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病的先天性免疫与TLR2/4/9的关系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为宿主细胞识别各种致病微生物的重要模式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定位于细胞膜,通过识别不同途径产生的脂蛋白和DNA等微生物成分,并通过招募特异接头蛋白,激活一系列信号级联反应,引发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
-
全基因组扫描定位易感基因的策略和方法
基因在决定个体表型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过赋予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或抵抗力,以及影响机体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对疾病的发生起着间接或直接作用.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识别疾病相关基因,以终实现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因防治[1].
-
尼古丁对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尼古丁是香烟中主要成瘾成分,并可影响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巨噬细胞除直接吞噬抗原参与免疫反应外,还可通过识别抗原、抗原呈递、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功能.血管内皮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释放黏附分子,介导血流中的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及穿越内皮间隙,在局部组织炎症部位募集,参与炎症反应.
-
NK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前沿问题--"NK-reg"是否存在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自我和非我保护机体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同时又通过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来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不适当的免疫应答,如对自身抗原产生应答,对外来病原体产生免疫耐受或应答过强,均会对机体造成严重损伤.
-
检测抗原特异T细胞反应技术的新进展
研究T细胞的识别、活化和频数分布是现代免疫学的重要课题,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或Tc)通过识别细胞表面与MHC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而杀伤靶细胞,是机体抗肿瘤、抗移植物及有效控制各种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缺乏精确分析CTL频数及快速分离扩增这类细胞的技术.近,发展了一些新技术用来评估T细胞的特异性,这些新方法很敏感,可以直接体外分析T细胞,而不需体外扩增,这样对体内免疫反应提供了更精确的描述.简介如下:
-
左右半球脑卒中患者心理理论能力的比较
1978年Premack D首先提出"心理理论"概念,认为:动物能够通过识别其他个体的威胁性姿势,对有可能出现的攻击行为采取一种防御反应.而人类不但能够通过表情、身体姿势,以及语音语调等多种线索来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还能够进一步考虑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意图、信仰、愿望等心理状态对行动主体行为的影响[1-2].这种为了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而对其心理状态归因的能力即是心理理论[3].这种能力在不同的脑卒中患者中有无差异?对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
Toll样受体及其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先天性免疫系统发挥防御作用的关键是对病原体的识别,这一识别主要由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完成.TLRs通过识别病原微生物及其特殊结构,介导宿主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和天然免疫应答的产生.病毒基因组具有一些哺乳动物基因组所没有的特性物质,比如高CpG含量和dsRNA等.这些基因组核酸起着同病毒感染相关的分子信号的作用.近年研究显示,TLRs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中通过诱导TNF、IFN等的生成和调节Th1和Th2反应平衡而产生免疫刺激并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对TLRs的认识和深入研究将为新型肝炎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研制提供新的重要理论依据,并为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
Skp2、p27及PTEN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大多数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细胞周期的紊乱.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kinase 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是泛素连接酶SCF(skpl-cull-F-box protein,SCF)的底物识别亚单位,主要通过识别p27进而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来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周期由G_1期进入S期所必需的~([1,2]).
-
Toll样受体与慢性病毒性肝炎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在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家族,通过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主要指一类或一群特定的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共有的某些非特异性、高度保守的分子结构,其可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所识别,如脂多糖(LPS)细菌内毒素、磷酸壁酸(LTA)、肽聚糖(PGN)、甘露糖、细菌DNA和病毒单链和双链RNA等.
-
细胞粘附分子
1 概述细胞粘附指细胞间的粘附[1],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形式.而信息交流的可溶递质称细胞粘附分子(cell adhesion molecule,CAM)[2].CAM是一类独立的分子结构,是通过识别与其粘附的特异性受体而发生相互间的粘附现象.
-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子痫前期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清,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某些遗传因素引发的免疫功能失调,造成滋养细胞侵润障碍,导致胎盘浅着床有关[1]。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2DL4)通过识别滋养细胞表面的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向自然杀伤(NK)细胞传递抑制性信号,抑制NK细胞对胎儿成分的杀伤作用,其表达异常可能使胎儿和母体之间的免疫平衡失调,引发病理性妊娠[2]。本研究对KIR2DL4基因在胎盘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探讨KIR基因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报告如下。
-
从政府进行ISO9001认证看行政执法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组织质量管理和保证的规范,核心是"持续改进"和"预防为主",通过识别、评价、控制、监视测量管理过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强调过程控制,倡导全员参与,用标准化的方式规范组织工作质量管理,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
-
异丙酚预先给药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炎性介质[1],也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是炎性反应的早期启动因子,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等黏附分子表达上调,ICAM-1通过识别炎性细胞上相应的配体来介导炎性细胞向局部组织募集,促进炎性反应的发生[2].
-
肠道共生体可诱导不同调节T细胞产生
BIOON/调节T细胞群(Treg)调节人体内免疫系统,并帮助人体通过识别自身抗原,消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学研究人员报道,肠道微生物群的共生体诱导独特的Treg细胞来表达转录因子Foxp3。
-
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免疫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基因分为三类,MHCⅠ类,Ⅱ类,Ⅲ类。 MHC I类(HLA-A,B,C)和MHCⅡ类(HLA-DR,DP,DQ)基因编码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分子,通过识别和递呈抗原肽,分别激活CD4+T细胞或CD8+T细胞,从而达到免疫监视及免疫激活的目的。然而1994年Bahram等学者[1]发现一组新的与MHC I类基因相关的位点基因,其后命名为MIC基因(MHC class I chain-related genes)。MIC家族包含7个基因(MICA~MICG),但其中只有MICA、MICB参与编码转录表达, MICC,MICD,MICE,MICF,MICG是伪基因[2]。MICA 是 MIC 家族中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IMGT/HLA database;http://www.ebi.ac.uk/imgt/hla/align.html)。其多态性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将对MICA的结构、表达产物及其作用,以及对MICA与风湿免疫疾病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冀有助于进一步了解MIC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风湿免疫疾病的关系。
-
急性心肌梗死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严重的一种类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及早开通梗死血管可有效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降低死亡率.然而有资料表明,大量患者因院前延迟(PHD)难以从中获益[1].院前延迟(PHD)[2]指患者觉察疾病症状发生至到达有治疗条件或指定医院的这段时间.有研究指出,可以通过识别出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管理,来大限度地减少院前延迟[3].研究宗旨是通过使用<急性心肌梗死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调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高危者的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社区医务工作者有目的地进行预防院前延迟健康教育等提供依据.
-
托样受体3(TLR-3)信号通路介导的病毒免疫逃逸
天然免疫是机体抵御病毒入侵的首道防线,对病原快速有效地识别是激发天然免疫的前提。动物的天然免疫依赖一类能够识别微生物特定组分的模式识别受体(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 )。其中,托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3,TLR3)通过识别病毒感染时产生的 dsRNA,启动下游的信号转导,上调Ⅰ型干扰素α和β( Interferon α/β, IFNα/β)的表达,Ⅰ型干扰素能够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Antivirus protein,AVP),同时也有助于激发机体的适应性免疫[1]。
-
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研究进展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是一组展示在细胞表面分子,承担淋巴细胞识别和"抗原递呈"("antigen presentation").HLA通过识别"自己"和"非己"调控免疫反应,并因而成为移植排斥中的靶子.
-
整合素与肝癌转移的相关研究进展
整合素家族是一类由一个α亚单位和一个β亚单位通过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跨膜糖蛋白,目前已确认有18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组成至少24种整合素.二种亚基都包括一个大的结合基质配体的胞外域,一个单次跨膜域和一个短的无催化作用的胞质域[1].每种整合素都有自己相对特异的配体,整合素通过识别细胞外基质(ECM)成分蛋白及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细胞膜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黏附分子来介导细胞-基质及细胞-细胞间的黏附反应,并接受,传导级联信号以调节细胞存活、凋亡、运动等,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
靶向蛋白激酶B的短发夹RNA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实验研究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介导的序列特异性的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通过识别与其序列相同的mRNA来使特定基因在转录后被降解.RNA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转录后沉默效率和特异性,为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