体骨支撑架结合 DBM 治疗40例(60髋)ONFH 患者并随访观察。按 Ficat分期:Ⅱ期35髋,Ⅲ期25髋。结果40例(60髋)获随访,时间9年6个月~12年5个月。术后 Harris 评分为(82.78±10.77),与术前(53.20±15.72)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其中优29髋,良20髋,可3髋,差8髋,优良率81.7%。差评的8髋全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论同种异体螺纹骨笼联合 DBM治疗成人 ONFH 手术损伤小,特别是适合治疗早期 ONFH 的年轻患者,中期疗效满意,能有效防止股骨头塌陷。

  • 后路经皮穿刺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作者:贺瑞;张文志;尚希福;许翔;胡业丰;葛畅;姚刚;段丽群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穿刺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26例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单纯胸腰椎骨折患者,Denis 三柱分型均为不稳定骨折,后路复位固定手术指针明确。在 C 臂机定位下行椎弓根穿刺,透视穿刺针,正、侧位片确认位于椎弓根内合适位置,切开皮肤约1.5 cm,依次攻丝,植入万向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和固定。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测量 Cobb 角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切口感染、神经根或者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手术时间35~80(60±15)min,术中出血量40~110(85±10)ml。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32个月。 VAS 术前7.8分±1.1分、术后2.0分±0.6分;Cobb 角术前45.1°±3.5°、术后6.3°±3.6°;两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畸形得到矫正。内固定取出后复查 X 线 Cobb 角为7.8°±1.4°,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2),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术后1个月 ODI 评分8.0分±0.6分,取出内固定 ODI 评分6.5 分 ± 0.8 分(P <0.05)。术后12~26个月取出内固定,无内固定断裂患者。结论后路经皮穿刺空心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适合无需减压(或椎管探查)的胸腰椎骨折。

  • Ridigfix 与 Intrafix 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梁清宇;陈先进;张道平

    目的:探讨使用 Ridigfix 与 Intrafix 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意义。方法对56例 ACL 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使用 Ridigfix 与 Intrafix 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 ACL,观察术前、术后 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无感染、韧带断裂、韧带松动等并发症。5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48个月。参照敖英芳临床判断标准:优40例,良10例,可 6例,优良率89.3%。 Lysholm 评分术前40.57分±8.78分,术后90.35分±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镜下应用 Ridigfix 与 Intrafix 组合固定自体半腱肌加股薄肌重建 ACL 效果良好。

  • 两种方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施建东;卢一生;黄波;徐静芳;刘振刚

    目的: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6例小儿前臂闭合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67例通过手法复位外固定,49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评估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为4~11(6.4±1.2)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6~15(8.5±1.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疼痛和旋转角度丧失评定疗效,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优良率94.0%,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93.9%,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法复位外固定组中,133例≤10岁的患者中 7例出现前臂旋转功能障碍,34例>10岁的患者中有 6例出现功能障碍;未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中,38例>10岁的患者中1例术后24h 内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11例≤10岁的患者中1例出现再骨折;未出现内固定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小儿前臂闭合骨折,因≤10岁的患者骨膜较厚,有较强的塑形能力,建议以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为主;而对于>10岁或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能维持骨折断端稳定的患者,可行手术内固定治疗。

  • 近端锁定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单纯胫骨骨折

    作者:董方;徐宁;李广义;刘德强

    目的:探讨近端锁定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近端锁定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3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观察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 X 线片显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无旋转移位。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5~13(8.5±3.1)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时间12~16(14.2±1.0)周。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无旋转移位、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采用 Johner-Wruh 评分标准:优26例,良6例。结论近端锁定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单纯胫骨骨折减少了锁钉断裂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及骨折的愈合,但临床应用中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 左小腿多发性血管球瘤1例

    作者:张远金;段军;李松柏;孙法瑞

    患者,女,51岁,以“左小腿疼痛原因待查,血管球瘤?”收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者。患者1996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内侧及膝关节外侧剧烈疼痛,疼痛为不定期发作,发作时疼痛难忍,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后疼痛缓解;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球瘤。1998年5月再次出现相同部位的剧烈疼痛,在另一医院手术后疼痛消失;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球瘤。2006年又出现相同部位的剧烈疼痛,疼痛发作时,杜冷丁注射亦不能完全缓解,在我院手术治疗,术后疼痛缓解,病理检查结果为:血管球瘤。2013年2月再次出现左小腿内侧及膝关节外侧与原发作部位相同部位的剧烈疼痛,每日发作3~5次,每次持续40~60 min,给予非甾体类药物可减轻疼痛。术前 X 线片:提示膝关节骨质较疏松,未见其他异常;CT 检查:左侧腘窝见囊状低密度,大小为1.6 cm ×3.4 cm, CT 值为32Hu,提示为左腘窝囊性占位;左下肢 MRI 见左侧腓骨旁肌间隙见条片状长 T1,质子/压脂高信号,左侧胫腓骨形态及信号正常,提示血管球瘤。术前体检:左小腿手术瘢痕,无静脉怒张,疼痛发作时跛行,呈急性痛苦面容,左小腿内侧中段有2处局部触痛点,内侧近端近腘窝处有1局部触痛点,均不能触及包块,触痛点表面皮肤色泽正常,局部皮温正常,疼痛缓解时,步态正常,局部仍有触痛点。手术探查发现:腘窝有多个包块,大2.5 cm ×7.5 cm,小腿内侧未见明显包块。术后标本病理检查:大体所见:6.0 cm ×3.5 cm ×3.0 cm 脂肪样组织,切面实性,见3.0 cm ×2.5 cm ×2.0 cm 结节,脂肪组织境界清楚,棕褐色,大结节旁见?1.0 cm 小结节,切面淡黄(图1)。病理诊断:血管球瘤(图2)。术后患者疼痛缓解,伤口拆线出院。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又名 Popoff或 Barre-Masson 综合征,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指趾部损害多见于女性,发生于其他部位多见于男性,发生在四肢者的病例较少见,通常广泛分布于躯干,可多达数十个,有显著触痛和自发性疼痛。血管球是位于皮肤中的一种正常结构,是小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是交感神经及感觉神经末梢。血管球在肢体末梢较多,尤其是在手掌侧、足跖侧及手指足趾甲下分布较多。正常的血管球直径约1 mm,有调节体温作用,与出汗有关。血管球内有血管球细胞,是一种内皮细胞,外被很薄的胶原网包绕,为何转变成瘤,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 上臂平滑肌肉瘤1例

    作者:王波;季卫平

    患者,男,38岁,因“发现右上臂肿块5 d”于2014年4月22日来我院就诊。5 d 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上臂有一肿块,肿块无疼痛,肢体无麻木不适。无肿瘤家族史及外伤史。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臂内后侧可触及一8 cm ×8 cm 大小的肿块,质韧,边界清,活动度可,肿块无压痛,Tinel 征阴性,肿块表明未见明显红肿及静脉曲张,局部皮温无增高(见图1)。肢端血供、感觉、活动良好,余肢体无殊。 B 超提示:右上臂肌层内不均质低回声团。 MRI 报告:右上臂肌间隙占位,恶性肿瘤首先考虑(见图2)。肿瘤指标: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3.1μg/ L,甲胎蛋白10.4μg/ L。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远端动力化治疗 A3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骨不连1例

    作者:胡孙君;张英琪;张世民

    患者,男,47岁,因车祸后左髋部肿胀、疼痛及活动受限2 h 入院。 X 线片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诊断为左侧逆股骨转子间骨折(AO 31-A3型)。患者入院后第2天在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选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10 mm,长度200 mm)固定。术后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术后2周复查X 线示骨折及内固定位置良好,但断端存在间隙。术后6个月 X 线片示断端间隙扩大,骨折两端的骨质出现硬化,骨密度显著增高。见图1。嘱患者继续支具辅助下患肢负重功能锻炼,但患者一直因左髋疼痛而不敢正常活动。术后12个月 X 线片显示骨折两断端骨质硬化,骨折间隙骨缺损,前侧缺损多于后侧。再次入院后进行手术,在静脉麻醉下取出髓内钉远端的防旋螺钉,术后继续负重锻炼。再术后6个月 X 线片显示断端的间隙仍然存在,但较术前明显减少。再术后12个月 X 线片显示断端间隙进一步减少,骨小梁生长穿过断端间隙。再术后24个月 X 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见图2。术后36个月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

  • 闭合复位经胫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作者:燕宏伟;程江波;代艳斌

    2011年5月~2014年1月,我科应用闭合复位经胫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13例后踝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

    作者:陆志剀;黄承;曾磊

    2008年6月~2011年12月,我科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21例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16~63岁。左肩7例,右肩14例。损伤原因:投掷伤12肩,暴力摔伤6肩,高处坠落伤3肩。初次脱位后均行过手法复位,其中11例患肢首次脱位后未行固定,10例患肢行绷带悬吊固定1~3周,继而习惯性脱位发生,脱位的次数在近1年内多发生30多次,少发生2次。所有患者的肩关节外展外旋前脱位恐惧试验均为阳性。

  • 手术治疗合并锁骨骨折的肩胛骨体部骨折

    作者:周焱涛;侯念宗;罗政

    2010年9月~2012年9月,我们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3例合并锁骨骨折的肩胛骨体部骨折患者(为第一作者单位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带线铆钉结合克氏针多轴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作者:燕好军;黄林海;於睿;张大威

    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采用带线铆钉重建喙锁韧带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16例 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短期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 AO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

    作者:俞永

    2006年9月~2013年11月,我科采用 AO 双钢板治疗21例肱骨髁间 C型骨折患者,近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DVR 解剖型接骨板结合注射型人工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作者:李建峰;朱伟

    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们采用 DVR(distal volaris radius)解剖型桡骨远端锁定接骨板治疗3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同时植入注射型人工骨填充骨缺损,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作者:张亚;李健华;余建文;刁天月;蒋学军;杨挺;兰海东;孙强

    2012年6月~2013年9月,我院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8例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28例(29足),男21例,女7例,年龄18~75岁。双侧跟骨骨折 1例。骨折按 Sanders 骨折分型:Ⅱ型8足,Ⅲ型12足,Ⅳ型 9足。其中合并腰椎骨折 1例。

  • 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作者:黄峰(综述);陈东;叶树楠(审校)

    对骨组织工程血管化的文献进行综述,介绍研究现状和新科研成果,分析需解决的问题。提出各种新型生物材料、细胞移植、细胞因子以及显微技术加速移植物新生血管循环的建立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骨组织工程 血管化
  • 缝合锚钉修复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疗效观察

    作者:马亮;许永涛;佘远举

    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采用缝合锚钉修复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Ⅲ度损伤止点撕脱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加长 PFNA-Ⅱ治疗 Evans-Jensen 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作者:杨同群;张谦;耿喜林;张海鸿;李延宏;胡旭昌;冯海军

    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加长 PFNA-Ⅱ治疗80例 Evans-JensenⅤ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Ⅰ型 Chiari 畸形和(或)脊髓空洞相关脊柱侧凸术前评估和治疗选择

    作者:王琨(综述);杨操(审校)

    Ⅰ型 Chiari 畸形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为后脑的先天性畸形,其病理特征是小脑扁桃体疝入椎管内,小脑低于枕骨大孔5mm 以上。虽然非特发性脊柱侧凸中较少见的为伴发 Chiari 畸形和(或)脊髓空洞者,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该类患者已变得不那么少见。检索 Chiari 畸形合并脊柱侧凸,得到相关中英文文献100篇,作者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了解Ⅰ型 Chiari 畸形合并脊柱侧凸研究进展。

  • 脑瘫患儿一期髋关节成形术的远期疗效

    作者:Rutz E;Vavken P;Camathias C;胡孔足(译)

    作者分析了121例(168髋)脑瘫患儿一期髋关节成形术的远期疗效,平均随访7.3年。发现髋关节疼痛程度和发生频率均显著下降,术前股骨头形状对结果无显著影响,术前股骨头移位程度对结果有大影响,年龄对结果也无显著影响。总并发症发生率10.5%。因此可以认为脑瘫患儿一期髋关节成形术的远期疗效良好。

  • 体型较小者型脊柱后路融合术出血更多

    作者:Jain A;Sponseller P D;Newton P O;胡孔足(译)

    作者研究了特发性青少年脊柱侧凸(1832例)、休门病(106例)以及脑瘫(196例)患者行后路脊柱融合术的手术失血量。以失血量/血容量作为失血量评价指标,通过多变量分析,发现在这三种疾病脊柱后路融合术的术中出血量均与体重呈负相关,体重越轻失血量越大。同时发现男性、融合节段增加均增加手术出血量。

  • 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对膝关节运动学、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的影响

    作者:Okamoto S;Mizu-Uchi H;Okazaki K;胡孔足(译)

    作者采用膝关节模型研究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对膝关节运动学、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的影响,发现随着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的增加,股四头肌肌力以及髌股关节接触应力均减小。在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为5°和10°时分别发现胫骨组件前移和胫骨组件前方撞击。增加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可以增加运动效果,但是会增加关节不稳定。因此,作者建议后稳定型膝关节置换术胫骨平台假体后倾角应控制在5°以内。

  • 骨水泥中掺入高剂量抗生素后的药物释放与骨水泥机械性能评估:一项万古霉素与头孢唑林的体外研究

    作者:Paz E;Sanz-Ruiz P;Abenojar J;胡孔足(译)

    在骨水泥中掺入高剂量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假体周围感染的有效手段。作者设计一项体外实验,模拟体内环境,在骨水泥中分别掺入万古霉素与头孢唑林。发现在相同剂量下,头孢唑林更加容易释放,掺入头孢唑林的骨水泥强度更弱。

  • 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作者:

    由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伤骨科工作委员会、中国香港骨科医学会、中国澳门骨科学会、中华骨科交流学会(中国台湾)主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第四军医大学国际骨科教育学院、中华骨科网、骨科在线联合承办, Asia Club 协办的“第六届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将于2015年5月29~31日(周五、六、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创伤骨科创新与发展。大师讲坛将邀请王正国、钟世镇、裴国献、张英泽、王满宜、曾炳芳、姜保国、唐佩福、David Ring(美国)、Gregory Della Rocca(美国)、Xu Cao(美国)、Nayagam(英国)、Qi Yin(英国)、Richard Buckley(加拿大)、Stuart Miles Gold(美国)、Samir Mehta(美国)、Murphy(新加坡)等国内外著名骨科专家。专题论坛主题包括:肢体功能重建与骨折并发症、骨科转化医学与数字骨科、骨盆与髋臼骨折、髋部骨折、膝关节损伤、足踝部损伤、肩肘关节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腕部损伤等。会议结束后正式代表将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Ⅰ类学分8分。请登录 http:// isfot. medmeeting. org/注册并缴费:会前注册(2015年4月30日前):人民币800元/人(含资料费);现场注册(2015年4月30日后):人民币1000元/人(含资料费)。联系人:《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部聂兰英(13539792496)、张宁(13570304885)、张以芳(15913160654)。

临床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