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701
  • 国内刊号: 33-1050/G4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9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来茂德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学分制与远程医学高等教育

    作者:高澍苹

    进行学分制和学年制的比较分析.从我国远程医学教学管理模式现状来看,建立远程医学教育的学分制管理体系是必要的.

  • 重视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保障医学职业教学质量

    作者:韩福祥

    从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出发,构建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对实践教学、学生技能形成的监控,质量监控融于教学流程,督导与教学质量信息跟踪、反馈、纠偏相结合,旨在促使医学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 教学过程中引入导师制的探索

    作者:陈立军;王瑞珉;靳秋月;姚丽;呼文亮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导师制的引入将会极大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顺应创新教育的需求,也终将会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求知欲望强烈,解决问题能力较强的综合素质人才.

  • 校外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模式研究与初步实践

    作者:易露茜;李桂源;殷朝阳;吴末生;陶立坚

    临床教学是决定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性环节,而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是临床教学的主要阵地,需要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建设.立足于"优化",着眼于"建设与评价",构建了政府、学校、基地三方互相融合的校外临床教学基地优化建设模式和评价体系,并通过初步实践,将部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成具有一定教学和管理水平的"优秀基地",赋予了校外临床教学基地新的功能与内涵.

  • 浅析口腔修复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医患纠纷原因及对策

    作者:肖雪;陈清漩;詹勤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和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口腔修复学临床教学中越来越多地遇到患者拒绝接受实习学生的治疗或者勉强接受治疗却因心理因素对质量合格的修复体产生怀疑的情况.通过对74例在修复学临床实习教学中发生医患纠纷的病例进行分析,提示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实习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治疗质量,还应以患者为中心,尽量减轻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并通过设立接诊模式、提高沟通技巧等方式对实习学生进行接诊艺术的培养.

  • 中西医结合临床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高继明;王文健;王兴娟

    中西医结合临床型研究生是复合型人才.通过对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型研究生培养的思考,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以期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培养质量.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作者:程纯;杨定海

    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加快医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多学科合理整合、融合,并注意整合社会医疗卫生资源,大力实现实施国际化战略,从而促进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重视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保障工作

    作者:毕胜利;何欣

    就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医学教育带来的质量问题,对如何用科学发展观保证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高等医学教育教学质重保障体系的建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教育规模扩大的同时,实现数量与质量相统一、质量优先的原则,是科学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前提.

  • 面向21世纪护理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作者:张红;史平;蒋培余;沈敏雄;沈旭慧;姚金兰

    调查浙江省护理人才现状,研究探索中国特色护理教育体系,探讨不同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层次的培养规格及其教育实践.

  • 发挥高等医学院校职能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乡村医生连续统一体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高越明;陈增良;邹立人;朱建华

    适应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卫生事业的需求,按照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培养适宜人才的理念,以乡村医生的培训教育为落脚点,拓展高等医学教育的职能,延伸高等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创建乡村医生连续统一体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可操作性的分层次分阶段的乡村医生教学方案,开展乡村医生培训教育,建立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和学历层次、保障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加强农村卫技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 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现实思考

    作者:祝秀香;陈庆

    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者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素质拓展"在目前实施中与实施对象互动中产生的一些"认同问题"上的偏差.同时以"增强了解,强化认同"为中心,结合有关的具体实施意见,对如何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及建议.

  • 注重分类指导促进协调发展--对保证和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思考

    作者:刘璐;金克炜

    阐述了"分类指导"方针的提出和内涵.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实施过程中不同地区和培养单位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提出为保证培养质量进行"分类指导"的意义和建议,包括政策的倾斜和扶持,不同地区和单位间的协作和交流,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信息网络,并强调欠发达地区培养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的自身建设、自我完善和自律意识的重要性.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困境与发展走向

    作者:季晓辉;钱旅扬;马艳

    自临床医学研究生、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实施以来,社会评价并不高,甚至存在相当数量的负面评价.究其因,一是源于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误区,二是源于我国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目前,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及毕业后职业技能基本培训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功能定位不清,形成相互干扰和冲突.建议进一步梳理思路,正确认识专业学位教育、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育特征与功能定位,建立各自恰当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终实现在全国建立先进、科学、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医学教育体系.

  • 高职医学教育特色发展研究

    作者:张乃正

    高职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医学教育要从六个方面办出特色:定位特色培养目标,设置特色优势专业,确立特色培养模式,建设特色师资队伍,创新特色教学方法,运用特色管理理念.高职医学教育应该特色发展,着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医药卫生领域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 我国眼科视光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刘祖国;陈翔;林智;刘念

    从上世纪末期才刚刚起步的眼科视光学高等教育,由于充分参考了西方国家不同教育模式的优缺点,已初步创建了一个有自身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但从整体上看,目前眼科视光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与人们对眼保健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和初步的科研素养,就成了现代眼科视光学教育的重点.探索性地思考了我国眼科视光学教育的未来发展.

  • 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

    作者:张昌菊;周敏

    三峡大学医学院以学科建设促进学院跨越式发展的措施是: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科整合谋发展;构筑新的发展平台,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重点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互动发展.

  • 试论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

    作者:董洪涛;龙娟

    国内中医药国际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注重教育理念、队伍及文化建设.

  • 对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融合的探讨与实践

    作者:赵凤臣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通过教学实践,对人体结构与功能在课程融合时应该遵循的内在原则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增加课程的融合度,提高教材质量.课程融合的主要原则为顺序性原则、灵活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扩展性原则.

  • 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医患沟通学课程的探索

    作者:王锦帆;季晓辉;王心如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医患关系陡然紧张,原因涉及观念、国情、体制、法制、医疗方式等.在高等医学教育中开设医患沟通学必修课程意义重大.广泛的医患纠纷使患者及社会人群和医务人员都迫切需要沟通,需要确定共同利益,重建合作信任关系.医学人才的培养、医患融洽、医学发展和模式变革等更需要搭建"医患沟通"这个新的研究平台,由医患双方共同实践探索,共同完善其理论体系.同时,医患沟通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临床教师、医务和卫生人员提高医学人文素质和实践能力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作者:李雪华;邱莉;黄燕军;李福森;宋慧;吴华慧

    医学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是根据医学生的特点,从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出发,在有限的30个学时内,在完成实验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基础上,以小组考试方式,通过学生对5个自行设计实验的协作完成,全面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的应用和提高科研素质,为学生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打下基础.

  • 医学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

    作者:潘丽萍;屠其华

    医学院亟待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写作与理解能力.主张医学英语在实施技能教学法中需要运用知识迁移来培养学生,弥补以往医学英语教学中被忽视的内容.

  • 人体胚胎学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

    作者:贺新红;张德兴;伍思琪;吴燕明

    人体胚胎学对医药学专业学生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专业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广东药学院在加强学生对人文医学、生殖健康和药物流行病学等方面的了解,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效性,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一步推进现代教学技术和增设选修课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 高等医学基础综合课程改革--正常人体学课程的实践研究

    作者:李泽桂;李红丽;李成仁;陈德英;姚忠祥;蔡文琴;李振强;熊鹰;苏炳银;张绍祥;邓学才;黎海蒂

    论述了开设正常人体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及其实践效果.

  • 病原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汪正清;张锡林

    第三军医大学进行了将医学微生物学与人体寄生虫学整合为病原生物学的课程改革,相应修订教学大纲、重组教学内容,并编写了<病原生物学纲要>和<病原生物学检验>,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问题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以病例为引导组织课堂自学讨论和学导式教学,改革了实验课指导方法.这些改革措施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高等医学基础综合课程体系的实践研究

    作者:洪先本;苏炳银;胡志安;汪正清;刘友生;邓学才;李泽桂;江渝;白云;周红;张锡林;柳君泽;陈丙波;李振强;阮怀珍;熊鹰;连小华;秦宇彤;牛强;朱锡光;王登高;张绍祥;黎海蒂

    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手段,第三军医大学将高等医学基础课程结构布局调整为7门综合理论课程和6门综合实验课程.在此基础上,综合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创建并顺利运行了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四年的实践表明,新的医学基础综合课程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益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立的高等医学基础综合课程教育模式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推广价值.

  •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作者:胡志安;赵红梅;徐红梅;吴毅;张晓燕;张旭;苏炳银;张绍祥;邓学才;牛强;洪先本

    论述了推行实体实验教学模块化、素质实验教学中心化的意义、基本做法和成效.

  • 武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建设

    作者: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