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

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浙江大学,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
  • 影响因子: 0.9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701
  • 国内刊号: 33-1050/G4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2-9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浙江
  • 主编: 来茂德
  • 类 别: 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
期刊荣誉:
  • 实验室开放对提高口腔专业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效果评价

    作者:陈乃玲;穆玉;王洋;徐艳丽;白宇宏

    目的:调查了解实验室开放在口腔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四年级口腔专业本科生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学生对实验室开放态度端正,多数学生自愿积极参与,并且从实验室开放的参与人数,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满意度,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体会,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建议和实验室开放的效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室开放很有必要.结论:实验室开放给学生提供了较充分的实验设施,营造了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气氛,提升了口腔学生独立操作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 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新生研讨课开设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龚政;钟慧;潘燕燕

    新生研讨课是指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对医学生开设新生研讨课是开展医学教育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途径,医学类新生研讨课开设的理念、目标、教学模式、管理机制是当前探寻医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对于医学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拓展学术视野、转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杨贵芳;李领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海南省某省属医学院校384名在读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85.35±9.48)分;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择业意向、年级、学习动机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结论: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应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教学措施来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 基于Ebbinghaus遗忘曲线原理的学习曲线研究——以ICU新入科护士呼吸机教学为例

    作者:林雁娟;江菲;黄惜珍;梁冰;王青;林钦梅

    目的:探讨基于遗忘曲线规律ICU新入科护士学习呼吸机并掌握该技能所需少操作次数.方法:将ICU 62名新入科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以遗忘曲线为理念设计教学方案,并绘制学习曲线;对照组传统教学后自行练习;两组进行考核及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考核成绩、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实验组学习曲线中发现,前5次操作错误、时间持续下降,而操作成绩、信心持续上升,但均在第5次练习后进入平台区.结论:将遗忘曲线原理融入ICU新入科护士呼吸机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新入科护士的技能成绩及满意度;新入科护士有规律的5次呼吸机练习可以达到教学的佳效果.

  • 中医学专业早期临床见习改革满意度调查分析

    作者:冯晓异;陈文慧

    从云南中医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出发,针对已完成10周假期见习及10周阶段实习的108名三年级中医学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了解中医学本科生对实践教学改革的安排、实践内容、实践形式、实践效果等方面的感受,分析问题提出对策,为培养方式改革提供依据.

  • 临床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测量工具编制及信效度评价研究

    作者:梁立波;刘连新;吴群红;孙宏;焦明丽;宁宁;邹佳彤

    目的:开发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的测量工具.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建立量表的概念框架与条目池;利用定性访谈法和小样本预测试对量表进行修订;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运用Cronbach's α系数法对量表的信度进行检验,形成终版量表.结果:制订了包括6个维度20项条目的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量表,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2,EFA与CFA的检验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初步形成了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的医学生医患关系认知测量量袁.

  • 基于Rubrics构建快捷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为例

    作者:印媛君;来平凡;杜月光;方燕;储利胜

    目的:利用教学评价工具Rubrics,构建快捷有效的医学机能实验学课程形成性评价体系..方法:通过调研,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讨论,学生参与等方式,利用教学评价工具Rubrics,构建医学机能实验学形成性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果:经统计分析,使用该形成性评价体系,能快捷有效的评价学生在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验报告书写能力、实验基本技能操作方面的情况,并形成即时的反馈信息,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及时修正学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多次使用该评价体系评价后,各方面均有明显进步.结论:利用Rubrics所创建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一种快捷和有效的评价体系,能及时、动态的提供反馈信息,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增进课堂实验教学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 内科学人机对话考试方法的初步评价

    作者:金建军;田笑笑;史晓飞;孙瑜霞;李道麟;马瑜瑾;董少卿;杨海平

    目的:评估人机对话考试方法在内科学考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级河南科技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452人,内科学考试在精心准备下采用了人机对话考试和笔试,同时对参考学生在诸多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了全面分析.结果:人机对话考试在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代表性、科学性、实用性、促进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大的优势,被考生普遍认同.结论:人机对话考试是内科学学习的一种较好评价方式.

  • 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关键质控点研究

    作者:奚丽君

    目的:探究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质控点.方法:通过调研问卷的方式,以护理专业中高职贯通为例,选取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三个层次授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10份,有效回收103份,回收率为93.6%.结果:在基本情况、学情分析、教学理念、教材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效果与评价、教学管理共八个方面均梳理相关质控点.结论:根据调研结果,提出10条建议作为中高职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关键质控点.

  • 网络信息化OSCE在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与探讨

    作者:施菊花;朱海燕

    随着医学生的增加及临床技能考核统计分析要求的提高,传统OSCE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考试的开展以及后续的统计分析.故我院顺应时代发展,引入了网络信息化OSCE.在此,对该考试模式运用的实际效果做些探讨.

  • 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重症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栾晖;黄琴;张晨霞;张盛林;马丽敏;孟庆慧;战同霞

    目的:探讨对接职业岗位需求的重症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方法:构建“三注重、二导向、一加强”的人才培养模式.结果:新模式培养的重症护理方向学生理论成绩较好.结论:新模式有利于提高重症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质量.

  • 军医大学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情况的调查分析

    作者:赵湘辉;张明;式胜昔

    医学本科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是对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和扩展,是提高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在指导本科学员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过程中发现,从教员、学员和学校相关单位等不同角度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积极有效的实现教员和学员在该活动中的双赢,针对学生设计了调查问卷,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增强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兴趣、加大投入产出比率、全面提升教员带教水平等方面提出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 小组讨论式教学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护理操作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周莎莎;石广卉;刘宇;王姣

    目的:分析研究小组讨论式教学应用在护理实习生临床护理操作带教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护理实习的88名学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4名学生.给予实验组学生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给予对照组学生实施传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为(98.45±1.23)分,操作成绩为(93.13±1.11)分,教学满意度为97.73%;对照组学生的理论成绩为(71.69±2.03)分,操作成绩为(62.36±1.58)分,教学满意度为84.0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操作带教中实施小组讨论式教学,可显著提升学生的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和面对未来的工作,值得应用.

  • 临床床旁教学中两种教学方法实施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张韬;张学民;李清乐;李伟;蒋京军;焦洋;张小明

    目的:比较结合计算机虚拟临床情景教学的问题为基础学习与传统“小讲课—床旁示教—讨沦总结”两种教学方法的临床床旁教学效果.方法:对我院研究生住院医师随机分组采用新教学和传统方法分别实施病房床旁教学,并在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知识考核和SEEQ(中文版)问卷调查.结果:新教学方法在学生价值感、教学热情与组织性、师生群体互动、课程管理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P<0.05),学生知识考核成绩也显著高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结合计算机虚拟临床情景的新教学方法可明显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减少临床教学中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感.

  • T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贵征;刘瑶;项涛;张凌琳;罗恩

    目的:探究TBL联合C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TBL联合CBL教学法进行教学,对比分析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出科考核实验组技能及理论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TBL-CBL联合教学法更受学生们的认可.结论:TBL联合C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教学质量,值得在颌面外科教学中进行推广.

  • 基于E-learning自主学习平台的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吴爱萍;孙红;车鹏程;赵静;孙影;司道文

    目的:探讨基于E-learning自主学习平台的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学生两个班,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按照改良的传统方法授课,实验班采取新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班的病理学、内科学成绩及综合分析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班.结论:基于E-learning自主学习平台的临床病理讨论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 康布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董泗芹;范秀珍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人本主义理论的全人教育取向越来越受到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康布斯人本主义理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实施个性化教育;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立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等,提高了临床教学效果.

  • 基于TBL的仿真病例对照研讨在外科肿瘤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作者:杨德君;张鑫;胡尊琪;付红兵;王长明;徐嘉鹏;蔡清萍

    外科学肿瘤章节由于知识点多、概念抽象,一直是教学难点.由于肿瘤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医学生熟练掌握该节知识十分重要,而传统教学方式效果欠佳.课题组通过总结分析,采取仿真病例对照研讨的TBL模式开展教学,并将仿真病例以视频形式对比展示.该模式能够克服课程内容制约,弥补传统方法不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人文护理情景教学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潘晓女;周国华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情景教学在骨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收纳的60名骨科护理实习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名,予以常规带教;实验组30名,予以人文护理情景教学.观察两组护生的带教过程,并予以记录和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护生对带教管理、教学方法、带教教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实施人文护理情景教学,对提高带教质量和护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积极意义.

  • 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临床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作者:赵国庆;房学东;徐忠信;杨萍;孙辉;张小飞;吴运涛;钱风华

    临床阶段教育是医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阶段,临床教学体系和模式的建立直接影响学生知识结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形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构筑四个平台、建立改革试点班、探索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有效提升了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并取得系列改革成果.

  • 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多元实验考核方式的探索和建立

    作者:许健;张婷;程东庆;胡正军;应航

    医学检验技术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分离,成为医学技术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之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改都更加注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原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关于实践教学考核的方式比较单一,为了适应新的学科和大纲要求,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需要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从实验报告到不同实验手工操作实行多元化考查,全面考核学生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临床输送理论扎实、技术全面的高级医学检验技术人员.

  • 多媒体临床操作示教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董伟;彭宏峰;冯晓洁;戚孟春

    目的:研究多媒体临床操作示教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上运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运用多媒体临床操作示教系统进行实验课全程示教讲解,学生可以在多媒体屏幕上观看示教全程演示;对照组,操作演示过程中学生在操作椅旁围观进行观摩.两组课后进行测试及实验课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的测试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运用多媒体临床操作示教系统进行实验课示教观摩可提高教学效果.

  • 循证医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陈函清;谢红艳;周初夏

    目的:探讨循证医学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接收的轮转生60人为研究对象,依据临床带教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循证医学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带教方法.带教结束时对两组轮转生的考核成绩、能力培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轮转生的实践技能、病案分析、科研能力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方法认可程度、文献查阅能力、自学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医学带教在消化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较传统临床带教好.

  • Mini-CEX在临床教学考核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陈韶华;沈水能

    Mini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已广泛应用于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评估,它具有操作方便、观察直接、教学相长、测评信度较高等特点.有效的反馈是Mini-CEX的重点与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其考核的效果与作用.而评估者对评判标准的一致性是Mini-CEX的难点,评估者培训是成功实施Mini-CEX的关键,很多研究认为增加评判一致性的可靠的方法是多采用描述性的意见,让学员获取更多的信息,大程度受益.

  • 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联合PBL在临床实习教学效果研究

    作者:邹钧;许松青;陈德雄;赵洪普;郑兆宽;曾敬

    目的:探讨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联合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ming,PBL)对医学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方法: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联合PBL教学法和传统床边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满意度高.结论: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联合PBL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 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问诊见习教学效果的体会

    作者:包爱华;陈宇清;杨红;李强;贲素琴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些特点,对于诊断学问诊的技巧和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普通的诊断学见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问诊前、问诊中和问诊后的不同阶段,采用学生-患者双中心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问诊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其尽早掌握医患沟通的理念和技巧,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 提高低年资护士批判性思维对临床带教质量的影响研究

    作者:周慧;李红芍;娄丽妮

    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带教中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对象为温州地区中三级甲等医院(7所)、二级乙等医院(2所)中血透室护士,共127人.选其中60人接受常规血液透析科护士带教将其设为对照组,另外67人接受联合提高批判性思维的带教模式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种方案的带教质量.结果:观察组批判性思维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专业考试成绩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科低年资护士带教中提高其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掌握科室专业理论和操作知识,提升带教质量,对提高血液透析科护士整体水平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模拟案例教学在ICU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作者:蔡晓丹;木晶晶;徐建秋

    目的:探究ICU护理教学中应用模拟案例教学的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选取60名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的ICU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60名实习护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名,给予常规带教方法的护士作为对照组,给予案例教学法的实习护士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实习护士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所管患者总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模拟案例教学对ICU实习护士进行护理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实习护士的专业水平,提高护理带教的质量.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云鹏;赵昕;陆斌;曹强;石晋;蒋威;孔亮;张浚睿

    为了提高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质量,通过教学改革,第四军医大学颌面外科对在病房实习的学员进行了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学员普遍反映该方法对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其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病房教学领域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尹淑英;李鹏飞;刘卫东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学生8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用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结果:实验组学生课程综合测评平均成绩(80.43±1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5±11.16)分(t=3.97,P<0.001).调查问卷结果实验组90%学生认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实验组学生课堂效果满意程度、综合能力提升满意程度、学习兴趣提高满意程度、教学效果评价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T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曲柳;闫露;仇丽鸿;薛明

    目的:探索TBL教学法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4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口腔专业本科学生分成两组,实验组进行TBL教学,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通过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以上的实验组学生认为T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等,93.8%的实验组学生对此次TBL教学实践的组织表示满意.结论:TBL教学有利于提高牙体牙髓病学的教学质量,值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实践.

  • PBL教学方法在儿科课间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作者:张春艳;刘羽飞;高秀丽;王朝霞

    为提高儿科课间实习效果,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在儿科学课间实习中加入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Leaming,PBL),通过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同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相比,PBL教学方法可明显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且获得了更高的师生满意度.

  • Sandwich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王登芹;吕琳;贾莉;何雪琦;谭洪勇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济宁医学院2012级临床本科班100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则应用Sandwich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成绩为(81.38±8.69)分和(84.39±8.79)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34±7.06)分和(72.63±7.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学生对Sandwich教学法表示满意.结论:Sandwich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病例分析教学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 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的主观评价调查

    作者:沈勤;沈翠珍;杨莉莉;李玲;叶红芳

    目的:探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学习法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内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以模拟护理查房和综合实验为学习载体,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采用问卷调查学习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83 %-90%的学生认为此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及临床护理思维等能力,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结论:小组合作+任务驱动学习法可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 医学信息学专业概念图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作者:孙丽;牟冬梅;李钊;邹男男

    在概念图界定基础上,提出概念图教学方法的实施策略,即教师利用概念图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学生运用概念图促进知识整合、学习材料遵循概念图构建规律加以组织和概念图构建方法随情境而变,并以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试行概念图教学方法,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概念图教学方法有较好的认可度.

  • 微视频教学模式对麻醉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韩光;赵平

    目的:探讨微视频教学模式在麻醉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232名大学生随机分为2组,每组116人:传统PPT(Powerpoint)教学组(P组)和微视频教学组(Ⅴ组).其中P组采用传统PPT教学,Ⅴ组采用PPT复合微视频教学模式.并进行课后测试,对比两组测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学生的积极性.结果:Ⅴ组较P组在麻醉测试成绩、教学满意度及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均增高(P<0.05).结论:麻醉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能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满意度.

    关键词: 麻醉 微视频 教学
  • TEL教学法在检体诊断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作者:何玉兰;匡哲;刘心颖;徐瑞敏

    目的:研究测试强化学习法对于医学生在检体诊断学系统体格检查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76名3+2助理全科医学生随机分为TE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习课结束1周、半年后分别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操作考试,TEL组两次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半年后知识回忆能力,TEL组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TEL教学法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长时记忆的保存,对系统体格检查的学习有益.

  • PACS联合PBL教学法在临床本科生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帕提曼·阿不都热依木;邢艳;刘文亚

    目的:探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对PACS联合PBL教学法的有效应用.方法:对2014级在我院学习的临床本科生76名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及平均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课程感兴趣、课前预习、课前请教相关信息、参与课堂讨论、团队合作、培养自我学习能力、培养临床思考能力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学影像学教学中有效应用PACS联合PBL教学法较传统胶片实习教学法效果好.

  • 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解构与重建

    作者:王云鹏;陶然

    目前,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尚存一些经验和不足.文章根据当前创业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从政策服务、课程体系建设、资金服务、创业平台搭建等方面建设大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的策略.

  • 五位一体护理实训中心在职业院校护理带教中的作用研究

    作者:苏淑贤

    目的:探讨五位一体护理实训中心在职业院校护理带教中的作用.方法:以我校2015级10个班级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个班级.实验组以护理实训中心作为主要教学与培训基地,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室与相对独立的实训室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两组学生对实训中心的满意度及进入临床实习后的带教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4.2%,对照组为75.0%,组间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位一体护理实训中心为师生提供了仿真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创新了学习方式,丰富了学习资源,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操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赛道式技能竞赛在全国护理本科生技能竞赛中的应用

    作者:周娅颖;王丽华;倪佳;杨英

    目的:通过赛道式技能竞赛检验各校护理临床教学水平.方法:对赛道式护理技能大赛的赛式设计、竞赛内容、赛道管理、竞赛流程等详细策划.赛前组织参赛队熟悉环境,了解竞赛流程,按初赛、复赛、决赛进行比赛.结果:以临床护理病例为主的竞赛方式检验各高校护理教育水平,达到“以赛促训,以赛促技”的目的.

  • “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作者:金海龙;冯虹

    目的:探讨“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大学生40例,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这些大学生分为“四法并举”教育模式组(四法组,n=20)和常规教学模式组(常规组,n=20)两组,对两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法组大学生教育后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ES评分均显著低于教育前(P<0.05),常规组大学生教育后的LES评分显著低于教育前(P<0.05),但教育前后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教育前两组大学生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ES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教育后四法组大学生的SCL-90评分、SAS评分、SDS评分、CMI评分、LF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四法并举”教育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较常规教育模式好.

  • 移动互联网时代全科医生在线培训模式探讨

    作者:卢永平

    当前远程医学教育虽可满足医务人员及临床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但难以满足其对临床技能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的需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充分利用各类技术,通过“慕课一翻转课堂”模式实施全科医生培训,可解决传统培训模式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实现以学员为中心的终身学习.

  • 医学院校D型人格新生分布及心理健康自我调整状况调查研究

    作者:任胜利;张秋梅;高立;周艳芳;梅瑞华;程刚

    目的:调查医学院校D型人格新生的分布及心理健康自我调整情况.方法:采用14条目D型人格量表对某医学院校新生D型人格分布情况进行检测,并综合对比D型人格新生与非D型人格新生入校初期及入校1年后的症状自评量表之间的差异.结果:初测时,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9个因子得分均高于非D型人格医学生,且在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3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测时,D型人格医学在SCL-90的9个因子得分仍均高于非D型人格医学生,且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及焦虑4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测时,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精神痛性8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初测时,敌对性因子得分高于初测时,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D型人格医学生在SCL-90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8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入校初期,在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入校初期,但仅在躯体化及人际关系2个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院校新生均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自我调节能力,但D型人格新生与的调节能力较非D型人格新生差,需引起一定的关注.

  • “Grit”教育理念在临床病理医师培养中的应用

    作者:石峰;周全;王大业

    随着临床分子时代的来临,如何培养身心健康且优秀的病理医师是教育者所关注的问题,传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Grit”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性格的培养,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引入“Grit”教育理念值得探讨和应用.

  • 基于转化式学习的综合大学医学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作者:龚政;钟慧;潘燕燕

    转化式学习是全球医学教育第三代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当代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确立“能力导向,融通整合,立足转化”改革思路,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优化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致力创新方面的转化;实施器官系统整合式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能力获取方面的转化;开展基于问题、基于案例、基于探究等教学改革,引导学生知识获得方面的转化,是地方综合大学构建医学转化式学习的重要内容与实践任务.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仪式教育现状及学生对仪式教育认知研究

    作者:江明杰;段茗玉

    医学生的仪式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各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医学院仪式教育现状以及医学生对仪式教育的认识程度和接受程度等情况.结果显示交大医学院仪式教育整体上开展较好,获得超过70%学生的接受及认可,但在形式设计、沟通疏导等方面仍有值得努力和改进的空间.

  • 培养卓越医生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作者:叶玉梅;许蓉;王磊

    培养卓越医生是当前医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探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卓越医生的关系,分析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总结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以求尽快适应临床医学教育改革需要,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终达到培养卓越医学人才的目标.

  • 护生职业认知对学业积极性的影响性分析

    作者:范应元;安洪庆;李伟;孔雨佳;元金宝

    护生的职业认知状况对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护生职业认知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探讨相应干预策略,从而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智力支持,为我国护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 创新课程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刘丽红;朴花;王晓炜;邹原

    探讨创新课程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学改革中的研究与实践意义.建立包含创新课程的适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考核办法、质量保障,并进行创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增加创新课程是切实可行和必要的.该文总结了设立创新课程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工作经验,以期为进一步完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奠定基础.

  •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探讨

    作者:解东;代维松

    论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分析我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护理专业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实践过程,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积累了教学经验,进一步证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设计、课后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专业性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 围手术期护理课程自主学习微信平台的应用研究

    作者:周淑萍;冯小君;梁少英

    目的:探索围手术期护理自主学习微信平台的实践效果.方法:开发围手术期护理自主学习微信平台,选取我院70名护理学生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专业同年级的172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在课程中使用自主学习微信平台,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组一般效能感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及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使用微信平台后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明显高于使用平台前(P<0.01);实验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越高、平台预约次数越多学习成绩越好.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自主学习微信平台能提高学生一般效能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成绩,值得应用.

  • 临床医学“器官—系统”整合课程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作者:任牡丹;王渊;和水祥;李雁;习博;乔玲;臧伟进;施秉银

    目的:探讨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进行“器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结果:通过大专业主干课程整合与小专业不整合相结合、自编配套13本教材,进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结论:本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临床整体与辩证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医学人文素养,提高了我们附属医院临床教学整体水平.

  • 儿科学慕课课程规划制作的体会和经验

    作者:艾婷;肖谧;王芳会;林晓洁;樊书娟;张洁;刘俐;黄燕萍

    为了将慕课这一新兴的教育模式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医学教育,文章对儿科学慕课的课程规划和制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总结了体会和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效借鉴.

  • 护理职业情感教育在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田云霞;刘国莲

    目的:探索护理职业情感教育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方法:随机将宁夏某高校90名大一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人,实验组在护理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结合职业情感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访谈,并在试验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职业情感教育在人文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护生职业认同的全面提高.

  • 个体化康复训练对脑外伤后前瞻性记忆障碍作用效果的研究

    作者:钱超;梁胜林;赵玉龙;盖琼

    目的:研究对脑外伤后前瞻性记忆障碍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的作用与效果.方法:从我院于2013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众多脑外伤后前瞻性记忆障碍患者中抽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一般组与特殊组)进行相应治疗.予以一般组患者常规性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组患者进行个体化康复训练,而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针对性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中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特殊组优于一般组,P< 0.05).其中,一般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1.43%,特殊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同时对脑外伤后前瞻性记忆障碍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个体化康复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其临床疗效的提升.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高健婷;王秋雁

    目的:研讨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机体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对象,按营养方式不同对其进行分组,各40例,Ⅰ、Ⅱ组分别接受早期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分析两组的营养实施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1d的CRP、TNF-α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等指标水平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第7d、第10d相比,Ⅱ组上述指标水平均取得更明显的改善,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加速机体炎症因子的清除,同时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推荐.

  •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效果研究

    作者:朱里洁

    目的:考察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RA,Rheumatoid Arthritis)患者经早期规范化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分别服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艾拉莫德组,42例)和联合来氟米特(来氟米特组,42例).考察治疗完成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77例患者(91.67%)完成治疗、纳入统计分析,其中艾拉莫德组为41例(97.62%,41/42),来氟米特组为36例(85.71%,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关节压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DAS28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拉莫德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2%(3/41),来氟米特组为8.3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RA患者经早期确诊并经规范化治疗均可获得良好临床效果,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方案更安全并易被患者接受.

  • 美常安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分析

    作者:周巧锋

    目的:分析美常安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常安治疗,14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常安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老年消化性溃疡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活血醒神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肿吸收的影响

    作者:李丹;叶圣荣

    目的:观察活血醒神汤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肿吸收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鼻饲或口服保留灌肠活血醒神汤,连续治疗14d,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疗效、生活能力状态疗效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活血醒神汤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促进残余血肿吸收,进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 PDCA理念与不同测评模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作者:王玉良;孙维克;孙新龙;王芳;王玉敏

    为探讨PDCA理念与不同评价形式相结合的培养测评模式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理念并进行多样化的考核测评形式,并与传统对照组统计比较.结果表明理论和基本技能考试成绩无差异;而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有统计学差异.该培养测评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岗位胜任力培养.

  • 研究生学位论文“集中答辩”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张长源;于皓;王善之;程辉;陈江

    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分析了传统以导师主导的答辩模式存在的缺陷以及实施“集中答辩”的基本模式、关键环节及实施效果.

  • 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行为的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作者:王滢;陈晓芳;陈琳霞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行为的隐患因素,考察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精神病并发有自伤行为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考察其发生自伤行为的隐患因素,观察施行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31例在住院期间发生自伤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多为学历高(大专及以上)、再婚.经临床护理干预后,多数(26例,占83.87%)病情基本稳定而出院,仅5例患者因不符合出院条件而继续在院治疗.结论:临床需重点关注学历高、多次婚姻史的精神病并发有自伤行为的患者,并施行合理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则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新型敷料在不可分期压疮中应用的护理效果研究

    作者:王丽华;陶小平

    目的:探讨新型敷料应用于不可分期压疮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可分期压疮患者8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使用新型敷料处理创面(n=40)和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处理创面(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缩小时间、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5%(39/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8/40) (P<0.05),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缩小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敷料应用于不可分期压疮的护理效果较传统敷料好.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作者:王众

    目的:分析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住院时长与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随机在医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共有150例,将其平均划分成两组,即常规组与围手术期护理组.常规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而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之间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长、焦虑状况与并发症的比例.结果:围手术期护理组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长、焦虑分值与并发症的比例都比常规组的显著减少(P<0.05).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调控患者的不良心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杭国珍;王瑞瑜;谈海萍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全麻腰椎手术患者55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275)和综合护理干预组(n=275)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腹胀情况、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16.7% (46/275)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50.2% (138/275) (P<0.05),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更能有效降低全麻腰椎手术后腹胀发生率.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对临床医学生考研意向影响分析

    作者:代丽怡;尹文强;刘益豪;尉然;陈钟鸣;曹海虹

    目的:探索规培制度对医学生考研意向影响及医学生对制度的相关期望.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对六所高校600名临床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4.3%学生选择读研,其中64.1%学生的读研意向与58.2%学生的学位与专业选择意向受到制度影响.结论:规培制度对医学生的读研意向、学位类型、专业选择意向有较大影响;学生选择读研与对制度认知与支持度、父母家人对规培制度了解度等因素有关.

  • 基于Mini-CEX的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教学模式设计和应用

    作者:易斌;顾健腾;鲁开智

    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是一种住院医师临床能力的测评工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推广.相对于其他科室,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术中患者保护、临床技能培训、对接外科医师等方面有其较强特殊性,由此对Mini-CEX进行了必要改良,使其更好应用于麻醉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Sandwich教学法在急症规范化培训医师中的应用

    作者:王军宇;郭树彬

    目的:探讨Sandwich教学法在急症规范化医师培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北京朝阳医院急症规范化培训医师40名,随机分成Sandwich教学法组(n=20)和传统教学组(n=20),对相同课程进行教学并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调查问卷显示Sandwich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P<0.001).Sandwich教学法的学生成绩优于传统教学法的学生成绩(P<0.01).结论:Sandwich教学法有利于调动急症规范化培训医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探讨

    作者:周庆;桑爱民;高建林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衔接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是我国推出的重大医改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兴利除弊.探讨从“5+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向“4+3”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可行性,从而实现院校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节约医学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医学人才培养层次和培养质量.

  •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培养临床能力考核体系的探讨

    作者:刘艳阳;赵栓枝;白俊清;朱琳

    为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适合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已势在必行.因此,为确保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的培养质量,建立、完善一整套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我校根据2014年国家颁发的相关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结合以往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验建立并不断完善临床能力考核评价体系.

  • 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实践

    作者:王方芳;韩江莉;黄静;崔鸣;高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作为早获批培训基地资格的教学医院,已经逐渐建立起一系列高效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本文以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实践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临床培训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希望为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提供更多的实践依据.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呼吸教学中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的应用研究

    作者:赵蕴伟;徐意芹;李爽;鲍文华;赵海峰

    目的:研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在呼吸疾病处理能力的提升与智能化医学模拟系统教学的相关性,探讨智能化医学模拟系统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呼吸疾病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2016年在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培学员按批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临床教学;实验组在进行传统临床教学的同时,进行智能化医学综合模拟系统教学.结果:两组学员专业考试成绩: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1);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对照组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智能化医学模拟系统教学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呼吸系病理论知识的理解、专业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 “双力培养”提高脊柱外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临床能力

    作者:许鹏;陈永芬;许国华;史建刚;叶晓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培养所特有和必经的教育阶段,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完善医学生职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脊柱外科目前的培训模式和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提出了以胜任力和创新力(双力培养)为导向和核心目标的教学方法,通过进一步细化、实施,取得了不错的临床带教效果.

  • 三层次培训在规培生腔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胡孔旺;陆明;王宜文;陈博;韦之见;李霆

    目的:探讨在普外科规范化培训中利用三层次技能培训法训练规培生腔镜技能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普外科规培的32名男生及32名有腔镜手术基础的主治医生作对照,实验组进行外科基本操作训练及腔镜基本理论授课、腔镜模拟器训练及手术录像教学、腔镜手术扶镜及一助操作等三层次培训方法,对照组仅进行腔镜手术扶镜及一助操作培训,比较培训效果.结果:实验组在培训后其腔镜技能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5),实验组在培训后其腔镜技能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三层次培训可使规培生掌握腔镜基本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

  • Mini-CEX在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钟芳芳;周太光;陈红英;邹艳;刘春艳;刘文君

    目的:探讨Mini-CEX在儿科教学与临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Mini-CEX教学法.实践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均要接受临床考核,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出科考核中实验组全部七项考核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具有教学和考核的双重作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